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屮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屮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教学中的客体,一般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進和教材。
3、客观性原则: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即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來面貌來研究心理的本质、规律、机制和事实。
4、系统性原则: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里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加以考察。
5、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等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6、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逋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7、教学媒体:是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 评价/反思过程:是对学习班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9.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屮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0.学习准备:又称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里、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1.认知:从广义上说,认知是指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等。
从狭义上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12.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体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13•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其最大的特点是儿童思维己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把形势和内容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14.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5.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也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
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支架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现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者;另一个是客观的自我,即被觉察到的我。
认知方式:也称为认知类型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特征。
特殊儿童的概念: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指由于生理、智力、感觉、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无法在正常教育条件下获得学习效果而需要特殊教育措施及服务来发展潜能的儿童。
教师资格证教师考编必备!心理学65个经典名词解释汇总!
教师考编必备!心理学65个经典名词解释汇总!part 1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歪曲的知觉。
5、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6、观察力:指敏锐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的知觉能力,是人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7、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8、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量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10、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part 21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4、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5、注意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注意的对象的数量的多少。
16、注意的稳定性:我们的注意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17、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18、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和要求,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19、元认知: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2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part 321、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现象。
22、内隐记忆:没有意识到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叫~。
23、外显记忆:能意识到存在又有意识提取的记忆叫~。
24、识记:使人们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
25、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6、倒摄抑制:后…… 先…………… 。
27、保持:是识记过的食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之名词解释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脚本:一种知识表征的形式,指表征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
概念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加涅认为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并列结合学习: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但在横向上存在吻合或对应关系时所进行的学习。
默会知识: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符号表征学习:奥苏伯尔区分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双编码理论: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陈述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
同化论: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概念或命题意义获得的心理机制的学说,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及教材由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织。
概念同化: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命题学习:奥苏伯尔区分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学习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复述策略: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
精加工策略: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概念图示: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组织策略。
学生通过画知识网络图来表示概念间的关系,网络图如一课倒置的知识树,把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树干的顶端,把局部的概念置于枝杆,最后把具体细目置于树枝的末梢。
组织策略: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全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3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引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势,是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
5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
7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有的反射。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8动力定型:是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映。
9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的活动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活动。
10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所做出的反应。
1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12感觉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
13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感觉刺激量的想、限度,也称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
14绝对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15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6观察: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7记忆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18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19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20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点整理1、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观察法:只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3、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4、实验法: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5、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6、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7、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8、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9、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他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10、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11、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12、感受性:指人堆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13、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1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15、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6、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取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17、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8、学习:只通过主观的相互作用,在主题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2、心理进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预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进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阻碍学习的个人一辈子理、心理进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专门敏锐,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阻碍专门小或没有阻碍,那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进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进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立即达到的进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确实是最近进展区。
最近进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形下,借助成人关心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进展时期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固区别的综合心理特点。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样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打算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那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经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专门而稳固的风格。
10、把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刻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把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判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适应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体会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体会。
(见43)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体会。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所有名词解释分类整理B1.编码:是指把短时容易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
2.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相对原有知识结构及不存在上位关系,又不存在下为关系,只是和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的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成外推获得,并与原有知识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结构,可能产生联合意义。
3.比较性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当学生面对新的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愿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4.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者在特殊性向测验中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检测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儿童。
1.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测量是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
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是借助于测验来进行。
2.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3.次级强化:是在原级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利用继起强化物或刺激强化物进行的。
4.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5.陈述性组织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适合认知领域的教学程序。
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让学生学习这个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结构框架。
6.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7.调查法: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
8.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9.对比误差:即教师有对自己的倾向相反的学生学习给予较低的平分的一种误差。
10.倒摄抑制:指以后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前学过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里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1.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因变量:所测定的行为和理活动,作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影响的指标。
控制变量:其它任何影响因素,环境、被试、实验条件。
2.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
5.心理健康:高效、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基本心理活动内容完整、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
1.学习:由经验产生的在行为或知识方面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改变。
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包括行为习惯、态度、人格的特质的形成。
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2.思维:以人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3.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人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4.挫折:目的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5.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因变量:所测定的行为和理活动,作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影响的指标。
控制变量:其它任何影响因素,环境、被试、实验条件。
2.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信度:测量的可靠性,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用两次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
4.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
5.挫折:目的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连续的、稳定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某个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
3)遗传:遗传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
4)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指机体从母体降生后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基因与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5)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有程序的扩展。
6)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按照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本来面目,遵照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人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真实的表述与研究。
7)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去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切忌静止、固定地看待各种心理现象。
8)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
9)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10)访谈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1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12)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13)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测验量表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14)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人在潜意识中克服焦虑、保护自己的方法。
15)答应性行为:答应性行为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特定刺激引发的反应。
16)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自主做出的行为。
17)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也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性行为的过程。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名词解释
1.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模式。
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3/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强化。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定义是,任何导致我们以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负强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②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
③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结实现时也会感到烦恼。
13、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但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生不适合;如果过度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可以帮助年轻父母来应对这个常见的育儿问题。
14行为塑造采用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的过程,就叫作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15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人。
16/类属学习、总括学习与并列结合学习: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知识(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模式。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
(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3,阐述心理学的性质及主要依据。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
主要依据是;(!) 从心理学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一种活动者的自然实体。
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2)从心理学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性质。
(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4)从心理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映过程的研究多半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多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3)科学实验证明4,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5,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反射弧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知觉和感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2)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往往是多个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与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与总结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其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与总结,帮助教师资格证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响应之间的关联建立的。
学习者的行为受到外界的刺激,当行为被奖励或受到惩罚时,在这个刺激-响应的过程中形成学习。
例如,师生之间的奖励和惩罚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指个体对新知识的积极构建、整合和转化过程。
它强调学习者主动从环境中获取信息,通过思考、归纳和推理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而实现的。
学习者通过观察和参与社会活动,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反思来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营造具有社会互动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习。
二、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从婴儿期到成人期在思维、知识和智力能力方面的逐步发展和变化。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在经历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从感知、运动到符号操作和抽象思维,逐渐形成对外界的理解和解释。
教师要了解学生各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语言发展语言发展是指个体在语言习得和运用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语言发展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工具,通过社会互动和内化过程逐渐习得和掌握。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供语言丰富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3.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社会情感发展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个体的社会情感和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精要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精要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内容涉及到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以及教学方法、评价与改进等方面。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发展理论、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包括四个基本概念: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和心理发展。
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等内心经验,心理过程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智活动过程,心理结构是指心理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能力和特点的总和,心理发展则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心理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是指研究人的心理能力和特点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作用下的发展轨迹和规律的学说。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潜意识和冲动的影响,个体的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解决内心冲突来实现。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逐渐成熟和发展,通过适应不同的认知环境来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而形成的,个体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知、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在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时的信息加工过程,通过研究学习者的认知机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四、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个体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科学。
其中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行为的改变,个体通过与环境的刺激和反馈来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2.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和解决认知冲突来促进学习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第一章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冯特:构造主义詹姆士:机能主义华生:行为主义韦特海默:格式塔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第二章意识和注意一、名词解释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
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
(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概论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测验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学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是在德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主要活跃于1912年到20世纪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人。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着重在知觉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的。
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重视心理实验,强调心理实验,强调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即自然实验。
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配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的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认知:认知是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口语报告法: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的一种研究方法。
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意识: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
一种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
第二种含义指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awa reness)。
全国教资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教资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
(又称随意后注意)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
(正迁移、负迁移)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2.实验法:这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人为控制一定条件或创设一定情景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观察法:这是研究者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观察者的各个外部表现和行为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4.问卷法:这是通过被调查者的书面回答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5.反射:它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来自体内和体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反映。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反射,它是动物和人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遗传中获得的本能行为。
8.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映形式。
9.动力定型:本来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巩固训练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的现象。
10.反映: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11.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我”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6.感受性: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7.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它是感受性能力暂时起伏波动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18.感觉对比:某一感受器因同时受到或先后受到性质不同或相反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9.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直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1、心理学一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一一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一一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一一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一一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一一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一一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一一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一一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一一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一一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一一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一一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一一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一一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一一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一一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名词解释归纳一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二1.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3.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4.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5.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6.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7.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8.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9.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10.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1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2.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3.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14.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5.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6.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17.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18.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三1、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2、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3、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6、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7、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8、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9、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10、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1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12、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13、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14、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15、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1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16、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7、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8、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19、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20、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四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4、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6、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7、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0、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2、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1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14、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15、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6、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7、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18、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19、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20、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