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及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与建设—田明中

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及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与建设—田明中

地质公园规划评审中不能通过的十大原因
6、图件不规范,不美观,达不到要求; 7、科研项目针对性不强,无法落实; 8、规划语言不规范,虚、假、空,无法落实; 9、规划文件不齐全; 10、省级初审不规范,专家少,专业面窄、 把关不严。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评审的重点内容
部规划评审组的构成
一、规划司评委 二、规划建设、旅游专家评委 三、地质公园专家评委 四、地质专家评委 五、评审组长 各个专家分工不同,审查的重点也不同。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第八章科学研究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第十一章旅游发展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第十四章土地利用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文本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第六条公园性质与特色第七条发展目标总体发展目标分项目标分期发展目标长远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近期发展目标
三、地质公园专家评委
负责《规划》中第九章解说系统、第十章科普及行动、 第十二章信息化建没、第十六章第五十四条中近期建设 项目计划、第五十五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以及 公园科学导游图的审查。
1.科学解说体系
①现有的解说没置情况(分布、数量、规模、技术等级 等),保存完好状况、运行情况;②今后的增补新建计 划,各项设施要有具体的量、质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 并一一对应到近期建设方案中去以取得经费保障。

地质遗迹调查:
①地质遗迹分布范围、类型、特征及其保护价值;②主 要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态与性状特征参数;③地质遗迹 保存现状;④对地质遗迹可能产生破坏或威胁的自然 与人为因素;⑤依据收集的资料作出初步对比和评价 等信息并进行记录。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修订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修订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修订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公布日期】2016.09.19
•【字号】皖国土资函〔2016〕1512号
•【施行日期】2016.09.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勘察设计
正文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修订的《国家地质公园规
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皖国土资函〔2016〕1512号各市及广德、宿松县国土资源局,各地勘局:
现将国土资源部修订印发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6〕83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地质公园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参照执行。

二、地质公园规划由申报地质公园的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发布实施。

规划期满前3个月,地方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新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并发布实施。

三、《规划》内容需要调整的,由公园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

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发生调整,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相关规定报批,并按照批准后的园区范围和面积重新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发布实施。

2016年9月19日。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一、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要求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所在地市或县人民政府组织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编制。

规划编制单位要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附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本着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促进公园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地质公园特色,统筹兼顾,做好与已有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取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单位,应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规划。

世界地质公园编制规划时,应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并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建设指南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二、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遵循的原则地质公园在编制规划时,要严格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

要严格限制地质公园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公园的所有地质遗迹保护区内均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不相符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建设活动;保护区之外的园区,可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开展对地质遗迹资源不会造成破坏或影响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但需经过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

三、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重点(一)做好与当地相关规划的衔接。

在切实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做好地质公园规划同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协调好与已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相互关系。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二)科学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

地质公园范围的确定要以能够有效保护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重要人文景观为首要原则,划定准确的地质遗迹保护区范围;要科学界定公园的园区范围,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充分考虑区域内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和勘查、开发活动情况,合理划定公园规划面积。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编写提纲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编写提纲

附件3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编写提纲前言对上一轮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对规划修编的背景、规划中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规划需要作重大调整的内容、规划的修编过程等予以说明。

1公园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概况公园所在的地理单元性质,山文、地势、流域、水域、气候(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无霜期等)、水文、植被(植被类型与结构、植被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土壤等方面的特征。

1.2 社会经济概况人口(数量、密度、构成、分布),行政区划变化沿革,产业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与预测。

1.3 公园范围确定的依据根据充分满足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主体地质景观及其赋存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的需要,说明公园范围与外围生态保护带(缓冲带)确定的依据。

分析公园范围及外围生态保护带划定的合理性与管理的有效性。

1.4 公园发展概况1.4.1 地质公园的名称、级别、批准机构、批准文号、批准时间、授牌时间、开园揭碑时间1.4.2 地质公园建立以前的地质研究程度与主要研究成果1.4.3 地质公园申报期间的考察、规划等工作概况1.4.4 地质公园已完成的建设工作概况及已有的基本设施1.4.5 地质公园已有的管理机构及人才结构情况1.4.6 公园如与世界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相重叠或部分重叠,可简述其设立的基本情况1.4.7建立姊妹公园情况2 地质公园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目标根据地质公园主体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特色与价值,围绕地质公园的基本任务并结合地质公园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战略,分析说明地质公园的发展战略(近、中、远)。

并对地质公园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实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3 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3.1 地质地貌概况描述区域地质、地貌概况及其演化历史。

其中区域地质概况包括地层与古生物、区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

区域地貌包括地貌分区、主要地貌类型;区域地质与地貌演化史包括区内的地质发展史、古地理与古生物演化史、地貌演变史等。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国家地质公园是指以地质遗迹为主要资源,具有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观赏价值,经国家批准,为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的特定地域。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质科普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管理保护等方面,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充分考虑地质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合理确定保护范围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划分。

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地质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合理规划游览线路和服务设施,确保游客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地质遗迹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支持。

包括道路交通、停车场、游客中心、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配套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的完善。

同时,要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保护地质遗迹周边的生态环境,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管理保护是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加强对地质遗迹的监测和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地质遗迹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地质科普和文化传承。

此外,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和合作,促进地质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同时,要注重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地质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升国家地质公园的整体品质和影响力。

总之,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规划、健全基础设施、严格管理保护,国家地质公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地质科普、旅游观光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学习、休闲和娱乐的机会。

希望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的不断完善和落实,能够推动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技术要求

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技术要求

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技术要求一、地质公园边界规划技术要求确定地质公园规划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应依据以下原则: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划定风景区范围的界限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划定边界线:选择比例尺大小1:10000—1:5000地形图上标出边界红线,便于勘测划界;边界划定顺其自然,以现有明确的地形标志物为依托,如山头、山峰、山脊线、河流汇聚点、道路汇聚点等,确定地理界标、桩标点,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立界桩、边界标识牌,使边界得以清晰的控制。

界桩通常在界线上每100~200m处或转折点处设一桩;边界标识牌位置,通常设在与界线交叉的路口附近,或明显的地形地物界线折点处,两牌间隔距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5~10km设置边界牌一块。

地质公园面积较大,边界线长,规划设计可考虑建立边界林带,宽度宜为20~100m内。

边界标识牌文字包括:地质公园全名称、批准设立本公园的机关、批准时间等,标准字体阴刻。

界牌设立要保证坚固能长久耐用,通常用天然石材,规格为0.60m×1.00m~1.00m×1.50m为宜。

界桩上文字可用地质公园简称,标准字体阴刻,用条形石制作埋设,地面部分不小于0.4m。

2、确定外围保护区范围:在1:5000—1:10000地形图上标明地质公园的外围保护区界线(面积不大的地质公园,也可在1:10000—1:5000地形图上标出,并确定外围保护区的重要界标点,如村庄、高速公路、铁路等。

3、地质公园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状况,可跨越行政区划,与行政区划不能混淆。

二、地质公园保护规划技术要求1、地质遗迹分级保护方案怎样确定特级、重点和一般?每级保护区内游客的进入程度、保护措施的采用规划要求的深度;车辆处理?游览设施和服务设施安排?在建设规划中,根据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应提出地质遗迹分级保护方案,一般可分为特级保护、重要保护和一般保护三个等级,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五、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资金(4 分) 1. 地质公园建设资金(2 分) 地质公园建设资金列入了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地质公园 经营收入的一部分已投入地质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2. 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2 分) 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合理,项目按期通过了验 收。
4
六、地质公园社会经济效益(5 分) 1. 社会效益(3 分) 实施了地质公园推广计划;开展了地质公园进社区、校 园活动,提高了公众地质遗迹保护意识;增加了就业机会。 2. 经济效益(1 分) 地质公园建成后,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合理稳步增 长;促进了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3. 环境效益(1 分) 地质公园及周边范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评分表
2
(3)建立了完备的地质遗迹资料档案 3
(4)实施了具体、有效的保护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2
3 地质公园勘界
4分
(1)边界清楚
1
(2)测定了拐点坐标,设有界碑
1
(3)公园内无土地权属纠纷
1
(4)公园内无采矿权与商业性探矿权 1
地质公园解说与标识系统
40 分
1 地质公园主、副碑
4分
6
(1)设立了地质公园主碑、总体分布 2(多个
2
6. 地质公园导游手册、科学导游图和科考、科普旅行路 线(8 分)
设置了解说系统完备的科考、科普旅行路线,出版了导 游手册及科学导游图,印制了免费发放的宣传折页。
7. 地学导游(5 分) 导游员均参加了地质公园导游的专业培训,获得了相应 的培训证书;地质公园导游词内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
三、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与交流(17 分) 1. 科学研究工作(6 分) 制订了科学研究计划,落实了研究经费;评估期内开展 了不少于 2 项的科学研究项目并通过验收;相关研究成果已 应用于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支持完成至少一篇学位论文。 2. 科学普及活动(7 分) 制订了地学科普行动方案,开展了针对中小学生、社区 居民和游客的科普教育活动;结合本公园地质遗迹特色编制 了针对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地质公园科普读物(出版物、印刷 品及影像制品)。 3. 交流合作(4 分) 每年参加 1 次以上国内或国际的地质公园会议;评估期 内与 2 个以上国家或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 实质性的交流活动;与地学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原则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原则
设施 。
地质公 园规划 是建设 和管理地质公园的关键 工作 , 意义
重 大 。
( 3 ) 地 质遗迹的调查与评价
地 质遗 迹 是地 质公 园建 立 的 根 基 , 必 须 开 展详 细 的
1 国家地质公 园规划编 制原则
国家 地 质公 园规 划 应该 有地 质 科 学 自身 特 性 , 其 编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9 0 3( 2 0 1 3 )0 1 — 0 0 1 1 — 0 2
0 前 言
地 质 公 园建 设 有 特 殊 地 质 科 学 意 义 , 具 有 三 项 任
游客服务区、 科普教育区、 地 质 遗 迹 保 护 区 、自然 生
态 区、 游览 区、 公 园管理 区和居 民点保留区等功 能 区。 其 中, 根 据保 护对 象 的重 要性 , 划 分为 特 级、 一级 、 二
作者简介: 程素珍 ( 1 9 8 1 ) , 女, 研 究方 向为 地 质环 境 、 地 质 遗 迹 保 护 与 地质 旅 游 等 规 划 问题 , E m a i l :d y s c s z @ y a h o o . c r l 。
2 01 3
2 Ol 3
第8 卷 第1 期
2 0l 3
Vo 1 . 8 NO . 1
程 素 珍 等 : 国家 地 质 公 园规 划编 制 原 则
第8 卷 第1 期
国 家 地 质 公 园规 划 编 制原 则
程 素珍 ,华金玉。 ,陈铁 军
( 1 . 北 京 市地 质研 究所 ,1 0 0 1 2 0 ;2 . 北 京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1 0 0 0 1 3 )
级 和三 级地 质遗 迹 保护 区 。 不 同级 别 保 护区 的保 护要

中国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要求
(大纲草案)
前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地质公园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已建立国家地质公园138处,其中20处为世界地质公园;在地质公园计划推动下,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申报、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地方级地质公园。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地质遗迹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众多珍贵的地质遗迹得以保护的同时,依托地质公园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促进了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文化振兴。
六、修编工作的成果要求
修编成果应包括:
1.总体规划文本(修编)
1.1 以条文格式分章简明扼要叙述地质公园的规划修编情况。
1.2 未进行修订的内容可按原规划文本进行转述。
1.3 对于进行修订的部分应予指出,并需与原规划进行对比,修订结果必须明确
2.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2.1 分章节论述地质公园的规划修编情况。
2.保护原则
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不仅要保护地质遗迹而且要保护其他自然和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而且要保护普通的地质遗迹;不仅要静态保护遗迹,而且要动态保育环境;要有科学的地质公园保护评价和规划;要有先进的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要有保护的专家顾问团队;要有保护的国际交流计划等。
3. 调整地质公园内部的保护区划分,实施分级、分类保护
将地质遗迹保护区区分为核心区和一般区。核心区是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区,但也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观光游览。要区分中小尺度的地质遗迹(如:占生物化石,小范围分布的构造形迹,波痕、雨痕、龟裂等岩石的细小结构构造等)与区域性大尺度的地质遗迹(如:区域性的地貌景观,河湖等水体景观等),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围绕“地质遗迹及环境保护,地学普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思想,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目录一、前言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报告编写纲要三、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1.总则2.一般规定2.1地质遗迹景观2.2地质遗迹分级标准2.3地质旅游资源类型2.4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2.5地区旅游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3.总体规划布局3.1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3.2地质公园区划3.3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评定3.4旅游景点与景区规划3.5旅游路线规划4.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规划4.1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划4.2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分级5.专题规划5.1游览设施规划5.2基础工程规划5.3居民社会调控规划5.4经济发展引导规划5.5土地利用协调规划5.6分期发展规划一、前言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浏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地质遗迹景观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为了更不效地保护地质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大会决定“建立具有特殊地质特色的全球地质景区网络”,156次执行局会议为了贯彻这一决定,决议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 Program)。

选择地质上有特色,同时兼顾景观优美,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质遗址(区、点)建立地质公园,以期建立全球地质公园网,将景观、人文历史紧密结合,强调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生产资料教育紧密结合,强调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强调地质公园的发展与当地民众就业特别是残疾人就业紧密结合,强调为了保护地质遗迹应重视开发,以开发来促进保护。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方案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方案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工作方案及经费概算一、项目背景我国的地质公园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地质公园数量增长快,规划经验不足,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有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己不能满足当前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

为及时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地质公园建设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1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公园管理机构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博物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导游培训手册、地学知识普及与研究、信息交流与国家交流合作、保护与建设经费投入、揭碑开园等10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了推动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沿着科学保护地质遗迹,合理开发资源,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达到地质公园建设与地区经济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效果,开展本轮规划修编工作。

二、指导方针及基本原则新修编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方针,以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普及地学知识、促进公园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规划一是要更好地贯彻地质公园理念,二是要有利于加强地质公园管理工作,三是要有利于地质公园建设和健康发展,四是要具有可实行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修编的基本要求是在体现地质公园理念的前提下全面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合理利用已有规划成果:其目的是制订出一个能真正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总体规划。

三、修编重点及技术要求修编工作要围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体现地质公园规划特色进行。

(一)合理调整、明确界定地质公园范围主要解决以往总体规划中对地质公园范围界定不明确、规划面积设定不合理的问题。

1、范围调整的原则地质公园范围的调整要以科学为依据,实事求是,规模适当,方便管理,以能够包含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并能实施有效保护为基础原则,在此前提下,要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

2、范围调整的表述地质公园的范围和面积需要进行调整时,必须进行野外的科学考察与调查,并提供相关的实际资料。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
求》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6.07.25
•【文号】国土资发〔2016〕83号
•【施行日期】2016.07.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
通知
国土资发〔2016〕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部有关司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有关精神,部已取消了“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审批”和“在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外的园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审批”。

为加强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和建设工作的事中事后管理,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地质公园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部修订了《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现予发布执行。

该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16年7月25日附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完整版)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完整版)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前言 (2)一、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3)二、规划工作的主要依据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3)三、规划工作的重点及要求 (5)四、规划的成果要求 (15)五、本技术要求的适用范围 (20)六、附则 (20)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纲要 (22)第一章总则 (22)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22)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23)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23)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3)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24)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24)第八章科学研究 (24)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 (25)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26)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27)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27)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27)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28)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28)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28)附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前言中国的地质公园建设,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的倡议,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地质遗迹的任务,由国土资源部主持于2000年开始进行的一项新工作。

地质公园担负三项任务:第一,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第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第三,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已初具规模。

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地质遗迹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依托地质公园建设,很多珍贵地质遗迹得到了切实保护,社会地球知识科学普及水平迅速提升,同时还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振兴。

为加强地质公园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指导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特制订本技术要求。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2.体现地质公园宗旨,突出地质公园特色。

3.统筹兼顾,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一、引言国家地质公园是指以地质遗迹地质地貌为基础,融自然景观、文化景观、旅游度假功能为一体,具有较高地质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地质公园。

为了保护地质资源,传承地质文化,促进地质旅游发展,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规划编制的目标、方式、内容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规划编制目标1.强调保护。

保护地质遗迹、地质地貌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地质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

2.强调科普。

通过展示地质遗迹、解释地质现象和环境性质,提高公众对地质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3.强调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地质资源,促进地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水平。

三、规划编制方式1.多学科协作。

地质、生态、环境、文化等学科专家齐参与,实行横向协调和纵向整合。

2.公众参与。

重视地方居民、游客和各相关方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和途径。

3.生命周期角度。

着重考虑地质公园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提出相应措施和规划。

四、规划编制内容1.地质资源调查和评价。

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地质地貌等进行详细调查,评价其科普和旅游价值。

2.规划范围和区域划分。

确定地质公园的总体范围和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核心区、缓冲区、辅助区等。

3.规划目标和布局。

根据地质公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目标和布局,明确主题和功能。

4.地质科学教育设施建设规划。

开展地质科普教育,修建展示地质现象、生态环境和科学知识的设施。

5.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合理规划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并制定管理和保护措施。

6.管理与监测规划。

设立监测网络和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和科学监测方法。

五、技术要求1.系统性。

规划编制要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各项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2.可操作性。

规划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实际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3.可持续性。

规划要妥善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4.基于科学。

规划要基于科学的调查、评价和分析,依据科学原则进行规划和决策。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目录一、前言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报告编写纲要三、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1.总则2.一般规定2.1地质遗迹景观2.2地质遗迹分级标准2.3地质旅游资源类型2.4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2.5地区旅游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3.总体规划布局3.1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3.2地质公园区划3.3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评定3.4旅游景点与景区规划3.5旅游路线规划4.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规划4.1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划4.2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分级5.专题规划5.1游览设施规划5.2基础工程规划5.3居民社会调控规划5.4经济发展引导规划5.5土地利用协调规划5.6分期发展规划一、前言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浏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地质遗迹景观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为了更不效地保护地质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大会决定“建立具有特殊地质特色的全球地质景区网络”,156次执行局会议为了贯彻这一决定,决议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 Program)。

选择地质上有特色,同时兼顾景观优美,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质遗址(区、点)建立地质公园,以期建立全球地质公园网,将景观、人文历史紧密结合,强调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生产资料教育紧密结合,强调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强调地质公园的发展与当地民众就业特别是残疾人就业紧密结合,强调为了保护地质遗迹应重视开发,以开发来促进保护。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01089号文.doc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01089号文.doc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0108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部有关直属事业单位,部有关司局为了加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地质公园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部决定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要求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所在地市或县人民政府组织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编制。

规划编制单位要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附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本着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促进公园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地质公园特色,统筹兼顾,做好与已有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取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单位,应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规划。

世界地质公园编制规划时,应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并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建设指南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二、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遵循的原则地质公园在编制规划时,要严格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

要严格限制地质公园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公园的所有地质遗迹保护区内均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不相符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建设活动;保护区之外的园区,可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开展对地质遗迹资源不会造成破坏或影响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但需经过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

三、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重点(一)做好与当地相关规划的衔接。

在切实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做好地质公园规划同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协调好与已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相互关系。

(二)科学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文本编制提纲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文本编制提纲

附件2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文本编制提纲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园位置自然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位置、地理坐标。

第二条范围、边界、面积指经过当地政府确权的公园范围、边界(含主要拐点坐标)和面积。

第三条规划期限近期发展规划(5年以内)、中期发展规划(5-10年)和远期发展规划(10-20年),年限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统一。

第四条规划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指南,公园及公园所在地区已批准的相关规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地质公园文件等。

第五条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公园建设史及现规划编制的背景说明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第六条公园性质与特色第七条发展目标总体发展目标、分项目标、分期发展目标(长远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近期发展目标)。

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第八条地质地貌概述第九条地质遗迹类型参照有关的分类划分第十条地质遗迹对比评价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等对地质遗迹进行对比评述,并分别按上述标准列出其级别(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地方级)。

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第十一条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第十二条人文景观及评价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第十三条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根据资源的自然组合分布状况结合行政管区,将公园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园区、景区,构成公园相互联系的总体空间布局。

第十四条功能区划分按担负的任务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如:门区、游客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地质遗迹保护区、特殊景观(人文或生态)区、公园管理区、原有居民点保留区等。

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第十五条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主要拐点)的确定第十六条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第十七条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第十八条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确保公园环境优美情况下制定出整个公园及各园区,景区的游人日容量、年容量;提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前言中国的地质公园建设,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的倡议,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地质遗迹的任务,由国土资源部主持于2000年开始进行的一项新工作。

地质公园担负三项任务:第一,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第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第三,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已初具规模。

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地质遗迹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依托地质公园建设,很多珍贵地质遗迹得到了切实保护,社会地球知识科学普及水平迅速提升,同时还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振兴。

为加强地质公园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指导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特制订本技术要求。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2.体现地质公园宗旨,突出地质公园特色。

3.统筹兼顾,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二、规划工作的主要依据及规范性引用文件(一)法律法规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二)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2002-11)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2008-0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国家环保局,1996)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0号)(三)地质公园所在地的相关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等。

三、规划工作的重点及要求(一)合理划定、明确界定地质公园范围1.范围划定的原则地质公园的范围划定要以能够包含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并能实施有效保护为基本原则,方便管理,避免公园规划面积过大,充分考虑区域内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避免公园内设置矿业权,要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

2.范围的表述地质公园的范围除文字描述外,同时要用边界控制点(拐点)坐标标注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上。

公园范围如有变动必须标明变动情况,并说明变动的理由和原因。

3.土地权属及使用地质公园的土地权属应清晰。

公园内的土地权利人应服从地质遗迹保护的管理要求,其土地用途应符合地质公园规划,必要时以“契约”“协议”等形式约定。

4.勘界地质公园边界及地质公园内的功能区界线,必须使用测绘仪器或GPS定位仪(注明误差)进行准确勘界,测定边界的重要拐点坐标,并标注在以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的《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上(根据规模按规划图件要求确定比例尺)。

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应依照边界类型,设立明确的界线标示碑或标示牌。

地质公园勘界的图形与实测数据应建库存档。

为便于管理,在保证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边界划定可充分利用山脊线、山谷线、河流中线、水岸、陡崖边线、道路、行政区边界、土地权属边界等具有明显分界特征的地形、地物界线。

(二)地质公园园区、功能区1.园区、景区在公园范围内,按地质遗迹景观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地貌的自然分区、交通连通状况,特别是行政辖区的因素,可将地质公园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园区和园区之下的景区。

为便于公园统一管理,一个公园的园区应相对集中,数目不宜过多。

2.功能区划分功能区的划分应依据土地使用功能的差别、地质遗迹保护的要求并结合旅游活动的要求,在公园或独立的园区范围内,可酌情划分出如下功能区:门区、游客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自然生态区、游览区(包括地质、人文、生态、特别景观游览区)、公园管理区、居民点保留区等。

其中:地质遗迹保护区: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可划分为特级保护区(点)、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

保护区的范围必须准确划定(要有重要拐点坐标)。

各级保护区要有明确的保护要求:特级保护区是地质公园内的核心保护区域,不允许观光游客进入,只允许经过批准的科研、管理人员进入开展保护和科研活动,区内不得设立任何建筑设施;一级保护区可以安置必要的游赏步道和相关设施,但必须与景观环境协调,要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机动交通工具进入;二级、三级保护区属一般保护区,允许设立少量地学旅游服务设施,但必须限制与地学景观游赏无关的建筑,各项建设与设施应与景观环境协调。

所有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工程建设活动;不得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不得设立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大型服务设施。

在公园园区范围内,依据地质公园设立前批准的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等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补充地质遗迹保护可行性论证报告,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方可动工。

建设单位应确保其建设活动不得破坏公园内的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内禁止开山、开荒等破坏地貌景观和植被的活动,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工业开发区。

科普教育区:公园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地质科普广场一般设于此区。

要考虑景区已有的建设,有条件的公园可以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培训基地,开辟专项科普旅游路线等。

游客服务区:服务区内可发展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服务业,控制其他产业,不允许发展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产业。

服务区的面积可控制在地质公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以内。

(三)地质遗迹的调查、评价、登录和保护应开展对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登录和保护(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可参照附表1)。

规划应说明公园内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登录和保护工作现状,并确定近期、中期、长期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1.地质遗迹的调查地质遗迹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查明公园内应当予以保护的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地质遗迹的地质地貌背景,例如构成地质遗迹的岩石、地层,控制地质遗迹形成的构造与外营力作用,地质遗迹所处的地貌类型单元等;能描述和分析地质遗迹形态和性状特征的各种参数;地质遗迹受到破坏与保护的现状;对地质遗迹产生破坏或威胁的自然与人为的影响因素。

地质遗迹野外调查的信息与数据采集,应能满足地质遗迹评价和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数据库的要求。

地质遗迹调查应以已完成的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实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为载体,以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控制程度。

2.地质遗迹的评价与登录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为主并参考有关因素对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将地质遗迹划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及省以下级四个等级。

按类按级编列公园全部地质遗迹名录,并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档案登录和数据库录入,为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质遗迹数据库办法另订)。

3.地质遗迹的保护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别划入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中,并有针对性地分别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保护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与保护措施,使园中地质遗迹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特级、一级地质遗迹的保护责任要落实到人。

(四)地质公园的科学解说系统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的主要特色,其内容包括:户内外解说设施(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与园区主副碑,解说碑、牌、栏,交通指示牌等),解说员与解说设备的配备,解说出版物(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解说词及主要地质科普路线解说词,科普音像出版物等)。

要求:地质博物馆:各地质公园都要建立以普及本园区地质景物知识为主,面积相应的博物馆。

独立的园区应当建立相应的展室。

科普电影馆(影视厅):是以科普电影方式向游客介绍公园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

各公园都要建立适当规模及技术等级的科普电影馆。

解说牌:主要地质遗迹景物(点)都要设立科学、通俗、直观的中英文对照(或因地增加其它语种)解说牌。

每个国家地质公园应不少于50块;有多个独立园区的地质公园,其每个独立园区应不少于30块。

导游词:要将编写导游员专用的公园、园区、景区、特设旅游路线的解说词,地质博物馆讲解词列入规划(针对不同讲解对象应当编写不同的版本)。

导游员配备:每个独立园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导游员,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并订出定期地学知识培训计划及要求(每年不少于一周,世界地质公园还要增设外语培训)。

要编制导游员配备计划和近期实施方案。

地质公园丛书:是一套具有地质公园自助导游性质的丛书,要求每个地质公园编制一套,公开出版发行。

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是计划公开出版发行的一套以数字地图为底图、直观显示地质地貌特色的游客用导游图。

要求每个地质公园编制一张(要求另订)。

(五)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升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必须强化。

各地质公园必须按要求制定科学研究计划。

1.科学研究的原则以提高园区地质、人文、生物资源研究水平,提高地质公园的管理及政策水平,更好地实现地质公园“三大任务”为基本原则。

2.科学研究选题的依据紧密围绕资源、保护、科学解说、打造有科学含量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效益、保障游客安全以及公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设立科研课题。

主要针对以下领域提出研究课题:*园区主要地质遗迹形成原因及在全球或全国范围内地质演化中的代表性*园区主要地质地貌形成演化规律、美学特色、分类及评价准则及国内外对比研究等*园区主要人文、生物景观资源研究*科学解说研究(包括解说员培训,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解说碑牌,导游词编写、科学导游图的编制、科普音像读物编制等)*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法与措施*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数字地质公园建设*其它3.计划编制要求按规划年限要求编制远期、中期及近期计划,近期(3-5年)计划要编列研究课题名录并提出实施行动方案(包括人员、经费投入等)。

4.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配备整合现有各方面的研究资源,制定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专家的合作计划,以及地质公园自身科技人才的配置计划。

5.科学研究的经费保障计划要提出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的主要渠道、经费的主要来源及筹措方式。

提出保障研究经费的措施和方案。

如以不低于地质公园门票收入的百分之二作为科研基金,并争取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同时争取进入国家科研计划或国际地质研究合作项目以获得资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