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中药蜈蚣用药经验
蜈蚣治阳痿有奇效(阳痿,当归,甘草,赤芍,九香虫)
蜈蚣治阳痿有奇效(阳痿,当归,甘草,赤芍,九香虫)蜈蚣又名吴公、天龙、百脚虫、嗷高母,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
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陕西等地。
现代药学研究主要成分为溶血性蛋白质、脂肪油、蚁酸、氨基酸、赖氨酸等。
蜈蚣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等作用,虽无补肾壮阳之功,但近年来常用作治疗阳痿,效佳。
如《实用中医内科学》引《中医杂志》陈玉梅报道,蜈蚣配当归、白芍、甘草,治疗阳痿737例,治愈655例,好转77例,无效5例。
蜈蚣辛温有毒,为治风湿要药,而无壮阳之功。
其治痿,古今文献鲜有载述。
此可能有“兴阳”作用,就其机理:一是蜈蚣主入肝经,盖阳物所居,乃肝经循行所属;且肝主经,阴器又为筋脉所聚之处。
二是蜈蚣辛温燥烈,搜涤疏畅,非草木之品所能为功。
故对肝失条达,气血郁滞,或痰湿阻络,阳郁不伸所致阳痿确有一定疗效。
由于阳痿病机以虚实夹杂为多,临床使用应在有辨证处方的基础上,酌情配伍蜈蚣“兴阳”则收效更佳。
阴阳俱虚之阳痿用壮阳亢痿散(程爵荣医师方)加蜈蚣:熟地黄、阳起石、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覆盆子各90克,生黄芪、当归、白芍、麦冬、枸杞子、柏子仁、石菖蒲、鹿衔草、鸡内金各80克,海马3条,韭子、九香虫、甘草、蜈蚣各30克。
研末为丸,每服6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肾气虚弱之阳痿用马钱通关散加蜈蚣:制马钱子、生麻黄、石菖蒲各12克,蜈蚣18克,烘焙后共研细末,分40小包,每晚1包,黄酒送服,并加服龟龄集,每天0.6克。
痰湿壅滞之阳痿用温胆汤加蜈蚣:竹茹、苍术、白术、枳壳各9克,半夏、陈皮各10克,猪苓、茯苓、泽泻、薏仁、车前子(包)、白芥子各15克,地龙12克,水煎取汁,每次冲服蜈蚣粉1克,每日3次。
肝气郁结之阳痿用四逆散加蜈蚣:柴胡15克,枳壳10克,赤芍20克,甘草6克,蜈蚣2条,露蜂房10克,九香虫6克,远志10克,白蒺藜15克,水煎服。
肝血瘀阻之阳痿用柴胡疏肝散加蜈蚣:柴胡15克,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各10克,赤芍20克,蜈蚣2条,露蜂房10克,九香虫6克,水煎服。
蜈蚣的名医用药经验
蜈蚣的名医用药经验蜈蚣,又名千足虫、百足虫、金头蜈蚣、百脚、蝍蛆、吴公、天龙、嗷膏姆,辛温,有毒,入肝经,具有息风镇惊、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
《本草纲目》载:'按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
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
又云,瘭疮一名蛇瘴,蛮烟瘴雨之乡,多毒蛇气,人有不服水土风气,而感触之者,数月以还,必发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为上药,白芷次之。
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并陆羽《茶经》载《枕中方》治瘰疬一法,则蜈蚣自能除风攻毒,不独治蛇毒而已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蜈蚣,走窜主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
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
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
外敷治疮甲(俗名鸡眼)。
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
''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
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
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
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
'张锡纯认为蜈蚣微毒几乎接近无毒,甚至还可以用于妊娠受风抽搐,认为“性有微毒”、“而其性甚和平,从未有服之觉瞑眩者……虽本草谓有坠胎之弊,而中风抽掣,服他药不效者,原不妨用。
《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曾在其逐风汤条下认为蜈蚣“不但治风也,愚于疮痈初起甚剧者,恒加蜈蚣于托药之中,莫不随手奏效。
况此汤中,又有黄芪、当归以保摄气血,则用分毫何损哉。
”一提到蜈蚣,在多数人的心目中,第一反应就是“毒”,而蜈蚣,其性尤善搜风,走窜之力最速,是一味熄风的良药。
中药蜈蚣的介绍
中药蜈蚣的介绍
蜈蚣有毒,临床常以毒攻毒,用治瘰疬(淋巴结核)等。
余常用蜈蚣蛋治之,颇有效验。
方用:蜈蚣2条,鸡蛋2个,麻油30克。
先将蜈蚣去头足研成细面,再将鸡蛋打开倒入碗中,放入蜈蚣细面搅匀,再用铁锅加麻油炒熟,食之。
每天分2次服完,1个月为1个疗程。
一般服1个疗程即可见效。
蜈蚣能攻毒散结,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配合麻油、鸡蛋,意在滋补强壮,扶助正气。
一攻一补,使攻而正气无伤,可促进结核之消散。
治疗期间,宜增加营养,忌服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心情舒畅并适当休息。
此方还可以用以治疗不同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肋骨结核、乳腺结核等。
噎膈一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之食道癌,《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大蜈蚣1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
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之阻膈,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
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
”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蜈蚣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蜈蚣用于治疗食道癌有一定疗效。
用法:将蜈蚣晒干研末,每日服2~3次,每次服1条。
本药对癌肿溃疡患者疗效较明显,多在用药后1个月内溃疡明显缩小,25~30天后,即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病理复查见癌细胞萎缩退化,代之以炎性细胞和结缔组织。
蜈蚣用量最多每日用至6条者,亦未见到毒性反应。
中药词典:蜈蚣的新功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肿瘤、镇静、止痉和抗真菌等作用。
蜈蚣的药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
据临床试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治传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每次1~2次,10日为一疗程。
治肺结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将蜈蚣去头足,烘干,研末内服,每次为3克,每日3次,连服一个月,停药休息一周。
治癌症:取蜈蚣晒干,研末,每日量约为2~3克,分3次服。
治阳痿:蜈蚣18克,当归60克,白芍60克,甘草60克,共研细粉,分为40包,每次服0.5~1包,早晚各一次,空腹用黄酒送服,15日为一疗程。
治癫痫:蜈蚣、全虫等量制成片剂,每片0.3克,每次4~5片,每日两次。
治慢性骨髓炎:蜈蚣60克,淫羊藿30克,肉桂10克,研细末,每日服20~30克,分2~3次用温开水送服。
中药“平肝息风药:息风止痉药”——蜈蚣
中药“平肝息风药:息风止痉药”——蜈蚣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苏。
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
本品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以条宽、腹千瘪者为佳。
去竹片,洗净,微火焙黄,剪段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有毒。
归肝经。
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5克。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孕妇禁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蜈蚣味辛,蛇虺恶毒,镇惊止痉,堕胎逐瘀。
三、临床应用1.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本品性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风止痉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
若治小儿撮口,手足抽搐,可配全蝎、钩藤、僵蚕等。
治疗破伤风,角弓反张,多配伍天南星、防风等。
2.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本品有较强的搜风、通络止痛作用,常与独活、威灵仙、川乌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同用,治疗顽痹疼痛。
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僵蚕等配伍。
3.疮疡,瘰疬,蛇虫咬伤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味辛又能散结。
《拔萃方》以之与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治疗恶疮肿毒。
若与茶叶共为细末,外敷治疗疬溃烂。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虫蛇咬伤。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还含有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糖类、蛋白质,以及铁、锌、锰、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抗惊厥、抗炎、镇痛、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抑菌、改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黏度等作用,并有溶血和组织胺样作用。
3.不良反应蜈蚣所含有毒成分具有溶血作用,并能引起过敏反应。
大量蜈蚣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
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省人事、心跳缓慢、呼吸困难、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
蜈蚣的药性功能主治及用量
蜈蚣的药性功能主治及用量
药性功能
•温阳止痛:蜈蚣具有温热之性,常被用作温阳驱寒、祛除寒湿的中药。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寒湿引起的疼痛症状。
•消肿散瘀:蜈蚣有消肿散瘀的特性,可以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肿胀和瘀血。
它能促进淤血的消散,减轻局部的肿胀症状。
•镇痛祛痰:蜈蚣具有镇痛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
同时,它还有祛痰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等症状。
•促进血液循环:蜈蚣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生命活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主治疾病
蜈蚣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蜈蚣常用于治
疗的疾病:
1.风寒湿痹
2.瘰疬疮疡
3.创伤疼痛
4.神经性疼痛
5.支气管炎
6.关节炎
用量
蜈蚣的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的常用用量为:
•饮片:每次6~12克,煎服,每日2次。
•散剂:每次0.1~0.2克,热开水冲服,每日2次。
•胶囊剂:每次0.3~0.5克,饭后服用,每日2次。
•蜈蚣酊:每次1~2毫升,用水冲服,每日2次。
注意事项:
1.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忌与醋类药物同服,以免影响药效。
3.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得擅自调整剂量。
蜈蚣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性
和剂量合理性,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蜈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蜈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1. 蜈蚣的作用与功能
•祛风止痛:蜈蚣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作一种祛风止痛的药物,特别适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风寒湿痹疾病的治疗。
•活血化瘀:蜈蚣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淤血瘀滞、瘀血瘢痕、
痈肿疮疡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消肿止痒:蜈蚣的药性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皮
肤瘙痒、荨麻疹、蜂螫等病症。
•驱虫杀蚁:蜈蚣中含有一种对于昆虫有一定毒性的物质,可以用于
驱除家中的蟑螂、蚂蚁等昆虫。
2. 蜈蚣的主治病症
•风湿性关节炎
•肩周炎
•骨折、骨刺
•软组织损伤
•痈肿疮疡
•皮肤瘙痒
•荨麻疹
•蜂螫
•多种昆虫叮咬
3. 蜈蚣的用量
在使用蜈蚣治疗疾病时,一般采用以下剂型和用量:
•蜈蚣药酒:取蜈蚣25-50g,研磨成粉,加入黄酒煮沸,每日饭前饮用,一次10-15ml,分2-3次服用。
•蜈蚣膏剂:将鲜蜈蚣研磨成泥状,加入适量的基础膏剂制成蜈蚣膏,外用于病症部位,每日2次,每次适量。
•蜈蚣颗粒剂:按照说明书中的剂量和方法服用。
请注意:
•在使用蜈蚣治疗疾病时,应该根据个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使用剂量。
•对于过敏体质、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不适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以上是对蜈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以及用量的简要介绍,蜈蚣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需慎重,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蜈蚣的运用经验
蜈蚣的运用经验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功能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临床运用十分广泛。
笔者近年来尝试用本品治疗某些急重危症及难治性疾患,取得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一、脑溢血:蜈蚣熄风通络,又擅化瘀,用于脑溢血急症期,有促进血肿消散、通畅血管的良好作用;用于后遗症期,又能通络散结,促进偏瘫等症的恢复。
一般急症期宜重用,后遗症期剂量宜小。
笔者临证时,急症期常以蜈蚣5条,配水蛭15~20克,地龙20克,后遗症期以蜈蚣2~3条、水蛭、地龙、僵蚕各6—9克,白花蛇、壁虎各5克作为常规用药配入辨证方药中,此治疗10余例脑溢血患者,均获满意效果。
如任某,女,52岁,过劳后突发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并伴头晕、乏力,右下肢麻木。
有高血压病史18年,入院时测血压180/lOmmHg。
入院后经CT扫描提示:1、左侧外囊出血;2、右侧外囊梗塞。
查舌淡,脉弦缓,乃按气虚血瘀证论治,予补阳还五汤化裁主之,同时配用蜈蚣6条、水蛭15克、地龙20克,研投细末,每日分四次用汤药送服,并结合降压治疗,一周后言语清晰,能下床活动,血压稳定在140~150/80~90mmHg水平,虫类药继改为螟蚣3条.水蛭、僵蚕、地龙各10克,白花蛇5克,服法同前。
两月后临床症状消失,CT复查示:右侧外囊血肿完全吸收。
二、血管神经性头痛:蜈蚣搜风解痉镇痛之力甚著。
对于病程较长、病情顽固或疼痛剧烈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笔者常从痰瘀论治,在化痰或祛瘀基础上加蜈蚣3~ 5条、全蝎6~ 9克,常能在短期内达到止痛效果,且疗效巩固持久。
如曾治一患者,反复头胀痛、烦躁、失眠10年,头痛常于月经期及情绪不畅时加重,迭服中西药治疗无著效,诊时查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有力,按血瘀头痛论治,以血府逐瘀汤原方加蜈蚣5条、全蝎9克主之,5剂后头痛止,续以上方稍作加减调治半月,病告痊愈,随访一年未发。
三、癌症:药理实验及临床经验均表明,蜈蚣有抗癌作用。
笔者的体会是,本品的抗癌活性必须在较大剂量使用时才能产生,如笔者治疗一晚期肺癌病人,出现持续性高热(T39℃ 以上),反复咯血、消瘦乏力,经西医处治周余无效后改用中药治疗,初予益气养阴之剂作用不显,后在原方中加入螟蚣5条,患者愈病心切,一次服下15条蜈蚣(药末),三日后即热退血止,思食,且未见毒副反应症状;一周后精神转佳,遂在辨证方中常规配用蜈蚣6条治之,两月后面色红润,形体渐丰。
蜈蚣的药用功能主治
蜈蚣的药用功能主治蜈蚣简介蜈蚣,属于多足纲的动物,身体细长,呈带状或扁扁的姿态。
它们生活于地底或树木下的阴暗处,夜间活动频繁。
蜈蚣的身体上覆盖着坚硬的外壳,有很多对称的脚,头部有一对长长的触角,能够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环境。
虽然蜈蚣常常被视为令人害怕的昆虫,但它们在药用方面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功效。
蜈蚣的药用功能1. 抗炎止痛蜈蚣被广泛用于中药领域,主要是因为它的抗炎和止痛的功效。
蜈蚣的体内含有一种称为“蜈蚣毒素”的活性物质,它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中医认为,蜈蚣毒素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疼痛,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
2. 润肺止咳蜈蚣还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蜈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热性的药材,能够清热化痰,润滑肺部组织。
因此,它常常被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蜈蚣的药用部分通常是它的全身或干燥的体节,可以制成饮片、丸剂、或制成煎剂等形式进行服用。
3. 消食解毒蜈蚣还具有消食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同时,蜈蚣还含有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肠胃道感染的发生。
因此,蜈蚣在中医中经常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4. 祛风活络蜈蚣还有祛风活络的作用。
中医认为,蜈蚣具有温通络脉的特性,可以舒筋活络,减少风湿性疼痛。
因此,蜈蚣常被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痛等疾病。
一些蜈蚣类药物也被制成外用贴膏,用于贴敷患处,以便快速缓解疼痛。
5. 其他功效除了上述常见的药用功效,蜈蚣还有一些其他的医学应用。
例如,蜈蚣被认为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蜈蚣还被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
使用注意事项尽管蜈蚣有很多药用功效,但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由于蜈蚣具有毒性,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按照剂量要求进行使用。
•其次,蜈蚣仅适用于一些特定的病症,不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保健和调理。
张明德教授临床应用蜈蚣经验
收稿日期:2000211203; 修订日期:2000212212(名家名流(张明德教授临床应用蜈蚣经验韦 蓉(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 210001) 张明德教授业医30a 余,擅长治疗内科杂病,辨证用药有其独特之处,并擅用虫类药。
特将其应用蜈蚣经验介绍如下:1 肺炎唐某某,女,48岁,1999208216初诊。
发热咳嗽10d 余,咳嗽阵作,夜间尤甚,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咯痰色黄质粘稠,不易咯出,喉中时有痰鸣,微感胸闷,夜寐欠安,舌红苔薄黄脉弦。
查体:两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胸透示右下肺炎。
证属痰热蕴肺,肺失宣降。
治宜宣肺泻热,止咳化痰。
方用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5g ,杏仁5g ,生石膏20g ,甘草3g ,黄芩10g ,桔梗5g ,枳壳5g ,炙紫菀10g ,蒸百部10g ,桑白皮10g ,陈皮6g ,蛤壳(打碎)12g ,全瓜蒌12g ,服药5帖后患者诉胸闷不显,咳嗽仍作,以痉咳为主,日轻夜重,咳甚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待吐出痰涎后痉咳才暂时缓解,进食或情绪激动时易再次发作,痉咳5~6次 d ,遂予原方加用蜈蚣2条,继服5帖后患者感咳嗽较前明显好转,咯痰量少质稀,易咯出,再服5帖后咳嗽偶作,无痉咳,无胸闷气喘,纳谷渐增,原方加用五味子3g ,百合10g 敛肺养阴止咳。
3帖后患者咳嗽咯痰止,诸症悉平。
按:患者证属外感风邪,入里化热,灼津成痰,阻塞气道;加之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肝阴不足,邪热引动肝风,风火相煽,火性炎上,刑金则咳,火乘肺则气逆于上而致连声顿咳,必待气道之痰涎咯出而暂得缓解;肺为贮痰之器,痰聚则阵咳发作。
方以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以宣肺泻热,止咳化痰,佐以蜈蚣熄风止痉镇咳,疗效颇佳。
2 呃逆赵某某,男,83岁,1999208225初诊。
频繁呃逆不止1周,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咳嗽时作,咯吐白色粘痰,纳谷不香,形体消瘦,口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脉弦细,西医诊断:膈肌痉挛,中医诊断:呃逆,辨证为痰浊中阻,中虚气逆。
张锡纯:蜈蚣经验之一,“定风丹”,附蜈蚣治斜视、顽固咳嗽经验
张锡纯:蜈蚣经验之一,“定风丹”,附蜈蚣治斜视、顽固咳嗽经验蜈蚣味辛微咸,性微温,气微腥,入肝经,具熄风止痉之功,临床多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和口眼歪斜、痉挛抽搐、手足麻木、癫痫、惊风等肝风内动证。
张锡纯非常善于运用蜈蚣,不仅用本品熄风止痉,更侧重发挥其搜逐外风、开瘀散结、通络除痹、止痛镇痛、解毒疗疮等作用。
临证效用发挥1.“内治肝风萌动”用于眼神经病变、百日咳蜈蚣擅长熄风止痉,多用于治疗类中风、小儿急慢惊风、癫痫等肝风内动疾病。
无论虚证还是实证,张锡纯都主张应用蜈蚣,认为“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
张锡纯治疗小儿慢惊风和急惊风创制【定风丹】,组成:生明乳香3钱、生明没药3钱、朱砂1钱、全蜈蚣大者1条、全蝎1钱。
上药共为细末,每小儿哺乳时,用药分许,置其口中,乳汁送下,每日约服药5次。
•气虚者,可配伍生黄芪、当归、党参;•脾虚者可配伍生山药、生白术、鸡内金;•肝肾亏虚者可配伍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酸枣仁;•脾肾阳虚者,可配伍丁香、肉桂、川椒、补骨脂、干姜、炮附子;•肝胆火盛者可配伍羚羊角、钩藤、薄荷、柴胡、龙胆草、青黛;•阳明火热盛者,可配伍生石膏;•痰盛者可配伍清半夏、胆南星、僵蚕、茯神、代赭石、铁锈水。
张锡纯认为“此方以治小儿绵风或惊风,大抵皆效。
而能因证制宜,再煮汤剂以送服此丹,则尤效。
宗弟相臣,青县之名医也。
喜用此丹以治小儿惊风。
又恒随证之凉热虚实,作汤剂以送服此丹。
其所用之汤药方,颇有可采”。
根据张锡纯蜈蚣“内治肝风萌动”说,笔者父亲张运增老中医将蜈蚣用于眼神经病变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某女,12岁,于数月前无明显诱因(排除外伤史),双目出现复视现象,且视物时眼球左斜,而头部不自主右倾。
曾往省市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复视、神经性斜视,排除眼底及脑部病变),多方治疗无效。
患儿就诊时舌质黯红、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
诊为肝郁气滞血瘀、筋脉失荣生风,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6g、柴胡10g、赤芍10g、牛膝15g、葛根15g、菊花10g。
蜈蚣治疔毒用方!【转】
蜈蚣治疔毒用方!【转】
蛇头疔
手指头肿毒之患谓之蛇头疗;取蜈蚣一条焙干研末,加入松香三钱,搅匀,倒入开水中自然粘结成团,捞出捏成指套,套于患者指上,此名为蜈蚣套,数日必拔出脓汁;脱下以温开水洗净患者指与蜈蚣套,复套上,七日即愈神效。
摘抄某案例:
2006年暑假,小女多个指头化脓,指甲下也有脓疱了,诊断为连续性肢端皮炎。
大夫说要拔指甲,才能消炎。
我在网络查到这个方法,就开始整。
蜈蚣顺利的买到了,2块钱一条,我买了4条。
跑遍了药店,却没有松香。
后来在买化工产品的店里找到了,好便宜,似乎是1.2一斤,忘记了。
父亲在电炉上放了块瓷砖,把蜈蚣放上去,烤了一个小时,干了。
烤的时候操心,别焦了。
我拿了碗,用捣蒜的棍子研磨松香。
做好套,三天,脓就拔出来了,慢慢的孩子的手指就好了。
一个月后还反复过一回,如法炮制,现在是全好了。
临症实用效方心得,秘验方应用。
讨论:同理有用鲜猪苦胆,内入雄黄和蜈蚣粉套在手指治疗相同疾病。
这里松香是赋型剂,蜈蚣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
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若加入雄黄效更佳。
中药蜈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中药蜈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1. 蜈蚣的简介蜈蚣,又称百足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在中医药中,蜈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并具有一定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以下将介绍蜈蚣的一些主要作用与功能主治,并提供一些使用蜈蚣的注意事项。
2. 蜈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蜈蚣在中医药中有着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温经驱寒蜈蚣具有温经驱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性疾病。
中医常用蜈蚣来治疗寒性痛经、寒痹等疾病。
蜈蚣温热的性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改善寒性疾病的症状。
2.2 祛风止痒蜈蚣具有祛风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痹病、湿疹等疾病。
蜈蚣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减轻瘙痒感,缓解皮肤疾病的症状,并促进皮肤的康复。
2.3 解毒消肿蜈蚣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毒和红肿疾病。
蜈蚣对于蛇咬伤、中毒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清除体内毒素,减轻红肿症状,并促进患者康复。
2.4 活血化瘀蜈蚣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症状。
蜈蚣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加速瘀血的吸收和排出,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3. 蜈蚣的用量在使用蜈蚣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控制用量。
通常使用的常见剂型有蜈蚣煎剂、蜈蚣注射液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蜈蚣用量:•蜈蚣煎剂:每次10克,每日2-3次;•蜈蚣注射液:成人每次5-10毫升,每日1-2次;•儿童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使用蜈蚣时,应遵循医嘱,并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注意检查过敏史,有过敏史者慎用;•注意药物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忌用。
4. 总结蜈蚣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经驱寒、祛风止痒、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等作用与功能主治。
在使用蜈蚣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控制用量,并遵循注意事项。
但需要注意的是,蜈蚣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使用时仍需慎重,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小蜈蚣能治大病顽疾,药简效大要收藏
小蜈蚣能治大病顽疾,药简效大要收藏小方治大病,一只蜈蚣治顽疾作者 / 张云霞我父亲早年参军,风里雨里行军打仗,落下脚气这个顽疾。
这药那粉用了不少,总不能根治。
前段时间,老人的双脚又开始流黄水,医生说又感染了。
药膏抹了不少,就是不见好。
脚趾缝里整天夹着纸巾,行走不便。
一天,家里来了一位亲戚,告诉一则偏方。
我到中药店买来两只蜈蚣,取一只放在平锅上用火焙干,磨成粉末,均匀地洒在脚面患处。
过了一会,患处开始往外冒黄水,越来越多,用纸巾吸去黄水。
两天后,黄水渐渐流进,患处结痂痊愈,至今未犯。
以毒攻毒,一只蜈蚣战胜了多年的顽疾。
欣喜之余,父亲让我把方法介绍出来,同样疾病的患者不妨一试。
(《当代健康报》2008-05-15)治疑难顽病之良药——蜈蚣作者 / 陈国华蜈蚣,又叫金头蜈蚣、百足虫、千足虫,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全虫。
系夜行食肉性动物,喜栖于阴暗潮湿的地方。
主产于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省,为临床常用的虫类中药之一。
现代研究证明,蜈蚣含有与蜂毒相似的两种有毒物质,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
此外,尚含有酪氨酸、亮氨酸、蚁酸、脂肪油、胆甾醇等。
具有抗惊厥和抑制结核杆菌和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之作用。
中医认为,本品味辛性温,入肝经,能搜剃风邪,解毒通络。
基于上述,故蜈蚣可用来治疗下述疑难顽病。
1.治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神经炎) :土鳖虫9克,蜈蚣3条,烘干研末,分为4包,每服1包,日服2次,连续1~3周,必收良效。
2.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黄芪60克,水煎,分3次服,每服送下蜈蚣末1.5克,久服即验。
3.治癫痫:狼毒30克(注意:狼毒有大毒),全蝎、僵蚕各9克,蜈蚣3条,共捣为末,和匀,每服1克,放舌上,用口中津液咽下,日服2次,病重者,可日服3次,宜服7~15天。
4.治急慢惊风、破伤风:蜈蚣、全蝎各等份,共捣为末,和匀,1~2岁者,每服0.9~1.2克,3~5岁者,每服1.8克,6岁以上者,每服3克,均日服2次,以愈为度。
单味蜈蚣治病大全,巧用一味药,也能成名医
单味蜈蚣治病大全,巧用一味药,也能成名医一:淋巴结核:唐某某,男,干部,因肺结核入院,体检时发现颈部淋已经肿大如核桃,压痛明显。
用蜈蚣一条,去头足后焙干研成细末,加香油2O毫升调糊敷患处,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共用8次,肿大的淋巴结缩小如黄豆大,疼痛消失。
二:下肢溃疡:毕某,男、33岁,患下肢溃疡多年不愈,久治无效、后用蜈蚣焙黄研末,直接敷于创面上,每日一次,23天治愈。
三:骨结核:费某,男,57岁,患骨结核4年多,左腿有瘘管2处,脓水淋漓不断,单用蜈蚣粉内服加外敷,{蜈蚣焙干研末,装入空心胶囊,每天服2次,自次服5粒,同时用凡士林纱布蘸蜈蚣粉塞入瘘管,每日塞一次,十天分泌物减少,两个月治愈。
四:骨髓炎:季某,男、28岁,右胯患附骨疽(骨髓炎)失治形成窦道,近两年不愈、后单用蜈蚣数条焙黄研末,掺药捻塞入,一周后碎骨头排出,两周疮口愈合根治,未用其它任何药。
五:黄蜂蜇伤:某女,8岁,不慎被黄蜂蜇伤头部和面部,肿痛剧烈、哭嚎不止,取蜈蚣酒涂抹患处,十分钟止痛,次日红肿全部消失。
蜈蚣酒配法:活蜈蚣3条,取大的,放入半斤米酒中浸泡1周以上即成,越久越好、注意密封好勿跑气。
用时涂抹。
六:阳痿:某男,30岁,婚后发现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以致不能房事,久治不愈。
患者形壮体实,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薄白而润,脉细,自述婚前有多年手淫史。
治疗:取焙干研末蜈蚣粉20克,让其每日服两次,每次服半克,黄酒适量送服。
患者自述:服药十天,阴茎已能勃起有力,但不坚硬,服药20天,勃起正常,性生活和谐,一年后有子。
七:偏头痛:某女,32岁,患偏头痛4年,反复发作,每于月经前后发作或加重,嘱其服用装入胶囊的蜈蚣粉半克吞服,每日服2次,连服3周治愈未复发。
八:治疗癌症:蜈蚣晒干研末,每日量约2~3条蜈蚣,分次服。
或以蜈蚣100条制成200毫升注射液,每天用2~4毫升,于病灶基底部浸润注射。
以上述方法治疗胃癌7例,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食道癌11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肺癌3例,无效;乳腺癌3例,显效2例,无效I例;皮肤癌3例,治愈2例,无效1例;唇腺癌1例,无效;子宫颈癌5例,有效5例。
蜈蚣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蜈蚣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蜈蚣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与作用。
下面一起来看看蜈蚣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蜈蚣的药用功效1、熄风止痉:用于中风中经络之肢体活动不灵、语言障碍,中风中脏腑之人事不知、痰闭抽搐及高热抽搐、小儿惊厥、破伤风、颜面神经麻痹等证都可与僵蚕、全蝎等熄风药同用。
2、通络止痛:用于风湿顽痹,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
3、攻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可治毒蛇咬伤。
蜈蚣的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白鼠的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说明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伤。
2、止痉作用:止痉散(全蝎、蜈蚣)每天1克,连服1、3、9天之后对卡地阿佐、士的宁、纯烟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3、抗真菌作用:蜈蚣水侵剂对黄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殷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促进免疫作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
5、化瘀作用:蜈蚣泡酒能治跌打,对于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肿痛,用蜈蚣酒擦之,能快速消肿、止痛,同时对毒疮和无名肿毒也有良好效果。
蜈蚣的药用禁忌1、孕妇忌服。
2、《本草衍义》:畏蛞蝓。
3、《纲目》: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4、《本草经疏》: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
蜈蚣的配伍应用1、全蝎:全蝎熄风力强,蜈蚣搜风力胜,二者相须为用,同入肝经,熄风止痉倍增,兼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
2、朱砂:朱砂重镇安神,蜈蚣熄风止痉,二药相互为用,心肝并治,祛风止痉,镇静安神,治疗惊痫抽搐、小儿惊风,疗效优佳。
蜈蚣的功能主治使用方法
蜈蚣的功能、主治、使用方法功能蜈蚣是一种有机生物,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毒性:蜈蚣体内含有多种毒素,可以用于制造药物,如抗炎、镇痛等。
- 调节生态平衡:蜈蚣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环,能够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帮助维持生态平衡。
- 营养价值:蜈蚣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来源,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主治蜈蚣在传统中医中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 风湿痹痛:蜈蚣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风湿病症状和关节疼痛。
- 痈肿毒疮:蜈蚣含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活性成分,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对于痈肿毒疮有一定的疗效。
- 头痛眩晕:蜈蚣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头痛眩晕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 慢性胃炎:蜈蚣具有一定的消炎和抗胃酸的作用,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蜈蚣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用途不同,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内服蜈蚣内服时一般采用研磨成粉末或煎煮成汤剂的形式,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研磨:将蜈蚣晾干,打磨成细粉末。
2. 冲服:取适量蜈蚣粉末,用温水冲服,可根据需要控制剂量。
3. 煮汤:将蜈蚣与其他中药材一同煎煮,制成蜈蚣汤剂,每日饭前温服。
外用蜈蚣外用一般采用鲜蜈蚣或制成的蜈蚣药膏,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 鲜蜈蚣:将鲜蜈蚣捣碎,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更换。
2. 蜈蚣药膏:将蜈蚣研磨成粉末,与其他中药成分混合制成药膏,涂抹于患处,每日适量涂抹。
注意事项: - 口服蜈蚣粉末时,可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
- 外用蜈蚣药膏时,应注意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总结:蜈蚣作为一种有机生物,在中药医学中有多种用途。
其功能包括调节生态平衡,毒性和营养价值。
蜈蚣的主治范围涵盖了风湿痹痛、痈肿毒疮、头痛眩晕和慢性胃炎等疾病。
蜈蚣的使用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具体方法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在使用蜈蚣时,应注意控制剂量,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中药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蜈蚣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我们所见的蜈蚣其实很少会带有毒素。
而大家也知道蜈蚣也被用来当做中药材来入药。
它主要是用于治疗关于破伤风、百日咳、中风、攻毒等病症。
360养殖为大家介绍中药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1、蜈蚣治小儿惊厥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便毒,痔漏,蛇伤。
《纲目》2、蜈蚣治肺癌:蜈蚣、山甲各24克,硫黄、蜂房各9克,守宫、炙马钱、全蝎各12克,石见穿、急性子各30克,僵吞60克共为细末,炼蜜和为抗癌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2次。
用下方送服:生地,天冬各6克,麦冬、玄参各4克,浙贝(去心)、牡丹皮、炒白芍各2.5克,生甘草、薄荷各1.5克水煎2次分送,亦可制成糖浆,日1剂。
能使血痰、胸痛等症状缓解,癌肿缩小,X线复查阴影消失。
3、蜈蚣治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条。
焙研敷之。
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
(《医方摘要》)4、蜈蚣治小儿急惊:蜈蚣一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
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
(《圣惠方》万金散)5、蜈蚣治白血病:蜈蚣、壁虎、蟾蜍各26枚、水蛭、急性子各24克,徐长卿、韩信草各48克,七叶一枝花、金牛根、穿心连、虎杖、白花蛇舌草各90克共为细末,和猪胆汁、马蹄子制成颗粒,压成舌癌片,亦可制成丸剂,每服9克,日服3次。
同时肝脾肿大处外敷消癌散(土半夏、生半夏、生南星、生栀子、生川乌、一支黄花、生草乌、穿心连、韩信草各48克,野香薷、芙蓉叶各90克,金牛根138克共研细末,适量蜜调外敷患处),日换1次。
如此内服外敷,迄症状完全缓解,肿块缩成,延长生存期。
6、蜈蚣治阴颈癌:蜈蚣、制马钱子、山慈姑各30克,熟大黄9克,紫草、黄连各15克,马蔺子、蚤休各45克,菊花、海藻、三棱、莪术、党参、黄芪、银花、山豆根、漏芦各60克,共研细末,醋制为丸,每服10克,日服2次。
如果阴茎头部已呈翻花状者,局部可用五虎丹(水银、白矾、青矾、牙硝各60克,食盐30克共研至不见水银星珠,用烧炼降丹法炼制成五虎丹白色结晶)结晶1.2克,加蟾酥0.5克,洋金花1克同研匀,用米饭作赋形剂,搓成两头尖棱形钉剂,每支长4厘米,中间直径0.3厘米,重约0.72克,可视癌疡大小插入2--3个半枝,隔日换药1次。
中药知识必学:蜈蚣
中药知识必学:蜈蚣2篇蜈蚣是中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很多药用价值。
本文将通过两篇文章,介绍蜈蚣的分类、功效与作用,以及常见的中药配方与注意事项。
蜈蚣是一种昆虫,属于多足纲的蜈蚣目。
它的身体长而扁平,通常有30多对条纹状的脚,个头比较大。
蜈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地区。
在中药中,蜈蚣一般指的是中华蜈蚣,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蜈蚣具有辛温、有毒的特性,主要功效为驱风镇痛、祛风除湿。
它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肺痿咳逆、跌打损伤等疾病。
蜈蚣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在中药理论中,蜈蚣属于毒药,但是在正确用药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蜈蚣常常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形成一些常用的中药配方。
比如与白芷、防风、桂枝等药物组成的桂蜈汤,用于治疗风寒湿疼引起的头痛、身痛等症状。
蜈蚣还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制成膏剂、丸剂等剂型,便于外用。
在使用中药配方和制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用药。
在使用蜈蚣或蜈蚣相关的中药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蜈蚣具有辛温、有毒的特性,不宜过量使用。
同时,蜈蚣是一种热性药物,故体质虚弱、气虚体质的人应慎用。
此外,蜈蚣对孕妇和儿童来说也不宜使用。
另外,蜈蚣有较高的致敏性,对蜈蚣过敏的人应忌用。
总结起来,蜈蚣作为中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正确使用蜈蚣可以达到驱风镇痛、祛风除湿的疗效。
在使用蜈蚣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来合理用药,并注意其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中药使用时需要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提醒】中药蜈蚣用药经验药物基源]蜈蚣为蜈蚣科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mutilans L ,Koch 的干燥全虫。
俗呼为百脚。
多产于江苏、浙江、四川、湖北等地。
味辛,性微温,有小毒,人肝经。
张锡纯氏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
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
[本品功用]熄风定痉:凡风动抽制或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诸药无效者,增用本品,多奏殊功。
开瘀解毒: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
对于癌肿(如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配合木鳖子、炮山甲等品,临床初步观察,有控制发展、改善症状的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本品“最能伏蛇”,是治蛇咬中毒的要药。
对肺结核的潮热,服用本品也有缓解之作用。
舒利关节:对类风之关节变形,拘挛不利者,甚有助益。
杀灭孕卵:《别录》曾提到其有“坠胎,去恶血”之功,近人用于宫外孕之孕卵未终绝者甚效,可以相互印证。
现代研究]本品含有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等,对皮肤真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用蜈蚣粉内服治疗骨结核时,两周后首先觉饮食增加,面色转红,其损坏组织部分,新生肉芽增生;续服之,体重、精神均增长。
由此证明,蜈蚣不但无毒性,尚有增强体质的作用。
用法用量]本品大量内服,如一次超过十条,每致引起周身红色斑块;其斑块比黄豆大,压之褪色,而以肘、膝关节部为多见;停药二、三日后,可自行消失。
其机理尚不明了,可能为溶血蛋白质的毒性作用。
因此对剂量需注意掌握,一次煎剂不宜超过十条,散剂不超过 4 克,且孕妇须慎用。
入药时不必去其头足,否则反损药力。
作丸散内服,较汤剂之功为强。
[临床应用]口眼歪斜此症中医责之于风,但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需辨病辨证施治。
蜈蚣祛风和络,对风中经络而致口眼歪斜,即所谓周围型面瘫的初起,用之多收良效。
我常用的处方是:生蜈蚣粉 2 克,以防风、僵蚕各9 克,制白附子 6 克煎汤,分二次送服。
骨痨、瘰痨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以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淋巴结核,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该所曾通过实验证明,“结核散”的酸性酒精浸出液,在试管内有抑制结核菌生长的作用。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其对骨痨及瘰疬均有疗效。
处方:蜈蚣、全蝎、地鳖虫按比例(比例标准为44 :50 :44 )混合而成,共为细末。
成人每次10 克(妇、儿酌减),混入鸡蛋内搅匀,煮熟服用,日服三次。
原方服量较大,每日总量达30 克,且为散剂。
我们使用时仅用其半量,亦有疗效。
可以酌减其用量。
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结核科用蜈蚣油膏治疗颈淋巴结核的经验。
其治疗方法:取蜈蚣一条,焙干,去头足,研成细末,用植物油20 毫升搅烂均匀,外敷于肿大之淋巴结处,每日一次,10 次为一疗程。
癫痫、惊搐龄、病情增减用量),一日三次,开水送下。
经动物实验证实,此二药对中枢神经兴奋剂引起的惊厥,具有明显的对抗的作用。
对癫痫以蜈蚣、全蝎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 1 〜 3 克(按年经常发作者,持续给药,可减少或制止其发作。
对小儿乙脑或高热惊搐,于辨证施治的方药中参用此二药,有止搐缓惊之工。
又方用蜈蚣、僵蚕、全蝎、朱砂、钩藤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服 1.5〜3克,日2〜3次,对小儿惊风抽搐亦有效。
毒蛇咬伤中毒蛇毒中毒,不仅局部剧痛、漫肿,而且很快出现一系列风”象(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头目胀大如斗感,斜视,四肢麻痹,抽掣,烦躁不宁,甚则昏糊谵妄,不即救治,每致死亡,蜈蚣为多种蛇药验方的主药之一,能克制蛇毒,控制上述症状;其用法是,制成粉剂,每服2〜 3 克,一日四次。
但如症情严重者,尚需配合有关抢救措施,方可转危为安。
乳痈乳痈即乳腺炎,初起漫肿疼痛,结块坚硬,不即消散,每致化脓。
蜈蚣具有开瘀解毒、消痈散肿之功,用之奏效较速,处方:蜈蚣两条,全蝎四只,焙存性,研细末,分二次黄酒送下,另:蜈蚣置于瓦上烤枯研细末,用凡士林配成20 %蜈蚣纱布条备用。
对乳腺炎已化脓溃破者,局部清洗后填塞此纱布条,每日一换,能拔毒促进愈合。
小儿消化不良浑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蜈蚣儿茶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30 例,其中年龄最小 3 个月,最大两岁。
主要症状为腹轻度脱水12 例。
处方:将蜈蚣用文火烘干(黄而不焦),与儿茶共研细末。
在综合疗法(加强护理,脱水者补液等)基础上,口服蜈蚣儿茶散,每日三次。
剂量: 6 个月以下,每次服蜈蚣0.2克,儿茶0.125克;6〜12个月每次服蜈蚣0.4 克,儿茶0.25克;1〜2岁,每次服蜈蚣0.6克,儿茶0.25 克。
疗效 1 例服药一日后中断外,余29 例均短期临床治愈。
泻,呕吐,小便减少,其中重度脱水 6 例,中度脱水 2 例,口疳考《别录》曾提到蜈蚣“疗心腹寒热积聚”,说明此药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今伍以收敛止泻之儿茶,一温一寒,开一收,共奏和调中州之功。
如属脾虚者,又宜参用健脾运中之品,如白术、木香之类。
口疳糜烂,取蜈蚣粉,加梅片少许,以鸡蛋清调搽,一般收无论生于手部或足底,用蜈蚣粉加5%冰片,置于鸡眼,以胶布封固,数日后可软化脱落。
(胶布必须贴牢,贴紧,否则无效。
)百日咳百日咳:俗称“顿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
单方蜈蚣、甘草等分,研为细末,每次1〜2岁用1.5克,3〜4岁用2克,一日三次,连服5〜7天。
一般效果较好。
方中蜈蚣解痉定咳,甘草润肺止嗽,者相辅相成。
疝气疝气:俗称“小肠气”。
处方:蜈蚣一条,蝎子一个,臭椿树皮内的白皮适量,共研为细末,黄酒或开水送服,安卧得微汗可缓解。
宫颈癌宫颈癌延至中晚期而失去手术时机者,用中药泄浊解毒,破坚化瘀,调理冲任,有一定疗效。
山西医学院一附院治疗此症的经验,值得学习与试用。
1 )宫颈癌汤:蜈蚣两条,全蝎 3 克,昆布、海藻、香附、白术、获苓各 4.5 克,白芍9克,柴胡 2 克,当归6克,水蒸服。
每日服1〜2 剂,并可随症稍作加减。
2 )外用药粉:蜈蚣 2 条,轻粉3 克,冰片0.3 克,麝香0.15 克,黄柏15 克,或加雄黄15 克,共研细末。
其用法是:以大棉球蘸药粉送入穹窿部,紧贴宫颈,开始每日上药一次(经期暂停),以后根据病情逐步减少次数,直到活检转为阴性。
效果:共治疗宫颈癌10 例,均健在,最长者已达9 年。
本方对宫颈糜烂也有效。
宫外孕孕卵未终绝者宫外孕孕卵未终绝者:宫外孕孕卵未终绝者,用宫外孕方(丹参9〜15克,赤芍、桃仁各6〜9克,乳没各3〜6 克)加蜈蚣2〜4条(研冲),三棱、获术各3〜9克,牛膝 6 克,能使孕、卵终绝而康复。
下肢溃疡患部用金银花、野菊花适量煎水冲洗净后,撤上蜈蚣粉末适量,再用膏药复盖。
每日换一次,10 天为一疗程。
此法有化瘀解毒,促使溃疡愈合的作用。
皮肤癌山东昌潍地区人民医院先用蜈蚣治疗胃溃疡恶性变取得了效果,后又发现对乳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都有定疗效。
近年来用蜈蚣制成注射液治疗皮肤癌 5 例,均获治愈。
其方法是:用蜈蚣注射液,于癌肿基底部做浸润注射,每天一次,每次2〜 4 毫升;若癌肿面积大,可用注射用水稀释,以尽可能全部浸润癌肿基底。
一般于注射30 次左右,癌肿开始干燥萎缩脱落,60 次左右癌细胞消失;然后停止注射,溃疡面给予一般、外科换药,至疮面愈合为止。
副反应:发热、寒战,多于注射数分钟后开始(并不是每次注射均发生),经30〜60分钟即自然缓解。
此种不良反应是否与蜈蚣的有毒成分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
第二批制剂经过活性炭吸附后,既无反应,也无疗效,说明有效成分丢失。
慢性骨髓炎蜈蚣10 条,研粉,装入胶囊内,分为7 等份,每日服1份;外用凡士林纱布条蘸上蜈蚣粉未,填入疹管内,每日换药一次。
馒性溃疡、疖肿、针伤感染馒性溃疡、疖肿、针伤感染,用活蜈蚣两条,浸于二两菜油中备用(时间长些为好)。
此油功能解毒消肿,拔脓生肌,凡慢性溃疡、疖肿、外伤感染均可用其外搽患部,每日次。
此外,化脓性指头炎,应用“蜈蚣套”,可消炎、解毒,提脓、止痛。
其法是:用蜈蚣一条(焙干),松香18 克,共研细末混匀,倒入盛有开水的钵中,粉末在热水中即自然溶成胶状,粘结成团。
然后将此粘团趁热捏塑成指套的形状、套在患指上,冷却后固定成型即为“蜈蚣套”。
用于脓肿未溃者,少则二、三天,多则五、六天,即可自行破溃,提出脓液;破溃前每月取下指套一次,将患指用温开水洗净。
对脓肿破溃或已切开弓流者、每日早晚两次取下指套,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将患指及指套内的脓汁冲洗干净。
最初脓汁较多)以后便很快减少,且创面红活,一般经10〜20 日痊愈。
脱发、斑秃用活蜈蚣十余条,侵入半斤豆油中;三日后用棉球蘸油涂搽患处,一日二次。
连用7〜14日。
按照临床观察,此油具有促进毛发再生的作用。
是否由于活蜈蚣浸入豆油后,其嘴内释放的一种淡蓝色毒液,具有促生长素,值得探索。
慢用蜈蚣散治疗慢支115 例,总有效率达92 %。
唉蚣条,用瓦斤焙干为末,把鸡蛋打开一小孔,将蛋清倒出少许,再将唉蚣末置入鸡蛋内,封口蒸熟,每天早晨以温开水送服腋5 夫,间隔 2 天为一疗程,连服 5 个疗程。
15 岁以下,50岁以上每日服一个;16〜49岁每日服2个。
怠馒性肾炎用民间验方蜈蚣蛋治疗急慢性肾炎36 例,治愈35 例,1 例无效。
蜈蚣一条,生鸡蛋一个,将蜈蚣去头足,焙干为末,纳入鸡蛋内搅匀,外用湿纸及黄泥土糊住,放灶内煨熟,剥取鸡蛋吃,每日吃一个,七天为一疗程,病不愈隔三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本方治疗前均有浮肿、腰酸、纳呆、精神呆滞等症状,并经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慢性肾炎,始服本方。
治疗中嘱患者休息,低盐饮食,不配合其他药物。
一般2〜3个疗程治愈,少数4〜6个疗程治愈。
据观察,本方对浮肿的消退和尿蛋自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
但如服后有肤痒不适者,乃是动物异体蛋白过敏反应之症,应予停服。
病毒性疱疹蜈蚣10 克研细末,麻油调搽。
日 2 〜 3 次,效佳。
[按语]按:先师章次公先生,以善用虫类药治疗部分顽症而著称。
如治一患者,头痛如劈,呕吐频频,呻吟欲死,除予养血平肝法风的汤剂外,先用炙蜈蚣一大条,冰片0.7 克,研极细末,每三小时伺鼻一次。
伺后连连打嚏,移时头痛大减,呕亦渐定,两日即痉。
此法亦可供临床参考。
又按:全蝎与蜈蚣同袪风定痉、解毒消痈药,然其作用,不尽相同:全蝎以定惊、缓搐溺瘛疯见长;蜈蚣则以解毒开瘀之功为著。
故风动痉厥用全蝎。
如为热盛生风者,以有“热毒”肆扰,伍用蜈蚣,其效更彰。
而外科解毒消痈,则蜈蚣独擅其长,尤善解蛇毒。
凡惊厥而见眼斜视,上视、昏厥不醒者,以全蝎最妥;见躁狂烦乱者,则蜈蚣见胜,恽铁樵氏曾指出蜈蚣与全蝎之异同说:“此数种虫药之中,亦有等级,蜈蚣最猛,全蝎最平。
有用金蝎、蝎尾不能制止之风,用蜈蚣则无有不制止者,然亦有宜有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