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x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行业 时期
距今四 五千年

纺织业的发展

丝 织 业
商朝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纺 织 业
棉 纺 织 业
纺织业的发展
素纱单衣,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 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仅49克, 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这件“单衣”如果除 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 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 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 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 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 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 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 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春 秋 金 镡 金 首 铁 剑
春 秋 铜 柄 铁 剑
战 国 铁 双 镰 范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 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 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 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 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 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 这些排囊,就叫“水排”。 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 是南阳太守杜诗(?-38) 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 基础上发明的。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课件
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关系的产生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十九分。
4.《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 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D)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2、工官的特点:
奢侈性、高超性、封闭性、 垄断性、不流通性、专门性
积 极
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①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3、
②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③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价 消 ④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⑤生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弊端丛生;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列表
朝代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燃料 木炭 木炭
煤炭
煤炭
动力或方法
质地
规模
人力皮囊鼓风 生铁

淬火及柔化处理 畜力马排鼓风 水排、低温炼钢
出现经过淬 火的钢件
几百人
推行铁业官营

制度,全国设
铁官49处

北宋 煤
竖式风箱
明 焦炭 坩埚炼铁

焦炭 土高炉炼
产量增加 冶铁所 资本主义萌芽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2、唐代陶瓷业成就:
(1)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2)两大制体系: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3)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长沙铜官窑)
3、宋代名窑众多: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泉、耀州窑
4、元代:青花瓷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张PPTppt文档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张PPTppt文档

预习交流 2
中国古代手工业为什么能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提示:(1)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 政治保障。 (2)经济条件: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 展提供了原料;②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态势和基本特点
材料一 金属器是“国之重器”,金属制造业关系着国家力量的强弱, 也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
2.冶铁技术 (1)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人工冶炼铁器的技术。 (2)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3)两汉时期: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使用人力皮囊鼓风和畜力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 装置——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冶铁的生产效率。 (4)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 (5)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田庄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田庄多为聚族而居,是在自然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其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 换,因此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的性质,其中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形成 牢固的人身依附关系。因此,田庄经济依然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二、“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1)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 官办,由政府垄断。 (2)生产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3)弊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 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 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五、制瓷业的成就
1.制陶业 (1)原始社会: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经风行一时。 2.制瓷业 (1)过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2)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江西景德 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 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4)唐宋元明时期: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其 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课件

25
注: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如不慎侵犯了您的 权益,请联系Q2653327170, 我们将做删除处理,感谢您的 理解。
2021/4/6
26
2021/4/6
13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轨迹
2021/4/6
14
唐三彩
2021/4/6
15
青花瓷
雅白这
、瓷种
清体瓷 青
新上器 花
,敷釉 瓷
充以透 为
满蓝明 白
生色如 地
命纹水 蓝
力饰, 花
。, 2021/4/6素
在 洁
瓷 ,
16
邢窑白瓷
2021/4/6
粉彩山水楼阁纹瓶(乾隆)
粉彩瓷
17
【合作探究】
影响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 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对封建国家而言,可以十分方 便地征调各类工匠。
2021/4/6
4
二、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秦朝:出现青铜防锈技术。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 结合所学法律知识想一想,作为一个公 民,如果发现历史文物和遗址,应该如 何处理?
2021/4/6
18
中国古代主要的手工业形态
2021/4/6
19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经营形态主要有:官营、私营、家庭经营等,是自 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部门多、规模大、分工细、管理严、技术高; • 技术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各国; • 明清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

陶瓷业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表现
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图
商代到东汉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图
唐代
宋代 清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①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②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③唐朝晚期: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
民间私人 民营手工业 自主经营
民间 工匠
一般 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
(匠户)
官营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劳动力
家庭手工业
依附于农民家 庭之中,与家
农民
庭农业相结合
生产 规模

产品用途 (流向)
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和 缴纳赋税,是副业, 剩余产品在市场流通
民间私人 民营手工业 自主经营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 于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 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 鼎型制雄伟,重达 832.84斤,高达1.33米, 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 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 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 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 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 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 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 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 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 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 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 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 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 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 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 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 国宝”之一
民间 工匠
一般 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
(匠户)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 营、集中、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14 人民版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14 人民版

田庄手工业 地主控制,农户 加工农副产品 、 主要满足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代表性行业
1、冶金业
2、制瓷业 3、纺织业
㈠冶金业技术的发展
1、冶铜技术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 夏:铸造比较讲究 商周:繁荣 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2、冶铁技术的发展
2、影响
唐朝:开始输出国外 明清: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各国 17世纪起,世界各地开始产生瓷器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
彩瓷
珐琅瓷器
㈢异彩分呈的纺织业
纺织原料:麻、葛、丝、棉 距今四五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战国时期:棉、绢、罗、纱等多品种多, 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丝绸之路 明清:丝织中心——苏州、杭州 民营丝织业兴盛 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与特点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基本概念
手工业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 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主要表 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 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 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过程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代表性行业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西周:已能制造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冶钢技术的发展
春秋晚期:有钢剑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领先世界
司母戊鼎
四羊方樽
水排
㈡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发展过程
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技术成熟,青瓷、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 元代:制瓷中心 明清:瓷都——景德镇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9 人民版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9 人民版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 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
春 秋 金 镡 金 首 铁 剑
春 秋 铜 柄 铁 剑
战 国 铁 双 镰 范
五、冶金业
冶铜业
——青铜冶铸及代表作
冶铁业
春秋: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战国: 炼钢和淬火工艺 东汉: 水排的发明和应用 南北朝: 灌钢法
能力提升
3、某冶铁手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灌钢法和用 煤做燃料,该手工作坊不可能早于( C )
1、<<周礼>>中将妇女的纺织生产称为“妇功”, 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 作“国有六职”.这说明( C )
A、妇女地位提高 B、纺织业收益超过农耕 C、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D、纺织业开始兴起
展厅二 冶 金 厅
青铜器展区 冶铁技术展区
四羊方尊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 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 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 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 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 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 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 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 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 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 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 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 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 “十大国宝”之一
三、官营手工业 1、工官和匠户的概念:
①“工官”的概念: 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
②“匠户”的概念: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特殊行业的 服务对象的 产品的 制作工艺的 行业之间的 劳动者 垄断性 特殊性(官府、皇家)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高超性
封闭性
缺少积极性
古代官营手工业——皇室和贵族 (代表当时最高技术)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张PPT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张PPT

祭祀蚕神图
先蚕图(元.王祯) 《农书.农器图谱集.蚕缫门》
令 世汉 界 惊朝 叹
素纱 襌衣
解说语: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来源】2011年重庆市高考真题文综历史题
A
7.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上,中华民族为人类奉献出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无论是古代的汉唐盛
世,抑或是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一不中国史犹如一副中外文化交流的画卷。
商代中期----东汉晚期 东汉青瓷



北 白
唐 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
色来
邢窑----白瓷碗
• “邢窑类银,……邢窑类雪” ——唐·陆羽《茶经》
• “内丘白瓷瓯,端溪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李肇的《国史补》
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宋以来仪态万方的名窑 玫瑰紫釉尊
河北—定窑孩儿枕
陶器主要有黑陶、白陶和彩陶。
人面鱼纹盆 陕西半坡文化 距今六千多年
蛋壳黑陶高柄杯 山东龙山文化 距今三、四千年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 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 1300多年的历史。
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依据题中材料得出① ④两项结论,故排除。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9 人民版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9 人民版
①“工官”的概念: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
②“匠户”的概念: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特殊行业的 服务对象的
产品的 制作工艺的
行业之间的 劳动者
垄断性 特殊性(官府、皇家)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高超性 封闭性 缺少积极性
古代官营手工业——皇室和贵族 (代表当时最高技术)
家庭手工业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 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 —— ·王应奎《柳南续笔》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 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 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四、纺织业
新石器时代 原始纺织业出现 汉朝 技艺高超、提花技术 唐朝 规模大、分工细 宋朝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家穿用丝绸。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明代:①棉纺织业普及 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文 (资本主义萌芽)
下一张
新 石 器 时 代 的 简 单 纺 织 工 具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是简单的纺织工具.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材料:传说嫘(lei)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发明养
蚕)“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服”。
仰韶文化半个蚕茧
——胡厚宣:《殷代的蚕桑和丝织》 载于《文物》1972第11期
注释:这条卜辞的意思是说祭祀元示上甲要宰牛五头, 祭祀蚕示用牛三头。想见祭礼之隆重。“示”指神祇。故 蚕示也即蚕神
祭祀蚕神图
先蚕图(元.王祯) 《农书.农器图谱集.蚕缫门》
在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
玉石不仅可以用
来磨制工具、武 器,又是美丽的 装饰物件,寄托 了人们的艺术情 怀和精神追求, 而且还作为一种 礼器用来祭祀祖 先,因此中国玉 器一开始,就带 有神秘的色彩, 有辟邪,象征着 权力、财富、贵 贱等作用。
品种多, 技艺高。
起绒锦,或称绒圈锦、起毛锦,是三枚经线提花 并起绒圈的经四重组织。这种锦花型层次分明, 圈大小交替,纹样具立体效果,因而外观甚为华 丽。其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织造工艺高超,它是 这批汉代丝织物中的一项重要发现。
远 销
我的眼里只有你—“赛里丝”


丝绸王国
丝的发明和丝绸的制作,是中华文明的 见证。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他 们对中国的丝绸痴迷不已(丝即黄金),长 期以来丝绸之路也绵绵不绝。
“棉木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皆有,……” “织机十室必有……”
—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
南宋棉毯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 一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 最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 米,宽1.16米,经纬条线一 致,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黄道婆
早在南宋理宗帝年代,年仅13岁的黄道婆为逃避当童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 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 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棉纺织品市场占有率高,一定程度 可以反映棉纺织技术普及。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上绘的大型织机
明朝定陵出土的团龙袍料,其中龙体是用孔 雀羽织成。可在同一纬道上织出几十种颜色 和平纹,斜纹,缎纹等多种不同的组织结构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夏
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
发掘出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 标本。茧长1.52厘米,茧宽 0.71厘米,茧壳存留部分占全 茧的83%。茧壳的切面平直且 发光……是被人工割过的……是 家蚕而不是野蚕……是人工饲 养家蚕的物证。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衣长 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 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 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 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 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 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 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 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学考要求: 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
展厅一 纺织厅
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 世纪,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
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 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
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资料:现以祖庚甲时蚕神与上甲微并祭的 一条卜辞为例述下:“贞元示(音qí)五牛, 蚕示三牛,十三月。”
养媳随商船漂落到崖州水南村。当时黎族人的棉纺织技 术领先于中原汉族,黄道婆就倾心向黎民学习用木棉絮 纺纱,用米酒、椰水、树皮和野生植物作为颜料调色染 线,用机杼综线、挈花、织布的纺织印染技术,并比欧 洲早400年发明出脚踏“三绽三线”纺纱车和“踞织腰 机”织布机,提高了织棉质量,成了一名“中国古代伟 大的女纺织家”。以“踏车椎弓”织出的黎锦、筒裙的 图案艳丽素雅,有鸡花纹、马尾纹、青蛙纹等200多种, 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在黄道婆的故乡乌泥泾, 还有上海,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 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民谣。
•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 论道,谓之王公……或治丝麻以成之, 谓之妇功。
——《周礼·注疏·考工记》
• “掌妇式之法,以授嫔妇,及内人女 功之事斋。”
——《周礼·天官·典妇功》
附:言……典妇功之职,掌治丝麻之规格,并按标 准给予丝麻之材料。
国有六职,“妇功”乃其一。
资料一:据《唐六典》载,少府监役使的“技能工匠”达 19850 人,将作监所属工匠也有 15000人…… 资料二:唐代官营手工业的分工很细。如少府监下的织染 署,是专掌“供天子、太子、群臣之冠冕”的机构,共有 作坊 25 个:“凡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 曰絁,四曰纱,五日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 组授之作有五:一曰组,二曰绶,三曰绦,四曰绳,五曰 缨。
从这两个材料你能分析唐代官营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有哪 些特点呢?
规模大,分工细
资料: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 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真 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
——《朝野令载》卷3
从这则材料,你看出了什么呢?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子目录

资料:“棉,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 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 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图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 (素纱禅衣、起绒锦) 文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官营规模大,分工细;私营作坊出现 文
5、宋代:有了更大发展(棉纺织业 丝纺织业) 图
6、元代:黄道婆对纺织业工艺进行了革新,极大地推动 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