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讲解

合集下载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货币制度建立的方式
1 以惯例或习俗(Conventions ,Customs)
形式建立起来的。如国际金本位制度。
2 通过全球性的协议建立起来的。如在IMF
协定下安排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3 通过部分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Co-
operation of Policy)方式建立起来的, 如欧盟的货币一体化安排。
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
1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度
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金块本位和金汇兑 本位制度
3 1944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4 1976 ~目前:牙买加体系
二、 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
1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逐渐建立起来 的,大约从1816年-1914年
国际金本位是建立在各个国家的国内法 2 的基础上,因而是一种松散的国际货币
1874 1874 1875 1879 1892 1895 1897 1898
国际金本位的特点
1
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 币制度的基础
2
英镑在事实上代替了黄金执行 国际货币的职能
3 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铸币平价
决定
4 国际金本位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的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休漠于1752年最先提出 的“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为了让国 际金本位发挥作用,特别是发挥自动调节 的作用,各国必须遵守三项原则:
1
本国货币与一定数量的黄金固定下来,并随时可 以兑换黄金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 2 按官方比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和外汇
中央银行或其他货币机构发行钞票必须有一定 3 的黄金准备
这样国内货币供给将因黄金流入而增加,因黄金流出而减少。

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
2
國際貨幣制度的評價
良好的國際貨幣制度有三個要項:
➢提供適當的國際流動性,滿足國際貿易和 世界經 濟發展的需要,又可以維持物價穩定。
➢ 讓國際收支失衡以最小的成本調整,順差國與逆 差國都能夠公平承擔調整的責任。
➢ 讓國際準備資產的持有人對資產的價值與流通性 有信心,願意持有國際準備資產。
3
金本位制度
進口金額減少 →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國家有國際收支盈餘
→黃金流入 →貨幣供給額增加 →利率下跌、物價上升 →利率下跌使資金外流,物價上升使出口金額減少、
進口金額增加 →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6
金本位制度的遊戲規則
為了使自動調整機制發揮作用,實施金 本位制度必須遵守下列遊戲規則:
本章綱要
1. 國際貨幣制度的意義 2. 金本位制度 3. 布列頓森林制度 4. 現行國際貨幣制度 專題:凱因斯計畫與懷特計畫
1
國際貨幣制度的意義
國際貨幣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是指各國政府為清算國際間各種交易所做的一系 列規定與安排,主要內容有三個:
國際準備資產的確定與供應 匯率機制 國際收支的調整機制
➢ 訂定貨幣的含金量,再根據含金量決定各國 貨幣之間的匯率。
➢ 黃金能自由移動。 ➢ 不得採取沖銷政策抵銷黃金在國際間移動對
貨幣供給額的影響。 ➢ 不得以人為手段干預市場價格的變動。
7
布列頓森林制度
鑒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金融局勢混亂對各國經 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英國與美國在戰時積極籌劃 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
1944年7月,44國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夏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列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 議」,成立「國際貨幣基金」,建立「布列頓森林 制度」。

金本位制的名词解释

金本位制的名词解释

金本位制的名词解释
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其中货币的价值与一定量的黄金相挂钩。

在金本位制下,国家的货币单位的价值由一定数量的黄金来支持和保证。

这意味着持有者可以用他们的货币单位来兑换等值的黄金。

金本位制可以分为严格的金本位制和弹性的金本位制两种形式。

在严格的金本位制下,货币单位的价值与一定重量的黄金完全挂钩,例如美国历史上的金本位制。

而在弹性的金本位制下,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货币供应量,以适应经济的需求,但仍然以黄金为基础。

这种制度在20世纪中期较为流行。

金本位制的优点包括稳定货币价值、防止通货膨胀和提高国际贸易的稳定性。

然而,金本位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限制了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和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金本位制在20世纪中期逐渐被弹性货币制度所取代,但对于货币制度的研究和讨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金本位制的历史和影响是经济学和货币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理解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本位货币体系

金本位货币体系

金本位货币体系概念金本位即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的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固定兑换的货币制度。

产生英国于1819年和1844年通过银行法规规范黄金的流出、流入及中央银行的业务,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使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

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立法确立金本位制度。

19世纪70年代,当世界上主要的西方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度后,国际金本位制度即自动形成。

运行规则1、所有参加国的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本国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以本国货币固定的价格买卖黄金。

2、黄金能够自由进口和出口。

3、本国的货币供应量手本国黄金储备的制约,黄金流入则货币供应增加,黄金流出则货币供应下降。

作用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

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金本位制下,汇率固定,消除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进行;各国央行有固定的黄金价格,从而货币实际价值稳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特权地位。

1、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充当着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各国之间的最后清偿手段。

2、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相对固定和世界市场的统一。

金本位制的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同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

于是金币本位制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

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

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

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概念解释

金本位制概念解释

金本位制概念解释
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旨在确保货币供应量与经济体中的实际商品和服务需求相匹配。

在金本位制下,货币含金量被视为固定的,即货币单位时间内的价值是固定的,与金属本身的质量有关。

这种制度最初起源于欧洲,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经济体。

金本位制的基本原理是,经济体中的所有商品和服务都被看作是有价值的,因此需要有足够的货币来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

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因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上涨,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

相反,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物价上涨,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因此,金本位制要求货币的供应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以确保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金本位制的主要挑战是,由于金属本身的价格波动,货币的含金量也会波动。

这可能导致货币的价值不稳定,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此外,金本位制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货币的供应受到限制,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因此,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许多经济体开始采用其他货币制度,如本位币制度或银本位制。

今天,金本位制已经不再是最常用的货币制度之一。

许多经济体已经采用更加复杂的货币制度,如数字货币或信用货币。

然而,金本位制的概念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和经济学中,作为对货币制度的一种简单和基本的概述。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
金本位制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金本位制:古代金本位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

在这个阶段,金被普遍认可为货币的基础,各个国家的货币价值直接由金的含量决定。

2. 现代金本位制:现代金本位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使用金作为标准进行货币发行,并且将每单位货币与相应的金量挂钩。

这种制度的代表是英国的金本位制,以及后来的国际金本位制。

3. 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

这个制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黄金被广泛认可为国际支付手段,并且各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自由地和黄金兑换。

4. 金汇兑本位制: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的战争和危机,国际金本位制逐渐瓦解。

20世纪3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即允许国内货币的价值根据国内经济情况浮动,但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与黄金挂钩。

5. 废除金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美国经济的困境,美国宣布废除国内的金本位制,并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取消。

随后,其他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转向浮动汇率制度。

至此,金本位制基本上被废除。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经济危机
资本外流,黄金储备减少
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
对美元信心动摇
第一次美元危机
美元黄金储备骤降至121亿美元 ➢
短期外债高达331亿美元
金不抵债
第二次美元危机
越南战争
美国国际收支恶化

欧洲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
第三次美元危机
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信用降到冰点

欧洲市场倾囊抛售掉最后1美元
英国——“凯恩斯计划”
成立一个“国际清算联盟”的世界性中央银行 由国际清算联盟发行不可兑现的货币“班柯”(Bancor )作为结算单位,各成员国规定本国货币与班柯的
汇率平价 各国通过班柯存款账户来清算相应的官方债权债务,各国在国际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战前三年的平均
进出口贸易额计算,但成员国不需缴纳黄金或现款,而只在国际清算联盟开设往来帐户 当某一成员国国际收支有顺差时,就将顺差实现的收入存入该账户,发生逆差时,则按规定的份额申请透支,
金本位制度特征
➢ 各国之间的汇率非常稳定 ➢ 实行自由多边国际结算制度,政府无需对国际支付实行直接管制 ➢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充当世界货币职能 ➢ 是一个松散、无组织的体系
金本位制度评价
➢ 积极方面
保证各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保证汇率固定,有助于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 对供求失衡的调节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从而降低政府的干 预 有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各国为了维持对外平衡,不能不影响到国内均衡
IMF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支付体系方面 国际收支调节责任的不对称现象,造成国际收支的
做出了积极贡献
世界性不稳定
§9.2.3 牙买加体系
产生背景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动荡,各国都在探寻货币制度改革方案。 ➢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了《牙买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原则是货币的价值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来衡量。

在历史上,金本位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金本位制的概念与历史背景金本位制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欧洲国家开始实行银本位制,将货币与一定数量的银子挂钩。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银本位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货币价值波动较大,不利于经济稳定。

因此,自19世纪起,许多国家开始实行金本位制。

在这一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从而使货币具有稳定的价值基础。

二、金本位制的类型及特点金本位制主要有三种类型:纯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修正的金本位制。

纯金本位制是指货币单位直接与黄金挂钩,货币可以兑换成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国家货币与黄金挂钩,但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

修正的金本位制则是黄金与其他货币共同构成货币价值的基础。

金本位制的特点包括:1.货币价值稳定,有利于经济稳定和发展;2.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汇率稳定;3.黄金作为价值储藏手段,有利于国家储备资产;4.货币政策透明,易于监管。

三、金本位制的优缺点分析金本位制的优点主要包括:1.货币价值稳定,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进行长期规划;2.遏制通货膨胀,维护消费者利益;3.促进国际信用,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4.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有利于市场稳定。

金本位制的缺点主要包括:1.黄金产量和储量有限,制约货币供应;2.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黄金市场的波动影响;3.兑换黄金的手续繁琐,影响货币流通。

四、金本位制对我国经济的启示尽管金本位制在历史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它为我国货币制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首先,货币价值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应继续推进货币政策的透明化和稳定化;其次,加强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最后,充分发挥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完善黄金市场建设。

总之,金本位制作为一种货币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金块本位制的产生及特点

金块本位制的产生及特点

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

金块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值符号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

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

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代替,银行券可以在一定数额上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

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金币的铸造和流通以及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已被禁止,黄金已不可能发挥自动调节货币供求和稳定汇率的作用,从而使金块本位制失去了稳定的基础。

因此,金块本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准备战争,加紧对国内外黄金的掠夺以及银行券的大量发行,使金币本位制运转机制受到破坏。

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经济及政治面貌。

战后,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时期中,货币币值起伏不定,汇率变化无常,许多国家呼吁恢复金币本位制,但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无力恢复金币本位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起金块本位制。

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

英国以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

法国规定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

中央银行掌管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禁止私人输出黄金。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
【实用版1篇】
篇1 目录
一、金本位制的定义
二、金本位制的类型
三、金本位制的历史发展
四、金本位制的影响
五、金本位制的废除
篇1正文
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其中黄金作为法定货币的基础。

在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相对应。

金本位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最早形式的金本位制,始于 19 世纪初。

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单位与一定重量的黄金相等,例如英国的英镑和美国的美元。

金块本位制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出现,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单位与一定重量的黄金块相等,但黄金块不能直接用于交易,只能由政府或银行兑换成金币。

金汇兑本位制在 20 世纪初开始流行,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单位与一定数量的外汇相等,而外汇又可以兑换成黄金。

金本位制在历史上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货币基础。

然而,金本位制也有一些缺陷,例如黄金生产量的波动可能导致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以及黄金储备的不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20 世纪初,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金本位制开始受到挑战。

战争结束后,各国为了恢复金本位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和谈判,但最终未能实现。

1930 年代,全球范围内的金本位制逐渐被废除,取而
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纸币本位制。

总之,金本位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货币制度,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货币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金本位制是什么意思

金本位制是什么意思

金本位制是什么意思
金本位制是一种把货币贬值和把黄金作为货币流通基础的经济制度。

金本位制把黄金定位于一种货币领域的状态,把黄金作为经济中的最终价值,以及把金本位作为任何其它货币的基础。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经济的基础,黄金和它的货币是不可分割的,每一枚金本位货币都有一定的黄金含量,即使这种货币进行了扩张,也必须得有某种黄金支持。

金本位制有益于维持货币的稳定,因为黄金的价值变化不多,所以它可以保持货币的稳定,可以长期的把货币的价值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它还能够降低经济的通货膨胀,因为政府无法超越价值的空间,可以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的状况的发生。

但金本位制也有一些缺点,最主要的是它会限制货币的流通和投入,因为黄金供应是有限的,尤其是它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不协调现象,所以当经济发展较快时,很难通过黄金支持货币的流通和投入。

另外,金本位制还可能会使货币贬值,因为它限制了货币流通,有可能会导致货币的紧缩,以及价格的上涨和货币的贬值。

总而言之,金本位制是一种把黄金作为货币流通和存储基础的经济制度。

优势是可以维持经济稳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劣势也很明显,因为黄金容量有限,无法很好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可能导致货币贬值。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金本位制的合理性,以保证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

- 1 -。

三种货币制度

三种货币制度

三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它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

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确立起来的。

英国早在1861年通过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1862年开始铸造金币,货币单位为英磅。

1865年,法国、比利时、瑞士三国组成拉丁货币同盟,发行了货币史上流通最久的金法郎,规定其含金量为0.9032258克纯金,这种国际间通用的金铸币,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停止流通,但至今还有些国际性的组织如国际电讯同盟,仍然以金法郎作为计算与结算单位,欧洲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19世纪后期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西方国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告金币本位制破产,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度在资本主义世界盛行了约百年之久,虽然其已经成为货币史上的历史陈迹,但它给货巾制度带来了深远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参加联合国筹建的44个国家的代表,为重建二战后的经济秩序,推动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促进全球经济问题的解决,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Bretton Wood)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讨论重建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国际金本位制度一、国际金本位制度概述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优劣三、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一、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一国的本位币以一定量的黄金来表示的货币制度。

类型金币本位制:法定货币含金量;金币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货币;储备使用黄金,自由输出入。

金块本位制:法定货币含金量;黄金可自由买卖和储藏;金币停止铸造流通;大量使用纸币流通。

金汇兑本位制:通过他国货币使本位货币间接与黄金挂钩。

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1.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2.各国货币汇率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所决定;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当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逆差时,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下降,成本降低,继而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之亦然。

(1)纯铸币和混合本位制特征:①黄金与国内货币单位有比较明确的等价关系:铸币平价②无限法偿:这是一个强制接受的任何交易或义务的任何金额的支付手段。

③在中央银行或者政府平价机构,私人拥有的金条能无限量的兑换成金币。

④私人群体可以无限制的持有黄金,也可以把金币重新铸成金条,但是金条不能铸造成金币。

(2)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国内市场流通的是银行券而不再是金币,银行券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

主要内容是:第一,基本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第二,不再铸造和流通金币,只有银行券参加流通;第三,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才可以按含金量兑换黄金。

例如,在英国兑换金块的最低数量为相当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当时约合1700英镑)。

可见在金块本位制下,不仅国内没有金币流通.而且银行券兑换黄金及黄金的输出也都受到了限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再流通金币,银行券也不能兑换黄金,但对外却无限制地供应外汇的一种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主要内容:第一,国内不流通金币,只能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第二,外汇在外国才能兑换黄金。

本国货币同另一种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需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国际金本位新版制度

国际金本位新版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壹、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旳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旳汇率由各自旳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英国于18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后来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旳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旳联系限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旳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旳一种货币制度。

18,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

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

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旳重要内容涉及:①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旳价值,每一货币均有法定旳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旳重量而有一定旳比价;②金币可以自由锻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旳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锻导致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称旳金块;③金币是无限法偿旳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旳权利;④各国旳货币储藏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锻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人。

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锻造,金币旳面值与其所含黄金旳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旳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旳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旳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旳统一,因而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旳货币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快对黄金旳掠夺,使金币自由锻造、价值符号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旳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剧烈增长,纷纷停止金币锻造和价值符号旳兑换,严禁黄金输出人,从主线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旳基本,导致了金币本位制旳彻底崩溃。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英国在1816年宣布金本位制度,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采行金本位的国家。

1816年在欧洲,正是拿破仑在威灵顿战败的次一年,也是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的前24年。

金本位共分三种形式,分别为金币本位、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

一、金币本位制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金本位制度采用的是金币本位形式(gold coin standard)。

金币本位的建立要有下列5个条件:1.以金币为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2.制订本位币与各种形式通货的兑换平价。

3.黄金可在国内外自由流动。

4.是一种黄金流通制度,政府需铸造金币供交易流通之用。

黄金同时兼具货币功能与商品功能,人民可要求将黄金铸成金币,亦可要求将金币熔成黄金。

5.银行发行银行券(bank notes),可无限制兑换黄金。

银行券产生的原因在于金币携带不易,因此银行发行银行券以利交易的进行,银行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银行券,这称为’“十足准备”制,民众可持银行券随时请求兑换黄金。

(一)金币本位的优点第一,货币价值稳定。

由于黄金产量稳定,而货币(金币)价值与黄金保持联系,故货币价值稳定。

第二,有助于物价稳定。

政府虽可发行银行券,但发行数量却受到黄金存量的影响,故不会任意发行货币,且物价也相当稳定。

简言之,在金属本位制下,有多少金属,就发行多少货币,这其实是一国政府建立人民信心的不二法门,也是政府对自己约束的一种方式。

当政府因为某种需要,例如战争,而多发货币以融资其支出,过多的货币使物价上升,使货币作为贮藏购买力的能力下降,则人民会减少拥有货币,在现代社会,减少拥有货币代表会增加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但在19世纪的欧洲,则是将拿银行券向政府请求兑换成黄金。

因此,有多少黄金准备,才发多少银行券,已成为政府博取人民信心的重要因素。

第三,有助于国际贸易。

在金本位制下,透过古典经济学家休谟(D.Hume)所建议的“价格黄金流量的自动调节机能”(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的作用,各国金币的汇率只在狭小范围波动,例如1美元可换0.5盎司黄金,1英镑可换1盎司黄金,则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固定,固定的汇率使国际黄金,1英镑可换1盎司黄金,则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固定,固定的汇率使国际贸易顺畅。

古典金本位特点

古典金本位特点

古典金本位特点
古典金本位制,也被称为金币本位制,在1870年诞生,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终止。

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主权国家的货币发行量与黄金挂钩,货币与黄金直接兑换。

这一制度遵循“三自由原则”,具体来说就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可以自由兑换以及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

金币的自由铸造能够调节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保持物价的稳定。

黄金的自由兑换则保证了金属铸币和代表黄金流通的纸币能够保持币值的稳定。

黄金的自由输入输出使得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保持稳定,也就是汇率较为稳定。

古典金本位制的主要优点在于,“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这一机制以两个充分弹性为前提,即价格和进出口商品充分弹性。

货币机制能够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也就是说金本位制下的货币能够发挥“蓄水池”的作用,有效实现贮藏手段这一货币职能。

如需更多相关信息,可以查阅一些经济学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领域的经济学家。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盛行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属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度。

后两种金本位制出现于由金铸币流通向纸币流通过渡和第二次大战后对黄金与货币兑换实行限制的时期,而且存在的时间较短,属于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

通常,金本位制度主要是指金币本位制。

(一)汇率的价值基础在金币本位制下,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铸币单位所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法定含金量(gold content)。

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就直接而简单地表现为他们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ity)或法定平价(par of exchange),黄金是价值的化身。

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价值基础,它可表示为:例如:1925~1931年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格令(grains),成色为22k(carats),即1英镑含113.0016格令纯金(123.2744×22/24);美国规定1美元金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1美元含23.22格令纯金(25.8×0.9000)。

根据含金量之比,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是:113.0016/23.22=4.8665,即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元含金量的4.8665倍,或1英镑可兑换4.8665美元。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二)外汇市场的供求铸币平价与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是不相同的。

铸币平价是法定的,一般不会轻易变动,而实际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影响,经常地上下波动。

当外汇供不应求时,实际汇率就会超过铸币平价;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实际汇率就会低于铸币平价。

正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不断变化一样,实际汇率也围绕铸币平价不断涨落。

但在典型的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可以不受限制地输入输出,不论外汇供求的力量多么强大,实际汇率的涨落都是有限度的,即被限制在黄金的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本位本意上理解就是以黄金为信用货币的基本
也就是说有多少黄金储备你才能发行多少银行券
也就是信用货币
黄金是天然货币它有它的价值人们用他做一般等价物作为支付手段
但是黄金不便携带笨重所以人们发明信用货币代替黄金但是如果允许你随便的加印信用货币将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货币贬值最后成为废纸
所以金本位制要求有多少黄金才可以有多少相应的信用货币在外流通
这样的货币制度保证了贸易的公平性国家收支的保障性增强了人们对信用货币的信心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货币体制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汇兑本位制出现了问题第一是国际收支的不断加大各国的黄金储备跟不上贸易的发展速度
第二因为黄金的稀有性和它本身的高昂价值各国不愿黄金从本国流出
第三汇率政策受国家的影响使得金汇兑本位制出现了不公平的贸易问题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2、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

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

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

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
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一)金本位制度的特征
(1)每对货币汇率的法定平价决定于它们之间的铸币平价,市场汇率的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黄金输送点和铸币平价之间的差异决定于黄金在国家间运输的各种费用;
(2)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实行多边自由结算,黄金作为唯一的储备资产,是最后的国际结算手段;
(3)国际收支通过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可以实现自动调节。

(二)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供给自动与货币需求保持一致。

金本位制限制了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使一国货币的真实价值保持稳定和可预测。

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比价,以及较为平稳的世界经济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

但是,国际金本位制度也存在许多缺陷:(1)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2)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黄金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