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
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规划
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规划《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近日获得国务院批复。
规划确定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11个、贵州16个、重庆7个,湖南省除了湘西自治州8县市之外,还包括怀化市的全部县市区、张家界市的全部县区、邵阳市的8个县区、娄底市的3个县市、常德市的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
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农村人口2792万人。
该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规划的总体要求包含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四个方面的内容。
指导思想提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目标。
规划明确了6条基本原则:坚持加快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结合。
规划明确了5个方面的战略定位:扶贫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民族团结模范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确定了10年间的主要发展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10%,“十三五”期间高于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7%,“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8%,“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38%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45%以上;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四项支出在“十二五”期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80%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十二五”期末下降到6.4%。
对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思考——以湘西州地方经济发展为例
中小 企 业 信 用 信 息 管 理 数 据 库 ” ,积 极 促 进 社 会 信 用 环 境 建
设 与金 融 支 持 有 效 对 接 , 打造信用“ 高地” 、 形成资金“ 洼地 ” 。 ( 二) “ 抢” 机遇 , 积 极转 化金 融政 策优 势 。综 合 运 用 我 州
属 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地 区 、 少 数民族地 区 、 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和扶贫攻坚“ 主 战场 ” 等政策优势 , 切 实把握 国、 省 给 予 的金 融 优 惠 政 策 , 将 金 融政 策 优 势 转 化 为 金融 试 点 优 势 . 将 金 融 试 点 优 势 转 化 为 经 济 发展 成 果 。一 是 起草 并 提 请 州 政 府 下 发 《 关 于 金 融 支 持 我 州 实施 武 陵 山 片
个 州市共建项 目、 凤凰和芙蓉镇 景点圈建设项 目, 确 保 信 贷
投 放 与我 州 经 济 社 会 建 设 的 资 金 需 求 相 适应 、 投 放 节 奏 与 我 州 实体 经 济 的运 行 相 衔 接 。二 是 突 出 湘 西 优 势 产 业 , 一是 以 “ 天下风凰” 为平 台. 大力 发展 旅 游 业 积 极 引 导金 融 机 构 主 动 对 接凤 凰 旅 游 发 展 规 划 : 二是 引导 金 融 机 构 采 取 差 别 化 信 贷 政策 , 积 极 有 效 促进 锰 锌 矿 产 资 源 加快 整 合 。
F I N A NC E E C ON OMY 金 融 经 济
对落实《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与扶贫攻坚规划》 的思考
以湘西州地 方经济发展为例
刘 子 宙
( 中国人 民银 行 湘西 州 中心 支行 , 湖 南 吉首 4 1 6 0 0 0 )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铜仁先行先试调研报告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铜仁先行先试调研报告2011年11月,国务院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正式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
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武陵山区视察时指出,要突出创新机制、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闯出一条新时期新阶段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新路子。
面对新的机遇和任务,铜仁如何先行先试,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点题,市政协成立了由陈达新主席为组长、龙海副主席为副组长,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从4月份开始,先后深入湖南省怀化市、湘西自治州,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重庆市秀山县、黔江区等5个市(州、县、区)和市内碧江、松桃、思南3个区县开展实地调研,并听取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建议,形成此调研报告,供市委决策参考。
一、武陵山片区主要地区先行先试的做法和经验武陵山片区涵盖黔、湘、渝、鄂四省(市)11个市(州)71个县(市、区),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我市和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重庆市渝东南等地整体纳入了片区。
近年来,各地区在推动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进程中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始终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攻目标,对内改革创新,对外争取支持,着力破解发展的制约瓶颈,探索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坚持一体推进,注重顶层设计,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先行先试。
重庆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五个一体化”,即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思路,大力推动农地重整、镇村重建、要素重组,有力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发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均等覆盖,全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抓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上,重庆武陵山各区县坚持把区域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村庄建设布局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工作全覆盖的要求,从区(县)到乡(镇)都组建了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加强规划编制和监督工作,改变了长期以来因规划不到位导致农村低水平盲目建设的状况,形成了以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重庆武陵山区域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重庆武陵山区域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境的邻近地区,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共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
重庆武陵山区是全市基础条件最差、发展水平最低、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作者在此分析了重庆武陵山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并对武陵山区域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工作提出了几点见解。
标签:重庆武陵山区扶贫开发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境的邻近地区,具体包括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和贵州省共11个地(市、州)旗下的71个县(市、区)。
包含重庆7个、湖南37个、湖北11个、贵州16个。
武陵山区总面积共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45万人,具有跨省交接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特点,属于全国连片特困地区。
其中重庆武陵山区的7个区县包括黔江、丰都、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幅员面积2.3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8万,属于重庆最贫困的区县。
这7个区县的GDP总最值、财政收入总和分别仅占全市的6.5%和6.4%,不及主城一个区,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78%和84%;7区县的城镇化率比重庆市平均水平落后20%,贫困率超出重庆市平均水平的1倍多。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7个区县基础条件极差、发展水平极低、贫困程度极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一、重庆武陵山区域贫困原因分析1.自然条件恶劣重庆武陵山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该片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为主要地势,导致该片区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其次,该片区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其中耕地面积中只有22%左右适合灌溉,水土流失面积、石漠化面积分别占50%和18.8%%,缺水问题十分严重。
此外,该片区地理区位偏僻,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高寒偏远山区。
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极为贫困和不便,也严重影响着当地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了当地工业、农业经济的发展。
湖南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
湖 南 推 进 武 陵 山 片 区 区 域 发
展 与扶 贫攻 坚宏 观 总体 战 略
( 一) 推 进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与
为长 株 潭 地 区 的 3 3 . 1 , 占全 省 GD P 的 比重 比 2 0 0 5 年 下降 1 . 7 6个 百 分 点 。加 大 该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扶贫 攻坚 力 度 , 是 缩小 贫 富 差 距 和地 区差 距 .
非常重要 的原 因。就是 在经 济社会 发 展 过程 中 , 过
发 展观 的必 然要求 和题 中应 有之 义 。 ( 二) 湖南“ 四化 两 型” “ 四个 湖 南” 建 设视 域 下
的 武 陵 山 片 区 区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战 略
一
般 来说 , 这必 须处 理好 以下 几个 关系 :
会 主义现 代化 大 局 , 是全 面 建 设 小康 社 会 、 构建 社 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迫 切需 要 。 ” 因此 , 湖 南推 进 武 陵 山片 区区域发展 与扶 贫攻 坚 的战略研 究 , 具有 重要
体” 的 。这可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理解 :
1 . 湖南武 陵 山片 区经济发 展落 后 , 贫 困面广 程 度深 , 2 0 1 0年 , 片 区人 均 G DP 、 人 均地 方 财 政 收 入 分别 为全 省 平 均 水 平 的 5 2 . 9 、 3 l 。推 进 湖 南 武 陵山片 区 区域发 展 与 扶 贫攻 坚 是 我 省统 筹 区域 发展 、 实现 整体发 展 的必然 要求 。 2 . 湖 南武 陵山 片 区 是 全 国典 型 的“ 老、 少、 边、 山、 穷” 地区, 也 是我 省少数 民族 和贫 困人 群最 集 中
加快建设湖北武陵山试验区推进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
加快建设湖北武陵山试验区推进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谭徽在2012年第3期——经济建设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赋予武陵山片区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湖北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的做法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当前,要围绕“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总体要求,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和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努力将武陵山试验区建成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先进地区、武陵山区扶贫攻坚先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民族团结模范区。
一、试验区建设和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形势分析当前,加快推进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和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具备有利条件。
(一)具有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武陵山试验区区域总产值500.38亿元(现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6元,全面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与2005年相比翻番的目标。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建成一大批交通、通信、能源等项目,特别是沪渝高速宜恩段顺利建成通车和宜万铁路开通运营,试验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社会事业显著进步——试验区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林特资源丰富——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达72%;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矿产水电资源丰富——试验区拥有各类金属矿产75种,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鄂西大铁矿”所在地;硒矿储量世界第一,有“世界硒都”之誉。
旅游资源富集——拥有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八百里清江画廊、神农顶等一批核心景区;具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沉淀的“红色”文化,极具开发价值。
(三)具有叠加的政策优势。
国家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11—2020)》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将有力推进武陵山地区加快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意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17•【字号】州政发[2012]5号•【施行日期】2012.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意见(州政发〔2012〕5号)各县市人民政府、湘西经开区管委会,州政府各局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确保我州在武陵山片区实现率先发展、率先脱贫,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开办发〔2011〕95号)提出的金融支持政策,结合我州实际,现就金融支持我州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我州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发展、率先脱贫为目标,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社联动,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突出金融支持重点,切实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扩大有效信贷投入,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为我州全面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五区”建设步伐,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更加优良的金融服务,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推进金融事业全面发展,确保信贷投放快速稳定增长,力争信贷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信贷投放规模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相适应、信贷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运行要求相适应。
到2015年,全州社会融资规模更加壮大,信贷投放总量达到300亿元以上,上市企业达到3家以上,直接融资规模达到30亿元以上;金融组织更加健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逐步形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打造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前瞻思考
打造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前瞻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2年第2期文/徐恭位中央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全面启动新十年扶贫开发,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
渝东南六区县及丰都县(简称七区县)纳入了武陵山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
为抓好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七区县发展,笔者通过调研,提出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的建议。
一、必要性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有别于以前立足重庆、针对单个区县所提的建设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
其范围包括黔江、秀山、酉阳、彭水、石柱、武隆和丰都七区县行政区域,突出连片特困地区特点。
其定位是指,立足全国层面思考,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过程中,七区县在与邻省县市共同打造示范的基础上,还要利用我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不仅在武陵山区先行,还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探路,甚至为全世界扶贫工作积累经验。
其要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都取得突破性建树。
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可以填平我市渝东南翼发展短板,做强东南出海大通道经济,实现我市“东南崛起”,抢占武陵山区发展高地,意义重大。
(一)争取中央更大支持。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包含了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区71个县(市、区),重庆、湖南、湖北、贵州纳入规划的县市区分别为7个、37个、11个和16个,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3645万人。
我市是该规划的发起省市,但纳入规划的区县个数仅占10%,国土面积仅占13.2%,人口仅占9.6%,比例明显偏低。
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可以突破这一劣势,创造优势,争取中央更大力度支持。
(二)推动缩差共富。
打造武陵山区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先行区,涵盖了整个渝东南翼和渝东北一个县,占全市18个重点区县的近40%。
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省(市)民(宗)委,委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把武陵山片区建设成民族团结模范区的战略目标。
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精神,现就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8,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
多年来,鄂湘渝黔四省市党委、政府立足于武陵山片区实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武陵山片区呈现出各民族团结和睦、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规划》提出的把武陵山片区建设成“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协作发展创新区、旅游经济示范区、民族团结模范区”(以下简称“五区”)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进一步实现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规划》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
多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民族工作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把在武陵山片区大力开展跨行政区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活动,作为创新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推动民族工作的好经验、新方法,不仅能更有力地推动武陵山片区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也对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和创新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各种形式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手段,全面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588-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
588-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2011—2020年,第一章转变方式,开启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篇章全面推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跑武陵山片区~必须立足我区面临的现实背景和发展机遇~跳出武陵山片区~放眼全国~面向世界~提出更高的要求~确立更高的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先行先试~抢占先机~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加快富民强区步伐。
第一节发展背景,一,规划范围依据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本规划区域范围为永定区全境~国土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辖9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村,居,378个~自然村3003个。
2010年末~总人口45.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万人~乡村人口37.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07%。
,二,自然条件——地理状况。
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为武陵山片区全覆盖区县~是张家界市市府所在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1澧水中上游~武陵山脉腹地。
东邻慈利县和常德市桃源县~南接怀化市沅陵县~西抵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北连武陵源区和桑植县。
——地质状况。
永定区处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一级构造单元第三隆起带南端~包括武陵山次级隆起带和大庸盆地次级沉降带。
武陵山脉南支、中支横贯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山岳地貌、流水地貌、堆积地貌三类。
地势表现为两级升降~北部山高往澧水河谷倾斜~澧水上游形成“百里画廊”茅岩河大峡谷,南部山脉以“武陵之魂”天门山为标志~并向沅水呈梯级递降,中部低洼~为半环状山丘盆地。
——气候状况。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
受地形、海拔、年份、季节的影响~区域内中亚热带地区夹杂着多种气候带~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
——资源状况。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仙境张家界~魅力永定区”之称~拥有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天泉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建成景区景点9处~其中5A 级1处~4A级4处~3A级2处~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洞口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序言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第二节自然条件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第四节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第五节发展机遇第六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功能分区第二节空间结构第三节城镇布局第四节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交通第二节水利第三节能源第四节通信和信息化第五节城市基础设施第五章产业发展第一节旅游业第二节特色农业第三节加工制造业第四节现代服务业第五节民族文化产业第六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第七节产业化扶贫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第一节小城镇与村庄建设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节改善人居环境第七章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节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第三节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第一节教育事业第二节医疗卫生第三节文化体育第四节科技服务第五节社会保障第六节社会管理第七节民族团结第八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第九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节重要生态功能区第二节生态建设第三节环境保护第四节防灾减灾第十章投资测算和资金来源第一节投资规模测算第二节资金来源测算第三节投资效益分析第十一章环境影响分析第一节规划协调性分析第二节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第三节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第十二章改革创新第一节深化体制改革第二节扶贫机制创新第三节区域协作机制创新第十三章政策支持第一节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第二节投资、产业政策第三节土地政策第四节生态补偿政策第五节帮扶政策第六节扶持重点群体第七节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第十四章组织实施第一节组织协调第二节规划管理第三节考核评估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范围为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辖10镇12乡(3个少数民族乡)、1个管理区,566个行政村、25个城镇社区居委会。
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势头良好
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势头良好袁智勇李道政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石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积极行动,确立了“一个中心,打造三个石门,实现四个翻番”(既建设湘鄂西区域中心,打造现代石门、活力石门、生态石门,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全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片区发展与扶贫工作,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的基本情况石门县地处湘鄂边陲,武陵山脉东北端,西南与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慈利县毗邻,西与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接壤,北与湖北宜昌市五峰县、松滋市交界,有“武陵门户”与“潇湘北极”之称。
全县国土面积397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区)、5个农林场、713个村居,总人口67.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7.4万人。
70%以上国土面积为山区,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45.2%。
石门是少数民族过半县。
常住居民除汉族外,有土家、苗、白、回、侗、蒙、维吾尔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38.9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7.3%,是湖南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之一。
石门是革命老区县。
石门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与湖南桑植、湖北鹤一起是红二方面军的核心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石门诞生了2182名革命烈士。
1952年,被湖南省民政厅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县;2006年,被认定为100%革命老区县。
石门是常德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贫困县。
按国家2011年确定的人平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全县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7.6万人,贫困发生率29.8%。
二、我县已完成的工作1、编制了《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在获得我县被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的消息后,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石门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县发改局牵头组织成立规划编制小组,在征求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草案)》,并已报送县政府常委会、县委常务会研究通过。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带来的机遇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带来的机遇“现在,我宣布,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2011年11月15日,在湘西吉首市召开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振奋人心的话语,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代表了武陵山区人民对这一重大决策的由衷拥护。
武陵山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于一体的贫困片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地处偏远,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面依然很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意愿十分迫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重视贫困山区的发展,决定把武陵山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而且把武陵山区作为“先行区”,率先开展试点。
武陵山片区跨湘、鄂、渝、黔四省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我省怀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邵阳、常德、益阳、娄底7个市州37个县(市、区)属于该片区,是这个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地。
可以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是继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战略支点。
那么,这一试点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呢?机遇一,把武陵山片区作为扶贫攻坚“先行区”,这里脱贫致富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好的规划蕴藏着好的发展机遇。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是全国11个片区中第一个编制完成、第一个得到国务院批复的规划。
规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六大方面,每个方面都着重突出民生改善。
为推进规划中这些项目的实施,中央出台了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生态补偿、帮扶等一揽子优惠政策。
比如,农村危房改造标准,规定了3口人40平方米,5口人50平方米,7口人60平方米,补助政策为每户1.5-2.5万元,享受1-3万元贴息贷款。
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梳理稿)
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张霞(根据录音整理,2012年4月9日)同志们:这次,我们召开高规格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目的就是要审时度势,加大工作力度,紧抓发展机遇,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中把握先机,争得项目,赢得发展。
首先,要充分肯定各级各部门前期所做的工作,通过大家的努力,我县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谋划早、行动快、对接实的阶段性成果。
“谋划早”,是因为我们在国家战略出台前,就已经谋划*****的发展规划了;“行动快”,我县在2月份就成立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并拨付工作经费、抽调专人、调剂办公场所,全面启动了这项工作;“对接实”,刚才听了汇报,我认为在项目对接上还是有实效、有成果的,特别是南蛟同志,工作非常主动,牵头跑省进京,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认识上还不够深刻。
当前,有些部门甚至有的分管领导还没有真正地把思想统一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上来,对重大机遇的敏感性不够,没有深入地去研究各口的战略规划,认为这是协调办、发改局、扶贫办等部门的事情,特别是一些部门还没有主动深入研究如何与国家、省战略对接问题,还是等字当头,工作简单地停留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主动研究政策、主动对接项目的积极性还不够强,思想上还没有形成自觉意识。
二是在信息上还不够灵敏。
刚才扶贫办主任也汇报了,去年我县只争取到了210万扶贫资金,今年2月20日省扶贫办研究了第一批资金的使用问题,给相关县市下拨了1个多亿的项目资金。
我得知消息后于2月22日带队去省里,结果还是晚了,争取到的扶贫资金不多。
虽然我们以前的扶贫资金基数较低,省里也就此做了解释,但我们不能把这个当做理由,因为*****县已进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是进入规划范围内的43个县市区之一,除了省里同意比照执行武陵山片区相关政策的邵阳市一县三区,*****市洪江区、鹤城区、洪江市等12个县市区外,片区内的其余31个县市区包括我们*****县均享受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政策,可以获得扶贫资金转移支付、扶贫项目等方面的支持。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情况综述
作者机构: 湖南省民委武陵山片区联系工作办公室
出版物刊名: 民族论坛
页码: 8-1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扶贫攻坚;区域发展;武陵山;湖南省;综述;扶贫开发;党中央;国务院
摘要: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也是武陵山片区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两大主题,依托“四化两型”带动,。
国家对武陵山片区7大扶持
国家对武陵山片区7大扶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优惠政策一、财政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增加转移支付额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片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中央财政有关转移支付向片区内重点区域倾斜。
中央财政加大对基础实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扶持。
省级财政要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延长省级财政性资金扶持政策执行期限,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部分向武陵山片区倾斜,四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要向片区倾斜。
逐步提高基层干部、教师、医务人员、技术人员工资收入水平。
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税收政策。
对片区内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
对片区内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企业发生的扶贫等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条件的准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金融政策。
积极推动武陵山片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在片区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搭建跨省融资平台。
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地方性银行。
建立并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多方面拓宽发展融资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融资,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联合发债,探索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积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卷、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
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培育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制定并实施新设农村金融机构相关费用补贴办法,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尽快实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县城和周边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第一节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小城镇建设。
支持一批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商贸流通、加工制造等小城镇加快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制镇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适度集中,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形成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小城镇。
中心村规划建设。
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农村村落。
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住房。
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规划建设中心村公用基础设施。
移民搬迁。
按照自愿原则,整合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国土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资源,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
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重点旅游景区核心区内的人口实行整体搬迁移民,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标准。
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
把发展特色产业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贫困村整村推进。
以规划为平台,由县统筹整合资源,实施**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力争对每个贫困村的平均投入达到300万元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特色增收产业。
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乡村道路建设。
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所有乡镇到县城公路基本达到三级标准,100%行政村通达,95%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生产用电。
加强水库渠系配套建设,扶持修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五小水利”工程。
加强农村生产用电保障。
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
推进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加快小流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节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
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民投资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明确产权,开展有偿服务,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和利用率。
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面解决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实现户户通电。
将村组道路建设纳入“村村通工程”规划,推进乡村公路向村民小组和居民点延伸,大力建设石板路、水泥路等人行便道和田间耕作便道。
完善村组道路管养机制。
推广应用沼气、节能灶、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等生态能源建设项目,适当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促进清洁能源广泛使用。
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规模,完成**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
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
绿化美化农村“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专栏13 农村危房改造重点产业园区改造规模。
湖北**户,湖南**户,重庆**户,贵州**户。
改造标准。
3口人40平方米,5口人50平方米,7口人60平方米。
补助政策。
每户1.5-2.5万元,享受1-3万元贴息贷款。
第七章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把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促进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第一节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为坚合理调整就业结构。
将二三产业作为拓展就业的方向,调整片区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增加三产从业人员比重。
构建农村、小城镇、城市三级城乡就业平台,将小城镇作为农村就业转移的主阵地。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类引导、差别培训,推动兼业型农民转变为职业化、专业化农民。
拓宽就业渠道。
立足本地开发就业岗位,鼓励片区内企业优先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
以旅游业为先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公司制农业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开辟公益性岗位;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就业;积极拓宽片区外异地就业渠道。
完善就业服务。
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特点开展就业服务。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
构建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
在用工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劳务工作站,提供就业跟踪服务。
促进务工农民融入城市。
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心理辅导。
缩小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在享受子女入学、就医、住房和社保等城市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第二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职业技术教育。
改扩建一批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重点支持旅游、民族文化和现代农业等专业性院校,改善学校设施,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产业发展专门人才。
鼓励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
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津贴。
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继续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
对贫困户中接受高等职业、中等职业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在校学生,在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补助政策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每人每年再予适当补助。
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支持本地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加强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联合办学。
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对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给予补助。
鼓励本地区企业以“工读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
乡土人才培养。
建立村干部轮训机制和后备村干部管理库。
通过项目、资金、培训等方式扶持致富带头人,鼓励创业兴业。
开展“致富能人”、“技术能手”等评选活动。
鼓励支持优秀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成长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经纪人培训,加强信息服务,建立激励机制。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深入农村,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
鼓励科技人员现场示范、指导农业科技的应用,与农户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大力发挥远程信息网等现代化手段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专栏14 雨露计划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助学工程: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继续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或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训。
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组织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参加以取得初、中级从业资格证书为方向的就业技能培训。
贫困家庭劳动力扶贫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工程:培训贫困农民各类实用技能,扶持他们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
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工程: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培养贫困村产业带头人引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和带领当地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参与市场竞争、共同致富增收能力。
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统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均衡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集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教育统筹发展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支持一个中心城市办一所特色高校。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城镇幼儿园办学条件,支持乡村幼儿园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校际差距。
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设施设备水平,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
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大寄宿制学校和学生宿舍建设力度,保障偏远村落学生寄宿条件,提高伙食补贴。
将中心城市高校建设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健全国家教育资助制度。
探索推行“9+3”教育模式,对9年义务教育实施“三免一补”(免学费、杂费、住宿费,补生活费),并逐步扩大到3年职业教育。
对贫困家庭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实行“三免一补”(免学费、杂费、住宿费,补生活费)。
支持市、县寄宿制高中接受贫困偏远地区学生转移就学,支持中心城市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定向招收贫困偏远地区学生,并优先推荐就业。
增加贫困地区特设教师岗位数量。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学前教育。
基本实现一个行政村建一所幼儿园。
义务教育。
重点改造教学条件薄弱学校,支持行政村办好小学及必要的教学点、乡镇办好初中。
普通高中。
改造建设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中心城市高中学校,加快提高县城高中设施水平,扩大面向城乡的招生能力。
职业教育。
建设黔江、怀化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形成面向武陵山片区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改造和完善各级职业教育学校教学、实训条件。
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
(恩施职院)高等教育。
加大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黔江)、湖北民族学院(恩施)、吉首大学、怀化学院等高等院校建设力度,支持张家界创办旅游大学。
第二节医疗卫生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改善市(地、州)县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市(地、州)县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市(地、州)健康教育基地建设。
建设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中心城市医疗救援基地,建设县级急救中心,完善农村急救体系。
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人畜共患疾病。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建设地市级医疗中心及临床重点专科,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创办“三甲”医院。
支持县级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合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覆盖。
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保率、筹资和保障能力。
资助城乡低保户、农村贫困户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
提高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补助标准。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改善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基层计划生育设施、设备水平,推进优生优育。
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市(地、州)县级医院通过结对子、对口帮扶等形式,帮助基层卫生院(室)提高卫生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