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人细化及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_李小燕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_李小燕

中国护理管理88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V ol.12, No.9 September.15, 2012作者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100020 作者简介:本科,副主任护师,副主任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指出:分级护理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1]。

2011年又提出将分级护理级别再细化,但如何细化成了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一大难题。

现在使用的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用于评估住院病人是否具有自理能力。

然而,儿科病人在自理能力方面不同于成年人,一个6岁左右的儿童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可以得到95分以上,但分值所表现的实际能力与成人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处于疾病状态的患儿,即使能够完成自理,也会因为疾病的轻重程度、治疗种类和频率的不同而影响其自理能力。

如何在医嘱护理级别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是儿科住院病人管理的难点。

为尝试细化护理级别工作,我院护理部对住院病人的护理级别进行了调查,发现内科住院病人的医嘱护理级别均为一级护理,是医生根据儿科病人的特点、医疗诊断以及病情特征确定的,通常不能通过医护沟通改变。

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应在病人的医嘱护理级别基础上进行,所以护理部制定了“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各科病房再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轻重、自理能力、治疗种类以及活动受限程度等进一步细化,将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与护理级别相结合,形成了现在的细化护理级别模式,为进一步对病人实施分级护理提供依据。

1 细化分级护理方法1.1 护理部制定分级护理标准细化方法住院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由护理部制定,即“住院病人生活护理等级标准”,标记为A、B、C、D 4个等级的界定标准,根据病人的自理能力及医生对病人病情轻重程度的界定划分,同时对护理工作内容作出要求,见表1。

1.2 病区护士长根据病人的治疗、护理特点进一步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各病区的护士长根据护理部制定的“住院病人生活护理等级标准”,以疾病诊断和特点为依据,将病人的医嘱护理级别与生活护理等级相结合,在医嘱护理级别的基础上确定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 标记为“一级A ”“一级B”“一级C”“二级B”“二级C”“二级D”“三级C”“三级D”。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儿科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患儿分为不同级别,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分级护理是儿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是指对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无需特殊监护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营养护理、环境护理等内容。

在进行一级护理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二、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是指对病情较重,需要特殊监护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监护仪器的使用、疾病护理、药物管理等内容。

在进行二级护理时,护士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三级护理。

三级护理是指对病情危重,需要严密监护和特殊护理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呼吸机的使用、血管通路的管理、休克抢救等内容。

在进行三级护理时,护士需要全天候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四、四级护理。

四级护理是指对于病情极其危重,需要全天候监护和特殊护理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复苏抢救、危重病情的处理、病情的评估等内容。

在进行四级护理时,护士需要全神贯注地监护患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迅速采取护理措施。

五、五级护理。

五级护理是指对于病情极其危急,需要紧急抢救和特殊护理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紧急抢救、危重病情的处理、病情的紧急评估等内容。

在进行五级护理时,护士需要紧急处理患儿的病情,迅速采取护理措施,并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工作。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各级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分级护理细化标准执行护理工作,确保患儿得到及时、科学、全面的护理。

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分级护理细化标准,提高护理水平,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普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普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分级护理: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护理级别。

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临床护士根据对一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每1小时巡视患者。

根据医嘱或病情,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心律节律的变化。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

如整理床单位、手及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协助患儿进食/水、协助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患儿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失禁护理、温水擦浴、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

4、根据医嘱,实施专科护理。

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贴片护理等。

5、实施安全护理,正确使用腕带,约束带、床档、安全标识、管道标识。

侵入性操作在操作前履行告知义务。

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

对二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每2小时巡视患者。

根据医嘱或病情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是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4、根据医嘱实施专科护理。

如口腔护理、管道护理、气道护理、贴片护理等。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包括健康教育、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安全指导等。

对三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每3小时巡视患者。

根据医嘱或病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病情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儿科分级护理制度旨在为儿童提供全面、安全、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儿科分级护理系统中,儿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被分为不同的级别,从而得到适宜的护理和治疗,确保儿童的健康和福祉。

本文将探讨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的重要性、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挑战。

一、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的重要性儿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保障儿童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与成年患者相比,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病情较为特殊,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能够确保儿科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避免了因病情较轻的儿童占用急救资源的情况发生。

同时,该制度还能够提升儿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二、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过程1. 规划与策划阶段制定儿科分级护理制度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策划。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由儿科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组成。

其次,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儿童医疗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然后,制定适用于儿科的分级标准和护理指南。

2. 分级护理评估与认证阶段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病情,将儿童分为不同的级别,如急救级、重症级、普通级等。

针对不同级别的儿童,制定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同时,评估医院的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能够提供相应级别的医疗护理服务。

医院需要通过相关认证机构的审核,获得儿科分级护理认证。

3. 实施与监测阶段将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纳入医院的医疗流程和管理体系中,确保其得到全面有效的执行。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有效性监测,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方案。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对儿童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三、儿科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挑战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克服和解决。

首先,需要建立完备的儿科护理知识体系和培训体系,确保医护人员具备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儿科分级护理制度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分配。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在现代医院中得以广泛应用。

该制度旨在为新生儿提供针对其特殊需求的个性化护理,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探讨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的意义、实施过程以及优点。

一、分级护理制度的意义新生儿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其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健康和福祉,实施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分级护理制度能够确保新生儿得到个性化的护理。

通过将新生儿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医疗需求以及生理状态划分为不同级别,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针对其特定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分级护理制度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根据新生儿病情分级,医护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分配护理资源,确保每个新生儿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关注和照顾。

这有助于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最后,分级护理制度可以加强家庭与医院之间的合作。

家庭是新生儿康复的重要一环,他们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提供情感支持,还能够学习护理技巧并在必要时提供临时帮助。

通过分级护理制度,医护人员可以与家庭进行更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新生儿的健康努力。

二、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在实施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时,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措施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级标准。

这需要基于可靠的医学证据和统计数据,综合考虑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疾病情况和医疗需求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简明、易于理解,并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

其次,培训医护人员。

新生儿科是一个专业性较高的领域,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在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前,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该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另外,建立完善的医疗设施和护理环境也是分级护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生儿科应该设有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并保持良好的清洁和安全环境,以确保新生儿能够得到适宜的护理和治疗。

小儿分级护理标准

小儿分级护理标准

小儿分级护理标准1. 引言小儿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进行护理。

合理的分级护理标准能够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小儿分级护理标准,以提供给临床工作人员参考和实施。

2. 护理级别划分根据患儿的病情,我们将小儿分为三个护理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1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稳定、无重大生命危险的患儿。

这些患儿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医疗操作,可以由普通护士进行日常护理工作。

一级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患儿的生理指标和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和上报。

2.2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需要特殊医疗操作的患儿。

这些患儿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药、更换伤口敷料等。

二级护理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或护理师完成,并且需要定期与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2.3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救治的患儿。

这些患儿通常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和治疗,包括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三级护理需要由专业的重症医护团队进行,并且需要密切配合。

3. 护理标准3.1 一级护理标准- 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 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的清洁和舒适。

- 进食指导和饮食管理,确保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 噪音和环境的控制,保证患儿休息良好。

- 转运和安全措施的监护,保证患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3.2 二级护理标准- 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及异常处理。

- 给药和输液的管理,包括药物配比、注射技巧等。

- 伤口护理和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和愈合。

- 各种医疗器械的操作和监测,包括吸痰器、导尿管等。

- 监护仪的使用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护理要点。

3.3 三级护理标准- 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和频繁的抢救措施。

- 插管和呼吸机的操作与管理。

儿科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几点思考

儿科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几点思考

儿科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几点思考【摘要】目的探索思考儿科细化护理的方法。

方法制定儿科细化分级标准,确立ⅰ、ⅱ、ⅲ、ⅳ4个等级标准。

然后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依据患者年龄、病情轻重、治疗项目、活动受限度、自理能力等进行进一步细化。

结果在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8个护理等级。

依次分为一级ⅰ、一级ⅱ、一级ⅲ,二级ⅱ、二级ⅲ、二级ⅳ,三级ⅲ、三级ⅳ等8个等级,由护士长确认患者的护理级别。

结论儿科患者年龄低下,自理能力较差,因此医师给予的护理级别较高,通过儿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护理等级的进一步认知,进而促进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儿科;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思考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42-02分级护理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师、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采取不同等级的护理。

而近年来又将分级护理进一步细化,怎样进行细化便成了我们重要的思考问题。

儿科患者年龄偏低,用指数评定量表评估出的结果与患者实际能力相差较大,儿科患者即使可以完成自理,也会受到疾病轻重度、治疗频率和种类的不同影响。

为研究细化护理级别,我院护理部对儿科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了分析调查,根据儿科患者年龄、病情轻中度、治疗种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受限度等情况做了进一步细化分级,把患者生活护理等级和护理级别结合起来,形成细化分级护理级别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护理[1]。

现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儿科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整理作为研究的参考对象。

1.2 方法1.2.1 制定分级护理标准由护理部制定住院患者细化分级护理的标准,标记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标准,然后依据患者自理能力和医生对患者病情轻重度的界定进行划分,并对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作出明确要求。

1.2.2 细化分级护理的标准根据疾病的诊断及特点,将患者的医嘱护理级别和生活护理级别相互结合,在医嘱护理等级的基础上制定患者的生活护理等级,其标记为一级ⅰ、一级ⅱ、一级ⅲ,二级ⅱ、二级ⅲ、二级ⅳ,三级ⅲ、三级ⅳ等8个等级。

儿科病人细化及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儿科病人细化及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儿科病人细化及分级护理方法探讨发表时间:2015-10-27T09:35:25.1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作者:张守云[导读]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年龄普遍较低,同时自理能力也不是很强,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按照高级别的护理等级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

张守云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科病人细化及分级护理方法,希望能够为儿科护理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儿科;病人;护理分级通常情况下,内科住院病人的医嘱护理级别都是一级护理,这是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儿科病人的特征而制定的一个具体的护理方案,通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医生和患者的交流而发生变动的,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应该在病人的医嘱护理级别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也制定了比较科学和完善的住院病人生活护理的标准,它能够很好的达到护理的效果,同时也将病人的病情和护理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护理模式。

1、细化分级护理方法1.1护理部制定分级护理标准细化方法通常情况下,住院病人的细化护理等级标准都是由护理部制定的,也就是说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的制定上可以将其标记成A,B,C,D四个等级,根据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病人自身的自理能力以及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来对护理工作作出更加详细合理的要求。

1.2病区的护士长应该根据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特征对护理等级进一步细化每个病区的护士长都应该根据病区制定的护理等级标准和医生给病人开具的诊断为主要的参考和依据,将病人的医嘱护理等级和生活护理等级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医嘱护理等级是基础,所以在确定生活护理等级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对医嘱护理等级予以重视。

而在细化的过程中可以将患者标记成一级A,一级B,一级C,二级B,二级C,二级D,三级C和三级D。

(1)如果医嘱对患者的病情标明是危重,或者是病危的患者,无论患者本身有没有自理能力,有没有家人的陪伴都需要直接将其护理等级划分到一级A当中,而需要注意的是特级护理并不在细化分级的范围之内。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1.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操作治疗,检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3.正确评估患儿,制定相关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及给药措施等,并作好护理记录。
4.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如饮食,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定期复查。



3、遵医嘱正确实施各种治疗,指导患儿正确服药,观察患儿反应。
4、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路、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1)实施专科疾病健康教育,让患儿及家属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2)腹泻患儿、婴幼儿及时更换尿布。(3提供与护理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指导患儿及家属做好相应的检查前准备。(4)了解患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心理问题。
5.提供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如过敏性紫癜患儿给予高营养、易消化、无动物蛋白及植物蛋白、无渣、清淡饮食。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稳定,任需卧床的患儿。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儿。
1、每两小时巡视患儿一次,观察病情变化。
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至少二次,每周测量血压、体重一次,每日记录大小便一次。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前囟、面色、眼窝、瞳孔、穿刺部位有无渗出、红肿等。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半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吸氧、保温等。
3.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各种气道和管道的护理。实施安全措施。
年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护理级别
病情依据
护理服务标准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摘要】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方式,有助于提高儿童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病情进行评估和分级,护理人员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及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并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科病人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进行全面探讨,强调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一护理方法,提高儿科病人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可以为儿童病人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关键词: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病情评估、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评估、护理流程优化、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是指根据儿童患病情况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方法。

儿科病人由于年龄特殊、生理发育未完全成熟,患病种类和病情复杂多样,需要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护理。

传统的护理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儿科病人的需求,研究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科病人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根据儿科病人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分级护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成为当前儿科护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重要性,分析其意义和研究目的,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提高儿科病人护理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2 研究目的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儿科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效果,实现个性化护理,更好地满足不同病情和需求的儿童患者。

通过对病情评估与分级,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儿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措施。

通过护理效果评估的方法,可以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摘要】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对于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护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不同患儿需求的一刀切、医护人员分工不明确等。

细化分级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个性化护理更加精细化。

其潜在优势在于提高患儿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包括内容应该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生活习惯等因素。

实施策略需要建立跨学科团队,规范操作流程。

效果评估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病情改善等指标进行评估。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应用前景广阔,提供了更多的护理选择,为未来的儿科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启示了护理工作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提升护理技能、优化护理流程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重要性、不足、潜在优势、内容、实施策略、效果评估、应用前景、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讨的重要性在儿科护理领域,对病人进行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科病人的治疗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一劳永逸的护理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病人的需求。

针对不同病情、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情况的儿科病人,采用细化分级护理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通过详细了解每位儿科病人的病情、身体状况和个人需求,将病人进行细化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护理工作。

这种个性化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增强病人对医疗工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细化分级护理方法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上,从而为儿科护理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探讨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儿科护理工作的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2. 正文2.1 现有儿科病人护理方法的不足之处传统的儿科病人护理方法较为单一,缺乏个性化的特点。

普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普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分级护理: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护理级别。

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临床护士根据对一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每1小时巡视患者。

根据医嘱或病情,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心律节律的变化。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

如整理床单位、手及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协助患儿进食/水、协助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患儿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失禁护理、温水擦浴、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

4、根据医嘱,实施专科护理。

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贴片护理等。

5、实施安全护理,正确使用腕带,约束带、床档、安全标识、管道标识。

侵入性操作在操作前履行告知义务。

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

对二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每2小时巡视患者。

根据医嘱或病情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是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4、根据医嘱实施专科护理。

如口腔护理、管道护理、气道护理、贴片护理等。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包括健康教育、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安全指导等。

对三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每3小时巡视患者。

根据医嘱或病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病情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儿科分级护理服务(推荐五篇)

儿科分级护理服务(推荐五篇)

儿科分级护理服务(推荐五篇)第一篇:儿科分级护理服务儿科分级护理服务分级依据:特级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抢救的患儿;颅内出血及昏迷患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监护的患儿,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重症监护患儿。

一、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看护输液,给予喂奶、喂药,并观察患儿的反应。

三、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气道及管路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措施。

四、根据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

五、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六、提供生活护理。

1、维护患儿卫生,仪表及仪容;满足患儿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儿清洁、舒适。

给予刷牙漱口、洗脸、梳头、洗头、擦身、洗手、洗脚、会阴冲洗、剪指(趾)甲、更换尿垫、更换衣裤等。

2、满足患儿营养需求,给予喂水、喂饭、喂奶,注入鼻饲饮食。

3、维持患儿正确和舒适体位,帮助移动及运动;翻身、拍背、摆放舒适体位;维持患儿肢体功能位,活动关节。

七、保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

八、了解患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相关心理问题。

九、根据儿科护理特点做好相应的专科护理:如昏迷、抽搐患儿的护理等。

一级分级依据:年龄较小患儿日常生活照顾完全需要家属的患儿;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儿;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儿。

护理服务标准:一、每小时巡视患儿,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儿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协助家属给予喂药。

三、提供专科护理:如气道及管路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措施。

四、根据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

五、提供生活护理1、维护患儿卫生、仪表及仪容,帮助指导家属给予患儿刷牙漱口、洗脸、梳头、洗头、擦身、洗手、洗脚、会阴冲洗、剪指(趾)甲,给予更换尿垫、更换衣裤等。

2、满足患儿营养需求,协助家属喂奶、喂水、喂饭,注入鼻饲饮食。

儿科分级护理指南

儿科分级护理指南

儿科分级护理指南引言儿科分级护理指南是为了促进儿童医院中儿科护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而制定的。

通过将患儿分级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目的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份详尽的儿科分级护理指南,以便他们能够根据患儿的病情和生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

分级原则儿科分级护理主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生理参数和生活能力进行分类。

以下是儿科分级的原则:1. 重症患儿:剧烈疼痛、需进行紧急抢救、生命体征异常或处于危险状态的患儿。

2. 中重度病情患儿:必须持续监护生命体征,需要高度关注和认真观察的患儿。

3. 中度病情患儿:需要随时观察生命体征,进行常规护理,但不需要高度关注的患儿。

4. 轻度病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只需要常规护理和观察的患儿。

分级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患儿,我们提供以下护理措施:1. 重症患儿护理:- 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通畅,保持舒适的通气状态。

- 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 提供优质的营养支持,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

2. 中重度病情患儿护理:- 监护生命体征,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等指标。

- 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患儿的痛苦和焦虑。

- 按时给予药物治疗,确保治疗效果和患儿的安全。

3. 中度病情患儿护理:- 检查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稳定和正常。

- 提供适当的安抚和抚慰,使患儿感到安全和放松。

- 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给予药物和检查。

4. 轻度病情患儿护理:- 确保患儿的基本需求,如饮食、休息和排泄。

- 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 提供恰当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患儿。

总结儿科分级护理指南是儿童医院中重要的护理管理工具,它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明确的护理措施和分类标准。

通过遵循分级原则和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本文档能为儿科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儿科护理分层考核方案及措施

儿科护理分层考核方案及措施

儿科护理分层考核方案及措施引言儿科护理是关注儿童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分层考核方案和有效的措施,可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儿科护理分层考核方案及相应的措施。

一、儿科护理分层考核方案1. 分层标准根据儿童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将儿科患者分层,分为三个层次:重症儿科、普通儿科和健康儿科。

- 重症儿科:病情危重,需要重点监护和护理的儿童,如重症感染、呼吸衰竭等。

- 普通儿科:病情较为稳定,需要定期护理的儿童,如慢性疾病治疗、住院观察等。

- 健康儿科:病情轻微或无病情,主要进行常规健康护理的儿童,如健康体检、疫苗接种等。

2. 考核内容根据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考核内容,确保每个层次的护理质量均得到监测和改进。

- 重症儿科:包括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给予、手术护理、病情变化及时报告等。

- 普通儿科:包括疾病观察和分析、药物治疗规范、康复护理计划制定、家属教育等。

- 健康儿科:包括体格发育评估、疫苗接种合规性、喂养指导、健康教育等。

3. 考核标准为每个考核内容设定明确的标准,以确保护理质量的统一和准确。

- 重症儿科:根据专业指南和病情特点,确定合适的监测指标和对应的正常范围。

- 普通儿科:参考相关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 健康儿科:参考儿科保健指南和疫苗接种规划,确保儿童的喂养和发育符合标准。

二、儿科护理分层考核措施1. 建立分层考核制度在儿科护理部门中建立分层考核制度,明确各层次的护理职责和考核要求。

制定考核周期和方式,保证有效的考核执行。

2. 护理团队的培训和交流针对不同层次的儿科护理,进行相应的培训和交流。

重症儿科护理要求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有相关经验的护士参与。

普通儿科和健康儿科护理要求较为常规,但仍需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交流,以避免疏漏和错误。

3. 护理记录和评估工具的建立根据分层考核方案的要求,建立相关的护理记录和评估工具,用于记录和评估护理过程和效果。

儿科细化护理标准

儿科细化护理标准

儿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特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如:肺炎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症腹泻伴脱水酸中毒、急性喉炎伴Ⅲ°喉梗阻等。

护理服务标准: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并观察患者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4、保持患儿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5、严格床头交接班。

6、向患者家长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服务项目1、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各1次/日,卧位护理1次/2小时,排泄护理2次/日;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雾化吸入后翻身扣背护理2次/日;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2、专科护理:需要时臀部护理2次/日,眼部护理1~2次/日。

一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依据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定位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如肺炎、腹泻等。

2、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护理服务标准1、每小时巡视患儿,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患儿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并观察患者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向患者家长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服务项目1、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1次/日,卧位护理1次/2小时,排泄护理2次/日;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2、专科护理:需要时臀部护理2次/日,眼部护理1~2次/日。

二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依据病情稳定,疾病恢复期准备出院的患者。

护理服务标准1、每2小时巡视患儿,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患儿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儿科分级护理制度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儿童分为不同的护理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儿得到适当的医疗护理。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级护理主要针对病情相对较轻的儿童,包括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感冒、发热、轻型腹泻等。

医务人员应对患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趋势,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一级护理的核心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患儿的常见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二级护理适用于患儿病情较为复杂、需要特殊护理和治疗的情况。

这些患儿可能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检查或治疗,如血常规、血生化、X线检查、抽血、输液等。

二级护理的核心是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重点护理的患儿。

这些患儿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治疗,如呼吸机辅助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

三级护理的核心是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详细的监护计划,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除了护理等级的划分,儿科分级护理制度还需包括一些其他内容。

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和护理操作规范,明确各级别患儿护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其次,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包括儿科护士、医生、药师等,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此外,还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儿科护理水平和知识技能。

总之,儿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儿科护理工作的方法,可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效率,确保患儿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护理。

通过合理的分级护理,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实施儿科护理工作时应重视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1)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1)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儿。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的患儿
1、每三小时巡视患儿一次,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精神状态。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至少二次,每周测量血压、体重一次,每日记录大小便一次。3、遵医嘱正确实施各种治疗,指导患儿正确服药,观察患儿反应。4、提供与护理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指导患儿及家属做好相应的检查前准备。5、向患儿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件发生。6、根据专科特点做好相应的专科护理。(1)做好静脉留置针的妥善固定,防脱落。(3)掌握患儿的治疗及精神状态,做相应的护理。7、了解患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心理问题。8、根据病情协助督促家属进行基础护理,保持患儿清洁、舒适。(1)每日整理床单位二次。(2)满足患儿营养需求,督促患儿进餐进水。
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患儿有无面色发绀、抽搐,肺炎患儿有无呼吸困难,肠炎患儿有无脱水,过敏性紫癜患儿有无新皮疹出现及有无便血,穿刺部位有无渗出、红肿等不适症状。每1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2.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3.根据医嘱正确给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脐部护理、皮肤护理,各种管道的护理。
5.实施床旁交接班。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儿。
2、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儿。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儿。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儿。
1、每小时巡视患儿一次,观察患儿病情变化。2、根据医嘱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出入量记录。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和给药措施,观察患儿反应。4、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路、并发症预防等。(1)实施专科疾病健康教育,让患儿及家属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2)腹泻患儿、婴幼儿及时更换尿布、清洁皮肤,做好臀部皮肤护理。(3)做好静脉留置针的妥善固定,防脱落。(4)人工和机械辅助排痰,保持气道通畅。5、向患儿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件发生。6、提供与护理相应的健康指导,指导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应检查前准备。7、了解患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心理问题。8、根据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实际需要,满足患儿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儿清洁、舒适。(1)每日整理床单位二次,做到被服随脏随换。(2)每周进行指(趾)甲清洁。(3)维持患儿舒适体位:每两小时协助患儿翻身、扣背及有效咳嗽,必要时完成压疮预防及护理等工作。(4)留置尿管患儿每日进行两次尿道口消毒。(5)根据病情实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6)保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新鲜。(7)协助采集留取各种标本。(8)满足患儿营养需求,协助督促患儿进餐进水(禁食患儿除外)。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1)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1)
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臀部护理等。(5)保证病室
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新鲜。(6协助采集留取各种标
本。7)满足患儿宫养需求,协助督促患儿进餐进水
(禁食患儿除外)。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 儿。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的患 儿
1、每三小时巡视患儿一次,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患 儿的治疗效果及精神状态。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
3.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洁、口腔护理每天两次, 每日梳头、臀部清洗、足部清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
洁各一次,每周床上擦浴一次,每周洗头一次,根据患儿
肤护理。各种气道和管道的护理。实施安全措施。
情况完成指(趾甲清洁,协助患儿使用便器和更衣, 进行二便失禁患儿的护理。(2)每两小时协助患儿进 行翻身、扣背及有效咳嗽。(3)协助患儿进食、进水
疮预防及护理等工作。(4)留置尿管患儿每日进行两 次尿道口消毒。(5)根据病情实施基础护理:如口腔 护理、皮肤护理等。(6) 保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 空气新鲜。(7)协助采集留取各种标本。(8)满足 患儿宫养需求,协助督促患儿进餐进水(禁食患儿除 夕卜)。
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患儿有无面色发绀、抽搐,肺炎患儿有
年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护理级别
病情依据
护理服务标准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特 级 护 理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 需要进行抢救的患儿。
2重症监护患儿。
3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儿。
4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测生 命体征的患儿。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2根据
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并观察患儿反应。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公示细化护理的等级标准
因为每一个病区的特点和实际状况都是不同的,所以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将护理部门制定的住院病人生活护理等级标准和病区范围内所制定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分成两个板块进行公示,这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体会
2.1护理级别应在医疗工作基础上进行细化
儿科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跨度大(从0~18岁),除专科疾病外,还有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等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自理能力、合作性差,但病情变化快。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内科医生对所有的住院病人给出的护理级别均为一级护理。医生根据儿科病人的特殊性和疾病特征给出护理级别,是因为他们比护理人员更加了解病人的病情、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其观察、预后。国内文献也认为,医生从接诊、检查、询问病史到诊断治疗,整个过程对病人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潜在的病情变化要比护士更了解,且许多病例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由医生决定护理级别更为合适。但是,如果病人都是一级护理,其观察频率及基础护理内容相同,但病人的年龄、自理程度以及治疗频率不同。不同情况的病人具有相同的护理级别,会使护理人员对护理级别的认识模糊,从而失去对医嘱护理级别的敏感性,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如果以疾病诊断作为细化护理分级的标准,应考虑到病人的病情有轻重之分,病人的自理能力不同,治疗各异,用单纯的疾病诊断细化护理级别不能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也有文献指出,疾病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以疾病划分护理等级是不准确的。无论怎样细化护理级别都应以病人的护理需求为前提,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为病人服务为根本出发点。
2.2细化的护理标准应全面考虑病人治疗及护理的需求
医生、护理人员分别确定病人的护理级别和生活护理等级既可避免医生对护理级别的认知不足,又可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病人的自理程度,还需要考虑病人的治疗频次等影响病人自理的其他因素。该领域的专家指出,医生没有系统接受过分级护理的教育或培训,对分级护理制度的认知不到位,应该由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分别根据病人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由医生下达,如果二者不一致,责任护士要主动与医生协商重新确定护理级别。
儿科病人细化及分级护理方法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科病人细化及分级护理方法,希望能够为儿科护理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儿科;病人;护理分级
通常情况下,内科住院病人的医嘱护理级别都是一级护理,这是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儿科病人的特征而制定的一个具体的护理方案,通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医生和患者的交流而发生变动的,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应该在病人的医嘱护理级别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也制定了比较科学和完善的住院病人生活护理的标准,它能够很好的达到护理的效果,同时也将病人的病情和护理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护理模式。
1、细化分级护理方法
1.1护理部制定分级护理标准细化方法
通常情况下,住院病人的细化护理等级标准都是由护理部制定的,也就是说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的制定上可以将其标记成A,B,C,D四个等级,根据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病人自身的自理能力以及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来对护理工作作出更加详细合理的要求。
1.2病区的护士长应该根据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特征对护理等级进一步细化
(1)如果医嘱对患者的病情标明是危重,或者是病危的患者,无论患者本身有没有自理能力,有没有家人的陪伴都需要直接将其护理等级划分到一级A当中,而需要注意的是特级护理并不在细化分级的范围之内。
(2)一级B以下的患者主要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治疗方向以及患者自身活动的受限程度来确定的,详见表1
表1医嘱护理级别与生活护理级别分类标准
每个病区的护士长都应该根据病区制定的护理等级标准和医生给病人开具的诊断为主要的参考和依据,将病人的医嘱护理等级和生活护理等级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医嘱护理等级是基础,所以在确定生活护理等级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对医嘱护理等级予以重视。而在细化的过程中可以将患者标记成一级A,一级B,一级C,二级B,二级C,二级D,三级C和三级D。
3、结束语
在儿科住院病人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进行详细的划分,可将生活护理等级和医嘱护理等级相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护理部门在制定了细化的标准之后还要将这一工作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同时还要划分成ABCD四个等级。然后还要按照不同专科病人的实际特点以及病人的病情、年龄以及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来将护理等级细分成一级A,一级B,一级C,二级B,二级C等以此类推一共是8个等级,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由主管的医师或者是这一级别以上的医护人员来完成护理等级的确认工作。儿科住院患者年龄普遍较低,同时自理能力也不是很强,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按照高级别的护理等级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而细化儿科护理等级对增强医护人员对护理等级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绍兰.对贯彻《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1(11)
[2]韩世范,张倩,程金莲,王益锵.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资质评定和培训提纲制订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5)
[3]陈亚梅,施雁.对我国分级护理制度现状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8(09)
(3)根据各专科特有的特征和治疗以及检查特点和表1中所显示的内容是十分相似的,这样也就使得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级得到了确定。
(4)各个专科疾病的住院患者生活会理等级标准都会受到一些规定的限制,在对项目进行细化之后还要在细化的项目后标明疾病诊断的具体情况。
1.3确定住院病人的护理等级
在这一工作中,需要由主治医师或者是在这一职称以上的医护人员对护理等级进行确认,同时还要将护理责任切实的落实到护士身上,责任护士负责执行和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