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讲义资料-传染病概论

合集下载

医学原理课件传染病概论

医学原理课件传染病概论
❖ 3)败血症:侵入人体的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引起全 身严重中毒症状,称败血症。败血症患者中毒症状较严重, 可有寒战、高热、皮疹、肝脾肿大等表现。
❖ 4)脓毒血症:当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由于人体抵抗力 明显减弱,化脓菌在各组织和脏器中引起转移性化脓性病灶, 形成多发性脓肿,称为脓毒血症。
6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2.有传染性 最主要。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 时期称为传染期。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期是确定 传染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3.有流行病学特征(1)流行性 按传染病的流行强 度和广度可分为:1)散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发病率 在某地区一般或常年发病水平。2)流行:是指某种 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或常年发病 水平。3)大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 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甚至可超出国界、洲界。
❖ 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 播途径侵入易感者体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 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流行过程。传染病 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 途径和易感人群。
❖ 1.传染源 体内有传染病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将 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包括传染病病 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再侵入 另一易感者体内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 人称为易感者。
❖ 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或 不显性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 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其中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 次之,显性感染比例最小。
❖ 常见的感染过程有以下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除
2.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停留、存在于机体一 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 床表现。按携带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 虫者。

【医学课件】传染病全篇

【医学课件】传染病全篇
母婴传播
某些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产道 等途径从母亲传播给新生儿。
传染病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传染病的症状因病原体和感染部位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 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传 染病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传染病治疗方法的创新
新型抗病毒药物
针对病毒性疾病,研发新 型抗病毒药物,如针对新 冠病毒的瑞德西韦等。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 等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传染 病,如CAR-T细胞疗法和 PD-1抑制剂等。
传染病防控策略的优化
全球合作与协调
麻疹
总结词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详细描述
麻疹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红眼、口腔溃疡等。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 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物间接传播。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疫苗 、避免接触病人等。
疟疾
总结词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 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2023
医学课件传染病全篇
REPORTING
2023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常见传染病类型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 传染病的社会影响 • 新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2023
PART 01
传染病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 毒、真菌等)引起的,能在人与 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 相互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总论(全科医学教材)(一)

传染病总论(全科医学教材)(一)

传染病总论(全科医学教材)(一)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或者传播给一群人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流行范围广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全科医学教材中对传染病的总论部分主要包括传染病概念、传染病的分类、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以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一、传染病概念1. 传染病的定义2. 传染病的病原体特点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4. 传染病的典型临床表现5.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二、传染病的分类1. 以病原体分类的传染病a. 细菌性传染病b. 病毒性传染病c. 真菌性传染病d. 寄生虫性传染病2. 以传播途径分类的传染病a. 空气传播传染病b. 飞沫传播传染病c. 筛蚊传播传染病d. 接触传播传染病三、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 传染病的季节性流行2. 传染病的地域性流行3. 传染病的聚集性流行4. 传染病的爆发流行5. 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与预测四、传染病的防控措施1. 传染病预防的基本原则2. 传染病的环境防控措施a. 消毒杀菌措施b. 病媒防制措施c. 防护措施五、传染病的疫苗预防1. 传染病疫苗的研制和应用2. 重点传染病的疫苗预防a. 乙型肝炎疫苗b. 流感疫苗c. 麻疹疫苗d. 白喉疫苗e. 脊髓灰质炎疫苗总结:全科医学教材中的传染病总论部分涵盖了传染病的概念、分类、流行特点以及防控措施等内容。

对传染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预防起到了重要作用。

医务工作者需要掌握相关知识,以应对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传染病概论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传染病概论

(一)感染与传染的概念人体与入侵的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为感染,由此而引起的疾病为感染性疾病,其中有些病具有传染性,称为传染病。

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寄生虫病。

广义的传染病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引起并具有传染性的各种疾病。

(二)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感染过程及结局是由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外界环境的干预(如药物治疗)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1.病原体被清除2.隐性感染3.显性感染4.病原携带状态5.潜伏性感染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2.传播途径3.人群易感性(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三、传染病的特征(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有流行病学特征(四)有感染后免疫四、传染病的诊断(一)流行病学资料应了解:①有无感染该病的可能,是否为流行区,是否为流行季节,有无与传染源接触的历史等。

②有无发病的可能,既往是否患过该病,是否接种过疫苗,潜伏期是否合适等。

(二)临床表现详问病史细做体检。

除了解一般感染性表现外,应了解器官组织特征性表现,例如剧烈的头痛提示脑炎脑膜炎,腹痛、腹泻提示胃肠道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1.一般检查2.病原学检查4.免疫学检查(四)其他检查1.内镜检查2.影像医学检查3.活体组织五、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首先依据疾病的不同传播途径进行相应的隔离和消毒,防止传染他人。

选择敏感有效药物尽早进行病原学的特效治疗。

(二)治疗方法1.一般及支持疗法2.病原(特效)治疗(1)抗病原体治疗(2)抗病原体的毒素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等。

3.对症治疗4.康复疗法5.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有清热、解毒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六、传染病的预防从事传染病的医务工作人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有防治结合的概念。

(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

临床医学概要26---传染病

临床医学概要26---传染病

HIV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艾滋病的感染过程
艾滋病病毒随免疫细 胞DNA复制而复制。 病毒的繁殖和复制使 免疫细胞遭到破坏和 毁灭,并放出更多的 病毒。新增殖病毒再 感染更多的细胞。就 这样,病毒一代代地 复制、繁殖,免疫细 胞不断死亡。
HIV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 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大量事实已证明,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的生存 能力相当弱,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则很快死亡。因 此艾滋病病毒不会借助空气、水或食物进行传播,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一般 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 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
病原 体的 存在
传染病
适当的 传染途 径
抵抗力弱 的人体 ●传染病的三角模式
宿主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
侵入
结局 病原携带 显性感染
病原体
病原体与机体相 互作用与斗争
死亡
病原体的存在
病原体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等, 例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 乙型肝炎、 爱滋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而香港脚则是由霉菌所引 起。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 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 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 艾滋病期 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 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 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 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急性感染期(窗口期)

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 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 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 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 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 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 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 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 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 期。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整理
本课程将介绍传染病的定义、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我们还将关注 新型传染病的出现、全球卫生安全的挑战以及科学应对传染病的未来展望。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人体、空气、水、食物以及昆虫和动物都可能成为传染 病的传播途径。
病原体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等病原体。
调查疫情传播途径、病原体等信息。
2
疫情报告与监测
及时报告疫情,做好监测工作。
3
应急预案与培训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传染病的未来展望
科学研究
加强新型传染病的研究,探索 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全球卫生安全
加强全球卫生安全合作,共同 应对传染病的挑战。
应对策略
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应对 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
登革热
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 疹等。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口罩、戴手套、洗手、 妥善处理废弃物等。
社区防控措施
隔离患者、消毒、关闭公共 场所、限制聚集等。
国家防控战略
加强监测、完善预警机制、 加大投入等。
传染病的应急响应
1
流行病学调查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水源 传播、虫媒传播、密切接触 传播等。
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戴手套、洗手、 妥善处理废弃物等。
社区防控
隔离患者、消毒、关闭公共 场所、限制聚集等。
常见的传染病
肺结核
细菌感染,主要影响肺部,易通过空气流传。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和咳出带血液的痰等。
流感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将含有病 原体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污染的物品,将 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食物传播
通过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将病 原体传播给他人。
生物媒介传播
通过昆虫、动物等生物媒介,将病原体传播 给他人。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健康危害
传染病可导致人类死亡、残疾和疾病,对个体健康造 成严重危害。
社会危害
传染病的传播可导致社会恐慌、社会不稳定和经济损 失。
公共卫生挑战
传染病的出现和传播对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 ,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2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的历史回顾
古代传染病
如黑死病、天花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 响。
近现代传染病
如流感、艾滋病等,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 威胁。
传染病防治技术的发展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不断进步。
传染病的现状与趋势
当前全球传染病现状
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中东呼吸综合征、 埃博拉出血热等。
传染病传播趋势
全球化背景下,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影响 范围更广。
未来传染病威胁预测
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等因素可能引发新型传 染病爆发。
疟疾症状
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以及头痛、全身酸痛等。
登革热症状
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肺结核症状
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
通过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如 血液、痰液、粪便等。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测序等 ,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传染病学与传染疾病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传染病学与传染疾病
应对策略与措施
探讨针对新型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策略, 包括疫苗研发、药物筛选、公共卫生措施等。
3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强调国际间在应对传染病挑战时的合作和信息共 享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传染病防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预测未来传染病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染病预防、诊断 和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与预防接种
免疫
指机体对某种病原体或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可通过预防接种、自 然感染或被动免疫等方式获得。
预防接种
通过给人体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该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预 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02
常见传染疾病介绍及诊断 方法
05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 策略制定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描 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征, 提供病因线索。
分析性研究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疾病与可疑 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确定危险 因素和保护因素。
实验性研究
通过人为控制实验条件,观察不 同干预措施对疾病发生、发展的 影响,评价干预效果。
生物芯片技术
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或其基因,具有高通量和快速的特点。
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
细菌培养
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以便进 行后续鉴定。
细菌鉴定
利用生化反应、免疫学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培养出的细菌进 行种类鉴定。
药敏试验
通过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 药性的产生。
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 的传播方式,侵入易感者体内的过程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 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 等。

临床医学传染病概论课件

临床医学传染病概论课件
鼠疫(plague)
公元6世纪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欧洲死亡近一亿 公元14世纪第二次‥‥‥‥‥ 欧洲病死2500万,
约占该洲人口的1/4 亚、非两洲死亡2400万 公元18世纪第三次‥‥‥‥‥ 印度病死1200万
天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早在3千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上,就可以看到天花造成
的瘢痕。
15世纪时,欧洲开始流行天花。在中世纪的欧洲,几
乎每5个人中就有1人因患过天花而成为麻脸。法国国王
路易十五、英国女皇玛丽二世、德皇约瑟一世、俄罗斯皇
帝彼得二世等都因感染天花而死。
1872年美国流行天花,仅费城一个城市就死亡2585
人。
在近代,1944年至1946年3年时间内,印度就发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皮疹
传染病的 临床特点
✓出疹时间:水痘,风疹,猩红热,天花, 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水仙花莫悲伤
✓皮疹分布: 向心性(水痘);离心性 ✓出疹次序:成批出现;依次出现
✓皮疹性质:充血性;出血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潜伏期:
传染病的 临床特点
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 的时期。大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恒定,常 波动于一定时间范围(最短、最长)内,故可 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并且是检疫、留验接触
者的重要依据 。
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传染病概论整理》PPT课件

《传染病概论整理》PPT课件
• 出血疹(petechia)
• 疱疹或脓疱疹(vesiculo-pustular rash)
• 荨麻疹(urticaria)
第三十一页,共64页。
• 1.斑丘疹:不凸/凸出于皮肤,充血,压之褪色 • 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伤寒等疾病。
第三十三页,共64页。
斑丘疹 猩红热
发疹
第三十四页,共64页。
第十六页,共64页。
传染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第十七页,共64页。
难道不觉得紧张吗?
多数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发展迅速、 并发症多等特点,同时具有传染性。
第十八页,共64页。
传染病仍是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 严重威胁
据WHO统计,全世界约58亿人口中,有一半人受到新 老传染病的威胁。 21世纪又要回到向传染病作斗争的 时代。
• 传染源
• 传染途径 • 人群易感性
第四十七页,共64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
人和动物。 • 病人
• 隐性感染者 • 病原携带者 • 受感染的动物
第四十八页,共64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2.传播途径
• 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 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而人类与传染病 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 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十九页,共64页。
传染病将长期存在
• 曾经袭击人类的疫情回顾
• 疫病名
时间 死亡率
• 鼠疫
6世纪 30%-100%
• 乡(镇、地段)、县(市、区)级责任报告单位的疫情管理人员需

传染病学讲义

传染病学讲义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传染病学特点】【大纲要求】总论考什么?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感染病的发病机制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征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重点内容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及含义传染病流行过程中3个基本条件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概念】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有特异性免疫反应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排出病原体,有传染性,携带病原体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携带者。

潜伏性感染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原体,而将其局限,一旦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

不排出病原体,与病原携带不同。

如单纯疱疹(HSV)、带状疱疹(VZV)、疟疾、结核1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最不常见的表现是显性感染。

【A2型题】王某,女性,患慢乙肝10年,血HBsAg(+), HBeAg(+),抗HBc(+),其12岁女儿体检时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王某女儿属于()A.垂直感染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抗HBs(+),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应该隐性感染过。

【A2型题】男性,20岁,无任何不良反应,体检时,发现血清HBsAg阳性,转氨酶等其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A.重复感染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HBsAg阳性,转氨酶等其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应为病原携带者。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和外环境三个因素。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感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部位只有入侵部位适合,病原体才能定植、生长、繁殖及引起病变。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之传染病学总论课件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之传染病学总论课件

05 传染病的社会影响与应对 策略
传染病对社会的影响
经济负担
传染病爆发会对社会经济 产生巨大压力,如医疗费 用、经济损失等。
社会恐慌
传染病的传播会引起公众 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国际形象
传染病防控不力会影响国 家国际形象,降低国际声 誉。
应对策略与措施
预防接种
通过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诊断方法与流程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病情变化和既 往病史等信息。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心、 肺、腹部等重要器官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 进行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测和生化检查 等,以明确诊断和病因。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 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寄生虫性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特点与传播途径
特点
传染病的发病过程具有潜伏期、前驱 期、症状期和恢复期等阶段,其临床 表现因病原体和宿主的不同而有所差 异。
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 、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 和母婴传播等。
案例三:埃博拉出血热的控制与预防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隔离治疗、严格防控、国际协作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 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和器官等传播 。控制和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隔离患 者,对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并对患者和接触者进行严格 的隔离和治疗。同时,需要加强国际协作,共同研究和应 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病例对照研究

《传染病概论》PPT课件

《传染病概论》PPT课件

a
9
人类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特效药物
最早的化学药物是德国科学家艾利希发现的 “606”,当时最主要用来杀死螺旋体。
德国的医学家多马克,发现了磺胺类药物中第一个 问世的药物——百浪多息
a
10
特效药物
1928年的时候,英国的科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人类首次发现的抗生素
1942年正式应用于临床 1945年,弗莱明同英国的弗洛里和德国的蔡恩三人共同获得诺
a
37
传染病的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必不可少 二)身心状况
1.病史 2.症状和体征(临床资料) 3.心理社会资料 三)辅助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其它检查
a
38
课堂小结
1.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 战。
2.传染病基本概念:传染病,传染(感染),传染过 程的五种表现形式,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 点。
1. 病人:
2. 隐性感染者 3. 病原携带者
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可 传给人类引起致病,称 为动物源性传染病
4. 受感染的动物:
a
26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二)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 水、食物、苍蝇 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吸血昆虫:虫媒传播 血液、血制品、体液 土壤、疫水、医源性、母婴垂直传播
流行过程: 病原体从体内排出后,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 入易感者体内形成新的感染,在人群中流行 的过程
a
24
传染病流行基本条件
呼吸道
消化道
日常生活接触
虫媒
血液
土壤
a
25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
定义: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 体的人或动物

医学临床讲义资料-传染病学

医学临床讲义资料-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特点】【大纲要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艾滋病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最重点是什么?各型肝炎病毒特点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急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的诊断各型肝炎病毒特点甲型肝炎病毒(HAV)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出现早,有现症感染意义。

IgG抗体,存在多年,有保护力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病毒亦称Dane颗粒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

有A、B、C、D、E、F、G、H8个基因型,我国主要是B、C型。

续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病毒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而是感染指标丁型肝炎病毒(HDV)RNA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借助HBsAg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戊型肝炎病毒(HEV)RNA病毒儿童及年青人多隐性感染,老年人多发病。

HBV 3个抗原抗体系统:流行病学(一)各型肝炎传染源及传染期各型肝炎传染源传染期甲型肝炎患者及亚临床感染者无病毒携带状态起病前2周到血清ALT高峰后1周,少数可延至起病后30日。

传染性最强阶段是黄疸前期乙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急性患者:起病前数周,持续整个急性期。

慢性患者和携带者传染性与e抗原、HBVDNA及DNAP是否阳性有关丙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丁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戊型肝炎患者起病前9日到病后8日(二)各型肝炎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粪-口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经破损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丙型肝炎输血及血制品戊型肝炎粪-口【例题】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甲、戊型经粪口传播,乙型经母婴、血液及体液传播,丙型主要经输血传播。

(三)各型肝炎易感人群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一)急性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二)慢性肝炎(三)重型肝炎潜伏期:甲肝平均30天,乙肝70天,丙肝50天,戊肝40天。

传染病概述医学PPT

传染病概述医学PPT
、鼻等部位而感染。
食物传播
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 源而感染。
生物媒介传播
如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 咬人后,病原体进入昆虫体内 ,再叮咬他人时传播给他人。
传染病的症状与影响
症状
传染病的症状因病原体和感染部位不 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发热、头 痛、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影响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严 重影响,可能导致死亡、残疾和疾病 负担加重。同时,传染病的爆发和流 行也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和不稳定。
传染病概述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常见传染病介绍 • 新发传染病的挑战与应对 • 传染病研究展望
01
传染病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包括避 免高风险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等。
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和贫血等。
预防疟疾的主要措施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以及避免在疟疾流行区暴露皮肤。
SARS与COVID-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 COVID-19(冠状病毒病2019)都是
02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的历史回顾
古代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历史
如黑死病、天花等,曾对人类造成巨 大灾难。
从无到有,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不断进步。
近现代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概论传染病学特点:
总论
考什么?
(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
(3)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
(4)影响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5)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
(6)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
【重点内容】
(1)传染病流行过程中3个基本条件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3)传染病的诊断
(4)传染病的治疗原则
【概念】
一、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
【例题】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最常见的表现是隐性感染,最不常见的表现是显性感染。

【例题】潜伏性感染意义
A.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症状
B.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
C.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永久平衡,不引起症状
D.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
E.病原体侵入人体不引起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为潜伏性感染。

【例题】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
A.不典型病例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隐性感染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有特异性免疫反应。

二、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条件
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地理、气象、生态等。

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均可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发生及流行有决定性的影响。

四、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有病原体
(二)有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感染后免疫力
五、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A.临床症状,体检及生化检查
B.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
C.临床资料,疫苗注射情况,实验室检查
D.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
E.流行病学的检查,病原学检查
【正确答案】B
六、传染病的治疗
原则:治疗,护理和消毒隔离
治疗方法:
1.一般及支持疗法:包括隔离、消毒、护理、心理治疗;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等
2.病原(特效)治疗
3.对症治疗
4.康复疗法
5.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
七、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1.传染病报告 2.传染病患者的隔离(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