电视机整机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9页)

合集下载

仪器设备整机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整机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整机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工艺在进行整机装配前,要对接线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每根导线的连接位置和长度。

在配线时,要根据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进行布线,保证每根导线的连接正确无误。

同时,要注意导线的颜色、编号和标识,避免出现混淆或错误连接的情况。

2)接线的剥线和插接接线前要对导线进行剥皮处理,剥皮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剥皮过短或过长。

插接时要注意插头和插座的匹配性,插头要插入到位,插座要固定好,避免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3)接线的测试和调试在进行整机装配后,要对接线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每个电路的连接正确无误,并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保整机的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5、整机装配中的质量控制在整机装配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整机的质量符合要求。

具体措施包括:1)在每个工序完成后,要进行自检和互检,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2)在整机装配完成后,要进行专职过程检验,对整机的性能进行测试,确保整机的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3)对不合格品要进行返修或重新制造,保证整机的质量符合要求。

4)对整机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整机装配工艺。

在电路设计中,配线是根据接线表要求准备导线的过程。

在配线时需要考虑导线的工作电流、线路的工作电压、信号电平和工作频率等因素。

布线原则非常重要,因为整机内电路之间连接线的布置情况与整机电性能的优劣有密切关系。

因此,需要注意连接线的走向。

具体的布线原则如下:1.为了减小导线间相互干扰,不同用途、不同电位的导线不要扎在一起,要相隔一定距离,或走线相互垂直交叉。

例如,输人与输出信号线、低电平与高电平的信号线、交流电源线与滤波后的直流馈电线等。

2.连接线要尽量短,使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减至最小,尽量减小或避免产生导线间的相互干扰和寄生藕合。

需要特别注意高频、高压的连接线。

3.从线扎中引出分支接线到元器件的接点时,线扎应避免在密集的元器件之间强行通过。

线扎在机内分布的位置应有利于分线均匀。

【精品文档】液晶电视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9页)

【精品文档】液晶电视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晶电视作业指导书篇一:彩色液晶电视机检验作业指导书(模板)彩色液晶电视机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的抽样方案及不合格判据按《整机交收检验管理办法》及相关样件执行一.按配备仪器及信号:DVD机,信号发生器K-8256A,彩色分析仪,54200,耐压测试仪,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胶锤,电视中心信号。

二.操作规范流程。

1. 开箱检验:包装质量检查,各附件检查。

2. 安全检查:直观检查,耐压检查,接地导通电阻检查.3. 外观检查。

4. 性能检查:图象,声音,各端口功能是否良好等,5. 包装前外观复查,检查有无碰伤等。

6. 包装检查:放附件齐套性检查,按材料审核要求进行检查及外包装纸箱检查。

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以上检验顺序完成操作。

细则:每天上班首先检查所用的耐压测试仪与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是否超过使用期限(如过期需重新计量),用校验仪测试耐压仪与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是否符合标准,然后在《安规仪器模拟检测记录》做好记录。

四.抽样检测。

1. 开箱检查包装检查:应首先检查包装箱标记、产品的本体标志、包装箱质量。

(1)包装箱外表应无破损、脏污、受潮及多余碎口现象,包装箱上不应有不必要的涂写。

(2)检查纸箱上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名称、商标名称、注册商标图案、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号、安全认证标志、企业标准、条形码、联保标记、数量、质量、主体颜色、出厂日期、ISO9000标志及储运标志(管屏方向、堆码层数、外形尺寸、禁止脚踏、小心轻放、怕湿、向上等)不应缺或错,且清晰可辨。

(3)顶部和底部的封箱钉有无漏打钉、打直钉和钉未打穿现象。

封箱胶带应粘贴平整、牢固,切面整齐,不允许有翘头、卷边现象且在纸箱两端折弯处长度应不小于5-6cm。

(4)包装箱外部的整机串号应粘贴平整,不允许有翘头、歪斜或缺损现象。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标准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标准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CRT类彩色电视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程序(包括检验方法和规则)是整机QC检验和QA检收产品时进行质量鉴定的依据。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文件,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文件都会被修订及更新,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3174-1995 PAL-D 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Y/T 129 PAL-D 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技术规范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3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3.一般要求3.1正常测试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电源电压:交流220V± 22V电源频率:50/60 Hz 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 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合格质量水平:A 类不合格 AQL= B 类不合格 AQL=缺陷分类和判据、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 Z 类、A 类、B 类不合格。

Z 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 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 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 A 和附录 B、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Z 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 A 类和(或)B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 Z 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A 类不合格,也可能有 B 类不合格,但不含 Z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B 类不合格,但不含有 Z 类不合格或 A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 B 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 TFT L ED-TV/MONITOR 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彩电视机校正作业指导书

彩电视机校正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此文件制定了校正彩色电视机的方法。

2.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本厂的彩色电视机的校正。

3. 校正条件和设备:
3.1环境条件
温度:24℃±6 湿度:<75%
供电电源:交流220V±10% 50Hz±2%
周围环境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因素。

3.2校正所用的设备:
DVD视盘机1台DVD测试碟片1张
4.校正方法与步骤:
4.1被校彩色电视机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操作灵活。

4.2功能校正
将DVD视盘机接通电源,放入DVD测试碟片,选择彩条测试信号,将DVD 机输出的音/视频信号输出到被校彩色电视的音/视频输入端子,要求:
1)A V输入——有图像,有声音且转换正常。

2)画面——色彩鲜艳,不错位。

3)按键、遥控功能——作用正确。

5)“S”端子或“色差”输入——图像、彩色正常。

以上各项的检查结果记录入《校正报告》中。

5.校正结果
给出校正结果,贴上相应的校正标签。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CRT类彩色电视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程序(包括检验方法和规则),是整机QC检验和QA检收产品时进行质量鉴定的依据。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文件,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文件都会被修订及更新,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Y/T 129 PAL-D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技术规范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3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3.一般要求3.1 正常测试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电源电压:交流220V±22V电源频率:50/60 Hz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2018最新】电视机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0页)

【2018最新】电视机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视机作业指导书篇一:闭路电视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 1.1 作业内容大连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综合厂房工业电视设备安装工作,包括附件安装,电气线路安装回路校线试动作。

全厂工业电视监控中心点设在中央控制室,另外设有二个局部监视点垃圾吊控制室和渣吊控制室。

1.2 主要工程量工程包括中央控制室工业电视系统及设备,垃圾吊控制室工业电视设备,渣吊控制室工业电视设备各一套。

现场彩色摄像机30套。

1.3相关专业的作业要求要求机务专业按时完成设备安装,并且没有阻碍热控设备的安装。

2.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DL/T 5190.5——201X 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1X年版 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2.4仪表及控制装置厂家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厂家施工图纸3.作业准备3.1作业人员的职责及应具备的条件3.1.1新入厂人员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

3.1.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认真阅读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指导书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及标准,严格按照指导书及厂家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3.1.3明确热控设备的安装方法及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3.1.4电缆敷设的施工人员应熟知电缆敷设及接线的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熟悉电缆的走向和设备的安装位置。

3.1.5施工班的班长要具备协调组织能力,合理安排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进度;施工组长要具有合理安排劳动力的能力,熟悉相关的安装施工图纸,及时形成安装记录。

3.1.6上岗焊工需取得相应管材焊接的有效合格证书并报监理审批,有良好的工艺作风,严格按照焊接规范要求进行施焊,并认真实行质量自检。

3.1.7单体调试人员须为热控专业人员,并持有有效的检定员证,参加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仪表、设备的厂家安装使用说明书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学习,明确仪表性能,熟悉和掌握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校验有关规程的规定。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合格质量水平:A 类不合格AQL= B 类不合格AQL=缺陷分类和判据、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Z 类、A 类、B 类不合格。

Z 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 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 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 A 和附录 B、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Z 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 A 类和(或)B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Z 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 类不合格,也可能有B 类不合格,但不含Z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 类不合格,但不含有Z 类不合格或A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 B 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TFT L ED-TV/MONITOR 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正常检验条件:在下列范围内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的任意组合条件下进行测量。

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_图文.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_图文.

数字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所有 LCD 类彩色电视机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 LCD 产品整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时进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及檔,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檔都会被修订及更新,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檔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 16A 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T 15639-1 95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评价节目源GB/T9384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 (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9384-1997,neqIEC68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标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2003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7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SJ/T 11157-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 2部分:伴音信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 4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 IEC 60107-2:1995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 8898-2011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Q/SCWN001-2004 光油机壳检验标准Q/SCWB 2040-2008 《注塑成品后壳检验标准》Q/SCWB 2020-2008 《彩色液晶电视机 LCD 屏缺陷定义及检验标准》3. 一般要求3.1、电视制式采用的制式应符合相应电视制式的规定。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TCL 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 制造中心 质量管理部
机型:通用 检验项目
LCD/PDP 产品 OQC 整机抽检作业指导书
名称: LCD/PDP 产品 OQC 整机抽检作业指导书 检验步骤及方法
文件编号: 第1页,共 5 页 生效日期:
版本号:A0
注意事项
检验仪器及 工具
1.确认纸箱印刷应清晰、正确,外观应清洁,不得有涂画、破损现象。(注 1、2)
1. 1.检查美工部件
a. 确认面壳、网面、装饰件丝印清晰、正确;
b. 确认功能片、AV 片及后壳所贴的警告片丝印清晰、正确;
c. 确认铭牌安装端正、正确,无松脱、翘起、错装、漏装及倒装,且无划花;
d. 确认前面板贴纸无脏污、破损、浮起,且所贴位置应正确;
e. 机器本体及贴纸、说明书、纸箱各字符、图示内容应一致。
a.确认表面喷油应均匀,无脱油、起皮、皱褶、白斑、缩孔等现象;前/后壳/电源开关钮/门仔
/喇叭网等相互间颜色配合是否协调(外销机应符合 ODF 要求);(注 1)
b.视频/音频插口颜色是否正确。
4.检查各按键行程及手感情况,确认其位置及标识符合要求。
5.底座与整机装配后,检查电视机的水平平稳度,是否有无法装配或难装配现象,底座胶垫是否
2. 确认遥控器型号及按 键排列应与机型对 应,具体参见产品说 明书。
3. 左右音箱不应错放同 为左音箱或同为右音 箱。
/ 塞规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版本号:A0
第3页,共5页
1. 1.检查开关主电源及遥控开关机时有无响声、图像不良等异常。(注 1)
2. 2.检查冷开机时图像及声音出现时间。
3. 3.检查开关主电源及遥控开关机后各种状态及模拟量的记忆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待机后显示 开/关机、转

彩色液晶电视机检验作业指导书

彩色液晶电视机检验作业指导书

彩色液晶电视机检验 作业指导书 检验的抽样方案及不 合格判据按《整机交收检验管理办法》及 相关样件执 行一.按配备仪器及信号 :DVD 机,信号 发生器 K-8256A ,彩色分析仪, 54200 耐压测试仪, 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 ,胶锤,电视中心信号。

.操作规范流程。

2. 安全检查:直观检查 ,耐压检查,接地导通电阻检查3. 外观检查。

1. 包装前外观复查,检 查有无碰伤等。

四.抽样检测。

1. 开箱检查包装检查:应首先检查包装箱标记、产品 的本体标志、包装箱质量。

(1)包装箱外表应无破损、脏污、受潮及 多余碎口现象,包装箱上不应有不必要 的涂写。

(2)检查纸箱上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名称、商标名称、注册商标图案、生 产许可证、 安全认证号、安全认 证标志、企业标准、条形码、联保标记、 数量、质量、主体颜色、出 厂日期、 ISO9000 标志 及储运标志(管屏方向、堆码层数 、外形尺寸、禁止脚踏、小心轻 放、怕湿、向上等) 不应缺或错,且清晰可辨。

(3)顶部和底部的封箱钉有无漏打钉、打 直钉和钉未打穿现象。

封箱胶带应粘贴 平整、牢 固,切面整齐,不允 许有翘头、卷边现象且在纸箱两端折弯处 长度应不小于 5-6cm 。

( 4) 包装箱外部的整机串号应粘贴平整, 不允许有翘头、歪斜或缺损现象。

2.各附件检查2)箱内不得有与产品无 关之异物; 3)附件的放置是否符合 要求; 4)塑料袋、雪梨纸要包 装完好;6)机器机壳上的流水号与纸箱上和附件 包装袋上的号应正确对应。

7)说明书是否缺页3. 直观检查:检查电源 线是否破损,以及外露部分是否带电,机 壳外是否有锋利披锋。

4.耐压测试:(测试电 压 1.5KV 、漏电流 10mA )将测试机器开关置于 “ ON ” 位置,电源线的插头 接入测试仪的地线,然后用测试仪 的高压 控头接触机器的外露 金属部分(按照每种机型的耐压测试点 ),按下测试仪的启动 按钮,测 试时间 1 分钟,测试 时不应出现飞弧、放电、电晕、击穿等现 象,漏电流小于 10mA, 测试 完毕在耐压测试表上 做好记录。

工业电视检修作业指导书

工业电视检修作业指导书

前言为规范管理标准,根据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按照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根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手册》、《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的要求,制定《工业电视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本《工业电视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经分管厂领导审核,厂长批准发布,各部门遵照执行。

主要起草人:本版修编人:审核:批准:修订状态:1发放编号:工业电视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电视系统设备技术规范、检修周期、检修项目、检修准备、检修工序、检修工艺、试验或检测、验电收和总结等有关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乌江渡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备的检修、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98-94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ONC-TB201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安装与开通程序》3 职责3.1 周期性检修维护项目由设备管辖的班组完成,由设备所辖班组负责组织3 人以上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做好设备台帐和检修记录。

3.2 对于设备突发性故障,由通信维护人员先通报有关设备责任人,并同时向部门汇报设备运行情况。

设备管辖班组提出方案报部门或生产技术部批准,由部门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4.1 设备规范(见表1)4.2 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见表2)检查内容包括:前端监视设备、PELCO矩阵及控制主机、电源、硬盘录象系统、多媒体工作站、远程图象监控系统和设备工作环境。

4.3.1 首先保证设备的工作条件,检查工作环境如温度是否正常,工作电源是否为交流220V。

工作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设备的质量和寿命。

4.3.2 本设备不需要日常例行测试和调整,只是在定期的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3 故障的判断和处理:通过中控室本地监视和MIS网上有权限的用户的监控,及时发现某一前端设备或系统出现问题,采取初步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4.3.4 设备故障处理的主要手段是查找线路故障并进行处理恢复,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修复的,要立即更换.4.3.5 配备一定数量的各种前端设备,以保证系统所有摄象点的正常运行。

小家电检验作业指导书

小家电检验作业指导书

小家电检验作业指导书小家电检验作业指导书1、检验目的和背景1.1 检验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小家电检验过程,确保小家电的安全性能、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1.2 检验背景小家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法规,要求小家电必须符合特定的要求,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确认其安全性能和质量。

2、检验范围和标准2.1 检验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以下小家电的检验:- 电热水壶- 咖啡机- 料理机- 搅拌机- 烤箱- 电饭煲- 电风扇- 吹风机2.2 检验标准- GB4706.1-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GB4706.15-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特殊要求(电热水壶)- GB4706.19-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特殊要求(咖啡机)- GB4706.24-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特殊要求(料理机、搅拌机)- GB4706.25-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特殊要求(烤箱)- GB4706.28-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特殊要求(电饭煲)- GB4706.32-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特殊要求(电风扇)- GB4706.34-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特殊要求(吹风机)3、检验流程3.1 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检验仪器设备齐备,并进行校准和有效期检查。

- 查阅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了解小家电的特殊要求。

3.2 外观检查- 检查外壳是否完整,无明显损伤。

- 检查电源线是否有老化、线芯暴露等问题。

- 检查开关、控制面板等功能部件是否正常。

3.3 电气性能检测- 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小家电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 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4 安全性能检测- 对小家电进行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安全性能测试。

- 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5 使用寿命测试- 对小家电进行长时间连续使用测试,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精编版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精编版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4.1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2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4.3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AQL=0.4 B类不合格AQL=1.54.4 缺陷分类和判据4.4.1、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Z类、A类、B类不合格。

Z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4.4.2、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A和附录B4.4.3、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Z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A类和(或)B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Z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有B类不合格,但不含Z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但不含有Z类不合格或A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B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4.4.4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TFTLED-TV/MONITOR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电脑 整机检验指导书(通用)

电脑  整机检验指导书(通用)

有限公司整机检验指导书(通用)页次 2/9生效日期 受控印章k.污迹:由于基材缺陷或不干净导致表面有污迹(如灰尘、油污等); l.毛刺/边:由于下料、成型、加工等而留下的不规则凸起,有刮手现象; m.模具印:成型过程中,在零件表面形成的与模具位置和大小相似的痕迹; 4.2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 级面、B 级面、C 级面及D 级面。

A 级面:正面区域<朝外>):客户经常能够看到的表面(如机箱前面和顶面);B 级面:外露边缘区域):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够看到的表面(如机箱侧面和后面);C 级面:背面区域<朝内>):客户在移动产品后,才可以看到的面(如机箱底面);D 级面:背面区域<朝内>):客户在打开产品箱盖后可视面(如机箱内侧及箱体内所组装的配件)。

机箱A 级面、B 级面和C 级面及D 级面的区分如下图所示:5.0 检验条件:5.1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对于40W 日光灯、距离500mm 处)。

5.2 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参见下图)45-90°光源被检查表面45-90°光源被检查表面机箱侧面B 级面机箱面板 A 级面机箱底部 C 级面机箱内部 D 级面旋转整机检验指导书(通用)页次5/9生效日期受控印章e.字符歪斜:字符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发生歪斜。

如下图所示,S指歪斜量,f.字符间距不当:字符间距通过压缩、放大等方式,而改变了标准字体的间距。

如下图所示:g.网痕:因油墨流动性差而在墨膜上显露出丝网网纹痕迹的现象;h.毛边:在线条边缘出现锯齿状油墨的现象;i.重影:即两个字符不完全重叠,由于印刷两次但位置移动而产生。

6.3附各级面检验标准:缺陷项目A面B面C面D面有感刮/划伤不允许不允许10mm最长,2条最多,不聚在一起可接收1>3≤长度≤4mm,1条可接收;2>1≤长度≤3mm,2条可接收, 3>长度≤1mm忽略不计无感刮/划伤10mm最长,2条最多,不聚在一起可接收15mm最长,3条最多,不聚在一起可接收不作要求不作要求白点/暗点 (相结合起来判定) 1> 面积=0.5mm2最大,数量2个,间隔≥10cm可接收;2> 0.2mm2≦面积≦0.5mm2,数量5个,最小间隔大于2cm可接受;3> 面积≦0.2mm2,忽略不计.1>面积=1.0mm2最大,数量3个,间隔≥10cm可接收;2> 面积≦0.5mm2,忽略不计.不作要求不作要求歪斜中心线坐标轴S坐标轴中心线sSHD字符间距。

电视机整机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视机整机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规范整机检验,控制整机质量,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2.范围合用于整机的QC全检和QA的抽样检验。

3.职责整机车间-----------按工艺要求生产并送检。

QC全检-------------按工艺和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

QA抽检-------------按整机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

工程部---------------对整机检验中的不良进行技术分析。

品管部经理----------确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4.定义术语4.1 Z类不合格Z类不合格品(1)Z类不合格(致命不合格/致命缺陷)单位制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安全性要求,对使用维护和保管产品的人有危(wei)险或者不安全的缺陷称之为Z类不合格。

(2)Z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Z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A、B类不合格的制品称Z类不合格品。

4.2 A类不合格和A类不合格品(1)A类不合格(严重缺陷)单位制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行业规定和设计要求,导致产品失效或者严重降低产品使用功能或者用户不可能接受的缺陷称之为A类不合格。

(2)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有B类不合格,但无Z类不合格称为A类不合格品。

4.3 B类不合格和B类不合格品(1)B类不合格(次要缺陷/轻缺陷)单位制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性能降低,但用户可能接受的缺陷称之为B类不合格。

(2)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有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无Z、A类不合格的制品称之为B类不合格品。

4.5合格品没有上述任何种类的不合格制品,满足设计要求契约规定顶目的制品称之为合格品.5.内容5.1 QC全检5.1.1 QC全检采取分段检验也就是分两道工序检验即总检一和总检二,总检一主要是检后壳的外观,AV视频等相关质量问题.总检二主要是检前壳外观,按键功能及电光声色等质量问题具体见附表一附表二。

5.1.2 检验合格则流入包装,不合格则在不合格处或者表面贴上胶纸,并在胶纸上标注不合格项目转入修理工位进行维修。

电脑整机检验指导书

电脑整机检验指导书
1.目的:
建立对生产完成的整机进行规定的检验,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及符合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整机的检验。
3.抽样计划:
全检,包括外观、装配和功能。
4. 检验项目:
4.1 外观检查
4.1.1根据工作令和《BOM》单检查各部件是否符合配置要求。检查箱体表面处理是否符合要求,表面应无深划伤,无锈迹,无杂物,丝印符合要求,压条、硬盘架等电镀件不能有锈迹、手印,参照《成品机箱验收标准》检查。
4.2.1根据BOM清单及工作令检查整机的配置及配件是否正确。有无缺件、错件。
4.2.2检查各部件的安装是否紧固,各部件及箱体和箱盖上不能漏装螺丝,螺丝不能滑丝。
4.2.3检查主板的接线,USB线/电源线/串并口线/硬盘线/光驱线/软驱线/音频线接插是否正确,串口线的接插中,主板COM1、COM2要与挡片按对应位置顺序或与机箱上丝印一致接插安装好,不能接反。
4.3.3用PCI卡(如网卡)接插到底板PCI插槽,检测插槽功能是否完好,网卡能否正常使用。
4.3.4进入DOS系统,进入DOS系统中按快捷键1运行bear下测试软件,测试FDD,IDE,Serial Ports(COM1和COM2)及Parallel Ports(LPT1),测试软件画面下各项显示PASS及最后显示大的PASS则主板OK。测试完重启计算机。(注:测试前系统里做好测试bear批处理文件1.bat及网口测试批处理文件a.bat,b.bat,多串口主板须进入WINDOWS系统用coma下软件测试。)
4.3.5进入系统,检查各驱动安装是否完好,放入光盘、软盘检查光驱、软驱能否正常使用,运行网口测试批处理a.bat和b.bat检测网口是否正常、播放音乐检测音频口是否正常,用USB鼠标接到USB口,检测能否正常使用。运行3DMark 2001SE软件,不能有死机、重启、显示异常等现象。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4.1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2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4.3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AQL=0.4 B类不合格AQL=1.54.4 缺陷分类和判据4.4.1、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Z类、A类、B类不合格。

Z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4.4.2、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A和附录B4.4.3、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Z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A类和(或)B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Z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有B类不合格,但不含Z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但不含有Z类不合格或A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B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4.4.4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TFTLED-TV/MONITOR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机整机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9页)合格的,若在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Re,则判定该批是不合格的。

只要严重缺陷或轻微缺陷中任一类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相对应的不合格判定数Re,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5.2.5抽样检验结论及处理意见的形成过程检验员根据抽检结果,合格则在标识卡上盖“合格”印章,不合格则在包装箱的标识卡上盖“不合格”印章。

并填写《————抽样检验报告》交品管部经理审核并注明处理意见。

如果产品不合格,一般情况作返工处理,如遇严重的批量性技术问题则工程部须对问题进行分析,出具改善措施让车间返工处理,对严重的批量性质量问题,QA应向车间出具《矫正预防措施单》以防止再发生类似质量问题。

特殊情况下可以由本部门或车间提出评审申请,相关部门进行评审,评审意见不一致时,则由总经理裁决。

具体参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检验方法用主观评价法及直观法进行目视检验,但对外观检验时保持在0.5米的视线内来判定。

6.支持性文件GB2828.1—2003抽样标准7.质量记录7.1《——抽样检验报告》YH-QR-76 A/07.2客户要求的其它记录整机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总检一)序号不合格内容不合格判定1外观/结构Z A BA1.1 检查前、后A V,后盖PVC贴纸时,不可有漏贴、贴错与字错等不良现象。

1.2 检查后盖螺钉时,不可有漏打、打断等不良现象。

A1.3 检查A V座颜色是否与PVC标识字一致。

A–––––––A V座孔不好插,有点小。

B 1.4 检查后盖与前框是否打到位,不可有打裂等不良现象。

A2电气性能2.1 插电源线时,电源线不可有用错、划伤等不良现象。

A–––––––不可有露铜等不良现象。

ZA2.2 检查视频动画时,不可有抖动、卷边、彩色拖尾、彩色不良等不良现象。

2.3 插音频端子时注意检查左右声道是否与A V座一致。

A–––––––不可有声道反、杂音、左右声道不一致等现象。

A2.4 视频转换不可有图跳、字符跳、兰屏不满、有回扫线等不良现象。

A–––––––转换不可有响声、杂音、延迟等不良现象。

B 2.5 检查敲变时,整机内不可有零件在跳等不良现象。

Z–––––––不可有图像与声音不良等现象 A2.6 A V1与A V2图像、声音不可有相串等不良现象。

A整机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总检二)序号不合格内容不合格判定1 外观/结构Z A B 1.1 检查显像管时,面框与管不可有大于5MM的间隙。

A–––––––显像管不可有划伤、烧伤、黑点等不良现象。

A1.2 检查面框不可有变形、色差、刮伤、掉漆、丝印不良等不良A 现象。

1.3 铭牌不能松动 B2 电气性能2.1 检查开关时,不可有开关失灵或装配不良等不良现象。

A2.2 开机后检查指示灯不可有不亮或变色等现象。

A–––––––指示灯暗或装不到位等不良现象。

BA2.3 检查飞利浦卡PAL制圆形图像时,不可有非线性失真、重影等现象。

–––––––不可有聚焦不良、会聚不良、白平衡不良等现象。

BA2.4 检查兰屏时,不可有干扰、亮点、划伤、兰屏不满、色纯、消磁不良与管打歪等不良现象。

A2.5 检查NTSC制圆形图像时,不可有非线性失真、行场线性偏、小与图不圆等不良现象。

2.6 检查彩条图像时,注意对比度,不可有彩条颜色错或淡等不A 良现象。

3 其它3.1 遥控关机时,不可有色斑、亮点与不可关机等不良现象。

AA3.2 转台与开机时,不可有响声、图像延迟、彩色延迟、图跳与字符跳等不良现象。

3.3 锁各频段台时(L、H、U),不可有锁不住台等不良现象。

AA3.4 检验图亮暗时,注意打到标准状态下看图,不可有图太亮或太暗等不良现象。

A3.5 检查声音是否正常,伴音调节不可有失衡、失真、沙哑、杂音、声道反、声音小、不可静音等不良现象。

3.6 检查敲变时,整机内不可有零件在跳等不良现象。

Z–––––––不可有图像与声音不良等现象 A3.7 检查按键时,不可有按键功能错乱、字色错等不良现象。

AA3.8 检查遥控距离时,遥控器上贴8米距离贴纸,不可有距离不够等不良现象。

–––––––不可有无遥控、遥控错、失灵等不良现象。

A3.9 检手动关机时,伴音要打到规定要求50。

B–––––––不可有关机色斑、亮点等不良现象。

A4.0 其它根据客户要求而定(如开机屏、语言)。

A开箱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序号检验内容不合格类别1 标记1.1 包装箱标记1.1.1 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名称,其中之一缺或错 A1.1.2 商标名称、注册商标图案,其中之一缺或错 A1.1.3 生产许可证号、安全认证标记及安全认证号,其中之一缺错或难以辨认 AA1.1.4 贮运标志(怕湿、向上、小心轻放、管屏方向、堆码层数、包装质量、包装箱最大外形尺寸,机壳颜色标记等)之一缺或错1.1.5 生产日期缺或错 B1.1.6 生产地址缺或错 B1.1.7 以上标志不清楚但仍可辨认 B1.2 产品标记1.2.1 无安全认证标记 A1.2.2 产品生产编号缺或错 A 1.2.3 产品商标、型号、名称、生产厂名称,其中之一缺或错 A 1.2.4 警告用户安全使用的标记缺或错 A 1.2.5 以上标记固定不牢或不清楚但仍可辨认 B 1.2.6 功能标记不规范 B 2 包装箱2.1 包装箱损伤、受潮、胶带或打钉质量差,其中之一2.1.1 ------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A 2.1.2 ------不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B 2.2 包装箱上不应有的涂写 B 2.3 衬垫或缓冲物缺或损伤 A 2.4 箱内有异物 A 2.5 产品倒装 B 2.6 产品、附件、衬垫等,其中之一放置不正确 A 3 附件3.1 合格证、产品说明书、遥控器,其中之一缺或与产品不符 A 3.2 产品说明书有严重错误,可能会使用户误操作而损坏产品 A 3.3 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附件缺或错或失效 B 3.4 附件多于产品说明书规定 B 3.5 附件外观受损或脏 B 4 产品外观和结构4.1 严重开裂或严重损伤 A 4.2 表面有损(裂纹、变形、划、伤毛刺、脱漆、缩痕、缝隙等)4.2.1 ------明显 A 4.2.2 ------不明显 B 4.3 颜色、质地(纹理(有差异) A 4.4 有可见的污垢 B 4.5 装饰件及紧固件缺或脱落或安装不规范 B 4.6 面板上的指示灯、旋扭、按键等安装质量不规范 B 4.7 边缘棱突起4.7.1 ------会伤害人体Z 4.7.2 ------会伤害衣服和家具 A 4.7.3 ------手感不适 B 4.8 天线4.8.1 ------折断严重损坏,不能使用 A 4.8.2 ------过松,不能在任意位置停住, 过紧,使用不便 B 4.9 功能控制件4.9.1 按键、按钮、频段开关、微调等,其中任一功能缺损、失灵或脱落 AB 4.9.2 AV端子、亮度自动调节、耳机、录音、卡拉OK任一功能失效或接触不良4.9.3 预选器门受损或变形、松动,或关闭不能自锁到位 BB 4.9.4 按键、按钮、频段开关微调,其中任一松动、操作不灵活或打滑、缺调谐附件4.9.5 指示灯不亮 B 4.9.6 调工时有机械摩擦声或干扰画面 B 4.9.7 预选器有其他缺陷,但不影响正常使用 B 4.10 显像管4.10.1 脱落或严重松动 A 4.10.2 严重划伤或其他缺陷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A 4.11 可活动杨声器箱的位置不能调节、或不能锁定 B5 安全性5.1 可触及部分带电Z 5.2 电源线或电源插头绝缘破损5.2.1 ------有裸露带电体Z 5.2.2 ------仅绝缘层外表受损 A 5.3 电压切换器工作位置错误5.3.1 ------会损伤产品 A 5.3.2 ------不会损伤产品 B 5.4 交流3000V(有效值)、1min击穿(判定电流10MA)Z 5.5 直流500V,统缘电阻小于4MΩZ 6 图像质量6.1 光栅6.1.1 无光栅 A 6.1.2 有暗角、阴阳面、黄斑、行辐射(阻尼振荡超过4条),散焦、黑白点打火,严重帧缩、卷边等,有其中之一种6.1.2.1 ------明显,影响正常收看的 A 6.1.2.2 ------轻微不良的 B 6.1.3 色纯不良6.1.3.1 -------严重不良,影响正常收看 A 6.1.3.2 -------轻微不良 B 6.2 图像6.2.1 无图像 A 6.2.2 敲击机箱时,图像或彩色时有时无 A 6.2.3 重显率低或扫描非线性失真和几何失真明显变差,影响正常收看 A 6.2.4 灵敏度低,影响正常收看 A 6.2.5 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帧同步任一功能失控 A 6.2.6 灰度等级低,影响正常收看 A 6.2.7 白平衡严重失调 A 6.2.8 有回扫线,影响收看6.2.8.1 ------正常看时有回扫线 A 6.2.8.2 ------亮度最大时有回扫线 B 6.2.9 图像歪偏严重,影响正常收看 A 6.2.10 伴音干扰图像或有微音效应,有镶边,拖尾、帧拦、行扭、干扰网纹等任一现象6.2.10.1 -----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收看的 A 6.2.10.2 -----轻微不良的 B 6.2.11 无彩色、缺基色、彩色不稳、大面积爬行等任一现象 A 6.2.12 会聚超差较大 B 7 伴音质量7.1 无伴音 A 7.2 音量弱,不能正常收听 A 7.3 敲击机壳时,伴音时有时无 A 7.4 有失真、蜂音、交流声、机震等任一现象7.4.1 ——严重,影响正常收听的 A 7.4.2 ——轻微不良的 B 7.5 音量电位器有死点、跳变 B 7.6 音量电位器有滑动噪声或音量变化不明显 B 7.7 左、右声道相位接反 B 7.8 单声和立体声/双伴音转换开关接反或失效 B7.9 伴音质量有缺陷,但不影响正常收听 B8 遥控器及遥控功能8.1 遥控器一般要求8.1.1 外壳严重开裂、变形 A8.1.2 外壳有较明显划伤、变形、变色等,但不影响正常使用 B8.1.3 一般划伤或变形,但不影响正常使用 B8.1.4 标记错、漏或文字、图形符号与功能不符 A8.1.5 按任一功能按键达不到功能要求 A8.1.6 任一按键接触不良 B8.2 遥控器的机械性能8.2.1 按任一按键后不能复位 A8.2.2 任一按键手感不适 B8.2.3 任一按键变形,但功能正常 B9 其他9.1 开机20min,关机5s尚有亮点 A附录B工艺装配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序号检验内容不合格类别1 装配工艺1.1 调谐器松动或缺少固定螺钉 B2 支架结构件缺少但不影响正常工作 B3 显像管3.1 严重松动或缺固定螺钉 A3.2 安装松动或固定件不全 B3.3 与面框间隙>5MM A3.4 3MM<与面框间隙≤5MM B3.5 防爆箍松动 A4 面板、面罩安装松动或缺紧固件 B5 底板安装松动或缺紧固件,配合间隙大 B6 电源变压器安装松动或缺少紧固件 A7 回扫变压器7.1 安装松动 A7.2 高压帽贴不严 B8 印制线路板8.1 断裂 A8.2 安装不牢 B9 异物9.1 机内有金属异物 A9.2 机内有非金属异物 B10 导线与套管10.1 未按工艺扎线,安装不固定 B10.2 缺应装套管 B11 假焊或未按工艺要求焊接 A12 表面处理12.1 机芯结构件等有严重锈蚀 A 12.2 机芯结构件等有一般锈蚀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