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探析

合集下载

实际利率法会计核算浅析

实际利率法会计核算浅析

借: 财务费用 等
5 13 26 5
×(/ I5 + 20×( / , 5 = 0 0 PA,, ) 15 PF I ) 10 第一个( / I5 是年 金现值 , PA,, )
系数 , 第二个( / ,, ) PF I5 是复利现值 系数 。 一般是通过插值测 出来 。 比如 : = %会得一 个答案 A, 设I9 大于 lO ; = l 得另一 个答 O O 设I 1%会 案B 小于 10 , , 0 0 则会有 (0 0 A) B A)( 一 %) 1%一 %)解 10 一 / — = X 9 / 1 9 , ( (
三 、 未确 认 融 资 费用 ” 分摊 “ 的
因此事项属折价购入 ,到期前各期应收利息 ( 面值 ×票面利
在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 ,由于合同期 限 较长 , 购入 固定资产的成本不能 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 , 而应以各 期付款额之 和的现值确定 。各期实际支付 的价款之 和与现值之间 的差额 , 合《 业会计准则第 1号——借款 费用》 符 企 7 中规定 的资本 化条件的 , 当计入固定 资产成本 , 应 其余部 分应 当在信用期间内确
6 ×43 9 = 0 3 7 0 元 ) % . 5 14 2 0 ( 。 2
溢、 折价 , 应当采用实 际利率法 , 按摊余成本对其进行后续计量 。 [ ]0 0 月1 X Z 司支付10 0 ( 例120 年1 日, Y 公 ,0 元 含交易费用 )从 , 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 年期债券 , 面值 l2 0 , ,5元 票面利率47 % , . 2
20年 1 1 00 月 日购 入 时 :
借: 持有 至到期投资——成本 贷: 银行存款
15 20 10 00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持有⾄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法持有⾄到期投资是指到期⽇固定、回收⾦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持有⾄到期的⾮衍⽣⾦融资产。

它具体的会计处理⽅式是怎样的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持有⾄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持有⾄到期投资时,按购⼊债券的⾯值借记“持有⾄到期投资——成本”科⽬,按实际⽀付的价款贷记“银⾏存款”科⽬,按⼆者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

资产负债表⽇,按票⾯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分期付息、⼀次还本债券)或借记“持有⾄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次还本付息债券),按应收的实际利息收⼊贷记“投资收益”科⽬,按⼆者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

⼆、简化持有⾄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法众所周知,企业持有的持有⾄到期投资主要是债权性投资。

企业让渡资⾦使⽤权,进⽽就应该拥有让渡资⾦使⽤权的利息收⼊,即投资收益。

那么,让渡资⾦使⽤权的利息收⼊如何计算呢?实际利息收⼊(投资收益)=期初让渡的资⾦×实际利率×计息期限(⼀)摊余成本的实质上述公式中,“期初让渡的资⾦”实质是什么?如何计算?简⽽⾔之,期初让渡的资⾦就是企业期初借出资⾦的总和。

如何利⽤账簿记录直接分析计算出该数据呢?1.摊余成本数量表现。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额经以下三个项⽬调整后的结果:⼀是扣除已偿还的本⾦;⼆是加上或减去采⽤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额与到期⽇⾦额之间的差额进⾏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是扣除已发⽣的减值损失。

实务中,企业应当设置“持有⾄到期投资”⼀级科⽬,并按投资的债券类别和品种分设“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进⾏明细核算,该科⽬期末借⽅余额表⽰企业持有⾄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也就是说,期末持有⾄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数量上等于“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科⽬余额的代数和,如果持有期间发⽣减值损失,也要⼀并扣减。

【推荐】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推荐】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的理解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第二十二章承租人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出租人融资租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我们先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讲起。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

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是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出题人在设计一道题目时,首先会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出现值,这个现值就是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比如近期我在徐氏军团“每日一练”中设计的一道题目,如下:【例题?计算题】正保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2年期债券,支付价款41486万元,债券面值4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票面利率8%,实际利率6%,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9年6月30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A.40764.50B.41130.58C.40387.43D.41600【答案】C【解析】(1)2008年1月1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4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486贷:银行存款414862008年6月30日:借:应收利息1600(40000×8%/2)贷:投资收益1244.58(411486×6%/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55.42借:银行存款1600贷:应收利息1600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1486+1244.58-1600=41130.58(万元)(2)2008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1600(40000×8%/2)贷:投资收益1233.92(41130.58×6%/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66.08借:银行存款1600贷:应收利息1600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1130.58+1233.92-1600=40764.50(万元)(3)2009年6月30日:借:应收利息1600(40000×8%/2)贷:投资收益1222.93(40764.50×6%/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77.07借:银行存款1600贷:应收利息1600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0764.50+1222.93-1600=40387.43(万元)(4)2009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1600(40000×8%/2)贷:投资收益1212.57(倒挤)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87.43(1486-355.42-366.08-377.07)借:银行存款1600贷:应收利息1600借:银行存款4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40000这个题目中“支付价款41486万元”这个金额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它实际上就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计算的结果,本题的未来现金流量是每半年收到的利息40000*8%*1/2=1600万元,以及最后一期收到的本金40000万元,将这些现金流量折现:1600/(1+3%)+1600/(1+3%)+1600/(1+3%)+1600/(1+3%)+40000/(1+3%)=41486.84(万元),即支付的价款41486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每半年付息一次,而题目中给出的利率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年利率,所以折现的期数为4期,利率为半年的利率3%。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实际利率法下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实际利率法下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实际利率法下的会计处理2010-08-20 17:08:21| 分类:财税专栏阅读27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规定,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按照现行税法有关规定的条件,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

对于上述规定阐述的实际利率法,在实务中应如何操作,纳税人对此十分关注。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如下分析。

会计规定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这两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是相同的,即均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计算的应付利息,是指当期债务人应该确认的财务费用,而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是指投资者获得的收益。

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指在购买阶段多付出的费用或者提前得到的收益在持有期间逐期确认为费用或者损失。

其计算公式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已收回本金±利息调整(或溢折价)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期初摊余成本-已收回本金+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计算方法1、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投资,其后续计量应按照摊余成本做期末计价,并以实际利率计算实际投资收益,用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

如债券面值1000元,该债券为五年期,按年分期付息,到期偿还本金,票面利率10%,购买价格900元,交易费用50元,实际利率为R,那么,根据1000×10%×(P/A,R,5)+1000×(P/S,R,5)=950元,就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实际利率。

新会计准则下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浅析

新会计准则下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浅析

有至到期 , 则在该金融资 产未到期前 , 能随意地改 变其 “ 初意 不 最
图” 也就是说 , 资者在取得投资 时意 图就应 当是明确的 , 。 投 除非遇 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 、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 以合理预计的独 立事件 , 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 ) 2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 日对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 行评价。 发生变 化的 , 应当将其重 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 行处理。 3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 () 到期前处理或重分类 ,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 初意图。如果 处置或重分类 为其 他类 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 投资 即企业全部 持有 至到期投 资在 出售或 重分类 前 的总额较 大
表 1 金 融 资 产 投 资 结 构 表
金融工具准则第二章第 1条 中规定 :贷款 和应 收款项 ,是指 7 “
在活跃市场 中没有投价 、回收金额 固定或可确定 的非衍生金融 资 产。企业不应 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 当划分 为贷款和应 收

持 有 至 到期 投 资 的会 计 处 理
金融工具 准1 “ 到期 日固定 、 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 且企业有 明确 意图和能力持 有至到期 的非衍生金融 资产 。下列非衍生金融 资产 不应 当划 分为 持有至到期投 资 :一 )初始确认 时被指定 为以公允 价值计量 且其 ( 变动计人 当期损益 的非衍生金融 资产 ;二 )初始确认 时被指 定为 (
账务处理是 : 持有至 到期 投资为分期付 息 、 一次还本债券 投资的 , 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 借记 “ 应收利息” 目, 科 按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记
“ 投资收益 ” 目, 科 按其差额 , 借记或 贷记“ 持有至到期投 资——利 息调整” 目。持有 至到期投 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的, 于 科 应 资产负债表 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 借记“ 持有至

实际利率法相关问题探讨

实际利率法相关问题探讨

实际利率法相关问题探讨实际利率法相关问题探讨一、摊余本钱的概念不是概念,而是计算公式实际利率法在财务管理中已有广泛应用,只不过?企业会计准那么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针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进行了具体解释:实际利率法是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本钱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应该说实际利率法概念本身并无很大问题,其主要问题出在其所涉及的摊余本钱的概念上。

“摊余本钱〞一词在?企业会计准那么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首次出现,准那么第十三条指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本钱,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以下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归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分析该摊余本钱之概念,发现它存在以下问题:不是标准概念模式。

按标准的概念模式,摊余本钱概念应为“摊余本钱是……〞,所以准那么中的概念最多算是一种计算公式的文字表述。

表述令人费解、模糊其辞。

准那么中的概念第二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中,“加上或减去〞令人费解,让人无所适从,不知何时应加何时应减。

“到期日金额〞和“累计摊销额〞的说法是模糊其辞的,因在不同付息方式下,“到期日金额〞和“累计摊销额〞的内涵是不同的。

强行统一、逻辑混乱。

准那么中的概念试图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所谓“摊余本钱〞进行统一,概念中统一用到了“摊余本钱〞、“归还〞、“本金〞等用语,殊不知这完全是不遵循客观规律的强行统一,其结果是导致了逻辑混乱。

尽管人们对“本钱〞一词的解释各异,但根本内涵是一致的:本钱是投资的代价或消耗。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对立的矛盾双方,一方形成金融资产,另一方就形成了金融负债。

不同情形下持有至到期投资 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

不同情形下持有至到期投资 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上旬□·92·不同情形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闫翠苹(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太原030031)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将此项投资持有至到期,但也存在提前将其处置的情形。

笔者将其分持有至到期与提前处置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其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

一、持有至到期情形下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情形下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各期期末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投资收益相加求得。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方法二:根据初始购入时计入利息调整的金额与各期末计提的利息相加求得。

其计算公式为: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各年确认的应收利息金额+初始购入时确认的利息调整金额(持有至到期时利息调整的金额已摊销完毕)。

例1:2007年1月1日,A 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B 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

该债券系B 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

A 公司拟持有至到期。

要求计算A 公司持有B 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我们用第二种方法求解便能很快得到: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12×100×5%×2+(12×100-1062)=258(万元)。

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更简便,无需计算出实际利率是多少便可求得累计投资收益。

二、提前处置情形下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是否发生过减值,将该项投资持有期间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分两种情形进行讨论:1.持有期间未发生过减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未发生过减值,其持有期间的累计投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持有期间各期期末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二是处置时产生的记入“投资收益”的金额。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根据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不仅第2号会计准则,2006年其他多项会计准则,包括收入、借款费用、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等,均要求企业按照实际利率法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收入进行确认和计量,并要求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

实际利率法是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在财务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只有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此,认真领会实际利率法的内涵,掌握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以及摊余成本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把握整个会计准则体系至关重要。

一、实际利率法相关概念(一)实际利率法概念的提出1.债券发行价格问题实际利率法与名义利率法相对应,它是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例如,债券的价值是其未来利息收入和本金的折现值,市场利率是决定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

企业发行债券时,可能市场利率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使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或者低于市场利率,从而导致债券溢价或者折价发行的情况出现,即债券的实际价值与票面价值不相等。

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为了补偿改造人损失,要采用溢价发行方式。

反之,则采用折价发行方式。

2.投资成本问题在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方式下,债券投资成本为实际支付的价款,与票面价值不等。

相应地,投资收益的计量应当改按投资成本为依据,而与票面价值无关。

3.利息计量问题在溢价或者折价发行债券的情况下,溢价是对发行人利息损失的补偿,折价是对投资人利息收益不足的补偿。

对投资收益或者利息支出的补偿自然使得债券实际投资收益或者利息支出不会等于票面利率。

此时就应当选择一个能够真实反映投资收益或利息支出的利率。

(二)实际利率根据第22号会计准则,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奇客小屋09CPA《会计》“系列总结”(新考生版)[02-03]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的理解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第二十二章承租人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出租人融资租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1.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

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是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出题人在设计一道题目时,首先会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出现值,这个现值就是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

【例题·计算题】正保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2年期债券,支付价款41 486万元,债券面值40 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票面利率8%,实际利率6%,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9年6月30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A.40764.50 B.41130.58 C.40387.43 D.41600【答案】C【解析】利息调整分摊表(1)2008年1月1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4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 486贷:银行存款 41 4862008年6月30日:借:应收利息 1600(40 000×8%/2)贷:投资收益 1 244.58(41 1486×6%/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55.42借:银行存款 1600贷:应收利息 1600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1 486+1 244.58-1 600=41130.58(万元)(2)2008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1 600(40 000×8%/2)贷:投资收益 1 233.92(4 1130.58×6%/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66.08借:银行存款 1600贷:应收利息 1600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1 130.58+1 233.92-1600=40 764.50(万元)(3)2009年6月30日:借:应收利息 1 600(40 000×8%/2)贷:投资收益 1 222.93(40 764.50×6%/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77.07借:银行存款 1600贷:应收利息 1600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0 764.50+1 222.93-1600=40 387.43(万元)(4)2009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1 600(40 000×8%/2)贷:投资收益 1212.57(倒挤)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87.43(1486-355.42-366.08-377.07)借:银行存款 1600贷:应收利息 1600借:银行存款 4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40000这个题目中“支付价款41486万元”这个金额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它实际上就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计算的结果,本题的未来现金流量是每半年收到的利息40000*8%*1/2=1600万元,以及最后一期收到的本金40000万元,将这些现金流量折现:1600/(1+3%)+1600/(1+3%)^2+1600/(1+3%)^3+1600/(1+3%)^4+40000/(1+3%)^4=414 86.84(万元),即支付的价款41486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每半年付息一次,而题目中给出的利率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年利率,所以折现的期数为4期,利率为半年的利率3%。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会计核算探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会计核算探析
本 =2 3 -2 0 = 3 ( 元 ) 74 40 34万 。
( ) 工程施 工” 目的余额 与“ 4 将“ 科 工程结算” 目的余 额相对 科
借: 工程结算
贷 : 程 施 工 — — 合 同成 本 工
6 1 87
60 00
工程施工——合 同毛利 34 3
20 40
87 1
转 回 日的摊 余 成 本 。企 业 会 计 准 则及 其 应 用 指 南 和 附 录 并 没 有 对
持有 至到期投 资减值后 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解释 ,而是在应用指
南 中规定 :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 量 , 比照贷款和应收款项
减 值损失计量 的相关规 定处理 ; 另外 , 企业会计 准则附录规定 : 发
报经批 准后作 为呆 账予 以转销 , 借记 “ 款损失 准备 ” 目, 记 贷 科 贷 “ 贷款 一已减值” 收 回减值贷款时 , 。 转销 相关贷款损 失准备余 额。
原确认 的减值损失应 当予 以转 回, 入 当期损益 。 是 , 计 但 该转 回后 的账面价值 不应 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 应 比照贷 款减值相 关规 定处 理 ,笔者认
为应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 1预计现金流现值 低于摊余 成本时计 提 ()
表 1
人=已收汇部分 ×收汇 时的汇率 +未 收汇部分 X6 月末 的f 率 = [
2 0x6 3 3 4 0X684 + 10 — 0 ) . 0 =6 1 ( 元 ) 当 0 . 6 + 0 . 7 (0 0 6 0 X67 9 8 7 万 8 3 9 。
1O 0 %
确 认 的收入 =6 1 一(0 0 2 3 ) 0 3 万 元 ) 当期应 确认 的 8 7 2 5+ 7 4 =2 3 ( ,

新准则下债券计息期不一致的实际利率核算浅析

新准则下债券计息期不一致的实际利率核算浅析

10 2 091 10 4 0 77 10 5 0 67 10 6 0 56 10 8 03 2 10 8 0 27 10 9 0 I1 10 0 000
企业作为“ 持有至到期投资” 入账 , 以期获取长期利息。 甲公 司购人债券 时的会计处理为 :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O 0 0O0
1 0 50 3 0 00 1 0 50 1 0 50 3 0 00 1 0 50 10 50 3 0 00
1 2 48 2 2 86 1 1 40 1 0 49 2 1 86 1 0 45 1 0 44 2 0 89
7 2 14 7 9 0 9 1 14 8 9 5 9 6 11 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 1 07 贷: 银行存款 12 1 007 A按会计计息期 的实际利率核算方法 . 设实 际利率为月利率r将各期现金流量折现 , , 持有
设半 年期实际利率 为i可以列出以下等式 : 0 0 , 『 0 3 x
PA I5+ 0 00X /(, )30 ] 14 6 = 0 0 7 用 / (, )10 0 PF I5 + 00 (+ i )12 1。 / /
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结果如下 :
时 点
21 0 0焦 1 2月 1 1日 1 2月 3 3 11 3月 3 1日 1 0 50 1 0 50 46 7 1 2 41 1 2 04 7 9
插值法可以求得半年期实际利率为i28 = .%。
二、 结论 与 启 示
1 2 1 00 7 10 9 093 1 0 1 094
1 2月 3 1日 3月 3 1日 2 1 年 9月 3 日 02 0
1 2月 3 1日 2 1 正 3月 3 03 1日
30 00

第二章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二章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二章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二章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在金融世界中,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金融资产类别。

它就像是我们在金融海洋中的一艘稳健航行的船只,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益和一定程度的风险控制。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简单来说,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有明确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券等金融资产。

这可不是随便买个债券就行,得满足几个条件。

比如说,企业得真的打算把这债券一直拿到到期日,而且还得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这么做。

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持有至到期投资呢?这其中有不少好处。

一方面,它能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定的利息收入。

想象一下,每年或者每半年,你都能按时收到一笔固定的利息,这感觉是不是挺不错的?另一方面,相对于股票等投资品种,它的风险通常要低一些。

毕竟债券的发行人一般都会努力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不然信用受损,以后再想融资可就难了。

接下来,咱们看看怎么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这就涉及到买债券花的钱啦。

一般来说,买债券的时候,我们付出的价款包括债券的面值,还有已经到了付息期但还没支付的利息。

比如说,一张债券面值 100 元,每年利息 5 元,现在已经过了半年该付息了但还没付,你花 105 元买了这张债券,这里面 100 元是债券的本金,5 元就是那半年的利息。

在持有期间,我们还得进行后续计量。

这时候就得考虑实际利率法了。

实际利率法听起来挺复杂,其实就是根据债券的实际利率来计算投资收益。

比如说,你买的债券名义利率是 5%,但市场实际利率是6%,那你就得按照 6%来计算投资收益,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你的投资回报。

持有至到期投资还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企业改变了持有意图,不想再持有至到期了,这时候就得把它重分类。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重分类有严格的规定和会计处理方法。

再说说减值。

如果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恶化,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那我们就得考虑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第二十二章承租人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出租人融资租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我们先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讲起。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

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是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出题人在设计一道题目时,首先会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出现值,这个现值就是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比如近期我在徐氏军团“每日一练”中设计的一道题目,如下:【例题?计算题】正保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2年期债券,支付价款41486万元,债券面值4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票面利率8%,实际利率6%,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9年6月30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
1。

第33讲_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2)

第33讲_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2)

第一节持有至到期投资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三)实际利率法1.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

2.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3.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费用、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

4.实际利率应当在初始确认时确定,以反映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一旦确定就不再重新计算,以反映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

5.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应当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6.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或一组类似金融工具)的现金流量和预计存续期。

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或一组金融工具)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或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四)会计处理原则1.减值: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准则的规定,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同时将减值损失或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2.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并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随后期间保持不变。

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很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并计入投资收益。

3.处置: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4.重分类:企业将一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该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实际利率法下的实务操作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实际利率法下的实务操作

秦文娇冯振田李颂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第一条规定,“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的条件,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

”对于规定阐述的实际利率法,实务中如何操作,许多人对此有点模糊,笔者现结合新准则作一分析。

一、从财务管理角度认识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自己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

比如根据票面(名义)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这就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来计算实际的投资收益,差额是对于之前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实际利率就是让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现在付出的成本,由此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就是能获得的收益率,拿这个收益率和一般的收益率比较,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一般情况下,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的价格和面值总是会有出入,所以就会存在利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这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公式:i=(1+r/m)m-1。

(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r,年限m)二、从财务会计角度分析实际利率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这两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是一样的,即都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这是新准则的一个重大变化。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使用的利率。

举例说明实际利率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息收入的思路和过程

举例说明实际利率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息收入的思路和过程

举例说明实际利率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息收入的思路和过程作者:王燕梅,裴淑红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22期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权性投资。

企业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本科目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一、实际利率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一)债券溢折价的形成原因及核算账户企业可按债券面值、溢价和折价购入企业债券。

债券溢价或折价是由于债券的名义利率(或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或市场利率)不同而引起的。

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表明债券发行单位实际支付的利息将高于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则购买单位应按高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即溢价购入债券,为以后多得利息而事先付出代价。

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表明发行单位今后实际支付的利息低于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则购买单位应按照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即折价购入债券,为今后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补偿。

债券溢折价通过“利息调整”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息收入的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的方法。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问题解析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问题解析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问题解析又称实际利息法什么是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编辑本段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实际利率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面值* 票面利率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未摊销的折价。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编辑本段实际利率法的特点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

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

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

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

实际利率法应用中关于实际利率的讨论

实际利率法应用中关于实际利率的讨论
情 况 发 生变 化 . 可选 择 比预计 存 续期 更 现 金 流 量 重 新 计 算 出一 个 新 的实 际 利
1 中 国 会 计 准 则 对 实 际 利 率
的 规 定
短 的期 间 内保 持不 变 . 可 以在 预计 存 率 再 根据 这个 新 的实 际利率 和修 正后 即
续期 间选 择几 个 相 对 稳 定 期 间 作 为 核
或 适用 的更 短期 间内保 持不 变 。实 际利 0 0年第 7辑 财 务 会 计 概 念 公 告 —— “ 款 持 有 期 间所 确 认 的 利 息 收 入 。 贷 应 2 0 《 在会 计 计 量 中使 用 现金 流 量 信 息和 现
定 符合 成本 收益 原则 .所 以 F S A B推 荐
2 美 国 财 务 会 计 准 则 委 员 会
财 务 会 计 概 念 公 告 中 关 于 实 际
美 国财 务 会 计 准 则 委员 会 ( A B) FS
利 率 的描 述 率 与 票面 利 率 差别 较 小 的 . 可按 票 面 也
利 率 计 算利 息 收 入 ,计 入投 资 收益 。” 当根据 实 际利率 计算 实 际利率 应在 取
实 际利 率 法应 用 中关 于实 际利率 的讨 论
谢 浩 兵
( 成都 市路桥 工程股份 有 限公 司 四 川 成 都 6 04 ) 1 0 1
摘 要 : 实际利 率 法则是 考 虑 了货 币资金 时 间价值 而针 对 这 个差 额 的一 种计 量 方式 。在 运 用 实际利 率法 时要 注 意 实际利 率 的确 定和 摊 余成 本 的计 算 。 数据 真 实反 映 业务 。 实 际利 率 法 的运 用 已经成 为一 使
使用第②种方法, 但不反对第③种方法。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全面解析与应用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全面解析与应用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全面解析与应用作者:邓雪雅蒋昕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03期摘要: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广泛,但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抽象难于理解,本文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运用图示法结合案例,全面解析该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图示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和利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抽象难于理解,本文以201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教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案例,引入图示法,从概念、原理、摊销、账务处理等方面分别对两者进行全面解析,将对此知识点的理解有重大帮助。

一、什么是实际利率法?如何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实际利率法定义为: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如何理解这一概念?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

发行债券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发行债券是筹资方筹集资金的一种渠道,筹资方因此要支付利息费用,投资方会获得利息收入。

由于市场不断变化,购买债券时总会出现溢价和折价的情况。

这些折价和溢价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实际买价与票面价值不相等,而投资方和筹资方在做出决策时,最需要知道就是自己在这项决策中真实应获得的收入或费用是多少,那这个真实的收入或费用如何计算?我们知道,真实利息并不等于票面利息?因为:票面利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而真实获得的利息收入或费用应该以实际买价为基数,以实际利率为标准来计算,这就出现票面利息与实际利息不相等的情况。

在整个投资年限中,票面的利息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不相等造成的差额,在各个会计期间要进行摊销处理。

实际利率法的真正作用,就是在整个投资年限的各个会计期间将这种差额准确地计算出来并逐期摊销,直至到零。

二、什么是实际利率?如何理解?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与计量方法商榷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与计量方法商榷
2 明细账 户 的 变化 、
人、 期末摊余成本四个项 目, 笔者认为改为五个项 目 与 会计 账务 处理 更具 有对 应 性 , 五个 项 目是 : 这 期初
原“ 长期债权投资” 目设有 五个 明细账 户: 科 债 摊余成本、 投资收益 ( 实际利息 ) 应收利息( 、 现金流
券面 值、 计 利 息、 应 债券 溢价 、 券 折 价、 券 费 入 )利息调整、 债 债 、 期末摊余成本 。
第1 2卷第 2 期
20 0 9年 6月
湖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 BE OL E AL OF HU IP YT CHNI NS I U E C I TT T
No. 1 1 2 Vo . 2
Jn 2 0 u .09
[ 文章编号]17—87 (09 0 —o 6—O 6 1 l8 2o )2 03 3
的非 衍 生 金 融 资 产。《 06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2 20 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中规定“ 持有至到期投
3 初 没有要求 进行初始成本 确
资” 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 的摊余成本 , 科 分别 认 , 因而将购买债券所缴纳的税金 和交易费用以及 按“ 成本” “ 、 利息调整 ” “ 、 应计利息 ” 等进行 明细核 其他与长期债券投资有关 的费用作为债券费用单独 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应采用实 际利率 列支 , 如果支付的债券费用金额较小 , 直接记入期 间
般企业 的“ 长期 债 券投 资 ” 务原 会 计 制度 规 余成本计量。各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 价等, 业 在确
4 J 定采 用 “ 长期 债权 投资 ” 目核算 ; O6企业会 计 准 定实际利率 时予以考虑 - 。在计算出实际利率 的基 科 2O 则将 “ 长期债券投资” 业务归并 “ 金融资产” 业务 , 规 础上 , 再按期计算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息、 现金流 定采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 目核算 。 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探析
摘要:2006版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每期利息收入是以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定的,其目的主要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对实际利率法及相关问题的准确理解就是一个急需把握的问题。

关键词: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摊余成本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理论依据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应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并确定期末摊余成本的方法称为实际利率法,即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作为当期利息收入,以当期利息收入与当期按
票面利率和面值计算确定的当期应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当期利息调整摊销额,以期初摊余成本加上或减去当期利息调整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本的一种方法。

实际利率法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内容主要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实际利率的确定、摊余成本的计算、持有期间的溢折价的摊销、利息收入的确认、可提前赎回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及其减值损失的处理等。

在整个核算中最复杂的核算内容就是持有期间的溢折价的摊销和利息收入的确认,新准则规定每期利息收入是根据持有至到期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计算确定的,因此实际利率的确定,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准确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的内涵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的都是自己在资本活动中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自己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一般情况下,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候的价格和面值也总是会不同,所以就会存在利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这就是利息调整
的摊销。

实际利率计算的应付利息是当期债务人应该确认的财务费用,而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是投资者得到的实际收益。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应用探析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由浅入深,与案例相结合理解该种方法的内涵。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金额确定以后,每年要进行利息收入的确认,可以考虑以下步骤:
第一,应收货币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第二,利息收入(计入利润的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第三,利息调整额=上述二者之差;
第四,实际利率的计算;
第五,摊余成本的确定。

关于实际利率的认识结合案例从初始确认开始,每一年末计息,如有偿还的本金及减值损失发生逐项计算。

第一步:初始确认时,例如甲公司2010年1月1日从二级市场购入面值500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6%、每年12月31日付息的乙公司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实际支付购买价款(包括交易费用)528000元。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成本)
500000
——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8000
贷:银行存款 528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交易费用可以理解为影响初始确认金额的因素,并且“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永远只反映债权性投资的面值,所以交易费用实际上计入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在有了“初始确认金额”之后,我们有了“当前账面价值”,因而可以计算“实际利率”,有了“实际利率”、“初始确认金额”、“到期日金额”可以进一步计算摊余成本。

也可以这样理解,此部分投资如果改变投资方向,一次性向外投资,第一年的投资额528000元,故应按528000元作为投资成本计算投资回报利息。

第二步:第一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实际利率已知为4.72%。

应收货币利息:500000*6%=30000
确认的利息收入;528000*4.72%=24922
利息调整摊销:30000-24922=5078
摊余成本;528000-5078=522922
借:应收利息 30000
贷:投资收益 24922
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078
本题按年支付利息,年末按照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按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在确认利息收入的时候,需要用到“期初摊余成本”,它是上一期的期末摊余成本。

2010年末的期初摊余成本根据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没有调整因素,即为“初始
确认金额”528000元。

因为利息调整摊销了5078元,得出第一年末的摊余成本就是期初摊余成本扣除利息调整额后的余额,摊余成本这里是一个变量。

如果债券是折价购入,这里就应在初始确认金额上再加上第一年摊销的金额。

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年收回了货币利息30000元后,其中含的利息调整额5078元,需要冲掉账面价值,因为最终的结果是要账面价值保持调整为到期时能收回的金额,即面值。

第三步:第二年末确认利息收入时:
应收的货币利息收入:500000*6%=30000
确认的利息收入:(528000-5078)*4.72%=24682
利息调整摊销:30000-24682=5318
摊余成本;(528000-5078)-5318=517604
借:应收利息 30000
贷:投资收益 24682
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318
以后每年以此类推,进行计算,直到债券到期时,全部利息调整额都摊销完,账面价值既是债券面值,摊余成本也为债券面值。

第四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行方提前赎回时实际利率的选择。

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是附有可提前赎回条款的债券,企业在预计发行债券公司将部分赎回债券时,应调整期初摊余成本,并将摊余成本调整额计入当期损益。

期初摊余成本调整额可按如
下公式计算:期初调整后的摊余成本=当期收回债券本金的现值+当期利息的现值+以后期间利息的现值+剩余债券本金的现值。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摊余成本强调的就是对外投资实际的占用额。

而此实际占用额仍是由实际利率来确定的。

假如在第三年期初,预计乙公司将于年末收回200000元本金,按新准则的规定,需要按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的实际利率调整摊余成本如下;
1.以第三年初为计算时点,分别查1期、6%,2期、6%,3期、6%的复利现值系数,计算出未来3期应收货币利息的现值、年末收回200000元的现值和到期剩余300000元余值的现值。

2.摊余成本调整额=期初调整前摊余成本-期初调整后摊余成本
3.将摊余成本调整额计入当期损益,冲减投资收益。

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在未来现金流入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使用原先初始确认时的实际利率,根据未来现金流入量调整2010年年初的摊余成本,并计入当期损益,显然不能反映以后期间的实际投资收益,所以关于实际利率的确定问题有待于商榷。

第五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时摊余成本的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因为是按账面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按新准则规定,当有客观证据表明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了减值的,应当将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而这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同样是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的实际利率和未来现金的流量来确定的。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减值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若其价值又得到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但是,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