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考试复习专业技术知识(药动学)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模拟4
[模拟]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模拟4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地西泮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镇静催眠B.抗惊厥C.中枢性肌肉松弛D.抗精神分裂E.抗焦虑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服用过量苯巴比妥昏迷的患者,输注碳酸氢钠的目的主要是A.纠正和防止酸中毒B.保护肾脏C.保护心脏D.使排尿通畅E.增加毒物排出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巴比妥类中毒解救碱化血液、尿液.促进药物白脑、血液和尿液的排泄。
第3题:能很有效地治疗癫痫发作而又无催眠作用的药物是A.地西泮B.苯巴比妥C.乙琥胺D.苯妥英钠E.扑米酮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苯妥英钠具有:①抗癫痫作用:对癫癎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为首选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有一定疗效.对失神发作(小发作)无效;②治疗外周神经痛;③抗心律失常。
因此能很有效地治疗癫痫发作而又无催眠作用。
第4题: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A.对受体亲和力高,内在活性低B.对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
第5题:对治疗指数的阐述哪一条是正确的A.数值越大越安全B.数值越大越不安全C.可用LD5/ED5表示D.可用LD50/ED95表示E.不可从动物试验获得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治疗指数(TI)用LD50/ED50表小。
可用TI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通常此数值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
第6题:药动学研究不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哪项过程A.分布B.代谢C.耐药D.吸收E.排泄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7题: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酸基相作用而使酶复活B.与胆碱酯酶结合,保护其不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C.与乙酰胆碱结合,阻止其过度作用D.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使其不受磷酸酯类抑制E.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促进其排泄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氯解磷定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酸基结合成复合物后,可恢复胆碱酯酶活性。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1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1.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分数:1.00)A.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药物在体内的变化D.药物作用时间随剂量变化的规律E.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解析:2.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分数:1.00)A.药物的临床疗效B.药物的作用机制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D.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E.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解析:3.临床前药理研究不包括(分数:1.00)A.药剂学√B.主要药效学C.一般药理学D.药动学E.毒理学解析:4.临床药理研究不包括(分数:1.00)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E.Ⅴ期√解析:5.药物的作用是指(分数:1.00)A.药物对机体生理功能、生化反应的影响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解析:6.下列属于局部作用的是(分数:2.50)A.普鲁卡因的浸润麻醉作用√B.利多卡因的抗心率失常作用C.洋地黄的强心作用D.苯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E.硫喷妥钠的麻醉作用解析:7.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分数:2.50)A.药物剂量大小B.药物脂溶性大小C.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D.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E.药物pKa大小解析:8.副作用是指(分数:2.50)A.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B.应用药物不恰当而产生的作用C.由于病人有遗传缺陷而产生的作用D.停药后出现的作用E.预料以外的作用解析:9.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分数:2.50)A.药物安全范围小B.用药剂量过大C.药理作用的选择性低√D.病人肝肾功能差E.病人对药物过敏解析:10.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引起口干属于(分数:2.50)A.治疗作用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D.毒性反应E.副作用√解析:11.下属哪种剂量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分数:2.50)A.治疗量B.极量C.中毒量D.LD50E.以上都有可能√解析:12.后遗效应是指(分数:2.50)A.大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B.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仍残存的生物效应√C.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D.异常的免疫反应E.药物发挥疗效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解析:13.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50)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继发反应E.后遗效应解析:14.以下反应中属于继发反应的是(分数:2.50)A.用阿托品治疗肠痉挛时出现的心率加快B.用抗凝血药时出现的出血反应C.用青霉素时出现的变态反应D.用广谱抗生素时出现的伪膜性肠炎√E.用巴比妥类后次日出现的困倦解析:15.孕妇用药容易发生致畸胎作用的时间是(分数:2.50)A.妊娠头三个月√B.妊娠中三个月C.妊娠后三个月D.分娩期E.哺乳期解析:16.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分数:2.50)A.选择性作用√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后遗效应E.停药反应解析:17.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受体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并产生效应√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受体只能与外源性药物结合D.受体与配基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受体而发挥作用的解析:18.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受体可分布于细胞膜B.受体可分布于细胞浆或细胞核C.受体数目可以改变D.受体亲和力可以改变E.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都引起细胞兴奋√解析:19.有亲和力及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该药属于(分数:2.50)A.兴奋剂B.激动剂√C.抑制剂D.拮抗剂E.变性剂解析:20.对受体亲和力高的药物在机体内(分数:2.50)A.排泄慢B.起效快C.吸收快D.产生作用所需的浓度较低√E.产生作用所需浓度较高解析:21.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分数:2.50)A.药物的作用强度B.药物剂量的大小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E.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解析:22.与竞争性拮抗剂特点不符的是(分数:2.50)A.与受体亲和力强B.无内在活性C.能拮抗激动剂的效应D.可使激动剂最大效应降低√E.可使激动剂的累积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右移解析:23.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分数:2.50)A.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B.影响受体功能C.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D.影响酶活性E.影响离子通道解析:24.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机制属于(分数:2.50)A.影响细胞代谢B.对酶的作用C.对受体的作用D.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性质√E.改变细胞的反应性解析:25.量反应中药物的ED 50是指(分数:2.50)A.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C.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D.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解析:26.质反应中药物的ED 50是指药物(分数:2.50)A.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C.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D.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解析:27.质反应中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 50 )用以表示(分数:2.50)A.抗生素杀死一半细菌的剂量B.抗寄生虫药杀死一半寄生虫的剂量C.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剂量D.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E.致死量的一半解析:28.几种药物相比较时,药物的LD 50越大,则其(分数:2.50)A.毒性越大B.毒性越小√C.安全性越小D.安全性越大E.治疗指数越高解析:29.治疗指数的意义是(分数:2.50)A.治疗量与不正常反应率之比B.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C.LD50/ED50 √D.ED50/LD50E.药物适应证的数目解析:30.下列有关药物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LD50/ED50的比值越大,用药越安全√B.LD50越大,用药越安全C.药物的极量越小,用药越安全D.LD50/ED50的比值越小,用药越安全E.药物的极量越大,用药越安全解析:31.安全范围是指(分数:2.50)A.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的距离√B.有效剂量的范围C.最小中毒量和治疗量之间的距离D.最小治疗量和最小致死量之间的距离E.ED95与TD5之间的距离解析:32.下列药物中治疗指数最大的是(分数:2.50)A.A药LD50=50mg,ED50=5mg √B.B药LD50=100mg,ED50=50mgC.C药LD50=500mg,ED50=250mgD.D药LD50=50mg,ED50=10mgE.E药LD50=100mg,ED50=25mg解析:3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是(分数:2.50)A.与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而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D.对受体的亲和力大而内在活性小E.对受体的内在活性大而亲和力小解析:34.下列关于受体拮抗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无激动受体的作用C.效应器官必定呈现抑制效应√D.能拮抗激动剂过量的毒性反应E.可与受体结合,而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解析:35.竞争性拮抗剂具有的特点是(分数:2.50)A.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B.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C.即使增加激动剂用量,也不能产生效应D.使激动药用量曲线平行右移,最大反应不变√E.同时具有激动药的作用解析:36.下列哪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分数:2.50)A.去甲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B.组胺与5-羟色胺C.毛果芸香碱与新斯的明D.间羟氨与异丙肾上腺素E.阿托品与乙酰胆碱√解析:37.非竞争性受体拮抗药(分数:2.50)A.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B.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最大效应降低√C.与激动药作用于同一受体D.与激动药作用于不同受体E.不降低激动药的最大效应解析:38.脂溶性药物在体内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是(分数:2.50)A.主动转运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膜孔滤过E.离子通道转运解析:39.有关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不消耗能量B.需要载体√C.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D.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E.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净转运停止解析:40.对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油/水分配系数愈大,跨膜转运愈快B.多数药物的转运属于简单扩散C.药物解离度对扩散影响大D.药物解离常数影响转运E.体液pH不影响转运√解析:41.体液的pH值影响药物转运是因为它改变了药物的(分数:2.50)A.稳定性B.脂溶性C.pKaD.离解度√E.溶解度解析:42.弱酸性药物在pH=5的液体中有50%解离,其pKa值约为(分数:2.50)A.2B.3C.4D.5 √E.6解析:43.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分数:2.50)A.6 √B.5C.7D.8E.9解析:。
药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药师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学1. 药物分类•按来源分类: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合成药等。
•按药理作用分类:抗生素、抗炎药、镇痛药等。
•按用途分类:内科药、外科药、儿科药等。
2. 药物制剂•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液体制剂:口服液、注射剂、外用液等。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栓剂、凝胶等。
3. 药物存储与贮藏•温度要求:不同药物的贮藏温度要求不同,需根据药品说明书进行储存。
•光线要求:有些药物对光线敏感,需在遮光条件下贮藏。
•湿度要求:一些药物容易吸湿,需储存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中。
二、药理学1.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药物吸收: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到血液循环、脂溶性、蛋白结合率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肝脏的代谢作用,将其转化为代谢产物。
•药物排泄:药物通过尿液、粪便、呼吸等途径排出体外。
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药效增强、药效减弱、毒副作用增加等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可通过药物代谢酶的影响、药物的化学反应、药物对受体的竞争等方式发生。
3. 药物副作用与禁忌症•药物副作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药物禁忌症:某些人群或疾病禁用某些药物,如孕妇禁用某些药物、高血压患者禁用某些药物等。
三、药品管理与法律法规1. 药房管理•药品采购:根据需求、质量要求和价格进行合理采购。
•药品存储:根据不同药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储存,定期检查药品保质期。
•药品配给:根据医嘱进行合理配给,并记录相关信息。
2. 药品法律法规•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药品销售法律法规:药品广告管理法、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等。
四、临床应用1. 常见疾病与用药•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专业知识药动学
第三节药动学主要研究内容为两部分: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浓度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过程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ADM系统一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单纯扩散!1. 被动转运一一简单扩散(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2)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不需要载体③转运时无饱和现象④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⑤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①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②溶解性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③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PH值的影响(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探pKa的含义:当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pH值。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a。
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 值微小的变动将显着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最佳选择题一个pK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pH=7.4)中的解离度为A. 10%B. 40%C. 50%D. 60%E. 90%『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 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10 7'4-8'4 =10-1=0.1※总结: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酸性药易分布于碱性中)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最佳选择题1、某弱酸性药物pKa=3.4,若已知胃液,血液和碱性尿液的pH值分别是1.4,7.4和8.4。
2024年初级药师考试大纲
2024年初级药师考试大纲
2024年初级药师考试大纲包括专业知识、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等科目。
以下是药理学大纲的示例:
一、绪言
1. 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等
要求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1. 药物的作用靶点
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
要求掌握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在药物作用机制中的作用。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1. 药物的吸收
口服、吸入、注射等给药途径及吸收机制
2. 药物的分布
组织器官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3. 药物的代谢
药物的代谢过程及代谢产物的性质和活性
4. 药物的排泄
排泄途径及排泄机制
要求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四、药物效应动力学
1. 药物的作用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的概念及特点
2. 药物的量效关系
剂量反应曲线及量效关系的数学模型
3.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信号转导途径
要求掌握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及机制。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药动学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药动学[单选题]1.关于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叙述。
下列错误的是A.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B.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D.半衰期(江南博哥)的计算公式是0.5C0/KE.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是恒定值: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率常数。
故不正确的是D。
掌握“药动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单选题]3.消除半衰期是指A.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D.药物排泄一半所需时间E.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5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消除半衰期是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掌握“药动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单选题]5.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含义是指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B.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快慢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百分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称为生物利用度。
可用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占总给药量的百分率来表示。
掌握“药动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单选题]6.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消除半衰期B.消除速度C.吸收速度D.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E.药物剂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UC反映进入人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与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
掌握“药动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单选题]7.某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其半衰期A.随给药剂量而变化B.随血浆浓度而变化C.随给药时间而变化D.随给药次数而变化E.固定不变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一级消除动力学的t1/2=0.693/k,仅与消除常数有关。
掌握“药动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单选题]8.某药的半衰期为4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A.1天B.2天C.3天D.4天E.5天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药物在体内完全消除须经至少5个半衰期,因此约至少20小时,即1天。
初级药师职称考试常见考点word模板
初级药师职称考试常见考点1.临床前药理研究分为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学、药动学和毒理学研究(急毒、长毒、一般毒性、特殊毒性)等。
2.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称副作用或副反应。
3.半数致死量LD50是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4.局麻药的应用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
5.儿童用药口服给药为首选。
6.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或终身应用。
7.生物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制剂给药后的体内过程,通常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8.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制剂中,主药成分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9.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个体、疾病、饮食等差别。
10.代谢与排泄过程称为消除。
11.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也称药物的体内过程。
12.药品的国家标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药品标准。
13.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乳剂常发生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14.注射用水是最常用的注射用溶剂。
15.注射剂要求适宜的pH,血浆的pH为7.4,pH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一般控制在4~9的范围内。
16.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1)注射用水;(2)原辅料;(3)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等;(4)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5)输液器具。
17.注射用无菌粉末又称粉针,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注射,是一种较常用的注射剂型。
适用于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特别是对湿热敏感的抗生素及生物制品。
18.辅料不能改变药物的药理作用。
19.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PEG4000,PEG6000)、月桂硫酸钠(镁)等。
20.胶囊剂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以防囊壁溶化。
21.栓剂常用的硬化剂有白蜡、鲸蜡醇、硬脂酸、巴西棕榈蜡、蓖麻油为栓剂的增稠剂。
药师职称考试药理学知识点总结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药师职称考试药理学知识点总结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一、单室模型血管内给药的药动学(一)单室模型血管内给药的药动学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单次给药的药动学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后很快在体内达到分布平衡,药物的体内过程基本上只有消除过程,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C=C0·e-kt式(3-2-5)式中,C0为静脉注射后的血药初始浓度;C为t时刻的血药浓度,其对数方程为:lnC=-kt+lnC0式(3-2-6)对数方程为线性方程,因此由血药浓度数据的回归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得消除速率常数k,由其截距可以求得C0。
由此可以根据(式3-2-2)计算消除半衰期t1/2,根据式(3-2-3)计算表观分布容积V,根据式(3-2-4)计算总清除率Cl,药-时曲线下面积可按式(3-2-7)计算。
式(3-2-7)2.单室模型静脉滴注单次给药的药动学静脉滴注是指以缓慢、近乎恒定的速度向静脉血管内给药的一种方式。
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式(3-2-8)式中,C为t时刻的血药浓度;k0为滴注速度。
由式(3-2-8)可见,滴注初始C值迅速增大,随后增大速度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一个恒定的浓度值,称为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用Css表示。
式(3-2-9)静脉滴注时,达到C ss以前的血药浓度C始终小于C ss,任何时间的C值都可用C ss的某一分数来表示,称为达稳态分数或达坪浓度,用f ss表示。
临床需关心静脉滴注持续多少时间才能趋近稳态浓度,该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式(3-2-10)可以看出,达到稳态某一分数f ss所需要的时间与药物的t1/2成正比,t1/2越短,达到稳态的时间越快;可与滴注速度K0的快慢完全无关。
(二)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药动学药物除了直接通过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外,还可以通过血管外给药,如口服、肌内注射、透皮给药和黏膜给药等。
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均需通过给药部位的生物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在体内分布并进一步被消除。
初级药士考试《专业知识》59个高频考点(5)
初级药士考试《专业知识》59个高频考点(5)41、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个体、疾病、饮食等差别。
42、代谢与排泄过程称为消除。
43、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也称药物的体内过程。
44、新药的临床药动学则是研究新药在人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的变化规律和作用特点,揭示疾病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规律,考察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其目的是为拟订新药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为制订新药上市后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45、 I类——钠通道阻滞剂①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此类药有奎尼丁等;②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此类药有利多卡因等;③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此类药有普罗帕酮、氟卡尼等。
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因阻断β受体而产生作用,此类药有普萘洛尔等。
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延长APD及ERP,此类药有胺碘酮等。
IV类——钙通道阻滞药,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此类药有维拉帕米等。
46、胰岛素可用于治疗各型糖尿病,特别对1型糖尿病是唯一有效的药物。
还用于以下各型情况:①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物未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
②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血症、高渗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的糖尿病。
③经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无效的糖尿病。
④合并重度感染、高热、妊娠、分娩及大手术等的糖尿病。
47、双胍类药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或饮食控制未成功的患者。
可单用,亦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增强胰岛素及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48、磺胺类药物与PABA结构相似,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从而影响叶酸代谢。
49、多黏菌素B能与革兰阴性菌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结合,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50、氨基糖苷类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医药师复习要点
医药师复习要点一、药物学在医药师的复习中,药物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
药物学研究的是药物的来源、性质、制剂、贮藏、分析检验、药效学和药物作用机制等。
以下是医药师复习药物学的要点: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治疗作用、给药途径、药物目标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化学分类、药理学分类和临床应用分类。
2.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影响药物药效和副作用的重要因素。
药物的吸收受到给药途径、药物性质、药物制剂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内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进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医药师需要掌握不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4.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各类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医药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5. 药物的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医药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医药师需要严格遵守药物使用指南和政策,确保患者得到药物的最大功效,同时最小化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药剂学药剂学是医药师复习的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研究药物的制剂、贮藏、生产、质量控制和药物使用。
以下是医药师复习药剂学的要点:1. 药物制剂:药物制剂是将药物制成适合给药途径和使用的形式,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气体制剂等。
医药师需要了解不同给药途径的特点,并能正确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剂。
2. 药物稳定性和贮藏: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和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是影响药物质量和效力的重要因素。
医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稳定性和合适的贮藏条件,确保患者获得药物的最佳效果。
3. 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药物的生产过程需要合理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生产流程和药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合格药品的评价和监管。
4. 药物计量与给药:医药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计量技术和给药知识,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计量和给药指导。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 药理学笔记整理[精品文档]
药理学课程特点:强化冲刺班,课时约13个小时;课程要求:听课——考点、重点、难点;记忆——表格、结构图、顺口溜;练习——做题目课前导入:第一节绪言第二节药效学第三节药动学第一节绪言考纲: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基础学科。
药物机体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可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或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机体:有机整体;离体组织器官;培养的细胞;病原微生物。
(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二、新药药理学新药——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制造工艺或增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
1.临床前药理研究(以非人体为研究对象)(1)主要药效学;(2)一般药理学: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一般毒性;特殊毒理:致癌、致畸、致突变;(4)药动学(药代研究)。
2.临床药理研究(以人体为研究对象):(1)I期临床试验:20~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
目的: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病例不少于100例。
目的:观察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Ⅲ期临床试验:上市前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病例不少于300例。
目的: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
(4)Ⅳ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上市后监测,长期广泛考察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
第二节药效学考纲续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各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有作用或作用强,而对另外一些组织器官无作用或作用弱,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初级药师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试题1[1][2]
初级药师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试题1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初级药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下面是一些考试试题,帮助你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试题一
1.药剂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简要说明。
2.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3.解释药物代谢的概念,并说明其对药物在体内作用的影响。
4.药理学研究的是什么内容?描述一下其重要性。
试题二
1.什么是药物的药效学?它对疾病治疗有何重要意义?
2.解释一下药物的药动学是什么,以及药动学参数如何影响药物在体内
的表现。
3.请描述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4.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如何预防和应对药物不良反应?
试题三
1.请简要介绍一下药理学中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2.给定一个药物治疗方案,如何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个性化调整药物剂
量?
3.解释一下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并列举出至少三种评价指标。
4.请描述一下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总结
以上试题涉及了药剂师职责、药物剂型、药物代谢、药理学、药物动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备战初级药师考试的考生来说,这些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基础。
希望通过这些试题的练习,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初级药师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级药师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级药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药学基础知识1. 药物分类: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用途,药物可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中药等不同类别,各类药物在临床上有不同的应用。
2.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和给药系统的科学,了解不同药物的制剂形式和给药途径能够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3.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药效和毒性等内容。
4.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性对合理应用药物非常重要。
5.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一起使用时,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药效的现象,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二章:解剖学和生理学1. 人体解剖学:了解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理解药物在体内作用的机制和途径非常重要。
2. 人体生理学:了解不同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生理功能,可以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神经系统: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理解神经药物的作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循环系统: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理解循环系统药物的作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 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理解呼吸系统药物的作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药物治疗学1. 药物治疗学原理:了解药物治疗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药物的治疗效果、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剂量与给药等内容,能够提高合理用药的能力。
2. 药物选择和用法:根据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原理,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3. 临床药物应用:了解不同疾病的治疗规范和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4.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特点,能够及时判断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口服药物的吸收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口服药物的吸收[单选题]1.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的是A.小肠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B.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C.药物(江南博哥)吸收指自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D.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增多E.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结肠段药物降解酶较少,活性较低,有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
掌握“口服药物的吸收”知识点。
[单选题]4.以下转运机制中药物从生物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的是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胞饮D.吞噬E.出胞作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被动转运系指不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跨膜转运的过程。
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又称被动扩散)和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
掌握“口服药物的吸收”知识点。
[单选题]5.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为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E.吞噬作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大多数药物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掌握“口服药物的吸收”知识点。
[单选题]6.关于影响胃排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A.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B.身体姿势C.药物的理化性质D.食物的组成E.精神因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包括:①食物的理化性质;②药物的影响;③食物的组成;④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⑤其他因素:右侧卧比左侧卧胃排空快,精神因素等。
其中后三类属生理因素范畴,而药物的理化性质虽然可能影响胃空速率,但其不属于生理因素的范畴。
掌握“口服药物的吸收”知识点。
[单选题]7.食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的是A.四环素B.维生素B2C.青霉素D.喹诺酮类E.地高辛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若饭后服用,胃空速率减慢,维生素B2连续、缓慢地通过十二指肠吸收部位,主动转运不易产生饱和,药物吸收增多。
而其余选项的药物,食物都可以减缓或减少其吸收。
掌握“口服药物的吸收”知识点。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冲刺试卷二(精选题)
[单选题]1.药物适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条件A.一次给药剂(江南博哥)量>0.5gB.油水分配系数大C.溶解度>1mg/mlD.药物活性剧烈E.t1/2>1h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缓释制剂有关知识。
毒性极大、治疗窗很窄、血药浓度与药效没有相关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从药物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方面,溶解度差、剂量很大、半衰期很短或很长、吸收不规则或吸收差、体内吸收部位受限的药物制成口服缓控释制剂应特别慎重。
[单选题]3.不利于胆汁排泄的因素是A.具有羰基、磺酰基或铵离子的原形药物B.药物或代谢物极性大C.分子量300左右D.肝细胞病变E.蛋白结合率低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胆汁排泄。
胆汁75%由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故肝细胞病变时不利于胆汁排泄。
[单选题]4.患者男,18岁。
咽痛、发热,2周后出现四肢关节疼痛,伴有红肿,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43mm/h,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应选用的治疗药物是A.哌替啶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镇痛新E.色甘酸钠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用药。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作用;(2)抗炎抗风湿作用:急性风湿热患者服用后24~48h内退热,缓解关节红肿及剧痛,血沉减慢;(3)抑制血栓形成。
[单选题]5.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药物是A.万古霉素B.氧氟沙星C.链霉素D.阿莫西林E.多黏菌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抗菌药物应用。
万古霉素仅用于严重耐药的G+菌感染,特别是MRSA和MRSE感染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单选题]6.患者男,56岁,高血压病史10年。
近2年经常胸闷,乏力,食欲差,一周前患感冒后,出现心悸、急促、肝在肋下2cm,双下肢轻度浮肿。
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已用强心及扩血管药治疗,还应给予的药物是A.利多卡因B.氢氯噻嗪C.普萘洛尔D.甘露醇E.维拉帕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专业知识药动学
第三节药动学三、药动学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及其影响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常见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熟练掌握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达峰时间、药物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消除率等掌握主要研究内容为两部分: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浓度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过程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ADME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单纯扩散!1.被动转运——简单扩散(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不需要载体③转运时无饱和现象④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⑤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①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②溶解性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③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PH值的影响(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pKa的含义:当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pH值。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a。
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最佳选择题一个pK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pH=7.4)中的解离度为A.10%B.40%C.50%D.60%E.90%『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 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10 7.4-8.4=10-1=0.1※总结: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药动学三、药动学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及其影响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常见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熟练掌握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达峰时间、药物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消除率等掌握主要研究内容为两部分: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浓度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过程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ADME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单纯扩散!1.被动转运——简单扩散(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不需要载体③转运时无饱和现象④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⑤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①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②溶解性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③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PH值的影响(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pKa的含义:当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pH值。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a。
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最佳选择题一个pK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pH=7.4)中的解离度为A.10%B.40%C.50%D.60%E.90%『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 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10 7.4-8.4=10-1=0.1※总结: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酸性药易分布于碱性中)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最佳选择题1、某弱酸性药物pKa=3.4,若已知胃液,血液和碱性尿液的pH值分别是1.4,7.4和8.4。
问该药物在理论上达到平衡时,哪里的浓度高?A.碱性尿液>血液>胃液B.胃液>血液碱性>尿液C.血液>胃液>碱性尿液D.碱性>尿液>胃液血液E.血液碱性>尿液>胃液『答案解析』方法一: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分布少。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方法二:由题目已知为弱酸性药物,则:在胃液:10 1.4-3.4=10-2=0.01在血液:10 7.4-3.4=104=10000在碱性尿液:10 8.4-3.4=105=100000只有非解离型药物才能跨膜转运,理论上达到平衡时,非解离型药物在各种体液中的量相等。
为便于计算,设非解离型药物的量是1,则:胃液中药物浓度=非解离型+解离型=1+0.01=1.01;血液中药物浓度=非解离型+解离型=1+10000=10001;碱性尿液中药物浓度=非解离型+解离型=1+100000=100001;故:碱性尿液>血液>胃液2、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答案解析』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重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2.主动转运特点:①需要载体,有特异性和选择性;②消耗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有竞争性抑制现象;如:青霉素与丙磺舒⑤与膜两侧的浓度无关※主动转运可使药物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组织。
3.膜动转运1.胞饮2.胞吐(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1.概念: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方式:多数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转运过程。
静脉给药不存在吸收过程。
吸收快——显效快;吸收多——作用强;2.影响吸收的因素:(1)理化因素如:脂溶性、分子量(2)给药途径(吸收途径)(3)吸收环境如:PH值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4)剂型1.(1)消化道吸收:①吸收方式:被动转运(脂溶扩散)②口服给药: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面积大、血流量大、肠腔内pH 4.8~8.2)2〉吸收途径:肠道内吸收→毛细血管→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体循环3〉首过效应:首关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如硝酸甘油(首关效应明显,舌下给药)③舌下给药:经口腔粘膜吸收特点:速度快,无首过效应④直肠给药:经痔(上/中/下)静脉吸收入血特点:血流较丰富,首过消除<口服(痔上静脉经肝脏入血);缺点:吸收不规则、不完全;药物可对直肠粘膜有刺激⑤吸收环境的影响:胃内的pH值(影响药物的解离);胃排空、肠蠕动速度(影响吸收的时间);肠内容物多少(影响吸收面积)(2)注射给药的吸收1〉特点:吸收迅速、完全2〉吸收方式:简单扩散,滤过3〉影响因素:*注射部位血流量越丰富,吸收越快且完全;*疾病状态影响注射部位血流,影响药物吸收;*药物剂型:水溶液吸收迅速;油剂、混悬剂等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3)呼吸道吸收:经肺泡上皮细胞或呼吸道粘膜吸收特点:速度快(似静脉给药),无首过效应缺点:剂量难控制,药物可能对肺泡上皮有刺激性。
适用的物质: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药物或气体。
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有机磷酸酯类等。
(4)皮肤和黏膜吸收:黏膜>皮肤经皮给药: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经皮给药的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透皮吸收),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等。
鼻腔给药:特点:吸收面积大,血管丰富,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分子量1000吸收迅速。
略(三)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分布概念: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血药浓度下降)药物自血浆消除的方式之一;药物分布不均匀,不同步;大多数以被动转运方式分布,如果以主动转运方式转运,则药物可集中于某一组织器官2.影响分布的因素(1)与血浆蛋白结合(2)体内特殊屏障(3)组织亲和力(4)局部器官血流量(5)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1)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血浆蛋白有:清蛋白(白蛋白)、β-球蛋白、酸性白蛋白等。
一般规律:酸性药物多与白蛋白结合;碱性药物多与α1-糖蛋白结合;特点: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竞争排挤,浓度增加);临床联系:竞争排挤,浓度增加如:华发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氯丙嗪主要与白蛋白结合(2)体内的特殊屏障:血脑屏障——是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的屏障,有利于维持中枢NS内环境相对稳定。
特点:致密,通透性差;病理状态下通透性可增加透过方式:脂溶扩散和主动转运◇分子小,脂溶性高,极性小的物质易于通过胎盘屏障特点:通透性高。
妊娠用药禁忌!!血眼屏障局部给药。
(3)组织的亲和力:碘——甲状腺但不一定是作用的靶器官:硫喷妥钠——脂肪组织;四环素与钙络合沉积于骨骼及牙齿中(4)局部器官血流量(再分布)人体脏器的血流量以肝最多,肾、脑、心次之。
这些器官血流丰富、血流量大,药物吸收后往往在这些器官迅速达到较高浓度。
药物从血流丰富的器官到其他组织器官的过程叫再分布。
如:硫喷妥钠(5)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pH约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pH约7.0)浓度较高。
举例:口服碳酸氢钠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四)药物的代谢1.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或称生物转化.2.代谢部位:主要是肝脏;3.药物代谢过程: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Ⅱ相反应:结合(与葡萄糖醛酸或乙酰基、甘氨酸、硫酸等结合)5.药物代谢酶:◇专一性酶:AChE COMT MAO◇非专一性酶: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CYP)6.肝药酶的特性(1)选择性低:针对各种药物均有作用;(2)变异性较大:个体差异大,先天,年龄,营养状态,机体功能状态,疾病等均可影响其含量及活性;(3)易受外界因素诱导或抑制◇肝药酶诱导剂,使药酶的数量增加,或活性提高。
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地塞米松等。
举例:孕妇在产前两周服用苯巴比妥60mg/d,可诱导新生儿肝微粒体酶,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从胆汁排出,可用于预防新生儿的核黄疸。
◇肝药酶抑制剂,使药酶的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
如:氯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等。
举例: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苯妥英钠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可引起毒性反应。
最佳选择题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现象是因为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E.氯霉素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五)排泄1.概念:排泄是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作用彻底清除的过程。
2.排泄器官:肾脏(主要)、肺(挥发性药物及气体)、胆汁、腺体(乳腺,汗腺,唾液腺汁)。
3.肾排泄过程及影响因素一些由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的弱酸性药物和弱碱性药物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阿司匹林吗啡头孢噻啶哌替啶呋塞米氨苯蝶啶青霉素多巴胺噻嗪类利尿药丙磺舒4.胆汁排泄(1)途径:肝脏——胆汁——肠腔——粪便(2)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体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举例:洋地黄毒苷的肝肠循环比例25%,T1/2:5~7天,作用消失需2~3周。
5.其他途径乳汁、经肺呼出、粪便、唾液等二、药物代谢动力学要点: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达峰时间、药物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消除率等。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给药后药物随时间迁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以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出曲线图,为时-量曲线;药效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为时-效曲线;(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意义1.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值及其出现的时间。
◇血管外途径给药的3期:①潜伏期: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
②持续期: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