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间》 中考阅读赏析试题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别云间》《南安军》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别云间》《南安军》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别云间
夏完淳(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南安军
文天祥(宋)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30.这两首诗虽时代不同,但都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感慨以及忠肝义胆的爱国之志。
请你在《南安军》中找出一联与《别云间》中尾联思想感情相同的诗句,并说说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答案】在《南安军》中,与《别云间》中尾联思想感情相同的诗句是“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对比阅读。
根据题干要求,我们需要从《南安军》中寻找与《别云间》尾联思想感情相同的诗句。
首先,我们来分析《别云间》的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接下来,我们分析《南安军》中的诗句:“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可以看出,“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与《别云间》尾联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因此,与《别云间》中尾联思想感情相同的诗句是“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这一联表达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别云间》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
《别云间》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有一位诗人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首悲壮动人的生命之歌。
这位诗人是谁呢?他就是夏完淳,这节课我们学习《别云间》,感受全诗字字忠肝义胆,句句血泪凝成,令人悲怆,令人感奋的情感。
二、目标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全诗,正确默写全诗。
2、品味诗歌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3、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的妙处。
三、原文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四、注释《别云间》:选自《夏完淳集笺校》卷五。
云间:松江的古称。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jī),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后世以“南冠”指代被俘。
泉路:地下。
指阴间。
毅魄:英魂。
坚强不屈的魂魄。
灵旗:战旗。
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战旗。
五、诗意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六、赏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赏析: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赏析: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别云间》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别云间》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有一位诗人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首悲壮动人的生命之歌。
这位诗人是谁呢?他就是夏完淳,这节课我们学习《别云间》,感受全诗字字忠肝义胆,句句血泪凝成,令人悲怆,令人感奋的情感。
二、目标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全诗,正确默写全诗。
2、品味诗歌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3、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的妙处。
三、原文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四、注释《别云间》:选自《夏完淳集笺校》卷五。
云间:松江的古称。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jī),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后世以“南冠”指代被俘。
泉路:地下。
指阴间。
毅魄:英魂。
坚强不屈的魂魄。
灵旗:战旗。
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战旗。
五、诗意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六、赏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赏析: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赏析: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精品文档】古诗《别云间》阅读答案-word范文 (1页)
【精品文档】古诗《别云间》阅读答案-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古诗《别云间》阅读答案
阅读《别云间》,完成8—9题。
(7分)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3分)
▲
9.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分)
▲
参考答案:
8.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
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9.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
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鲁教版九上语文夏完淳《别云间》试卷及及答案
夏完淳《别云间》试卷1.词语积累:【羁旅】【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的代称。
此处指。
【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
这里指。
【泉路】。
泉,,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即英魂。
2.作者,原名复,字,明末少年,著名诗人,有之称。
死时仅岁3.《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上海松江县,古称,即作者的家乡。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的决心,一方面又对,流露出。
这是一首的绝命诗。
写出了作者,以及。
4.“,灵旗空际看”两句,化用了(诗人)《》里的诗句“,”,表达了不屈的意志与信念。
5.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诗作首联叙事,叙述自己三年的飘零生涯。
其中“”一词将诗人从父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深含着诗人。
颔联抒写诗人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抒发,之深情。
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
(1)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
(2)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
(3)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4)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
所以,诗人内心自然涌起。
尾联抒发。
“”的诗人坦然作出“”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和,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的不朽丰碑。
6.“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7.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长久漂泊外地囚犯被清兵逮捕后继者的队伍死期黄泉坚毅的魂魄2.夏完淳,存古,抗清英雄,神童 17岁3.云间。
夏完淳《别云间》、《范仲淹为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龙岩市质检题).docx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此诗表现诗人誓死不屈的报国决心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B.首联叙事,“三年”与“又”联用,暗示诗人离乡之久,永别之憾。
c.尾联抒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死后仍要为抗清战土摇旗呐喊的决心。
D.全诗悲壮动人,塑造了一位充满热血、忠肝义胆、英勇奋斗的英雄形象。
5,“无限山河泪”包含了诗人流下的哪些“泪”?请简述。
(3分)答案:(一)(6 分)4.(3 分)C5.(3分,每点1分)见祖国山河破碎,饱受践踏,满目疮痍而流的悲愤之泪;为永别故乡、愧对亲人而流的伤心之泪;为自己身落敌手,壮志未酬,收复河山宏愿落空而流的遗恨之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5分)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应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①。
仲淹日:"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W参知政事。
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
仲淹日:"兰-眩-违直-武.蚤寇至-亟-专.责斐星/Lf.可壬守令皆不得诛。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民族泛称。
②枢密副使:官职名。
③懦默:懦弱,不出声。
④参知政事:官职名,相当于宰字相。
⑤除:拜官授职。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⑴仲淹为将为:一⑵遂改参知政事遂:⑶囿辞不拜固:一⑷会王伦寇淮南会:一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B,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C.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D.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别云间》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别云间》含答案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74.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此诗表现诗人誓死不屈的报国决心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B.首联叙事,“三年”与“又”联用,暗示诗人离乡之久,永别之憾。
C.尾联抒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死后仍要为抗清战士摇旗呐喊的决心。
D.全诗悲壮动人,塑造了一位充满热血、忠肝义胆、英勇奋斗的英雄形象。
75.“无限山河泪”包含了诗人流下的哪些“泪”?请简述。
【答案】74.C 75.见祖国山河破碎,饱受践踏,满目疮痍而流的悲愤之泪;为永别故乡、愧对亲人而流的伤心之泪;为自己身落敌手,壮志未酬,收复河山宏愿落空而流的遗恨之泪。
【解析】74.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C.“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尾联并非“抒悲愤之情”;故选C。
7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无限山河泪”这一句,诗人抒发了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沉痛之情。
大好的河山,被清兵的铁蹄践踏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这使诗人无限的伤心屈痛,流下了悲愤的泪水。
也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流的伤心之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别云间》(夏元淳) 阅读鉴赏题汇总(含答案)
《别云间》(夏元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内容主旨:
《别云间》全诗追溯作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表达了作者誓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3分)
答: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3.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分)
答: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4. 运用典故的句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5. 赏析“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风光无限的山河似乎也黯然伤神,在无语中落泪,天地广阔竟无壮士容身之处!吐露诗人在暮色中环顾四野,俯仰天地。
雁门太守行、别云间经典赏析题目
雁门太守行、别云间经典赏析题目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cuī),甲光向日金鳞(lín)开。
角(jiǎo)声满(mǎn)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juǎn)红旗临易水,霜重(zhòng)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一、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
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
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27岁病逝。
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有《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
】二、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李贺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朝廷讨伐叛军最激烈的年代。
一个柔弱之躯,虽没有上过战场,却能写出撼人心魄的诗篇,全凭丰富的想象。
三、疏通并感受诗歌内容:1.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2.首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次句写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
3.三、四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4.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5.七、八两句运用典故称颂了天子和将士。
四、整体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描绘了三个军旅生活画面:白天: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官军戒备森严;黄昏:残酷....的悲壮画面;..,血流成河..厮杀夜晚: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其中“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壮志....。
《别云间》试题及答案
《别云间》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1. “羁旅客”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具体解释。
2. “南冠”在古代文学中通常具有何种象征意义?请结合诗句分析。
3. “泉路”在诗句中的具体指代是什么?请解释其文化内涵。
4. “毅魄”一词如何体现了诗人的品格和精神?请详细阐述。
5. “灵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分析。
二、句子翻译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1. 请将“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析句中的修辞手法。
2. 请将“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3. 请将“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讨论诗句中的矛盾心理。
4. 请将“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阐述其象征意义。
三、默写填空与解析(每题5分,共15分)1. “______泪,谁言天地宽。
”请填写空缺的字,并解析该字在句中的意义。
2. “已知______近,欲别故乡难。
”请填写空缺的字,并分析该字对诗句意境的影响。
3. “毅______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请填写空缺的字,并讨论该字在诗中的情感色彩。
四、内容理解概括(10分)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别云间》的主题思想,并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情感抒发来展现这一主题的。
五、描写手法分析(15分)1. 请分析诗中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2. 请讨论诗中借景抒情的手法,并举例说明。
3. 请阐述诗中的寓情于景是如何加深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的。
六、句子赏析(15分)请选取《别云间》中的一句诗句进行赏析,包括但不限于其语言特色、情感表达、修辞手法和哲理内涵。
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15分)1. 请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身份、性格和情感状态。
2. 请描述诗中的环境背景,并讨论它对诗人情感的影响。
3. 请深入探讨诗人的情感变化,以及这些情感是如何与诗中的环境描写相互作用的。
别云间试题及答案
别云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别云间”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什么?A. 离别的情感B. 云层之间的距离C. 高山的顶端D. 天空的辽阔2.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别云间”常用来表达哪种情感?A. 重逢的喜悦B. 离别的哀愁C. 对自然的赞美D. 对未来的憧憬3. 下列哪位诗人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别云间”这一表达?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二、填空题4. “别云间”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象征_________。
5. 在现代汉语中,“别云间”有时也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别云间”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运用及其含义。
四、论述题7. 论述“别云间”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作用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五、翻译题8. 将以下句子从现代汉语翻译为文言文,并解释“别云间”在句子中的含义。
“当朋友远行,我们常用‘别云间’来表达不舍之情。
”六、创作题9. 以“别云间”为题,创作一首现代诗,不少于10行。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二、填空题4. 离别的情感5. 疏远或分别三、简答题6. “别云间”在文学作品中,通常用来象征离别的情感,特别是在送别诗中,它表达了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和哀愁。
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别云间”都可以用来增强文本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离别的深刻体验。
四、论述题7. “别云间”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起到了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对离别场景的描绘,更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
通过“别云间”这一意象,诗人能够将离别的哀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空间,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
这一表达方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世诗人在创作送别诗时,都会借鉴或引用“别云间”这一意象,以此来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五、翻译题8. 翻译:友将远行,吾侪以“别云间”表不舍之情。
含义解释:“别云间”在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朋友之间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距离,如同云层阻隔,难以触及,从而传达出深深的不舍和哀愁。
《别云间》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别云间》夏完淳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背景】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
《别云间》夏元淳 阅读鉴赏题 考题考点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别云间》阅读鉴赏题考题考点理解性默写(带答案)《别云间》明(夏元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创作背景:顺治三年,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别云间》就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1.内容主旨:《别云间》全诗追溯作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表达了作者誓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3分)答: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3.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分)答: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4. 运用典故的句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5. 赏析“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风光无限的山河似乎也黯然伤神,在无语中落泪,天地广阔竟无壮士容身之处!吐露诗人在暮色中环顾四野,俯仰天地时的无限悲哀。
6. 表达对故乡无限深情的句子: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7. 表达作者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别云间》夏完淳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背景】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鉴赏《别云间》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鉴赏《别云间》含答案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50.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下面关于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两诗仅有《别云间》由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起,《过零丁洋》主要激发爱国情感。
B.两诗均写到了自己创作时刻的心境。
C.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誓死如归的精神。
D.《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51.《别云间》一诗是怎样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的?请结合首联分析。
【答案】50.A51.首联叙述了诗人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生活。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作了高度的概括,深含着诗人满腔心酸和深切的感受。
【解析】50.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A.《别云间》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意思是“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过零丁洋》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两首诗都由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起;《过零丁洋》主要表现爱国情感。
故选A。
5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思是“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论诗》《别云间》2011-2016年中考赏析题合集
《论诗》《别云间》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思想内容】《别云间》是诗人在故乡被清兵追捕时所作的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
【名句赏析】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国破家亡的悲痛。
②“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猛然振起,表达了不停止战斗的决心。
死后仍继续抗清的念头虽不过是幻想,但它是由作者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的立场的鲜明表白。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思想内容】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名句赏析】后两句指出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五年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6分)【甲】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
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
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1.甲诗中“”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
(2分)2.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
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答案】1.李杜轻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歌内容的能力。
【甲】诗中“李杜”指“李白、杜甫”,【乙】诗中“轻薄”的意思为“浅薄的评论者”。
2.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别云间》中考复习题
《别云间》夏完淳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主题思想】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空际看。
3、《别云间》中作者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4、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二、赏析选择题:1、对《过零丁洋》《别云间》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而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了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 2(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南安军》1.名句默写。
(1)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2)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3)《南安军》中“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抒写了自己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表现出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
2.阅读鉴赏。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此归”的原因。
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或运用典故,化用了杜甫“国破山河在”的名句和丁令威“城郭如故人民非”的句子。
祖国山河依旧,但城郭已面目全非。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与亡国之痛)。
二、《别云间》1.名句默写。
(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1(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2.阅读鉴赏。
(1)“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还有老母和妻子,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2)这首诗和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同:都饱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强烈的爱国之情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的坚定信念。
三、《山坡羊·骊山怀古》1.名句默写。
(1)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2)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3)《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4)《山坡羊·骊山怀古》中“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用了《阿房宫赋》中的典故,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解析1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宿翠微寺(唐)马戴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别云间》中考阅读赏析试题
《别云间》中考阅读赏析试题《别云间》中考阅读赏析试题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译文三年来我奔走四海,今天却又成为了俘虏。
我为了这河山流了多少泪,谁又说天地宽广四海为家?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长辞之日不远了,想要与故乡诀别却又难舍。
待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拭目以待抗清的义旗在空中飘扬。
2.主旨、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河山沦丧的悲愤、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誓死不屈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崇高的品质和高度的爱国热忱。
3.请赏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的表达作用。
答:①叙事,回顾三年征战生活;②点题,说明三年抗敌,今朝被捕,并将告别故乡,表现对家乡的无限眷恋;③“又”字,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4.请自选角度赏析“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表达效果。
答:①(表现手法)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写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表达诗人壮志难酬,内心感到无比悲愤之情。
②(炼字)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5.请赏析“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的表达效果。
答:直抒胸臆,一个“难”字,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表达了必死的决心和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6.请自选角度赏析“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表达效果。
答:①直抒胸臆,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②运用典故,化用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的诗句,表达誓志恢复之决心,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7.请说说这首诗与《过零丁洋》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答: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不同之处在于,《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云间》中考阅读赏析试题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译文
三年来我奔走四海,今天却又成为了俘虏。
我为了这河山流了多少泪,谁又说天地宽广四海为家?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长辞之日不远了,想要与故乡诀别却又难舍。
待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拭目以待抗清的义旗在空中飘扬。
2.主旨、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河山沦丧的悲愤、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誓死不屈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崇高的品质和高度的爱国热忱。
3.请赏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的表达作用。
答:①叙事,回顾三年征战生活;②点题,说明三年抗敌,今朝被捕,并将告别故乡,表现对家乡的无限眷恋;③“又”字,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4.请自选角度赏析“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表达效果。
答:①(表现手法)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写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表达诗人壮志难酬,内心感到无比悲愤之情。
②(炼字)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5.请赏析“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的表达效果。
答:直抒胸臆,一个“难”字,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表达了必死的决心和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6.请自选角度赏析“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表达效果。
答:①直抒胸臆,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②运用典故,化用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的诗句,表达誓志恢复之决心,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7.请说说这首诗与《过零丁洋》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答: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不同之处在于,《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8.理解性默写
①诗中将永别家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慨叹的语句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②最能表现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坚强的斗志、大无畏的精神的一联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高度概括了诗人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
B.颔联抒写了诗人按耐不住的满腔悲愤。
C.颈联袒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D.尾联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