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简介:金本位制的理论基础是格雷欣(Gresham)提出的“一价定律”,即一种特定的货币在相互联系的所有市场上是等价的。

英国学者戈逊也于1861年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国际借贷说: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汇率变动的原因归结为国际借贷关系中债权与债务的变动。

率先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当时是最大的工业强国,也是国际资本供给的最主要来源国,伦敦又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业务已十分繁荣,各国同英国的经济往来以及它们之间的大部分商业关系都需要通过英国筹措资金,主观上讲,实行金本位制无疑能降低其交易成本和汇兑风险。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点作用:货币制度基础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建立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都实行金铸币本位制的基础之上,其典型的特征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以及黄金自由进出口。

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黄金含量就能始终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于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就能够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就能够保持本币汇率的稳定。

所以一般认为,金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虽然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础是黄金,但是实际上当时英镑代替黄金执行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

英镑的持有人可以随时向英格兰银行兑换黄金,而且使用英镑比使用黄金有许多方便和优越的地方。

当时英国依靠它的“世界工厂”的经济大国地位和“日不落国”的殖民统治政治大国地位,以及在贸易、海运、海上保险、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使英镑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的货币;使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大多数商品以英镑计价,国际结算中90%是使用英镑,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国际储备是英镑而不是黄金。

钜丰金业-什么是金本位制度

钜丰金业-什么是金本位制度

什么是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

它共包括三种形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通行了约100年,因多种原因导致金本位制度崩溃,对国际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金本位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1、金币本位制,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

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

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

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

提示: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金本位货币制度

金本位货币制度

金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货币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其中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金属(通常是黄金)相联系。

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发行和价值取决于国家金库中的黄金储备。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黄金是一种稀有而有价值的贵金属,被广泛用作货币和财富储备。

许多古代文明国家都采用了金本位货币制度,例如古罗马帝国和宋朝。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优点之一是稳定。

由于货币的价值与黄金相联系,国家不能随意增加货币供应量。

这种限制了国家的通货膨胀,使货币价值更稳定。

另外,金本位货币制度还有助于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因为各国之间的汇率可以根据他们的黄金储备来确定。

金本位货币制度还可以提供信任和信誉。

黄金在全球被广泛接受并认可为一种有价值的财富。

因此,当货币与黄金挂钩时,它增加了它的价值和可信任度。

这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因为其他国家也会愿意接受和持有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然而,金本位货币制度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大量的黄金储备来支持货币的价值。

如果国家的黄金储备不足,货币的价值将受到质疑,并可能导致货币贬值。

此外,毕竟黄金是一种稀有资源,其开采和购买成本也很高,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困难。

其次,金本位货币制度也存在灵活性方面的问题。

由于金属的供应是有限的,这种制度难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需求的变化。

例如,当经济需要更多货币来促进投资和消费时,如果金本位货币制度限制了货币的供应量,可能会限制经济的发展。

最后,金本位货币制度也存在操作的困难。

国家必须确保黄金的储备和货币的发行与经济需求相匹配。

如果国家无法适时调整其黄金储备和货币供应,就可能导致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

总之,金本位货币制度是一种与黄金相联系的货币制度,它具有稳定、信任和信誉的优点。

然而,它也面临着黄金储备不足、缺乏灵活性和操作困难等问题。

每个国家在选择货币制度时都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国际金本位制名词解释

国际金本位制名词解释

国际金本位制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体系,其基础是将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

在该制度下,黄金被视为国际交易和货币储备的依据,国家的货币价值以黄金为基准进行估值和兑换。

国际金本位制起源于19世纪中叶,在当时成为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基石。

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货币稳定和国际贸易的平衡。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的货币价值受限,国际支付以及经济活动受到黄金供应和需求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经济的变化,金本位制逐渐失去了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由于黄金供应的限制以及市场波动,金本位制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大多数国家所废除。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浮动汇率制度,其中货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尽管金本位制不再是国际经济体系的主流,但它在国际金融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国际经济合作和货币管理提供了范例,其理念和原则仍然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金本位制的定义和历史发展,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通过对这一经济制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体系的演变以及国际货币制度的变革。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介绍国际金本位制的相关内容:1) 引言部分:首先,我们会对国际金本位制进行简要的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为读者阐明本文的目的。

2) 正文部分: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国际金本位制的定义以及其历史发展。

在定义部分,我们会对国际金本位制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涵义和核心原则。

在历史发展部分,我们将回顾国际金本位制的起源、演变和重要事件,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其发展脉络。

3) 结论部分:最后,我们将总结国际金本位制的意义和影响。

我们将详细介绍国际金本位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作用和地位,并对其对全球金融秩序的影响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国际金本位制的优点和缺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对国际经济体系的影响机制。

金本位制的名词解释

金本位制的名词解释

金本位制的名词解释
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其中货币的价值与一定量的黄金相挂钩。

在金本位制下,国家的货币单位的价值由一定数量的黄金来支持和保证。

这意味着持有者可以用他们的货币单位来兑换等值的黄金。

金本位制可以分为严格的金本位制和弹性的金本位制两种形式。

在严格的金本位制下,货币单位的价值与一定重量的黄金完全挂钩,例如美国历史上的金本位制。

而在弹性的金本位制下,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货币供应量,以适应经济的需求,但仍然以黄金为基础。

这种制度在20世纪中期较为流行。

金本位制的优点包括稳定货币价值、防止通货膨胀和提高国际贸易的稳定性。

然而,金本位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限制了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和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金本位制在20世纪中期逐渐被弹性货币制度所取代,但对于货币制度的研究和讨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金本位制的历史和影响是经济学和货币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理解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本位货币体系

金本位货币体系

金本位货币体系概念金本位即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的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固定兑换的货币制度。

产生英国于1819年和1844年通过银行法规规范黄金的流出、流入及中央银行的业务,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使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

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立法确立金本位制度。

19世纪70年代,当世界上主要的西方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度后,国际金本位制度即自动形成。

运行规则1、所有参加国的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本国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以本国货币固定的价格买卖黄金。

2、黄金能够自由进口和出口。

3、本国的货币供应量手本国黄金储备的制约,黄金流入则货币供应增加,黄金流出则货币供应下降。

作用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

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金本位制下,汇率固定,消除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进行;各国央行有固定的黄金价格,从而货币实际价值稳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特权地位。

1、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充当着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各国之间的最后清偿手段。

2、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相对固定和世界市场的统一。

金本位制的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同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

于是金币本位制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

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

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

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定义

金本位制的定义

金本位制的定义
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开始流行,最先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

1929~1933年的
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各种金本位制相继为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

它包括三种主要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①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作为基础,实行金币流通,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

它具有4个基本特点: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清偿能力;第二,辅币与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第三,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第四,货币发行以黄金做准备。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有效的货币制度,它保证了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与本位币价值相一致,并具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

②金块本位制,又称为生金本位制,是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

这样既节省了货币性黄金的用量,又减少了黄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但也使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步缩小了范围。

③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是不流通金币,但规定本币与一种可直接兑换黄金的外汇保持固定汇率,同时本国发行货币时必须将等值黄金与外汇存于该外汇发行国作为准备的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省了黄金的使用,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能力,使黄金货币职能进一步减弱,货币制度的稳定性下降。

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金的产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各国也不可能无视黄金外流而执行金本位制的规则,最终被信用货币制取代。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它将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等价挂钩。

在金本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发行量及其价值完全由金库持有的黄金储备决定。

每一单位的货币都可以兑换成固定数量的黄金。

金本位制度最早起源于古代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

在那个时候,黄金是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货币使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逐渐被纸币所取代。

然而,人们意识到,纸币的价值是没有实质支撑的,容易受到通货膨胀和政府信誉危机的影响。

因此,金本位制度的重要性逐渐被重新认识。

它可以保证货币的价值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和财政危机。

此外,金本位制度还可以提高国家的信誉度,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金本位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黄金的供应是有限的,限制了货币的发行量。

这可能会导致货币紧缩,限制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金本位制度对于调控经济周期的需求有所欠缺。

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无法通过刺激需求来帮助经济复苏。

最后,金本位制度可能会导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当一个国家遇到经济困境时,它可能会降低黄金储备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导致其他国家失去信心,并纷纷将黄金兑换为货币。

尽管如此,金本位制度仍然对现代货币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许多国家采用了金本位制度,并建立了国际金本位制度。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争形势和经济危机,许多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制度,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目前,很少有国家还在使用金本位制度。

美国的金本位制度于1971年彻底放弃,并改为浮动汇率制度。

其他一些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仍保持着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但他们没有正式实行金本位制度。

总的来说,金本位制度是一种具有优缺点的货币制度。

它可以确保货币的价值稳定,增强国家的信誉度,但也可能会限制经济发展和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

在当今世界,金本位制度已经不再是主流,但它在货币制度发展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金本位制概念解释

金本位制概念解释

金本位制概念解释
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旨在确保货币供应量与经济体中的实际商品和服务需求相匹配。

在金本位制下,货币含金量被视为固定的,即货币单位时间内的价值是固定的,与金属本身的质量有关。

这种制度最初起源于欧洲,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经济体。

金本位制的基本原理是,经济体中的所有商品和服务都被看作是有价值的,因此需要有足够的货币来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

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因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上涨,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

相反,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物价上涨,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因此,金本位制要求货币的供应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以确保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金本位制的主要挑战是,由于金属本身的价格波动,货币的含金量也会波动。

这可能导致货币的价值不稳定,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此外,金本位制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货币的供应受到限制,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因此,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许多经济体开始采用其他货币制度,如本位币制度或银本位制。

今天,金本位制已经不再是最常用的货币制度之一。

许多经济体已经采用更加复杂的货币制度,如数字货币或信用货币。

然而,金本位制的概念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和经济学中,作为对货币制度的一种简单和基本的概述。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原则是货币的价值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来衡量。

在历史上,金本位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金本位制的概念与历史背景金本位制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欧洲国家开始实行银本位制,将货币与一定数量的银子挂钩。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银本位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货币价值波动较大,不利于经济稳定。

因此,自19世纪起,许多国家开始实行金本位制。

在这一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从而使货币具有稳定的价值基础。

二、金本位制的类型及特点金本位制主要有三种类型:纯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修正的金本位制。

纯金本位制是指货币单位直接与黄金挂钩,货币可以兑换成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国家货币与黄金挂钩,但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

修正的金本位制则是黄金与其他货币共同构成货币价值的基础。

金本位制的特点包括:1.货币价值稳定,有利于经济稳定和发展;2.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汇率稳定;3.黄金作为价值储藏手段,有利于国家储备资产;4.货币政策透明,易于监管。

三、金本位制的优缺点分析金本位制的优点主要包括:1.货币价值稳定,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进行长期规划;2.遏制通货膨胀,维护消费者利益;3.促进国际信用,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4.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有利于市场稳定。

金本位制的缺点主要包括:1.黄金产量和储量有限,制约货币供应;2.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黄金市场的波动影响;3.兑换黄金的手续繁琐,影响货币流通。

四、金本位制对我国经济的启示尽管金本位制在历史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它为我国货币制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首先,货币价值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应继续推进货币政策的透明化和稳定化;其次,加强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最后,充分发挥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完善黄金市场建设。

总之,金本位制作为一种货币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金本位制度的特点

金本位制度的特点

金本位制度的特点金本位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金属(通常是黄金)相对固定。

在这种制度下,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都与金属储备相挂钩,国家的货币政策主要以稳定黄金储备为目标。

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金本位制度要求政府保证其货币与固定数量的黄金可自由兑换。

持有货币的个人或机构可以随时将其货币兑换成等值的黄金,也可以将黄金兑换成等值的货币。

这种可兑换性保证了货币的价值与金属储备之间的稳定关系。

2. 固定汇率:金本位制度下,国家将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固定下来,形成固定的汇率体系。

这意味着,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基本上是稳定的,几乎不会发生大幅度的波动。

这种固定汇率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减少汇率风险。

3. 稳定的物价水平:金本位制度可以通过稳定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率,抑制通货膨胀的风险。

当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实际需求相匹配时,货币的稳定性可以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这有助于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信誉与可靠性:金本位制度下,政府通过稳定黄金储备来支持货币的信誉与可靠性。

黄金作为市场上被广泛接受的贵金属,其稳定的价值可以提高货币的信任度,促进经济活动和投资。

5. 金融稳定性:金本位制度可以为金融体系提供稳定性。

由于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兑换关系,金本位制度可以限制货币的过度波动,避免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减少金融风险,保护个人和企业的财富。

6. 国际支付平衡:金本位制度可以促进国际支付平衡。

由于固定汇率体系,国际贸易中的支付可更加可预测和稳定。

这有助于减少跨国贸易的不稳定性,维护各国之间的贸易平衡。

7. 汇率稳定性: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相对较少,这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和可靠。

企业和个人在跨国交易中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风险,增加对外贸易的流动性和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金本位制度的特点包括货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固定汇率、稳定的物价水平、信誉与可靠性、金融稳定性、国际支付平衡和汇率稳定性等。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

金本位制解释
摘要:
1.金本位制的定义
2.金本位制的历史发展
3.金本位制的种类
4.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5.金本位制的影响
正文:
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它的基本原理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作为货币单位,即货币的发行量和价值都由金来决定。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金本位制。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金本位制的历史发展。

金本位制最早出现在19 世纪初的英国,随后逐渐被世界各国采用。

在金本位制下,国家的货币发行量和汇率都由金来决定,因此,金本位制对于稳定货币和促进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金本位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金币本位制,另一种是金块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指国家的货币单位是以金币来表示,而金块本位制则是以金块为货币单位。

然后,金本位制有着一些优缺点。

优点在于,由于金的价值稳定,金本位制可以保持货币的稳定和购买力的稳定。

缺点在于,金本位制的货币供应量受到金矿产量的限制,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金本位制对于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的货币都与金挂钩,这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但是,由于金本位制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总的来说,金本位制是一种以金为货币单位的货币制度,对于稳定货币和促进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介绍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它将货币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确保金钱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相对稳定。

这种制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在经济大国之间。

历史背景国际金本位制度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当时英国的货币制度以黄金为基础。

在整个19世纪中期,国际金本位制度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确认和实行。

在此之前,货币的价值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波动,这给国际贸易和金融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出现为各国之间的贸易提供了更加稳定的货币环境。

基本原理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将货币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相联系。

按照国际金本位制度,每个国家的货币的供应量应该与其持有的黄金储备相匹配,国家可以将其持有的黄金以固定的兑换率与其他国家的货币进行兑换。

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货币的价值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

运作方式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各国的央行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确保货币的价值稳定。

其次,各国的货币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兑换。

这样,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其他国家可以用黄金来换取该国货币,从而稳定货币的价值。

优点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货币的价值:国际金本位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问题,确保货币的稳定价值。

2.刺激国际贸易:国际金本位制度为各国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一个公平和稳定的环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国际金本位制度要求各国央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这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缺点国际金本位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1.金本位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受限:由于各国必须以黄金作为兑换的基础,金本位制度会限制各国扩大货币供应的能力。

2.金本位制度无法适应经济变化:金本位制度需要各国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这在经济下行时可能会加大经济萧条程度。

3.黄金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各国需要的黄金储备量将不断增加,这可能导致黄金供应紧张。

金本位发展历程

金本位发展历程

金本位发展历程金本位制度是指国家货币的价值与一定规定的黄金数量相对应的一种货币制度。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金银交换制度,而世界上第一个正式采用金本位制度的国家是英国,历经多个阶段的演变和改革,最后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了巅峰。

下面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介绍金本位制度的发展历程。

古代金银交换制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商业贸易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黄金和白银来衡量的。

随着国家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金银作为货币的交换媒介,并定下一定的比例,例如中国古代的银元制和日本的金银米制。

这种金银交换制在古代一直持续到17世纪。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的货币体系逐渐由重金属(金银)发展成纸币。

但是,由于纸币的发行没有实物(例如黄金)来作为凭证,导致各国纸币的价值波动较大,甚至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

为了缓解货币波动和保持货币的稳定,18世纪末期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开始实行金本位制度。

这些国家规定了一定比例的黄金与纸币的兑换比例,也就是人民可以将自己手中的纸币兑换成等量的黄金。

19世纪是金本位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金本位制度,例如美国、德国等。

这些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保证金本位制的执行,从而维持货币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发展。

此外,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19世纪末期的经济繁荣也使得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黄金成为了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20世纪初,金本位制遭遇了一系列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各国政府纷纷停止了黄金和纸币的兑换,以便为战争提供资金。

此后,世界经济陷入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状态,大规模通胀和经济衰退成为常态。

为了应对经济困境,一些国家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和金融的迅速发展,金本位制度迎来了最后的巅峰。

此时候,英国的黄金储备占了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英镑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然而,这个时期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对于立志在银行考试中金榜题名的童鞋们,中公网校整理出银行招聘复习指导资料,祝各位童鞋考试成功!金本位制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材料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主要存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1)金币本位制这是指以金币作为本位币流通的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中最典型的形式。

金币自由铸造,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是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后来,由于战争、经济危机等多方面因素,削弱了黄金基础,金币本位逐渐转向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

(2)金块本位制这是一种没有金币流通,但流通中的银行券、纸制货币符号等可以按照规定限额与金块汇兑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国家规定金币为本位币,但国内不流通金币。

流通中的货币符号可以兑换黄金,但规定了限额,必须要具有了一定数额才能与金块兑换。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富有的人拥有大量的货币符号,也才可以兑换黄金,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富人本位”。

该制度的条件是国际收支平衡,一旦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大量黄金外流时,这种制度就难以为继,为此,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英法等国被迫停止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这是一种没有金币流通,也不允许银行券等货币符号汇兑金块,而是用银行券等货币符号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又称虚金本位制。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虽然也规定金币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铸造也不流通,也不能兑换金块,只能同另一个实行金币本位的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存放外汇黄金,通过无限制地供应外汇,以维持本国币值稳定。

这就必然存在很大的依附性,是一种带有殖民性质的货币制度。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最终使金本位制崩溃了,过渡到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什么是金本位制度

什么是金本位制度

什么是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它将货币的价值直接与一定数量的金属(通常是黄金)挂钩。

这意味着每个货币单位代表着一定数量的金属,而不是像现在的货币那样只是纸张和数字的表示。

金本位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黄金被广泛视为珍贵货币,并被用来进行交换和贸易。

然而,真正推动金本位制度的发展是近代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许多国家开始采用金本位制度作为他们的货币制度,并通过法律将其正式确立。

金本位制度的核心原则是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例固定不变。

例如,如果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例是1:100,那么100单位的货币可以换取1单位的黄金。

这种固定兑换比例有利于维持货币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缩的发生。

因为黄金的供给相对稳定,相对于货币供给的稳定,金本位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货币的价值。

金本位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国际性。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货币都与黄金挂钩,因此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可以直接兑换。

这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降低了商业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然而,金本位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黄金供给相对稳定,金本位制度可能限制了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

在供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货币收紧,抑制经济活动。

其次,金本位制度对黄金的需求可能导致金矿资源过度开采,给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0世纪后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金本位制度逐渐被放弃。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的直接兑换,结束了战后国际汇率体系中的金本位制度。

此后,货币的价值开始由市场决定,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总的来说,金本位制度是一种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制度。

它可以维持货币的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本位制度逐渐被放弃,由市场决定货币的价值成为新的趋势。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是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中叶全球主要国家采取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货币的价值与黄金挂钩,确保货币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在这种制度下,各国的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成正比,即可用黄金兑换货币。

金本位制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引发了对货币稳定性的关注。

由于货币供应的不稳定和经济周期的影响,货币的价值经常发生波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开始采取金本位制度,将货币的价值与黄金挂钩,使其稳定。

金本位制度的优势首先体现在货币的稳定性方面。

由于货币的价值与黄金挂钩,所以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不会受到通货膨胀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样可以保证货币的购买力,稳定物价,并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金本位制度还增加了货币的可信度,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更高,从而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和经济的稳定性。

其次,金本位制度还带来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各个国家采用金本位制度后,黄金成为国际支付的媒介,不同国家的货币可以相互兑换。

这样可以加强国际贸易的联系,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黄金的稳定性也能增加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止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然而,金本位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与国家货币的需求不完全匹配。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货币供给可能不足,出现货币紧缩和经济衰退。

其次,金本位制度要求各国保留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这对国家的金融稳定性提出了挑战。

如果国家的黄金储备不足,可能会面临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金本位制度在20世纪中叶逐渐被放弃,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金本位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的需求。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将美元与黄金挂钩,这标志着金本位制度的终结。

总的来说,金本位制度在经济稳定性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金本位制度逐渐被放弃。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各国普遍采用的是浮动汇率制度,通过市场供求来决定货币的价值。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有什么区别?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有什么区别?

⾦币本位制、⾦块本位制、⾦汇兑本位制有什么区别?1)⾦本位制度⾦本位是⼀种⾦属货币制度。

在⾦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於若⼲重量的黄⾦(即货币含⾦量);在19世纪⾄20世纪初的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的作⽤,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但是最后由于不能满⾜市场需求,最终于第⼆次世界⼤战后彻底⽡解。

⾦本位制总共有三种实现形式,它们是:⾦币本位制、⾦块本位制、⾦兑汇本位制,其中⾦币本位制最具有⾦本位制的代表性。

1)⾦本位货币制度是⾦本位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本位制,盛⾏于1880年⾄1914年间。

以⼀定量的黄⾦为货币单位铸造⾦币,作为本位币;⾦币可以⾃由铸造,⾃由熔化,具有⽆限法偿能⼒,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辅币和银⾏券可以⾃由兑换⾦币或等量黄⾦;以黄⾦为唯⼀准备⾦。

也就是说,黄⾦与纸币保持固定⽐例,可以⾃由兑换;2)⾦块本位制是⼀种以⾦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本位制,亦称⾦条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限制兑换⾦块。

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种附有限制条件的⾦本位制。

也就是说,保持相对固定的⽐例,但是不能随意兑换;3 )⾦汇兑本位制是⼀种持有⾦块本位制或⾦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准许本国货币⽆限制地兑换成该国货币的⾦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券,银⾏券不能兑换黄⾦,只能兑换实⾏⾦块或⾦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外,还有⼀定⽐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黄⾦是最后的⽀付⼿段。

纸币不能兑换,但是可以兑换成外汇。

2)⾦币本位制、⾦块本位制、⾦汇兑本位制有什么区别?从上⾯的定义来看,黄⾦与货币的兑换难度是依次上升的,在相同的黄⾦供给的情况下,可以发⾏更多的纸币,也就是说杠杆更⾼;⽐⽅说,⾦币本位时期,国家不能随意印发货币,因为⼀旦意识到货币贬值,民众都会去兑换,会造成银⾏挤兑,⽆法兑换,货币基础就变得很脆弱了;在⾦块本位制度下,普通民众是不能兑换的,只有⼤型的外国机构等⼤型机构才有权利来兑换;在⾦汇本位制度下,还得换成外汇,然后再换成黄⾦;实际上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黄⾦的供给不⾜,⽽国际贸易对货币的需求增加的⾮常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本位货币制度
金本位货币制度
1、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ism)是本位制的一种,曾在18~19世纪被英、美、法等国长期采用。

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

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

其最严重的缺点在于使用双本位制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由于金币和银币间的比率是由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定下的,所以比较稳定。

然而市场上的金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却经常波动,例如当黄金实际价值增大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良币”)融化成黄金,再将这些黄金换成银币(“劣币”)来使用。

反之,当白银实际价值上涨时,也会发生相仿的情况。

所以,当实行双本位制时,市场上的良币很快会被人们融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则会充斥着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2、金币本位制。

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

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围绕平价浮动,只要黄金自由流进、流出,对其买卖不加以限制,不会出现银行券超过黄金储备的过量发行,银行券不会贬值,汇率将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如果因供求变化,使得汇率波动超过黄金输送点,货币兑换就不如直接运送黄金再换取它种货币来得成本低,因此黄金输送点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

但当纸币大量发行,其名义含金量与实际代表的金量不符时,自由兑换遭到破坏,以黄金输送点为基础的汇率便也会遭到破坏。

随着黄金输出量或输入量的增加,将减轻外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压力,缩小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并使其逐渐恢复或接近铸币平价,这样就起到了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3、金块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

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4、金汇兑本位制。

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在历史上,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
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

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

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

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该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

但其后受美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

当时,世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生产流通不断扩大,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银行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扩大规模。

与此同时,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通信手段的现代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大大方便了资金的融通,刺激了银行负债经营的发展,也为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人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

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

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存款理论。

存款理论曾经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①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 ②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
③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付出的利息构成银行的成本。

这一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应按照存款的流动性来组织贷款,将安全性原则摆在首位,反对盲目存款和贷款,反对冒险谋取利润。

存款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他负债方面的能动性,也没有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系的改善对于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

(2)购买理论。

购买理论是继存款理论之后出现的另一种负债理论,它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

其基本观点是:①商业银行对存款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可以主动出击,购买外界资金,除一般公众外,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及财政机构等,都可以视为购买对象; ②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 ③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适宜时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此时,实际利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或实物投资不景气而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通过刺激信贷规模以弥补利差下降的银行利润。

购买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年代,它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加主动地吸收资金,刺激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以及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其缺陷在于助长了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加重了债务危机,导致了银行业的恶性竞争,加重经济通货膨胀的负担。

(3)销售理论。

销售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

该理论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给银行负债管理注入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即围绕客户的需要来设计资产类或负债类产品及金融服务,并通过不断改善金融产品的销售方式来完善服务。

它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相互竞争和渗透的情况,标志着金融机构正朝着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负债管理理论的缺陷:①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因为借款成本通常要比存款利率高。

②增加了经营风险,当银行不能从市场借到相应的资金时,就可能陷入困难,而市场是变幻难测的。

③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短期资金来源比重增大,借短放长的问题日趋严重,银行不注意补充自有资本,风险增加了。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