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合集下载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第一篇: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县城和周边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第一节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小城镇建设。

支持一批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商贸流通、加工制造等小城镇加快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制镇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适度集中,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形成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小城镇。

中心村规划建设。

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农村村落。

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住房。

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规划建设中心村公用基础设施。

移民搬迁。

按照自愿原则,整合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国土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资源,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

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重点旅游景区核心区内的人口实行整体搬迁移民,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标准。

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

把发展特色产业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贫困村整村推进。

以规划为平台,由县统筹整合资源,实施**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力争对每个贫困村的平均投入达到300万元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特色增收产业。

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乡村道路建设。

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所有乡镇到县城公路基本达到三级标准,100%行政村通达,95%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生产用电。

加强水库渠系配套建设,扶持修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五小水利”工程。

加强农村生产用电保障。

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

推进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规划

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规划

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规划《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近日获得国务院批复。

规划确定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11个、贵州16个、重庆7个,湖南省除了湘西自治州8县市之外,还包括怀化市的全部县市区、张家界市的全部县区、邵阳市的8个县区、娄底市的3个县市、常德市的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

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农村人口2792万人。

该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规划的总体要求包含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四个方面的内容。

指导思想提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目标。

规划明确了6条基本原则:坚持加快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结合。

规划明确了5个方面的战略定位:扶贫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民族团结模范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确定了10年间的主要发展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10%,“十三五”期间高于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7%,“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8%,“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38%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45%以上;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四项支出在“十二五”期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80%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十二五”期末下降到6.4%。

对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思考——以湘西州地方经济发展为例

对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思考——以湘西州地方经济发展为例

中小 企 业 信 用 信 息 管 理 数 据 库 ” ,积 极 促 进 社 会 信 用 环 境 建
设 与金 融 支 持 有 效 对 接 , 打造信用“ 高地” 、 形成资金“ 洼地 ” 。 ( 二) “ 抢” 机遇 , 积 极转 化金 融政 策优 势 。综 合 运 用 我 州
属 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地 区 、 少 数民族地 区 、 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和扶贫攻坚“ 主 战场 ” 等政策优势 , 切 实把握 国、 省 给 予 的金 融 优 惠 政 策 , 将 金 融政 策 优 势 转 化 为 金融 试 点 优 势 . 将 金 融 试 点 优 势 转 化 为 经 济 发展 成 果 。一 是 起草 并 提 请 州 政 府 下 发 《 关 于 金 融 支 持 我 州 实施 武 陵 山 片
个 州市共建项 目、 凤凰和芙蓉镇 景点圈建设项 目, 确 保 信 贷
投 放 与我 州 经 济 社 会 建 设 的 资 金 需 求 相 适应 、 投 放 节 奏 与 我 州 实体 经 济 的运 行 相 衔 接 。二 是 突 出 湘 西 优 势 产 业 , 一是 以 “ 天下风凰” 为平 台. 大力 发展 旅 游 业 积 极 引 导金 融 机 构 主 动 对 接凤 凰 旅 游 发 展 规 划 : 二是 引导 金 融 机 构 采 取 差 别 化 信 贷 政策 , 积 极 有 效 促进 锰 锌 矿 产 资 源 加快 整 合 。
F I N A NC E E C ON OMY 金 融 经 济
对落实《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与扶贫攻坚规划》 的思考
以湘西州地 方经济发展为例
刘 子 宙
( 中国人 民银 行 湘西 州 中心 支行 , 湖 南 吉首 4 1 6 0 0 0 )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探讨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探讨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探讨武陵山片区是国家中东部与西部交界区,是区域重要发展承接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是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和跨省协作创新区。

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交界地区的71个县,国土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地区和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

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土家族和苗族分别占%和%。

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内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入手,融合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针对少数民族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特定政策、特定专业群研究,为研究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奠定理论基础。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汉民族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强势文化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当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民族性特征和定向特征,力求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适合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径。

完善武陵山片区人才培养政策的阶段性、整体性研究,最终旨在挖掘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及途径,为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等教育理论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成立“吉首大学外国语言服务中心”,中心定位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特色专业群中的重要服务平台,面向社会,立足校内,作为师生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开设语言培训、口笔译服务、外语讲解等服务项目,以实战检验学习,以服务促进学习。

目前,该中心既能解决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紧张问题,又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带来社会效益。

从单纯的校内培训走向校内外结合的培训,从自主培训向合作培训、从技术培训向整合技术与学科知识的培训发展,培养教师的探究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英语改革的可持续发展[1]。

武陵山片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贫困和落后,只有加快发展,走出湘西,走向世界,开展多方位、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武陵山区脱贫致富。

湖南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湖南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大, 且 有不 断 拉 大 的趋 势 。2 0 1 0年 , 片 区 GD P 仅

湖 南 推 进 武 陵 山 片 区 区 域 发
展 与扶 贫攻 坚宏 观 总体 战 略
( 一) 推 进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与
为长 株 潭 地 区 的 3 3 . 1 , 占全 省 GD P 的 比重 比 2 0 0 5 年 下降 1 . 7 6个 百 分 点 。加 大 该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扶贫 攻坚 力 度 , 是 缩小 贫 富 差 距 和地 区差 距 .
非常重要 的原 因。就是 在经 济社会 发 展 过程 中 , 过
发 展观 的必 然要求 和题 中应 有之 义 。 ( 二) 湖南“ 四化 两 型” “ 四个 湖 南” 建 设视 域 下
的 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战 略

般 来说 , 这必 须处 理好 以下 几个 关系 :
会 主义现 代化 大 局 , 是全 面 建 设 小康 社 会 、 构建 社 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迫 切需 要 。 ” 因此 , 湖 南推 进 武 陵 山片 区区域发展 与扶 贫攻 坚 的战略研 究 , 具有 重要
体” 的 。这可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理解 :
1 . 湖南武 陵 山片 区经济发 展落 后 , 贫 困面广 程 度深 , 2 0 1 0年 , 片 区人 均 G DP 、 人 均地 方 财 政 收 入 分别 为全 省 平 均 水 平 的 5 2 . 9 、 3 l 。推 进 湖 南 武 陵山片 区 区域发 展 与 扶 贫攻 坚 是 我 省统 筹 区域 发展 、 实现 整体发 展 的必然 要求 。 2 . 湖 南武 陵山 片 区 是 全 国典 型 的“ 老、 少、 边、 山、 穷” 地区, 也 是我 省少数 民族 和贫 困人 群最 集 中

加快建设湖北武陵山试验区推进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

加快建设湖北武陵山试验区推进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

加快建设湖北武陵山试验区推进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谭徽在2012年第3期——经济建设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赋予武陵山片区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湖北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的做法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当前,要围绕“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总体要求,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和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努力将武陵山试验区建成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先进地区、武陵山区扶贫攻坚先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民族团结模范区。

一、试验区建设和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形势分析当前,加快推进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和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具备有利条件。

(一)具有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武陵山试验区区域总产值500.38亿元(现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6元,全面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与2005年相比翻番的目标。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建成一大批交通、通信、能源等项目,特别是沪渝高速宜恩段顺利建成通车和宜万铁路开通运营,试验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社会事业显著进步——试验区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林特资源丰富——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达72%;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矿产水电资源丰富——试验区拥有各类金属矿产75种,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鄂西大铁矿”所在地;硒矿储量世界第一,有“世界硒都”之誉。

旅游资源富集——拥有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八百里清江画廊、神农顶等一批核心景区;具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沉淀的“红色”文化,极具开发价值。

(三)具有叠加的政策优势。

国家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11—2020)》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将有力推进武陵山地区加快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意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意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17•【字号】州政发[2012]5号•【施行日期】2012.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意见(州政发〔2012〕5号)各县市人民政府、湘西经开区管委会,州政府各局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确保我州在武陵山片区实现率先发展、率先脱贫,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开办发〔2011〕95号)提出的金融支持政策,结合我州实际,现就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我州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发展、率先脱贫为目标,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社联动,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突出金融支持重点,切实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扩大有效信贷投入,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为我州全面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五区”建设步伐,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更加优良的金融服务,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推进金融事业全面发展,确保信贷投放快速稳定增长,力争信贷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信贷投放规模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相适应、信贷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运行要求相适应。

到2015年,全州社会融资规模更加壮大,信贷投放总量达到300亿元以上,上市企业达到3家以上,直接融资规模达到30亿元以上;金融组织更加健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逐步形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打造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前瞻思考

打造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前瞻思考

打造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前瞻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2年第2期文/徐恭位中央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全面启动新十年扶贫开发,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

渝东南六区县及丰都县(简称七区县)纳入了武陵山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

为抓好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七区县发展,笔者通过调研,提出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的建议。

一、必要性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有别于以前立足重庆、针对单个区县所提的建设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

其范围包括黔江、秀山、酉阳、彭水、石柱、武隆和丰都七区县行政区域,突出连片特困地区特点。

其定位是指,立足全国层面思考,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过程中,七区县在与邻省县市共同打造示范的基础上,还要利用我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不仅在武陵山区先行,还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探路,甚至为全世界扶贫工作积累经验。

其要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都取得突破性建树。

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可以填平我市渝东南翼发展短板,做强东南出海大通道经济,实现我市“东南崛起”,抢占武陵山区发展高地,意义重大。

(一)争取中央更大支持。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包含了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区71个县(市、区),重庆、湖南、湖北、贵州纳入规划的县市区分别为7个、37个、11个和16个,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3645万人。

我市是该规划的发起省市,但纳入规划的区县个数仅占10%,国土面积仅占13.2%,人口仅占9.6%,比例明显偏低。

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可以突破这一劣势,创造优势,争取中央更大力度支持。

(二)推动缩差共富。

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涵盖了整个渝东南翼和渝东北一个县,占全市18个重点区县的近40%。

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省(市)民(宗)委,委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把武陵山片区建设成民族团结模范区的战略目标。

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精神,现就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8,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

多年来,鄂湘渝黔四省市党委、政府立足于武陵山片区实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武陵山片区呈现出各民族团结和睦、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规划》提出的把武陵山片区建设成“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协作发展创新区、旅游经济示范区、民族团结模范区”(以下简称“五区”)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进一步实现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规划》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

多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民族工作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把在武陵山片区大力开展跨行政区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活动,作为创新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推动民族工作的好经验、新方法,不仅能更有力地推动武陵山片区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也对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和创新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各种形式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手段,全面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588-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

588-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

588-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2011—2020年,第一章转变方式,开启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篇章全面推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跑武陵山片区~必须立足我区面临的现实背景和发展机遇~跳出武陵山片区~放眼全国~面向世界~提出更高的要求~确立更高的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先行先试~抢占先机~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加快富民强区步伐。

第一节发展背景,一,规划范围依据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本规划区域范围为永定区全境~国土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辖9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村,居,378个~自然村3003个。

2010年末~总人口45.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万人~乡村人口37.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07%。

,二,自然条件——地理状况。

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为武陵山片区全覆盖区县~是张家界市市府所在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1澧水中上游~武陵山脉腹地。

东邻慈利县和常德市桃源县~南接怀化市沅陵县~西抵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北连武陵源区和桑植县。

——地质状况。

永定区处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一级构造单元第三隆起带南端~包括武陵山次级隆起带和大庸盆地次级沉降带。

武陵山脉南支、中支横贯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山岳地貌、流水地貌、堆积地貌三类。

地势表现为两级升降~北部山高往澧水河谷倾斜~澧水上游形成“百里画廊”茅岩河大峡谷,南部山脉以“武陵之魂”天门山为标志~并向沅水呈梯级递降,中部低洼~为半环状山丘盆地。

——气候状况。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

受地形、海拔、年份、季节的影响~区域内中亚热带地区夹杂着多种气候带~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

——资源状况。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仙境张家界~魅力永定区”之称~拥有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天泉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建成景区景点9处~其中5A 级1处~4A级4处~3A级2处~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洞口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序言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第二节自然条件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第四节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第五节发展机遇第六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功能分区第二节空间结构第三节城镇布局第四节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交通第二节水利第三节能源第四节通信和信息化第五节城市基础设施第五章产业发展第一节旅游业第二节特色农业第三节加工制造业第四节现代服务业第五节民族文化产业第六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第七节产业化扶贫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第一节小城镇与村庄建设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节改善人居环境第七章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节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第三节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第一节教育事业第二节医疗卫生第三节文化体育第四节科技服务第五节社会保障第六节社会管理第七节民族团结第八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第九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节重要生态功能区第二节生态建设第三节环境保护第四节防灾减灾第十章投资测算和资金来源第一节投资规模测算第二节资金来源测算第三节投资效益分析第十一章环境影响分析第一节规划协调性分析第二节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第三节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第十二章改革创新第一节深化体制改革第二节扶贫机制创新第三节区域协作机制创新第十三章政策支持第一节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第二节投资、产业政策第三节土地政策第四节生态补偿政策第五节帮扶政策第六节扶持重点群体第七节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第十四章组织实施第一节组织协调第二节规划管理第三节考核评估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范围为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辖10镇12乡(3个少数民族乡)、1个管理区,566个行政村、25个城镇社区居委会。

武陵山片区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武陵山片区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武陵山片区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文章认为,为了尽快让武陵山片区摆脱贫困,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就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创新方法,探索有效的帮扶模式,走出一条科学有效、进展有序、效益明显的精准扶贫之路。

标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武陵山片区在党和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引领下,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区域条件明显改善,区域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阶段,武陵山片区要尽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必须创新方法,探索适宜的路径,有序推进区域的精准脱贫步伐。

一、围绕精准扶贫目标,制定精准脱贫科学规划1、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制定脱贫致富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一脉相承。

在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推进中,我们必须将这一最基本要求贯穿于始终,结合片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困难,将落实好贫困群众的温饱和为贫困群众提供好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作为脱贫攻坚整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并在实践中通过救助、帮扶等措施,确保他们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有药吃、有房住,达到最基本的脱贫标准。

2、围绕“提升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制定脱贫致富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分别提出“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和“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这是确保精准脱贫能够实现和保证扶贫开发成果可持续的重要所在,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中,各省市以及地方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跳出“就扶贫谈扶贫,就扶贫推进扶贫”的思维,将贫困人口的健康发展作为脱贫规划的核心,并在实践中因“人”而异精准施策,科学实施教育、培训、思想文化建设等事关贫困群众能力提升的扶贫工程,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思想,拥有脱贫致富的意愿,开始脱贫致富的行动。

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势头良好

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势头良好

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势头良好袁智勇李道政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石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积极行动,确立了“一个中心,打造三个石门,实现四个翻番”(既建设湘鄂西区域中心,打造现代石门、活力石门、生态石门,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全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片区发展与扶贫工作,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的基本情况石门县地处湘鄂边陲,武陵山脉东北端,西南与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慈利县毗邻,西与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接壤,北与湖北宜昌市五峰县、松滋市交界,有“武陵门户”与“潇湘北极”之称。

全县国土面积397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区)、5个农林场、713个村居,总人口67.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7.4万人。

70%以上国土面积为山区,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45.2%。

石门是少数民族过半县。

常住居民除汉族外,有土家、苗、白、回、侗、蒙、维吾尔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38.9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7.3%,是湖南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之一。

石门是革命老区县。

石门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与湖南桑植、湖北鹤一起是红二方面军的核心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石门诞生了2182名革命烈士。

1952年,被湖南省民政厅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县;2006年,被认定为100%革命老区县。

石门是常德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贫困县。

按国家2011年确定的人平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全县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7.6万人,贫困发生率29.8%。

二、我县已完成的工作1、编制了《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在获得我县被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的消息后,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石门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县发改局牵头组织成立规划编制小组,在征求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草案)》,并已报送县政府常委会、县委常务会研究通过。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带来的机遇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带来的机遇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带来的机遇“现在,我宣布,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2011年11月15日,在湘西吉首市召开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振奋人心的话语,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代表了武陵山区人民对这一重大决策的由衷拥护。

武陵山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于一体的贫困片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地处偏远,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面依然很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意愿十分迫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重视贫困山区的发展,决定把武陵山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而且把武陵山区作为“先行区”,率先开展试点。

武陵山片区跨湘、鄂、渝、黔四省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我省怀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邵阳、常德、益阳、娄底7个市州37个县(市、区)属于该片区,是这个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地。

可以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是继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战略支点。

那么,这一试点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呢?机遇一,把武陵山片区作为扶贫攻坚“先行区”,这里脱贫致富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好的规划蕴藏着好的发展机遇。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是全国11个片区中第一个编制完成、第一个得到国务院批复的规划。

规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六大方面,每个方面都着重突出民生改善。

为推进规划中这些项目的实施,中央出台了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生态补偿、帮扶等一揽子优惠政策。

比如,农村危房改造标准,规定了3口人40平方米,5口人50平方米,7口人60平方米,补助政策为每户1.5-2.5万元,享受1-3万元贴息贷款。

国家对武陵山片区7大扶持

国家对武陵山片区7大扶持

国家对武陵山片区7大扶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优惠政策一、财政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增加转移支付额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片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中央财政有关转移支付向片区内重点区域倾斜。

中央财政加大对基础实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扶持。

省级财政要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延长省级财政性资金扶持政策执行期限,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部分向武陵山片区倾斜,四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要向片区倾斜。

逐步提高基层干部、教师、医务人员、技术人员工资收入水平。

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税收政策。

对片区内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

对片区内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企业发生的扶贫等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条件的准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金融政策。

积极推动武陵山片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在片区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搭建跨省融资平台。

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地方性银行。

建立并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多方面拓宽发展融资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融资,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联合发债,探索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积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卷、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

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培育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制定并实施新设农村金融机构相关费用补贴办法,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尽快实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

省人民政府关于武陵山片区(贵州省)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

省人民政府关于武陵山片区(贵州省)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



读 施规 划


请抓 紧 印 发 各 地
各有
(Leabharlann 关 部 门 和 单 位 认 真 组 织实 施

加 快推 进 武 陵 山 片 区
贵州 省
区 域 发 展与 扶 贫 攻 坚






项重大的 民生工程


是 确保 我 省

到 2 02 0 年 与 全 国 同 步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必 然 要 求


十三五

实 施 规 划 的 请 示》
黑今
扶呈

20
6〕
5 8


收悉

经研 究

见批 复 如 下

29



贵州 省

区 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坚


十三 五

实 施 规 划 的 请 示》
以下简称
黔扶 呈


20 1 6 〕
57



收悉

经研 究


现批 复 如 下


原则 同意
> 〉 )

武陵 山 片 区

贵州 省
区 域 发 展 与扶 贫攻 坚


十 三五

实 施规划》
省人 民政府关 于 乌 蒙 山 片 区 贵 州 省 区 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十三 五 实施 规 划 的 批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目录序言 (4)第一章基本情况 (5)第一节规划范围 (5)第二节自然条件 (5)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 (5)第四节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6)第五节发展机遇 (8)第六节重大意义 (9)第二章总体要求 (10)第一节指导思想 (10)第二节基本原则 (10)第三节战略定位 (12)第四节发展目标 (13)第三章空间布局 (16)第一节功能分区 (16)第二节空间结构 (16)第三节城镇布局 (18)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19)第一节交通 (19)第二节水利 (21)第三节能源 (22)第四节通信和信息化 (23)第五节城市基础设施 (24)第五章产业发展 (24)第一节旅游业 (24)第二节特色农业 (26)第三节加工制造业 (28)第四节现代服务业 (29)第五节民族文化产业 (30)第六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 (31)第七节产业化扶贫 (32)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32)第一节村庄建设 (33)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4)第三节改善人居环境 (34)第七章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35)第一节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35)第二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36)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38)第一节教育 (38)第二节医疗卫生 (39)第三节科技文化体育 (41)第四节社会保障 (42)第五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42)第九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2)第一节重点生态区 (43)第二节生态建设 (43)第三节环境保护 (44)第四节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45)第十章改革创新 (45)第一节深化体制改革 (46)第二节扶贫机制创新 (47)第三节协作机制创新 (48)第十一章政策支持 (48)第一节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49)第二节投资、产业政策 (50)第三节土地政策 (51)第四节生态补偿政策 (51)第五节帮扶政策 (52)第六节扶持重点群体 (53)第七节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 (53)第十二章组织实施 (54)第一节组织协调 (54)第二节规划管理 (55)第三节监测评估 (55)附表武陵山片区行政区域范围 (56)附图图1.武陵山片区行政区划图 (57)图2.武陵山片区三维地形图 (58)序言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要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和《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2011]7号)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把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和跨省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区体的学发展观、区、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本规划区域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历史沿革划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11个县(市)、湖南37个县(市、区)、重庆市7个县(区)、贵州16个县(市、区)。

国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

2010年末,总人口**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

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9个少数民族,人口**万人,占区域总人口的**%。

第二节自然条件武陵山片区山峦叠嶂,河谷幽深,地势险峻。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气候。

境内有乌江、清江、澧水、沅江、资水等主要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大。

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品种多样,锰、锑、汞、石膏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

旅游资源品位高,自然景观独特,组合优良,极具开发潜力。

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0.1%,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生物物种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

2001年到2010年,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倍和*倍,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倍和**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倍和**倍,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调整为*:*:*,城市化率由**%增长到**%。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渝怀、枝柳等铁路,沪昆、渝湘等高速公路,张家界、黔江、铜仁等机场,以及规划和建设中的渝利、黔张常高速和沪昆客运专线等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初步构筑起武陵山区对外立体交通大通道,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2010年7-15岁适龄儿童的在校率达到**%,成人文盲下降到*%;每万人科技人员的比例达到**人,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每万人有医护人员**人,拥有病床**张,所有乡镇都设立了卫生院,**%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农村低保覆盖面逐步扩大,2010年全区共有**万人享受低保。

民族文化。

片区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侗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节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600元的贫困人口**万人,低于2100元的贫困人口**万人,低于1274元的农村贫困人口**万人。

按?元标准,贫困发生率达**%,比全国高**个百分点。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期间,武陵山片区共确定**个贫困村,占全国的**%。

“十二五”期间,片区内共确定**贫困村,其中**个贫困村纳入国家整村推进规划范围,占全国的**%。

片区71个县(市、区)中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个省级重点县。

**%的农户饮水困难,比全国高**个百分点;**%的农户居住在土坯房和竹草房,比全国高出**个百分点;**%的农户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用燃料,**%获取生活燃料越来越困难,分别比全国高出**、**百分点。

部分贫困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困难。

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

片区内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

有**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个行政村不通公路,**个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

区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和房地产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

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

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产业滞后。

2010年,片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和**,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化率仅为**%,三次产业比为**:**:**。

缺乏核心增长极,缺乏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大企业、大基地,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居民就业不充分。

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有限。

片区平均海拔高,气候恶劣,旱涝灾害并存,泥石流、风灾、雨雪冰冻等灾害易发。

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严重。

土壤瘠薄,人均耕地面积为*,占全国平均水平的*%。

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尖锐,产业结构调整受生态环境制约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

2010年片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国的**%、**%和**%,与2001年**%、**%和**%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0年片区内城乡居民收入比为**:**,城乡差距明显;与2001年的**:**相比,有明显扩大趋势。

四省片区之间、片区内各县之间的发展差距也不同程度存在。

第五节发展机遇武陵山片区发展尽管存在不少困难,但也有一些难得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就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总体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片区承接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是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片区内各级政府和群众形成了区域协作发展的共同意愿,开展了相关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加快片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随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家有能力、有条件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第六节重大意义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推动多民族交流与融合,有利于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深入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模式,为新阶段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提供示范,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