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 文献, 经典, 寻租, 学习

相关词条:理论, 文献, 经典, 寻租, 学习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寻租理论自身的发展经历了如下过程:先来自于经验分析,再上升到理论上逐步完善,最后又回到现实经济学分析。一开始就与产业组织、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公共选择等领域密切联系。本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摸清租金与发展问题、政府干预和相关的制度之间的关系。因为寻租理论的鼻祖Tullock将寻租做了很特定的定义(耗费资源用作财富转移),所以寻租问题的研究也相对“狭隘”。

连载于:/default.aspx

一、安妮阿婆的拟”金龙鱼配方“

从Harberger(1954,1959),Tullock(1967),Krueger(1974)和Wenders(1987)一路看过来,下面对每篇(人)用尽量少的几句话总结的话。

Harberger(1954,1959)在一个严格的假设框架里估算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让人对经济效率有了一个初步的影响(H),估算结果表明效率损失不算很大。这是开创性的经验研究。 Tullock(1967)(结合自己的估算)便诘问为什么估算垄断的福利损失偏低呢?是不是有一部分没有计算进去呢?是的,虽然垄断仅是社会财富的转移,但是争夺或者维护某些财富的活动动用实际的社会资源,所以会有社会成本。因此,福利损失由效率损失(Harberger Triangle)和社会成本(Tullock Rectangle)组成(T+H)。Wenders(1987)只是将Tullock(1967)中讨论的维护某些财富的行为用了一个概念“rent defending,or consumers' surplus defending”加以明确,“囚徒困境”会出现两重的福利损失。特别是当出现完全的租金损耗(dissipation)时,社会总福利损失是2* (T+H)。这篇文章在思想上几乎没有贡献,都是20年前Tullock玩剩下的。Harberger的研究其实可信度不高,但却是启发性的;Tullock的研究虽然不复杂,但却是开创性的;Wenders的研究虽然不够启发也不够开创性,但确实分析所必须的。

等会儿,或许你会问怎么没有Krueger(1974)了?是的,依照时间顺利和概念的形成过程,Krueger要排在Wenders(1987)年之前。但是,今天要细致点谈的是

Krueger(1974)——安妮(Anne Krueger)阿婆的“金龙鱼配方”。阿婆用这个配方,在35年前为经济学科里面的一个泉眼儿挖开了一条水道,迅速发展出了一个支流,并且从一开始就直接与政治,贸易和发展相关。去年在“我是来掐架”一文中,介绍过倒霉的Tullock(1967)曾多次被顶级杂志拒了,发在一个不起眼的杂志上,而且这个倒霉的杂志后被停刊了。所以,Tullock(1967)几乎把“寻租”的“烹饪”方法都研究出来,但长期被偏置一隅。所以,当安妮阿婆1974年用“ 金龙鱼配方”做了一个“新”菜时,还说“It is hoped, however, that enough has been said to stimulate interest and research on the subject”。还有历史自有公论,前阵子八十多岁的Tullock教授退休时,封赐的“头衔”是“寻租理论之父”,而且诸多分析性的工具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如Tullock Rectangle,Tullock cost。Tullock教授到老都对当年没有引起重视耿耿于怀,为他没有得到诺奖而愤愤不平

的人也大有人在。

磨磨唧唧了这么久,还没有进入正题,主要是我自己心里有些纠结。因为花了两个晚自习,折算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日,我也不敢说把Krueger(1974)这篇十几页的文章弄明白了,以至于在最后写comments的时候,几乎下不了笔。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贡献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寻租”一词,就发源于此处。Tullock(1967)虽然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用这个词。Anne阿婆从文章一开始就表了态:竞争性寻租是的经济在转换曲线内部运行;同等水平的数量限制和关税,前者造成的福利损失大于后者;竞争性寻租还会导致某些获得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

略过阿婆在第一部分的“配料”过程,从第二部分开说。

第二部分“The Effects Competitive Rent Seeking”主要想表达的是:给定相同的进口水平,可以采取进口许可和关税两种手段,两种政策都有福利成本,且福利成本相等。但是进口许可政策相对于关税政策,还有有一个额外的损失,原因在于争夺进口许可的竞争性的寻租活动。为了证明这个问题,安妮阿婆从基本模型出发,采取了分“三步走”的方法:自由贸易、没有寻租是的关税或者进口限制、存在竞争性寻租是的进口限制。最后阿婆还计算了寻租的福利损失。阿婆的建模采用了两种产品:农产品(粮食)和消费品,粮食是自产的,多余的粮食用以出口换取消费品的进口;两类活动:农业生产和分销(‘二道贩子’);一种要素:劳动。假设这个国家是经济意义上的小国,通过物质单位的调整使得两种产品的国际价格都是

单位价格。阿婆开始做菜了:

第一道工序:刻画经济系统。劳动边际农业产出递减;农产品现实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去换取国际市场上换回消费品,一单位分销产出换取一单位消费品进口(1:1),

但是分销商在消费品的进口价上再加一点价。农产品除了本国消费,就都用在进出口了(1:1),劳动力有三类职业:农民、分销商和“寻租”(“倒爷”)。

如果农产品和分销产品也是按1:1交换的,我们就可以有:农产品:分销产品:消费品=1:1:1。嗯,这是所谓的“金龙鱼”配方。可是,农产品价格和分销产品之间价格不等,消费品和分销产品价格也有个差价,所以,安妮阿婆用的方法,可以

看成是拟“金龙鱼”配方。

第二道工序:自由贸易。没有人当寻租,只有农民和分销商两种行当,劳动力自由流动使得农民工资和分销商的工资相等。这个体系有八个方程,八个变量。求得这个经济系统的转换曲线首先是凹的,但是粮食的极大值会大于消费品的极大值(原

因在于分销商从中加了价)。

第三道工序:不考虑寻租时的关税或者进口限制。贸易保护政策使得进口水平低于自由贸易时的最有水平。实行数量限制时,进口的减少造成分销行当的从业人员较少,转而从事农业生产(生意不好做,农民工失业返乡),收益递减使得农业的工资下降。但是国内进口品价格上升(供求关系)、分销的边际增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的反向效应)、分销商的工资上涨(边际产品价值上涨了)。从分销商的工资高于农民的工资的角度来说,分销商赚到了"租"。但是换做使用同等水平的关税,农业的边际劳动产品不变,但那时农民的情形会好转,因为关税的再分配会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分销商的收入降低。在这两种情况下,劳动的就业都一样,国内两种商品的价格也一样,不同的是农民和分销商之间的相对收入分配。而且,在这两种情况下,经济的均衡状况都是低于自由贸易时的最优均衡(更低的无差异曲线)。但是当分销商提价时,无论商品的弹性如何,分销商的总收入都会增加,原因在于

进口品价格增长比例大于分销产品。

第四道工序:考虑竞争性寻租时的进口限制。思想在于进口限制时农业工资低于分销工资,就有人试着从农业进入分销行业,资源就被用于寻租了。如果进口限制不变,分销行业的从业人员就不变,在劳动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转向寻租,农业就少了多少劳动力。所以,当有人寻租时,农业的生产和食品的消费都减少。又因为进口的消费品是一般品和正常品,进口品的国内成本(the domesitc cost of imports will be lower under rent seeking competition?)就会降低。结论就是进口限制和关税水平相当时,福利成本都是一样的,但是进口限制政策还有加上寻租活动的损失。社会福利更低了,经济在转换曲线的内部运行:进口品不变,但是农业生产人员减少,所以均衡是在第三道工序均衡点水平线上左侧的某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