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用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课件

合集下载

诗人谈诗PPT教学课件

诗人谈诗PPT教学课件

三、教学方法
因为本节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所 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图形直观提出问题,通过 数学表格分析问题,通过数学符号解决问题。以独 立思考发现为前提,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解决问 题。
四:教学手段
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利用 (1)利用辅助小黑板,展示引入函数的图象,以利节约时间. (2)利用彩色粉笔,引导学生发现图象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数形结合 形成概念 剖析例题 巩固新知 及时练习 反馈调控 梳理总结 内化提高 布置作业 以图创新
图形引入 激发兴趣
对称是大自然的一种美, 通过观察图象的共同特征, 引出课题。
数形结合 形成概念
•观察图象的对称特征,完成课本表 格,引导学生观察当自变量互为相 反数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即 f(x)=f(-x)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出偶函数的定义。
•类比得出奇函数的定义。
剖析例题 巩固新知
通过对定义的分析,得出判断函数奇偶 性的方法,通过例题1,得出判断函数 奇偶性的一般步骤。
及时练习 反馈调控
• 让学生及时练习习题一,通过习题一,反馈学生对于奇偶函数 图象特征的掌握情况。
• 通过学生练习习题二,反馈学生对于判断证明函数奇偶性的方 法,即奇偶函数数的特征掌握情况。
内容组织安排
首先通过具体实例引出第一个知识点奇偶函数的定义。 而后通过例题学习第二个知识点,判断一个函数是奇函数 还是偶函数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学法指导
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1)学生以往对于图象的对称性已经有所了解。 (2)学生对于数形结合已经有了初步的领悟。
实现目标的途径 (1)通过让学生探究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归纳 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分析,达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九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诗人谈诗》课件苏教

九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诗人谈诗》课件苏教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诗人谈诗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 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 感情. 2 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 作者评论的方法.
鲁藜(1914-- ),福建人.三岁随家到越南 侨居,1932年回国,参加革命,开始写诗. 1938年去延安.诗集有《醒来的时候》、 《锻炼》、《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 寓言等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鲁藜简介
曾卓简介
曾卓(1902--2002),当代诗人,湖北人,1936年参加革命,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内涵,视野开阔.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
正音
门槛 曙光 乍然 山峦 眺望 藜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诗人谈诗》课件

《诗人谈诗》课件

• 我想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就是 ‚形‛和‚质‛。诗的定义可以是 ‚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 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这是 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 ‚形‛,那所表写的‚意境‛就是诗 的‚质‛。 • --《美学散步》宗白华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 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 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 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 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 ‚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 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 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 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 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 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 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 境的真实反映。
• 3.寄寓深刻: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
曾卓
• 曾卓(1922-2002 ),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 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 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 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 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 却。出版的诗集有《门》 (1944) 、《悬崖边的树》 (1981)、《老水手的歌》 (1983)。
诗歌的情感
•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 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 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 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 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 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 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 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理解 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 派等因素。
第1节,通过对月光的误 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诗人谈诗》 精选优质课件

《诗人谈诗》 精选优质课件
《一个深夜的记忆》 它反第平知正这它只3养个“同任上亲 小先我我老伟 诗让士书个、能之一时识如本能有不性有学何大要幼不开说到大只地大犹性从让 , 次 他 是 高 书 让 我 成 是 风 们 的 人 的 钱鲸 看 始 醒 爸 我 的有 球 夫 如 是文我没拿也没尔值我是读在从,瑕生时给 生分担来爸们文 三重三冬在中们有到会有基得们最书现北行癖快候他 活析心的你家学 个还日日现看知知《开穷所大知初的今边动,事我买 在评父时不的作 小旧不里今出天识着尽说家天醒习知来起真,开衣 海论亲候用时家 节貌读的知钢,地的车的,去地来惯识/来正莫始服 底,,我担候茨 ,,书阳识铁诗、不到,没细、的,爆仿吧成如恋。 的反这发心父威 十但,光爆是人晓断学坚有细晓人一炸佛为读了时复么现,亲格 行还则,炸!怎不为人补校持任地人辈的吹全书,候诵大自也才以要礼带的8样只何1生充去学何,生子年动中。为经读的己许知前 旧义给年个炼是将。和看习力慢。不代了国了常原雪躺今道说 貌不我代字成你深积我让量慢知里月、抽受诗会在年,过 变交春里,的、夜累,人比地所,亮全出到,不病我我: 新,的,》但他当,有始知品措不的世更其读会床上考书 颜便温不,展、作人的终识,。能弓界多他完因上不试籍 ,觉暖能兴示她黎便时处更如接弦的的海把为,了的是 到面;接奋的而明会候于强果触/一时底自路离初时任 处目触得意是?落为不大大新于颗间生己滑我中候何 莺可新睡境十后了败,家的是闪陪物的出不了语一 歌憎的不 却三于中之用有知我闪男的感什远,文种 燕,知着很亿时午地知空识听的常冷受么的我就知 舞语识觉丰坚代带。识能便见红对嘲、事另最写识 ,言便,厚强。着武够会了星父热体情一想了的 更无会我,不我装去被黎。亲讽会呢张不一的 有味被至蕴屈出起买时明说,与?病通篇基 潺。时今涵的去来一代的要说困我床的作础 潺代还的中吃的本所音在小惑希上是文, 流所记意国一人看淘响学幼用望父为,是 水淘得蕴人顿是哦汰”校鲸“亲什其任 。汰当却民饭不!。上长读戴么他何 。时很!让他可补得书着别的一是深我也战习又摘氧人都门靠刻们会胜班丑记气有是学打。再在的,又”罩困空科着次教。男奇的看难白的手站学友怪形着我。基电起楼也。式我们础筒,下是写,要的,把面农下旁帮基偷我等村来边,础偷们我 的 , 围 而 。躲大两,与满我在家三而同了们被庭个且桌医有子--小家交生困里-地时里流。难连球。很;别续搞穷人十得,就几干所不个干以帮晚净我了上净经呢看,常?完不问后的再父来。有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ppt.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你 缘分让我
12
在这里遇见你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019年5月16日
2019年5月16日
缘分让我在这பைடு நூலகம்遇见你 缘分让我
22
在这里遇见你
1.【难点探究】《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开头和结尾是
怎样呼应的?
【答案】文章开头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这首诗的“偏
爱”之情,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之处。
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了偏爱这首诗的原因,
是其“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是其“反映了生活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你 缘分让我
10
在这里遇见你
赏诗方法
特别感受——偏爱
导思1.文中哪两个 字最能体现作者对 这首诗的感受?说 说产生这种感受的 原因。
关键词: 宁静深沉 抓意境
导思2:从文章第②段 来看,你认为要读懂 这首诗首先需了解什 么?
沉静意境
导思3.熟读文章, 想 一想作者是如何 阐释这首诗的意境 的。
2019年5月16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你 缘分让我
25
在这里遇见你
宁静而深 沉的意境
总写:表达对此诗的偏爱之情 分写:阐发意境,探索情感 总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一个深夜 的记忆
盼望黑夜结束 渴望黎明到来 回到现实中来
对时代最 敏感的诗人
2019年5月16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你 缘分让我
26
在这里遇见你
和胜利的渴望。

九年级语文诗人谈诗PPT精品课件

九年级语文诗人谈诗PPT精品课件
1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 2 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 3 感情.
4 2 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 5 作者评论的方法.
鲁藜(1914-- ),福建人.三岁随家到越南 侨居,1932年回国,参加革命,开始写诗. 1938年去延安.诗集有《醒来的时候》、 《锻炼》、《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 寓言等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 短诗在语言、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 以“小小”、“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票, 用得明了、形象、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 总而言之,《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 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 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 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 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 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 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 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 思之情。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2021/02/25
16
第二部分(2--5) 作者对诗歌的意境进行 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
第三部分(6) 写作者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 “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教学后记: 诗歌的教学,要重视朗诵的作用,要在课堂教学
的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
• 诵读欣赏
• 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 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提供余光中简介和 《乡愁》的鉴赏: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15 诗人谈诗(苏教版 九上)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15 诗人谈诗(苏教版 九上)
答案:“流”字,既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又使一幅静的画面 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
得丰富多彩。
【沙场点兵】 品析“河岸被山影压着”里的“压”字的妙处。
答案:“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既
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却不到的压抑心情。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 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 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2)诵读《一个深夜的记忆》,概括每节诗的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节写诗人眼前的月光及产生的错觉;第二节 写由风声引起的联想;第三节又回到现实,写月夜下诗人所见 之景。
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
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
余地。
2.体会情感 (1)结合每节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在每节诗中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答案:第1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第2节, 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第3节,写又回到 “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2)着眼全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现实中夜景的描绘和由此引发的想像,表 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
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1.正音辨形


乍然(

门槛(
lǒnɡ(
)罩


山峦(
shǔ(
)光


tiào(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课件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课件 苏教版

2、“开门,还是深夜”,这一 句只是对错觉的纠正吗?
此句是含有深意的。因为诗人写
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
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
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
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
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2020/1/2
精品课件
14
小结:鉴赏现代诗歌
(1)诗歌的语言 (2)诗歌的形象 (3)诗歌的情感 (4)诗歌的艺术特色
2020/1/2
精品课件
25
2020/1/2
• 曾卓(1922-2002 ),原名曾 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 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 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 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 而退却。出版的诗集有《门》 《悬崖边的树》、 《老水手 的歌》。
精品课件
26
1、文章开篇有何特点?
朗 读 指 南
2020/1/2
精品课件
6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2020/1/2
精品课件
7
结构:诗只有三个小节,十行81个字, 但展示的意境却很丰厚,蕴涵的意蕴却很 深刻。
2020/1/2
精品课件
9
“河岸被山影压着”
• “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 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 不到的压抑心情。
2020/1/2
精品课件
10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 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发现 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 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 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也 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着。

《诗人谈诗》课件(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诗人谈诗》课件(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学子
窗外 —— 月光洒满大地 窗内 —— 灯光格外清晰 墙上 —— 日子正在倒记 床上 —— 别人已然休息
水韵天堂
一束灰暗的光 / 折射出人世的沧桑 人在生活中漂泊 / 心在遗忘中流浪 记忆在年轮中寻找方向 总有一个梦想 将疲惫的心隐藏 去寻找传说中的水韵天堂 没有风雨的阻挡 一切任情感徜徉 天使说这里春风荡漾 天使说这里有明媚的阳光 天使爱说这是人间的天堂 何不在这臆想中醉一场 告别我那心灵的忧伤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朗读释义
•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2)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把行
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起来。
生动描绘
• (1)请一位同学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 朗读诗歌。
• (2)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中描 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
引进概念
• (1)意象: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 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 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 “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更 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这充分 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看出了诗人 对黎明的渴望。
“河岸被山影压着”
• “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 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 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

《诗人谈诗》PPT(上课用)

《诗人谈诗》PPT(上课用)

朗 读 指 南
《一个深夜的记忆》初读不大好懂。 先不看分析评论,反复诵读原诗,读 完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与困惑用“读书 摘记”的形式写下来,与同桌交流;然 后阅读分析评论,看看哪些与你的想 法一致,哪些比你的更深入,哪些你 原来的理解不够准确,应该加以纠正; 最后在原诗旁边加上批注,批注时可 以引用评论文章中的话,更希望有你 自己独到的感悟与发现。
诗人谈诗 曾卓
作家简介
曾卓,原名曾庆冠,(年 ), 诗人,出生于湖北武汉,著有诗 集《门》、《悬崖边的树》、 《白色花》(合集)、《老水手 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 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 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 的寻求者》、《让火燃着》、 《听笛人手记》等,诗论集《诗 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 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 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
在沉记静叙中。( ) ③ 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这在一般新 诗中是少有的。( )
描写
议论
2下面诗句中托物咏怀,表明作者坚守节操、至死
不变的一项是( ④ )
①.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 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艾青《黎明 的通知》) ②.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空飘扬,/风是你的 身体,你和太阳同行,/常想飞出物外,却为地 面拉紧。(穆旦《旗》 ③.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 子·咏梅》
第一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 结束。
第二节,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 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 的现实的夜中。
“月光流进门槛”为什么说成是“流”?
“月光流进门槛”是客观叙述。但是这个客观 叙述是带有主观感受的性质的。这当然是 诗人的主观感受。有了这个“流”字,一幅静 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 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惜 墨如金而又鲜明生动,这就是诗人语言运 用成功的一大标志。

九年级上《诗人谈诗》课件用

九年级上《诗人谈诗》课件用

门槛 ( kǎn ) 乍然 ( zhà ) 眺望 ( tiào )
曙光 ( shǔ ) 山峦 ( luán ) 藜 ( lí)
第一节
通过写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第二节
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
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 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 “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 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这 充分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看出 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
• 一方面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黎明到来 的“光感”; • 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 的人”。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而这个诗人 “不仅是指他自己。”(这里的“我”是一 个艺术形象,而不是指诗人实在的自我。) • 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 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
鉴赏现代诗歌
• (1)诗歌的语言 • (2)诗歌的形象 • (3)诗歌的情感 • (4)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的语言
• 诗歌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 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语言 富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所 以,鉴赏诗歌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 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 深层含义。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 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 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 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 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 托物言志等
请同学们阅读席慕容的《七里香》, 说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并谈谈你的理解。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 是最初醒来的人”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九上《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九上《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15、诗人谈诗课题15、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学目标1、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和形成的评价清晰表达出来的。

2、阅读欣赏《一个深夜的记忆》,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蕴,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反复诵读原诗和分析评论,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与发现。

难点:理解诗句: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过很多诗歌,如何评论诗歌呢,今天学习《诗人谈诗》二、揭示目标1、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和形成的评价清晰表达出来的。

2、阅读欣赏《一个深夜的记忆》,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蕴,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三、交流有关曾卓和鲁藜的资料曾卓(1902—2002),湖北黄陂人,当代诗人。

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作者思考生活,视野开阔。

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饱受忧患,但是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而是充满激情,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尤其《老水手的歌》为作者的扛鼎之作。

鲁藜(1914—1999),福建省同安县人。

1932年开始写诗。

1938年去延安。

解放前出版的诗集有《醒来的时候》《锻炼》等,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红旗手》《星之歌》《时间之歌》《鹅毛集》《天青集》等,还发表过小说、寓言等作品。

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四、组织自主阅读、讨论。

从作者抒发的情感讨论交流后明确:1、明确中心思想诗歌通过对月光产生错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的期待。

2、理清文章结构3、体会写法诗是语言的艺术。

读这首诗,首先感觉的就是语言的精练和准确。

先说精练。

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

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

但是这个客观叙述是带有主观感受的性质的。

因为月光只是照在大地上,而不是“流进门槛”的。

十五课诗人谈诗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十五课诗人谈诗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 醒来旳人”
作者强烈地期望黎明后来,发觉夜还正深 (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后 来旳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 看清现实后来旳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 有我是最初醒来旳人”中能够感受到诗人 旳执著。但诗人说“只有”又并不是否定 其他旳人,不是经过对比来突出自己是唯 一旳“最初醒来旳人”,这里旳“我”是 一种艺术形象,而不是指诗人实在旳自我。
宁静而深沉旳意境

宁静

以动衬静
深沉

对于时代最敏感旳人 期望黎明最迫切旳人
段落大意旳了解
1段:体现自己对这首诗旳“偏爱”, 体现了眼光、感受和了解旳独特;
2-5段:对诗歌旳意境进行阐发,对诗 人内在旳情感世界进行探索,合理旳 想象和分析,为最终结论旳得出打下 坚实旳基础;
6段:体现了对这首诗旳总体评价, “宁静而深沉”旳概括,简洁而精确。
③.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 幽州台歌》
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 子·咏梅》
——王维 《竹里馆》
《咏怀诗(其一)》-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难过。
判断下列句子所利用旳体现方式。
①这首诗写于抗战时期旳延安,描写 旳是诗人在一种深夜醒来时所看到旳情景。 ( )记叙
②起伏旳山峦,河岸边旳山峦旳巨大 旳暗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 描写 )
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旳人物形 象,也指抒情诗中旳抒情主人公, 更多旳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旳景或 物。
意境,就是诗人要体现旳思想感情 与诗中所描绘旳事物或画面有机融 合而形成旳一种耐人寻味旳艺术境 界。″意″是诗中抒发旳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旳事物或画面。

15《诗人谈诗》课件(第2课时)

15《诗人谈诗》课件(第2课时)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写于1945年12月 自读鲁藜的《泥土》,从自己独特阅读感受出 发,写一篇题为“中学生谈诗”的评论。
怀。
诗人描写的是月光和月光下的景色,但不是为了 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表现革命战争年代人们 美好的心灵:盼望“黎明”,渴望光明而又乐观的情
怀。诗人不是因为鲁藜是他的好友而偏爱他的诗,这
在曾卓《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文的最后一小节已做 出了回答。
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这在一般 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
語文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4
研 读 课 文
05
课 文 小 结
06
布 置 作 业
情境导入
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诗人鲁藜用他那颗敏 感细腻的内心为我们记录了那一夜他突然醒来的所见 所思,接下来我们去看看诗人曾卓是怎么评价这首诗 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宁静而深沉静而深 沉的意境
提到,“我”却又偏爱 抗战时期的延安 具体阐述
错觉产生的联想 黎明到来的期待 总体评价:喜欢宁静而又深 沉的意境
时代最敏 感的人
细读《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从曾卓对
鲁藜这首诗的评说看,他对这首诗的总体 评价是什么?最看重的是什么?对鲁藜这 首诗有什么独到体会和见解?
他独到的见解,对诗歌创造性的分析。
而且,作者曾卓巧妙地把星和风声组合在一起,一有 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作者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歌的
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因他们
有了动感。 其次,在曾卓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 来”,这是原诗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境。是作者的发 挥,从而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加深了。

《诗人谈诗》课件(苏教版九上) 教学课件 衡水中学内部资料

《诗人谈诗》课件(苏教版九上)   教学课件 衡水中学内部资料
1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 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 感情.
2 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 作者评论的方法.
鲁藜(1914-- ),福建人.三岁随家到越南 侨居,1932年回国,参加革命,开始写诗. 1938年去延安.诗集有《醒来的时候》、 《锻炼》、《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 寓言等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诗人谈诗》教学课件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诗人谈诗》教学课件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诗人谈诗》教学课件
诗人谈诗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
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2 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
作者评论的方法.
鲁藜(1914-- ),福建人.三岁随家到越南
侨居,1932 年回国,参加革命,开始写诗.
1938 年去延安.诗集有《醒来的时候》、
《锻炼》、《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
寓言等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鲁藜简介
曾卓简介
曾卓(1902--2002),当代诗人,湖北人,1936 年参加革命,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内涵,视野开阔.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正音门槛曙光
乍然山峦
眺望藜( kǎn)( shǔ)( zhà )( luán )( tiào )( lí )
反复诵读诗歌
捕捉诗情流动的轨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通过写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 达对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 睡”的现实的夜中。
赏析:“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 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 “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 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这 充分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看出 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
2、“开门,还是深夜”, 这一句只是对错觉的纠正吗? 此句是含有深意的。因为 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 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 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 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 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 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诗歌赏析第一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诗歌赏析第四步:推敲诗中字词的表达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古代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诗歌的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 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诗歌赏析的基本技巧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把握诗中的意象
3.领悟诗歌的意境
4.推敲诗歌的字词表达 5.体会作者的情感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一个深夜的回忆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 藜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想象 体会诗《一个深夜的记忆》 蕴涵的深刻含义。 2.在体悟诗歌的基础上分析诗人丰富而 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3.在体悟诗情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语言 特色。
了解诗歌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 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 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
鲁藜(1914-1999)原 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他 认为:“诗不可能是自我表 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 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 追求名利的工具。”“诗就 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 捧向人民的鲜花。” 从 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 诗集《醒来的时候》、《儿 时的歌》、《鹅毛集》、 《鲁藜诗选》等。
“河岸被山影压着”
• “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 人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 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 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 的人”
• 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 望黎明,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 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 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 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 初醒来的人”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着。
4、作者鲁藜,以自己的独 特眼光,从常见事物身上发 现了美,你能说出他发现了 怎样的美吗? •《一个深夜的记忆》描写的是更“常见” 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山影、旷野,但不是 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表现战争 年代人们美好的心灵:盼望“黎明”、 渴望光明而又乐观的情怀。
课堂练习:尝试赏析
• 1、诗是语言的艺术。读这首诗,首 先感觉的就是语言的精练和准确。第一 节 “月光流进门槛”中哪一个字用得 非常精练? “流”字,既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 受,又使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 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 感受变得丰富多彩。
《一个深夜的记忆》初读不大好 懂。先不看分析评论,反复诵读原诗, 读完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与困惑用 “读书摘记”的形式写下来,与同桌 交流;然后阅读分析评论,看看哪些 与你的想法一致,哪些比你的更深入, 哪些你原来的理解不够准确,应该加 以纠正;最后在原诗旁边加上批注, 批注时可以引用评论文章中的话,更 希望有你自己独到的感悟与发现。
朗 读 指 南
朗读释义、体情悟理 (朗读)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结构:诗只有三个小节,十行81个字, 但展示的意境却很丰厚,蕴涵的意蕴却很 深刻。 第一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 夜的结束。
6.理解诗歌的主旨
自学提纲:(朗读, 归纳诗歌每一节的含义。 3、 尝试赏析“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 阳光”“河岸被山影压着”“我感觉到, 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鲁藜以自己的独特眼光,从常见事物身上 4、
发现了美,你能说出他发现了怎样的美吗?
诗歌赏析第二步:把握诗中的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1.朗读诗人曾卓对这首 诗的评论,他认为这首 诗的意境是什么? 2. 找出这首诗哪些意象 能体现“宁静”?哪些 又是体现“深沉”呢?
诗歌赏析第三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 感悟,或根据诗人曾 卓对这首诗的理解, 把诗人所要表达的意 思概括出来。
这是一首时代 感很强的诗歌 。 试着借助课文提供 的信息,了解这首 诗的创作年代
诗歌赏析第二步:把握诗中的意象, 领悟诗歌的意境
(1)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 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 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2)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 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 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