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对联不讲平仄的原因及对策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赏读】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
用典无痕,画龙点睛。
古人对联本多不讲究平仄,此联不但对仗工整,平仄交替完符当代人的口味。
堪称中华对联的经典之作。
【译文】此联并无难解字句:上联: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都归楚所有;下联:苦励心志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注解】作者:据吴恭亨(清)《对联话》记载,此联为金声(字正希)所作。
金声(1589-1645年),字正希,号赤壁,徽州休宁瓯山人。
明末抗清义军首领。
也有传说这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作者)励志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成语,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
出自南朝《后汉书·耿弇传》。
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在一次战斗中取胜,刘秀表扬了耿弇:“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破釜沉舟:成语,意思是把饭锅(釜)打破,把渡船(舟)凿沉;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百二秦关:“百二秦关”或“百二雄关”古代通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秦国领地。
后人作为形容地势险要的典故来引用。
卧薪尝胆:睡觉睡在柴草(薪)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三千越甲可吞吴:越国本已被吴国所亡,但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率领越军(越甲)击败吴国,成就春秋霸主。
此处“三千越甲”为虚数,并不一定是指3000名越国士兵。
为什么很多脍炙人口的对联也会不按平仄出联?
为什么很多脍炙人口的对联也会不按平仄出联?古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二四两句必须押韵;而且两句的韵脚是平声都是平声,是仄声就都是仄声。
3.绝句也可以用仄声韵,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其将四声进行二元简化,使其基本能满足诗词的声律要求平仄的划分非常简单,就四个字,非平则仄。
也就是说除了平声字外,其余上声、去声、入声字都属仄声。
而现代汉语中,入声字已分派各声。
所以依《中华新韵》规则,第一,第二声(上、下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庂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这称为格律,这也不难,律句句式正格的也就四句(五律句去掉头两字)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国古诗,有不讲格律的,如诗经的诗,楚辞,汉魏间的五言诗,都不讲格律,那样的诗今天也还可以写的。
格律诗是唐朝以来形成并且蔚为风气。
讲到格律诗,那就又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当然还有排律,如《琵琶行》,就是用律诗手法写很长的诗。
平仄,其实就是讲的声韵,属于一句话中间的声韵,平仄相间,错落有致,读来就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当然也涉及到与下一句的配合,即律诗或绝句的上一句与下一句的相同位置,平仄声调应该刚好相反,上句此一二字是仄声,下句此一二字就用平声字。
绝句(含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人把平声韵分得较细,一共三十韵,上平声以十五个字代表,它们是:东,冬,江,支,微,鱼,虞,齐,隹,灰,真,文,元,寒,删。
下平声也有十五个字,即: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
每个字下还有若干同韵字。
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二四两句必须押韵;而且两句的韵脚是平声都是平声,是仄声就都是仄声,绝句也可以用仄声韵。
平仄关系不是对联的重要因素
平仄关系不是对联的重要因素头条里,喜欢对对联的朋友很多,其中不乏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对联高手,也有初涉“联艺”的对联爱好者,很对人对对联的规则模糊不清,《悟空问答》里也常常有人在询问,于是,有很多朋友做了普及性讲解,讲的都很好,读后很有收获,但很多人重视的都是对联的格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仄关系,把平仄关系看成是对联的重中之重,似乎谁对的对联平仄关系最工整,谁才是真正的对联行家,若是“出律”了,就是严重犯规。
其实,平仄关系并不是对联的重要因素。
所谓对联,又称楹联,由于各地的方言习惯不同,对联的别名很多:对子、春联、春贴、门对等等,对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的一字一音,注定了她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写对联都是从中国学去的。
对联有正对、反对、流水对、顶针对、回文对等等。
对联发展到今天,已经将近有两千年历史了,古人总结出很多经验,有着许多理论研究,尤其在禁忌方面,有详细的规定,总结出八大禁忌: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第七切忌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将平仄关系视对联最大禁忌是对为对联规则的误解。
对联的平仄关系与律诗绝句不同,她的平仄关系很简单,分“工对”和“宽对”两种。
所谓工对,就是上下联平仄关系完全相对,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必须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每个字平仄关系都要相对,此称为工对。
比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当然,工对不仅是在平仄关系上要求工整,而在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在这里我们先不做探讨。
宽对是相对工对来讲的,就是宽泛的意思,宽对又分两种,一种是从格律诗中移植来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一三五字不用考虑平仄关系,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对,上联是中仄中平中仄仄,下联可以是中平中仄中平平。
比如:杭州西湖岳墓,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联第一个字,同为平声。
对联平仄有什么要求_对联平仄的常识(3)
对联平仄有什么要求_对联平仄的常识(3)“一三五不论”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忌孤仄/孤平孤仄/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避免此问题。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记住一句话:不能只对第三字作变格。
以上联为例: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六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犯孤仄,下联孤平)此外,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也不能只对第一字作变格:平仄平平仄。
如此上联犯孤仄,下联犯孤平。
(注意:五言、七言句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最后一字。
)纠正孤平/孤仄的办法:将其他单数位置的字也酌情作变格处理(其依据正是“一三五不论”规则)。
例:明月几时有(平仄仄平仄)重见六朝名胜(平仄仄平平仄)前途无限未来日(平平平仄仄平仄)“一三五不论”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忌三仄尾/三平尾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样是“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切记: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
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出现“三平尾”:平平仄仄仄(下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平)因此,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字作变格,七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三字作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
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也是很典型的变格。
在这些变格联句中,平仄安排几乎没有了任何规律。
举例: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复字格,上联全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复字格)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回文格)管他三七二十一醉我三百六十五(谐趣、数字格。
对联可以不讲平仄吗
对联可以不讲平仄吗对联可以不讲平仄吗一、传统楹联的要求从文学角度来看,对联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璧之妙,缺一不可。
另外,对联在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
传统的楹联与格律诗一样,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律。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
现摘录如下:(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例如: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外,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
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
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平-仄-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1)律诗的平仄格律适用于对联:如果是五字或七字式,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腹联(五、六句)完全相同。
(2)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
对联的平则要求
对联的平则要求
以下是 8 条关于对联平仄要求的内容:
1. 平仄要协调呀,就像走路得左右脚配合好一样!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木荣”,平仄相间,读起来多顺口!
2. 上联和下联的平仄得相对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像“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平仄对仗多工整!
3. 对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可重要了嘞,上联末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末字一般得是平声,想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就是这样吗?
4. 平仄安排得恰当,对联才更有韵味呢!就好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那平仄多美呀!
5. 平平仄仄要记清呀,不能乱了套!看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多么有节奏感!
6. 平仄不对可就别扭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哟!就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平仄完美配合!
7. 注意平仄的变化,对联才生动有趣呀!好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平仄多巧妙!
8. 对联的平仄要求真得重视起来哇,这样才能写出好对联!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平仄多出色!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对联平仄要求很关键,只有掌握好平仄,才能创作出优美且令人赞赏的对联。
楹联的平仄很多人弄不清,原因是古四声,改为普通话四声就方便了
楹联的平仄很多人弄不清,原因是古四声,改为普通话四声就方便了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以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而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但是,很多象我这样的文化爱好者,却对楹联的平仄弄不清楚,这主要是现代人的发音和古人的发音不同造成的。
【方圆居文化】---01——楹联的平仄——楹联用字声调的平仄,是指利用汉字读音中四个声调的高低、升降、长短交替变化的特点,通过韵律上的错落有致,达到和谐共鸣的目的,产生吟诵和听觉上的韵律美。
作对联不讲究平仄,即使词性、句式和意义上的对仗再工整,也只有骨肉,但没有神韵,对联就会显得平板单调,甚至读起来不顺口,听起来不悦耳,也就不能称其为好联。
而用不同的声调的字组成对联,使其具有高低、升降、长短不同的声调的字间隔出现、交替使用,才能使联句的读音抑扬顿挫,富于美感。
例如:花香鸟语无边乐;水色山光取次回。
上联用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对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十分讲究,富有韵律美。
而下边这副对联是一文化名人收藏的书房联,意境极好、词语甚美,却因平仄不工,使其失色不少:牡丹吐艳国富;松柏滴翠人寿。
这副对联中,上联用的是“仄平仄仄平仄”,下联是“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关系很乱,读起来就有些拗口。
我觉得,将下联的“人寿”改为“人康”是否合适?【方圆居文化】---02——我的观点是:用普通话的四声作为诗词对联平仄的确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遇到一个困惑,那就是怎样确定用字的平仄呢?在当下文化界,对于诗词用字的平仄现有两种主张。
一是主张以古汉语读音的四声,即“平、上、去、入”为标准;另一种是主张用普通话的四声,即“一、二、三、四”声为标准。
知识拓展:古四声四声是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上声、去声统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
舒声韵尾以元音或者鼻音结尾,促声韵尾以塞音结尾。
入声除了是一个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收尾的韵母的统称。
最常出现的对联平仄问题
最常出现的对联平仄问题
一、对联句子不注意平仄。
有的网友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平声字、仄声字,随意写去;有的抢着作对句,不顾平仄;有的不深思熟虑,一时找不到适当的字,先写了再说;
二、四、七字的联句,不知道如何安排平仄。
一般说来,前四字应安排成“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后七字应用律句。
即,四、七字的联句一般有以下四种形式:
上联:
1、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
3、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若按这四种句式写,在平仄方面是不会出问题的。
三、不知道如何运用马蹄韵,这方面常出问题。
关于马蹄韵,在本擂台的《楹联知识》中说得较详细,请各位新手仔细看一下,并不
难的!!这里我简略说一点。
马蹄韵主要是要掌握好各句句脚即最后一各字的平仄:
每边一句者--
上联:****仄;
下联:****平。
每边两句者--
上联:****平,****仄;
下联:****仄,****平。
每边三句者--
上联:****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
每边四句者--
上联:****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
每边五句者--
上联:****仄,****仄,****平,****平,****仄;下联:****平,****平,****仄,****仄,****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励志对联的平仄问题
励志对联的平仄问题对联运用“平仄”的问题,从读一报一刊来看,争论得越来越火热了。
我想谈谈个人的“平仄观”,并请教方家。
“平仄”的地位平仄,是对联体裁“六要素”之一,至低限度保持了“联脚要讲平仄对仗”。
所谓用“今声”或“古声”制联(只要不混用),就说明了“对联要讲平厌”。
如果问理由,简单地答:对联是“格律文学”的一种。
大小征联启事都强调应征必符合“联律”,没有排除平仄。
这些都给“平仄”有了应有的地位。
至于是不是每位联家都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且不划等号。
但是有说“声律只是一种‘对联技巧’”,对联技巧很多,并非每副联都用上它们,岂不是“联脚平仄”也可以“不讲了”,平仄在对联中就可有可无啦。
对联怎样运用平仄这个问题,笼统而言不能解决问题。
我曾总结对联存在三大体系,应分别对待:一、律诗对偶格律型——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
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或长联中这种短句),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
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
律诗对偶格律型,格式是固定的。
二、非律诗对偶的格律型——也有称“联律型”的,它没有不变格式可仿。
一般包含两个内涵:①句子中的语意单位(即词组、短语、名词),突破双音节(含双音节),有三个四个至多个字不同为音步(节奏点)的。
创作时,从严要求应该做到“句中音步平仄要交替,句间音步平仄要互对”;放宽一点来讲,句中、句间音步可不计平仄,句脚一定要计平仄,如果力争句脚按“马蹄格”乃上乘。
这类型对联包括“押韵、拆词”等有关修辞形式之“句脚连平或连厌”古今所公认的格律形式。
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欠缺了解“对联技巧”的人,却说:“若按平仄交替的死板要求,这样的对联还不应打入地狱么?”三、宽对型——在此,只就平仄上来说它。
也谈不拘平仄的对联属于正格
也谈不拘平仄的对联属于正格目前联坛似乎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凡是对联必须讲究声律平仄,如果对联不拘平仄(只保持联尾上仄下平),那就不合“联律”,是“病联”。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它对楹联文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吗?对此,我觉得应当认真探讨。
弄清是非、利弊,以利于对联文学的建设和对联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前不久,刘福铸先生在《平仄和对仗在律诗和对联中的地位有别》一文中说:“对联的灵魂就是‘对’。
因此一副对联,只要对仗工稳,即使联内平仄不合有些人制定的律,仍可成为佳联,仍可认作正格的对联。
”他还列举了大量不拘平仄的对联作为例证。
可见他的观点是有根据的,是站得住的。
不过,这个联学观点并不是刘先生最早提出的。
但由于他运用了对联与律诗相比较的方法,并抓住了两者的本质进行分析和阐明,使得论证十分有力,结论也更加不可动摇了。
较早确认不拘平仄的对联也是属正格的当代论者,据我所知有吴直雄先生。
他在《楹联作法纵横谈》一文中,在关于楹联的种类一节里,首先“以平仄来分”,把对联分为“平仄协调的楹联”和“不拘平仄的楹联”两类。
他列举了大量联例佐证,并说“到了近现代,这种不拘平仄的对联更是灿若繁星,艺术珍品随处可见。
”他还指出了这类楹联的优点和发展趋势,认为它“愈来愈显示其生命力”,“正在联坛中奋起,力争其应有的一席之位。
”(见汪少林主编《中国楹联鉴赏辞典》第560-572页)这是吴先生于一九九○年写的,至今已近十年。
遗憾的是不拘平仄的对联不仅未能争得“应有的一席之位”,反而处境每况愈下,几乎要被开除“联籍”了。
不拘平仄的对联有如此遭遇(这对楹联文学的发展当然不是幸事),原因何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有两个:①有的人认识上有偏颇,把律诗与对联混为一谈,并以个人的偏爱,片面地为对联制订格律,著书立谱,影响不小。
②对联学对这个问题研究不够,甚至有重大疏漏和缺陷。
因此,为了使不拘平仄的对联的正格“身分”得到充分的确认,以便争得联界的共识,争得其在联坛应有的一席之地,这就有赖于在事实证明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使其结论具有科学性。
对联平仄关系应当注意的细节
对联平仄关系应当注意的细节友友们你们好!我在近期和友友们对联游戏互动环节,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友友们对对联的过程中,还是“失替”和“出律”的情况比较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应众多友友的强烈要求,我在后面会把对联当中上下联的平仄关系,再详尽细致地讲解一次。
先说几句题外话,我本人深深折服友友们在生活,学习,成长的道路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你们的学习态度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点赞!虽然我的楹联水平并不怎么样,也没有资格做各位友友的“老师”。
但既然友友们对我信赖有加,那么我将尽我所能,将毕生所学的有限的楹联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分享给每一位热爱学习,特别是热爱古老楹联文化艺术的友友们,同学习,共进步,一起将我们这项古老而又新兴的文化艺术瑰宝发扬光大!我希望每一位看到这篇微头条的友友们,都能参与其中,而且平台内好多友友的对联都很y秀,甚至于他们都是d师级的楹联d家,我在这个行当只能算初学乍练的小学生而已!希望您能去他们那里和对几副,即陶冶了情操,又学到了知识!我本人当然也希望友友来我这里指导,批评,建议!顺带和对几副下联,以帮助我更快的进步,提高!谢谢您的大力支持!相信我们会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言归正传,说到对联的平仄规矩,有的友友还是对于上下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才符合正确的格律要求不是很明白。
有的友友在2、4、6位置上,要么平平了,要么仄仄了,要么,三个都是平声字了,要么三个都是仄声字了。
有的“四连平”或“四连仄”同声字以上了。
“三平尾”或“三仄尾”的收尾方式也是不允许的。
还有“孤平”就是“两仄夹一p”和“孤仄”就是“两平夹一孤”也不可以,尽量要避免。
以上这些在楹联格式书写当中都是不符合规范的。
有个口诀:“135不论,246分明!”就是在135的位置可以随便使用平仄声音的字,而246的位置的字一定要按照格律平仄要求来书写,这样才能构成一副精美的妙对!我再给友友们着重强调一遍,246各个位置的平仄关系!一定要掌握透彻。
“不拘平仄”论
“不拘平仄”论“不拘平仄”论者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平仄“是对知识分子思想的一种禁锢”既然是“禁锢”,就必须“像枷锁一样被砸碎”。
这理由似乎很充足,因一代伟人毛泽东四十多年前就说过格律诗“束缚思想,不宜在青年中提倡”。
不过,有位先生把“不宜提倡”转换为“彻底砸碎”。
只可惜犯了一个致命的逻辑错误。
凡“束缚思想”的东西就非得“砸碎”而后快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原本就是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
由必然到自由,由束缚到自如,是人类适应世界一切事物变化的必然过程。
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具备本身特定的属性,无不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法则。
生物进化、数学原理、物理公式、化学定律,乃至交通规则、法律制度等等,都是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的体现。
唯有这些规律和法则,才能确保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有序健康地运转。
若是无序,世界显然会变得一团槽。
诗词曲赋楹联这类有韵文学,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其自身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诗歌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成熟,伴随着人们对于音韵学的深入理解和把握,终于形成了唐代鼎盛的局面。
盛唐时代被称为中国诗歌艺术之顶峰时期,不仅仅是涌现了成千上万的诗人群体,也不仅仅是有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坛巨匠,其近体诗(律、绝)体裁的定型也是显著的标志之一。
唐代近体诗非但以其意境高远、文采斐然使千古以来亿万读者为其倾倒,而且以其平仄和谐、抑扬顿挫、粘对精严、节奏鲜明的音乐美感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诚然,对初学者而言,平仄格律的严格限制确乎有些束手束脚,一时难以适应,但只要你下苦功去学习它、熟悉它,进而掌握它,熟练运用它,你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这时,你便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你将会在平平仄仄的广阔天地里任意翱翔,领略到无穷的妙趣。
假若你刚一开始感觉到束缚,便畏缩不前,缺乏一种“攻坚不怕难”的毅力和决心,大可以将自己划入毛泽东所说的“不宜”一类中去,但是,你又梦寐以求迈入诗词对联之大雅之堂,又不愿付出艰苦的努力,却反而指责平仄的门坎太高,非得拿把锯子把它锯掉不可,这是什么态度?倘若人们对于万事万物都持这种态度,世界会成什么样子?岂不都会混沌无序了吗?数学是深奥繁复的,那么多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人人都必须遵守,且以此为根本依据去计算、去证明、去推理,去研究,却从没有人敢于因为其繁而叫嚣“砸碎”它。
对联的格律问题
当前位置:国学网——国学书苑——《学习写对联》——第二章对联的格律问题综叙篇第二章对联的格律问题第一节平仄问题调平仄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对联和近体诗、骈体文这两种文体有密切关系。
从调平仄方面看,近体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特别是律诗中的摘联,即摘出来看的联语,更是对联的渊源所在。
近体诗和骈体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汉文的韵文体裁。
汉文的韵文是很讲究声调和谐的。
调谐声调的基本方式是划分平仄声,并在对句中用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即使不能把上下句相对的每个字全都对上,起码也得有五分之四以上相当(句子越长,越能马虎些,但总不能低于二分之一吧),才算及格。
至于一句中平声和仄声的前后安排也很有讲究,这些都属于格律的研究和限制范围。
五言和七言律诗的句式格律,可以说是写作对联的基本句式格律。
所以,学习写作对联的人,必须先把它们烂熟于心。
这是很容易的,它们调平仄的基本句式格律,按首句不入韵的格式,只有各两组,就是:五律:仄仄平平仄(仄起)平平仄仄平(平收)例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平平平仄仄(平起)仄仄仄平平(平收)例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收)例句: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早朝大明宫》)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平仄仄仄平平(平收)例句: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句式,基本上是两个到三个平声字之后接着两到三个仄声字,或者倒过来也成。
对联调平仄的方式,就以此为基础,再生出一些变化来。
因为,对联的字数,可以少到上下联各一个字,多到有几十个分句几百个字,而且并无限制,可以无限延长。
所以调起平仄来,变化多端,比律诗的格式要复杂,而且没有像上引的律诗那样,有定式可循。
但是不要紧,只要紧紧把握住以下两条原则就行:一、句中平仄问题:一句之中,一定要平仄相间。
励志对联平仄的实际作用与地位变迁
励志对联平仄的实际作用与地位变迁励志对联平仄的实际作用与地位变迁从唐代到清末,平仄公式在科举考试这个指挥捧下,神气十足地转了千余年。
对于这些公式的实际作用,你信奉也罢,怀疑也罢,都只有唯命是从。
特殊是唐代以诗取士,诗不合律写得再好也要淘汰。
那么,平仄的反对者就只有终生在科场门外仰天长叹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屡试不第,与此唯恐不无关系。
反过来说,即使你无意功名,诗作也务必合律,才有人认为你入了诗的门坎。
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打棍子,一辈子也遇不上知音。
合律的作品百无二一,然不合律的佳作在中唐以后要流传也很少见。
到了"五四'时期,问题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格律就像枷锁一样被砸碎。
自此六十余年,几乎没有几个人有爱好去过问它的身世了。
近二十年来,由于对联的复兴,平仄也得到翻身的机会。
尽管它一时被打倒,但它在人们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一朝幸逢时雨,自然很快又枝繁叶茂了。
由于很多问题消失了争吵,便形成了流派,对此,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祈求广阔联友及方家不吝赐教!一、平仄的实际作用。
发觉平仄的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然千余年来把它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就会本末倒置。
平仄通过科场强制推行,过去的观点认为是对学问分子思想的一种禁锢。
我赞同这种说法。
人多了自然有人适应这种禁锢;作品多了自然有佳作间或跳出这种禁锢。
但这是点不是面,极大多数人在这种禁锢下一筹莫展,一辈子不仅搞不出什么名堂,反而成了书呆子。
今日的一些《平仄入门》之类的联书,列举"天对地'、"雨对风'、"山对水'等等来证明平仄与同义词有生以来就结伴而行,其实这也是点不是面。
绝大部分的同义词或反义词,平仄问题都足以令人头痛,严峻束缚了的思路。
平仄的实际作用,就是避开音韵单调。
至于合律是否有"音乐美',犯律是否就"拗口脚',我建议大家不妨一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励志对联不讲平仄的原因及对策
励志对联不讲平仄的原因及对策古人说:“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
”近几期一报一刊谈到对联讲不讲平仄问题,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确实是参不尽天下之理。
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地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纰漏之处,祈求联友及方家不吝教正!一、受历史对联的影响纵观历史,对联发展大体经历了五次飞跃。
①从晋到唐,可称为对联初级阶段。
那时的对联只是以口头应对为主,由于律诗受到皇上及文人的宠爱,对联则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故而发展缓慢。
②五代到宋元,对联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进入了推广发展阶段,不仅有春联,还有挽联、赠联、匾联、堂联、门联、行业联等。
③明清时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它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
梁章钜说:“楹联之制,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
”(《楹联丛话·自序》)④清末民初,革命党人、知识分子把对联当成战斗武器,文人志士作对子蔚然成风。
⑤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近二十年来,在中楹会的领导下,各级楹联组织层出不穷,对联活动开展得更普遍,更丰富多采,比其他文学样式更活跃,更为人喜爱。
这是一次最大的飞跃,也是联界的大喜事。
这五次飞跃,对联到底共有多少副,无法统计,但从联质方面来看,可谓精品不多,瑕疵不少。
我认为个中讲平仄的劣作要占一部分,不讲平仄的也要占一部分。
那么,如今说对联不讲平仄同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一是对联像诗一样,出现了流派和各种体裁,诸如诗歌体、词曲体、骈文体、散文体、古文体、白话体、俗语体等等。
据史料,汉初的赋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演变为骈文(也称骈赋或律赋),并沿袭到唐以后的五代。
由于骈文不讲平仄相谐,也就没有节奏相称,只是上联仄收,下联平收,而被后人视为正格对联。
例如,众所周知五代时蜀主孟昶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联坛高手王钟璘“认为它是影响最深远的劣联,那个‘余’字既失替又失对,怎能算好!”(见《对联》新二卷五号)。
实际上,这是骈文体而被捧为最早的春联。
励志对联格律技巧对仗等3篇励志文章
励志对联格律技巧对仗(一)马蹄韵浅淡对联格律最重要的,为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
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一言句:仄二言句:仄仄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四言句:平平仄仄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每边一句:仄二句:平,仄三句:平,平,仄四句:仄,平,平,仄五句:仄,仄,平,平,仄六句:平,仄,仄,平,平,仄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以此类推。
举例如下,每边二句: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上联,句中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句脚合每边二句规则,分别是,忧[平] 面[仄] 下联相反。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下联,句中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句脚,[老]仄头[平] 平仄几乎相反相对,意境也是,平仄也可一三五不论的。
其他的长句,也大同小异。
刚才举的,是例子,其他长的,也一样,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用相反的,书上允许,看如何与句脚来搭配了如句中平仄四言句是[平平仄仄],你如果出上联,也可以用仄仄平平,与句脚相组合,举例你想出每边三句的上联,比如说分别是(四,五,六)的句子,句脚公式是,平,平,仄,这时,你就可以组合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这些都合联律要求的,其他的依此类推(具体参照句中平仄规则)。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只能按照句中平仄的规定来组合,不能按你自己随心所欲的创造来组合联律和诗律一样,不能犯[孤平],不能犯[三平尾],[三仄尾],上下联尽量不能同字具体参考[诗律要求]记住这些,你大概就可以把握住对联格律的精华了。
(二)对联,对仗其实就是诗词的对偶,汉语之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对偶,早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励志对联的格律问题
励志对联的格律问题调平仄: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对联和近体诗、骈体文这两种文体有密切关系。
从调平仄方面看,近体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特别是律诗中的摘联,即摘出来看的联语,更是对联的渊源所在。
近体诗和骈体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汉文的韵文体裁。
汉文的韵文是很讲究声调和谐的。
调谐声调的基本方式是划分平仄声,并在对句中用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即使不能把上下句相对的每个字全都对上,起码也得有五分之四以上相当(句子越长,越能马虎些,但总不能低于二分之一吧),才算及格。
至于一句中平声和仄声的前后安排也很有讲究,这些都属于格律的研究和限制范围。
五言和七言律诗的句式格律,可以说是写作对联的基本句式格律。
所以,学习写作对联的人,必须先把它们烂熟于心。
这是很容易的,它们调平仄的基本句式格律,按首句不入韵的格式,只有各两组,就是:五律:仄仄平平仄(仄起)平平仄仄平(平收)例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平平平仄仄(平起)仄仄仄平平(平收)例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收)例句: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早朝大明宫》)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平仄仄仄平平(平收)例句: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句式,基本上是两个到三个平声字之后接着两到三个仄声字,或者倒过来也成。
对联调平仄的方式,就以此为基础,再生出一些变化来。
因为,对联的字数,可以少到上下联各一个字,多到有几十个分句几百个字,而且并无限制,可以无限延长。
所以调起平仄来,变化多端,比律诗的格式要复杂,而且没有像上引的律诗那样,有定式可循。
但是不要紧,只要紧紧把握住以下两条原则就行:一、句中平仄问题:一句之中,一定要平仄相间。
而且按照律诗的格式,每两到三个平声(或仄声)字之后必换用两三个仄声(或平声)字。
励志对联的平仄
励志对联的平仄从先秦的对偶句发展到汉、南北朝时期的赋、骈俪,文人们逐渐感觉到音律在赋、骈文中的神奇作用,人们开始对对偶声律注重考究。
后来,沈约、刘勰声律说的出现和传播则是对联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
刘勰对音律说得比较清楚生动,他主张飞沉交错运用,即把平仄调配得像井上的辘轳的绳子一下一下,回环往复,像龙鳞有逆有顺,紧密排比,相反相成。
清代钱大昕在其《潜研堂文集》中说沈约等人是“欲令一句之中平侧(仄)相间耳”。
沈约说:“十字之内,颠倒相配”。
这些论述.为后来的对联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对联中,平仄律犹如它的双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脚走路一样,要保持平衡才好,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因为按照四声原理,入声字与平声字的音频相差甚微,而平声的谐乐范围都在入声的谐乐范围之内,所以,到了元代以后,在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之中,平声又分出阴平和阳平两大类,后逐渐衍化成近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人们将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去声(即标准拼音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
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平一仄,非平即仄。
达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
平仄和对仗在律诗与励志对联中的地位有别
平仄和对仗在律诗与励志对联中的地位有别目前,有不少楹联研究者把律诗之律与对联之律混为一谈,其所制定的联律往往过严,这既不符合对联作品事实,也不利于正确评判对联优劣和指导群众性的对联创作。
说联律过严主要是指过分机械地照搬律诗平仄之律。
律诗主要形式有五律、七律和少数六律。
一般讲诗词格律的书,都把律诗之律归纳为几个要素,如字数、句数固定(排律除外),中间要求对仗,严格押韵,讲究平仄等。
而平仄和对仗又是律诗的两个主要特点。
不过,对律诗来讲,这两个特点仍有主次之分,那就是平仄才是律诗的第一要素,是律诗的灵魂。
比如说,一首诗形式虽是八句,也押韵,并有严格的对仗,但只要不合律诗平仄之律,就仍只算古风。
如王融《临高台》:“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
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
还看云阵影,含月共徘徊。
”历史上从没人把这类只有对而没有粘的诗当作律诗的。
相反,一首诗即使都没有对仗,即所谓“零对仗”,但只要平仄合律,就仍是律诗。
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又如孟浩然《洛中送奚三还扬州》:“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这就是前人所谓不用对偶的律诗。
实际上,初唐的律诗是否对仗是自由的,但平仄格律则很严谨。
宋人所谓的蹉对,也是宁肯参差为对而不损平仄格律之范例。
可见,平仄之于律诗比对仗地位重要得多。
毛泽东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王力在《诗词格律》中也写道:“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再看对联格律,它也可归纳为几个要素,如上下联字数相等,讲究对仗,末字上仄下平,平仄协调等。
但在诸要素中也有一个要素是对联的灵魂,那就是对仗。
无对仗,则不成对句,非对句即非对联。
今人常把一些非对之句当作对联,这是不妥的。
浅谈励志对联技法等3篇励志文章
浅谈励志对联技法对联是不该有任何规矩的,如果真要给他定的话,也就只该有上下联的字数相等一条规矩。
任何其他的定义都只能作为一个前人总结的经验作为创作参考,而不能作为规矩来束缚,象上平下仄我前面已经说过不合理性了,其他所有的规律音律方面如三连平(仄)、平仄交替的马蹄韵究其根本都是为声韵的通顺服务,这里面有个主次的关系,主是声韵的通顺,次是三连平(仄)、平仄交替的马蹄韵的规律,不能喧宾夺主,以规律为主要判别手段,而不去追究声韵是否通顺。
你看: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暑鼠量梁,笔壁描猫惊暑鼠。
他是符合格律的,但他是否读起来通顺呢?至于三连仄(平)更是无理,三连仄(平)根本就不会破坏声韵的和谐,也不会增强美感,比如我们口语中就很多词组是三连仄(平),如:早上好、你来了、回家吗、快点走等等!这些我们讲是会别扭吗?这说明单单以格律这一把尺子来衡量是不可能准确的。
但偏偏有些连格律都没弄清楚何物的人动辄便以平仄来衡量对联。
所以衡量联句的声韵只该有一个标准:读。
前者潇寒说的顺口溜就是这意思。
而其他在对仗工整方面的规律也不能作为标准,对联的对仗工整有很多层次,如:上联:公鸡;下联;母鸭。
(毫无疑问,这是最工整的下联,但这样的下联有意义吗?)下联:雄鹰。
(鹰对鸡:都是鸟)下联:牡马。
(牛羊马类雌者是牡,马、鸡:都是动物)下联:老松。
(老、公:年龄段用语;松、鸡:植物对动物)下联:男人。
(男、公:雄性;人、鸡:都是动物)这些都是工对,但他们在工整上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的对仗有不同层次的美,象最上的,用的好可以产生象: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一样的佳作,用的差的就是象:公鸡岸上走;母鸭河里游;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这样的对联!象下面的的层次的对仗,用的好可以产生象:上联:资治通鉴;下联:物理透镜。
一样的佳作,这说明对联的对仗只要保留到词性一样的要求上就行了。
在这之前我也是曾经是对联工对的痴迷者之一,随着我对对联的深入了解,随着对古对的系统整理,我发现对联并不是绝对工整才是真正的妙,【半工不工】的联才是真正的佳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对联不讲平仄的原因及对策古人说:“见不尽者,天下之事; 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
”近几期一报一刊谈到对联讲不讲平仄问题,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确实是参不尽天下之理。
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地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纰漏之处,祈求联友及方家不吝教正!一、受历史对联的影响纵观历史,对联发展大体经历了五次飞跃。
①从晋到唐,可称为对联初级阶段。
那时的对联只是以口头应对为主,由于律诗受到皇上及文人的宠爱,对联则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故而发展缓慢。
② 五代到宋元,对联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进入了推广发展阶段,不仅有春联,还有挽联、赠联、匾联、堂联、门联、行业联等。
③明清时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它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
梁章钜说:“楹联之制,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
”(《楹联丛话•自序》)④清末民初,革命党人、知识分子把对联当成战斗武器,文人志士作对子蔚然成风。
⑤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近二十年来,在中楹会的领导下,各级楹联组织层出不穷,对联活动开展得更普遍,更丰富多采,比其他文学样式更活跃,更为人喜爱。
这是一次最大的飞跃,也是联界的大喜事。
这五次飞跃,对联到底共有多少副,无法统计,但从联质方面来看,可谓精品不多,瑕疵不少。
我认为个中讲平仄的劣作要占一部分,不讲平仄的也要占一部分。
那么,如今说对联不讲平仄同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一是对联像诗一样,出现了流派和各种体裁,诸如诗歌体、词曲体、骈文体、散文体、古文体、白话体、俗语体等等。
据史料,汉初的赋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演变为骈文(也称骈赋或律赋),并沿袭到唐以后的五代。
由于骈文不讲平仄相谐,也就没有节奏相称,只是上联仄收,下联平收,而被后人视为正格对联。
例如,众所周知五代时蜀主孟昶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联坛高手王钟璘“认为它是影响最深远的劣联,那个‘余'字既失替又失对,怎能算好! ”(见《对联》新二卷五号)。
实际上,这是骈文体而被捧为最早的春联。
二是以偏概全,滥竽充数。
历代对联爱好者在挖掘联史时,不论平仄是否交替,声律是否抑扬顿挫,音韵是否铿锵有力,只要字句相等,对仗工整,就统统视为对联,立即投稿、编书,以讹传讹,流传于世。
例如:《爱国重教作楷模》•哈尔滨(一八三一一八四页),作者这样写道:“在陶行知先生自撰的一副对联面前,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在这副对联上,陶行知先生这样写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也算对联,我想,如果陶行知九泉有灵,肯定不得安宁。
”三是谐趣联的影响。
谐趣联一般不讲平仄或平仄可以放宽。
例如:“屋笃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 (谐音对)“不正歪风上下卡; 女子好乐白水泉。
” (拆字对)。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然,造成不讲平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此可见一斑。
二、为“多、快、好、省”而不讲平仄对联不讲平仄,当然会“多快好省”。
何谓“多”,那就是想从数量上来增强对联的发表权、应征权,以争得联界一席之地。
这也是正确的,但一旦付梓的话,《对联》杂志扉页的《袖珍实用对联》可能还要增加一倍的版面,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
何谓“快”,创作对联,通常要经过殚精竭虑,冥思苦想,“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如今不讲平仄,只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如笔者去年腊月下旬设摊书写春联,根据市民喜欢的内容(要求写繁体字),一挥而就:“福旺财旺运气旺; 人兴家兴事业兴。
”不仅快,而且成了抢手货。
何谓“好”,就是使那些有点文化且不谙联律的任何人都能步入创作行列。
到那时形成板板六十四,千简一律,真是“一花独放”了,难道不好么! 何谓“省”,那就是创作对联不必费脑费时,随时都可以作出“好”联,《对联》杂志也不需要“病联医院” 栏目了。
评联也没有了“平仄协调”头道关卡; 什么集句联、马蹄韵将通通“寿终正寝”,岂不省哉!三、古四声和新四声的矛盾汉语的声调即古四声,它产生于我国最早的《诗经》(西周新年公元前十六世纪),并且后来被运用在诗词楹联、戏剧、小说、成语和其它文体中。
虽然受近代如“五四”运动的冲击和极“左”年代被判为封、资、修,但还是沿用至今不衰。
可是我们现在读古诗,就发觉它有许多地方读音不准。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物到极时终必变”。
诚然,语言是发展的,上古语音到中古,已经有了变化; 中古语音到近代、现代,又有了变比。
比如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的“原”、“昏”两个字,在平水韵里同属“十三元”韵部,也是押韵的。
可是,用普通话来读,“原”是yu d n, “昏”上h u n,就不押韵了。
再如本本刊新二卷六号《袖珍实用对联•新春联》,其中“积极进取; 勇敢拼搏。
”用新四声读是合律的,而用平水韵读就不合律了。
因为“积极”“搏”三个字是读入声,上联变成四连仄, 下联变成仄收,且读起来也不和谐动听。
于是,有些联作者就针对新旧四声不能合二为一的矛盾,要求在理论上对楹联提出新的标准和规范,——干脆不讲平仄。
基于上述问题和原因,我觉得有几点期待同仁认可:一、正确对待历史对联唐•刘禹锡《杨柳枝词》:“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因为不讲平厌的对联古来就有,所以,彼一时,此一时,老调重弹没有必要,因而争论平仄问题也该偃旗息鼓了。
但是,不讲平仄的对偶句(包括近现代),其中也不乏难得的佳句,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对此,我们应当像不合格律的诗只能算古风一样给予它们一席之地,让其繁衍下去。
其次, 对联在创作中不能人为地降低标准而搞“大跃进”。
历史证明,任何事物不能冒进,只能逐渐走向成熟。
对联也一样,只能在历次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走向繁荣。
赵如才先生在《强化精品意识——关于当前对联创作的思考》一文中说得好:“我们需要的是保证质量前提下的繁荣,而不是滥竽充数的假繁荣。
”二、重视平仄的实际作用对联讲平仄,目的在于读起来声律抑扬顿挫,音韵铿锵有力,具有和谐动听的艺术魅力。
我们经常称楹联为“艺术奇葩”,不讲平仄,何来“艺术” ?何来“奇葩” ?又何来音韵铿锵?哲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比如饮誉天下的云南大观楼长联,上下联一纵一横,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形如山峰此起彼伏。
假如孙髯不讲平仄,不可能成为千古绝唱。
历来的诗词不讲平仄,中国不可能被称为泱泱诗国。
换言之,我们写文章不讲平仄,就不可能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
其实,汉语平仄四声,应用广泛,不单是用在诗词楹联方面,还用在各种文体中,诸如小说、戏剧、婴儿取名……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打进匪窟” 与座山雕对话。
座山雕突然地:“天王盖地虎! ”杨子荣则士气昂扬地:“宝塔镇河妖! ”这就是一副口头对联,平仄用得恰到好处,如出句尾三连仄表示愤怒,把座山雕阴险毒辣的面孔刻画得入木三分; 对句首三连仄形容针锋相对,正气禀赋。
如果不讲平仄,肯定没有这样的效果。
不可思议的是,编剧者在极“左”年代竟敢写出带典故(李靖为托塔天王)的对联,确实难能可贵。
三、红花绿叶两相扶①两条腿走路的措施。
我赞成龚祯熊先生在《平仄的实际作用与地位变迁》一文中所说的:“新四声是否取代古四声,是一个时间迟早的问题,而不是看法问题。
”倒不同意他说的“再过二十年,这种流派就会自然消失。
” (同上文)。
理由是:以伟人毛泽东为例,他在北京从政几十年,你敢说他不会普通话么(国务院在一九五六年初就发出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他却说湘潭方言一直到临终,以致后来扮演他的角色不得不跑到湘潭“实习”。
同时,他所创作的诗词、楹联,仍采用平水韵,连书法也是繁体字。
所以说,再过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新四声都不会取代古四声,这种流派也不会自然消失。
对此,我赞成杨金亭在《革死韵换新声是诗词形式生存发展的自然法则》一文中所说的:“……暂时采取平水韵、普通话韵两条腿走路的措施,在好诗面前,两韵平等(但是在一首具体作品中,却不能新、旧韵混用)。
”当然,对联也可采取这种措施,两条腿走路,并无不妥。
②格物致知,不信东风唤不回。
有人说,古四声难学,尤其是入声字更难学,因为在现代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字了。
其实,入声字并不多,依平水韵不过七百二十余字。
其中还有至少一半是冷僻少用的字,常用字不过二百个左右。
这二百多个字,何况还有工具书可找,就是没有工具书像小学生背书一样都能把它背熟。
我学联十多年来,还未见过不会用入声的。
以九九国庆礼赞“沱牌杯”征联为例:十万余副对联作品中,评选出二千零九十八副(含入围作品),北京市就占一百零一副,其中二等奖五副,三等奖一副,入围奖九十五副。
上说北京音系没有入声字,难道这些获奖者都是异地在北京工作的吗?绝对不是。
原因就是他们都掌握了入声字。
请看北京陈容先生获二等奖的作品:酒沁千秋,家兴业顺名声远;旗辉五秩,国泰民安幸福多。
这副对联有两个入声字“国”、“福”,下联末句,国泰民安幸福多,其节奏是二二二一,“国”字不论它,就“福”字来说,他能把“福”字用在第三个节奏点上,使其“幸福”对“名声”平仄相协,又使本句第一、第二音步相替。
如此看来,入声字并不难学,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古以来,汉语文字、诗词创作都有一个共同遵从的权威性工具书。
比如字典有《辞海》、《辞源》; 词有《词林正韵》; 诗有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以及六十年代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一本《诗韵新编》。
却唯独没有第一部权威性、系统性、统一性的楹联理论工具书。
与其说对联早已脱胎于格律诗,不如说对联与格律诗仍是孪生兄弟,今后创作对联仍要遵从诗韵,特别是平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