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了保障企业员工在生产区域的作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员工,在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一般作业时必需遵守。

三、管理标准1. 入场手续全部员工在进入生产区域前,必需依照企业规定进行入场手续,包含身份验证、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未经许可或未完成入场手续的员工禁止进入生产区域。

2. 个人防护装备进入生产区域的员工必需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

个人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3. 设备和工具使用员工在生产区域作业时,必需使用符合安全标准和规定的设备和工具,禁止使用损坏或未经维护和修理的设备和工具。

4. 场合乾净生产区域必需保持乾净,杂物、碎石等障碍物应定期清除,地面应保持干燥和无滑动隐患。

各种设备和机械应放置整齐、稳定。

5. 物品存储生产区域内存放的物品应依照规定的摆放位置进行堆放,避开物品堆放欠妥引发安全事故。

6. 动火操作生产区域内的动火操作必需依照企业的相关规定执行,并需事先申请许可。

未经许可的动火操作严禁进行。

7.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在生产区域发生紧急情况时,员工应立刻依照应急预案执行,逃离不安全区域,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员工应熟识应急疏散路线和紧急设施位置。

8. 作业班次布置生产区域作业班次的布置应合理,轮班人员必需进行班次交接,明确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禁止疲乏驾驶或连续工作过长时间。

9. 禁止饮酒、吸烟在生产区域内,禁止饮酒、吸烟或携带易燃物品。

吸烟场合应设定规定的吸烟区域,禁止在非指定区域吸烟。

10. 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的理解和遵守意识,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考核标准1. 工作记录员工进入生产区域的作业记录应详实、准确,包含进入和离开时间、工作内容以及发现的安全问题等。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规定1 基本要求1.1 本细则所指生产装置包括公司生产装置区、罐区、仓库区。

1.2 本细则所称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是指:非本生产装置人员(队伍)进入生产装置进行的除特种施工作业(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射线作业等)以外的非检维修作业。

1.3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许可证只对一般性施工作业有效。

进行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射线作业等特种施工作业,必须办理相应作业许可证,不必办理一般作业许可证。

1.4 进入生产装置进行一般施工作业的队伍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装置区域或部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1.5 进入生产装置进行一般作业,必须办理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许可证(见附件)。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许可证是进入生产装置区域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不得代签,要妥善保管,保存期为一年。

2 管理内容及要求2.1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的危害识别2.1.1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前,针对作业内容,应进行危害识别,填写“七想七不干”卡片,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2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2.2.1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许可证由施工队伍负责人向生产装置所属车间(或同级单位,下同)提出作业申请。

2.2.2 车间技术人员根据作业现场实际,确定安全措施并逐条检查落实,向作业人员书面交底,交车间领导或安全员审批。

2.3 许可证的管理2.3.1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许可证一式四份,分别由施工队伍负责人、审批单位、施工点具体负责人和施工点所在操作、控制室或岗位保存。

2.3.2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许可证最长有效期不得超过15天。

规定时间内未完成作业,必须再次申办。

2.4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必要条件:2.4.1 施工作业前,持一般作业许可证通知装置负责人和作业区域操作人员,经同意后方可开工。

2.4.2 施工机具必须达到该装置区域或部位的防爆等级要求,施工车辆必须戴阻火器。

生产区域一般安全规定模板

生产区域一般安全规定模板

生产区域一般安全规定模板1. 前言本规定旨在确保生产区域内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

全部在生产区域工作的员工都必需遵守本规定。

2. 生产区域划定生产区域是指公司用于生产活动的特定区域,包含生产车间、仓库、设备房间等相关场合,但不包含办公区域。

3. 准入管理3.1 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有效证书的员工才略进入生产区域工作。

3.2 准入生产区域前,员工必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含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3.3 员工准入生产区域前必需进行身体情形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3.4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不安全物品进入生产区域。

4. 动火作业管理4.1 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需编制认真的动火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时间、地方、安全措施等,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4.2 动火作业现场必需设置有效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人员靠近施工区域。

4.3 动火作业现场必需配备灭火器材,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和操作。

4.4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需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明火和烟气残留。

5. 机械设备操作管理5.1 全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并持有有效证书方可操作。

5.2 机械设备操作前必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需及时报告并维护和修理。

5.3 操作人员必需依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禁止违规操作,如需更改设备设置必需经过上级审批。

5.4 操作结束后,必需关闭设备电源、排出机械能,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清洁工作。

6. 化学品管理6.1 全部化学品必需依照规定存放,标识明确,分类摆放,禁止混放。

6.2 使用化学品前必需熟识化学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戴手套、穿防护服等。

6.3 使用化学品产生的废弃物必需依照规定进行分类、密封和妥当处理,禁止随便倾倒。

6.4 禁止未经许可人员接触和操作化学品,如有发现必需立刻报告相关部门。

7. 紧急事件应急处理7.1 生产区域内发生紧急事件时,员工应快速撤离不安全区域,依照指定的撤离通道撤离到安全区域。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和制造业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员进入生产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保障员工的安全非常重要。

因此,制定一份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非常必要。

作业许可证在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一般作业前,必须申请和领取作业许可证。

作业许可证是指生产部门根据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经过安全专家评审批准,签发给作业人员,允许他们在规定区域基于安全、准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的许可文件。

在申请过程中,必须填写作业计划、作业台帐、操作人员名单等信息。

作业许可证颁发人负责审核上述信息并签署许可证。

作业人员安全文明要求在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一般作业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并遵守以下规定: 1. 着装合理:着装必须符合生产要求,根据具体作业环境穿戴防护服、安全鞋及其他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2. 不吸烟:在生产区域内不能吸烟或携带明火。

3. 不随意拉闸:任何人员无权随意移动或拉闸各种设备的开关,如有需要必须工艺技术或设备操作人员示意或指导。

4. 无无关人员进入:妨碍生产或危及安全的行为,如进入禁止作业区域或使用未经许可的设备。

5. 遵章守纪:必须遵守生产现场各项规章制度。

设备安全管理在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一般作业前,必须检查以下设备,并按要求使用、操作: 1.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必须增强防护措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必须定期进行接地保护、电缆焊接进行必要防护,气体感应器保养等维护工作。

2. 安全设备:必须配备紧急停机、防护栏杆等设施。

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所有设备安全可靠。

紧急应变措施在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一般作业前,必须完善以下紧急应变措施:1. 火灾或爆炸:做好在生产区域爆炸的因素去除及清除之前,做好临时性措施来降低危险。

2. 救援: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通报到相关联的部门,并进行必要的紧急救援。

总结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是对员工进行作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制定此规定旨在保障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同时这也可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确保企业生产区域的安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的订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和生产管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生产区域,并对一切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进行管理。

第三条安全意识和责任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并对本身的行为负责。

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本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二章进入生产区域的管理第四条进入许可1.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经过合法授权和许可,取得有效的进入许可证明。

2.进入许可证明由生产区域的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发放,并记录相关信息。

3.未取得进入许可证明的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域。

第五条临时进入管理1.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向生产区域的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入。

2.临时进入期限一般不得超出24小时,超出期限需重新申请。

第六条严禁擅自停留或滞留1.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严禁在非工作任务的情况下擅自停留或滞留。

2.如有需要停留或滞留的情况,必需事先向生产区域的负责人报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七条严禁私自带入不安全物品1.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严禁携带任何不安全物品,包含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碎等物品。

2.如确有特殊需要携带特定物品进入,必需向生产区域的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后方可携带。

第八条离开生产区域的管理1.离开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依照规定的出口通道和时间离开,并在离开前进行登记。

2.临时离开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依照商定时间返回或提前向生产区域的负责人报备。

第三章安全防护要求第九条动态安全教育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接受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依照要求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第十条个人防护用品1.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包含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规定目的本规定的目的在于确保生产装置的作业安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装置的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设备操作、维护修理等。

3. 作业前准备3.1. 所有从事作业的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3.2. 确保作业区域清洁、整齐,排除任何杂物和障碍物;3.3. 准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3.4. 检查作业设备和机械的安全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4. 作业操作4.1. 在进行作业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4.2. 严禁在疲劳、生病或饮酒后进行作业;4.3. 遵守操作顺序和方法,不得盲目操作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4.4. 在操作中要专注、认真,严禁与他人交谈或分心;4.5. 不得随意更改或拆卸设备,如需修改作业程序,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批准。

5. 安全防护5.1.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并正确使用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5.2. 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其他安全防护设备;5.3. 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配备灭火器等器材;5.4. 在作业现场必须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示,警示语言清晰明了。

6. 紧急事故处理6.1. 在发生紧急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安全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6.2. 遵循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寻求援助;6.3. 在紧急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专业指导,不得擅自行动。

7. 作业结束7.1. 在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原状;7.2. 检查作业设备和机械的安全状况,及时报修和维护;7.3. 将相关的作业记录和数据保存完好,以备后续审查和检查使用。

8. 安全意识培养8.1.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8.2.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并及时采纳;8.3. 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8.4.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等。

进入生产区域安全须知

进入生产区域安全须知

进入生产区域安全须知(一)生产区内14 个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 防火、防爆区内, 不准吸烟。

车辆进入应戴阻火器。

2.生产区内, 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 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中, 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等 ) , 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 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 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1.未办理高处作业证、不戴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 不准登高作业。

12.石棉瓦、轻薄塑料瓦上不固定好跳板, 不准作业。

13、未安装触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 不准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 不准独立作业; 特殊工种职工, 未经取证, 不准作业。

(二)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1.必须申请办证, 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3.必须切断动力电, 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转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 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品。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 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 三)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1.动火证未经批准, 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 禁止动火。

3.不进行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 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 禁止动火。

没有消防措施, 无人监护, 禁止动火。

( 四) 、操作工六严格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法( 票) 。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五)防火防爆十大禁令1、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入厂。

2、严禁不办用火手续, 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前言生产区域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地方。

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作业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否则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机器损坏等情况。

因此,对于生产区域作业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本文档旨在规范员工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行为和规定。

二、生产区域作业前提条件员工进入生产区域作业必须符合以下前提条件:1.具备劳动合同并具有相关资质;2.完成岗前培训,了解生产安全规章制度;3.学习有关设备与工具的使用说明;4.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其完好性;5.报告病症和身体伤害史,否则视为自愿承担后果。

以上条件是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基础,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方可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作业作业。

三、进入生产区域前注意事项1.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服、安全帽、口罩等,并检查完好性;2.携带必备的证件,如身份证、岗位证等;3.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酒精类、毒品等危险物品进入生产区域;4.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出示进入许可证和安全培训证明。

进入生产区域时需要注意以上几点,确保自己符合规定,不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四、生产区域作业操作规定进入生产区域后,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作业:1.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忽略操作步骤;2.使用设备和工具前必须检查其功能状态和完好性,如有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或请相关技术人员处理;3.严禁随意开关和调节设备和工具的控制按钮;4.如遇到突发情况,应按照紧急处置流程进行操作,如需要停机,则必须按照规定关停设备或机器;5.离开作业岗位前,必须关闭相应的机器设备,并顺手清理现场。

遵照以上规定进行作业,可以确保生产有效进行和员工的安全。

五、不良行为处罚对于违反工作规定的员工将被予以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或停职等处罚,严重违反规定将会被解除劳动合同。

六、结语生产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良好的生产安全管理是保障员工和企业安全的必要手段。

因此,员工进入生产区域前必须熟知相关规定,积极参与岗前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加强生产区域、要害部位检修和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山东海化集团所属单位承包商、服务商和其他进入生产区域作业人员。

3、定义3.1生产区域各生产装置、各类储罐区、装卸车、配电间、化学品库等生产装置和要害部位。

3.2一般作业检修单位、施工单位、服务商和其他进入生产区域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域进行的除特种施工作业(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破土作业、射线作业、带压堵漏作业等)以外的施工作业,包括在生产区域进行建筑施工、装置维修、设备防腐、管道保温、场地清理、厂区绿化等各种作业,其它场所和部位可参照执行。

4、管理要求4.1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一般作业,必须办理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

4.2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办理程4.2.1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由外来施工队伍负责人向生产区域所属车间提出作业申请。

4.2.2车间安全技术人员负责填写“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根据作业现场情况,组织外来施工队伍管理人员等有关人员落实作业必要条件和其它补充措施(在与本次作业有关的作业必要条件前划“√”,其1-9条由车间安全技术人员确认签字,10-12条由外来施工队伍施工管理人员确认签字,补充安全措施按照分工范围,分别由车间安全技术人员和外来施工队伍管理人员确认签字),并向作业人员交底。

经车间安全技术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逐项落实后,方可签发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准许作业。

4.2.3作业结束后,由车间安全技术人员组织外来施工队伍管理人员等有关技术人员对作业现场安全条件进行验收,合格后,在完工验收一栏签字。

4.3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的管理4.3.1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一式三联,第一联由作业现场负责人持有,作业时随身携带;第二联由监护人持有;第三联由车间存档。

4.3.2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是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凭证和依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代签,有的栏目不需要填写时,一律用“/”表示。

2024年一般作业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一般作业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一般作业安全管理办法1目的为加强在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油品罐区及其它要害部位(以下简称生产区)一般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公司所属各单位,同时适用进入公司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

3术语或定义3.1生产区一般作业:非本装置人员或施工队伍进入生产区进行的除特种施工作业(用火、高处、起重、进入设备、临时用电、破土)以外的施工作业,包括在生产区进行建筑施工、装置维修、设备防腐、管线保温、场地清理、厂区绿化等各种作业。

在其它场所和部位施工作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3.2作业单位:实施一般作业的施工单位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或一级承包商。

3.3属管单位:生产区一般作业所在车间或其它基层单位。

4职责4.1环安处:负责监督和检查一般作业属管单位、作业单位落实安全措施。

4.1属管单位:负责确定和落实生产区一般作业安全防范措施,指定一般作业安全监护人。

4.3作业单位:负责实施一般作业,负责按属管单位的要求落实一般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其一级承包商负责指定合格的安全监督人。

5工作程序或要求5.1进入生产区实施一般作业,必须办理《生产区一般作业许可证》或《装置一般作业票》(样式附后)。

5.2《生产区一般作业许可证》审批工作程序5.2.1《生产区一般作业许可证》或《装置一般作业票》由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向生产装置所属车间或基层单位(下同)提出作业申请。

5.2.2车间技术人员根据作业现场实际状况,确定安全措施并逐条检查落实,向作业人员书面交底,填写《生产区一般作业许可证》,交车间领导审批。

5.2.3福炼公司钳、电、仪车间及工程公司等单位人员进入生产区进行设备维修作业,可由该装置技术管理人员或当班班长填写《生产区一般作业许可证》,交车间值班干部审批或签发《装置一般作业票》。

5.2.4《生产区一般作业许可证》一式3份,分别由审批单位、施工单位工作点负责人和作业所在岗位监护人员持有。

5.2.5《生产区一般作业许可证》最长有效期不超过15天。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引言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是生产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来访人员缺乏生产作业区专业知识,往往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生产管理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以保障生产区域及员工的安全。

本文将针对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的安全管理规定进行介绍。

一、管理责任管理责任是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基础。

对于生产作业区来访人员的安全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责任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按照管理责任分工划分,具体应划分的职责如下:•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并对规定进行实际操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来访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并对来访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监理人员负责对来访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监管。

二、来访人员准入要求要确保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的安全性,必须按照制定好的准入要求进行审核,以保障自己和员工的安全。

具体来说,对于来访人员,应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准入审核:•来访人员必须提早向生产管理部门发出准入申请,并在生产管理部门确认准入;•来访人员必须接受过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来访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携带相关证件,并进行身份确认;•来访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并进行检查和验收;•来访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来访路线,不得擅自进入重要场所。

三、现场管理要求为保障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的安全,还需要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

具体的现场管理要求如下:•生产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设置明显标识标志,以指示来访人员进入的路线,避免其进入误区;•监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来访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对来访人员进出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监视;•安全管理部门应不定期地对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其他管理部门应协同进行安全管理,共同保障整个生产区域的安全。

四、事故应急处理在实际的生产作业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因此需要有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2.1 生产区域 指公司各生产装置、中试装置以及罐区、加油站、装卸栈台、码头、污水处理场、库房、化验室和
实验室、生活区液化气调压站、液化气站、外管网区域等危险场所。 2.2 一般作业
除特殊作业(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开挖作业、起重作业、放 射探伤作业等)及日常工艺操作、设备维护保养、日常电气仪表运行操作、常规采样分析作业以外的作 业,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装置检维修、设备及管线的防腐与保温、场地清理、非常规采样厂区绿化 等。
负责对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确认,对作业过程的管理提供技术支 持并进行检查、监督、考核。 3.4 二级单位 3.4.1 HSE 部门
a) 组织开展与一般作业相关的安全技术与制度培训; b) 对本单位相关职能科室、基层单位执行《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监 督、考核,对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过程和现场进行抽查、监督。 3.4.2 设备管理部门、工程项目主管部门 a) 对检维修项目、工程项目中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检查、监督、考核; b) 基层单位需要时,协助委派项目现场主管人,见 5.2。 3.4.3 基层单位(车间、作业区、运行和技术分部(含装置、工区)等) 3.4.3.1 基层单位主任或分管副主任 a) 组织落实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所需的工艺、设备安全措施; b) 指定项目现场主管人; c) 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并审批签发《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 d) 指派经危害辨识分析为风险较大的一般作业监护人。 3.4.3.2 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a) 对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
YZG09-09-2011 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 5.6.2 一般作业过程中原则上不得更换项目现场主管人,如因特殊原因需更换的,由属地主管单位重新 指定,授权其接替原项目现场主管人工作,承担项目现场主管人职责。被授权人接受授权后与原项目现 场主管人交接,交接作业内容及安全要求,并在许可证的所有三联的被授权人一栏签字。 5.6.3 一般作业过程中因作业需要,要求终止某项安全措施时,应由项目现场主管人经现场检查、确认 可行后,在《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全部三联上签名同意,方可终止。 5.7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的完工验收

入厂安全管理规定(4篇)

入厂安全管理规定(4篇)

入厂安全管理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准入控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明确进入工厂的人员、车辆和物品的审查要求,确保只有合格的人员和物品才能进入工厂。

2. 人员管理:要求工厂内的员工进行身份证、工作证等身份验证,并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严禁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操作危险设备。

3. 车辆管理:要求车辆实行登记制度,明确规定只有经过安全检查合格的车辆才能进入工厂,并严格限制危险品车辆进入。

4. 安全设施管理:要求工厂内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出口、紧急报警装置等,确保员工在发生事故或危险情况时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 物品管理:要求员工和访客携带的物品通过安检,并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工厂。

6. 安全培训和演练:要求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其他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7. 安全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与检查机构或职位,定期对工厂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纠正。

8. 事故报告和处理:要求员工在发生事故或危险情况时及时上报,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调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入厂安全管理规定,具体的规定内容可能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不同。

入厂安全管理规定(2)1. 所有进入工厂区域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所有进入工厂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并了解工厂内的安全规定和紧急情况处理程序。

3. 进入工厂区域的人员必须经过有效身份验证,如刷卡、扫码等方式,确保人员身份合法。

4.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进入工厂区域。

5. 禁止酗酒、吸烟等影响工作安全的行为。

6. 在工厂区域内应遵守相关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规范,不得私自操作或损坏设备。

7. 所有进入工厂区域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通道和路径行进,不得随意进入限制区域。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装置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严格执行作业安全规程:生产装置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和执行相关的作业安全规程,包括操作程序、操作指导书、安全操作规定等。

2. 装置操作人员资质要求: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的人员才能够进入生产装置作业区域进行工作。

3.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进入生产装置作业区域的人员必须配备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4. 禁止酒后作业:严禁酒后进入生产装置作业区域,以避免因醉酒而引发的意外事故。

5. 使用检修工具的规定:进入生产装置作业区域的人员必须使用专业的检修工具,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操作。

6. 安全隐患报告和修复:发现任何作业区域内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修复,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7. 安全通道和逃生通道的保留:必须保留作业区域内的安全通道和逃生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8. 火源和易燃物品的管理:生产装置作业区域内禁止携带和使用明火,同时禁止携带易燃和易爆物品。

9. 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整理:生产装置作业区域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并及时清理、整理危险物品和垃圾。

10. 安全培训和演练: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11. 安全监督和检查: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制度,对生产装置作业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以上是一般生产装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基本要求,具体的规定还会根据不同的生产装置和作业场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是指在运行生产装置、储存罐区、系统管廊、公用工程、装卸台站、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区域进行的除特殊作业以外的施工、维修作业,主要包括以下6类作业:(一) 建筑施工、设备管线测厚、搭拆脚手架、场地清理、设备清洗、绿化保洁等作业;(二)设备、管线的外防腐、保温等作业;(三)拆装人孔、盲板、阀门、垫片、螺栓、换热器等设备维修作业;(四)在线注胶、打卡等堵漏作业;(五)仪表仪器等维修作业;(六)机泵类维修作业.特殊作业,是指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放射作业、爆破作业、联锁保护作业等需要进行特殊作业许可的具有重大危险的作业。

第三条公司进入生产区域的特殊作业和一般作业,遵循以下原则:(一) 节日期间,除装置检修和生产急需的项目,不得安排任何作业和新产品开发,严格控制产品牌号的切换和生产负荷的调整。

节日期间必须进行的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进行升级管理,实行提前报告备案制度。

(二) 非生产必需的施工、维修作业,禁止安排在夜间进行。

夜间必须进行的施工、维修作业,应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满足夜间作业的安全条件;(三)生产区域进行第二条第(五)、(六)项一般作业时,基层车间的项目负责人和监护人,应在作业现场进行全程监控、监护.进行第二条第(一)至第(四)项一般作业和特殊作业时,基层车间领导、项目负责人、监护人应在作业现场进行全程监控、监护。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不含绿化保洁作业)的专业安全监管。

第五条公司行政管理部负责进入生产区域绿化保洁作业的专业安全监管。

第六条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的综合安全监管。

第七条直属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一般作业现场进行专业检查,督促基层车间、施工、维修单位严格执行设备维修制度、规程;(二)督促基层车间、施工、维修单位落实质量保证和施工安全措施。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前言为了保障本企业的作业安全,在生产区域内进行作业时需要注意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严格遵守并执行,保证生产区域内作业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本文档的内容适用于生产区域的一般作业安全管理,内容包括:规章制度、作业场所、作业装备、防护设施、作业操作、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2. 规章制度1.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入口处经过电子门禁和安全人员的检查。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耳塞等等,具体应按照不同作业所在区域、作业性质等因素来定。

3.所有货物及设备必须遵守规定的存放区域,并根据设备种类放在专门的存储货架上, 严禁将货物或设备随意摆放。

3. 作业场所1.作业场所应筑有固定的护栏障碍物,并有标志标识,特别是在高处作业或架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绳。

2.作业场所必须做到疏通明亮、整洁无障碍以及无危险品等隐患。

3.作业场所要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清理整修,保证物品处于整齐有序的状态。

4. 作业装备1.所有作业装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并定期进行维护,做到有效防范和消除作业安全风险。

2.对于电能使用的作业装备需要开展特定的安全检查、使用、运行及维护规定。

3.在作业装备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指导书和标准操作流程,操作说明书指导,并对相关装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安全。

5. 防护设施1.针对特殊作业,需要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和提示标志的规定,并达到相应的防护效果。

2.在特殊工作场所,应该配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距离提示标志等,以保证作业安全。

3.在紧急事故时和火灾警报响时,必须及时采取必要的撤离措施,保护人身安全。

6. 作业操作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的操作培训,操作能力良好,且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

2.工作人员擅自进行操作或不按规定操作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尤其涉及到影响作业安全的操作。

进入生产区和高危区域安全管控措施

进入生产区和高危区域安全管控措施

进入生产区和高危场所安全管控规定为严密管控生产区和高危场所人员聚集安全风险,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省政府安委会《山东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总体工作方案》(鲁安发〔2023〕13号)及《关于严密管控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高危场所人员聚集安全风险的通知》(鲁安办函〔2023〕21号)要求,对进入生产区和高危场所的安全管控要求如下:一、管控人员范围指进入生产区域的所有人员,包括公司固定员工、实习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承包商人员、外来实习人员、临时入厂人员(如,参观学习人员、检查人员、外来技术服务人员、设备厂家服务人员)等。

二、进入生产区必须按规定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静电安全帽、释放人体静电。

三、严禁携带烟火、手机等进入生产区,烟火、手机可放置在小门岗处(手机可在陪同人员确认关机后携带)。

四、外来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生产区。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坚持“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经批准后由接待单位安排专人到小门岗迎接,落实第二、第三条规定措施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审批流程如下:接待单位负责人提出申请属地车间主任安环部负责人生产副总总经理五、除必需的管理、操作、维护等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属地车间主任批准,不准进入高危场所。

同一时间进入同一高危场所的所有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9人。

六、同一时间进入加氢生产区的本公司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2人。

七、高危场所装置设施出现异常状况或公司领导需要现场办公处理问题时,应严格控制现场人员数量不得超过9人。

八、在高危场所进行检维修作业时,作业风险区域原则上不超过6人;系统性检修时,同一作业平台或同一受限空间内不得超过9人。

九、外来检查人员、企业陪同人员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高危场所的人员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9人。

十、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高危场所,可沿高危场所边缘,在公司专人陪同下按固定路线参观学习;确需进入的,需经总经理书面批准,且人员数量一次性不得超过9人(含公司陪同人员)。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生产区域的作业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适用于全部进入生产区域进行作业的人员,包含企业员工、合作伙伴和访客。

二、生产区域的定义生产区域是指包含生产车间、工艺区、储存区等与正常生产工作相关的区域。

三、进入生产区域的基本要求1.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域;2.全部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穿着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3.未获得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域;4.任何人员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接触、操作生产设备;5.禁止在生产区域内吸烟、饮食或进行其他阻碍工作安全的行为;6.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生产区域;7.禁止在生产区域内进行不相关的个人活动。

四、进入生产区域的申请和许可1.任何人员在进入生产区域之前必需提前向上级主管或指定的安全管理人员申请,并获得书面许可;2.申请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需明确申请人员的身份、进入目的和时间;3.单次进入生产区域时间超出规定时限的,必需重新申请并获得许可;4.许可申请被拒绝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域。

五、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1.全部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需穿着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含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2.个人防护装备必需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保持良好的状态;3.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使用和维护必需经过培训,并依照规定执行;4.个人防护装备损坏或过期必需及时更换,不得使用损坏或过期的个人防护装备。

六、生产区域的巡察和检查1.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生产区域进行巡察和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形必需及时矫正;2.巡察和检查应依照固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并记录巡察和检查的结果;3.巡察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帮助整改和改进;4.巡察和检查应当重视对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形、防火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等进行特别关注。

七、违反规定的处理方法1.对违反进入生产区域要求的人员,一般依照劝阻、警告的方式予以处理;2.对重复违反进入生产区域要求的人员,或对违反规定造成事故或安全隐患的人员,依照公司相应规定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3.对于企业员工的纪律处分,将依照公司内部相关规定执行;4.合作伙伴和访客的纪律处分将依据实在情况进行评估,取决于合同条款等相关合规要求。

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4篇)

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4篇)

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设备不受伤害,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1.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了解生产区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2. 在生产区域内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耳塞、护目镜、手套等,根据作业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3. 生产区内必须保持清洁和有序,避免杂物堆放和滑倒的危险。

4.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

5. 生产区内必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包括危险区域、禁止通行区域、警示标识等,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6. 禁止在生产区内吸烟、饮食和饮酒,以防止火灾和卫生问题。

7. 在生产区内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工具,必须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工具。

8. 如果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9. 生产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设备、消防设施和安全设备的状况,并做好记录。

10.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生产区的相关安全规定,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具体的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2)为加强对生产的安全管理,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制订以下安全管理规定:1.加强明火管理,生产区内禁止吸烟;2.危险作业如动火、登高、进入密闭场地等须事先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3.不准使用天那水等挥发性较强的易燃液体擦试机器设备、工件、衣服;4.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或者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不准进行相关作业,不配戴适当的防护用品,不准接触有毒有腐蚀的物品;5.未有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不齐备及安全装置失效的设备,不准使用;6.停机修理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使用;7.维修、检查设施时,必须执行锁机/挂牌制度;8.不是自已分管或使用的设备,未经主管批准,不准使用;9.检修设备时,没有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0.不准将水倒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以免破坏绝缘,造成事故;11.不戴安全帽及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12.不准在消防通道上堆放机件、产品及器材;13.不准在电机的开关、消防器具放置场所及进出口等放置货物;14.不准在机器设备上放置工具和物件,不准在车间堆放油布、废油料及易燃、易爆、易腐蚀之物品;15.不准在焊接作业场所逗留;16.非电工不准乱动电气设备,不准直接将电线插入插座接驳电源,车间不准使用万能插座;17.在用机器设备的动转部位和危险部位,不准触摸、擦试;18.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不准不停机进行故障处理;在工作过程中,若遇自身力量不能完成之作业,一定要借助工具来进行,不准强力而为,野蛮作业;在使用搬动工具时,应小心操作,不准运行过快,遇转弯及进出口时,应鸣号示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是指在运行生产装置、储存罐区、系统管廊、公用工程、装卸台站、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区域进行的除特殊作业以外的施工、维修作业,主要包括以下6类作业:
(一)建筑施工、设备管线测厚、搭拆脚手架、场地清理、设备清洗、绿化保洁等作业;
(二)设备、管线的外防腐、保温等作业;
(三)拆装人孔、盲板、阀门、垫片、螺栓、换热器等设备维修作业;
(四)在线注胶、打卡等堵漏作业;
(五)仪表仪器等维修作业;
第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