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观察和护理
高血压病病人的护理常规

高血压病病人的护理常规
【护理要点】
1.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变换体位时动作应缓慢,以免发生意外。
2.给予氧气吸入。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如脱水剂、利尿剂等。
4.需在固定条件下测量血压,测量前患者需静坐或静卧30min.
5.饮食应低盐低脂
6.安慰患者,帮助其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严密监测尿量,及时发现心、肾功能的不良变化。
2.若出现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意识障碍甚至抽搐、昏迷时,应考虑并发高血压脑病,应立即报告医生。
3.若血压急剧升高,伴有头痛、呕吐时,应考虑有高血压危象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
4.剧烈头痛后突然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出现偏瘫等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健康宣教】
1.要广泛宣教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
2.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保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
3.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4.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入,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6.适当参与运动。
7.定期随访,高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肾性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肾性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一、概述肾性高血压是肾脏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通常由慢性肾脏疾病引起。
由于肾功能受损,肾脏无法有效排除多余的钠盐和水,导致血压升高。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护理,包括观察病情、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等方面。
二、观察病情1、监测血压:肾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血压水平和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并指导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数据。
2、观察症状:肾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症状。
3、检查肾功能:通过检查肾功能,可以了解肾脏疾病的发展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肾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三、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肾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同时,应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2、运动护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
肾性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运动。
3、药物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并定期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服药。
4、心理护理:肾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病情的康复。
医护人员应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5、定期随访:肾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护人员应定期与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总结肾性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血压、观察症状、检查肾功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
护理查房-高血压

护理查房-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以下是护理查房时需要考虑和注意的事项:
1. 观察血压:在每次查房时,应该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下来。
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血压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在查房时,应查看患者的最近一次血压监测结果,并记录下来。
如果发现血压异常,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
3. 患者教育:在查房时,可以向患者提供一些关于高血压管理的教育。
这包括饮食、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建议。
通过教育患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高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药物管理: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
在查房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并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
5. 注意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脑血管
疾病等。
在查房时,需要留意患者是否有相关症状或体征,如头痛、胸痛、心悸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医生。
6. 心理支持: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
影响。
在查房时,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
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以上是在护理查房-高血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认真观察
和及时干预,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并可导致靶器官的损害,伴全身代谢改变,分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和继发性高血压(占5%)。
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缓进型高血压,多属中、老年,其特点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初期很少症状,体检偶然发现血压增高,不少病人知道患高血压后产生神经症状,如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多梦、易激动等,约1/3~1/2高血压因头痛、头晕或心悸就诊。
一、常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诊断问题临床表现:1、头痛:部位多在后脑,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呕吐,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双侧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出现心悸气短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恶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等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与高血压脑血管痉挛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并发心力衰竭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和视力模糊有关。
4、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相应知识和治疗的复杂性,长期性有关。
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6、营养失调,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二、危险因素及易患人群国际上研究确定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肥胖)、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我国流行病学也证实这3类因素和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3、过分摄取盐分者;4、过度饮酒者;5、孤独者;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
多数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和饮食干预,让患者明白健康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
浅谈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传基因 、 摄 入 食 盐 量 及 体 重 因 素 相 关 。普 遍 认 为 , 高 级神经 中枢功 能下 降 在并 发症 中 占重要 地 位 , 而 体
液、 内 分泌 因素 及 肾 功能 等 也 常 在 并 发 症 中 出 现 。经
常 反 复 的 过度 劳 累 与 精 神 刺 激 使 大脑 皮 层 功 能 紊 乱 ,
从 而 影 响 了对 大 脑 皮 层 下 血 管 舒 缩 中 枢 的 正 常 运 行 , 形成了以血管收缩 带来 的神经 冲动为 主导 的兴奋 中 枢, 最 终 导 致 细 小 动脉 痉 挛 , 外周 血管阻力增大 , 血 压
左 心 室肥厚 者 : 选 用 AC E I , 其 次 为 钙 通 道 拮 抗 剂 。伴
住 院后 2 4 ~4 8 h检 测 高血 压 与 以下 哪些 因 素 有 关: 过量 吸 烟 、 高血 脂 、 糖尿病、 肥胖症、 脑 出血 、 心 力 衰 竭、 遗传 因素 、 动脉硬 化 以及 各种 社会 因素 。
合理 的饮食 既可 以提 高机体 免疫 力 , 同时 又 可 以控 制肥 胖, 是高血 压 防治 中不 可缺 少 的保护 措施 。 适 当做一 些户 外 活动 , 但 是 避免 剧烈 运 动 。适 当的
7 9岁 , 平均 6 0岁 。
治 疗 方 法
合理饮 食 。饮食 与 高血 压有 着 密切 的关联 , 食 盐 的 摄 入 量过 多可 使血 压升 高 , 应 选 用低 盐 、 低脂肪 、 低 胆 固
醇、 高纤维 素 的饮 食 。 限制 动 物 脂 肪 、 内脏 等 食 物 , 戒 烟, 控 制饮 酒 , 提倡 多 吃 新 鲜 蔬 菜 和 水果 。蔬 菜 中 含有 丰 富的纤 维素 和蛋 白质 , 对 于 高 血 压 患 者来 说 , 还 可 以 防止 便秘 , 防 止排便 用 力导致 血 压升 高 , 甚至 血管 破裂 。
高血压个案护理范文

高血压个案护理范文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并发症以及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指导。
教育内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醒患者定期检测血压、保持合理的体重、限制盐和酒的摄入、戒烟等。
二、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的关键环节。
护士应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护士还应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测量血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血压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血压较稳定的患者每月监测1-2次,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每周监测2-3次。
三、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
一般来说,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具体措施包括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控制高糖和高脂食物的摄入量、适量饮水等。
同时,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四、运动指导运动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减轻体重等。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案。
一般来说,患者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护士还应指导患者注意运动前后的饮食和休息。
五、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患者一般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护士应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信息,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和药物效果的变化。
总之,高血压个案护理的目标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教育、血压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药物管理等措施,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高血压患者护理常规

高血压患者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改变。
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烦躁、视物模糊或失明等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其他并发症如冠心病、慢性肾衰竭。
3、了解发病的诱因。
4、询问患者有无家庭史。
5、注意用药过程中的毒副反应,谨防低血压的发生。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心排血量减少:与心力衰竭有关。
2、舒适的改变——头痛、恶心、呕吐:与小动脉痉挛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意识障碍、视物模糊有关。
4、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一、心排血量减少:1、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时间。
2、嘱患者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满足生活需要。
3、减少用餐疲劳,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防止水、钠潴留。
4、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
5、控制输液速度:20~30滴/分。
二、舒适的改变——头痛、恶心、呕吐: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声,以避免加重头痛不适。
2、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可抬高床头15~30度。
3、改变体位时要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4、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5、患者呕吐后及时清理呕吐物,并让患者漱口,避免进食油腻食物。
三、有受伤的危险:1、避免患者突然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站立。
2、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及进行蒸气浴。
3、避免用力解大便。
4、加床栏,防止患者坠床,躁动患者应给予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
5、血压过高的患者可遵医嘱予以静滴硝普钠。
四、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1、绝对卧床休息,摇高床头30~45度,尽可能减少搬动患者,教会患者缓慢改变体位。
2、给予持续吸氧4~5升/分。
3、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镇静、脱水等治疗。
4、使用硝普钠时应注意:建立独立的静脉通道,现配现用,遮光使用;使用输液泵控制滴数,保持稳定的输液速度。
溶液使用8小时应重新更换。
如出现低血压,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并降低床头;如果血氰化物浓度>3mmol/L,应停止给药。
5、调节给药速度,缓慢降压,当血压稳定后,遵医嘱给予其他降压药。
高血压护理诊断及措施

高血压护理诊断及措施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导致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因此,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及措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一、护理诊断1. 高血压病情评估高血压病情评估是确定高血压程度和患者的危险因素的重要步骤。
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血压水平、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等。
通过病情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高血压程度,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血压管理有效的血压管理是高血压护理的核心任务。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以考虑调整用药方案或者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
3. 饮食指导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主要包括减少钠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控制总热量摄入等。
此外,还应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钾、镁、钙等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4. 运动指导适度的体育运动对于控制高血压有着积极的影响。
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适当的运动指导,如有氧运动、户外散步等。
运动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血压,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肺功能。
5. 心理支持高血压患者常常会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抱怨和担忧,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护理措施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控制高血压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高血压程度和病情,医生会开具合适的降压药物。
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进行评估,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定期监测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在监测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测量,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理解并应对高血压的重要方式。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引言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危害性在于长期不可逆的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对于帮助患者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评估患者问题与需求的过程。
在高血压的护理中,以下是常见的护理诊断:1. 高血压相关风险•描述:高血压患者面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临床表现: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的病理变化。
•目标: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护理措施:监测血压,定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教育患者关于高血压的风险和管理方法。
2. 不良药物反应•描述:高血压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恶心、眩晕等不适症状。
•目标:减少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监测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定期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指导患者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
3. 不足运动•描述:高血压患者缺乏适当的运动。
•临床表现:缺乏身体活动,肥胖等。
•目标: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改善身体健康。
•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设计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教育患者关于正常体力活动和高血压的关系。
4. 高血压自我管理困难•描述:高血压患者难以自我管理,无法有效控制血压。
•临床表现:患者对血压管理缺乏理解,遵循治疗计划的困难。
•目标: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自我管理措施,控制血压。
•护理措施:提供高血压管理的详细信息和资源,解答患者的问题,教育患者关于高血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高血压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是护理中采取的行动步骤,用于帮助患者实现护理诊断中的目标和解决问题。
在高血压的护理中,以下是常见的护理措施:1. 有效的药物治疗•开始治疗前,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当前用药情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高血压病的护理常规

高血压病的护理常规高血压这病啊,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小麻烦”。
就说我家隔壁的王大爷,本来每天开开心心去公园遛弯儿,下下棋,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可前段时间,突然被查出了高血压,这一下,生活可就变了样。
咱先来说说高血压病人的日常观察。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得量量血压。
这血压计就像是个小警察,时刻监督着血压的动向。
可别小看这量血压的动作,姿势得对,胳膊要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然量出来的数值可就不准啦。
王大爷刚开始自己量的时候,总是毛毛躁躁的,不是位置没摆对,就是绑带松了紧了的,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再说说饮食方面,那可真是有讲究。
得少吃盐,这盐就像是血压的“小捣蛋鬼”,吃多了它就会捣乱,让血压蹭蹭往上涨。
王大爷以前吃饭口重,现在为了控制血压,不得不改变饮食习惯。
每次吃饭,他都忍不住念叨:“这没盐的菜啊,吃着真没滋味儿。
”但为了身体,还是得忍着。
运动也是护理高血压的重要一环。
可不能剧烈运动,得选择一些温和的,像散步、打太极之类的。
王大爷一开始还不信这个邪,非要去和年轻人一起跑步,结果跑了没一会儿,就感觉头晕眼花,把大家都吓坏了。
还有啊,心情也很重要。
得保持心情舒畅,不能总是着急上火。
王大爷有一次因为下棋和别人起了争执,气得血压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从那以后,他下棋都告诉自己,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
药物治疗更是不能马虎。
得按时按量吃药,可不能自己随便增减药量。
王大爷有一回觉得自己血压稳定了,就偷偷减了药,结果血压又反弹了,被医生好一顿批评。
对于高血压病人的睡眠,也得保证充足和高质量。
晚上不能熬夜,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王大爷以前喜欢睡前看电视,看到很晚,现在为了身体,早早就上床休息了。
总之,护理高血压病人,就像是一场持久战,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
希望王大爷能尽快把血压控制好,重新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
也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高血压的护理,让这个“小麻烦”不再给我们的生活添乱。
高血压病护理查房

高血压病护理查房在医院中,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血管疾病。
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高血压病患者,查房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本文将从患者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查房的介绍和讨论。
一、饮食护理高血压病患者对饮食的要求较高,护理查房时需要关注患者饮食情况。
首先,要告诉患者低盐饮食的重要性,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减少水分潴留,降低血压。
其次,要注意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
最后,要提倡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
二、运动护理高血压病患者应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护理查房时要了解患者的运动情况。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建议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疲劳或过度运动,以免引发血压升高或其他不适症状。
三、用药护理高血压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用药,护理查房时需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压,以便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的指导和监督,提醒患者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四、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护理查房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积极沟通,倾听他们的疑虑和困惑,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五、监测护理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控制的慢性疾病,护理查房时要重点关注患者的血压监测和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需记录患者的血压值、心率等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如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同时,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定期检查血压、做心电图、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及时监测病情的变化。
六、教育护理高血压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合作程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护理查房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高血压危象护理常规

高血压危象护理常规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突然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也可伴舒张压升高,出现危机生命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靶器官病变者可出现心绞痛、高血压脑病等。
治疗原则快速降压、脱水、利尿和镇静。
一、主要护理诊断1.疼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力模糊或意识改变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饮食、药物治疗有关知识。
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满意、发生并发症有关。
5.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过多、缺少活动有关。
二、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神志、瞳孔、尿量。
2.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师。
3.注意并发症征象的观察。
4.密切观察用药的反应及效果。
三、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尽早准确用药。
4.病情监测: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护。
5.饮食护理:限制钠盐、脂肪摄入,限制饮酒。
6.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生活需要。
7.稳定情绪,必要时用镇静剂,做好心理护理。
四、健康教育1.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引起高血压的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和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以引起重视。
2.指导病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劝戒烟酒,劳逸结合,控制体重等。
3.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节,保持乐观情绪。
4.根据病情、年龄决定活动量及方式。
5.教育病人服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换药,定期门诊复查。
简述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简述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1. 了解病人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用药情况、症状和体征等。
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病情变化。
2. 饮食护理:合理控制热量、脂肪和盐的摄入量,注重高血压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鼓励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鱼类等健康食物。
3. 注意体重控制:如果病人超重或肥胖,建议减少体重。
合理的减肥计划包括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身体活动。
4. 药物管理: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依赖药物来控制血压,护理人员需要负责管理和监督病人的药物使用。
要确保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并理解药物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
5. 定期复诊和监测:病人需要定期复诊,护理人员应协助病人进行血压监测和其他必要的检查,并及时报告医生有关病人的健康状况。
6. 锻炼和生活方式管理: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同时,帮助病人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7.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肾病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疗。
总之,高血压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病人的饮食、药物管理、生活方式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以确保病人的血压控制和身体健康。
定期的护理和监测,准确的药物管理以及健康生活方式是维持高血压病人健康的关键。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措施1. 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危象发生。
高血压危象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护理。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危象的护理措施。
2. 高血压危象的定义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急骤升高,伴随严重的脑血管、心血管或肾脏损害的病症。
常见的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和高血压肾脏病。
3.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措施3.1 监测和评估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包括但不限于:•血压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记录每次测量的数值和时间,并与基准值进行对比。
•心电图监测: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评估心脏的情况,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评估: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表现。
•钠、钾、尿素氮和肌酐等实验室检测:评估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2 降低血压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首要目标是迅速降低血压。
具体措施如下:•紧急药物治疗:给予急性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尼卡地平等,以快速降低血压。
•非药物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给予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3.3 平稳心脏功能心脏是高血压危象患者最容易受累的器官之一。
以下是平稳心脏功能的护理措施:•控制心率:必要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使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监测心电图: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注意水盐平衡:限制液体摄入,避免水肿和心脏负荷的增加。
3.4 防止并发症高血压危象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护理中需积极预防并控制。
具体措施如下:•防止脑血管意外: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减少颅内压增高的可能性。
•防止心脏并发症:维持心脏稳定、减轻心脏负荷,主动预防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防止肾功能受损:保持血压稳定、控制液体摄入,减轻肾脏负荷。
•防止其他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4. 结束语高血压危象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疾病,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重点及病情观察

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重点及病情观察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重点以及对病情的观察。
一、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重点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高血压病的控制离不开患者的积极参与。
饮食方面,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减少摄入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
此外,适量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控制饮酒与咖啡因摄入都对控制血压有帮助。
体育锻炼方面,患者需按医生指导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持良好心血管健康。
2. 药物治疗的规范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血压患者需按医生开具的处方定时服用降压药物,并注意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同时,患者要遵守医嘱,不得随意更换药物或改变剂量。
如出现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 心理护理的重视高血压病往往伴随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自己,以减轻内心的负担。
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与亲友交谈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此外,家庭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家属的关心关爱能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疾病。
4. 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情况。
一般来说,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调整治疗方案。
在测量血压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如坐立两姿、松弛舒适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观察1. 血压变化的观察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是非常必要的。
在观察血压时,要注意测量时间、体位、环境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同时,需关注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 目标器官损害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因此,对目标器官的损害要进行关注。
定期测量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脏功能。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症状的出现。
简述高血压急症的护理措施

简述高血压急症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急症指的是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急性器官损害的情况。
以下是针对高血压急症的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急症表现的变化。
2. 给予氧气:通过氧气输送,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以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3. 卧床休息:患者需保持平卧位,减少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卧床休息能降低心脏负荷,有助于稳定血压。
4. 合理饮食:充分考虑患者的饮食情况,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原则。
避免摄入过量的钠、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5. 静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静脉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尼卡地平等。
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6. 心理支持:高血压急症常伴有焦虑、紧张等情绪,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精神压力,有助于控制血压。
7. 定期监测:护士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通过连续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确保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高血压急症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护士密切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症状、降低血压,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高血压的名词解释护理学

高血压的名词解释护理学
高血压,即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种。
护理学是高血压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和护理干预,促进其血压的控制和健康管理。
高血压的护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定期测量和监测血压: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使用血压计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以了解其血压变化的趋势,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 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危害和影响,以及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如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3. 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善: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合作,制定并指导其改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
4. 监测和管理相关并发症:高血压患者易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这些并发症的发展和治疗。
5. 定期随访和复诊: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和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通过护理学的综合管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的危害性,掌握有效的控制措施,达到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术后高血压护理措施

一、概述术后高血压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血压升高现象,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脑出血、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术后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血压术后高血压患者需严密监测血压,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待血压稳定后可逐渐延长测量时间。
观察血压变化趋势,如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应及时通知医生。
2.调整体位术后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减轻心脏负担。
避免剧烈变换体位,防止血压波动。
3.控制疼痛术后疼痛可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应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芬太尼、吗啡等。
同时,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有助于减轻疼痛。
4.合理饮食术后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5.心理护理术后高血压患者可能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导致血压升高。
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药物治疗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如硝苯地平、洛汀新等。
患者需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7.并发症预防(1)脑出血: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心脏负担加重: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心电图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肾脏损伤:监测患者尿量、肾功能,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掌握血压监测方法,学会自我管理。
(2)告知患者高血压的诱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3)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了解药物不良反应。
(4)鼓励患者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三、总结术后高血压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血压、调整体位、控制疼痛、合理饮食、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及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这些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降低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高血压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高血压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1. 导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高血压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
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诊断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高血压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2.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高血压的护理诊断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估,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2.1 血压控制不稳定这是高血压患者中最常见的护理诊断之一。
对于存在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患者,护理措施应该包括:•定期监测血压,密切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立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协助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2.2 自我护理能力不足许多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自我护理的能力较差。
针对这一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可以包括:•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宣教,提高其对高血压的认识;•教授患者正确的自我测量血压技巧,并指导其进行日常记录;•鼓励患者采取身体活动、饮食改变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2.3 高血压并发症风险高血压会增加患者患上多种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措施可以包括:•帮助患者建立并遵守规律的门诊复诊和检查计划,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提供与并发症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按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并做好相关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2.4 心理应激和情绪障碍高血压的患者通常会面临长期的健康管理和治疗,这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和情绪障碍。
护理措施包括:•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压力来源;•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和身体活动,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和相关社会组织的支持。
3. 高血压的护理措施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护理诊断,有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采用。
高血压护理问题及措施

高血压护理问题及措施介绍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称为动脉性高血压。
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护理问题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管理和护理,以下是高血压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量的钠摄入、高脂肪饮食以及缺乏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都会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
缺乏运动缺乏适量的运动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问题。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肥胖,增加心血管负担,从而使血压升高。
管理药物不当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不依从医生的建议,不按时服药或中断药物治疗,从而影响血压的控制效果。
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影响高血压的另一个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
缺乏知识和意识一些高血压患者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缺乏对疾病的正确的认识和处理。
护理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以下是高血压护理的一些常见措施:调整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应该减少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等;减少脂肪摄入,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增加摄入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苹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降低血压。
适度运动高血压患者应该坚持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和控制体重。
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并提高整体身体健康水平。
遵医嘱服药高血压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药物治疗,应定期复诊,按医生的要求进行血压监测。
减轻心理压力高血压患者需要学会放松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做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愉快的情绪。
加强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压的危害、饮食原则、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健康讲座、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获取健康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
3、一般护理
①注意精神护理,使患者明确高血压 病是一种慢性病,希望患者能耐心而积极 的接受治疗。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 病的信心。 ②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每天常规测 基础血压两次。 ③指导病人劳逸结合,保证足够休息 和睡眠,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 做体操等。
七、总结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 也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 的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 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 量。因此,需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 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 合理用药、调整好心态,有效地控制高血 压。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 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 有重要的意义。
2、注意高血压的特殊临床表现
①高血压危象是由于精神创伤、 紧张、劳累、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引 起的周围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 挛,导致血压剧烈升高而引起的一系 列临床表现。血压突然升高,尤以收 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心率增快、剧烈 头痛、头晕、耳鸣、出汗、气急、面 色潮红或苍白等现象。
②高血压脑病是脑细小动脉 持久而严重的痉挛、脑循环急性 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发病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以舒 张压升高为主,病人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继而 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或减慢、视 力障碍、抽搐、昏迷。
二、 高血压形成原理
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 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 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 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 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 高压。 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 成的,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 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 堵塞,会使压力升高。
②老年人高血压波动大,常受体 位、时间、活动等因素影响,且有 显著差异。故应注意观察病人卧位 与立位、早晨与晚上、休息与活动 时血压变化的规律,以指导病人合 理安排生活。③情绪激动是老年人 血压突然大幅度增高和发生心脑血 管意外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应经常 注意患者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鼓 励病人心胸开朗、乐观。
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
素与高血压的关系,共同寻找致病因素,并加以预防。
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老年高 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2、饮食护理。
适当控制钠盐摄入并避免进食胆固醇含
量较多的食物。应选用清淡、易消化、低 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食物。 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肥胖 者应节制饮食。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 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因 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
3、 其他 ① 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②避孕药。 ③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④ 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 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 高。
五、高血压的观察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注意高血压的特殊临床 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①病人常诉头痛头晕耳鸣,但这些 症状并非都是高血压病所致,常伴有其 他原因,仔细观察才能鉴别,如高血压 性头痛头昏多发生在早晨,经服用降压 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心悸气短在高血 压早期偶尔出现,老年人如有呼吸急促, 心前区憋闷则可能是早期心力衰竭或冠 心病的表现。此时注意观察病人肺底部 有否湿性罗音、心尖部Ⅲ级收缩期吹风 样杂音、奔马律等,以便及时处理。
3、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
①老年人对降压药物敏感而耐受性差, 降压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使血压缓慢 降低。如果血压迅速下降,可致昏厥、 脑血栓形成。 ②熟悉药物性能,密切观察药物的毒 副作用。 ③不能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它能 引起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低血糖, 因此,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 呼吸、血糖等变化。
④老年人高血压病人对利尿 剂有明显反应。利尿剂是通过排 钠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应 用不当可导致高血糖、高尿酸血 症、低钾血症等代谢紊乱,故用 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尿量、补充 钾盐,定期测血钾、钙、尿酸和 血糖等。
六、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饮食护理
3、一般护理
①精神护理
②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高血压患者的 观察和护理
急诊科 祁翠莲
一、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 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 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 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 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 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高血 压与高血糖、高血脂一同称为“三高”, 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需要 健管家进行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主要病种之 一。
③指导病人劳逸结合
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缺乏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产
生恐惧心理和焦躁情绪。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可导致 周围动脉阻力增高、血压升高。因此,了解患者的思想
和生活,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精神压力,让患者 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 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 导,训练自我控制能力。综上所述,使患者了解精神因
三、高血压的分级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 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 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 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会 造成高压。 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 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 的因素之一。
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 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 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 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 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
6、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 天的缺失。 7、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8、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
谢
谢
四、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1、习惯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对 季节变化忽略添加应季服装。 2、环境因素。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也 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空气负离子经呼吸道入肺, 通过膜交换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 组织器官,以直接刺激、神经反射以及通过体液方式作 用于机体各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当负离子进入 血液后,释放出电荷,尽管微乎其微,但对于平衡状态 下的血液电荷却很敏感。它会直接影响血液中带电粒子 (蛋白质、血细胞)的组成与分布情况,使异常的血液 形态与理化特征正常化;并通过促进机体组织的氧化还 原过程,特别是通过加强肝、脑、肾等重要组织的氧化 过程,激活多种酶系统,对机体的脂肪、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水及电解质代谢起到调整与优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