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春节故事传承千年的民间传说

春节故事传承千年的民间传说传承千年的春节故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具传统特色的节日之一。
这个庆祝活动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这些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了人们在春节期间互相讲述和分享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与春节相关的传承千年的民间传说。
1. 年兽的故事在春节来临之际,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与年兽有关。
据说,年兽是一种可怕的怪兽,每年都会在除夕夜出来吃掉村庄里的人和动物。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开始在除夕夜放鞭炮、张贴红色的对联、挂灯笼等。
他们发现年兽害怕噪音和红色,于是通过这些方式将年兽吓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春节期间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并且在团结一致的力量下,我们可以战胜困难,迎来幸福和繁荣。
2. 年画的故事年画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
根据民间传说,年画最早是为了赶走年兽而制作的。
人们把红纸剪成各种吉祥的形状,然后在上面绘画,以图驱邪、保佑平安。
逐渐地,年画也成为了表达美好心愿的一种方式。
年画的传统图案中常见的有寿桃、蟠桃、麒麟等吉祥图案,以及各种传统角色如财神、福神、喜神等。
这些图案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愿望的追求。
3. 元宵节的故事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元月圆之夜,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故事中有一个与元宵节有关的传说,称为“白蛇传”。
相传,白蛇和青蛇都是天地之间修炼成精的妖怪,白蛇变成了美丽的女子白娘子,青蛇则变成了青年许仙。
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
然而,白娘子被天帝发现,并被强行带回天界。
为了找回妻子,许仙找到了法海和镇元大仙的帮助,最终成功解救了白娘子。
为了纪念这个爱情传说,人们在元宵节晚上放天灯、吃汤圆,以展示对白蛇和许仙爱情故事的向往。
4. 舞龙舞狮的故事在中国的春节庆祝活动中,舞龙舞狮是一项让人喜爱的传统表演。
传说中,舞龙舞狮最早起源于抵御凶猛怪兽“蛇精”的传统习俗。
传说中,怪兽“蛇精”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来偷袭村庄,村民们通过放爆竹和舞龙舞狮来驱赶“蛇精”。
春节的传说故事

春节的传说故事春节的传说故事4篇春节的传说故事1从前,有一种怪兽名字叫“年”。
它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
平时,年兽躲在海底下,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甚至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
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老爷爷赶快躲一躲。
白胡子爷爷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只会是年兽怕我。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敢走年兽好办法。
春节快到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福字,在窗子上贴上红窗花,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爆竹,烟花。
春节的传说故事21 春节的传说故事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
“年”,头上长着角,非常凶猛恐怖。
“年”长年居住深山,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每个村里的人们全部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
”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发抖,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节日。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聚在一起,互相庆祝和祝福。
除了丰盛的年夜饭和烟花爆竹,春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
以下是其中几个脍炙人口的春节传说故事。
故事一:年兽的传说据说,每年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一只可怕的怪兽,即年兽,会来袭击村庄,吃掉人们和他们的家畜。
人们发现,年兽特别害怕红色和噪音,于是便张贴红色的福字和点燃鞭炮,用以驱赶年兽。
从此以后,人们每年在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贴福字,以此迎接新年,驱逐厄运。
故事二:夸父追日据古代传说,夸父是一个非常勇敢和热爱追求的神话人物。
他不满足于人间的平凡生活,决定追逐太阳。
夸父用尽全力,不断追逐太阳,但最终因体力耗尽而死去。
尽管夸父没有追上太阳,但他的精神激励着后来的人们追求梦想。
因此,在春节期间,人们用红色的夸父图案和烟花燃放,以纪念和致敬夸父的奋斗精神和无畏追求的精神。
故事三:钟离春钟离春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形象,被认为是带来春天的神灵。
根据传说,钟离春有四只翅膀,每年在立春这一天出现,为大地带来春天的气息。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制作钟离春的面具,戴在自己的脸上,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钟离春的形象通常被描绘成一个青年男子,面容和善并且带着微笑,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故事四:嫦娥奔月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和她的丈夫后羿生活在一起。
一天,后羿偷走了不死药,并且打算自己留下来不分享。
为了保护不死药不被盗取,嫦娥吞下了药物并飞上了月亮,永远离开了人间。
据说,嫦娥现在住在月宫,并带来好运和美好的愿望。
因此,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月光下欣赏月亮,并且祈求嫦娥保佑他们的家庭幸福和平安。
这些民间传说故事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成为了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仅是逗趣和有趣的故事,传说中的人物和形象还代表着人们对吉祥、幸福和希望的渴望。
春节民间故事流传千年的传说和寓言

春节民间故事流传千年的传说和寓言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寓言。
这些故事不仅富含智慧和道德,也让人们在欢庆春节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春节民间故事流传千年的传说和寓言。
一、年兽传说在中国的农耕社会中,人们非常畏惧年兽。
传说中,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逢除夕之夜,它就会爬出洞穴,伤害村庄里的人畜。
为了驱赶年兽,人们采取了各种办法,如放鞭炮、贴春联和挂红灯笼等。
据说,年兽最怕红色,所以人们过年的时候都会穿红色的衣服,挂红灯笼,以此来驱赶年兽。
二、牛郎织女的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在天上有一位织女,她嫁给了牛郎,并且生下了一对儿女。
然而,王母娘娘不满意这段人仙婚姻,于是将织女带回了天宫。
牛郎和织女被迫分离,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一天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三、猪八戒的寓言猪八戒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他是《西游记》中的一位妖怪。
猪八戒形象矮胖,喜欢吃懒惰,但也有许多搞笑的事迹。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用猪八戒的形象寓意着富贵和吉祥。
因为猪八戒代表着吉祥、丰收和幸福,在民间艺术中常被描绘为财神。
四、鱼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鱼是财富和富裕的象征。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吃鱼。
除了丰盛的鱼肉料理,还有一种传统的说法是,家里留下一些鱼头和鱼尾,寓意着年年有余。
有些人还喜欢剩下一些鱼骨头,寓意着“年年有鱼”,暗示着事业和财富的不断增长。
五、灯笼的故事灯笼作为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装饰物,也有着丰富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只名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害怕红色和火光。
于是,人们在除夕之夜点燃灯笼,以此来驱赶“年”。
此外,灯笼还寓意着希望和祝福。
人们认为,点亮灯笼能够让家庭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也能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吉祥。
春节民间故事流传千年的传说和寓言,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传统的价值观和智慧,也成为了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交流的话题。
春节的来历传说

春节的来历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既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又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与之相关。
下面,我将介绍春节的来历传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令人着迷的故事吧!传说一:击退年兽根据古代的传说,春节最早是为了防御“年兽”的袭击而设立的。
相传,“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它会在每年的农历除夕降临村庄,吃掉村民和牲畜。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开始在除夕之夜点燃火把、炮竹,制造响声和火光,以驱赶这个恶兽。
而后来,《年兽》一书的作者郭璞以及其他文学家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年兽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这个传说成为了解释春节来历的一个重要故事。
传说二:祭拜女娲另一个关于春节来历的传说和女娲有关。
相传,在上古时代,人类的先祖经历了无尽的寒冷和食物匮乏。
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创造了太阳、月亮、山川和河流等自然事物。
为了纪念女娲,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设立祭坛,燃烧香烛,向女娲祈福。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春节来历的重要一环。
传说三:红包的起源红包袋,作为春节时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也有一个关于它起源的传说。
相传,徐福是一个出生在夏朝的仙人,他在除夕之夜来到人间,给每个孩子发放了一些金币,帮助他们度过贫困的岁月。
自此,人们在每年的春节期间,都会给孩子们发放红包,以延续这个传统和纪念徐福的善行。
除了以上的传说故事,春节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习俗和活动。
比如放鞭炮、贴门神、舞狮子和舞龙等等。
这些活动和传统都是为了庆祝春节的到来,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够祥和、幸福和顺利。
总结起来,春节的来历传说丰富多样,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无论是击退年兽、祭拜女娲,还是红包的起源,这些传说都成为了春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这些传说故事,我们更能感受到春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让我们一起期待春节的到来,享受这个美好的节日吧!。
民间关于春节的故事传说

民间关于春节的故事传说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这一节日承载了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
下面将为你介绍几个关于春节的传奇故事。
故事一:年兽的传说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兽”,它每逢大年初一就会出来吃掉村庄里的人和动物。
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和爆炸声,于是在除夕夜点亮红灯笼、燃放鞭炮,以此驱赶年兽。
从此,人们在春节期间都会挂红灯笼、放鞭炮,以求平安吉祥。
故事二:祭灶的传说相传,每年春节前夕,灶君都会到天上报告人间一年的善恶事迹。
为了请灶君为自己说好话,人们会在厨房里准备一桌丰盛的食物,供奉给灶君。
如此一来,灶君在天上给玉帝报告的时候,就能够说上几句好话。
因此,每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灶的仪式,以表达对灶君的敬意。
故事三:红包的传说春节期间,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发红包,这个习俗源自古代的一个传说。
相传,有一只名叫“怪兽”的恶龙出没,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后来,他们发现恶龙最怕红色和尖锐的声音,于是纷纷在除夕夜挂红灯笼、放鞭炮,以此驱赶恶龙。
然而,后来人们发现,怪兽既然怕红色,那么红色物品就能够驱赶恶龙,于是他们开始用红色的丝绸包起钱财,给晚辈们送去,以此祝福晚辈们能够平安、幸福。
这就是现在发红包的起源。
故事四:年画的传说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在春节期间贴年画。
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年都会在除夕夜出来吃人,后来人们发现年怪兽怕红色和噪音,于是在年夜晚上贴红纸和挂钟,以此驱赶年怪兽。
渐渐地,人们将平时祈求吉祥的图案画在红纸上,形成了年画的传统。
如今,年画成为了春节期间的装饰品,寓意吉祥和幸福。
总之,春节是一个充满传说与故事的节日。
这些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承载着人们对春节的期盼和祝福。
每一个传说都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美好愿望,让春节更加富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也让我们每年都能以欢乐和祝福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7篇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7篇春节的由来及传说1春节由来与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春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春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人民最热闹、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除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外,春节还有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
这些故事和传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著名的春节民间故事和传说。
故事一:年兽的传说春节里最著名的传说之一就是关于年兽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只凶恶的怪兽,它名叫年兽。
每年,年兽都会在除夕夜出现,并肆虐村庄,吃掉村民的家畜和庄稼。
村庄的人们都非常害怕年兽,因此他们每年都要离开村子,躲到山里过年。
直到有一天,一个智慧的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抗年兽。
他知道年兽最害怕红色、光亮和响声,于是他建议村庄的人们在除夕夜挂红灯笼、放鞭炮和敲锣打鼓。
当年夜到来时,年兽被村庄里红光和响声吓跑了。
从那以后,人们每年都在春节期间挂红灯笼、放鞭炮和敲锣打鼓,以驱逐年兽,庆祝春节的到来。
故事二:观音救母的传说在南方一些地区,有一个关于观音救母的传说与春节有关。
相传,有一个年轻的渔民,他的母亲患有重病。
为了给母亲找到治疗的方法,他决定出海寻找仙草。
在大海上,他遇到了一场恶劣的风暴,船只被海浪掀翻。
就在他即将溺水的时候,一位仙女从海中浮现,她手持琵琶,美丽而神圣。
这位仙女原来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观音仙女救起了渔民,并告诉他要在正月十五晚上去找到一棵仙草。
渔民照办了,他找到了仙草,并把它带回家给母亲服用。
奇迹出现了,母亲康复了。
从那以后,人们每年在正月十五晚上,都会去庙宇里烧香拜佛,以感谢观音菩萨的救助。
故事三:嫦娥奔月的传说春节期间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那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升起,使得地球干旱无水,百姓生活极为艰难。
为了拯救人类,射阳的神射手后羿决定射下九个太阳,使得只剩下一个太阳普照大地。
为了奖励后羿的功绩,王母娘娘赐给了后羿仙丹,并告诉他只能同时拥有一个无上仙药。
春节有哪些传说

春节有哪些传说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许多传说与之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春节传说有关的故事:
1. 年兽传说:据传说,年兽是一种形似怪兽的神秘生物,每逢除夕夜出现,会吃光村庄的食物,吓唬人民,带来灾祸。
为了防止年兽的侵袭,人们开始贴红色的对联,燃放鞭炮,以及挂起红灯笼,相信这些活动可以驱赶年兽。
2. 姑苏城灯谜传说:有一个传说称,姑苏城的天台山上住着一位名叫阎贵妃的美丽女子。
这位贵妃的美貌令人惊艳,她制作的灯谜更是难以估计。
据说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解开阎贵妃的谜语,才能娶到姑苏城的女子为妻。
因此,每年春节期间,姑苏城的街头巷尾都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灯谜,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猜谜解题。
3. 吃汤圆的传说:中国人习惯在春节这一天一起吃汤圆。
这个习俗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元宝的孩子,因为冬天时他的父亲去世,他的母亲没有足够的钱给他买食物,因此他只能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一种特别软糯的小米饭。
为了让他不感到寂寞和挨饿,母亲用小米饭做成了汤圆形状,这样元宝就觉得仿佛有了饱满而温暖的家庭团聚之感。
这些传说和故事将春节与神秘的神话和美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人们带来了纯粹和富有意义的节日体验。
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

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不仅赋予了春节更深层次的意义,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美德。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感受古老传统的力量和温暖。
故事一:年兽的传说在古代的中国,有一种凶猛的神兽叫做“年兽”,每逢除夕夜,年兽就会来到村庄,吞噬农作物、家畜,并吓唬人们。
为了保护自己和村庄的安全,人们开始在除夕夜跳舞、放烟火,并用红色的挂件装饰家门,希望能驱走年兽。
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火光、噪音和红色,于是在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点亮红灯笼成为传统习俗,以此祈求平安幸福。
故事二:夸父追日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勇猛的神灵夸父,他追逐太阳,希望能追上它并与之合而为一,使人间永远不再黑暗。
夸父奔跑的速度非常快,一口气追了千里之后,渐渐感到渴了。
他一直追到大海边,然而太阳却依旧离他很远。
面对追不上太阳的现实,夸父变得非常愤怒,决定喝干大海的水来解渴。
然而,他始终没有成功,最终因为过度追逐而丧命。
为了纪念夸父的壮举,人们在春节期间举行龙舟比赛,划龙舟以纪念夸父,并祈求安康和丰收。
故事三:嫦娥奔月的传说又一个关于春节的著名传说是嫦娥奔月。
相传很久以前,中国人民受到了十分凶恶的玉兔之害,为了守护人们的安全,嫦娥喂给玉兔仙草,这种仙草能使玉兔变得温顺。
可是,渐渐地仙草的数量减少了。
为了搜寻更多的仙草,嫦娥决定奔向月亮寻找仙草。
她带上了一块不足以使她太重的仙草,并借助一个巨大的弓射向天空。
弓弦把她推向天空,最终她成功地登上了月亮。
为了祈求嫦娥的守护,人们在中秋节前夕,在院子里摆放月饼、蜡烛,仰望明亮的月亮,以此表达对她的思念和祝福。
故事四:年夜饭的传说中国的春节传统中,年夜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年在除夕夜出现,吞食牲畜和人类。
有一天,一个老人告诉大家只有在除夕夜的时候家人团聚共进晚餐,“年”才不敢来。
春节的民间传说

春节的民间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
在这个喜庆的时刻,有许多令人神往的民间传说围绕春节展开。
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春节的故事内涵,也代代相传,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
传说一:年兽的故事关于年兽的传说是春节中最为知名的传说之一。
相传,在古老的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当除夕之夜来临,它便会爬出水里,肆虐村庄,伤害人们和牲畜。
人们发现这个怪兽害怕红色、光亮、爆炸声和火烟,于是他们在除夕之夜贴红纸、点燃爆竹,以驱赶这只凶恶的怪兽。
多年以后,这个传统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节习俗。
传说二:祭祀牛头马面据说,牛头马面是掌管阴间的牛头人身和马面人身的神灵。
每年除夕之夜,人们要在家门口焚香祭拜牛头马面,以祈求他们保佑一家的平安和吉祥。
传说中,牛头马面具有威武勇猛的形象,但他们性格温和,心地善良。
因此,人们相信牛头马面可以守护家庭远离邪恶和灾难。
传说三:年画的神奇年画在中国是春节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之一,它不仅以绚丽多彩的图案吸引人们的目光,也有着非常独特的民间传说。
相传,过去有一位年画画家,他以笔下的动植物为主题,画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年画。
这些年画吸引了许多神仙和神兽的注意,他们纷纷离开天界降临人间,只为了能与这些年画中的动物亲近一会儿。
因此,人们相信贴上年画能够招来神仙和神兽的庇佑,保佑家庭平安幸福。
传说四:红包的来历红包是春节期间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东西,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它喜欢吃小孩子。
人们发现只要在红纸包里装上硬币,再给孩子们递过去,这个怪兽就会狼吞虎咽地吃下红包,而不再伤害小孩子。
久而久之,给孩子红包成为一种保佑和祝福,也成为春节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说五: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最具特色和热闹的庆祝活动之一。
传说中,年兽最怕噪音和烟火味,同时也最怕龙和狮子。
因此,人们在春节期间会扮演龙的形象,舞动长长的龙身,以驱逐年兽,带来好运和吉祥。
春节节日故事

春节节日故事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非常多的民间传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民间传说故事似乎正在被逐渐遗忘,我整理了几个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1)、年兽的故事年兽又称"夕"。
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年兽就会进攻村子,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会吓坏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后来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2)、舜继部落首领的故事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继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正月初一( 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3)(、祈福美好愿望的故事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初一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看做一岁之首,一年开始,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华人的一个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4)、贴门神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春节的传说故事(通用12篇)

每次问及⼀些传统节⽇的由来时,⼤多数都是都是时间太过久远,没有史实记载说不清楚的。
但是春节这么重要的节⽇,你怎么能不了解呢?那么你知道春节的由来吗?下⾯是店铺精⼼整理的春节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传说故事篇1 中国的过年习俗,⼈们都会联想到吃饺⼦。
饺⼦是⼀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深受⽼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更成为⼀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张揖著的《⼴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称为“馄饨”的⾷品,和现在的饺⼦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天下通⾷”。
据推测,那时的饺⼦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是和汤⼀起盛在碗⾥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们把饺⼦叫“馄饨”。
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些地区仍然流⾏,如河南、陕西等地的⼈吃饺⼦,要在汤⾥放些⾹菜、葱花、虾⽪、⾲菜等⼩料。
⼤约到了唐代,饺⼦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模⼀样,⽽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单独吃。
宋代称⼦为“⾓⼉”,它是后世“饺⼦”⼀词的词源。
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为“扁⾷”。
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
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正旦节……吃⽔果点⼼,即匾⾷也。
”元明朝“匾⾷”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扁⾷”⼀名,可能出⾃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点⼼”、“煮饽饽”等有关饺⼦的新的称谓。
饺⼦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
民间春节吃饺⼦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
饺⼦⼀般要在年三⼗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初⼀的伊始,吃饺⼦取“更岁交⼦”之意,“⼦”为“⼦时”,交与“饺”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有很多传说,⼀说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是取其与“浑囤”的谐⾳,意为“粮⾷满囤”。
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的民俗语与⼥娲造⼈有关。
春节的民间传说

春节的民间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有许多民间传说与之相关。
这些传说以神奇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
1. 年兽的传说传说每逢除夕夜,一只凶猛的年兽会蜷伏在深山之中,带来凶险和不安。
这个年兽会在夜晚骚扰和吞噬人们和动物,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驱逐年兽,人们张贴红色对联、点亮烟花爆竹,以及燃放鞭炮,相信这些声光效果可以吓走年兽。
此外,年兽最怕红色,因此人们会贴红纸、穿红衣,放置红色物品,以此驱散年兽的恶势力。
2. 祭灶的故事据传,在农村地区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灶王爷。
灶王爷是一个掌管着人间善恶之神,是人们的家神。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待灶神非常虔诚,他们相信灶神掌管着家庭的幸福和繁荣。
据说,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神会离开天宫降临人间,检查家家户户的行为善恶,之后返回天宫汇报。
为了迎接灶神的到来,人们会准备以稻谷、米饭等食物为供品,同时焚烧纸钱和燃放鞭炮。
3. 元宵节的传说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与许多美丽的传说相关。
其中一则著名的传说是关于仙女与牛郎的故事。
相传,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仙女会从天上降临凡间,与尘世的牛郎相会。
这一天晚上,人们会点亮灯笼、赏花灯、品尝元宵,并举办猜灯谜、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这些传统仪式和娱乐活动,既彰显了人们对仙女和牛郎美好爱情的憧憬,也使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和梦想充满期待。
4. 五福的传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张贴大红色的对联,其中常见的祝福词就是五福临门。
相传,五福指的是寿、禄、康、众、福,分别代表长寿、高官、健康、众人安康和福气福利。
在古代,人们相信贴上五福对联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保佑家庭和一年的平安和繁荣。
而在现代,五福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5. 舞龙舞狮的传说在中国的春节庆典中,舞龙舞狮是一项非常盛行的活动。
舞龙和舞狮的起源与许多传说和故事有关。
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有各种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为春节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些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故事一:夸父追日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夸父的神,他非常威猛和勇敢。
夸父想要追赶太阳,于是他开始了奔跑的旅程。
可是,太阳太热了,夸父感到非常口渴。
他看到前方有一条大河,于是加快脚步冲向河边。
可是,河水越喝越少,离夸父越来越远。
夸父继续追赶,但是最终太阳还是消失在了天边。
夸父的追日之旅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勇气和坚持的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故事二:年兽的传说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物叫做“年兽”。
每到农历新年,年兽就会出现,捣乱村庄,伤害人畜。
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在每个村庄的门口贴红纸,点燃爆竹,鼓乐声阵阵,以驱赶年兽。
这个方式效果奇佳,年兽再也不敢再来惹人们的麻烦了。
因此,人们每年过春节时都要贴红纸、点燃爆竹,以此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并驱逐邪恶的年兽。
故事三:烧鞋的传说据说在南方有些地方,人们过年前要烧自己的旧鞋。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与这个习俗有关。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凶恶的怪物每年都在腊月最后一天出现来捉拿人们。
为了躲避怪物,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他们的门外烧起了篝火,烧得就是他们家人的旧鞋,他们相信,当怪物嗅到烧鞋的味道时,就会误以为那家人生病或已死去而离开。
自那时以来,南方的人们在每年的腊月廿九都会烧鞋来祈求平安。
故事四:鼠年的来历据说,鼠年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相传,在接近新年之际,天上出现了一场关乎生肖的比赛。
众生们无不期待,在天空中能见证自己的获胜。
比赛的项目是:谁能最先到达指定的地点。
各个生肖急匆匆地赶往那里,但最先到达的竟是一只机灵的鼠儿。
虽然它智慧过人,但它的体型却丝毫不如其他生肖高大。
所以,鼠儿能够首先到达终点,可谓是一个奇迹。
因此,鼠年成为了中国十二生肖中的首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10篇

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10篇1.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相传有一个鬼界,里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一鸣,夜游的鬼魂就会赶回鬼域。
如果鬼魂在晚上做了一些不自然的事情,申屠和雷宇会立即发现它,抓住它,并把它送给老虎。
所以世界上所有的鬼魂都害怕申屠和雷宇。
所以人们在象征幸福和好运的红纸上画出申屠和雷宇,并在春节期间贴在门窗两侧,以表达人们对来年好运的美好祝愿。
据说大门上贴了两个门神,所有的妖怪都会害怕。
2.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
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
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
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3.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sha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4.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关于春节的十大传说

关于春节的十大传说关于春节的十大传说如下:1、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的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
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
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
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
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
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
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春节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春节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被认为是全年最重要、最吉利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除了庆祝新年的到来,也会传承和分享各种民间故事和传说,以增添节日的氛围。
以下将介绍几个与春节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故事一:年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一个可怕的怪兽叫作“年兽”在春节夜晚出现,它会吃掉村庄里的农作物和家畜,甚至吃掉小孩子。
村庄里的人们都非常害怕年兽,于是有一天,一位年轻人建议村民在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放鞭炮和张贴红纸条,因为年兽害怕红色和响声。
于是,在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村庄上空充满了鞭炮声和红色纸条,年兽被吓跑了,村民们得救了。
这个传说也形成了过年时放鞭炮和贴红纸的习俗。
故事二:红包的由来相传,春节期间,有位叫做“苏老爷”的恶魔总是在夜晚偷偷找门缝进入人家,探索能偷走宝贵东西的机会。
一个年轻人聪明地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纸包中放入一张已经用红墨水写上祝福的白纸,夜晚,当恶魔苏老爷打开纸包时,立刻被火红色的亮光照得晕头转向。
年轻人趁机提着火把跑了出去,这样离奇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村落。
人们仿效年轻人的做法,将红纸封金钱给小孩子,用以辟邪。
逐渐地,这个习俗就变成了发红包的传统。
故事三:嫦娥奔月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已久,这个传说与中秋节有关,但在某些地区也与春节息息相关。
相传,古代有位愚公爷爷,他曾经努力筹集资金,欲修建一座高高的山。
可是,愚公尽管努力了一辈子,也未能圆了自己修山的梦想。
老天感慨愚公多年的辛勤劳动,决定帮助他。
于是,在春节期间的一天晚上,愚公看到了一位仙女嫦娥,她告诉愚公:“我愿意帮你圆你修建高山的梦想。
”嫦娥一挥魔术,愚公眼前就出现了一座巍峨高山。
愚公非常感激,但是他突然发现,这座高山造成了植物不生长和动物无法居住的问题。
于是,愚公奋力追赶嫦娥,希望让她带走高山。
最终,嫦娥化身为一只白兔,踏上了月亮,永远居住在那里。
每逢春节,人们看到明亮的月亮,就会想起嫦娥的故事,也会思念远在月亮的亲人。
民间关于春节的故事传说

民间关于春节的故事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全年最热闹、最喜庆的时刻。
除了各地纷纷举办的庆祝活动,春节还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流传于民间。
这些故事传说既有关于神话传说的,也有关于历史人物的,更有一些关于风俗传统与家庭生活的。
以下,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民间流传的关于春节的故事传说。
一、年兽传说小明是一个聪明机智的男孩,他住在一个小山村里。
每年的除夕夜,小明的村庄都会发生一件特别的事情。
村民们准备了许多红色的灯笼、鞭炮和烟花,将家家户户点亮,喜庆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村庄。
可是,除夕夜的午夜时分,一只很可怕的怪兽——年兽会突然出现,恶意地破坏村民们的家园,并将他们吃掉。
小明决心保护自己和村民们。
他利用自己的智慧,收集到了年兽怕红色、怕火爆声和怕烟花的特点。
于是,小明告诉村民们将家中的门窗打开,挂满红色的灯笼,放响鞭炮和烟花。
他们全家人也穿上最喜庆的衣服,围坐在桌前享用丰盛的团圆饭。
就在午夜时分,巨大的年兽出现了。
然而,当它看到整个村庄灯火通明,红色灯笼遍布,还听到炮声与烟花声,年兽吓得连忙转身逃跑。
从那以后,村子里的人们每年都会张灯结彩,放鞭炮,庆祝春节的到来,以此纪念小明英勇战胜年兽的传说。
二、年画传说古时候,南方某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叫做李大爷的老画匠。
春节来临之际,人们喜庆的气氛油然而生。
李大爷也希望为自己的村庄增添喜庆的气氛,就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一幅生动的春节年画。
这幅年画画得惟妙惟肖,上面有年兽、舞狮、灯笼等寓意吉祥的元素。
村民们看到这幅画后,纷纷从李大爷那里订购了年画,挂在家里庆祝春节。
年画成了春节的重要装饰品,也成了人们祈求吉祥和繁荣的象征。
三、年夜饭传说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叫做年的怪兽,每到除夕这一天,它就会出来吃人。
有一年,一个老人告诉村里的人,年兽怕红色、怕声音,因此建议大家在除夕之夜放鞭炮,穿红色的衣服,并在家门口贴上红纸,来驱逐年兽。
村里的人们听说年兽怕声音,就纷纷放鞭炮;听说年兽怕红色,就纷纷穿起红衣服;听说年兽怕火,就纷纷点起篝火。
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

春节的民间故事传说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引发了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这些故事既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机智,又流传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与春节相关的著名民间故事和传说。
【节气传说】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也是中国农历的节气“立春”。
根据传说,有一个人名叫封神榜的神仙,在立春这一天要宣布世间平凡之人的功绩,以决定是否升职为神。
因此,过了立春这一天,老百姓们都会非常努力地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升职的机会。
【年兽传说】年兽传说是许多孩子心中的经典。
根据传说,每年除夕夜,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会出现,吃掉无辜的人们。
为了保护村庄,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便贴红纸条、挂灯笼,放鞭炮,以驱赶此怪兽。
这也成为了春节期间热闹非凡的景象之一。
【舞龙舞狮传说】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传说,龙和狮子是两种神秘的动物,可以驱邪,辟邪,并带来好运和丰收。
人们相信,舞龙和舞狮可以驱赶霉运,迎来幸运和繁荣。
因此,每年的春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舞龙舞狮表演。
【孔雀开屏传说】春节期间,人们也喜欢观赏孔雀开屏的壮观景象。
根据传说,孔雀开屏是因为它们看到了美丽的春天而感到欢乐。
于是,人们在春节期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模仿孔雀开屏,比如舞蹈、绘画和制作手工艺品等。
这也象征着人们对新年生活充满希望和喜悦。
【红包传说】在中国,春节期间,长辈们通常会给孩子们发红包。
这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个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在除夕夜常常伤害人们。
直到有一年,一个小孩子穿着一件红色的内衣外穿在外面,怪兽见到后吓得逃走了。
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大人们在春节期间给孩子们发红包,寓意着保佑他们平安、健康和幸福。
【元宵传说】春节的最后一天是元宵节,人们在这一天会吃元宵。
根据传说,元宵节的夜晚,上天派遣了一位仙女,引导人们过河。
为了感谢这位仙女,人们在元宵节时制作了圆形的元宵,并把它们浮到天空中,作为对仙女的祭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篇一】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
叫“年”。
“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
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
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
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
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
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
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
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个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逐步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
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
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
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
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
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
这样过了好
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
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
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不过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
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
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
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篇二】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
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
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
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
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篇三】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相关春节的传说故事。
传说,玉皇
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帮忙探查。
这事被如来佛
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
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
量商量再说吧。
”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
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
”如来佛心
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
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
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
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
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所以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
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篇四】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故事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能够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因为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个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