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合集下载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的成本 、 权 以及债 务 的真 实价值 。因此 , 会计 准则 体 债 新
系中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 贷款与应收款项 、 应付债券 、
融 资 租 赁 、 过 正 常信 用 期 间资 产 购 置 、 期 收 款 销 售 超 分 或延 期 收款销 售 等业 务 中广 泛 运用 实际 利率 法 。笔者 仅
息费用 。由于实 际利率 法 能够更 加 准确 地反 映资产 购 置
( 资料 : 一) 假定 A公 司 2 X 0 1 1日 甲公 司购 7年 月 从 入 M 型机器作 为 固定 资产 使用 ,该机 器 已收到并投入 使 用 0购货 合 同约定 , 型机 器 的总价款 为 10 万元 , 3 M 00 分
产购置、 分期 收 款销 售 或 延期 收 款 销 售 等业 务 中都 应 广 泛 运 用 实际利 率 法 。
[ 键词 】 实际利率法 ; 关 现值 ; 余成本 摊
[ 中图分类号】 he Ap lc to f Efe t —i t r s e ho n A c o ntn p i a i n o f c ve n e e t m t d i c u i g i
维普资讯
第 20 年 第 9 08 期 ( 总第 3 9期 ) 0
商 业 经 济 S A G Ej G I H N Y N J I
No9, 0 8 . 20
Toa .0 tlNo3 9
[ 文章 编 号】 10 - 032 0 )9 0 2— 3 09 64 (0 80— 02 0
年支付 ,0 年 1 月 3 2 7 X 2 1日支付 50 0 万元 ,0 年 1 2 8 X 2 月3 1日支付 30 0 万元 ,0 9年 1 2× 2月 3 1日支付 20万 0

用EXCEL函数解决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应用问题

用EXCEL函数解决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应用问题

用EXCEL函数解决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应用问题作者:李霞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2期摘要:实际利率法在新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它替代了以往普遍使用的直线法等简单的摊销方法,计算颇为复杂,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认为,可以使用EXCEL 函数轻松解决实际利率法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EXCEL函数新会计准则实际利率法一、实际利率法在新准则中的应用(一)实际利率法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例1: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0年1月1日,支付1 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甲公司在购买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59×(1+R)-1+59×(1+R)-2+59×(1+R)-3+59×(1+R)-4+(59+1 250)×(1+R)-5=1 000(万元),使用插值法得出R=10%。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见表1。

(二)实际利率法在《租赁》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租赁》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融资租赁业务,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在这里需要使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然后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

(三)实际利率法在《收入》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收入》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或延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按期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应用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法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原来财务利息费用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取的是按年限或者月份平均分摊的办法。

实际利率法与原来的直线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使每一期的摊销金额、摊余成本更加准确地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产生的摊余成本正好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期的现值,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假设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摊余成本就是核算对象的公允价值,因此,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比直线法更加科学、更准确。

一、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中的运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的规定:企业购买材料、同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即未确认融资费用直当按实际利率法分摊,分摊率就是计算现值时的折现率。

分摊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应予资本化的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不予资本化的部分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财务费用。

其具体的核算是按所购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账户,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账户,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然后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账户,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

[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人一台不需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该设备总价款90075元。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总结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总结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总结实际利率法⼜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与按票⾯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下⾯店铺⼩编结合法律知识为你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准则中涉及实际利率法的业务可以分为:1.具有债务性质(1)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固定资产、⽆形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确认融资费⽤⾄财务费⽤;(2)融资租⼊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确认融资费⽤⾄财务费⽤;(3)长期借款,会计处理:计提利息费⽤并将其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4)发⾏长期债券,会计处理:应付债券,计提利息费⽤并将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前计提利息费⽤并将其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

2.具有债权性质(5)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会计处理: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冲减财务费⽤;(6)融资出租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冲减财务费⽤;(7)购买债券,按购买意图分为持有⾄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融资产(债券)两类,会计处理:计算利息收⼊并将其计⼊投资收益;(8)特殊⾏业购买存在弃置费⽤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计提预计负债利息费⽤⾄财务费⽤。

⼆、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采⽤实际利率法,按照⾦融资产或⾦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或利息费⽤,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

(2)加上或减去采⽤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额与到期⽇⾦额之间的差额进⾏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的减值损失。

即:实际利率法基本计算公式: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收利息=票⾯⾯值票⾯利率;期末摊余成本=初始⾦额-已偿还本⾦-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

公式扩展⼀:期末摊余成本=⾯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发⾏)=⾯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发⾏)公式扩展⼆: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流⼊的现值=预计每年产⽣的利息流⼊的现值(实际利息现⾦流⼊)+到期⽇产⽣的现⾦流⼊的现值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解释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2)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3)融资租赁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4)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

一、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将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并确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应确认的金额。

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入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初始确认;出租人应当对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初始确认。

二、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

(一)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本准则规定了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

本准则第六条(一)规定,“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这种情况通常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或者根据其他条件在租赁开始日作出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能够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本准则第六条(三)规定,“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

本准则第六条(四)规定,“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其中“几乎相当于”,通常掌握在90%(含90%)以上。

(二)经营租赁的特征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通常情况下,在经营租赁中,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有退租或续租的选择权,而不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

三、融资租赁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实际利率法与原来的直线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使每一期的摊销金额、摊余成本更加准确地计量,而直线法只是简单的平均分配,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这种核算方式不能反映资金营运的真实收益。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

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完成一次增值,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

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实际利率法是在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基础上的一种计量方式。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产生的摊余成本正好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期的现值,恰恰是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假设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摊余成本就是核算对象的公允价值,因此,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比直线法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业务大多与资金借贷和资金交易相关,更需要引入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对以非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以实际利率法来准确计量和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根据《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2号)要求,,金融企业将全部实施新会计准则。

因此,不管是出于监管的要求,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还是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采用实际利率法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大势所趋。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根据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不仅第2号会计准则,2006年其他多项会计准则,包括收入、借款费用、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等,均要求企业按照实际利率法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收入进行确认和计量,并要求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

实际利率法是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在财务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只有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此,认真领会实际利率法的内涵,掌握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以及摊余成本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把握整个会计准则体系至关重要。

一、实际利率法相关概念(一)实际利率法概念的提出1.债券发行价格问题实际利率法与名义利率法相对应,它是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例如,债券的价值是其未来利息收入和本金的折现值,市场利率是决定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

企业发行债券时,可能市场利率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使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或者低于市场利率,从而导致债券溢价或者折价发行的情况出现,即债券的实际价值与票面价值不相等。

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为了补偿改造人损失,要采用溢价发行方式。

反之,则采用折价发行方式。

2.投资成本问题在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方式下,债券投资成本为实际支付的价款,与票面价值不等。

相应地,投资收益的计量应当改按投资成本为依据,而与票面价值无关。

3.利息计量问题在溢价或者折价发行债券的情况下,溢价是对发行人利息损失的补偿,折价是对投资人利息收益不足的补偿。

对投资收益或者利息支出的补偿自然使得债券实际投资收益或者利息支出不会等于票面利率。

此时就应当选择一个能够真实反映投资收益或利息支出的利率。

(二)实际利率根据第22号会计准则,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 ) 二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企业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 , 租赁 在
债合同各方之 间支付或收取的 、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 的各项收 费、 交易 费用及溢 价或折价等 , 应当在确定实 际利率时予以考虑 。 金融资产 或金融负 债的未来现 金流量 或存续 期间无 法可靠 预计
时 ,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 内的合 同现金
收入。 6 确定实际利率时 , () 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
合同条款 ( 包括 提前 还款 权 、 涨期 权 、 看 类似期权等 ) 的基础 上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 , 但不 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合 计
lOo 0 0O
20O Oo
80O Oo
本 金 即相 对 于 分期 付 款 总 额 终值 而 言的 现 值 。
20 年财政部发布 的《 06 企业会计准则 20 》 06 中关于实际利率
法的应用 主要有 以下规定。 ( ) 买固定资产 的价款超过正常信 1购
用条件延期支付 , 实质上具有融资 I质 的, 生 固定资产 的成本以购买 价款的现值 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 的现值之间 的差额 , 除按照 《 企业会计准 则第 1 号——借款 费用 》 7 应予资本 化 的以外 , 当在信用期 间内计人 当期损益 。 2 购买无形资产 的 应 () 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 无形资 产 的成本以购买价款 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 价款现值之 间的差额 , 除按照 《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借款 费 7
期 开始 日, 应计人 固定资产 成本 的金 额 ( 按 租赁开始 日租赁资产
公 允价 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 中较低者 ,加上初始直接费 用 )借记 “ , 在建 工程” “ 或 固定资产 ” 目; 最低租赁 付款 额 , 科 按

实际利率法应用解析

实际利率法应用解析
内含报酬率 ) 的计算方法 。在手工条件下 , 我们可 以采用 内插
法计算 。
期初该项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余额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账面余 额之差 , 其含义相 当于仍被 占用 的资金余额 , 也可以认 为是 长
期应收款 的账 面价 值 ( 未实现融 资收益作为 “ 长期应收 款” 账
பைடு நூலகம்
内插法是财务 管理知识在会计实务 中的具体应用 ,它将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内插法利用了数学
绍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 内涵 的基础上 ,给 出了两种计算实际 利率的方法 ,并阐述 了利用账簿记录确定各期摊余成本的具
体方法 。

式( ) 1为一元一次 方程 , 只有一个 未知数 解方程可得 实 际利率r这样计算 出的实际利率非常接近项 目本身 的内含报 , 酬率 , 因此 , 财务管理 中多采用此方法计算 内含报酬率 。上述 方程 等号右边 可 以用相 应 的现 值P 代替 净现值NP 1r ̄ 1 V ,X 应
个方程 。即设定一个折 现率 i l 使净现值NP 大于零 , V1 再设 定

期期初债务 融资总额 ; 在债券投资企业 中, 的摊余成本是 某期
持 有至到期 投资的账 面价值 ( 面余额扣 除已发生的减值损 账 失 )其含义相 当于当期期初投 出资金总额 。 ,
三、 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个折现率i, 2使净 现值NP 2  ̄ V d 于零 , 以实 际利率r 为折 现 作
的现值 为p, : 即

实 际利 率 的 内涵 及 计 算 方 法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实际利率法的定义是 :按 照金
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 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 期利息收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范例(2篇)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范例(2篇)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范例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对摊余成本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分摊某项资产在其服务期间内产生的费用或成本。

通俗来说,就是将固定费用或成本分摊到资产的使用期限内,以平均每个期间的费用或成本作为资产的计提金额。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与使用情况。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实际利率法应用总结:实际利率法是一种计算对摊余成本的方法,它考虑了资产的时间价值,并以实际利率作为计算摊余成本的依据。

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每个计提期间的对摊成本,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和时间流逝对资产造成的影响。

在应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对摊成本时,首先需要确定资产的服务期限和实际利率。

服务期限是指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而实际利率是指资产的实际收益率。

确定了这些参数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 计算每个计提期间的对摊成本:利用实际利率和剩余服务期限,计算每个期间的摊余成本。

具体计算公式为:每个期间的对摊成本 = 初始成本× (实际利率 / (1 - (1 + 实际利率)^(-剩余服务期限)))2. 累计计提对摊成本:将每个期间的对摊成本累计起来,得到累计计提的摊余成本。

这样可以追踪资产的实际价值并在报表中准确反映。

3. 调整计提金额:如果资产的估计残值发生变化,需要相应调整每个期间的对摊成本。

具体调整方法是按比例调整每个期间的摊余成本。

总结起来,实际利率法应用于对摊余成本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时间价值,并使报表更具可信度。

在应用该方法时,需要准确确定资产的服务期限和实际利率,并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调整。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会计准则和业务需要,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范例(2)摊余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将一项资产的成本分摊到期间剩余的时间内。

通俗理解来说,摊余成本就是将某项成本逐步分摊到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使得费用的支付更加平均和合理。

实际利率法应用解析

实际利率法应用解析

实际利率法应用解析作者:蒋吉雷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1期【摘要】通过实际利率和实际利率法解析,针对账务会计中摊余成本的应用,解决实际利率法应用的目的;在会计核算中的核算对象及其账务处理。

并以金融资产为例演示核算过程。

在演示过程中,对涉及到的递延所得税、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的处置、公允价值变动、资产减值、资本公积的形成都作了详细的阐述。

根据会计假设原则,将会计期设定为跨会计年度,目的在于让考生和会计工作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对于资产的购入和处置,不以年初和年末为会计年度,计息期也不在每年年末。

从中解决在这种前提下,会计核算怎样计息、怎样计算摊余成本,资产负债表日怎样核算。

【关键词】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会计假设;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是会计核算中很难掌握的操作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

在教材中没有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也没有具体明确哪些会计事项涉及其核算。

从而使会计工作者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时,理解的不够清晰;掌握的不够规范;操作上不够准确。

为此,本文从实际利率法的概念着手,阐述其概念;指出实际利率法应用目的;实际利率法针对哪些会计事项进行核算以及怎样核算。

一、实际利率法的定义及其应用目的根据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根据这一规定,也有一些资产和负债,在会计核算上也须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那么实际利率的定义可理解为,资产或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资产或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一般指市场利率。

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关于_实际利率法在商业银行中运用_的分析

关于_实际利率法在商业银行中运用_的分析

二、 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
“逐步测试法 ” , “内插法 ” 。 内插 计算实际利率, 通常先用 再使用 折现值 法的原理是利率变动与净现值变动会大致同步并且利率越小, 越大, 净现值也越大。因此需要找出一个较小的利率 r1 , 使得以此利率 求得的折现值 P1 大于初始计量金额 P, 此时的净现值为正; 然后再找一 个较大的利率 r2 , 使得以此利率求得的折现值 P2 小于初始计量金额 P, 此时的净现值为负; 实际利率 r 应当介于 r1 和 r2 之间, 它的净现值为 零, 则实际利率 r 应满足以下等式: ( P1 - P) / ( P1 - P2 ) = ( r1 - r ) / ( r1 - r2 ) ( 注: P 有时被修正为复利现值系数 B) 。通过数学求解, 可以推导 ( P1 - P) / ( P1 - P2 ) ]( r2 - r1 ) 。 出实际利率 r = r1 + [
三、 实际利率法的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存在的困难
12
财税金融

关于“ 实际利率法在商业银行中运用 ” 的分析
梁 王月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 要】 自从颁布新会计准则以来, 实际利率法的引入, 不仅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能更准确的计量, 而且对于整个商业银行也有着深远的 影响。本文从会计核算角度讨论实际利率法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 并思考其中的意义与问题。 【关键词】 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出台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 38 项具体会 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这对于提高我 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可比性,提高我国企 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同度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 新会计 准则在许多方面更多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特别是实际利率法在一 些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了更多的运用,保证了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商业银行的业务, 按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可以将其业务划分为资产 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吸收的资金, 从 业务, 事各种信用活动, 以获取利润的行为。 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 两大类。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 银行资金来源 主要包括存款 、 借入款和银行资本等 。 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 负债 业务的同时, 还利用其在机构、 技术、 资金、 信誉和住处等方面的优势, 提供一些服务性的业务与之配合 。如: 结算业务, 信托业务等。 不难看出, 实际利率法在运用的效果上存在着很多的优点。 首先,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 报的真实利率。运用实际利率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投资的实际的收益。 其次, 相比较于其他方法而言, 实际利率法是使得分配额更加接近于实 更为客观, 可靠。最后, 实际利率法的运用使我们更充分的与国际 际, 资本市场接轨, 更有助于我们清晰的认清投资形势。 然而, 实际利率法的推行现在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第一, 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成本较高。 按照新准则规定, 在贷款、 债 券资产等业务核算中要频繁使用实际利率法。 对于固定利率的贷款和 债券资产, 确定实际利率相对容易, 但对于浮动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 频繁进行实际利率的计算和调整对各行的计算机系统提出了很高 产, 的要求, 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 物力、 财力。 第二, 实际利率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 新会计准 各个会计从业人员对准则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同, 这样 则刚刚推行不久, 会造成一定的问题。而且新会计准则需要在整个流程上进行改造, 明 推行的效果与进度还需在时间的磨合中慢慢改进 确各个环节的职能, 与提高。 第三, 随着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制度中的应用, 其他相关部门对于此 方法也应逐步跟上会计方法变更的脚步, 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的对会 以使会计数据更加准确。 计问题进行规范, 因此, 实际利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带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首先, 我们应逐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精确程度与计量方法的准确 程度, 以使计量的数额更贴近于实际数值。 其次, 加大培训和研讨力度, 切实提升人员素质 。 由于在新准则体 系下, 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理念和核算要求已经发生了 所以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应当适当组织各类培训, 也可 重大变化, 择时举办各上市银行参加的新会计准则实施研讨会, 就新会计准则实 施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共同研究。 最后, 出台监管政策, 尽快解决监管口径的差异问题 。 口径的差异 容易造成数据混乱, 标准不一致, 不便于比较与监督。 因此, 各个部门 应及时跟上会计政策变更的脚步, 及时出台相应的规范政策, 以使会计 计量有据可查, 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 1]企业会计准则 ( 2006) [S]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张显球, 论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难点及对策, 会计文苑, 2006. [ 3]刘艳华, J] , 2008 , ( 1) . 实际利率法引发的思考[ 财会研究,

新准则接轨国际凸现差异——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法在银行贷款业务中的应用

新准则接轨国际凸现差异——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法在银行贷款业务中的应用

照 权 责 发 生 制 的 要 求 . 采 用 交 易 日会 计 。
第三,实际利率是如 何确定的?实际 利率是指将该笔贷款在台同预计期限内的
未 柬 现 金 流 量 , 准 确 折现 为 该 笔 贷 款 当 前
要求 ,柱 韧始确认时按 照公允价值计量 , 同时测算该笔合同的实际利率 .对于发生 的手续费 折溢价 ( 含贴现息)要在台理 的受益期间内按实际利率进行摊销。举例
案例 一:1 1 月 日甲客 户 与 乙银 行 签 订 贷 款 合 同 ,期 限 1 ,本 金 10 万 ,约 定 年 00 1 1日放 款 时 先 付 利 息 4 月 0万 ,贷款 手 续 费 2 元 ,以 后 每 季 末 按 4 ( 利 率 ) 万 % 年 计
在 6月 3 0日,利息处理 同上 ,正常还
账面帝值所使用的利率 初始确认的蛮际 利率就是报据贷款台同 ,考虑合同各方之 间支付或收取的手续费等交易成本 .溢价
出售的金融 资产。萁中,对按照常规方式
维普资讯
说 明 如下 :
4= 1 万 )借 记 “ 收 利 息 ” 贷 记 “ 息 0 应 , 利 收 入 ” 客 户 还 息 清 算 时 ,借 记 “ 户 存 。 客 款” ,贷 记 “ 收 利 息 ” 应 。本 期 确 认 收 益 1 0 万 ,期 末 贷 款 成 本 10 。 0 0万
归还贷款,并垒额结 算台同价值 的购买方 式 .相反如果规 定或允许净额 结算 台同价 值变动的购买方式不是常规购买方式。 其次 .交易 日会计和清算 日会计的差
别 在 哪 里 ? 空 易 日会 计 是 指 .在 主 体 承 诺 履 约 日 , 确 认 或 终 止 确 认 将 收 到 的资 产 将 支 付 的 负债 以及 损 益。 算 日会 计 是 括 , 清 在 主体 实 际 履约 日 .确 认 或 终 止 确 认 将 收 到 的 资 产 、将 支付 的 负债 以及 损 益 两 者

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浅析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所谓实际利率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J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摊余成本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以下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开展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新公布的会计准则中多次涉及到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比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应收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等。

笔者将在上述主要情形分为三类分别阐述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一、实际利率法在金融资产、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后续计量中的应用在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涉及到实际利率法的情形有: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负债中的情形是指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

须特别指明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仅有债务工具中会应用到实际利率法。

在应用到实际利率法的时候,首先应该关注其初始计量,合理确定此类债务工具的本金及利息调整。

债务工具的本金应按其面值确定,对其实际收到金额(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与面值的差额确定为利息调整。

对于贷款的本金应按贷款协议中协商的名义贷款额确定。

在会计核算中,实际利率法所起的作用就是计算每期期末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并倒算出每期应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

每期末应通过将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相乘得出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并将实际应收或应计的利息金额与利息收入的差额确认为当期的摊销额。

第一期的摊余成本是指本金;其他各期的摊余成本是指本金扣除或加上累计摊销额之并减去减值损失后的金额,仅有金融资产可能存在减值损失。

试论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试论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 关键词】 会计 ; 利率法; 财务 管理 【 中图分类号1 F3. 257 【 文献标识码 1 B 【 文章编号1 10 — 04 20 )4- 12 0 05 17 (080 0 1 - 3
实际利率法是 从财务管理 的角度提 出来 的一个概 念 , 原 来财 务利息费用这一块没有考 虑资金 的时间价值 , 采取 的是 按年 限或者月份平均分摊 的办法 。现在采用时间利率 法更 符
维普资讯
跨世纪
20 0 8年 4月 第 1 第 4期 6卷
CosC nuy A r 0 8,o 1 No4 rs e tr, p l 0 V l 6, . i2
4 处 理重 时 , 可用外 热源直接加 热
结晶部位 , 并用木锤直接轻轻 地敲击结 晶部位 , 以帮助溶 晶。
⑤溶晶结束后, 要注意观察 机组 内真空情况 , 直至机组恢复 正
常运转为止。
机组最容易发生结 晶的部位是热 交换器浓溶液 出 口处 , 此处溶液浓度较大 , 温度较低 , 晶往往从这里开始 。此时防 结 结晶管手感发烫 , 滴 ) 喷( 淋管不热 , 制冷量显 著下降 , 有时吸 收器还伴有噼噼 啪啪 的响 声 , 这是 判断 结 晶最 有效 的方 法 。 发现制冷机组 结晶时 , 应作如下处理 : ①适当减 少发生器加热 量和冷却水量 , 闭冷却 塔风机 , 关 控制稀 溶液 的温度 在 6 0—
维普资讯

1 2・ l
跨 世纪
20 0 8年 4月 第 1 6卷第 4期
CosCnuy A r 0 8 V l 6, o4 rs etr, pi2 0 , o 1 N . l
试论新会计准则 中实 际利率法的运用
姜 华
( 河南 省 电力公 司信 阳供 电公 司 , 河南 , 阳 ,600 信 4 40 )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浅析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浅析

复杂 ,表格 中的 ( ) 分期付 款额”、 2 “ 1 “ ( ) 确认 的融资费用 ” 、 ( ) 应付 本金减少 额”、4 “ 3 “ ( ) 应付本金余额”( 摊余成本 ) 四个
项 目之 间的关系不甚明了 ,尽管表格 中列 出了四个项 目之间的关 系 : 2 =期初 ( ) 实 际利率 ; 3) ( ) ( ; () 4× ( = 1 一 2) 期末 ( :期 初 4) ( 一 3)但 仍较难理解 。 4) ( , 实 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 中的运用 实际就是资金时 间价值计算
此 ,甲公 司 20 0 7年 1月 1日在确定购入 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 时, 应以每期支付 的价款 的现值确定 , 即: 购 入 固 定 资 产 的 成 本 = 16 0 ( + 0 ) 20 0 0× 2 0 00× 1 1% + 16 0
(+0 ) 16 3 ( +0 ) 20( ) (+ 0 ) 2 00 0× 11% %2000× 1 1% - 16 1 × 11% % 16 0 % 1

三、 实例解析
[1 0 7年 1 1日, t1 0  ̄2 J 月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 同, 从 乙公司购入一 台需要安装 的大型机器设备 ,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 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 9 0 0 0元 , 000 增值税税额为 1 30 0元 。 500 合 同约定 , 甲公 司于 20  ̄ 0 1年 , 07 21 每年 的 1 2月 3 1日支付 20 0 0 1 60 元。20 0 7年 1 1日甲公司收到该设备并投入安装 , 月 发生保险费 装卸费 等 70 0 0元 ;0 7年 1 20 2月 3 1日该设 备安装 完毕达到预 定
维普资讯
技术探索 I E H IA O E C NC L R B T P

实际利率法应用总结

实际利率法应用总结

实际利率法应用总结杨家亲2008.3企业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目的主要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本文将对实际利率法的含义及其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阐述,以便相关人员正确学习理解并运用实际利率法进行相关问题的会计处理,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实际利率法的概念与要求就理论而言,实际利率法是与直线法相对应的一种利息计算方法,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发行价格与其本身的账面价格(名义价格、票面价格)不同所导致的利息调整额的摊销。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运用实际利率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比直线法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各会计期末的摊余成本以及各会计期间的实际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实际利率法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实际利率,只有明确了实际利率,才能据以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各期的实际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进而再与当期的应计利息比较确定当期利息调整额的摊销额,最后确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企业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对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也应当予以考虑。

如果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则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浅析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浅析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至 到期 投 资 、贷 款 和 应 收款 项 以及 可 供 出售 金 融 资 产 :其 他 金融 业 的必 要 报 酬率 .出租 人 融 资 出 租 资产 中 的实 际 利率 是 指 租 赁 内
负债 中 的情 形 是 指 长 期借 款 和 应 付 债 券 。 须 特 别指 明 的是 ,可 供 含 利率 , 即使 最 低租 收款 额 的 现 值 与 未担 保 余 值 的现 值 之 和 等 于 出 售 金 融 资 产 中 ,仅 有 债 务 工 具 中会 应 用 到 实 际 利 率 法 。 租 赁 资 产 公 允价 值 与 出租 人 的 初 始直 接 费 用 之 和 的折 现 率 ;承 租 在 应 用 到 实 际利 率 法 的 时 候 ,首 先应 该 关注 其 初 始 计 量 ,合 人 融 资 租 入 租产 中 的实 际 利 率 应 当分 别 区分 不 同 的情 况 采 用 下列
理 确定 此 类 债 务 工 具 的本 金 及 利 息 调 整 。债 务 工具 的本 金 应 按 其 折 现 率 出租 人 的租 赁 内含 利 率 、 合 同规 际 收到 金 额 ( 包 括 已到 付 息 期 但 尚未领 取 的 不

实 际利 率 法 在 金 融 资 产 、 长期 借 款 和 应 付 债 券 后 续 计 量
中 的 应 用
在 金融 资产 后 续 计 量 中 .涉 及 到 实 际利 率 法 的情 形 有 :持 有 价 值 和 延 期 付款 债 务 特 定 风 险 的 利率 ,该 折 现 率 实 质 上是 供 货 企
溪桁 灌奥 中实际剃率灌的应用 圈
掰 杨
[ 摘

张 晓超
河 南省 平顶 山 煤业集 团
要 ]2 0 年 2月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多次、 多处提 到实际利率 法的应用 ,笔者拟根据 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谈 谈在 06

新准则下实际利率法的运用及核算

新准则下实际利率法的运用及核算
● 金 融研 究
《 经济师) 08 ) 0 年第 l 期 2 2


法的
●洪 娟
年 1 月 3 日支付 6 0 2 1 0 万元 ,0 8 1 月 3 E支付 4 0 20 年 2 11 0 万元。 定长 假 城公司 3 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 6 %。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10 /16 + 0 /16 "+ 0/1 6 0 0(+ %)6 0(+ %) 4 0( + %) 2 3=
( 元) 万
借: 财务费用 187 0. 9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187 0 .9 对于 固定资产的取得还有一 种方式应用实 际利率法, 那就是融资租 赁资产, 根据《 企业会计 准则 2 ——租赁》 无论是 未确认融 资费用还是 l , 未实现融资收益都应 当在租赁期 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 。 承租人分摊未确 认融资费用时 , 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应当将租赁开始 日 应 其公允价值与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 低者作 为租人 资产 的人账价值, 将最低租 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人账价值 , 差额作 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 其 未
1 1. ( 8 32 万元 ) 4
摘 要 :0 6 2月 1 20 年 5日财政部颁布 了新的 《 企业会计准则》 在 , 新准则 中一个重要 的变化就是 突出了货 币的时间价值 概念以及多处采 用 了实际利 率法计算摊余成本和利息 文章在 分析 实际利率法内涵的基 础上. 若干实例解析 实际利率法在 资产、 债 、 通过 负 收入各类核算期内各个期 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 摊? 在租 赁资产时以最低 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入账 的情况下 , 实际利率法即分摊率 理所 当然就是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所使用的折现率。 在以租赁资 产公允价值作为人账价值的情况下, 当重新计算分摊率 。 应 案例:0 7年 1 20 2月 1日, 新华公司与方正租赁公 司签订一份矿泉水 生 产线融 资租赁合 同。租赁合 同规定 :租赁期开始 日为 2 0 年 1 1 08 月 日; 租赁期 为 3 , 年 每年 年末 支付租金 20 0 0 ; 00 0 元 租赁期届满 , 矿泉水 生产线的估计残余 价值为 40 0 00 0元 ,其 中甲公 司担保余值为 3 00 000 元, 未担保余值为 10 0 元。 000 该矿泉水生产线于 20 0 7年 1 2月 3 1日运抵新 华公司 ,当 日投入使 用; 新华公 司采用年 限平均法计提 固定折 旧 , 于每年年末一次确认融资 费用并计提折旧。假定该矿泉水生产线 为全新生产线 , 租赁开始 日的公 允价值为 60 0 0 ; 0 0 0 元 租赁内含利率 为 6 2 1 年 1 月 3 日, %。 00 2 1 甲公司 将该矿泉水生产线归还给 乙租赁公司。 20 年 1 月 3 07 2 1日, 租入固定 资产 最 低 租 赁 付 款 额 现 值 = 0 0 0 × . 3 + 0 0 0× . 9 2 0 00 2 7 0 30 0 08 6= 6 3

实际利率法应用新探

实际利率法应用新探
少。( 假设不考虑增值税 )
元, 应支付的实际利息 = 0 32 %= 21 ( 14 . X5 5 . 四舍五人 ) 7 6 。甲公司
每年末 支付票面利息 6 万元 , 0 实际上这 6 万元并不是甲公 司要 o
确认的实际利息费用 , 21 5. 6万元才是 甲公 司 2 0 0 8年应该确认 的 利息 费用 , 两者的差额 78 . 4万 元即溢价摊销额 , 际上是 甲公 司 实
销。
年份 年 初 摊 余 成 利息费用 偿还本金③ 还款额④ 年 末摊 余 威 ( 本① : 上年⑤ = ② ④一 本⑤= 一 ① ③
20 0 7 20 08 20 0 9 2 1 00 2 1 0 1 1o 2o 9 51 9 .6 7 4O 7 .8 5 54 3 .6 2 79 7 .2 9 .6 5 1 7 .2 89 613 .8 4 4 2,6 2 .8 2O 2 48 0 .4 2 10 2 .8 2 86 3 .2 2 75 5 .4 2 79 7 .2 3 o o 3 0 0 3 0 0 30 0 30 0 9 5 i 9 .6 7 40 7 .8 5 54 3 .6 2 7.2 7 9 O
技术探索 I E H C LP O E C NIA R B T
实际利率法应用新探
山 东经贸职业学院 张清亮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 的应用涉及到六个准则 ,按摊销 内 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与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有关的 , 主
【 22 O 例 ] 7年 1 O 2月 3 1丑, 甲公 司发行 5年期 一次还 本 、 分期
贷: 长期应付款 10 50 利用插 值法得 出折 现率 R 7 3 计算过程 略 ) = . %( 9 ,即实际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 记“ 长 期 应 付 款 ”科 目 ; 按 发 生 的 初 始 直 接 费 用 , 贷 记“ 银 行 存
款”等科目; 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未确认融资
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
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 借记“ 财 务 费 用 ”、“ 在 建 工 程 ”等 科 目 , 贷 记
期投资”科目( 利息调整) 。
资产负债表日, 对 于 分 期 付 息 、一 次 还 本 的 债 券 , 应 按 摊 余 成
本 和 实 际 利 率 计 算 确 定 的 债 券 利 息 费 用 , 借 记“ 在 建 工 程 ”、“ 制
造 费 用 ”、“ 财 务 费 用 ”、“ 研 发 支 出 ”等 科 目 ; 按 票 面 利 率 计 算 确
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 1] 2005 年 3 月 20 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大型设备一套,
协议约定为分期付款方式。从销售当年年末开始分 5 年分期付款,
每年 20000 元, 合计 100000 元。假定甲公司在销售 2005 年 3 月
20 日支付货款, 则只需支付 80000 元即可。
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 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 以 租 赁 资 产 公 允 价 值 作 为 入 账 价
值的, 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 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与 租 赁 资 产 公 允 价 值 相 等 的 折 现 率 。而 出 租 人 采 用 实 际 利 率 法 分
租赁付款额现值与设备公允价值相等, 因此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
入账价值为 500000 元。最低租赁付款额 593540 元( 118708×5) 。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 未 实 现 融 资 收 益 ) 总 额 93540 元
( 593540- 500000) 。由于出租人内含利率为 6%, 以此作为未确认
制度解读 POLICY INTER PR ETATION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郑 倩
一 、新 会 计 准 则 中 实 际 利 率 法 的 有 关 规 定 2006 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2006》中关于实际利率 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规定。( 1)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 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 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 的差额 , 除 按 照《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17 号— ——借 款 费 用 》应 予 资 本 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 购买无形资产的 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无形资 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 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 , 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 ——借款费 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3) 合 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应当 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合同或 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计入当期损益。( 4) 借款存 在折价或者溢价的, 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 销的折价或者溢 价 金 额 , 调 整 每 期 利 息 金 额 。( 5) 在 租 赁 期 开 始 日, 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 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 将最低 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 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 期间进行分配。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 收入。( 6) 确定实际利率时, 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 合同条款( 包括提前还款 权 、看 涨 期 权 、类 似 期 权 等 ) 的 基 础 上 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 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 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 价 等 , 应 当 在 确 定 实 际 利 率 时 予 以 考 虑 。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 时, 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 流量。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 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对金 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 7)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 项的, 应当自首次执行日起改按实际利率法,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采 用摊余成本计量。 二 、新 会 计 准 则 涉 及 实 际 利 率 法 的 会 计 处 理 ( 一 ) 分 期 付 款 购 入( 分 期 收 款 销 售 ) 固 定 资 产 或 无 形 资 产 关于固定资产分期付款的处理方法, 是新准则下的特殊处理方法, 该方法反映了固定资 产 的 真 实 价 值 , 符 合 财 务 信 息 的“ 相 关 性 ”。 准则规定购入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 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 融 资 性 质 的 , 应 按 购 买 价 款 的 现 值 , 借 记“ 固 定 资 产 ”、“ 在 建 工 程”等科目; 按应支付的金额, 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按其差额 借 记“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科 目 。采 用 实 际 利 率 法 分 期 摊 销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 借 记“ 在 建 工 程 ”、“ 财 务 费 用 ”等 科 目 , 贷 记“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科 目 。采 用 递 延 方 式 分 期 收 款 、实 质 上 具 有 融 资 性 质 的 销
合计 593540
确认的融资费用
( 实现的融资收益) (2)= 期初(4)×6% 0 30000 24678 19036 13056 6770 93540
已付(收)本金 未付( 收) 本金 (3)=(1)-(2) (4)= 期初(4)-(3)
0 88708 94030 99672 105652 111938 500000
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利息调整) 。持有至
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 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
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 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应
计利息) ; 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
息 收 入 , 贷 记“ 投 资 收 益 ”科 目 ; 按 其 差 额 借 记 或 贷 记“ 持 有 至 到
20000 20000 20000
6340 5260 4100
13660 14740 15900
66340 51600 35700
2008.12.31 20000 2009.12.31 20000
合计 100000
2830 1470 20000
17170 18530 80000
18530 0
* 本金即相对于分期付款总额终值而言的现值。
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 折现率即实际利率。具体分摊见表 2。
表2
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 分摊表
单位: 元
年租金 (1)
2006.08
2007.12.31 118708
2008.12.31 118708
2009.12.31 118708
2010.12.31 118708
定的应付未付利息, 贷记“ 应 付 利 息 ”科 目 ; 按 其 差 额 借 记 或 贷 记
“应付债券”科目( 利息调整)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应于资
配未实现融资收益时, 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的分配率。
( 三)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 资产负债表日, 持有至到
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 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
的应收未收利息, 借记“ 应 收 利 息 ”科 目 ; 按 持 有 至 到 期 投 资 摊 余
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的 利 息 收 入 , 贷 记“ 投 资 收 益 ”科 目 ; 按
500000 411292 317262 217590 111938

承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应当根据租
赁期开始日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不同情况, 对未确认融资费用采
用不同的分摊率:( 1) 以 出 租 人 的 租 赁 内 含 利 率 为 折 现 率 将 最 低
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 应当将租
( 二)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在租赁
期 开 始 日 , 按 应 计 入 固 定 资 产 成 本 的 金 额( 租 赁 开 始 日 租 赁 资 产
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加上初始直接费
用 ) , 借 记“ 在 建 工 程 ”或“ 固 定 资 产 ”科 目 ; 按 最 低 租 赁 付 款 额 ,
为 50 万元, 租赁期 5 年, 每年年末支付租金 118708 元, 期满后设备
归甲公司所有。出租人内含利率为 6%, 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 8%。
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 总额。
最 低 租 赁 付 款 额 现 值 500000 元[118708×( P/A,6%,5) ], 最 低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未 实 现 融 资 收 益 ) 总 额 20000 元( 100000
- 80000) 。应付款项的公允价值( 视为现值) 为 80000 元, 据此确
定折现率即实际利率为 7.93%。即甲公司延期付款形成的未确认
融资费用和乙公司延期收款形成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按照 7.93%予
和 ) , 贷 记“ 融 资 租 赁 资 产 ”科 目 ; 按 融 资 租 赁 资 产 的 公 允 价 值 与
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记“ 营 业 外 支 出 ”科 目 或 贷 记“ 营 业 外 收 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