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临床思维训练轮状病毒肠炎朱俊芳1资料
临床路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路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收集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将两组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费用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住院费用,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效果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指的是由轮状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消化道疾病,而由A组轮状病毒导致的肠炎主要的发生在秋季,发病人群为婴幼儿,因此又叫婴儿秋季腹泻[1]。
该病起病急,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便呈黄色水样,多数伴有发热、腹胀、腹痛、腹鸣、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将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造成极大影响[2]。
在本次研究中,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采用了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共106例,其中,男63例,女43例;年龄在6个月-40个月,平均年龄为(15.2±10.8)个月。
106例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3例,两组患儿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患儿在入院后,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评估,并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要求,向患儿家属进行入院介绍,并发放临床路径护理告知单,并向他们详细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对该护理模式的认知程度和配合度。
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与治疗PPT
益生菌治疗:调 节肠道菌群,改 善肠道功能
并发症治疗
脱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 水 腹泻: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
呕吐: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
发热: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 基酚
腹痛: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
电解质紊乱:补充电解质,如钾、 钠、氯化物等
03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 预防轮状病毒性 肠炎的主要手段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阿昔洛韦等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等,用于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蒙脱石散等,用于缓解腹泻症状 补液治疗:如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等,用于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特殊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 利巴韦林、奥司 他韦等
补液治疗:纠正 脱水、电解质紊 乱
营养支持:补充 营养,提高免疫 力
加强营养,提高 抵抗力,避免过 度疲劳
04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
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交叉感 染
保持患儿饮食清 淡,避免刺激性 食物
及时补充水分, 防止脱水
观察患儿病情变 ,及时就医
饮食护理
食物选择:选择易消化的食 物,如粥、面条、豆腐等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 营养丰富
避免食物:避免油腻、辛辣、 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辣椒等
饮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避免脱水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缓解焦虑情绪: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提供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轮状病毒肠炎(1)学习课件.ppt
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因
3
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4
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思路
5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3
https:///html/2018/1019/52401
6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消毒隔离
4
https:///html/2018/1019/52401
特点:循环血容量、间质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
16
https:///html/2018/1019/52401
2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伴腹泻
失Na+>失水,血Na+ <130 mmol/L;
特点: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
6
https:///html/2018/1019/52401
https:///html/201 8/1019/5240102232001322.shtm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上皮 细皮胞细膜胞上膜存上在存轮在状轮病状毒病受毒体, 轮受状体病,毒轮外状壳病蛋毒白外V壳P蛋4 白是 病VP毒4 感是染病细毒胞感的染吸细附胞蛋的白吸, 通附过蛋与白靶,细通胞过受与体靶结细合胞而受进 入体上结皮合细而胞进。入病上毒皮侵细入胞肠。道 后病,毒主侵要入在肠十道二后指,肠主和要空在肠 绒十毛二顶指端肠的和柱空状肠上绒皮毛细顶胞端内 复的制柱,状使上细皮胞细发胞生内变复性制、,坏 死使,细微胞绒发毛生肿变胀性、不坏规死则,和 变微短绒。毛受肿累胀的、肠不黏规膜则上和皮变细 胞短脱。落受,累固的有肠层黏可膜见上淋皮巴细细 胞浸脱润落。,因固此有,层小可肠见黏淋膜巴回 吸细收胞水浸分润和。电因解此质,能小力肠受黏损 而膜形回成吸腹收泻水。分和电解质能 力受损而形成腹泻。 https:///html/201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一、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ICD-10:A08.001)住院标准:1、中度及以上脱水;2、伴有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者;3、伴有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或面色苍白者;4、高热或体温不升者;5、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减少或升高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
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
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
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紊乱。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08.001轮状病毒肠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电解质;(4)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等。
(七)药物选择。
1.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2.肠道菌群调节剂。
3.胃肠粘膜保护剂。
4. 抑制肠道分泌:消旋卡多曲:口服,每日三次,每次按每公斤体重服用1.5mg;单日总剂量应不超过每公斤体重6mg。
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
5.中药制剂:可选用清热燥湿,固肠止泻类中成药,如儿泻停颗粒。
轮状病毒性肠炎讲课PPT课件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和家庭护 理指导
护理要点: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注意事项: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加强免疫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交叉感染
定期消毒患儿接触的物品 和玩具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 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 免疫反应,导致肠道微生态失
衡
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对热敏 感,紫外线、甲醛等可灭活
传染源:患者和 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 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婴幼 儿、老人和身体 虚弱者
流行季节:全年均 可发病,但春秋季 节更容易流行
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避 免摄入生冷食物
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 时就医
定期随访:在感染轮状病毒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身体康复。
护理指导:在康复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护理指导,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在康复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再次感染病毒。
预防措施:在康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等,以防止再次感染轮状 病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轮状病毒性肠炎概 02 述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3 病 理 生 理 学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4 治 疗 方 法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5 预 防 措 施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6 案 例 分 析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轮状病毒性肠炎概述
病原学特征:主要通过消化道 传播,病毒在肠道内复制,引 起肠道炎症和功能紊乱
汇报人:
临床表现: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典型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等,严重 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轮状病毒性肠炎
• 轮状病毒由表浅的肠粘膜刷状缘向粘膜深层组织侵犯, 进入富含血管、淋巴管的固有层,有利于轮状病毒经血 或淋巴扩散,导致轮状病毒血症的形成,引起心肌细胞 损害,这种心肌损害并随高热、脱水、酸中毒症状的加 重而加重。
• 心肌酶谱不仅可做为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损伤的指标,
也可做为肠炎严重程度的标志。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肝胆及其他肠外损害
• 表现为转氨酶增高,无黄疸、肝脏肿大,
• 有报道轮状病毒可引起肠套叠,可能与高胃泌素血症有
关,腹泻发病时胃泌素无明显增高,而发病后的10d 内明
显增高,此时期是腹泻后肠套叠的高发期。说明轮状病
毒有引起肠套叠的可能性。 • 轮状病毒还可以引起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如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DIC、成人的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等。
心血管系统损害
• 轮状病毒肠炎易引起心肌酶谱升高,提示心肌受累,但 LDH、CK增高无特异性。 • CK-MB 是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 当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时,便从细胞中大量逸入循环血 流中,致使血清中含量显著升高。
பைடு நூலகம்
• 心肌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欠佳,无严重的心肌炎表 现, 预后佳。重者可引起房性、室性早搏及传导阻滞 的心电图改变
• 可引起脑炎、脑膜炎、良性惊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 损害轮状病毒 • 具体发病机制及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理改变尚不 清楚。 • 纠酸过程中出现惊厥,考虑可能与患儿应用碳酸氢钠后 ,p H 增高引起离子钙下降有关; • 惊厥与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有关;
• 未发现有低钠、低钙、低血糖,考虑为良性惊厥,惊厥 时主要表现为全身大发作,持续时间约1~3min 后缓解。 • 轮状病毒所致的脑炎、良性惊厥一般预后较好,多数不 需特殊治疗,无明显的后遗症,但也有少数免疫缺陷患 者发生后遗症和死亡的病例报道。
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专业知识】
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
病程大多较短。
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
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约1.25亿婴幼儿腹泻,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毒,直径约为70nm,呈球形。
电子显微镜下轮状病毒有独特的形态,如车轮状,故名。
其两层外壳包裹着中心的蛋白核心,外层壳体呈轮缘状,环绕核心基因编码蛋白。
Vp1~Vp7及五个非结构蛋白(NSPI~4)。
单层外壳的颗粒是不完整病毒,没有传染性。
根据衣壳蛋白组特异性抗原Vp6不同,可分为七个血清型(A~G)。
儿童感染多为A型所致。
而B和C型则主要感染成年人。
其他为动物感染的病原体。
非A组轮状病毒亦称为不典型轮状病毒或副轮状病毒,感染可见于人、猪、牛、羊、鸡等。
轮状病毒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中可存活7个月,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日或数星期。
耐酸、耐碱。
55℃,加热30min或甲醛可使其灭活。
二、发病机制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的生理特征。
入侵病毒量多及免疫功能低下时,有助于病毒侵入。
机体肠上皮刷状缘的乳糖酶(为轮状病毒受体)含量较多时,如在婴儿时期,则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随年龄增长,此酶量减少,易感性下降。
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通过两个途径引起腹泻:一是轮状病毒直接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损害,引发病理改变;二是轮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小肠内皮细胞,破坏了肠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
轮状病毒侵入人体到达小肠后,通过其外壳蛋白Vp4(吸附蛋白)与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
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检验分析
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检验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检验结果,探讨治疗方法。
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42例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将20例中度脱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2例轻度脱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验,评估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钾水平、血钠水平、血氯水平以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者会出现电解质失衡、脱水酸中毒,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纠正患者体内水、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帮助患儿及时恢复体液平衡,促进患儿痊愈。
【关键词】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检验【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088-02轮状病毒眼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感染性疾病,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发病率最高。
本次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者,作为探讨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检验的价值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将20例中度脱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2例轻度脱水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9例,患者年龄为3~23个月,平均年龄(11.4±5.9)个月,患者病程为2~5天,平均时间为(3.3±0.6)天;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2例、10例,患者年龄4~24岁,平均年龄(11.7±6.1)个月,患者病程为1~5天,平均时间为(3.0±0.7)天。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轮状病毒肠炎小知识
轮状病毒肠炎小知识轮状病毒肠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的患病人群为婴幼儿。
这一急性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由轮状病毒(A组和B组)引起的,并且具有传染性,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其中A组轮状病毒主要会感染婴幼儿(大多集中在6个月至两岁),发病高峰期集中在秋季,因此又被称为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感染成人导致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率在1/65左右,死亡率在1/293左右。
家长一定要对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引起重视,在积极接受治疗的过程,需要预防和治疗脱水情况。
轮状病毒肠炎的主要症状腹泻属于轮状病毒肠炎最主要的症状,当感染病毒之后,通常会潜伏2d到3d,起病一般较急。
当家长发现婴幼儿出现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并且1天的排便量达到5次至10次时,就应当考虑是否患有轮状病毒肠炎,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除了腹泻之外,轮状病毒肠炎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体温一般在37.9℃到39.5℃之间。
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有一半左右还会在病程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而成人感染者很少出现发热以及呼吸道症状。
另外,部分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还存在腹胀、腹鸣、腹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不适症状。
成人患轮状病毒肠炎之后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酸痛、头痛以及头晕等症状。
对于腹泻症状较严重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发生等渗性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概率会增长。
脱水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口唇黏膜干燥以及眼窝凹陷等。
由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腹泻,一般情况下3d到5d便会结束,但是本身体质较弱和免疫缺陷患者等有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症状性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的检测方式有哪些?当怀疑患有轮状病毒肠炎之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主要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粪便中病毒及抗原检测、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轮状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等。
患有轮状病毒肠炎之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加等情况。
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属于一种较为快速的诊断方式。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健康宣教
04
症状:腹泻、呕吐、发热、脱水等
症状和诊断方法
症状:腹泻、呕吐、发热、脱水等
诊断方法:粪便样本检测、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潜伏期:1-3天
传染途径:粪-口途径、呼吸道传播等
高发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
3
2
1
4
5
预防措施
05
04
02
03Biblioteka 0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01
观察脱水症状:注意尿量、皮肤弹性、眼窝凹陷等
02
观察并发症: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等
03
观察药物反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等
04
观察心理状况:注意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
05
家庭护理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
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
学会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3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接种时间:每年秋季
02
接种方式:口服
03
接种对象:6个月至5岁儿童
01
接种效果: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降低发病率
04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病毒传播
1
避免与患者接触:避免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密切接触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x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健康宣教
目录
01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基本知识
02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03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措施
04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李宝宝皮疹和腹泻是否相关?
答:是。皮疹(rash)是由病原体或其毒素 直接或间接造成皮肤、粘膜的损害,使得毛 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或出血 所致。
3.还有哪些疾病可出现皮疹,举 例说明。
疾病 麻疹
风疹
病原 麻疹病毒
风疹病毒
发热与皮疹关 系 发热3~4天, 出疹期热更高
发热后半天至 1天出疹
2. 不同病原腹泻特点有哪些?
答(1)轮状病毒肠炎 四季均可发病,流行 季节为10月~次年2月,高峰年龄为6个月~3 岁,潜伏期为2~3天。起病急,病初常伴上呼 吸道感染症状,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 大便为蛋花汤样或黄色水样便,有少量粘液 ,一般无臭味。镜检白细胞偶见或无,常并 发等渗性脱水和酸中毒等。轮状病毒抗原检 测阳性可确诊。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
细胞内脱水: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
液体疗法
口服补液疗法 (ORT)
适应证: 轻或中度脱水,呕吐不重,无腹胀
方法:轻度: 50~80ml/kg
中度: 80~100ml/kg
8~12h内将累积损失补足,少量多次;
要点:
1.李宝宝目前的问题有哪些? 2.腹泻病的定义 ,如何分类?不同病原腹泻 特点有哪些? 3.李宝宝皮疹和腹泻是否相关?还有哪些疾 病可出现皮疹,举例说明。 4.李宝宝哭闹的原因分析。
1.李宝宝目前的问题有哪些?
答:发热、呕吐、腹泻,食少,哭闹,皮疹
2.腹泻病的定义,如何分类 ?不 同病原腹泻特点有哪些?
正常
中度
重度
50~100ml/kg 100~120ml/kg
5%~10%
>10%
萎靡
极萎靡
烦躁
淡漠、昏睡昏迷
皮肤干燥苍白 皮肤发灰、发花
弹性较差 干燥、弹性极差
唇干燥
唇极干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泪少
无泪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
四肢稍凉 四肢厥冷、脉弱、休克
1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例说明。 发热与皮疹 皮疹特点 关系
全身症状 及其他特 征
药物疹
发热、服药 史
皮疹痒感,摩擦及受压部 位多,与用药史用关,斑 丘疹、疱疹、猩红热样皮 疹、荨麻疹
原发病并 发症
葡萄球菌 凝固酶阳性金黄 烫伤样皮 色葡萄球菌 肤综合征 (SSSS)
多见于5岁以内婴幼儿, 原发感染 早期典型皮损为以眼、口 灶可在皮 为中心和颈、腋下、腹股 肤、鼻咽 沟皱褶部位为主的红斑, 部、结膜 迅速波及全身。1~2天后, 或外耳道、 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 新生儿脐 疱或表皮剥脱,似烫伤样, 部等 尼氏征阳性。皮肤触痛明 显,小婴儿表现为拒抱和 哭闹。后期眼、口周围出 现特征性发射状结痂或皲 裂。无粘膜受累。
疾病
病原
例说明。 发热与皮疹 皮疹特点 关系
全身症状及其 他特征
幼儿急疹 人疱疹病毒6型
高热3~5天, 红色斑丘疹,颈及躯 一般情况好,
热退疹出 干部多见,一天出齐, 高热时可有惊
次日消退
厥,耳后、枕
部淋巴结亦可
肿大
猩红热
乙型溶血针尖大小丘疹, 持续3~5天退疹,1周 后全身大片脱皮
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度脱水。 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二者丢失比例不同,造成体液 渗透压变化,导致不同性质脱水。
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
脱水程度及表现
轻度
失水量
<50ml/kg
(占体重) < 5%
神志精神 精神稍差
略烦躁
皮肤
皮肤略干
弹性稍差
黏膜
唇黏膜略干
前囟眼窝
稍凹
眼泪
有泪
尿量
稍少
末梢循环
静脉补液
液体疗法
适应证:中或重度脱水; 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 呕吐、腹胀严重者;
三定: 定量 定性 定速 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思考题
• 该患儿补液量计算
肠道菌群
肠道黏膜 肠道上免皮疫
系统
消化道有三个防御系统
成熟肠道屏
不成熟肠道
障
屏障
Sampson H.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1:S540-7
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
3. 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 道菌群可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入。
Th1/Th2 Treg cells
血容量明显减少 休克—四肢凉、脉弱、尿少或无尿
特点: 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 脱水症较重。
3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常由医源性引起,失Na+<失水,血Na+>150mmol/L 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
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要点
• 1.小儿腹泻易感因素?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机 制
• 2.脱水如何分度?如何补液治疗?
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
1. 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婴儿饮食 质和量变化较快。 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 易发生体液紊乱。
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
2. 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IFN-γ
IL-10
or
TT
IL-4
TGF-β
正常菌群:可以调节肠道 先天的和获得性免疫。
小儿腹泻的易感因素
4.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 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 5. 人工喂养 比母乳喂养患儿肠炎感染机会高10 倍
牛乳营养成分的破坏。 乳具的消毒。
“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 渗透活性的物质。 “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不少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 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2. 不同病原腹泻特点有哪些?
(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好发生于5~8月 份。起病较缓,大便腥臭,蛋花汤或黄绿色 ,有粘液。镜检有脂肪球、粘液和少量白细 胞。重症可伴发热、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病 程1~2周。大便细菌培养出大肠杆菌。
2.不同病原腹泻的特点有哪些?
(3)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好发于5~8月份。 起病较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粘液, 量多。镜检无白细胞。常伴有脱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紊乱。病程3~7日。大便培养出大 肠杆菌。
4.宝宝哭闹的原因分析
患儿哭闹不安,大便呈果酱样,需要警惕腹 泻伴随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的婴幼儿肠 套叠的主要原因。因其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 ,肠环肌发生持续性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 ,逐渐将痉挛的近端推入远端的肠腔内。此 时行腹部B超或X线片,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
第二幕
补充资料
• 体检:T 38.5℃、P 140次/分、R 40次/分 、Wt 1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脱水外 貌,精神萎靡,面色略苍白,皮肤干燥, 躯干部可见细小红色皮疹,高于皮面,皮 肤弹性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 型,前囟凹陷,眼窝凹陷。面色略苍白, 呼吸深大,口唇干燥,樱红色,咽部稍充 血,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 性杂音。腹部查体不配合,腹部无明显包 块,肠鸣音活跃。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 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注意事项: – ORS含K+ 20mmol/L (0.15% ): 若低钾,需额外补钾; – ORS中HCO3- 30mmol/L :若存在酸中毒,需额外纠酸; – 病毒性肠炎时:应稀释使用,以免电解质过量;因病毒性肠炎大 便Na+低 (50mmol/L), 而ORS中Na+ 90mmol/L。
病毒侵入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并复制
黏膜受累,绒毛被破坏
绒毛缩短 微绒毛肿胀,紊乱并脱落 线粒体、内质网膨胀
双糖酶活性下降
载体减少
双糖(乳糖)吸收减少
葡萄糖钠与载体结合 偶联转运吸收障碍
部分乳糖分解为小分子的乳酸
渗透压增加
消化吸收面积减少 营养物质吸收减少
水样腹泻
病毒性肠炎发病机制
脱水
由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 尤其细胞外液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
轮状病毒肠炎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朱俊芳
第一幕
李宝宝,男,8月,由妈妈抱着,爷爷奶奶陪 同上午8点到儿科门诊就诊。李妈妈说李宝宝 从大前天晚上吃了蒸南瓜粥后出现呕吐,当 天晚上呕吐2次,前天上午仍有呕吐,不能吃 奶,还有发热,体温38℃-39℃。前天下午去 诊所灌肠后,没再吐,体温38℃左右,但是 开始拉肚子,前天拉了3次黄色糊状或黄绿色 稀水样,昨天增加到8次,进食量明显减少, 哭闹,解红色冻状便1次,胸背、四肢皮肤上 还出现细小红色皮疹。
2.不同病原腹泻的特点有哪些?
6)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全年均可发生 ,但夏秋季多见。以2岁内的婴幼儿,尤以新 生儿及婴儿发病最常见。起病较急,大便
稀糊状带有黏冻或脓血,性质多变,有特殊 臭味。镜检有红、白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 水、酸中毒及全身中毒症状。易可并发败血 症等。病程迁延。大便细菌培养出鼠伤寒沙 门菌。
皮疹特点
全身症状及其 他特征
红色斑丘疹, 自头部→颈→ 躯干→四肢, 退疹后有糠皮 样脱屑和色素 沉着
呼吸道卡他性 炎症、结膜炎, 发热第2~3天 口腔黏膜斑
面部→躯干→ 全身症状轻, 四肢,斑丘疹, 耳后、枕部淋 疹间有正常皮 巴结肿大并触 肤,退疹后无 痛。 色素沉着及脱 屑
3.还有哪些疾病可出现皮疹,举
高热,中毒症 状重,咽峡炎, 杨梅舌,环口 苍白圈,扁桃 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