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34b0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3.png)
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莫高窟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 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修缮石窟、推广宣传等。同时, 也积极推动莫高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瑰宝。
04
图文结合,形象展示莫高窟魅力
插图欣赏与解读技巧指导
相关文化、历史知识点补充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 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和修缮,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内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彩塑、壁画和佛像等。这些作品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创作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莫高窟》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引发读者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此外,作者还希望通过对莫高窟的描绘,展现人类艺术的伟大和魅 力,激发读者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述莫高窟的地位和重要性,中间 分别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 后总结全文,表达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和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的保护
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践行保护文化遗产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文物和古迹,不乱涂乱画,不随意破坏。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莫高窟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 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修缮石窟、推广宣传等。同时, 也积极推动莫高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瑰宝。
04
图文结合,形象展示莫高窟魅力
插图欣赏与解读技巧指导
相关文化、历史知识点补充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 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和修缮,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内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彩塑、壁画和佛像等。这些作品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创作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莫高窟》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引发读者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此外,作者还希望通过对莫高窟的描绘,展现人类艺术的伟大和魅 力,激发读者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述莫高窟的地位和重要性,中间 分别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 后总结全文,表达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和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的保护
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践行保护文化遗产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文物和古迹,不乱涂乱画,不随意破坏。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课ppt(共7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课ppt(共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8912e4a76e58fafbb0036e.png)
第4页,共7页。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
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
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史官
书20稿、的厄遗运失打没不有垮击的垮信谈念迁,他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员史书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
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
从谈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
从谈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成1功64的7希年望。)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
从号谈观迁 若的﹐事自例称中“江,左我遗们民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十有成年功,的希应望弘。 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
从谈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京有成,功访的希问望前。 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 阜宁师范附属小学 郑沁雨
第1页,共7页。
• “厄运”指困苦的遭遇,文中指谈迁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 的400多万字的巨著被盗一事。书稿的遗失没有击垮谈迁, 他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从谈 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 信念,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
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
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史官
书20稿、的厄遗运失打没不有垮击的垮信谈念迁,他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员史书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
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
从谈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
从谈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成1功64的7希年望。)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
从号谈观迁 若的﹐事自例称中“江,左我遗们民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十有成年功,的希应望弘。 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
从谈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京有成,功访的希问望前。 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 阜宁师范附属小学 郑沁雨
第1页,共7页。
• “厄运”指困苦的遭遇,文中指谈迁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 的400多万字的巨著被盗一事。书稿的遗失没有击垮谈迁, 他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从谈 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 信念,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c8f8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0.png)
3 文化交流
敦煌莫高窟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上为巴颜喀拉山下的几十个佛教石窟。这个位置被认为是选择 性合适的,既保护了壁画的完整性,也方便了研究和旅游。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
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刻代 表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 峰,被誉为东方的梵高。
结语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国际合作
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意义
文化之旅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领 略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 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精神洗礼
在敦煌莫高窟的宁静环境 中,人们可以沉浸在佛教 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心灵 的宁静。
旅游经济
敦煌莫高窟成为了当地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繁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册《敦煌莫高窟》ppt课 件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敦煌市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 瑰宝。它以丰富的壁画、石刻和文物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1 繁荣时期
敦煌莫高窟兴盛于东汉末年至唐朝时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
2 隐匿与再现
长期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民族文化
敦煌莫高窟融合了汉族、回 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元素,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 的魅力。
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记录了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重 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上为巴颜喀拉山下的几十个佛教石窟。这个位置被认为是选择 性合适的,既保护了壁画的完整性,也方便了研究和旅游。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
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刻代 表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 峰,被誉为东方的梵高。
结语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国际合作
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意义
文化之旅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领 略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 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精神洗礼
在敦煌莫高窟的宁静环境 中,人们可以沉浸在佛教 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心灵 的宁静。
旅游经济
敦煌莫高窟成为了当地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繁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册《敦煌莫高窟》ppt课 件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敦煌市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 瑰宝。它以丰富的壁画、石刻和文物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1 繁荣时期
敦煌莫高窟兴盛于东汉末年至唐朝时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
2 隐匿与再现
长期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民族文化
敦煌莫高窟融合了汉族、回 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元素,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 的魅力。
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记录了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重 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教学课件ppt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c29a38964bcf84b9d57baa.png)
彩 带 飘 拂
倒 悬 身 子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 有的 ; ;
有的
……
;
自读第四自然段: 课文怎样介绍“藏经洞”的发现? 它们遭帝国主义掠夺情况是否严重?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 面积不大的洞窟——藏 经洞。洞里 藏有我 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 书、帛画、刺绣、铜像 等 六万多件。由于清王 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 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 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 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 处。
彩塑 壁画
,
, 。
藏经洞 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业布置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2. 3两段。
huá ng
zūn
lù
xiá n
煌
尊
录
弦
(敦煌)(尊重) (录用) (弓弦)
xiù
fǔ
王)
读一读: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断崖绝壁 引人注目
啧啧赞叹 神态各异
宏伟瑰丽 举世闻名
自读第一段: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 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 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 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地理位置: 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洞窟数量: 492个
地理环境: 四周布满沙丘,断崖绝壁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写了莫高窟的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 的?用横线画出来。 2、文章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彩塑,作者是怎样描 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莫高窟保存着三千多尊彩塑。这 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 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 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他侧身卧着,左手托着头,眼 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 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称赞。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https://img.taocdn.com/s3/m/a94821e56294dd88d0d26baf.png)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 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 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 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 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 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 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 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 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 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 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 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 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书信格式
开头称呼顶格写,第二行退两格 写问候语。 正文部分应分自然段写相关的要 点。 正文后的祝愿语可另起一行写。 署名应单独一行靠右排,最后一 行要注意写日期。
课后作业
1、收集二条关于奉献的名言并摘 抄 下来。 2、课外阅读高尔基的文学作品《童 年》、《母亲》、《在人间》。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 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 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 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 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 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 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 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 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 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 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向人们索取
名人名言
பைடு நூலகம்
1、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 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巴金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 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 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 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 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 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 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 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 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 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 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 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 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 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 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书信格式
开头称呼顶格写,第二行退两格 写问候语。 正文部分应分自然段写相关的要 点。 正文后的祝愿语可另起一行写。 署名应单独一行靠右排,最后一 行要注意写日期。
课后作业
1、收集二条关于奉献的名言并摘 抄 下来。 2、课外阅读高尔基的文学作品《童 年》、《母亲》、《在人间》。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 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 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 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 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 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 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 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 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 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 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向人们索取
名人名言
பைடு நூலகம்
1、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 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巴金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 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 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 嫦娥奔月|苏教版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 嫦娥奔月|苏教版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bba01a2e3f5727a5e962e1.png)
后羿连声呼唤“嫦娥!嫦娥!” 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 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 么也追不上。
版块二——扩读比较
读一读另一个版本的《嫦娥奔月》,思考: 为什么教材的编者选择了书上的这篇?
板块三——探究写法
作者是怎样突出表现嫦娥的人物形象的?
课后练习:
阅读《主题读本》3的“神思奇想”单元, 选择一篇,用上今天学习的方法,练习讲一 个故事,试着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任务:复述“逢蒙抢药、嫦娥吞药” 难度系数:★★★★★ 方法提示:1、抓住“威逼”“周旋”想象,绘 声绘色的进行创造性复述。
任务:复述“嫦娥奔月、后羿追妻、乡亲遥祝” 难度系数:★★★★
方法提示:1、先默读第6.7.8段。圈画出描写当 时优美景色以及描写后羿、嫦娥动作、神态的句 子,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入情入 境的练习复述。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 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 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 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飘飘悠悠——飘着 蓝
碧蓝碧蓝——碧
插图 音乐
后羿连声呼唤“嫦娥!嫦娥!” 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 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 么也追不上。
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
蒙
。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
小组合作,分层练讲:
借用文中语言讲述“后羿射日 逄蒙拜师” 抓关键词“接济”想象嫦娥平常都是怎
么帮助乡亲们的,创造性复述“王母送药 嫦娥 藏药”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讲 述“嫦娥奔月 后羿追妻 乡亲遥祝”
抓住“威逼”“周旋”创造性复
10、嫦娥奔月
板块一——学会复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精品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92d058e87101f69f319532.png)
地理位置: 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地理环境: 四周布满沙丘,断崖绝壁
莫高窟窟区 南区
千佛洞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 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 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 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 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据记载,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乐 囫柱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 石窟。从十六国到元朝,石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十个朝代, 1500年,至今,乐樽的那个石窟早已无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 经过风沙侵蚀仍保存着十个朝代的750多个洞窟,窟内壁画四万 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和唐宋窟檐木构建筑五座。此外, 还有藏经洞发现的四、五万件手写本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 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艺术作 品一件件阵列起来,便是一座超过二十五公里长的世界大画廊。
珠”。二十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
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 引起国内外学者
极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 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 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 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 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 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 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 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她侧身卧着, 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莫高窟窟区 南区
千佛洞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 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 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 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 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据记载,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乐 囫柱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 石窟。从十六国到元朝,石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十个朝代, 1500年,至今,乐樽的那个石窟早已无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 经过风沙侵蚀仍保存着十个朝代的750多个洞窟,窟内壁画四万 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和唐宋窟檐木构建筑五座。此外, 还有藏经洞发现的四、五万件手写本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 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艺术作 品一件件阵列起来,便是一座超过二十五公里长的世界大画廊。
珠”。二十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
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 引起国内外学者
极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 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 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 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 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 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 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 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她侧身卧着, 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至14课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至14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730850767f5acfa1c7cd86.png)
课件PPT
课文详解
二Hale Waihona Puke 课文理解4、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 几方面来讲? 提示: “有了……才有……”体会健 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
课件PPT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5、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
原指在重要地点做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这里指“非常健康的身体”。
课件PPT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2、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 些什么? 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 ——每天四问
课件PPT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3、交流讨论,从中明确文章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6个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 心话题。 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 各段演讲中心。
课件PPT
图解结构
乡村小学读书、 师 概述 初识田老师 恩 根据小诗编故事 叙事 教学有方 难 事例 每讲一课都如此 抒情 可亲可敬 忘 总结 深深感谢、终生 难忘
课件PPT
概括主题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 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 尊敬和感激之情。
课件PPT
写法点拨
如何通过典型事例反映人物某一方 面的特点?
课件PPT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和词语。
课件PPT
2 陶 校 长 的 演 讲
课件PPT
资料宝袋
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 办晓庄学校。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 育才学校。
课件PPT
预习检查
1、认识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 “激励、鞭策”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用“即使……也……”“既要…… 也要……”造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在大海中永生》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在大海中永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18732231126edb6f1a1025.png)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 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 在大海中永生。 你怎样理解“与大海同在,与祖 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指什么?为什 么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永生” 呢?这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情 感 延 伸 :
学习了这篇课 文,你觉得邓小平 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你有什么话想 对他说吗?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请用“爱戴”、“奔 腾不息”各说一句话。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再见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你能用“不仅…… 也……”说一句话吗?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 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 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爷爷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 情呢?
为什么说是“仿佛听到”?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1997年2月19日, 历史伟人邓小平悄然 闭上了眼睛,离我们 而去了。他的离去是 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 在无比悲痛之中。
在 大 海 中 永 生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初 读 课 文
读书要求: 1.注意读书姿势。
2.放声读。 3.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yè (哽咽) (呜咽)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看看这一段中共有几 句话?你能不能用一句话 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
1997年3月2日上午, 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 灰飞向大海 。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小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第一课师恩难忘课件
![小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第一课师恩难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49f326376baf1ffc4fada6.png)
恭恭敬敬 身临其境 深深感谢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 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讲起 来。 (2)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_。 (3)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______ 的故事。 (4)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 _________ 地向他行礼。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 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事,我深深感谢老 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 了文学的种子。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 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 再思考。 —— 爱因斯坦
自读三到五自然段,文中 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现在,谁来说说田老师是一个 怎么样的老师?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 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 地讲起来。……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 入胜的故事。”
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 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 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 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 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 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 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 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 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第1课 师恩难忘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
zhǐ
qiān
lǎo
描红纸
mào
牵着
dāo
姥姥
huǎnɡ
冒炊烟
xiē
念叨
zī
恍如
zhànɡ
歇歇脚
滋润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73ffb91a37f111f1855b25.png)
第一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 自然段) 讲后羿为民除害, • 射掉九个太阳。 射掉九个太阳。
• 第二段(第3—7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 第二段( 自然段) • 吃下仙药, 苦,吃下仙药,飞到月 • 亮上去了。 亮上去了。 • 第三段(第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第三段( 自然段) 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巩固练习
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 • 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 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 假装生病” 手提宝剑” “假装生病”、“手提宝剑”、 迫不及待” 威逼嫦娥” “迫不及待”、“威逼嫦娥”、 翻箱倒柜” 四处搜寻” “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 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婪
嫦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 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 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0、嫦娥奔月 • 后羿射日(神勇重情) 后羿射日(神勇重情) • 嫦娥奔月(善良机智) 嫦娥奔月(善良机智) • 想念嫦娥
•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 • • 4、、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 , • ,
。 。
结束
阅读训练
10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 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 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 法生活下去了。 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 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 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 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 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 ——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 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 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 从今以后, 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 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第一组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松 下/问/童 子, 言 师/采 药/去。 只 在/此/山 中, 云 深/不 知/处 黄 声/振 林 欲/捕 鸣 然/闭 口
牛 樾 蝉 立
, 。 , 。
了解诗人: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 贾岛 ~ ,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 附近)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号无本。 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 号无本。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 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 清奇僻苦主” 并列其“入室” 及门”弟子多人。 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 唐才子传》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 )。贾岛著有 长江集》 卷 通行有《四部丛刊》 贾岛著有《 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 全唐诗》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 贾岛年谱》 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 《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 为完备。 为完备。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想要。 捕:捉。 鸣:叫。 忽然:突然。 忽然:突然。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我了解:
牧 歌 意 忽 童 声 欲 然 所见 骑 黄 振 林 捕 鸣 闭 口 牛 樾 蝉 立 ,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 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 ,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 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 。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我寻访隐者时, 我寻访隐者时,在一棵松树下 寻隐者不遇 碰到了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 碰到了他的小徒弟。 父哪里去了。 父哪里去了。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只 在 此 山 中,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 云 深 不 知 处。 山上的云雾迷漫, 山上的云雾迷漫,我也不知
袁枚(1719~1798),字子才,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 ),字子才 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 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 今杭州市) 清代诗人,是乾隆、 (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 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 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 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 随园诗话》16卷及 补遗》10卷 新齐谐》24卷及 续新齐谐》10卷 卷及《 《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 随园食单1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30余种 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 哀婉真挚,流传久远, 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所见》 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 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 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 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感情朗读:
寻隐者不遇 松下/ 童子,(满怀期望) ,(满怀期望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 。(感到失望 感到失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 山中,(又有了希望) ,(又有了希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 。(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感情朗读:
所见 牧 童 骑 黄 牛 ,(悠闲自在) 歌 声 振 林 樾 。 ( 愉 快) 意 欲 捕 鸣 蝉 , (天真) 忽 然 闭 口 立 。 ( 可 爱)
作业:
《寻隐者不遇》《所见》这两首诗,你最 喜欢哪一首呢?把你喜欢的编成一个故事 写下来吧。
《古诗两首》导学案
探究合作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 (1)隐者、不遇、言、云深、不知处 (2)振、林樾、意欲、鸣蝉、闭口 2、品读古诗,想象意境,感情朗读。 3、情景再现,演示诗意。(形式多样,可以合 作,也可以单独,加动作朗诵等。) 4、背诵诗文
隐者: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 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不遇:没有见到。 言:回答说。 回答说。 云深: 云深:指山中云雾弥漫的深 处。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松 下/问/童 子, 言 师/采 药/去。 只 在/此/山 中, 云 深/不 知/处 黄 声/振 林 欲/捕 鸣 然/闭 口
牛 樾 蝉 立
, 。 , 。
了解诗人: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 贾岛 ~ ,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 附近)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号无本。 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 号无本。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 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 清奇僻苦主” 并列其“入室” 及门”弟子多人。 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 唐才子传》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 )。贾岛著有 长江集》 卷 通行有《四部丛刊》 贾岛著有《 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 全唐诗》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 贾岛年谱》 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 《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 为完备。 为完备。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想要。 捕:捉。 鸣:叫。 忽然:突然。 忽然:突然。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我了解:
牧 歌 意 忽 童 声 欲 然 所见 骑 黄 振 林 捕 鸣 闭 口 牛 樾 蝉 立 ,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 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 ,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 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 。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我寻访隐者时, 我寻访隐者时,在一棵松树下 寻隐者不遇 碰到了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 碰到了他的小徒弟。 父哪里去了。 父哪里去了。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只 在 此 山 中,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 云 深 不 知 处。 山上的云雾迷漫, 山上的云雾迷漫,我也不知
袁枚(1719~1798),字子才,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 ),字子才 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 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 今杭州市) 清代诗人,是乾隆、 (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 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 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 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 随园诗话》16卷及 补遗》10卷 新齐谐》24卷及 续新齐谐》10卷 卷及《 《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 随园食单1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30余种 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 哀婉真挚,流传久远, 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所见》 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 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 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 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感情朗读:
寻隐者不遇 松下/ 童子,(满怀期望) ,(满怀期望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 。(感到失望 感到失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 山中,(又有了希望) ,(又有了希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 。(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感情朗读:
所见 牧 童 骑 黄 牛 ,(悠闲自在) 歌 声 振 林 樾 。 ( 愉 快) 意 欲 捕 鸣 蝉 , (天真) 忽 然 闭 口 立 。 ( 可 爱)
作业:
《寻隐者不遇》《所见》这两首诗,你最 喜欢哪一首呢?把你喜欢的编成一个故事 写下来吧。
《古诗两首》导学案
探究合作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 (1)隐者、不遇、言、云深、不知处 (2)振、林樾、意欲、鸣蝉、闭口 2、品读古诗,想象意境,感情朗读。 3、情景再现,演示诗意。(形式多样,可以合 作,也可以单独,加动作朗诵等。) 4、背诵诗文
隐者: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 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不遇:没有见到。 言:回答说。 回答说。 云深: 云深:指山中云雾弥漫的深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