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5 古人谈读书(教案)
25《古人谈读书》(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古人谈读书》,理解文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会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4. 懂得读书要用心,要虚心,要有所选择的道理。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古人谈读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2. 学习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学习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哲理,引导学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文本、练习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怎么看待读书的?2. 引入今天的新课《古人谈读书》。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 老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三、学习名言警句(5分钟)1.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 让学生说说这些名言警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老师批改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和态度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1. 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2. 名言警句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细节: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本节课中,作业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业设计要求:1.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古人谈读书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由《论语》中的三句话和两则文言文组成,围绕读书方法进行阐述,给学生以启示。
本方案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懂内容。
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读书”这一主题,借助自主阅读、讨论互动、总结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古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导入: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
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
2.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主题,直接入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明而高效。
二、初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生字,再读一读生字上面的音节。
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再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会断句的情况,向同伴求教。
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要注意“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三声。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仔细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针对识记困难的字商讨识记方法。
4.集体汇报交流自己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总结:比一比识记:缺——缸诲——悔形声字识记:谓——胃窥——规字谜识记:岂——大山压倒自己。
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
皆——比一比谁更白。
5.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音都读正确,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2)与组内同伴合作,轮读部分内容,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大声朗读,正确断句。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点,让识字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古人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并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2.落实古人读书的经验到实际学习中。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背景和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古人读书的经验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为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做铺垫。
2. 学习《古人谈读书》
1.听老师朗读《古人谈读书》,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古人读书的意义和方法,每组展示讨论结果。
4. 拓展活动
1.学生就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和方法进行思考总结。
2.设计一个与古人读书故事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5. 总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古人的读书经验
•落实到实际学习中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古人读书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于古人读书经验的应用还存在困难。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六、布置作业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年级: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智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分析古人的读书方法和经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读书的热爱和尊重,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智慧。
2. 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读书方法探讨:分析课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智慧。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读书。
2.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古人谈读书。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
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字典,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三、合作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经验。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 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智慧。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智慧。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作业题目。
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和评价。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引导学生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和智慧,分析古人的读书方法和经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
3.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一、名言趣导入1.回顾旧知,引发期待。
同学们之前积累了不少名言吧?我们来回忆回忆。
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逐句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再齐读。
2.关联要素,导入新课。
(总结学生发言后投影出示第八单元导读页,齐读人文要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要怎么读呢?苏轼的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关于读书,古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出示课题,朱熹的古文。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名言接龙既能唤起学生原有的积累,又能关联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同时紧扣古文关于读书的主题。
】二、初读知古文1.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完成学习活动一,注意看要求。
(出示活动一要求)自由读古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文中的停顿。
(2)指名读,师正音。
(指导“矣、岂”的读音)师生合作读。
(3)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在教师停顿的地方做标注。
2.再读古文,读好停顿。
(1)你们标注老师刚才停顿的地方就是老师在这则古文中的断句,(出示断句)以前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的人为了便于理解和读得明白就根据具体的语境给古文断句。
你们也试试。
(2)生自由练习读,生生评价。
3.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读古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句”读好停顿,“断句”对阅读古文很重要,对于学生又是陌生的。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耻、矣、岂”等 3 个生字,会写“耻、诲”等 9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领悟文中的读书方法。
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体会古人读书的智慧,从中获得启示。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文意。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关于读书的宝贵经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看看古人是如何读书的。
2、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错误。
3、精读课文学习第一部分学生自主阅读第一部分,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学习第二部分学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朱熹认为读书有哪三到?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学生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心到、眼到、口到”的含义,并强调心到的重要性。
学习第三部分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曾国藩认为读书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5 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经验,教育学生要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勤奋学习。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经验,学会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经验,并学会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古人的读书经验,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古人的读书经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关于读书的文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逐句解读,解释文言文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人读书经验的的理解和体会。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第【1】篇〗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来进一步了解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2.助读资料:(1)《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耻”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重点)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四、品读释疑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示例: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名人的读书经验及其启示,理解读书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汲取养分,培养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古人的读书心得。
2.思考读书对个人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2.帮助学生从古人的读书经验中找到应对当下学习困难的方法和信念。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PPT。
3.学生:提前布置好课前阅读任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用引言的方式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谈论读书的?第二步:学生阅读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文中哪一段朗诵最有感触?为什么? 2. 你在读书中有什么收获?第三步:重点讲解(15分钟)教师对文章中提到的古人读书经验进行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
第四步:启发讨论(10分钟)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读书?学生可结合自身体会做出回答。
第五步: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学识贮备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并愿意在日常学习中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七、课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笔记。
2.阅读一篇名人的读书心得,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3.准备下节课分享你的读书心得。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品德培养有所帮助。
第25课《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词语理解: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如“心到”、“眼到”等,需要解释其现代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表述。
-句子翻译:古文中的一些句子结构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翻译和解读。
-方法内化:如何使学生将古人的读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如专心致志、用心思考等,是教学的难点。
3.重点难点解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心到”、“眼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古汉语词汇的理解和句子翻译,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人读书方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读书方法实践。比如,挑选一段文章,尝试运用“心到”、“眼到”的方法进行阅读。
2.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4.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思考古人的读书方法与现代学习的联系,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具体举例:
-教学重点中的“心到”,可以举例说明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排除杂念,专注于书本内容,提升阅读效率。
-教学难点中的古汉语词汇理解,如“眼到”不仅仅是指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去观察、理解,教师可通过具体语境解释,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困难。
-在句子翻译方面,教师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句子,分析其结构,指导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练习,以突破翻译难点。
-对于方法内化,教师可通过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方法,如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体验到“心到”、“眼到”等方法的实际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警句、古代学者的故事以及古代文化知识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化和名言警句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古代学者的故事感兴趣,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文化知识可能不够重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重要性。
3.能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4.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难点: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古代学者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读书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等。
2.学习材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古代学者的故事和阅读方法等。
3.教学工具: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然后引入课文《古人谈读书》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2.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读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读书计划。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陈述自己的读书心得。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读书的经历,初步了解学生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2. 导入课题•讲解《古人谈读书》这一课文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阅读课文•学生课文跟读,教师适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
4. 拓展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你平时都怎么选择读什么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5. 总结反思•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对我们的启示。
•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读书的理解以及制定下一个阶段的读书计划。
四、教学反思该节课在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总结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注重调动学生情感,激发他们通过读书获得快乐和收获的动力。
五、课后作业1.给出一个明星名言关于读书的,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给出一本书单,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读书,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认知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古代人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言语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古人谈论读书的观点。
2.熟练运用课文中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3.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展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以《古人谈读书》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讲述古代人对读书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
课文中涉及许多与读书相关的成语和典故,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让学生拓展词汇量,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字词及重点内容。
2.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三、成语学习(10分钟)1.教师介绍课文中的常用成语及含义。
2.学生通过例句理解成语的用法。
四、讨论与思考(15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对读书的态度,以及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五、口头表达(10分钟)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2.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口头表达环节需要加强练习与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深度。
六、课后作业1.背诵本节课中的重点词语和成语。
2.撰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以上为本节课《古人谈读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25.古⼈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谈读书》教案【教学⽬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字典读懂古⽂的内容,把古⽂译成⽩话⽂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学习的基本⽅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
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1.读懂古⽂的内容,并能译成⽩话⽂。
2.了解古⽂学习的基本⽅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激趣导⼊:1.上课前⽼师先带⼤家做个游戏——对名⾔。
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的意思。
多媒体出⽰: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
书读百遍,(其义⾃见)。
敏⽽好学,(不耻下问)。
千⾥之⾏(始于⾜下)2.中国古代⽂化是⼈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化之⼀,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为传颂。
以上的名⾔,⼤家并不陌⽣,它们都是摘⾃⽂⾔⽂,也就是古⽂。
下⾯请⼏位同学读⼀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语⾔精练且深刻。
)3.揭⽰课题:25.古⼈谈读书提出问题,⾃主学习。
1.⾃由读课⽂,有不懂的⽣字词圈出来。
2.出⽰学习古⽂的基本⽅法:读通全⽂、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检查⽣字学习情况。
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初学课⽂,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根据班固《汉书·艺⽂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的意思。
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
在教育⽅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实地学习。
《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及其弟⼦的⾔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载⾏。
⼤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死后,由孔⼦弟⼦和再传弟⼦在不同时期撰辑⽽成的。
今天,不论是研究孔⼦,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
25 古人谈读书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25 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1.合理断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3.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揭题导入1.出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2.齐读。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说。
好书,百读不厌,熟读深思后,文中意思自然知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对读书都有什么看法和做法,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练读。
本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
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问问同学,也可查查字典或资料,会读了,再继续往下读。
2.同桌互读。
3.认读正音。
出示:敏而好(hào)学不耻(chǐ)下问诲(huì)人不倦是知(zhì)也默而识(zhì)之心既到矣(yǐ)眼口岂(qǐ)不到乎井蛙之窥(kuī)天三、再读课文,合理断句对于小古文,由于距今时间比较长,不仅有些汉字的读音和现在的不同,句子的节奏停顿和现在也不一样。
请大家自由练读,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注释,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再读一读。
1.自主练习。
2.同桌互读。
3.展示评价。
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人谈读书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 古人谈读书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尝、庐”等10个生词;(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能够进行适当的替换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2)培养学生对古人智慧和学识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是一篇关于古人读书的短文,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故事和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敬仰。
2. 生词和短语:课文中出现了“尝、庐、博、审、慎、谦、谨、笃、嗜、慕”等10个生词,需要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 重点句子和词语: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包括“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需要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并能够进行适当的替换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理解和运用;(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3)学生对古人读书经验和智慧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词卡片;(3)工具书和资料。
2. 学具:(1)课本;(2)笔记本;(3)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什么是读书”的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义,掌握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用法。
25《古人谈读书》(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含义。
2. 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的理解,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古文语句的理解,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含义。
2.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生字词,解释古文语句的含义。
2.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1. 生字词板书:直观展示生字词,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 文章结构板书:清晰展现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把握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课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文章内容,学会了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对古文语句的解释还需更加详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还需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5.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读书的认识和见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故事、寓意等,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文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尝、博、审、须、遍、索、宜、三、余、讽、惟、得”等12个生词,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教学难点:理解古文中的寓意和深刻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名言。
2.准备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标题《25.古人谈读书》和相关名言,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对古人读书观念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xx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xx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xx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5 古人谈读书(教案)第八单元本组课文以“读书”为主题,包含《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以及“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以“我会阅读”为主题,其目的是: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到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古人谈读书2摘录了古人谈读书的经典名句,告诉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并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
1.会认32个生字及6个多音字,会写23个生字,会写相应词语。
2.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4.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忆读书2本文主要写冰心奶奶回忆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和读书的体会,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我的“长生果”1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作者读书的独特感受及读书对其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
25 古人谈读书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难点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1.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
然后,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
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又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划分节奏。
只有划分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
对个别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或让同学帮助。
对个别难句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应侧重指导或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4.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应侧重讨论理解。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出不好理解或解释不通的语句,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难句的理解。
5.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内容,也理解了文言文所蕴含的寓意或道理后,再让学生熟读文言文,要读出感情,练读,指名试读,自己反复朗读,深入体会语言的意境,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这样学生会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内在意蕴,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预习提纲(1)认读本课生字。
(2)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一、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
1.同学们知道哪些读书名言?预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韩愈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增广贤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2.我们知道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那么读书的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预设:批注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3.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
通过读书名言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一种热烈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很好地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部分,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画出分隔符。
教师相机纠正“识”的读音。
学生自由读两遍。
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2)教师范读第二部分,学生跟读。
对照课件画出分隔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3)教师范读第三部分,学生跟读。
画出分隔符。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2.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
注意:第一部分的“识”与第三部分的“识”读音不同。
通过教师正确地范读,让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注意停顿恰当,在词意、文意上有初步的理解。
三、学习生字。
1.师: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生字,看看同学们是否还有读不正确的音。
读会认字:耻chǐ矣yǐ岂qǐ分组读,找同学读,教师相机纠音。
预设:“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第三声。
2.学习会写字。
(1)找同学说一下易写错的字或者写这几个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岂”上部是“山”,下部是“己”,不是“已”,注意不要露头;“窥”是“穴”字头;“皆”上部“比”字应写得较大,下部“白”字写小一点。
(2)学生在习字本上将每个生字写两遍,教师相机纠正。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的三句读书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2.这三句话都出自《论语》,关于《论语》你了解多少呢?预设:《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3.请小组同学借助注释,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
(1)指名学生翻译第一句话。
生: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注意这里面“敏”和“耻”的意思。
(敏:勤勉。
耻:以……为耻。
)(3)这句话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不耻下问),对,“不耻下问”便出自这句话。
(4)指名学生翻译第二句话。
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5)翻译这句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字——“知”。
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个“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前面几个“知”的意思都是知道的意思)在相应的地方做好批注。
(6)指名学生翻译第三句话。
生: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7)这里的“默”是“默默”的意思,“识”在这里读“zhì”,是记住的意思,需要大家多加注意。
“厌”是“讨厌”的意思吗?(预设:不是)这里的“厌”是满足的意思。
这里也要大家多加注意。
4.课堂总结。
(1)这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第一句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
第二句告诉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做人、做学问要诚实。
第三句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要偷懒。
(2)在文中合适的地方做批注。
五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可以自主地翻译课文,在小组讨论时可以发挥自主性,教师的适时点拨可以使其更好的理解课文。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第一部分。
2.书写本课生字。
3.背诵第一部分。
第2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中得到启发。
3.学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一、复习导入。
1.找同学回顾背诵第一部分。
2.听写生字。
检查并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回顾旧知,导入新知,也能让这节课的效率更高。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部分。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了解了《论语》中对待读书和学习的态度。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学习、读书的不同态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2.找学生读一下这则小短文,其他学生纠错。
3.这篇小短文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训学斋规》中提到的著名的“读书三法”。
介绍朱熹: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4.接下来请各小组同学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把古今含义不同的词做好标注。
5.哪位同学可以翻译一下第一句?预设: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6.那么这“三到”的关系是怎样的?谁来翻译一下第二句?预设: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7.所以说这“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文中的哪句话表明了这一“到”的重要性?预设: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8.那么,“急”的意思是什么?与咱们现在的“急”的意思一样吗?预设:“急”在这里是要紧,重要的意思,而我们现在的“急”大部分是着急的意思。
9.为什么“心到最急”呢?预设: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0.“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什么?预设: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难道会不到位吗?11.也就是说思想既然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就会到位了。
12.那么朱熹的读书法是什么?预设:“心到、眼到、口到”。
13.这三者可以调换位置吗?预设:不可以,因为只有心到了,眼和口才能更专心地读书、学习。
14.平时的你读书时是怎样做的?效果怎样?生1:漫无目的地读书,读完之后,没有记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