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砂率等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首先,机制砂石粉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机制砂石粉具有较小的颗粒,可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剩余缝隙率。
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减少渗水性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其次,机制砂石粉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机制砂石粉的颗粒尺寸适中,可以填充混凝土中骨料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内聚力和粘结力。
同时,机制砂石粉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可以填充石英砂骨料和水泥石基界面的微观缺陷,形成更紧密的结合。
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冻融性能。
此外,机制砂石粉的添加对混凝土的水泥需求量有一定的减少作用。
机制砂石粉中所含有的微细颗粒具有很高的活性,可以充分与水化产物反应,形成更多的胶凝物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
但是,机制砂石粉的添加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过多的机制砂石粉添加会增加混凝土的粘稠度,降低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对于特殊构造和细小部位施工不利。
此外,机制砂石粉中携带一些杂质和有机物质,且其颗粒细度分布不均匀,可能存在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机制砂石粉的添加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其合理的添加量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泥用量。
因此,在混凝土的配制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性能要求,选取适当的机制砂石粉添加量,以获取理想的混凝土性能。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摘要:天然砂的大量开采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人造砂作为一种新型的砂质地基,其处理方法简便,原料易于获得,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机制砂的性质受母岩性质、颗粒性质、石粉含量及磁化率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1机制砂特性根据2001年国家发布的材料标准,由旧污泥加工而成的各种机器砂子及混合砂子,统称为机制砂。
从机制砂的定义来看,这是一种经过机械过滤后,颗粒大小小于4.75 mm的石料颗粒。
它的原材料有粗骨料处理后的废料和一些特殊材料。
但时至今日,由于各处制作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些机器砂石的特性各有差异,无论是粒度,还是粒度,都各不一样。
机制砂的主要成分是灰色和白色,其结构较为坚硬,与一般的岩石粉末没有太大的区别。
由于是人为加工,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添加一些石粉,这也是其与天然砂砾最大的不同之处。
石粉是一种通过对石头进行处理得到的具有不同粒径和其他特性,但在成分上基本一致的一种矿物。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将一定数量的石粉添加到机制砂中,有利于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综合能,但应将其含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但受制造技术及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影响,其壁厚也有差异。
就当前的市场需求量而言,中粗砂的需求量很大。
如果机制砂的粒径过小,主要是由于在配制过程中添加了过多的石粉,从而导致了水泥的强度等性能的降低;但是,当机制砂颗粒尺寸过大时,就会引起混合比例的不合理,从而对其工作特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机制砂中石粉配比的控制要严密,才能使机制砂中石粉配比达到最优。
2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2.1泥/石粉含量的影响石粉比作为水泥基材料特有的工艺参数,其加入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等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
JT/T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对机械砂中的碎石率进行了较高的限制,即碎石率不能超过1.4阶或更高阶的机器砂,其碎石含量不应超过10%。
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1
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1概述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发展,我国不少地区天然砂资源逐步短缺,甚至出现无砂可用的状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因此,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但机制砂为机械破碎、筛分而成,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数量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这也是机制砂与天然砂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机制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与河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性质完全不同。
河砂中的被称作泥粉,泥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都有不利的影响,但机制砂中的细小颗粒则被称为石粉,石粉与母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一样,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也与泥粉完全不同。
因此对机制砂中石粉的研究也成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的重点,本文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2石粉岩性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当集料处于水泥所形成的高碱性环境下,集料会逐渐的发生微弱的化学反应,最为显著的就是碱集料反应[11。
水泥与集料之间微弱的化学反应会使硬化后的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ITZ过渡区更加密实, 使二者之间的的粘结力更强。
机制砂中的石粉与配制混凝土所用集料岩性相同,可以看作为混凝土中的微集料,除了具有微集料通常的填充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微弱活性,可以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
大量的学者研究表明石灰岩石粉并非完全惰性,它在水化的过程中可以与水泥中的CA 和C3F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从而改善水泥基材料的一此性能。
所以当石粉取代10%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强度与未取代水泥时相差不大,甚至在某些龄期还高于纯水泥浆体的。
有人研究了石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由于机制砂因颗粒分布、形状、质地等的不同, 在试验中用花岗岩石粉取代天然纱。
采用相同的灰砂比(1:3)和固定的扩展度来拌制砂浆.研究了天然砂的石粉含量在5%、10%、15%、20%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得出采用花岗岩石粉的抗压强度则没有明显的规律,其含量在5%时,抗压强度在各个龄期相比基准样有所增加,10%的石粉含量时,7天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28天、90天、180天的抗压强度则髙于平均强度,15%和20%的石粉含量时,砂浆试块在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均比对比样的低。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有什么影响?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有什么影响?机制砂受生产工艺的影响,与天然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般含有与母岩岩性相同的石粉,含量约为10%~20%;细度模数较大,一般为中粗砂;颗粒多为三角体或方矩体,表面粗糙,颗粒尖锐有棱角;一般级配较差,大颗粒和小颗粒较多,中间颗粒较少。
目前对机制砂石粉含量及颗粒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
(1)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被称为石粉,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母岩完全相同。
机制砂石粉和河砂中的泥粉不同,适量的石粉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性和耐久性。
受生产工艺的影响,成品机制砂一般带有大量的石粉,其含量有时会超过GB/T14684-2011《建筑用砂》规定的石粉含量限值。
由于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为复杂,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对石粉含量限制过低会提高生产成本,对机制砂的推广使用不利。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限值的确定及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已经成本为机制砂研究的热点问题。
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石粉会吸附一定的水及外加剂,因而石粉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混凝土需水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机制砂级配较差,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适量的石粉能够增加混凝土稠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在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性能方面,石粉能够为CH结晶提供成核中心,使晶体细化,有利水泥水化,提高混凝土微结构的致密程度,从而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性能有利。
刘春苹等使用石粉替代部分水泥,研究了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砂浆流动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在固定机制砂取代率的条件下,人工砂砂浆流动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也就是说石粉含量有最优值。
蔡基伟等对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强度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机制砂石粉的掺入能够补充细颗粒,增加拌合物稠度,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现象,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机制砂岩性及石粉含量对MB值、砂浆流动性及C35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发展,混凝土的用量急剧增加,而砂石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材料,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80%[1]。
但天然砂作为自然资源,一方面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另一方面,河砂被过度采伐会导致河床蓄水层被破坏、河床产生松动及地表河水大量渗漏,因此,国家加大保护生态的力度,限制了天然砂的开采,使得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匮乏[2-3],在此背景下,机制砂逐渐取代天然河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机制砂泛指以石灰岩、石英岩、花岗岩等岩石为原料,经过除土处理后由机械破碎、筛分等过程得到粒径在4.75mm以下的且粒形和级配满足要求的岩石、尾矿、废渣等颗粒,但不包含那些轻质岩和风化岩所形成的颗粒[4-6]。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以及MB值是机制砂检测以及选用的关键性能控制指标,机制砂区别于天然砂的最显著特点是其破碎生产中产生质量15%~25%的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7],不同于天然砂中的泥粉,石粉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产物,其成分与泥砂完全不同,对混凝土、砂浆拌合物的流动性、泌水性等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8]。
而机制砂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岩[9],机制砂中小于0.075mm颗粒的主要成分与母岩化学性质基本相同[10],不同的岩性也会影响到砂浆拌合物的性能,Bonavetti[11]研究发现,石英粉可以增大胶砂的抗压强度,而花岗岩石粉对胶砂抗压强度作用无明显规律。
刘凯等[12]的研究则表明当石粉含量占胶凝材料的7%时,所制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高。
同时不同的机制砂类型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程度不同,也会对MB值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基于佛山第一环路西延伸工程,采用项目周边可选用的花岗岩机制砂、石灰岩卵石机制砂以及石灰岩砾石机制砂,研究机制砂的岩性及石粉含量对MB值、砂浆流动性值以及C35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优化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提供参考。
1、原材料机制砂:花岗岩机制砂、石灰岩卵石机制砂以及石灰岩砾石机制砂均来自广东佛山的机制砂生产厂,其基本材料性能见表1,花岗岩机制砂和石灰岩机制砂的化学组成见表2。
浅析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浅析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也促使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就是混凝土,由于天然砂混凝土的开采受到了国家的保护,所以发展其他的能源迫在眉睫,因此就出现了机制砂混凝土。
机制砂混凝土的制造在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机制砂和天然砂生产出的混凝土在配比(石粉和混凝土比例),力学,持久性,施工性能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天然砂开采受限所以在机制砂方面的研究很多,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虽然这些成果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在系统性和对比性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使人更直观的了解机制砂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石粉的含量对混凝土强度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制砂;石粉的添加含量;混凝土的强度石粉是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石粉的在公路桥梁建设的使用长期以来是有争议的。
在没有引入亚甲蓝试验方法以前,一般认为石粉是对商品混凝土有害的,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人们都以为石粉不能作为添加剂加以利用。
有的工程建设甚至不惜浪费时间、精力和资金来除掉砂中的石粉。
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内外专家研究后都认为,商品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石粉是有益处的。
本文试验中使用的是岩石石块。
在使用之前先将岩石表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再进行破碎防止泥土的含量影响实验的结果。
为了不改变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和保持机制砂的原状岩石破碎后将不再进行冲洗。
之前的试验表明,当机制砂颗粒的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达到规范的指标时,石粉的含量有了比较较大的变化,这就说明研究机制砂中石粉含量是探索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原因。
1试验过程1.1试验材料本试验使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石灰石粉,矿物掺合料)都符合国家《公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并且我将严肃对待有关资料中的试验方法进行本次试验。
市面上常见的混凝土分为C20和C50细度模数和含粉量都有所不同。
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粒径小于75µm的石粉看作是一种惰性矿物掺合料,机制砂中的石粉可以调整胶凝材料的级配,尤其是在水泥细度较细的情况下造成胶凝材料中缺少45µm~75µm的颗粒,机制砂石粉可以有效补充这一部分颗粒,改善胶凝材料体积的空隙率。
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变化选择合适石粉含量的机制砂,石粉含量太少起不到增加浆体体积改善工作性,降低混凝土泌水、离析的目的。
石粉含量也不宜过高,过高造成需水量增加,混凝土工作性下降。
因此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控制一个合适的范围:对于强度等级低于C30的混凝土,胶凝材料较少,机制砂中含有10%~15%的石粉可以补充胶凝材料,增加浆体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但对于强度等级高于C60的混凝土而言,混凝土本身的胶凝材料较多,混凝土黏度较大,应适当控制石粉含量降低混凝土黏度,石粉含量宜控制在7%~10%;强度等级大于C80的超高强混凝土的石粉含量应低于3%~5%。
(2)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某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来说,随着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
这是由于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少量的机制砂可以有效填充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密实度,随着机制砂含量的增加表现出混凝土强度随着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当石粉含量超过,该强度等级最佳含量时,会对混凝土的颗粒级配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加上石粉的比表面积过大,造成混凝土的需水量变大,和易性变差。
(3)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机制砂中的石粉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材料的颗粒级配,降低混凝土材料的空隙率,阻止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毛细孔,石粉含量越大,阻断透水通道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另一方面,石粉比表面积较大可以有效改善中低强度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提高抗离析能力,降低水泥石的微观缺陷。
探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砼抗压强度及收缩的影响
探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砼抗压强度及收缩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1-17T14:59:24.1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作者:张格梅[导读] 本文意在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为研究对象。
徐州汉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省摘要:本文意在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粘聚性等特点,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通过研究实验证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适当与否,直接关乎到混凝土性能的优劣。
通过合理配比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可以优化混凝土的性能。
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达6%时,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混凝土的优秀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缓凝能力,提混凝土自身的抗压度,具体数值为13% 。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一、测试方案及材料配比此次测试中原材料如下:28d抗压强度51.2MPa的硅酸盐水泥,型号为5-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碎石母材。
清除石粉后的数据: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基泵送剂,减水率20%此次测试中,采用预先测试明确的C40配比。
其中,水泥287kg/ m3,机制砂795kg/m3,碎石1098kg/m3,粉煤灰105kg/m3,水149kg/m3,泵送剂用量7.84kg /m3,配合比中砂率为42%,水胶比0.38。
实验过程中通过增加相同的母材石粉来调整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与此同时减少砂的使用量,以保证砂的总质量不变。
测试中,以六组石粉含量比不同的混凝土作为测试对象,其中各种的石粉含量比为:0%、3%、6%、9%、12%、15%,分析在不同的石粉含量比的前提下,对于混凝土的抗压性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
在相同的实验前提下进行配合比测试,对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粘聚性等特点,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开展具体的测试研究。
二、测试结果以及情况研究(一)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1)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
石灰岩机制砂石粉含量对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试验研究2021年石灰岩机制砂石粉含量对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万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08)摘要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石粉的产生,而石粉的含量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有较大澎响。
通过试验研究石粉■含量0、3%、6%、9%、12%、15%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等各方面的彩响。
试验结果表明,石粉含量由0增加至15%,混凝土坍落度先增大后减小,抗压强度逐渐增大,电通量逐渐减小,抗冻性能影响较小。
对于C50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建议为6%~10%0关键词石灰岩机制砂;石粉;混凝土;强度;耐久性0引言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天然砂的日渐枯竭,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已成趋势。
机制砂质地较天然砂坚硬,表面比较粗糙,形貌复杂,配置的混凝土较天然砂混凝土和易性稍差,水泥用量少的混凝土更加明显,但硬化后的机制砂混凝土,水泥等凝胶材料与机制砂的界面机械咬合强度较天然砂混凝土高21。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石粉,适量的石粉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但过量的石粉会对机制砂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国家标准对机制砂石粉含量上限有限制o石粉的含量存在一个最优范围,确定石粉含量的最优范围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
目前,关于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制砂对混凝土、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卩叫而石粉作为机制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偏少,石粉含量过低会使得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含量太高会造成混凝土黏度高和泌水问题妙斥1试验1.1原材料采用炼石P-042.5水泥,比表面积为350m2/kg,初凝时间为135min,终凝时间为230min,3d、28d抗压强度为22.5MPa、48.8MPa,3d、28d抗折强度为3.8MPa、8.0MPa;机制砂采用福建地区的石灰岩机制砂,将机制砂筛分处理后,再用水冲洗表面的附着物所得;石粉材质与石灰岩机制砂相同,由机制砂筛分而得,粒径小于75jim,石粉的化学组成见表1;粗骨料为5~31.5mm连续级配碎石,表观密度2678kg/m3,M 堆积密度1525kg/m3;减水剂为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水为自来水。
石粉含量对C3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0引言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传统的建设用砂采用天然河砂。
这些年,随着工程建设的加大,河砂资源在减少甚至枯竭,河砂属于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各地政府出台了河砂限采甚至禁采政策。
砂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天然河砂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机制砂替代河砂是必然的趋势。
机制砂主要利用采石厂产生的尾矿,重新破碎生产而成,质量稳定、可控、可靠,原材料均一、砂粒清洁、无泥质杂质污染,具有更好的粒形和合理的级配。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石粉,石粉是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
在生产中很多厂家采用湿法作业将石粉洗掉,但研究表明:石粉在机制砂混凝土当中并非越干净越好,其对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有积极的作用。
研究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推广机制砂混凝土的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石粉含量对C30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坍落度、粘聚性和保水性等工作性能产生的影响。
1石粉对C3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1.1试验方案本试验采用的C3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为:水灰比0.65,砂率40%,水泥310Kg/m3,水200Kg/m3,碎石1054Kg/m3,机制砂702Kg/m3,粉煤灰70Kg/m3。
试验步骤:将原机制砂内石粉洗去烘干,按5%、10%、15%、20%、25%的比例添加相同母材石粉,在石粉量增加时,对应的机制砂用量减少,保证砂总质量不变。
按上述石粉含量制作五组标准条件养护试块,每组六块。
采用坍落度筒测定五组石粉添加量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并分别测定五组混凝土试块的7d和28d抗压强度。
1.2原材料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准试块28d抗压强度为51MPa。
机制砂:湿法生产的石灰岩机制砂,产地:福建闽侯,筛分结果见表1。
机制砂细度模数3.08,属于中砂,级配处于Ⅱ区(见图1),石粉含量2.8%,亚甲蓝试验MB≤1.4。
碎石:由三种最大粒径碎石混合而成的5~25mm连续级配碎石,碎石与机制砂同母材。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论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面对天然砂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在资源有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因素下,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将是今后混疑土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
于是通过大量的试验,经过混凝土各项测试,在试验结果均能满足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的情况下,公司决定购置生产设备自己生产机制砂。
从刚开始时的不断调整,到如今稳定的生产运营,对机制砂有了一些了解。
现将一些使用心得记录下来,供同行参考。
机制砂俗称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
由于各地机制砂的料源、生产设备和工艺不尽相同,导致生产出的机制砂在化学成分、颗粒形状、表面结构、颗粒级配以及石粉含量等性能方面与天然河砂都大不相同。
本单位使用的机制砂是开采碎石后,经筛分大于5mm的颗粒二次破碎筛分制成,分为小于5mm且大于 2.5mm的粗颗粒和小于2.5mm的细颗粒,经试验调整级配后细度模数在2.8~3.0之间,亚甲蓝0.5~0.7,石粉含量15%。
具体筛分数据见表1。
经试验,机制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和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1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相较于天然河砂而言,机制砂是由岩石破碎而成,其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且颗粒级配较差,大于2.36mm和小于0.15mm的颗粒较多,而0.3~1.18mm之间的颗粒较少。
配制混凝土时,致使混凝土和易性差,不易施工,拌合时需要更多的浆体材料来包裹与填充。
在不掺天然砂来调整颗粒级配的情况下,可加大机制砂的用量,提高砂率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石粉含量是影响坍落度的重要指标,石粉含量太低(小于5%)时,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较差。
当石粉含量控制在10%~15%时,可提高少许或不加大胶凝材料用量,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和易性等各项指标也能满足施工要求。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不是很大,和易性也很好。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摘要:混凝土材料是当今世界上使用量最大、最广的建筑材料。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不仅要作到可调凝、早强、高强、水化热低、大流动度、质轻、低脆性、高密实和高耐久性等性能以及其他特殊性能,而且还要求制备的成本低、成型容易、养护简单等等。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试验并研究出了用石粉取代或部分取代机制砂的最佳掺量,实践证明这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而且还使有限的天然砂资源可以得到延缓,环境得到保护。
关键词:机制砂;石粉含量;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1导言同常规意义上的天然砂原材相比,机制砂在级配方面、细度模数方面以及粗糙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与此同时,机制砂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石粉(石粉粒径在75um单位以内)。
经实际测定结果显示: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占到了(15±5)%比例。
然而我国现行《建筑用砂》当中对于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对于涉及桥梁工程项目而言,取混凝土中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应当严格控制在7%范围之内。
但结合混凝土使用地区以及使用用途的差异性,可由供需双方针对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加以详细协商与验证。
2验用材料2.1水泥本试验选用浙江红狮P.042.5水泥,主要性能见表14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4.1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性能中最重要参数之一。
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来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节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
通过图1对比可以看出,石粉较少时混凝土强度随着石粉含量增加而增加;当石粉含量处于15%左右时,强度最高主要因为石粉具有活性,在水化过程中可与水泥中的C3A发生反应产生更加密实的碳铝酸盐,提高了混凝土强度;同时石粉颗粒较细,可以改善机制砂中棱角多以及级配差的情况,增加骨料的堆积密度对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填充作用。
但当含量替代到大于15%时强度有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因为水胶比一定的情况下石粉含量的增加石粉吸水增加,水泥石中或界面过渡区出现游离态的石粉,则将不利于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
浅谈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
浅谈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6-15T13:07:26.82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作者:杨明熹[导读] 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机制砂这种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天然砂,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能耗的问题。
杨明熹(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较大,尤其是对天然砂的消耗。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天然砂的资源在逐渐减少,这就使得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建筑材料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
对于现今的建筑而言,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具有广泛性。
而天然砂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应用。
虽然在现今的建筑行业中,出现了较为先进的建筑结构材料,但是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广泛的应用到现今的建筑施工中。
在这种情况下,机制砂的研究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种问题。
本文基于这种情况,对机制砂中石粉进行了研究,并将一些材料,利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其对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影响。
望本文的研究能促进机制砂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机制砂中石粉;混凝土;建筑结构前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建设在不断的完善,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这种建筑结构在广泛的应用,混凝土中较为重要的成分天然砂,对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今,很多地区的天然砂的资源在不断的减少。
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机制砂这种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天然砂,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能耗的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一、机制砂中石粉概述机制砂,是一种由先进的机器,将岩石进行破碎和筛分,来制成的一种颗粒的直径小于4.75mm颗粒。
机制砂中石粉,是比机制砂还小的颗粒,这种颗粒的直径只有0.075mm。
石粉和泥粉有很大的差异,机制砂中石粉和机制砂是同一母岩石,在矿物质的组成成分方面是一样的,属于机制砂的一部分,石粉是由机制砂按照不同比例配置而制成的[1]。
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C a O
48 32
Mg O S
0. 8 7
何?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 探究 了石粉用量对机制砂高强混凝 土工作性 、 强度 和耐久性的影 响 , 以使得机制砂 中的石粉能
够得到有效利用 。
( 5 ) 掺合料 : 粉煤灰选用 Ⅱ级粉煤 灰 , 细度 ( 筛余百分 比)
献
… 1 易文, 马健 霄, 聂忆华.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Ⅱ 】 . 中外公路,
。 ,
向:
。
・
1 8・
第8 期( 总第 1 6 0 期)
翘
试 验 研 究 ■
在大量 的孔隙 , 致使混凝 土的抗氯 离子渗透性能 不 良, 但随 石粉用量 的增加 , 丰 富了混凝土 的浆量 , 使 硬化后混凝 土 中 的孔 隙减 少 , 提高 了混凝 土的密实性 , 也 提高 了混凝 土的抗
h n m
5 - 2 0
表 2 粗集料检验结果
佩g , )
27 30
I ( k g / m ' )
1 44 0
, %
0. 3
, %
74
.
含量 『 %
1
砂资源逐步短缺 ,甚至出现无砂可用的状况 , 混凝土用砂供
需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 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 已成为一种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按 G B / T 5 0 0 8 1 — 2 0 0 2 ( 普通混凝 土 力学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 》 规定 的方 法进行评 价 , 试 块尺寸 为
2 0 0 8 ( 3 ) : 1 5 1 —1 5 3 .
1 0~3 1 . 5 mm两种粒级 , 碎石具体. 陛能指标见表 2 。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导言工程项目数量的逐年递增使混凝土的需求量急剧攀升。
天然砂是预拌混凝土的一种主要基础材料,由于近年来生态破坏严重,我国一些地区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对天然砂的采集受到了限制,影响到混凝土的产量,矛盾日益尖锐。
因为天然砂开采限制和价格上的原因,使机制砂被大量应用。
为了能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供应需求,同时保障建筑工程耐久性良好的前提下,就必须严格管控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
所以对机制砂是石粉含量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便显得特别的重要。
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是了解机制砂中不同的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混凝土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具体如下:机制砂中石粉在0%到20%之间的不同含量分别与强度C30的混凝土、强度C40的混凝土、强度C60的混凝土进行一一配置并试验得出具体数据,从中可分析出不同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力学等产生的影响。
混凝土性能分别是流动性能、黏聚性能和保水性能,这些性能好坏会严重阻碍混凝土性能的有效发挥。
本文的主要是对不同含量下的石粉其对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进行试验分析。
如表1所示。
表1 3个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石粉含量对C30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从测试结果发现,在石粉含量小于10%的情况下,石粉含量与坍塌度成正比,机制砂石粉含量越大,则C30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越大;当石粉含量大于10%时,拌合物坍落度会随石粉含量增大而逐渐变小。
但通过试验能够确定,可以解决混凝土浆体量不足的问题,在混凝土中起到很好的填充作用。
也可以解决机制砂棱角过多并且表面粗糙等问题;当石粉含量高于15%时,混凝土坍落度的下降情况会得到有效缓解,由于石粉的含量太多造成总粉体量随之增大,而且对水的需求量也会增大,造成浆体粘稠度上升;当石粉含量值在20%时,混凝土材料的黏聚性能状态是最佳的。
在此情况下,混凝土泌水性会受到石粉含量的影响而越来越完美。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凝 土 骨 料 空 隙 ,提 高 混 凝 土 结 构 的 密 实 性 ,并能在混凝土 构 件 内 部 形 成 微 集 料 效 应 Pl, 加 快 水 泥 水 化 作 用 ,导致混 凝 土 构 件 抗 压 强 度 提 升 。但 是 随 着 石 粉 含 量 的 持 续 增 加 , 逐 渐 形 成 分 隔 膜 ,其包裹作用会减少水分和水泥的接触. 使 水 泥 浆 减 少 ,破 坏 混 凝 土 结 构 的 均 匀 性 ,进而降低骨料 间粘聚力和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
石 粉 掺 量 达 2 0 % 时 ,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 度 降 低 率 分 别 为 3 . 4 % 和 9.7%。超掺量的石粉并没有参与水 泥 水 化 反 应 ,只 起 到 一 定 的 孔 隙 填 充 作 用 。但在石粉填充 部 位 ,混 凝 土 构 件 横 向 剪 切 力 表 现 出 应 力 集 中 现 象 ,导致 构件抗弯拉强度加速降低。
[5]
李国胜. C F G 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深入探讨[|】.建筑结构,2 0 1 9 ,
49(14):107-112.
[6]
朱森林.塔机在软地基的基础设置D 1 . 工程机械与维修,2 0 1 4
(12):110- 111.
182 I 工程机械与维修
机 制 砂 内 粒 径 不 足 75(x m 的 颗 粒 即 为 石 粉 ,其成分 与 机 制 砂 母 岩 相 同 ,石 粉 含 量 对 机 制 砂 性 能 有 很 大 程 度 的 影响 。适宜的石粉含量既能有效改善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性 能 ,又能提升机制砂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与力学性能。机 制砂中石粉含量通常为1〇%~2〇 %,按 照 《建筑用砂》 (GB/ 丁14684-2001 ) 的 规 定 ,石 粉 含 量 应 不 超 出 7 % , 并应在此 基 础 上 ,根 据 用 途 和 使 用 区 域 经 试 验 验 证 m 后进行石粉含 量的调整。本文主要进行石粉含量对低标号机制砂混凝土 力 学 性 能 、工 作 性 能 、抗 冻 性 能 等 影 响 的 分 析 ,并以试验 结 果 为 依 据 ,进 行 机 制 砂 混 凝 土 中 石 粉 掺 量 的 确 定 。
浅析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浅析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摘要:机制砂是指粒径不超过4.75mm,并且经过除土处理、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
机制砂目前的细度模数一般在2.6~3.6之间,属于中粗砂,含有一定量的石粉,不但颗粒级配不规则,而且表面粗糙,棱角尖锐。
但是机制砂的颗粒和级配并不是固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各地生产矿源、加工设备、工艺等。
文章结合渝怀铁路增建二线站前工程机制砂混凝土施工,结合机制砂机制砂的需水量很大、和易性比较差的特点,介绍使用机制砂时应该的注意事项,以便于为同类工程案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1 机制砂使用基本概况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砂作为混凝土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混凝土的性能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砂的种类主要有河砂与机制砂,河砂作为一种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流域范围内,随着大量无节制的开采,目前天然河砂的利用普遍面临着开采难度大,河砂采购成本投入较大,资源不断减少的问题,本项目渝怀铁路增建二线站前工程主要地处贵州铜仁山区,河砂资源匮乏,C50以下混凝土都基本采用机制砂配置相应的混凝土。
2 机制砂对混凝土的影响(1)机制砂颗粒形态对混凝土的影响。
机制砂一般为建筑破碎而成,其表面多菱角,比天然砂粗糙,表面积大,堆积空隙率高,相比天然砂沙在配置相同和易性混凝土下需要增加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
不同工艺制作出的机制砂颗粒也有较大差异,通常认为表面比较圆滑、针片状少的颗粒,配置的混凝土性能更加良好,或达到相同工作性能下,需要较少的浆体包裹,可减少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
但在长期的试拌中发现,在同样水胶比和同等和易性下,多菱角颗粒堆积空隙率高增大了机制砂和浆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牢固的粘结在一起,所以多菱角粗糙的颗粒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有提高,同时也增大了混凝土的渗透性。
(2)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于天然砂形成而言,主要是岩石被风化或受河水长期冲刷所产生,其较细颗粒75um以下多含有泥粉、黏土、云母及有机质等杂质,这些物质都大多比较惰性,不仅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增加而且会阻碍水泥石的水热,还会阻碍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粘结从而导致混凝土后期出现裂纹。
初探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
初探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多年对混凝土生产技术的总结,对使用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的泵送混凝土质量进行比较,初步探讨泵送混凝土机制砂石粉含量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机制砂;石粉含量1机制砂的生产机制砂是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砂,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石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
根据石场破碎机器及工艺的不同,刚生产出来未过筛的机制砂一般含有15~25%左右的石粉。
石粉是机制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
云桂铁路本标段机制砂基本为粗砂,细度模数在3.1~3.6之间。
级配中大于2.36mm与小于0.15mm的含量偏多,颗粒级配为两头大中间小,级配多处于Ⅰ区间。
颗粒形状均多呈三角体,表面粗糙,拥有较多棱角。
生产石粉含量≤7%大多使用水洗或者干筛的方法。
干筛法是直接过筛生产干砂,水洗砂是先水洗再过筛。
这两种方法生产出的机制砂,有如下特点:①干筛法简便,生产出来的砂直接过筛筛掉部分石粉,成本相对水洗砂降低20%~40%;水洗砂清洗过程中耗水耗电,成本相对较高。
②干筛砂由于过筛后,0.15mm以下颗粒相对较少,粗颗粒相对多,细度模数在3.3~3.6之间;水洗砂颗粒级配中大于2.36mm与小于0.15mm的含量偏多,细度模数在3.1~3.4之间。
③干筛砂含水率低,均匀,生产混凝土时质量稳定,波动小;水洗砂含水量大,存放过程中,上下部位,外层及内层含水率极不均匀,生产混凝土时质量不稳定,波动大。
④干筛砂生产速度快,产能高;水洗砂生产效率低,产能低。
⑤干筛砂杂质相对较多,均匀松散,长时间存放不凝团;水洗砂杂质少,但湿石粉会与粗颗粒凝团,存放时间过长会结块。
2规范要求对机制砂的质量要求中,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机制砂MB值≤1.4,C30以下,石粉含量≤10%,C30~C45,石粉含量≤7%,≥C50石粉含量≤5%;国家标准中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石粉含量≤10%,但此指标可根据使用地区和用途,经试验验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浅谈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
浅谈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2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 聚璜集团有限公司4福建省兴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作者:郑佳仪(2002年7月),女,汉族,福建福州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水泥基材料。
摘要:机制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因素较多。
本文总结分析了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配比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工作性0引言混凝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材产品[1]。
目前,我国每年用于制作混凝土的砂的用量高达20亿吨。
天然砂具有分布不均和短期内不可再生的特点。
[2]大量开采天然砂会破坏生态环境。
机制砂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天然石料、鹅卵石、废石料和尾矿均可作为其母岩。
[3]机制砂可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用其配制的混凝土质量稳定。
[4]因此,采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作为混凝土的细骨料成为了混凝土研究的重要方向。
但机制砂细度模数大、石粉含量高、多棱角、颗粒粗糙等特点使得相同配比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差;机制砂级配不理想导致机制砂混凝土的次骨架结构不够稳定,进而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不如普通混凝土。
[5]本文总结分析了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配比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1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中含有大量石粉。
机制砂混凝土中石粉含量存在一个最优值,该最优值由机制砂本身的特性(如级配和颗粒形状等)和混凝土配合比决定。
当石粉含量低于最优值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塌落度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大而增加;当石粉含量高于最优值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塌落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一方面,石粉含量的增大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中浆体的比例,降低了粗骨料间的摩擦系数,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当石粉含量过大时,导致机制砂混凝土中浆体的比例过大,浆体的塑性粘度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
当石粉含量低于最优值时,前者为主导因素;当石粉含量高于最优值时,后者为主导因素。
机制砂的优缺点及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
机制砂的优缺点及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是探究机制砂主要指标,如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含泥量等在实际生产中对混凝土工程产生的影响。
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机制砂各指标对混凝土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要点,并指导实际生产。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影响因素1.引言随着国内基础建设的日益增多,天然砂资源的日益匮乏,因此,选择一种来源广泛,生产简单的细集料来替代天然砂生产混凝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机制砂的原料来源广泛,且能够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因此用机制砂来配制混凝土必定成为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趋势。
2.机制砂的表观特征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常见的机制砂按其生产工艺一般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制砂机专门生产的,主要采用机破碎石为原料,这种机制砂级配可调整,含泥量小,质量有保障,但其制造成本较高。
另一种是加工碎石时筛除大于4.75mm颗粒后的下脚料,俗称石屑,也有称尾矿,这部分颗粒级配差别很大。
一般前者2.36mm以上的颗粒较多,后者0.30mm与0.15mm的颗粒较多且含泥量较高,针片状颗粒也较多,一般不满足规范要求。
3.机制砂的优缺点机制砂的主要优点有:①机制砂的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
②机制砂多棱角,表面粗糙,有利于与水泥浆的粘结,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利。
③机制砂中含有石粉,能够补充混凝土中的细颗粒,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④砂的物理性能较好。
⑤砂的级配可调整。
机制砂的主要缺点有:①机制砂颗粒尖锐,多棱角,表面粗糙,细度模数多为3.0以上,且天然级配较差。
②机制砂母材的变化极易引起机制砂质量的波动。
③机制砂的含泥量。
4.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4.1硬化前混凝土的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硬化前的性能主要涉及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它不仅表示混凝土浇灌成型的难易程度,也表示混凝土抵抗材料分层离析的能力。
混凝土和易性的具体指标为坍落度。
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要小于河砂混凝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砂率等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
摘要:本文将天然的混凝土作为基准,研究了机制砂和机制砂中砂率及石粉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的影响。
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水灰比的含量越低,天然砂混凝土和机制砂的强度都不断增大。
在浆体含量和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之下,天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都比不上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达到百分之十左右的时候,随着石粉比重的不断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的磨耗值不断降低。
当石粉含量超过百分之十的时候,机制砂混凝土的磨耗值又有所提高。
关键词:机制砂;石粉;砂率;混凝土;工作性;强度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be natural concrete as the benchmark, study the mechanism and mechanism Zhongsha sand ratio and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cement concrete strength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rack. Through the related research,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content of water cement ratio is lower, the natural sand concrete and mechanism of sand strength increasing. In the paste content and water cement ratio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natural sand concrete work performance and strength than mechanism sand concrete, cement content is around ten perc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stone, the mechanism of the concrete sand the abrasion of values are reduced. When more than ten percent of the content of stone, sand mechanism of concrete and improve abrasion value.
Key Words: Mechanism sand; “; Sand ratio; Concrete; Workability; Strength 水泥混凝土具有承载能力大、强度高、刚度大、日常维护工作量小和持
久性的特点。
并且,从长期的投资上来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此在城市建设、机场跑道和工矿道路之中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在一些载重量很大的公路交通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概述
随着我国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混凝土之中对机制砂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天然砂属于稀少的地方性资源,具有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因此,可以进行开采的天然砂呈现逐年减少的模式,尤其是在一些山区的公路建设过程之中,存在着砂少石多的现象,正是因为天然砂含量越少的现象,因此,在水泥混凝土的使用中,采用机制砂替换天然砂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
但是,机制砂和天然砂相比,具有着明显的优点。
具体来说,机制砂的表面十分粗擦,而且在机制砂中
存在着很多的棱角,有很多级配不良的现象出现。
在天然砂和机制砂之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机制砂之中有很多颗粒的直径都在0.076毫米之下,但是在机制砂和天然砂之中,小于这个直径的颗粒,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天然砂之中存在的颗粒也叫做泥粉,混凝土之中的泥粉对其耐久性、稳定性和工作性都有着不良的影响,在机制砂之中存在的颗粒也叫做石粉,石粉的物理性能十分稳定,通过具体的实践可能证明,使用一定比例的石粉,可以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还可以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改善。
国内外对机制砂之中石粉的含量和作用原理还没有针对性的研究,只有一些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
因此,很多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之中,都对机制砂在混凝土之中的应用存在着很大的疑惑,虽然我国相关的公路技术规范之中规定,可以将机制砂使用在水泥混凝土之中,但是对石粉的比例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例如规定了石粉的比重应该小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为了使这个法律规范得到满足,在处理机制砂的过程之中,应该洗净石粉,不仅对原有的机制砂级配造成了破坏,同时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使砂的产量大幅度降低。
2、机制砂砂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将百分之七的机制砂作为标准,通过对比研究出砂率的变化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通过图1和表2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当砂率的比重不断增加的时候,混凝土的耐磨性能不断降低,强度也随之降低。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当混凝土之中的砂率增加的时候,含有的浆体水平不断增加,减少了粗集料的含量,使混凝土的磨损增大。
同时,出现砂率太小的情况,一样会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产生影响,使混凝土降低了其密实性,使内部的孔结构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磨性。
随着用水量的提高,在机制砂混凝土之中出现的坍落度也不断随之增加,在抗压强度方面也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水比例固定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和水量的增加,能够增加混凝土之中的浆体数量,在浆体润滑作用的帮助之下,摩擦力不断减少,因此使混凝土的坍落度不断增加,使其和易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一旦出现水泥和水量过大的情况,会使浆量增多,细集料减少,最终产生了粘聚性不强和流浆过多的现象,降低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能。
3、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为了对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使用外渗法对机制砂之中的石粉含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表3和图4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混凝土之中的石粉比重低于百分之十的时候,随着石粉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不断得到提高。
但是当石粉的含量大于百分之十的时候,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又不断降低。
随着混凝土之中石粉比重的增加,磨耗值不断下降,尤其是当石粉的比重在百分之十之内的时候,机制砂混凝土的消耗量随着石粉的增加而不断降低,
骨料和水泥石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界面粘性的高低,会对水泥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机制砂混凝土界面在石粉含量不同时的显微硬度进行测量,以显示在机制砂之中石粉含量的多少对混凝土的耐磨性
和强度产生的影响。
随着石粉含量的比重不断增加,集料界面和水泥石之间的过渡区域的结构得到了改善,最终使显微硬度在界面的过渡区域之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使厚度减少,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磨性。
由于集料界面和水泥石并不是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大而无限度的提高,而是在石粉含量达到百分之十的时候到达临界点,尤其是一旦石粉含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强度开始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这种在显微硬度方面产生的临界值或许是因为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导致的水泥石的结构不断完善,但是当石粉的比重大于百分之十的时候,集料界面和水泥石之间呈现出了很多的游离状态的石粉,这种新出现的游离状态的石粉不能够对界面过渡区域之中的性能进行改善,因此,对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和强度没有明显的作用。
4、结语
总之,随着水灰比的不断降低,天然砂和机制砂的混凝土都存在着抗压程度不断增加的现象,使混凝土的磨耗值不断减少,在浆体含量和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性都强于其它种类的混凝土。
很多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之中,都对机制砂在混凝土之中的应用存在着很大的疑惑,虽然我国相关的公路技术规范之中规定,可以将机制砂使用在水泥混凝土之中,但是对石粉的比例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随着混凝土之中砂率的不断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不断降低。
当石粉比重在百分之十之内的时候,随着石粉比重的不断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不断降低,但是一旦石粉的比重超过百分之十的时候,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又有所提高。
在机制砂之中存在着的石粉,可以起到提高集料界面和水泥石之间的过渡区域的性能的情况,但是一旦石粉的含量超过百分之十的时候,过渡性能不能够继续随之提高,甚至会出现负增长的状况。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在不同的石粉含量之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
参考文献:
[1]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作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肌.[N].安徽建材科技学报,2003,(6).
[2]周松,徐健,蔡基伟,王稷良,等.C80机制砂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1).
[3]清泉,杨奇逊,扬以涵.高强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23(12):7一11.
[4]旋惠昌,何锦云,李瑞壕,王继.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在二次衬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2(11):49.152.
[5]林发全, 李山. 机制砂及石粉含量对路面水泥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研究[ J] .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6, 21( 1) :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