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后的一些教学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后的一些教学感想

阅读之后我们会发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用4个核心素养描绘课程目标蓝图。要求语文课程把握好学科定位,坚持课程的价值导向,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新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者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新课标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有18个,即: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对语言运用基础能力的需求,还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关注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运用新视角,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课程的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一些做法:

一、自主学习,自主发现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通过学案导学,也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教师分类整理,这样既可增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困惑的顺利解决。相比之下,后者要优于前者,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效甄别,哪些问题更有深度,更有价值,对教师的思维是一个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只有师生

思维的反复碰撞中才能放射出创造的火花,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说,这是教师形成教学特色的重要一环。

二、合作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智慧,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争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前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小组讨论要力戒浮华,不能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往往课堂表面的热闹并不能掩饰教学内容的单薄。关键是交流的问要有价值,有思维深度,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探究释疑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法设法了解学情,明确学生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然后启发引导,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后总结方法,使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教师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读”的环节。俗话说:“书是读出来的。”离开了读,一切学习活动也就丢失了依托,所以笔者主张语文教学要以“读”为主线,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充分咀嚼和品味,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教《琵琶行》时,要求学生第一遍读,明确琵琶曲的情感、曲调变化;第二遍读,明确作者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第三遍读,化身为诗人,设想自己亲历其事,亲闻其音面,带着感情读。每读一遍,教师都辅以启发性的总结和指导,既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又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