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及学分 4适用专业(群)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执笔人王红玲课程组审核院(部)审核二〇一七年二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地把各项要求做为训练的目标来完成,在达到技能鉴定水平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实训项目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背记和讲解能力本课程采用教、辅、练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边练习边辅导,以教学带动练习,以练习主导教学,相辅相承,在定向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实操教学,在提高学生背记和讲解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水平。

3.采用目标教学与目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共设计了五十四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基础知识掌握及定向题型目标训练,以目标训练为实训内容,以鉴定要求为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到达到相应景点讲解要求,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突破。

4.坚持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开发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开发设计课程。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2.能力目标(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3.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4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2 实践学时20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知识、导游基础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课程授课计划表周别/学时授课内容(章/节/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方式授课场所第一学期第 1周(共4学时)第一章旅游与地理学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 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 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 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 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 民居的精髓。
猜猜是哪?
衡 山
庐 山
泰 山
西 湖
横跨千仞危 路盘两崖窄
《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寒山钟声传播中 外。
望岳
杜甫(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猜猜是哪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园爪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
按内容、功用分为八个居区,展出历代石刻文物计
500多种,加上库藏的历代石刻,共计千余种。其中 有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汉故幽州书佐秦君 之神道》柱及石阙构件;有珍贵的北朝造象、唐明降 历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学及法贴和名家书法
刻石。《石刻萌史陈列》则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下
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再现了人类文明。
• 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 孔子、孔鲤、孔伋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 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圻、孔闻韶、孔尚 任墓等。这里的墓碑除去一批著名的汉代 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 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 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 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本数据来源于 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数据为准。
厚的群众基础。另外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
技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江泽民总书记、曾庆 红副主席,分别出席了第八届、第九届闭幕式,现 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的艺术盛会,已成为世界三大杂 技赛场之一。

人文旅游资源ppt课件

人文旅游资源ppt课件
(一)古人类遗址 (二)历史文化遗址 (三)近代革命活动遗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 古建筑旅游资源
(一)宫殿建筑 (二)祭祀建筑 1、坛庙 2、名祠 3、宗祠 (三)民居建筑 (四)伟大工程 1、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2、古代水利工程 3、古代桥梁工程 (五)园林建筑 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案例回放——问题解答
1.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性、区域性、观赏性、独立性和垄断性、 文化属性、不可再生性和可创造性等特点
2.中国拥有历史遗迹旅游资源、古建筑旅游资源、古陵墓旅游资源、 宗教旅游资源、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等旅游资源。
六 民族民俗旅游资源
(一)服饰 (二)饮食 (三)节日节庆 (四)方物特产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思考与讨论——
❖ 1.古遗址在开展旅游活动中有何意义与作用? ❖ 2.试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 3.中国各地应该如何进行旅游商品的开发?
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 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这是一次世界各 族人民的体育盛会,也是一次展现中华民族历史和现代风貌的 文化盛宴,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 承的灿烂中华文化紧密融合,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 篇章。 ……

文学艺术类游资源-文档资料

文学艺术类游资源-文档资料

《三国演义》

我国旅游界推出的大型旅游项目——三国游,就是 以妇孺皆知的《三国演义》为创作灵感开发设计出 来的,其中包括四川、湖北直到江苏、浙江数省, 旅游景点多达数十个。《三国演义》不仅为我国人 民熟知,在海外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西游记》


2019年5月14日报道: 江苏连运港40亿打造西游记主题公园,今年7月份 动工,2年内完成,成为我国第4代大型主题公园, 今后连运港开通中国、香港、日本航班。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知道迪斯尼,吃肯德鸡

苏州市外的寒山寺,既无驰名的名胜古迹,也无优 美奇特的风光,一个不大的寺庙却经历千年,多次 修复,至今犹存。现在每年春节 前后寒山寺的“撞 钟旅游”热闹非凡,人潮如涌,应接不暇,之所以 如此,就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诗。
文山 章水 凭借 山文 水章 以以 传显
游记散文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 《徐霞客游记》:详尽记载作者所到之地的民俗风 情、名胜物产和地理概貌,游人从中可尽情领略各 地的风土人情,饱览祖国的壮美河山,在丰富阅历、 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王勃的《腾王阁序》,让南昌的腾王阁身价百倍, 而由同一个腾王在四川阆中造的腾王阁却难以有人 问津。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使滁州琅琊山家喻户晓

描写了长江下游天门山胜景及江面宽阔、白帆点点, 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当人们游长江时,如能联想
到这些诗文,就能加深对长江中下游风光的领略。
一会 览当 众凌 山绝 小顶
登泰山而小天下
淡欲山水 妆把色光 浓西空潋 抺湖蒙滟 总比雨晴 相西亦方 宜子奇好
雷 峰 塔
《枫桥夜泊》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八章 旅游资源整合

第八章 旅游资源整合

3.1.1气侯的适宜性评价


气侯对所有的户外旅游活动都有影响。 气侯要素中的温度、湿度会对旅游质量 产生影响。奥利弗提到用温度-湿度指 数和风寒指数来评价气侯对人体的影响。 THI=Td-0.55(1-RH)(Td-58) 式中,THI为温度-湿度指数值;Td为干 球温度;RH为空气的相对温度。


3.4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征和开发状况进行分 类 按照旅游资源的市场特征和开发状况可以把旅 游资源分为三类:

潜在旅游资源,是具有一定的游览、观赏
价值,但目前尚无力开发的潜在资源, 这类资源可以是自然景观、历史遗存或者是独 特的吸引物;


现有的和即将开发的旅游资源是
指已经客观存在的自然、人文社会旅游 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中所讲究的特色原则,就 是要求尽最大努力挖掘旅游资源的地 方特色,突出特色,吸引游客。


2.4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以重复使用 的特点。 与矿产、森林等资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 发利用会不断减少不同,旅游产品是一 种无形产品。

旅游者付出一定的金钱所购买到的只是 一种经历感受,而不是旅游资源本身, 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可以长期甚至 是永远的重复使用下去。

此外,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半公共产品 属性以及产业相关性的特点,其开发应 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我们可以将旅游资源定义界定为: 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能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形的
事物或无形的意境。
2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对于旅游资源基本特征的概括,不同旅 游资源的专著都有所论述,且基本相同, 这里采用肖星等编写的《旅游资源与开 发》中的观点。

各章节的思考题

各章节的思考题

※<绪论>1、《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2、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3、对旅游资源应该如何进行评价?4、《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与任务?5、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5※<第一章>1、我国地貌特点是什么?对旅游有何影响?2、什么是岩溶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3、什么是熔岩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4、以武夷山为例,说说丹霞地貌的特点。

5、列表对比五岳6、列表对比四大佛山。

7、请解释黄山四绝及成因。

8、什么是极高山?其旅游开发方向有何特殊性?9、泰山风景四绝10、衡山风景四绝11、普陀山风景五绝12、五台山五大禅处13、什么是佛光?14、峨眉山为什么被称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15、我国有哪些花岗岩地貌名山?有什么特点?5※<第二章>1、什么是三S景观?我国此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2、我国有哪些江河旅游资源?3、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特点、流经省区?4、长江、黄河游览线各有哪些重要景区?5、青海湖、五大淡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6、杭州西湖十景。

7、湖泊按成因如何分类?8、我国名泉有哪些?我国温泉的主要分布地带?9、我国三大瀑布的名称、位置?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山岳瀑布?5※<第三章>1、我国气候特点及对旅游业的影响?2、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气象景观旅游资源?3、什么是自然保护区?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4、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旅游价值如何?谈谈自己对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的认识。

5、何谓风景名胜区?对其开发利用要注意哪些事项?6、谈谈你对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白色旅游、红色旅游的看法?7、我们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或其他旅游)有哪些优越条件?5※<第四章>1、我国六大古都名称、位置?2、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3、长城的修建历史、三个筑城高峰及主要游览景点。

4、列表对比四大水利工程。

5、我国有哪些著名古桥?6、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特点?7、北京故宫的修建历史、主要特点?8、故宫的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名称及其作用9、解释“前朝后寝”“左祖右社”10、城市建设的欧洲模式与中国模式有哪些差异?5※<第五章>1、简述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2019-2020年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文学、艺术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表格式教案

2019-2020年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文学、艺术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表格式教案
(二)民间工艺品:风筝、剪纸、泥塑、草编
三、著名艺术家故居、纪念地
第八章: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第一节:民俗与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重要意义
二、民俗旅游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特点:广泛性、自在性、体验性
(二)注意事项:入乡随俗、入国问禁
三、民俗风情的主要类型
(一)物质民俗(二)社会民俗(三)口承语言民俗(四)精神民俗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民俗旅游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主要旅游工艺品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七章: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第一节:文学与旅游
一、因文学作品而知名的旅游地
二、著名文学家故居、纪念地
第二节:艺术与旅游
一、中国戏剧、绘画、书法
二、主要旅游工艺品
(பைடு நூலகம்)特种工艺品:瓷器、丝绸工艺、景泰蓝、瓷器
第二节:我国民族与民俗概况
一、我国民族概况
二、我国民俗概况
讲授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1、什么是民情风俗?风与俗有何异同?
2、民俗一般如何分类?
3、民俗旅游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4、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情况。
小结:
小结:这部分的学习与教学,要与民俗旅游课、旅游美学课教师沟通,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叠或遗漏。
2019-2020年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文学、艺术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表格式教案
授课时间
第16周第1、2节
课次
2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七章: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第八章: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这两章的内容,为避免与旅游美学、民俗学课程的重叠,本门课程此两章略讲,不做重点要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详解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详解

第二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论证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有较大的差别,除了做一般 的评估论证外,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或相当的文学艺术价 值,得到专家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认,这是最基本的,也是 最重要条件。 其次,文艺作品应该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最后,是否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是评价文艺作品是否有开发价 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知名度不高,市场就很难开拓。 为作好评估论证,还要充实一些相关的材料: 1、确定文学艺术旅游资源具体以什么形式存在。 2、调查跟作品有关的材料。
6.神话、传说故事 西湖断桥—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悲剧故事 承德避暑山庄—刘罗锅的故事、夹壁墙窃听皇家机密的故事
7.书法、绘画 我国的旅游点西安碑林、杭州泠印社、北京琉璃厂等,都是因书画艺术 珍品丰富而闻名。
8.电影、电视、录相、广播 《阿诗玛》 ——云南石林
《五朵金花》 ——云南大理
《卧虎藏龙》—— 皖南古村落
像诗词歌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看似非物质的, 但究其实质,它也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并依附于物质 而存在的。即意识形态的部分内容,可以同物质景物相 结合,并为旅游业所用,成为旅游资源。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旅游功能
一、文学艺术的吸引力
(一)文学艺术的种类
1.风景诗(含词曲) 李白《朝发白帝城》--所描述的峡区是长江三峡(上游)
……
(二)文学艺术的旅游功能 三大功能: 1、文学艺术可以提高观赏对象的吸引力 2、帮助人们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3、导致其他旅游资源的产生
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广泛的群众性,极强的感染力 内容上大多描写现实社会,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形式上更 直观,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二)文学艺术渗透在各类旅游资源中 有形的:文学艺术内容通过具体的直观的现象和形式出现于 各类旅游资源当中。 无形的:其特点是没有具体的表象来体现文艺作品的内容, 却由于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已深入民心。 (三)可移动性或实现旅游活动的灵活性 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1章旅游资源概述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请说明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答,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在英文中又被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其本身既包含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因素,又包含决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能否实现的一系列中介条件,是一个内涵极为广泛的概念。

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如下,? 旅游资源具有客观存在性,? 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 ? 旅游资源具有动态发展性, ? 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效益性。

2,旅游资源有什么特点,旅游资源的特点如下,? 吸引性,? 区域性,? 多样性和综合性,? 季节性和时代性,? 永续性,? 萌生性。

3,旅游资源的分类应遵循哪些原则,答,应遵循下述原则,,1,同质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递次性原则,,4,简明实用性原则。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4,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由于旅游资源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分类标准有,,1,成因指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与形成过程。

,2,属性指旅游资源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等。

,3,功能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求的功用与效能。

,4,时间指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据此可将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5,其他例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都可作为不同目的与要求的分类标准。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古典园林,故宫,,文学艺术,相声,,文物古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饮食与购物,王府井,,民族风情,四合院,,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2,自然旅游资源生物景观,香山红叶,第2章自然旅游资源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基本类型如下,,1,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2,水域风光旅游资源,,3,大气与太空景观旅游资源,,4,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2,试说明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含义和成因。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适用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2年64学时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中国旅游地理》是传统中国旅游地理相关知识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我国的旅游地理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培养学生旅游服务能力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了解我国的旅游资源及旅游环境,熟悉国内知名的旅游景点,掌握旅游胜地的地理分布,提升学生的旅游欣赏能力。

通过对学生传授我国的旅游地理知识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方法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电化教学、挂图、实地浏览等直观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总课时以外增加课时,讲授本地区旅游地理内容。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1、绪论(1)教学内容旅游地理学概述旅游资源简述中国的世界遗产(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内容。

掌握什么是旅游资源,如何分类。

了解世界遗产及其由来,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资源。

(3)重点和难点重点: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中国的世界遗产概括难点:旅游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内容2、山地景观(1)教学内容山地地貌山地景观欣赏(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两种不同类型山地的旅游特性,熟悉我国的风景名山。

(3)重点和难点重点:山地景观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我国的风景名山难点:山地与自然因素的配合山地与人文因素的配合3、水域风光(1)教学内容水景与旅游海滨旅游江河旅游湖泊旅游泉水旅游瀑布景观冰雪旅游资源(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水的各种旅游功能,了解水的不同类型,熟悉我国著名水景。

(3)重点和难点重点:水体的旅游欣赏水体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不同水体的旅游功能我国著名水景及分布难点:水的各种旅游功能4、生物景观(1)教学内容植物景观动物景观自然保护区国花、国树、国鸟和国兽(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景观、动物景观及自然保护区,认识各种国花、国树、国鸟和国兽。

第八章旅游与文学艺术

第八章旅游与文学艺术

旅游景区规划中文学艺术应用
景区文学氛围的营造
通过景区内的文学碑刻、雕塑、园林等景观 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提升游客的文 化体验。
景区艺术表演与展示
在景区内安排艺术表演、艺术展览等活动,让游客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文学艺术与旅游设施的结 合
将文学艺术与旅游设施相结合,如设计具有 艺术感的游客中心、厕所等,提升游客的旅 游体验。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激发旅 游者的旅游动机,增强他们对旅
游目的地的兴趣和好奇心。
丰富旅游体验
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 加深入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帮助他 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旅游目的地。
塑造旅游形象
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旅游形象 ,往往会成为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第 一印象,从而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 。
提高旅游者审美体验方法
旅游线路设计中文学艺术应用
文学作品的旅游线路
基于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和背景,设计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旅行 中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艺术作品的旅游线路
结合艺术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规划旅游线路,带领游客领略不同艺 术流派的风采。
文学艺术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将文学艺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线路,让 游客在旅行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游记散文
描写自然风光的游记散文,通过文学家的细腻笔触,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呈现给读者,引 发读者对自然的向往和探索。
人文景观中文学艺术元素
历史遗迹与古建筑
历史遗迹和古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也 是文学家和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源泉。
雕塑与碑刻
雕塑和碑刻是人文景观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 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传 承和艺术成就。

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品牌形象与传播策略
品牌形象:强调 人文旅游资源的 文化底蕴和历史 价值
传播策略:利用 社交媒体、网络广告、旅游展览 等方式进行宣传
合作伙伴:与旅 行社、酒店、交 通等旅游相关企 业建立合作关系
营销活动:举办 文化节、旅游节 等活动,吸引游 客关注
营销手段与渠道拓展
合作伙伴营销:与旅行社、 酒店、交通等合作伙伴进行 联合推广
宗教文化
宗教建筑:寺庙、教堂、清真 寺等
宗教活动:祭祀、祈祷、朝圣 等
宗教节日:春节、圣诞节、开 斋节等
宗教艺术:壁画、雕塑、音乐 等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不同 地区、不同时期 的建筑风格特点
建筑材料:各种 建筑材料如砖、 木、石、混凝土 等的使用
建筑功能:住宅、 宫殿、寺庙、园 林等不同功能的 建筑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文旅游资源可以提升旅游 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形 象。
人文旅游资源可以促进文化 交流和理解,增强旅游目的
地的国际影响力。
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市场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 魅力和价值。
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
的繁荣。
20XX
THNK YOU
保护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方法一:制定严格的保护法规和政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方法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方法三: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GIS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可持续发展路径
保护与开发并重: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破坏 绿色旅游: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Tourism Geography of China)课程编号:ZB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导游法规等后续课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 2.5学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程。

它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对中国旅游地理有较系统的认识,从而正确地认识、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三、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国内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二、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三、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四、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本章重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本章难点: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旅游行为地理(3学时)第一节旅游者一、旅游者的定义二、旅游者的特点第二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一、旅游动机及其种类二、旅游动机的激发三、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四、旅游者的行为规律第三节旅游流一、旅游流概述二、世界旅游流三、中国旅游流本章重点:旅游者的界定及特点,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旅游客流。

本章难点:旅游动机的激励。

第三章旅游资源地理(3学时)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二、旅游资源的特性三、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二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一、旅游资源调查二、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中国旅游资源地理一、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本章重点: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规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学》教学大纲

《旅游资源学》教学大纲

《旅游资源学》教学大纲编写说明旅游资源学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分类、分区等基本理论;掌握有关地文、水体、大气、太空、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主要类型;掌握有关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城乡风貌、现代设施、民俗风情、饮食与购物等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价值;掌握中国和世界旅游资源区的分布与特点;掌握旅游资源审美的意义与方法;掌握有关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教学过程任课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创新原则,构建一套系统、完整而又科学、严谨的体系,并注意深入浅出,将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争取反映最新的学科前沿动态和旅游资信息。

本课程教学总课时可安排36—54学时,可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对本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

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除平时参观外,可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到风景名胜区进行野外实习,使学生认识旅游资源的特征、分类、组合情况、旅游价值、开发利用和保护状况等,并写出野外实习报告。

课时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二、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及分类4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二、水文旅游资源三、大气与太空旅游资源四、生物旅游资源8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一、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二、中国古典园林旅游资源三、文学艺术旅游资源四、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五、城乡风貌旅游资源六、现代设施旅游资源七、民俗旅游资源八、饮食与购物旅游资源12第四章旅游资源分区一、旅游资源分区的意义和原则二、中国旅游资源分区三、世界旅游资源分区2第五章旅游资源的审美一、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二、旅游资源的审美意义三、旅游资源的审美方法4第六章旅游资源的调查一、旅游资源调查二、旅游资源评价6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评价、开发与保护四、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目录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及分类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第一节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第二节水文旅游资源第三节大气与太空旅游资源第四节生物旅游资源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第一节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旅游资源第三节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第四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第五节城乡风貌旅游资源第六节现代设施旅游资源第七节民俗旅游资源第八节饮食与购物旅游资源第四章旅游资源分区第一节旅游资源分区的意义和原则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第三节世界旅游资源分区第五章旅游资源的审美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审美意义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审美方法第六章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调查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第四节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了解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第八章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第八章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更有妙趣横生的叠字联,回文联等。 如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同字异音,构思巧妙,内含哲理,意味深长。游人至此,欣
赏海水与浮云之变化,联想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壮故事,莫 不流连忘返。
又如杭州西湖: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 神话传说
构置建筑
北 京 故 宫 御 花 园 万 春 亭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理配植物花木
诗词书画
专题活动
搜集与学校附近著名旅游景点有关的文学作 品,尝试阅读、欣赏,并背诵。
第二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类别
一、旅游文学
所谓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发旅 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感受、情绪和审美情趣 的文学作品。具有旅游性、文学性、地理性、知 识性、审美性及抒情性的特点。其体裁形式多样 ,包括有山水诗、游记散文、楹联匾额、碑文石 刻、神话传说等。
五、文学艺术修养是旅游从业者尤其 是导游人员必备的素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提高 文学艺术修养,不仅可以激发爱国情感,陶冶情 操,还能净化人的心灵,鼓舞人的精神,培养高 雅的气质,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服务 档次。
俗话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 张嘴。”眼前的景物,旅游者同导游人员 一样能看得到,但要讲出美之所在,就要 求导游人员能将游人看不到的文化背景、 历史佳话、奇闻趣事等用文学的语言来做 生动的讲解。
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道理。
2. 游记散文
游记是一种以旅途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为描写对象的文 学体裁。我国游记散文的创作源远流长,晋慧远的《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可说是我国古代游记中最早的作品。 之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柳 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袁宏道的《虎丘记》、袁枚的《游黄山记 》等源源不断,都是游记文学的上乘之作。

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

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爽借清风明借月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联》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联》
“诗写梅花月; 诗写梅花月;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春” 茶烹谷雨春” ——《西湖龙井联》 《西湖龙井联》
(四)书法绘画景楹联
思考:请欣赏以下与景物有关的楹联, 思考:请欣赏以下与景物有关的楹联,并 概括其在景点中的突出作用。 概括其在景点中的突出作用。
“四面荷花三面柳; 四面荷花三面柳;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小 《 沧浪园联》 沧浪园联》
“月来满地水;云起 月来满地水; 月来满地水 一片山” 一片山” ——郑板桥《扬州 郑板桥《 郑板桥 小金山月观联》 小金山月观联》
云南石林 《阿诗玛》——云南石林 阿诗玛》 《五朵金花》 ——云南大理 五朵金花》 云南大理 《卧虎藏龙》—— 皖南古村落 卧虎藏龙》 “三国城‘、”水浒城“ 无锡 三国城‘ 三国城 水浒城“ ——无锡 ……
(七)其他艺术形式 七 其他艺术形式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名人轶事
三、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1)广泛的群众基础 (2)较高的文化品位 ) (3)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有形的、可视性渗透 有形的、 无形的、 无形的、可感性渗透 (4)与其他旅游资源的交融性
思考: 思考:文学艺术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突 出性旅游功能是什么? 出性旅游功能是什么?
——旅游审美功能 旅游审美功能 营造艺术氛围,创造审美意境, ◆营造艺术氛围,创造审美意境,为 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欣赏提供必要启迪 ◆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旅游审美水平
印象海南岛1 印象海南岛
诗词、散文、小说、游记等) 文学类 (诗词、散文、小说、游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渗透到各类旅游资源之中
1、有形的渗透 如杭州西湖岳飞墓前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2、无形的渗透 如杭州西湖之扬名,与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 后雨》是分不开的: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提高 文学艺术修养,不仅可以激发爱国情感,陶冶情
操,还能净化人的心灵,鼓舞人的精神,培养高 雅的气质,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服务 档次。
俗话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
张嘴。”眼前的景物,旅游者同导游人员 一样能看得到,但要讲出美之所在,就要 求导游人员能将游人看不到的文化背景、 历史佳话、奇闻趣事等用文学的语言来做
2. 游记散文
游记是一种以旅途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为描写对象的文 学体裁。我国游记散文的创作源远流长,晋慧远的《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可说是我国古代游记中最早的作品。 之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柳 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袁宏道的《虎丘记》、袁枚的《游黄山记 》等源源不断,都是游记文学的上乘之作。
流传于祖国各地,特别是风景名胜区的优美 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尤如一条彩练,把自然 风景美和人文特色美巧妙而协调地结合起来,更 增添风景名胜区的魅力。
路南石林中的阿诗玛
专题活动

搜集有关泰山、杭州西湖、岳阳楼及扬州市 的文学艺术作品,然后与交流、学习、欣赏,并
背诵其中的名篇。
二、 碑文石刻
遍布全国各地的碑文石刻, 是一种结合了文学 和书法艺术的旅游资源,我国碑文起源于周文王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唐】白居易《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 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 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时期,现存最古老的碑文当属现存于北京国子监 的《石鼓文》。此外碑碣数量较多的有泰山刻石 、西安碑林、孔庙碑林、桂林桂海碑林等。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汉代隶书《张迁碑》
思考与练习
1、江南三大名楼是指哪三座著名的建筑?各是因何
人何篇名作而扬名? 2、与下列景点有关的名篇佳作是什么? 绍兴兰亭_______、 滇池大观楼______、 苏州寒山寺_______、云南迪庆香格里拉____、 湖南桃花源_______、湖北黄州赤壁___ ___。
1. 山水诗
山水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田园风光等的描写,借 景生情,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
赞颂。
青海湖日月山石碑
日上山,月上山,山上日月明;
青海湖,水海湖,湖海青水清。

宋代山水诗不仅描山状水,且蕴涵哲理, 使游人在欣赏景色之余,又得到理性的启迪。如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道理。
第一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
二、 导致旅游资源的产生 1、文学艺术直接构成旅游资源
2、借助文学艺术的魅力而产生旅游资 源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旅游楹联
旅游名联赏析
四、 文学艺术具有旅游审美的作用

美学家叶朗认为:“旅游从本质上
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审美的 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 活动就是审美活动。”
颐和园画中游
圆 明 园 四 十 景 图 咏 濂 溪 乐 处
苏 州 狮 子 林 湖 心 亭
五、文学艺术修养是旅游从业者尤其 是导游人员必备的素质
更有妙趣横生的叠字联,回文联等。 如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同字异音,构思巧妙,内含哲理,意味深长。游人至此,欣 赏海水与浮云之变化,联想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壮故事,莫 不流连忘返。
又如杭州西湖: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 神话传说
第九章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本节 内容
第一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类别
本章重点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
旅游文学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碑文石刻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第一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
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文学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 旅游资源相比,文学艺术在内容上更接近生活,更 充满作者的激情,更能引起人们的心灵的共鸣; 在形式上更为直观,更易为广大游人所喜爱和 接受。 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可相互转换:小说可改编为 电影、戏剧,诗词可改编为音乐、绘画等,使文学 艺术具有了长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文学艺术 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

武汉黄鹤楼则是因唐朝诗人崔颢七律《黄鹤楼》而扬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一经写出,就被认为是题黄鹤楼的千古绝唱。相传诗仙李白登黄 鹤楼见此诗,也叹而搁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洛阳白马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四川眉山三苏祠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长白山高山亭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五台山塔院寺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 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 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 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叹滚滚 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 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 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 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3. 楹联匾额
我国寺庙园林、名胜古迹多有楹联匾额,往往寥寥几句, 就把当地极有特色的景、物、人、事表现出来,或描绘祖 国山川的壮丽景象,或歌颂历代名人的轶文趣事,或记事 铭志,评古论今,或写景抒怀……往往对风景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如长城山海关对联: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昆明大观楼
生动的讲解。
构置建筑
北 京 故 宫 御 花 园 万 春 亭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理配植物花木
诗词书画
专题活动
搜集与学校附近著名旅游景点有关的文学作 品,尝试阅读、欣赏,并背诵。
第二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类别
一、旅游文学
所谓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发旅 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感受、情绪和审美情趣 的文学作品。具有旅游性、文学性、地理性、知 识性、审美性及抒情性的特点。其体裁形式多样 ,包括有山水诗、游记散文、楹联匾额、碑文石 刻、神话传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