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阅读答案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阅读题及答案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阅读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进展的治本之策。
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留意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制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亮对比。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爱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需要遵守肯定的季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爱护生物和资源。
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用友善、爱惜的立场;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假如任意破坏、糜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孟子主见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
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日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进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需要留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进展经济、进展科技与生产力同爱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爱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提倡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日,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究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
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华进展,就需要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制服和掠夺自然。
浅析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浅析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智慧,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在当今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儒释道三家思想中探讨生态智慧,以期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
一、儒家的生态智慧儒家思想以仁爱为核心,提倡“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智慧,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上。
《大学》中提到“养天地正气,法古今之成大事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养天地,正其生,...岁成,大成皆大获也。
”,意味着儒家思想中注重维护自然的正气,认为修正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够得到丰收的果实。
儒家思想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应当谦虚谨慎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自然的馈赠。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智慧还体现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和谐”,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中庸》中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患从之,故去之。
去之则无所不至。
”这说明人类应当顺应自然的道,与自然相处时,应当戒慎从不可见之处,以免招致灾祸。
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依循自然的规律而行,这样才能够与自然达成和谐共生的状态。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智慧还表现在对人类行为的规范上。
儒家强调了人类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提倡人们要真诚对待他人,关爱他人,这种仁爱之心也同样适用于对待自然界。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保护后代,这是儒家思想中对人类行为的规范之一。
释家思想主张“空”、“无我”,强调个体要超越自我的局限,达到心灵上的解放。
释家思想中的生态智慧,首先展现在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上。
释家强调“空”,意味着超越对自我的执著,面对自然界,人应当用开放的心态去理解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智慧作者:严天秀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1期站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想要拥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遵循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我们生存大自然、江河湖海、山川平原、沙漠绿洲有着特殊的情感,在绵延5000多年的传统中华文明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
在当下,充分发掘传统文明中的的生态智慧,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目前来说,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之前遗留的一些生态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的新的生态文明還是很多的,中央生态环境督查组已经进行到第二轮第四批了,也查出和通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过度开发、违法采石采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违法污染排放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生存,完全不符合国家对于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贤早就有了针对自然环境的思考和感悟,生态智慧也就随之应运而生,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需要传统的生态智慧作为思想引导的,我们要从传统的生态智慧中汲取有利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智慧,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让传统的生态智慧再次焕发其思想精华和生态价值。
一、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主要内容体现(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农业文明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程度比较强,又受限于科技不发达,所以对大自然一直保持敬畏之心,再加上农业生产也需要于大自然的结合,于是人们大部分的关注都放在了自然界中的万物生长和日月交替等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中。
古代儒家在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后,结合自身的观念对自然界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与理解。
因为儒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人是身处于大自然中生存的,所以提出了“生生不息”的生态哲学思想,试图借助万物生生不息而摸索出人类生命的延续,这也是儒家在“天人合一”思想下对于生态智慧的理解。
论述类文本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
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赵博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0期摘要:“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折射出现代生态环境思想的光辉。
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生存与未来的最新人类文明,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汲取智慧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83-01先秦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包涵了“天人一体”“天人一气”“天人一物”和“天人一道”等主要观念,并主张“仁及草木”“德及鸟兽”的天人和谐理念,对当时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重大战略位置。
因此,应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探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形成(一)西周“以德配天”与“天民合一”思想夏、商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天命神权观念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在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看来,“国之大事惟祀与戎”[1],认为人应该受神所主宰,万事应遵神的旨意,人失去了独立性,从而谈不上“天人合一”。
但在西周之后,周公提出了“天命不常”“以德配天”的思想,并且逐渐认识到“天命”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行为的性质所影响。
周武王也曾说到“惟天地万物之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2],认为世间万物皆天地所生,是万物的父母,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人中聪明者应承担起保护人民的责任并充分地听从民意。
这种“天民合一”的天命观,更多注重的是伦理本体,而非自然本身。
(二)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孔子在西周“天民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天”应理解为自然之天。
提出要敬畏自然和“乐山”“乐水”的美学理念,并主张把仁爱思想推广到草木与鸟兽方面。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入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共同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分享一种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联合为一体。
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信仰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侵害他者的基本自由和权利”。
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
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
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对于儒家生态哲学而言,讨论的范围仅限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共同体中。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在此关系内人与其他生物都是平等、自由的。
早期人类文明普遍有着对人的道德关怀大于动植物的特征。
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皆是人用以维持生计的生产材料。
在中国,商周时期的宫廷亦曾以大量牺牲献祭。
《论语》也记载,孔子退朝后听说马厩着火,问人的伤亡情况而不问马。
但是,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儒家虽然承认人在思想与行动上的优先性,但同时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在同一场域中的存在物,将自身的权力欲望转化为一种平等和友爱的精神。
古人的“天人合一”生态观
古人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作者:韩巍巍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2020年第02期古圣先贤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天”,即宇宙自然,它包括天、地和自然界中衍生出的万事万物,而其主体便是“人”。
古人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事情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人”对“天”逐步熟识尊重自然、敬重生命,是古人朴素的生态意识和价值理念。
自上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形成了天地至上、敬天重地的文明意识。
当时,祖先们对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认识能力有限,对打雷、闪电、山崩、洪水等自然现象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因此,出于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人们不敢肆意进行浪费生存资源、过度捕猎伐木等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
相反,由于生存条件原始落后,人们对自然资源十分依赖,为祈求生存环境的风调雨顺,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祭天、祭地、祭山川、祭日月、祭四方,逐渐成为历代統治者共同的行为,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生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产生了试图凭借人力改变自然条件的思想萌芽。
据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述,后羿为免生灵涂炭而射日、夸父想要战胜自然而追赶太阳、大禹治理水患,这些神话传说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体现了祖先们试图用人力改变自然并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主动的、有意识的保护环境的规则和法令也在先秦各诸侯国相继出现。
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便是最早关于环境保护规则的雏形。
“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是其中最严苛的条款。
这不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敬畏,同时也体现出对资源保护的极端重视。
随后,以法律形式出现的保护环境的法令《田律》在秦国诞生。
《田律》中规定:春天二月时,禁止到山林中去砍伐木材;夏季来临前,不准焚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捕捉幼兽、鸟卵和幼鸟,不能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直到七月,这些禁令才可以被解除。
《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
《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
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周易》不仅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它还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
《说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文言传》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些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儒家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优秀品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
孟子的“仁民爱物”也有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的思想取向。
经过历代大儒的传承、发挥,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被尊为道家和道教始祖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则进而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指明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三者同心相合,即可成就万物。
《阴符经》则用天、地、人“相盗”之说来体现天与自然之间相互补益的密切关系。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概念里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
自然这个词要做一个解释。
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现在讲的自然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用“天地万物”这个词表示的。
在中国传统中,自然的意思是指“本然”,即万物原来的本性。
所以,顺自然不是顺自然界,而是顺从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顺从它的本性。
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表现得最明显。
比如《老子》里面就有一句话,叫“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意思是我们只能按万物的本性去发展,而不能随意改变它。
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作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它有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
汉代的《淮南子》对这一点有过精彩的论述。
其中对“无为”的理解是:“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就是说无为并不是让人停在那儿不要动,什么都不做,而是应当“莫从己出也",不要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去改变事物。
《淮南子》总结说无为就是“私志不得入公道”,即个人的意志和愿望不得入公道。
“公道”是什么?公道就是自然,就是天地万物本然的状态。
接下来还有一句话,“嗜欲不得枉正术”,个人的嗜好欲求不得枉正术,正术跟公道相对应的,是指自然界的必然规律。
所以无为是指你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嗜好去改变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这是从防止这个方面来讲的。
余开亮《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美学以建设世界万物宜居、美好的生存家园为研究出发点,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与生命互动。
在生态美学看来,自然存在的环境本身就具有“全美”价值,而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与连续性就是美,反之就是丑。
所以,人类的活动既不应以自我中心为原则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无休止掠夺,也不应以主观审美趣味来随意破坏、改造自然,而应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存在价值基础上,遵守自然生态规律来进行活动。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极为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息息相通,休戚与共,有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荀子云:“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儒家哲学中往往是以“天”或“天地”观念来进行阐发的。
“天”在儒家哲学中具有多重意义,如冯友兰曾把中国哲学中的“天”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等诸义。
不过,中国先秦哲学的一个转变即在于对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进行了哲理化,把“天”与最高本体——“道”结合,形成了以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相贯通的天道观。
“天道观”的出现表明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确立,意味着中国哲学从先秦开始就主要是以一种哲学智慧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来把握内在生命与外在生存环境的连续性体验。
要求人去敬守天道、遵循天道而不是去僭越天道、乖违天道,这意味着古人是以自觉的理论反思意识来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一方面把“天”视为了万物生命所出的根源,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人应当对“天”有着一种敬畏的态度。
儒家天道观中所涵摄的自然之天与道德义理之天的融通,将生态伦理、道德意识渗入对天地自然的认知当中。
这就表明,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天”或“天地”除了今天的自然界意义外,还赋予了“天地”一种至诚悠远、博厚高明的精神含义。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判断题
判断题1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
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正确2 《环境保护法》更多倾向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对于环境污染防治规定较少。
P16×错误34 20热、√56√789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判断 ) P137√正确10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势必对今后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P24√正确11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P9612 传统旅游业是文化性的经济事业,生态旅游业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强调了生态性,是兼有经济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事业。
(判断 ) P108√正确1314 (√)151617 √正确181920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判断 ) P90√正确21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
(√)正确22 对生态资源的无偿使用与“搭便车”行为经济制约不足,刺激了恶意的“掠夺性”生态资源利用。
(判断 )P126√正确23 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
(判断)P46√正确24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我国一项开创性事业,要在不断25) P97√正确26272829 √正确30√31 工业废弃物堆积量大、成分复杂,性质也是多样的,而且许多都含有有毒成分,对环境污染很大,甚至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判断)P55√正确32 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来自工业部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
(判断 ) √正确33 公民环境权的存在,要求人们必须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多元考虑,合理分配不同利益团体对环境资源的价值需求。
先秦儒道“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天人 一体 的整体 哲学
正 是 现 代 生 态 伦 理 学 的 核 心 关 切 及 追 索 目标 。 因 此,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的 “ 天人 合 一” 也 是 引 导人 们正 确 处 理 人 与 自然 关 系 的 生 态 思 想 。
性 正 是 通 过 对 自然 的 改 造 来 体 现 , 从 而引 发人对 自
然 肆 无 忌 惮 的 破 坏 。与 此 相 反 , 在这一点上 , 先 秦 儒 道 的“ 天人合 一” 观 并 没 有 将 自然 与 人 割 裂 开 来 , 而是 以天道 与人 道统 一 为思想 核心 , 强 调 人 与 自然
来诸 多有 益启示 。
一
方 式上 强 调 天 道 与人 道 、 自然 与 人 为 的 沟 通 和 统
一
,
自然 的 和 谐 , 并 将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纳 入 到 道 德 思 考 的范 畴 中, 在 这 种 理 念指 导下 , 人 们 往 往 能 比较 好 地 处 理 人 与 自然 环 境 的 关 系 , 自然 的 生 态 秩 序 与 人
王欣龙 先秦儒道“ 天人 合一” 生态思想及其 当代启示
2 9
盾 — — 阴 阳— — 的相 互 作 用 和 演 变 的 规 律 , 这样 ,
实现 与天地 万 物 一体 , 对 天 地 施 以仁 爱 之心 , 也 就
万 物 生 成 的 过 程 就 被 统 一 到 了 天 地 整 体 之 中 。道
“ 天地合而万 物生, 阴 阳接 而 变 化 起 ” ( 《 荀 子 ・礼 论》 ) , 人 与 自然 万 物 都 是 在 “ 天 地 合 气” 的运 动过 程
天人合一阅读答案
天人合一阅读答案【篇一: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天人合一”是中国哲人的基本主张,是中国文化统摄一切的主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是朴素辩证的北宋大哲张载第一次正式而明确、严密而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光辉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哲人“与物为春,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亦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体认到“天人一体”,深刻体认到人与自然的亲缘性、同构性与一体相关性;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明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乐、和睦、和谐与和融,就是要获得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理想状态与思想自觉。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即是主张“天人不二”、“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则是主张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从而“天人相分”。
“中学”亦即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与“西学”亦即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二元对立”、“天人相分”、“主客二分”进而推崇竞赛和征服——恰成反照。
中国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就其最具有现代性的启发意义的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体相关的问题意识。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艰深微妙,作为绵亘数千年的中国主导性思想文化理念,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在自身的衍变演化的文化苦旅中,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芜杂怪谬的内容成分,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理想,略作一番现代转化和话语革新,就可以策略性地转型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8 ]的思想理念。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语文阅读答案.doc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语文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邵和平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
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
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
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
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
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
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阅读答案《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阅读答案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邵和平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
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
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
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
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
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
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
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文明智慧的光芒。
除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外,道家强调人们的行动、作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佛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
因此,一些西方生态学家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实现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文化研究会·论文精选》有删改)
6.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文化伦理形态。
B.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C.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延续生存的文明形态,包含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哲学问题。
D.生态文明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古文化形态。
7.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仁爱之心是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根源。
B.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C.人类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命规律,适时、有节地开发利用自然界,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D.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肯定“天”
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彰显人文精神。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天人合一”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
B.儒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
C.西方生态学家奈斯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从孔子那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重建生态智慧。
D.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科学开发利用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南。
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