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与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伤寒论》三阴三阳辩证】

【《伤寒论》三阴三阳辩证】

【《伤寒论》三阴三阳辩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其实应该称之为“三阴三阳辨证”,即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再三分阴阳,将疾病的位置、阶段、过程、性质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组概念,太阳、少阴属表,阳明、太阴属里,少阳、厥阴属半表半里。

太阳病属于表证、热证;少阴病属于表证寒证。

阳明病属于里证、热证;太阴病属于里证、寒证;少阳病偏于表里不和;厥阴病偏于上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学会识证用方,即可临床看病伯父告诫我读《伤寒论》时,不必陷入原文的争论,不必“死于注下”,一定要掌握“方证对应”这个核心。

他说:“古人云‘有是证,必用是方’。

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必用小柴胡汤;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必用桂枝汤。

使用经方治病,势必如此,要方证对应。

”中医看病,不必了解身体出现了哪些病理改变,不必查清楚致病因子,医生甚至不必具备解剖、生理学的知识。

之所以不需要这些,是因为人一旦有病,身体自然会有反应,多数有证候表现,根据这些证候表现,就可以选择相应治疗的方剂。

这个过程,中医叫做“辨证施治”。

中医是“辨证”为主,以证为核心。

张仲景对于经方的贡献,不在于创制了经方,而在于将经方纳入到“六经辨证”体系中,使得269首经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群体的效用。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的方法,不仅用于辨治伤寒这种外感病,也用于辨治其他各种杂病。

这意味着,对所有疾病的治疗,都是采用统一的辨证论治方法。

在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中,尚保存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论,而在800年之后,宋代整理的《金匮要略》中,已经完全见不到六经辨证的踪影,用的是按病归类,分篇论述的方法。

当代有的医家认为:“仲景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

这是一种误判!在《金匮要略》的各篇中,根本找不到系统的脏腑辨证的证据。

宋代在整理《伤寒杂病论》时所造成的历史失误,导致六经辨证的辉煌成就,从此黯然失色!上个世纪初,日本卓有见识的经方派医家,试图恢复《伤寒杂病论》的原貌,特别是汤本求真编写的《皇汉医学》,1927年一经出版,就在中国就产生了巨大影响。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伤寒论》“六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确实系历代医家所争论之焦点,亦是历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重点。

大家都知道“六经”并不是从《伤寒论》中提出的中医术语。

《伤寒论》无“六经”之说,用“六经”来解释《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是宋代朱肱、庞安时等人的认识。

“六经”的内涵是什么呢? “六经”就是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少阴经脉、厥阴经脉等六经脉,简称“六经”。

长期以来对“六经”的争论,使我们的理解有误。

在《素问·热论》中,三阴三阳(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指的是六经脉,《素问·热论》篇中省略了后面的“经脉”二字,并非三阴三阳这六个概念就是经脉的专有名称,后人及许多中医书籍都说: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其实是误解。

其中漏掉了“经脉”两字,正确的说法是: “六经是指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少阴经脉、厥阴经脉而言。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不是专指六经脉。

三阴三阳既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 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 的阴阳划分,也是对脏、腑( 太阴肺、脾,少阴心、肾,厥阴肝、心包络,太阳膀胱、小肠,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三焦)的阴阳划分。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运用三阴三阳对外感病进行划分,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六个类型,完全不同于《素问·热论》中的三阴三阳六经,不应将两者混淆。

宋代朱肱、庞安时等人,只见《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不见后面的“病”字,而误解三阴三阳“六病”为三阴三阳“六经”。

刘绍武先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针对“六经”撰文指出,“六经”当为“六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瞿岳云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苏庆民教授等也撰文或著书指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不是三阴三阳六经。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潇洒如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俗称“六经”。

自宋以后,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由此而形成的伤寒学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一人一伤寒。

直至今日,三阴三阳的本质仍未被揭示出来。

本着以仲景解仲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笔者认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一个“时位”概念,它揭示了外感热病在不同时间阶段和空间结构中的基本规律。

“六病”是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其意义在于仲景从大量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时间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

1 三阴三阳是一个时序概念《伤寒论伤寒例》说:“夫欲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与“时序”同步,即“因时之序”。

正如《内经》所说的“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

时序包括辰序、日序、月序、节序、年序等不同的时间、时期呈现的节律性。

造成出现时序的规律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即日、月、星辰的周期性运动变化,揭示了人与天地相应更深刻的“因天之序”的重要思想。

人体阴阳气血与日月星辰、四时八正的变化有同步效应,即人体的“生物钟”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不断进化的结果。

因此,《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古人称外感热病为时病,即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疾病。

以时间命名、归类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特点。

其中节序与时病的发生即病因关系密切,如伤寒、温病、中风、湿温、热病等以五运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火来命名疾病。

日序与时病的发展转归即病程关系密切,如伤寒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而下、由阳而阴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传变规律,以及后世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的传变趋势。

辰序与时病的显现愈解关系密切,一日之中病有轻有重、病势有显有隐,这对于辨识和鉴别脉证有重要意义,如热入血分的发热夜间明显,阳明潮热下午为甚,风寒表证发热中午前后较重。

中医经络的三阴三阳称谓及其临床意义

中医经络的三阴三阳称谓及其临床意义

中医经络的三阴三阳称谓及其临床意义经络的称谓指: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

后世多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二者所含内容完全相同,其中的手足、脏腑分布配属容易理解,其深一层的理论内容,拟另文探讨。

本文仅讨论三阴三阳的称谓与临床意义。

1三阴三阳称谓的来源及其含义《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帝曰: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说明了三阴三阳亦来源于远古的阴阳理论,是先人对自然、人体诸多事物内在变化过程认识的深化。

一阴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太阳、少阳、阳明,不仅是一分为三,而且表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阴阳消长、转化的数量,性质的变化过程。

根据《内经》的记载,三阴三阳中阴气、阳气的消长和各自发展阶段的功能特征可用下式表示。

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主枢)(三阳)(二阳)(一阳)太阴(主开)→少阴(主枢)→厥阴(主阖)(三阴)(二阴)(一阴)由于三阴三阳理论较好地表述了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变异、转化的运动发展过程,被广泛地应用到天气、地候、经脉、脏腑和对疾病的认识分析理论中。

正如《素问·离合真邪篇》所云“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

故天有宿数,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仲景先师引六经以概百病,立辨证施治之祖训。

2六气,六经,藏象的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三阴三阳外化为天之气则为风寒、暑(热)、湿、燥、火六气,外化为人之经脉则为六经,外化为脏腑则为六脏(五脏加心包),六腑。

这六气,六经,藏象都在某些方面符合三阴三阳的运动变化规律,相互之间存在着相感、相通、相因的联系。

2.1 六气六经相感六气六经相感并不是泛指,而是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和联系规律的。

张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辩证

张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辩证

张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辩证哲眼看中医医统三才而立论,医道才能得其全。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天地不外阴阳,阴阳不离五行,日月为易道阴阳,阴阳者,天地之大本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三阴三阳之谓人。

人禀天地,命属阴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人分阴阳,男女有别,老少各异。

《礼记》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三世者,《伏羲八卦》,《神农本草》,《黄帝内外经》是也。

为医者,上顺天和,以疗人患,非通三才之道,得往圣之心者不能医国及人。

治医首先要识人,试观人身,鼻之下曰人中,自此而上,耳目鼻皆偶,自此而下,口与二阴皆奇,三偶为阴,为坤,为地,三奇为阳,为乾,为天,地天合成一泰卦也。

泰者,太也,太也者,大也,天为一大,太为大一,一即天一生水之一,一,水也,坎也,肾也,气也,数也。

泰,上从大,下从水,水即一也,一是水,土下皆水,水是气,所以能载十,故从十从一而为土,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推而广之,人中之后为督,为诸阳之会,人中之前为任,为诸阴之海,偶窍开阳位,奇窍开阴位,阳之用在阴,阴之用在阳也。

故耳目鼻主精气神,为五脏之用,口二阴主传送出入,为六腑之用。

阳奇,故耳目鼻聚于一,阴偶,故大小二便与口分为二,五脏属阴,而精气神无形,乃为先天之阳,自内而出,六腑属阳,而水谷有形,乃后天之阴,自外而入。

观先后阴阳之用,而水火互藏之妙昭昭矣。

医家之术,神仙之道,天地之运,思过半矣。

龙马以河图启瑞,神龟以洛书效珍,剖混沌之先机,昭乾坤之大法,方以类聚,人以群分,河洛生成变化之道,圣人先知而不讲,百姓日用而不知,世道衰微,天机隐秘,故不通造化之妙,焉知仲景之旨,只有穷宇宙人生造化之秘,方可明白仲景学说之真谛。

乾为天,为圆,为阳,为父,坤为地,为方,为阴,为母。

人禀天地,命受父母,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精即人之命根也。

乾三阳,坤三阴,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三阳三阴者人也。

三阳从地生,三阴从天长,天地之道,不离乎五太,太者,泰也。

关于六经辨证三阴三阳研读阐述

关于六经辨证三阴三阳研读阐述

关于六经辨证三阴三阳研读阐述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总领十二经及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

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或动物感受外邪后所表现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

既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又是互相联系、相对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

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证治,是一个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等理论以及治法、方药、调护在内的综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与中兽医《元亨疗马集·八证论》说:“夫正者,端正也,无偏无倚,无太过无不及也”,又说:“马牛有此精神爽,尿清粪润口中红,脉平色正无屙瘵,气血调和脏腑宁”,含义相接近。

那么三阴三阳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是指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那么下面我们接着要谈的一个问题,三阴三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应当说,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是来自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学说。

古人觉得,把一切事物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还不够,不能说明阴阳气量的变化,只能说明阴阳气质的变化,所以又把阴阳又各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

所以三阴三阳,它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指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

《伤寒论》六经者,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也,亦就是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来自于阴阳学说。

《内经》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即是阳气与阴气的气量多少不同。

从三阳而论,太阳(太者大也,为三阳,亦称巨阳)阳气较多,阳明(明者着也,为二阳,两阳合明,谓之阳明)阳气最多,少阳(少者小也,为一阳,又称嫩阳、稚阳、弱阳)阳气较少;就三阴而言,太阴(为三阴,又称至阴)阴气较多,少阴(为二阴)阴气较少,厥阴(为一阴,两阴交尽,谓之厥阴)阴气最少。

六经辨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辨证的简称,所以,六经辨证是三阴三阳的辨证,是按照临床客观实际情况分类而定,而不是机械地从三阴三阳照搬来的。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是怎么回事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是怎么回事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是怎么回事《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实质,是建立在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基础上的。

这里分别从其经络、脏腑、气化三者加以讨论。

一、三阳三阴的经络问题从《伤寒论》中的经络病象如太阳病头项背腰强痛和少阳病目眩耳聋、胸胁满痛以及厥阴病巅顶头痛等来看,必须肯定其三阳三阴是与经络有关的。

但又应该承认,三阳三阴病篇的经络病象反应不够普遍,而且有些主要临床表现如恶寒发热、往来寒热、但热不寒和但寒不热等,并非经络所能解释。

因而它和《素问·热论》所说的三阳三阴热病都以经络病象为主者相比,确实是有所不同的。

郝万山《<内经>与<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音频可在明医微课公众号或明医APP中的明医微课版块免费收听!正因如此,才有人认为,《素问·热论》是针灸家言,故以经络为主,并在“热论”之后即继之以“刺热”;《伤寒论》是汤液家言,故备载一百一十三方,而很少用到针灸,可见《伤寒论》的六经并非经络之经。

但我认为,说《伤寒论》之六经并非全指经络,其六经辨证并非单指经络辨证则可,说《伤寒论》之六经及其六经辨证完全与经络无关则不可。

因为《伤寒论》的三阳三阴确实是在经络脏腑的物质基础上论证其气化活动的,而其气化活动,则是以脏腑为根源,并以经络为通道的。

所以它必须包括经络、脏腑、气化在内,而且是三者缺一不可的。

我们既要注意经络形态上的病变反应,更要重视经络功能上的气化活动,并把它结合到荣卫气行等理论来研究。

前人认为,《伤寒论》中的传经有正传和邪传之别。

正传是正气由里出表,邪传是邪气由表入里。

如“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8)和三阳三阴的“欲解时”(9)(198)(272)(275)(291)(328)等就应从正传来理解;又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4)和“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以及“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270)等,就应从邪传来理解。

三阴三阳与六经辨证之我见

三阴三阳与六经辨证之我见

三阴三阳与六经辨证之我见陰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三阴三阳理论是阴阳理论的发展。

三阴和三阳分别是指手三阴经、足三阴经和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其中手三阴经是指手太阴肺经,分布在手臂内侧的内上方,中间为手厥阴心包经,手内侧后方为手少阴心经。

足三阴分布在腿的内上侧为足太阴脾经,中间为足厥阴肝经,后方为足少阴肾经。

手三阳主要是分布在人后背的外侧。

从前到后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数点肠经。

腿部从前到后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创立的基于三阴三阳理论基础之上的辨证体系。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

六经辨证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

在六经辨证中,六种类型病证关系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传变的。

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正气渐衰的过程。

六经病证的传变,往往与正气的盛衰,邪气的强弱,治疗护理当否,以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

三阴三阳的起源“医者易也”,中医的阴阳理论起源于《易经》中的阴阳理论。

“一阴一阳谓之道”(《易。

系辞》) 。

乾象天属阳,坤象地属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中没有明确三阴三阳,但已有这种理论的萌芽。

乾为父,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次男。

坤为母,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这就是乾坤六子说。

乾为纯阳,坤为纯阴,其他六卦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多少不等,所在位置不同,或许在应该是三阴三阳的理论基础。

先秦的医家把阴阳理论引入医学领域,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药物治疗等各方面相结合,并对阴阳理论加以发展,形成三阴三阳理论。

《黄帝内经》中已明确提出了三阴三阳。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理论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理论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理论探讨(河南·新乡·申景旺)提起三阴三阳,一般人首先就会想到六经,三阴三阳几乎成了六经的专属名词;只有个别人还可能联想起《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六气。

二阴二阳是从阴阳演化而来,但三阴三阳是否是从二阴二阳演化而来呢?在《灵枢·阴阳系日月》中有:“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

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

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

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阳”。

这明显是医经家根据“天人相应”、“人副天数”的思想演绎出了阳明、厥阴二经,并非三阴三阳的原始意义。

《脉经·扁鹊阴阳脉法》曰:“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

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动摇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阳之脉,洪大以长,其来浮于筋上,动摇九分;三月、四月甲子王。

阳明之脉,浮大以短,动摇三分,大前小后,状如科斗,其至跳;五月、六月甲子王。

少阴之脉紧细,动摇六分;王五月甲子日中,七月、八月甲子王。

太阴之脉、紧细以长,乘于筋上,动摇九分;九月、十月甲子王。

厥阴之脉,沉短以紧,动摇三分;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

这里一日六时与一年六气的排列顺序,明显不同!其中一年六气的顺序应该是: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

在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补入五运六气的七篇大论中,将三阴三阳与天之六气、人的五藏对应,把天地之气分为主、客二气,推演一个甲子(六十年)中天气的变化规律,预测人们每年可能出现的疾病。

三阴三阳辨证方法是诸多辨证方法之源

三阴三阳辨证方法是诸多辨证方法之源

三阴三阳辨证方法是诸多辨证方法之源论六经和六经辨证作者/裴永清仲景著《伤寒论》,创立了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以下简称“六经”)作为分证纲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方法,从而开拓了中医辨证论治之源。

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伤寒论》一书,首先要弄清六经和六经辨证,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基础和关键。

近百年来,在对六经和六经辨证的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从研究方法上讲,主要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

从传统中医角度研究六经和六经辨证,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有:一是脏腑经络说。

认为六经就是人体十二经络及其所系脏腑之概括,持此见解的代表人如著名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吴润秋等。

二是六气说。

张志聪即其创始人之一,继其后颇有一些医家提倡用六气释六经。

三是脏腑经络气化说。

该学将脏腑、经络、气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解释六经,以郝印卿为代表。

四是文中并没有“六经”这个名词。

“六经”之名是后人在研讨《伤寒论》时提出来的,是对《伤寒论》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的简称。

因此,确切地讲,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六经”和“六经辨证”,实际上应该称为三阴三阳和三阴三阳辨证。

否则,常可致初学者误把“六经”体会成为六条经脉,所以准确地说,六经就是三阴三阳。

为明了六经和六经辨证,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三阴三阳。

何谓三阴三阳呢?这个问题又必须溯本源于《黄帝内经》,因为仲景著《伤寒论》,首以《黄帝内经》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脏腑经络功能活动说。

该说认定六经是根据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不同来划分的。

持此见解者如何志雄、郑元让等人。

五是部位及界限说。

持此观点者较多,如方有执、程郊情、恽铁樵、黄竹斋等诸家。

六是证候群说。

享有“千古之绝唱”之名的陆渊雷提倡此说,认为六经是热病之证候群。

七是阶段说。

认为六经是代表外感疾病发展变化过程的六个不同阶段,如章次公氏、黄文东氏。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伤寒论》之“三阴三阳”,是古人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归纳概括人体生理功能的结果,首先是不同于五脏五系统的人体生理六系统;同时由于人体生理情况下六系统功能存在不平衡,三阴三阳又是人群体质六分类。

而三阴三阳辨证,即“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在辨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参照患者不同的体质类型所进行的方剂辨证,即“辨方证”。

当然不仅适用于外感病,同样适合于多种内伤杂病。

《伤寒论》是最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对于其三阴三阳的实质,古今医家争议很大,计有经络说、脏腑说、六经形层说、六区地面说、阶段说、八纲说、气化说、证候群说、系统说、综合说等,目前多倾向于综合说,认为三阴三阳,即六经,是三阴三阳相应的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功能的综合体。

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主要适用于风寒为主的外感病。

但也有不少医家认为: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种外感热病,并不限于风寒外感,甚至有医家主张“六经钤百病”,认为可以统治内伤、外感各种疾病。

我们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尤其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略有所悟,并对应用三阴三阳辨证方法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略有所得。

故敢陈管见,愿教正高明。

1、三阴三阳六系统生理和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众所周知,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时代,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时期。

限于当时的条件,中医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只能通过疾病的表现来分析,只能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路,采取宏观观察的方法来进行。

同时,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又受到当时哲学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巨大影响。

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归纳人体生理功能则为五脏五大系统,即脏象学说。

由此,派生出脏腑辨证方法。

以阴阳学说为指导,阴阳可进一步分为三阴三阳,则可归纳人体生理功能为三阴三阳六个系统。

由此,产生了三阴三阳辨证方法。

三阴三阳六系统与五脏系统,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绝对不能等同视之,以此代彼。

李克绍解惑伤寒“三阴三阳”和“六经”

李克绍解惑伤寒“三阴三阳”和“六经”

李克绍解惑伤寒“三阴三阳”和“六经”三阴三阳和六经凡读过《伤寒论》的人,都知道伤寒是以六经辨证的。

六经就是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怎样产生?又怎样为中医学所运用的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古人分析事物的属性,起初只有阴、阳两个方面。

后来觉得只分阴阳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又把阴阳各分为三,便成了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愿闻阴阳之三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就是说:阴阳虽然能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是对于不同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阴或阳总是有偏多偏少的不同,因此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又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用到中医学方面,在《内经》就有:一是用以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就是。

二是用以代表脏腑的,如《灵枢·经脉》以太阳代表膀胱与小肠,阳明代表胃与大肠,少阳代表胆与三焦,太阴代表脾与肺,少阴代表肾与心,厥阴代表肝与心包络。

由于各脏腑的经络,有由胸走手、由手走头、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的不同,因此又把各脏腑及其经络区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这样就由六演变为十二,由抽象的概念演变为具体脏腑经络的名称了。

三阴三阳在中医学中不但代表了六气、脏腑和经络,到了汉代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中又用以代表疾病的类型。

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胃家实”为阳明病,“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太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厥阴病。

这就是历代《伤寒论》注家所说的“六经”。

《伤寒论》中划分六种病型,本来是和六气、脏腑、经络都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也只有以三阴、三阳命名,才最为全面,最为恰当。

浅谈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

浅谈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

浅谈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自从北宋朝廷将《伤寒论》校修、刊行以后,儒医们就开始用《素问》、《灵枢》中的理论进行注解,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就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和五运六气派;到了清末、民国时,因为西学东渐和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又出现了中西汇通派。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研究《伤寒论》的专著我国不下1600种,日本汉方学者也有300多种;而打开仲景之门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在解放前就已出现了十几种学说;但近几十年来,一些研究《伤寒论》的青年学者试图用现代科学、甚至是前沿科学进行解读,于是又涌现出了三十多种学说,因此使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就更加扑朔迷离了!其实,这个问题正如有位某位人类学家所言:只要“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

一、汉唐时的医经家与经方家根据先秦、两汉时与中医有关的史料和考古可知:在秦汉之际,中医仍处于零散的经验积累状态;西汉时统一、稳定与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中医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西汉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医的经验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西汉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侍医李柱国在校方技时,将医书分为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其中,医经家是原人血脉经络、阴阳表里,以针石汤火等外治法治疗疾病;而经方家则是根据中草药的性味与所主症状,用积累的经验方通过内服汤药治疗疾病。

至魏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夫医道之所兴,其来久矣”。

“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将岐黄之术与针灸、张仲景与后世所谓《伤寒论》的渊源讲得非常清楚。

胡稀恕讲伤寒三阴三阳小结(六经解—中医奥妙)

胡稀恕讲伤寒三阴三阳小结(六经解—中医奥妙)

胡稀恕讲伤寒三阴三阳小结(六经解—中医奥妙)六经解—中医奥妙1、伤寒论的成书背景这本书前后都是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既有六经又有八纲,中医为什么要辨证,而不象西病辨病呢?是因为那时时代太古了,当时没有科学,更没有更好的器械,没法认识病,只能从疾病的反应看问题,即是从症状着问题,是经过长久的观察,而发现一种规律,这是很了不起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的事,是点点积累的,辨证非常细,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包括治疗的方法用药。

这种规律是永远的客观存在的,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证明了的,是绝对正确的。

但对此种规律是怎样认识呢?古人无法认识,故用诸多设想,或者把现象当本质,如中风,伤寒,中风证,汗出,恶风,就认为是中风邪,把现象当本质,这是错的。

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还研究的中医,其现实意义就在这,这种规律永远都不会变。

故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规律,与古人对规律的认识区别开来。

这一套的结论就在《神农本草经》和《伊尹汤液经》上,当然不是伊尹发明的,无数人在长期的试验中得出来的。

从《针灸甲乙经》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伤寒论》的序言是假的。

王叔和是末晋的人,皇普谧是晋初的人,他们二个人极相近,仲景这个书,皇普谧是看到了,如果有这个序的话,序言上有撰用素问九卷,那么皇普谧不会说仲景论广汤液,可见,在皇普谧的时代还没有这个序言。

据我推测估计在南北朝或五代的时候,后人加的。

到后代为伤寒论注解,从成无已开始,根据《内经》给《伤寒论》作注,就因为这个序言,害人不浅。

这本书决不是张仲景独出心裁的著作。

特别是厥阴病四条,为什么不出治法呢?可见这四条正出自于《汤液经》,仲景对厥阴病的提纲也不满意,要满意的话,后面方剂里头乌梅丸、当归四逆,都应该是厥阴病,虽治疗的是厥,但这条是厥阴,仲景为什么不搁在头前呢,就是因为与提纲不一致,所以单独写后面的一章,就是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王叔和却搞到一块了。

2、六经的本质六经是这个规律的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是疾病反应的病位,这六个病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与经络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伤寒论的六经辩证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辩证六经,是后世医家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经的简称。

三阴三阳原本是阴阳学说中的术语,《黄帝内经》认为,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的诞生,就是因为地球上有阴阳二气平衡、稳定的得交替运动。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生之本,本于阴阳”,因此地球上万事万物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所以在研究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时候,自然要用到阴阳学说。

吧事物分阴阳,是对其性质的区分,将阴和阳各分为三,也就是三阴三阳,则是对阴阳的气量的多少的区分。

太是大的意思,太阳是言阳气的强大,为三阳,也就是三份阳气,故有巨阳之称;明是显著的意思,阳明是言阳气显著,为二阳,也就是二份阳气,故有盛阳之称;少是小的意思,少阳是言阳气弱小为一阳,也就是一份阳气,故有小阳、幼阳、稚阳、嫩阳之称;太阴为三阴,是三份阴气,阴气量最大;少阴为二阴,是二份阴气,阴气量较少;厥阴有极、尽的意思,厥阴为一阴,是一份阴气,也就是阴气少到了极点。

在自然界,昼属阳,夜属阴。

昼分三阳,夜分三阴。

少阳主时寅卯辰,正值清晨,阳光初照,其阳气不亢不烈。

太阳主时巳午未,阳光当头照,阳气盛大。

阳明主时申酉戊,太阳已偏西,阳气渐收。

太阴主时亥子丑,正是阴气最盛之时。

太阴主时子丑寅,夜半子时一阳生,阴气渐减,阳气渐出。

厥阴主时丑寅卯,阴气将尽,少阳已出。

《黄帝内经》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既然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人就是天地的子女,因此人便于天地之气相应。

所以《黄帝内经》就是根据脏腑经络阴阳气的多少,分别用三阴三阳来命名脏腑经络。

于是大自然有三阴三阳,人也就有了三阴三阳,简称为六经。

六经各分手足,经络又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阴阳,通行气血,流布津液,因此六经实际上是总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以及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功能,是将人体分为六大功能体系。

虽用“六经”命名,并非专指经络。

三阴三阳的六经概念解析

三阴三阳的六经概念解析

三阴三阳的六经概念解析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等作为重要的理论渊源和基础,谱成《伤寒论》。

故通晓《内经》中有关六经的理论,有利于把握《伤寒论》的原意。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乃是本,是《内经》解释脏腑、气血、经络、药物等等的基本说理要素,然阴阳虽然涵盖一切,但是涉及到具体的医学问题,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单单用“阴阳”就显得宽泛而不能深入具体探讨病机演化。

故《内经》在阴阳的基础上又继续细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故要明白六经的内涵,先要明白三阴三阳的概念内涵。

《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故我们可以认为,三阴三阳的分类标准是“气”的多寡,从“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又可知“气”又含阴阳之气两方面,即三阴三阳是根据阳气阴气的多寡来分属命名的,这也是三阴三阳最基础的意义。

由于当时对外感疾病传变规律认识的局限,六经几乎是一切外感病公认的主要传变方式,如《伤寒论》中就有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中暍,太阳风温等的记载。

张仲景在《内经》六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总结“正寒”之邪的致病特点,谱成了《伤寒论》,伤寒病因为正寒之邪,主伤人体阳气为主,其恰好符合六经三阴三阳按阴阳气之多寡的分类标准,故以六经理论来归纳伤寒病的传变规律在理论上是吻合的。

然单是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寡来粗略地理解《伤寒论》中六经病临床具体内涵又是不够全面的,也无法细致分析探讨《伤寒论》中的病证病机。

因伤寒病毕竟是作用于人体的外感病,既应该考虑本病病因自身的致病特点,更需要结合人体结构、物质、功能基础而谈及病的发生、传变。

三阴三阳在被灵活运用于临床的同时,与之有关的理论也被充分利用以解释病机,如三阴三阳虽然是根据阴阳之气多寡来命名的,但其还包含经络之义,《内经·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肠次指之端,循指上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故六经中还应该包含经络走行之义,这从张仲景症状归类中就可见一斑,如太阳病中之“颈项强急”,“一身尽疼”,“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其中都含有经络走行之义。

三阴三阳辨证,实为辨方证;《 伤寒论》 论外感,更可治杂病

三阴三阳辨证,实为辨方证;《 伤寒论》 论外感,更可治杂病

三阴三阳辨证,实为辨方证;《伤寒论》论外感,更可治杂病赵进喜;张立山;刘宝利;刘宁;汪伯川【摘要】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俗称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内容丰富,实质上在三阴三阳各系统病病变基础上,参照患者的体质类型所进行的方剂辨证,即"辨方证",具有辨体质、辨病机的内涵.学习《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方法,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逐渐体悟.既要掌握细节,探究三阴三阳辨证的具体方法;又要由博返约,以指导临床实践为目标.集思广益,才能加深对三阴三阳辨证临床普适性的认识,并有效指导现代临床.【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8(011)009【总页数】3页(P1373-1375)【关键词】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六经辨证;辨方证;仲景学说【作者】赵进喜;张立山;刘宝利;刘宁;汪伯川【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张仲景《伤寒论》首创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但对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具体理解,后世医家仁智各见。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三阴三阳辨证方法?在临床中又该如何去指导现代临床实践以提高疗效?本次铿锵中医行就如何学习《伤寒论》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组织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谨总结如下。

1 三阴三阳辨证在《伤寒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刘宁副主任医师:三阴三阳辨证也叫作六经辨证,包括三阴病和三阳病,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一般就治法来说,太阳病是以辛温发汗、解表为主;阳明病是以清法和下法为主;少阳病是以和解法为主;太阴病是以温中为主;少阴病是以温阳或育阴为主,厥阴病是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为主。

“六经辨证”与“三阴三阳辨证”

“六经辨证”与“三阴三阳辨证”

耗, 而气 又强 烈 地作 用 于 机 体 , 从而可以产生痿痹、 脉 痿、 筋痿 、 肉痿 、 骨痿 等病 。 《 灵枢 ・ 本脏 》 日: 志 意者 , 所 以御 精 神 , 适寒温 , 和
喜怒 者 也 …… 志 意 和则 精 神 专 直 , 魂 魄不 散 , 悔 怒 不 起, 五脏 不受 邪 矣 。
参 考 文 献
[1] [ 英] P e t e r C o v e n e y , R o g e r H i g h i e l d .江 涛 , 向守平译. T h e A r r o w o f
t i m e [ M] . 长沙 : 湖 南科 学 技 术 出 版社 , 2 0 0 2 .
《 素问・ 上 古 天 真 论 》日: 上古之人 , 其知道者 , 法
于阴阳, 和于 术数 , 食饮有节 , 起居有常 , 不妄作劳 , 故 能形 与 神俱 , 而尽 其 天 年 , 度 百岁 乃 去 。 愿 同有 识之 士进 一步 探讨 、 研究 。
致谢 : 诚挚 感谢 陈恕仁 教授 , 王 泽 锡 副 教 授 的 指 导 和 赖 梅 生 讲 师 的修 改 意 见 。
意识 列入 物理 学 中。虽 然 现 在 还是 处 于起 步 阶段 , 但
( 本文校对 : 陈木 水 收 稿 日期 : 2 01 3—0 9—1 1 )
“ 六 经辨 证 ” 与“ 三 阴三 阳辨 证 ”
罗桂 青 李 磊 摘要: 本文探讨了《 伤寒论》 中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论渊源以及“ 六经辨证” 一说的由 来, 认为宋代朱肱提出的“ 六经辨证” 说是对 《 伤寒论》 中“ 三阴三阳辨证” 的误解, 《 伤寒论》 并非以“ 六经辨证” 为纲, 张仲景所创立的实际上是“ 三阴三阳辨证”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与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
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作者王琦陈庚
一,《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
多数学者认为是继承《内经》的理论。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以证之。

但其中尚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认为与《素问热论》等篇一脉相承
《素问热论》篇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篇中并论述了六经的发病症候及其传变规律,因此,部分学者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整起来的。

1《伤寒论》教材亦多持这一观点。

如:程门雪强调,必须承认《伤寒论》六经与《素问热论》六经的一致性。

2 也有人认为《伤寒论》是从《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素问》六经学说的特点,掌握了六经传变的规律,《素问热论》篇所讲的传变,只是示范性举例。

3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伤寒论》六经理论实源于《灵枢经脉》篇,但不排除《素问热论》的影响。

4 也有人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与《灵枢经脉》的手足六经、《素问热论》的六经病症、《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六气与三阴三阳相配及阴阳气之多少、《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中见,都有一定关系.这是一种从经络、病证,气化诸方面全面继承的观点.
(二)认为仅沿用《内经》六经之名,内容已非其实.
三阴三阳本是哲学概念,由于所说明的事物不同,其涵义也随之而异。

《伤寒论》运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各类证型,仅仅是受了《内经》阴阳学说的影响,是基于阴阳是机动代名词。

《伤寒论》对《内经》的继承是以临床实践“平脉辨证”为出发点。

姜春华认为,《伤寒论》六经是张仲景总结前人学说,通过临床实践经验积累起来的,只不过沿用了《内经》六经之名称,其内容已非经络之旧。

仲景是'因证分经,而不是以经定证',给旧名词赋予新内容,形成了新概念。

仲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乃古人于不得已中假设之代名词。

因此,不必求深反浅.耸人听闻。

二,三阴三阳辨证的临床意义
(一)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
孙氏等认为,六经是一种症候归类方法,是按照机体抗病力的强班盛衰.病情的进退轻重和病位的表里浅深作全面考虑,找出其一定规律.归纳成六个症候类型,作为热性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应将六经与八纲联系起来加以认识。

八纲是中医学的辨证基础,六病分症是八纲辨证的具体实践.
刘渡舟氏更明确指出,六经分证方法,在当时是临床医学一个突破,它解决了临床方面带有关键性的几个问题:①解决了病位所在。

如太阳经主表病,阳阴经主里病,少阳经主半表半里病,三阳经反映了六腑的病变,三阴经反映了五腑的病变。

②解决了病的寒热属性。

如三阳经病多见热证,三阴经病多见寒证.③解决了邪正的虚实关系。

如三阳经病邪虽盛而正气不虚,三阴经病阴邪盛而阳气已衰。

④解决了病性的阴阳。

如三阳病以发热为主,是病发于阳而为阳证;三阴经病以恶寒为主(不发热),是病发于阴而为阴证。

以上六经分证解决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纲领.起到,八纲.辨证的先驱,在临床上确有纲举目张,执简驭繁的作用。

时氏认为,《伤寒论》六经既有脏腑定位概念,又有六气寒热的属性,且以入体的正气(包括阴气和阳气,强弱为中心,对急性热病的发展过程作了动态观察,既看到了六经的物质基础.又看到了六经所反映的正邪消长,既有急性热病所占据的空间概念,又有病情发展变化的时间概念;目前,一些《伤寒论》教材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上述观点,如湖北中医学院编的《伤寒论》教材指出:《伤寒论》的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
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损及何脏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因此,《伤寒论》的六经,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二)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同样适用于内伤杂病
潘澄廉氏指出:《伤寒论)六经辨证,既适用于伤寒,也适用于杂病,特别是《伤寒论》的许多方剂,不仅可施治于外感,而杂病亦可应用。

《伤寒论》虽不是诊疗一切内伤疾病的唯一书籍. 而其所适用的辨证施治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三)具体指导立法用方
黄文东氏等指出.利用分经辨证及其诊断方法,以鉴别表、里、寒、热、虚、实等种种轻重不同的情况,来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 消、涩及针灸等种种不同的治法。

六经是辨别各种不同类型症候群的纲领,是确定具体治法的指标。

六经证状虽不能概括百病,但六经方剂尽可应用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