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电流和电路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电流和电路(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电流和电路(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f48b45f61fb7360b4c65e1.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电流和电路(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5、2 电流和电路(课时1)学号姓名【学习目标】XXXXX: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3、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XXXXX: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XXXXX: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得出电流方向的规定。
【复习引入】XXXXX: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4、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新课】XXXXX:一、电流活动一:(演示)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总结:灯泡亮了,因为有_______流过了灯泡、1、电流: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可能是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也可能是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还可能是形成的。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为。
金属导电靠,它的电流方向就和定向移动方向。
3、活动二:阅读课本P102页小资料,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流只能从他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
二、电路的构成1、活动三:阅读课本P102页电路构成,了解电路的构成2、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消耗电能的,输送电能的和控制电流通断的组成。
3、电路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⑴ ⑵4、活动四:阅读课本P103小资料了解电源的分类5、电源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XXXXX:()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用久了以后电能都消耗了,电池是一种消耗电能的装置B、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都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C、电池、发电机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有电源()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电机、灯泡、电动机都是电源B、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电源两极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C、只有电路断开时,电路中才有电流D、发电机、电灯、电风扇都是消耗电能的装置()例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说“开灯”、“关灯”,其物理含义是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B、开灯和关灯都指闭合开关C、开灯指闭合开关,关灯指断开开关D、开灯和关灯都指断开开关【巩固练习】XXXXX:()1、关于电路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B、只要有电路,就一定有电流C、只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D、只要电路闭合且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B、食盐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C、当把用电器接在电池的正负两极时,电流沿着“正极→ 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D、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闭合()3、如图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着两个金属夹A和B,在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大头针和橡皮,其中不能使灯泡发光的是A、硬币B、铅笔芯C、大头针D、橡皮()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f25d0ac281e53a5802ffbe.png)
篇一:《电流和电路》教案一、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课的内容是过去教材三节课的内容,尽管降低了要求,但由于知识点较多,又根据学生2.注重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创新教学的新课程理念,从而实现了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3.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比较法,类比法。
本节课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简案教学过程实录师:上课。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电灯发光、电炉子发热、电风扇转动、电车、程控交换机?? 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均予以肯定和表扬)这些设备都是利用什么工作的?生:电、电流??(说明:这样引入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现象,体会到电的重要性,(说明: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电流”这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将它与水流、车流等相比较,运⑴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①试一试:器材:小灯泡、小电动机、发光二极管、开关、两节电池、一些导线(说明: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各种情况。
实验完毕,请几组同学到视频台展示自己的实验。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加以鼓励,并引导全班学生给予掌声鼓励,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利用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心灵的热情,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使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掀起了第一个高潮。
)师:(留下两个同学)请这两位同学将自己的实验再展示一下。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生:一个灯可亮可灭,一个灯一直亮着。
一个电路有开关,一个电路无开关。
师:很好。
咱们请这两位同学评价自己的实验。
哪位先说?生1:我先说。
我想让灯亮就亮,想让灯灭就灭。
生:我同意第一位同学的意见。
生:我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
(说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给了这几位同学以热烈地掌声。
高潮,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原则)②思考?讨论:师:请问刚才大家所连接的电路中有什么元件?生:电灯、电池、开关、电线、电动机?? 师:(指点屏幕)一个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说明:教师将学生的答案分类写在黑板上,并加以鼓励。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doc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4962f11310661ed9ad51f377.png)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十分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连接一个最基本的电路。
而后慢慢地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电路,连接简单的电路,绘画简单的电路图,为今后的电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有一个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
学生通过连接实际的简单电路,认识到正确地画电路图,为今后的电学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五、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
所以,电流的形成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知识,一般来说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即“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示范教案: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示范教案:电流和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3410c00c31126edb6f1a1053.png)
教师在实物图中将开关不合,但擦去其中一根导线,问学生这样行吗?
教师讲解:这样的电路叫做开路。
观察课桌上的器材。
学生上黑板连接实物图。其他学生观察连接
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不可以
听讲解
学生回答不行
学生回答不行
四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个人演示。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合作探究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灯泡、开关、电池组的实物图。请学生上黑板用粉笔代替带替导线,将这三个元件连接起来。
(1)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直接将电池的两端连在一起,问这样可以吗?
学生看教材P101“想想做做”左侧的警示栏。
教师讲解:如果直接将电池两端连在一起,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将电池烧毁。这样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端连在一起的叫短路。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5.2电流和电路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小电风扇、电子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电路的组成;
3.电路图的画法。
学生观察电路,并回答行。
学生动手连接电路。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电路组成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等。
学生讨论、回答作用。
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和用电器
学生观察并记忆
学生试画,然后与P103页图5.2-7乙图相比较。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二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二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066fb780eb6294dd886c7d.png)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二电流和电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难点:电流的形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教学关键】实验是学习电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本节中,对电流、电路和电路图的认识都是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前提的,因此本节的教学关键是指导学生连接电路,组织讨论。
【教学策略】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
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我将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通过让学生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学方法】教法构想: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电路组装、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与电路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与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7aba2e7cd184254b35358b.png)
第一节电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教学准备: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塑料刻度尺,验电器,支架,带绝缘皮铜导线,碎纸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91c98b27284b73f34250aa.png)
二、电流和电路●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经过察看,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变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电路元件,并着手组装简单电路。
2.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着手,养成谨慎的科学态度。
2.关怀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有电现象,乐于在四周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教课要点电流的观点、电路的构成及正确连结电路。
电流和电路的观点不只贯串电学部分的一直,并且是本章的中心,电路的连结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术之一。
这些知识跟生活很切近,并且很实用。
●教课难点电流的形成。
画电路图。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应经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取不行直接感觉的信息。
●教课方法本节课采纳师生互动启迪式教课方法。
充足利用问题剖析、电路组装、多媒体的直观动向教课手段,经过议论、问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睁开教课。
学法:倡导多着手,增添实践时机,指引学生采纳议论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动口、着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讲堂氛围。
●教课器具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计算机和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问题 1】电的应用极为宽泛,它在生产生活中是这样重要 , 那么 , 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呢?电路的基本构成是如何的?【问题 2】剖析 P100 图 5.1-5, 验电器点荷转移问题。
( 承前启后。
既复习稳固了已学知识,又为引入新课做铺垫。
指引学生认识电荷的定向挪动。
)二、新课解说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挪动。
【课件】本来金属导体中有大批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挪动,从而形成电流。
( 经过课件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
并为电流方向引出做准备。
)实质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 ( 正电荷、负电荷 ) ,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挪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挪动。
初中物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5.2 电流和电路最新修正版
![初中物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5.2 电流和电路最新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69c9a87f1922791688e8e1.png)
教师点评: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
三.电路图
为了方便研究电路,电路中的各部件用各种符号来代表(看书P104页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就是电路图。
学生按照黑板上实物图画电路图
教师点拔
课堂小结:
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将物理与生活相联系。
通过自我评价找到画电路图的技巧。
课
堂
练
习
课内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
课外作业:
1、水在水管中流动形成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方向移动形成。
2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A和另一个验电器B,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分别接触它们上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A内的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个现象可知,验电器B原来带电,电流方向是从流向。
(板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我们把正电荷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板书)2、我们把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形成持续电路的条件
(板书)3、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有电源;二、电路是闭合.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过程
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的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上人教版52电流和电路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上人教版52电流和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15ac6027284b73f242505f.png)
物理八年级上人教版5.2电流和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像今天这样阴暗的天气,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灯就亮了.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要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家就会听到流利的英语朗诵.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电流和电路[师]看到你们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了吗?动脑筋,想办法让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发声.[生]这个实验有警钟吗?[师]这位同学值得大家学习,实验是一门科学,绝对不能违背操作原理.今天的实验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还有你们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要受到开关的控制.现在,开始动手吧![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师]很高兴!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唱歌,你们的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生甲]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板书][师]对,用电器是需要给它提供电能的.谁给提供呢?[生乙]一定是电池.从实验中可看出,开关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而导线是起连接作用的.[师]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生]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生活中的各种电池都行.[师]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生]我们这个实验是不是就是连接电路呢?[师]是这样.那这个简单的电路组成是什么呢?谁能总结一下?[生]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板书][师]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时候有电流呢?生活中打开水笼头会得到水流,电流呢?[生]从实验中知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路中有电流.[师]大家观察和实验都很认真.电流形成除了有电源外,还需要电路闭合.[板书]就像大家做的实验.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师]刚才大家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把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生]我们在光学中学过,用符号来画光路图,电学中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实物.[师]如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就叫电路图.看来,大家“类比”的方法掌握的很好.接下来,同学们就看一下课本上几种常用元件及对应的符号,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比比谁最快![想想议议][师]下面大家看课本图5.1—4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生甲]不能转.[生乙]因为当电路在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这个实验中的电池没有接在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师]分析的很好.电路的闭合性是很重要的,否则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可不是我们的目的.[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内容][师]生活中,有的物体善于导电,有的物体导电能力很差.如何判断它们呢?[生]我们可以把它们接入刚才的电路中,如果是导体,灯泡就会亮,反之不亮.[师]很有创意.实际上就是这样试验出来的.大家现在可以就地取材:铅笔、橡皮、铅笔芯、小刀、三角板、硬币、钢笔帽…等.把这些物体接入电路,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大家注意要合作完成![学生实验,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师]有的同学笑了,告诉我你得出了什么结果?[生甲]铅笔、橡皮、三角板不导电.[生乙]铅笔芯可以导电,小刀、硬币、钢笔帽能导电.[师]在物理学中,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电能力差的叫绝缘体.实际上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的导体可以归结为是金属在导电.金属是常见的导体,而三角板是塑料制品不导电.[录像]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金属中有自由电子,能够导电,酸、碱、盐的水溶液中也有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绝缘体中的带电粒子相互约束,不能自由移动,如橡胶、玻玻、陶瓷、塑料、油等都是好的绝缘体.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电线芯线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线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够防止漏电.[投影]电流的方向[师]同学们注意观察投影片的慢镜头,你说出电流是怎么流的?它是什么方向?[生]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教师板书][师]对于整个电路来说,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回负极的,而对于灯泡来说,电流在灯丝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发光.但是有一种电子元件叫半导体二极管,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我手里拿的就是两个二极管.[生]对二极管知道的很少,它都用在哪儿?[师]举个例子说吧,有一种二极管,电流流过时能够发光,叫发光二极管.如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发光二极管;有些城市道路上的红绿灯、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马路两旁的布告牌等都用的是发光二极管.[生]原来漂亮的发光布告牌是用了发光二极管.如果我要在设计的小玩具中接入二极管,那玩具就会发出各种光,到了晚上会很漂亮![师]你能想到“学有所用”值得我们学习,好多的发明家就是从想开始的.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动手动脑设计出自己的独特的小玩具或学习仪器.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的.2.有电源,并且电路闭合时才有电流.3.会连接简单电路.4.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5.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6.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二上)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二上)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1a6db6650e52ea54189806.png)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二上)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十分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激发学习爱好,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和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连接一个最差不多的电路。
而后慢慢地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电路,连接简单的电路,绘画简单的电路图,为今后的电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差不多情形分析: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有一个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
学生通过连接实际的简单电路,认识到正确地画电路图,为今后的电学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流,明白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明白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明白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看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看,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看和探究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差不多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爱好,体验解决物理咨询题的欢乐。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适应。
五、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通过可观看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截了当感受的信息。
因此,电流的形成是本节的难点。
关于知识,一样来讲明白了就会了,然而关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因此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即〝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和〝依照电路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dc96d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f.png)
《电流和电路》一、设计思想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电流和电路”一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器材1.电教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两节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小灯泡,小电动机,小门铃,导线,铅笔,橡皮,金属钢笔帽,塑料笔杆,硬币。
(以上器材均为两人一套)三、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引入课题设问讨论问题:(1)世界上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创设情景引起注意,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2)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筛选本节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其他电的知识,以后将逐步学到。
回答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电学知识。
激发学习动机,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电流和电路学生实验(1)讨论提示实验警钟。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三次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小门铃发声,小电机转起来。
讨论探究,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导线将电池、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从而产生电路的概念。
计算机投影演示猜想演示、点拨学生思路观看、讨论、猜想.了解电路是如何形成的。
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
电路的组成观察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电流和电路》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电流和电路》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f879b2de80d4d8d05a4f5c.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电流和电路》学案人教新课标版5、2电流和电路》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描述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方向的规定。
2、尝试通过动手实验,识别通路、短路、开路。
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用电器的作用。
能画常见的电路符号。
3、能结合电路连接,会按实物画电路图。
二、重点难点:能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
三、学习过程:太阳落山了,天暗下来,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灯就亮了,人们就像白天一样可以自由活动。
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有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家才能够听到流利、标准的英语朗诵。
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知道电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打开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一)电流实验:用个小组的器材连接电路,让小灯泡发光(或电铃发声、小电动机转动)。
讨论: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现象分析:1、灯泡能发光(或电铃发声、小电动机转动),是因为灯泡中有电流流过。
导线、灯泡的灯丝都是用金属做的,金属里有大量自由电子,在接上电池后,这些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2、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
小结:1、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
2、我们规定:_______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闭合电路中,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_____经过用电器到电源的_______。
思考: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二)电路1、观察本小组连接的电路由哪些器材组成?并讨论各部分的作用?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下列有关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形成B、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D、在电源外部,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定向移动到负极形成电流提示:电路中有电流可能是的定向移动与可能是的定向移动,还可能是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故B不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e9b119783e0912a3162a38.png)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周威●教学设计思想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主义主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研究学生的原有的认识基础,依据概念学习的建构方法展开教学。
学生在学习以前,已经对电荷有初步了解(“原有经验”),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立足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知与不知的强烈冲突中促使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同时,通过学案导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分析“电流和电路”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电荷”的基础上,展开的新的物理概念的教学。
电流概念,贯穿电学始终,是理解电路连接的重要依据,是认识电流规律所必需的重要概念;建立正确的电流概念,对接下来的电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电的本质,学生所知甚少,尤其是电荷、电流等微观的抽象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几乎可以说是空白;学生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电路的常识,但是对抽象的电路物理模型却所知甚少;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习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因此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入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解电流方向的规定;(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会画一个用电器和两个用电器串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会观察实验现象,能从现象中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具有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连接电路、观赏动画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活动,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电流和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2)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电流和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7865f40fb307e87101f6968b.png)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电流和电路教案新人教版(2)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3.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4.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重、难点:1.知道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能认识、使用电路图。
教学器电脑平台、小灯泡、门铃、电源、导线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引入课题】给出小灯泡、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两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刚才我们实际上安装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其实收音机、电视机、冰箱、照明……这些看是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成的,让我们走进神秘的电的世界吧!进行新课:【新课讲解】一、电流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2.电荷定向移动的种类:1)正电荷的定向移动;2)、负电荷的定向移动;3)、正、负电荷同时反向移动。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再次演示上面的电路,可以分别断开、闭合开关,同时在闭合开关的前提下,取下电池,让同学们观察,引导得出:1)、有电源;2)、闭合电路4.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
如干电池、蓄电池、光电池、发电站等等。
二、电流的方向:1.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源外部:电流有电池的正极出发,流向负极。
3.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由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
4.金属导线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的,所以,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5.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三、电路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构成元件:1)、电源:提供电流2)、用电器:实现电能向其它形式的能转化的装置。
3)、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4)、导线:起连接各元件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
课题 5.2《电流和电路》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
感知目标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①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②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
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能力目标
:①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
②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
情感目标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关心生活、生
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重
点
难
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
难点:电流的形成。
画电路图。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应通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
器材
课件,电路示教板。
学生器材有±(两人一组)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或小电动机、门铃)一个、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复习
提问
【问题1】分析P100图5.5-l问题。
验电器点荷
转移问题。
学生回忆(承上启下。
既复习巩固
了已学知识,
又为引入新
课做铺垫。
引
导学生认识
电荷的定向
移动。
)
新课
引入
问题:(1)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
(2)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筛选本节
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其他电的知识,以后将逐步学
到。
展开联想,积极
讨论回答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
需要提出自己想
要知道的电学知
识。
创设情景引
起注意,激发
学习动机,
扩展学生对
自己学习的
责任感。
教学过程电
流
和
电
路
学生实验(1)讨论
提示实验警钟。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三次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计算机投影演示猜想
演示、点拨学生思路。
讨论探究,为什么小
灯泡会发光,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
观看、讨论、猜想。
了解电路是如何形成
的。
让学生自
己去探
索、自己
去发现,
在尝试、
合作中发
展能力电
路
的
组
成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观察自己所连接的电
路,联系自家的家庭
电路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观察
能力。
由
简单电路
联想到家
庭电路及
其他复杂
电路的组
成。
电
源
用
电
器
问题:(1)前边学过,光是一种能量,热也
是一种能量,电是不是一种能量?
(2)在电路中电能由谁提供?最终电又变成
了什么?
(3)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电筒、收音机、计
算器中的电池会用完吗?
思考探究。
用一节于电池、开关、
小电机组成电路,观
察小电机转速变慢,
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
观察能
力,猜想
能力,联
系生活实
际解决问
题的能
力。
电
路
图
问题:请大家想一个法子,把你连接的电路记
录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看谁想的办法最
简单,最明白,最能说明问题。
出示电脑幻灯片,电路实物图。
巡回指导。
记住各种元件符号:
画电路图的要求
1.用规定的符号
2.电路四大元件缺一不可
3.不允许有短路现象
4.导线横平竖直
5.电路的拐角处不允许有电路元件
6.整个电路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观察电路。
讨论探究。
观察符号图例。
画出电路图。
了解到实
际连接电
路前应该
先画出设
计电路
图。
想
想
议
议
幻灯片展示问题,提出只移动一根导线将电路
改正的要求。
动画修改。
通过观察找出问题所
在。
设计纠正方案。
动手画出正确的电路
图。
培养观察
分析能力
和动手能
力。
二半极导管体
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看、想、发表各自的
见解。
(投影介
绍)
知识梳理
一、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极
用电器负极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要使电路闭合。
二、电路
(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导线:输送电能的装
置。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三、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学生归纳
课堂小
结、归纳
重点、
技能迁移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实践作业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电路?你能画出它们的电路图吗?(课件显示简单电路。
)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要使电路闭合。
二、电路
(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
路。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三、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
图。
教后反思:
【关键字】八年级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