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反修时期对苏联文学的逆反式接受

合集下载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文学院播音主持专业12090505 侯亦泽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互为对方最大的邻邦,两国之间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交往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注定是密切的,然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两国间的文学交往所呈现出的起伏跌宕,所具有的强烈的戏剧性和浓厚的传奇色彩,却是世界文学关系史中所罕见的,让人喟叹不已,回味无穷。

相比较而言,中国对俄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起步较晚,直到19、20世纪之交才开始,据戈宝权先生考证,最早进入我国的俄国文学作品是发表在上海广学会校刊《俄国政俗通考》中的3篇克雷洛夫寓言,时间约在1900年。

而上海学者陈建华先生通过考证,却将俄罗斯文学进入中国的时间推前的近30年,他发现,最早的汉译俄国文学作品应该是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俄人寓言》,该译文载于《中西闻见录》创刊号,发表的时间是1872年8月。

也就是说,到今天为止,俄罗斯文学进入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了130余年的历史。

第一个单行本的汉译俄国文学作品是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这部由上海大宣书局于1903年出版的译著,还有一个长长的书名:《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一名花心蝶梦录》。

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的正式接受,是从译介‚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开始的,这不仅是一个惊人的巧合,同时也构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开端。

伴随着磅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俄罗斯文学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在中国传播开来。

俄罗斯文学落脚于这一时期的中国,可谓适逢其时,因为它呼应了当时中国和社会和政治需求。

‚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风雨飘摇,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寻求救世的良方,而一贯以变革社会、介入生活为己任的俄罗斯文学,自然更让国人感到亲近。

鲁迅说,俄国文学让我们感到亲近,‚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的读者大众,是一向不用自私和‘势力眼’来看俄国文学的。

我们的读者大众,在朦胧中,早知道这伟大肥沃的‘黑土’里,要生长出什么东西来,而这‘黑土’却也确实生长了东西,给我们亲见了:忍受、呻吟、挣扎、反抗、战斗、变革、战斗、建设、战斗、成功‛。

政治文化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俄苏文学的接受

政治文化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俄苏文学的接受

化 语 境 中展 开 的 ,2 世 纪 中 国文 学 由此 呈 现 出 0 鲜 明 的 政 治 色 彩 。政 治 化 思 潮 影 响和 制 约 着 2 0
世纪大 多数 年 代文 学 的 基本 走 向 。然 而 ,对 中 国
文 学政 治化 传 统 的认识 ,我 们 总 习惯 于从 政 治制
度 、政 治 实 践这 些 政 治 中 的 “ 件 ”来 进 行考 硬 察 ,而缺 乏从 政 治文 化 更 不用 说 从政 治心理 这 些 政 治中 的 “ 件 ”来 进 行透 视 。研 究 视 角 的选择 软 总 是影 响着 我 们对 研 究对 象 的认 识 程度 。本 文选
文艺的影响 。对 俄 苏文学作 品的译介 更是如 火如茶 地进行 。文章从政 治 文化 的 角度 出发 ,全 面考 察 了2世 O 纪5 年代 中国对外 来文学 的接 受情况 ,揭 示 出2世 纪5年代 中国文 学接 受和文 学创 作鲜 明的文化特质 。 O 0 0 关键 词 :政治文化 ; 中国文学;俄 苏文学;文化特质 中图分类 号 :I0 . 2 67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 0 -0 l 2 1 )0 -0 7 -0 0 9 3 2( 0 0 4 0 6 4
苦 难 的 中 华 大 地 荡 漾 的 是 欢 声 和 笑 语 。 在 当
时 ,无 论 是 工 人 、 农 民还 是 知 识 分 子 ,对 新 中 2 世 纪 5 年 代 中期 , 政 治 文 化 的 研 究 开 始 O 0 在美 国兴起 。这 一 时期 ,美 国的 ~批 政 治家 们在
国 的 前 景 无 疑 是 充 满 信 心 的 。这 种 信 心 除 了来
择 从 政 治文 化 这 一 视 角 来 探 讨2 世 纪 5 年 代 我 O 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第二十三章1949—1976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

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作题《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学》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作题《新的人民的文艺》。

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第二次文代会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第一次文代会的影响:1.思想的转变,由百音竞赛转变一种声音 2.共和国文艺发展蓝本被定为延安文艺模式3.文学进入狭窄的发展渠道,众多文学资源被否定3.文学模式建立,文学进入体制化阶段2.第二次全国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6日在北京召开。

中心议题:繁荣创作背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文学艺术内部的改革。

第二次文代会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3.第三次全国文代会:1960年7月22日到8月13日。

背景:与苏联的公开论战进入备战状态,中国思想文化界贤妻“反修”斗争。

4..文艺界的三次批判:(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毛泽东社论宣告《武训传》三重罪:1.狂热宣传封建文化,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改良主义。

2.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以农民斗争的失败为反寸,歌颂武训精神3.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丧失了判断能力。

(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1954年,文艺界开展了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评,其中以山东大学毕业的两位文学青年_李希凡_、_蓝翎_发表的《关于〈红楼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两文最具代表性。

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

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

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作者:罗平汉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5年第7期罗平汉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问题,强调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并以此作为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举措。

1963年12月和1964年6月,毛泽东两次就文艺问题做出批示,由此引发了文艺领域的批判运动。

“大写十三年”与批“鬼戏”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对文艺问题给予了相当关注。

1962年12月21日,他巡视华东各省以后,就文艺问题发表意见说:对资本主义要有一些人专门研究,宣传部门应多读点书,也包括看戏,有害的戏少,好戏也少,两头小中间大。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多起来,有点西风压倒东风,东风要占优势。

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的柯庆施听了毛泽东这番话后,立即做出反应。

他在1963年元旦上海市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意思是指文艺作品要以新中国成立13年为核心题材。

他反复强调,这是依据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毛泽东的指示。

柯庆施解释说:“旧社会只能培养人们自己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思想。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才能开始树立。

”“解放十三年来的巨大变化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在这样伟大的时代、丰富的生活里,文艺工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伟大时代的作品。

”“今后的创作上,作为领导思想,一定要提倡和坚持‘厚今薄古’,着重提倡写解放十三年,要写活人,不要写古人、死人,我们要大力提倡写十三年。

”同年2月召开的春节团拜会上,柯庆施又对上海文艺界人士说:因为没有人提倡写十三年,所以我来提倡;你们如果写了十三年的戏,我就来看,不演十三年的戏我就不看。

而此时,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则仍然强调要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

1963年2月8日,周恩来在出席首都文艺工作者元宵节联欢会讲话时说,文艺界各个方面如何去体现“双百”方针,为工农兵服务,到群众中间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些仍是文艺界当前重要的课题。

回顾与展望——反思前苏联文艺学及对中国文艺学自身发展的建议

回顾与展望——反思前苏联文艺学及对中国文艺学自身发展的建议
收稿 日期:2 0 0 6—5— 1 8
外还有 巴人据解放 前所写 的 《 文学读 本 》和 《 学读本 续 文 编》 重 新改写成 的 《 。 文学 论》一 书和吴调公 的 《 文学 分类
作者简介:李冬梅 (95一) 1 7 ,女,海南儋州人,琼州大学中文系 讲师。
维普资讯

对前苏联文艺学模式的理解
早在 2 世纪 4 年代 , O O 前苏联就 已经具有 了大学教材性 质的文艺理论著作 。 就是 季莫菲耶夫 的 《 这 文学原理 》 。季 是 当时苏联屈指可数 的文学理论家之一 . 由于他在前苏联文
马克思主义是 l 9世纪 的时代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
创立 的马克思主义在美 学和文艺学上 的贡献 , 主要是提 出了
思考 和研究 的基本立 场和方法 。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 文艺 学这个 概念也许并不确切 ,因为在苏联漫长的历史 中,文艺 学的发 展并不都处于一种单一 的模式之 中。 所谓 “ 苏联模式” 之说 .是苏联之外 的人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概括性 、轮
艺学界所享有的声誉与地位。 使得他的 《 文学原理》一书在
自进入近代社会 以来 . 日 在 益强劲 的西风吹拂下 ,中国 近现代文艺学是在以西方文艺学为主的外来日渐强 O O
劲 .新 中国成立以后 ,前苏联 文艺学成为 中国当代文艺 学建
规律简 单地套用到个别事物上 , 因而 忽略 了对文艺特殊性质
维普资讯
第 l 3卷
第 3期
琼州大学学报
Jun l f o gh uU iesy ora o n z o nv rt Qi i
V l 3 O _l .NO .3
20 0 6年 6月
J n .2 0 ue 0 6

中国文艺“反修”时期对苏联文学的“逆反式”接受

中国文艺“反修”时期对苏联文学的“逆反式”接受
向 的 批 判 也 悄 然 运 行 。从 1 5 9 9年 至 1 6 9 0年 以 后 ,
中苏矛 盾 逐步 公开 化 , 中国 开始 编 选 出版 后 来 被 称 为“ 皮 书” “ 皮 书 ” 黄 或 灰 的苏 联 文 学 作 品 , 文 艺 为 “ 反修 ” 供资 料 , 就 开 始 了长达 二 十 多年 的 中苏 提 这
三种 类 型 :

软 骨头 …… -1 这 话 , 疑 给 当时 正 在 指 责 苏 共 领 E3 1 无 导 背叛革 命 、 败坏 布 尔 什 维 克 精 神 的 中 国提 供 了论 据, 因而 为 当时许 多评 论 文章所 积极 引 用 。
另 一类 在 苏 联 国 内引起 争 论 的作 品 , 则是 反 思 和 批判 斯大 林 时代 的错误 的“ 冻 ” 解 文学 。如爱伦 堡

分两 类 : 一种 是 站在 斯 大 林 模 式 的 传 统 “ 会 主 义 ” 社
立场 上 , 判 、 击 当前 苏联 现实 的作 品 。如 B・柯 批 抨 切托 夫 ( ・K q TB 的 长 篇 小 说 《 尔 绍 夫 兄 弟 》 B o eO ) 叶
( pT nEp BI 、州 委 书 记 》C K e a b K M ) B ab mo b)《 ( e p ̄ a O a O6
在 工作 中 、 日常 生 活 中跟 阻碍 苏 维 埃 社 会 向共 产 在 主义迈 进 的逆 流所作 的坚决 斗 争 。 C5 0 说 中的 -K85 小 ]99
情 节 以及 主人 公们 的言 论 , 常 表 现 出对 过 去 时 代 经 生活 与革命 精 神 的怀 念 , 对 现 在 生 活 的不 满 。如 和
等 。 中国方 面 出版 这 类 书 , 以正 面 肯 定 和 赞 赏 的 是

1949-1976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1949-1976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新侨会议:196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 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座谈会议 上的讲话》,随后,中央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 的意见》,即《文艺八条》。 在创作和批评方面、在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工作领导 方面,提倡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自身规律。 ○广州会议: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 作座谈会,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正确评价和对待知识分子,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 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讨论文艺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 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写好“中间人物” 的理论思想。
十、建国27年文学精神的整体特征
一、文学观念上,属于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文学理论体系,奉行马克 思主义的历史-美学观。但在具体操作中,注重 内容判断,而忽视审美分析。 二、创作方法上,采用现实主义,具体为革命 现实主义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时与革命浪漫 主义相结合。艺术价值标准是真实性与倾向性的 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但在具体操作中, 注重思想性与倾向性,忽视真实性与审美性。 三、文学方向上,提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 工农兵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
3.文革期间,彻底与“旧文化”决裂, 激进派在空白的地基上创建“真正的 无产阶级文学”。
四、“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中心作家”:新中国 成立以后,由于政权更迭而 使文学出现了重大转折,现 代文学的一批重要作家迅速 边缘化,而继承延安文学传 统的作家和四、五十年代之 交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经 历“中心作家”。 如郭沫若、柳青、粱斌、周 立波、贺敬之、郭小川等。
四、思想内容上,着眼于反映社会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生活以及实现新中国而 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以歌颂为主,实际上 是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但在操作中却 演化为题材决定论。 五、人物表现上,刻画以工农兵为代表的新 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要求尽可能回避英雄 人物的缺点,但在现实中,却被机械的理解为 “三突出”。 六、文学形式上,采用接近中国大众审美趣 味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但在现实 的创作中,却一味的拔高古典形式,反对“五 四”新文学所开创的文学形式和内涵。

苏联文学决议与中国五十年代的文学批评

苏联文学决议与中国五十年代的文学批评

苏联文学决议与中国五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作者:庄桂成来源:《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摘要:苏联历史上曾发布了许多文学决议,这些决议传入中国后,对中国1950年代的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文学批评理论的政治化、解决文学问题手段的政治化以及写英雄人物的问题等。

苏联文学决议之所以会对中国50年代的文学批评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除了政治上的提倡这种外部原因之外,还有其自身的文化发展逻辑。

中国照搬苏联的文艺政策,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势下,迅速解决和处理了某些新出现的文艺问题。

但是,这种照搬也留下许多弊病。

关键词:苏联;文学决议;文学批评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11-0121-05一苏联自十月革命以来,在文学艺术方面形成了很多决议,例如20世纪20年代有《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俄共中央的信》、《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俄共(布)中央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八日的决议》,20世纪30年代有《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联共(布)中央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的决议》等。

后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联共(布)中央又针对具体的文艺问题,先后出台了很多文学决议。

但对中国50年代文学批评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是苏联40年代末期的文学决议。

二次大战结束后,苏联进入了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全体人民为实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新的五年计划(1946-1950年)而奋斗。

而从1946年至1949年,联共(布)中央就文学、音乐、电影和戏剧的现状及其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决议,这些决议先后有:《关于〈星〉和〈列宁格勒〉杂志——联共(布)中央一九四六年八月十四日的决议》、《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的决议》、《关于剧场上演节目及其改进办法——联共(布)中央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六日的决议》、《关于影片〈灿烂的生活〉——联共(布)中央一九四六年九月四日的决议》、《关于穆拉杰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联共(布)中央一九四八年二月十日的决议》、《关于〈鳄鱼〉杂志——联共(布)中央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一日的决议》、《关于〈旗〉杂志——联共(布)中央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一日的决议》等,此外,联共(布)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人日丹诺夫还就其中的某些决定作了专门的讲话或报告,如《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的报告》、《在联共(布)中央召开的苏联音乐工作者会议上的开幕词》、《在联共(布)中央召开的苏联音乐工作者会议上的发言》等。

中国文艺“反修”时期对苏联文论的“逆反-错位式”接受

中国文艺“反修”时期对苏联文论的“逆反-错位式”接受

个庸人 , 但他却统治苏联达 1 8 年之久 , 成为斯大林之 表 现“ 人 民英 雄 主 义 ” 的“ 军 事 爱 国 主义 题 材 ” 作 品。 后 在位 时 间最长 的领 导人 , 这 不能不 归 功于 历史 赐 予 相 对 于“ 解 冻” 时期苏联 文 学暴 露社会 阴 暗面 , 表 现生 他 的机 遇 , 以及 他 所 奉行 的左 右 逢 源 、 不 偏 不 倚 的 中 活 中卑微可怜小人物的灰暗色调, 勃列 日 涅夫时代 的 庸 之道 。勃 列 日涅夫 并没 有什 么治 国理 念 , 其惟 一 目 苏 联文 学可 以说 又抹 上 了一层 虚假 的亮色 , 重 新披 上 标就 是维 持 苏 共 领 导 层 的 平 衡 , 保 住 自己 的 统 治 地 了带有 理想 主义 光辉 的 、 自我 陶醉 的华 丽外 衣 。 位 。他 一方 面顺 应苏 共上 层一 批保 守派 老人 的意 愿 , 而 当时 的中 国 , 同样也 看 到了苏联 在建 设社 会 主 反 对赫 鲁 晓夫 的全 面非斯 大林 化 , 在 国 内强 调 党 的领 义 道路 上存 在 的 问题 , 看 到 了斯 大 林 逝世 后 , 特 别 是 导 和共 产 主义意 识形 态 的统治 ( 尽 管这种 宣 传 经常 是 赫 鲁 晓夫公 开C H : N斯 大林 之后 , 国际共产 主义 运 动遭 空洞的 、 不 切实 际 的 ) , 在 国 际上努 力保 持苏 联 在美 苏 遇 的思 想混 乱 和 实 践迷 茫 。但 中 国方 面 认 为造 成 这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1 0 基金项 目 - 国家社会 科 学 基金 重 大项 目“ 二 十世 纪 域 外文论 的 本 土化研 究” 子课 题 “ 俄 苏文论 研 究 中的 本 土 因素研 究 ”

1949~1989年文学思潮

1949~1989年文学思潮

• 对人道主义的不同理解: • 朱光潜:“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 切的地位”,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目的,人的价 值就在于他自身。 • 周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 胡乔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提法。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 (一)本时期文学思潮的特点 • • • 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2、文学的本体性问题备受关注。 3、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变化。
怎样看待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 讨论的结果是:逐步接受了现代派。
(二)关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问题的讨论 • 由第四次文代会引发,1981年讨论大规模展开。 • 讨论的焦点: 新人形象问题 • 讨论的主要问题: 时代对新人的需求、什么是新人形象、如何 处理新人形象、新人与时代、理想的关系,新人 的审美价值等 • 讨论的结果: 强调文学对普通人生的关注,否定了“高大 全”的人物,多塑造复杂性格的、立体的人物。
2、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 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 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 主义的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 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 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 提倡者的代表性文章: 韩少功《文学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 类》、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郑万隆《我的 根》、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 • 共同观点: 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 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 与“世界文学”对话。 • 诘难和批评: 唐弢《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李泽厚《两点祝愿》
• 3、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热 • 文化寻根是“新儒学”文化思潮诞生后,由 海外学者发起的,自五四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 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文化运动。 • “寻根”文学则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 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的“有意为之”的文学流派。 • 文化寻根的引领者是一批新锐作家,它反映 了在时代价值转型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文学干预 现实的努力。而批评家则对之表示了怀疑。

鲁迅文学奖鲁迅对苏联文学的认识与译介

鲁迅文学奖鲁迅对苏联文学的认识与译介

鲁迅文学奖鲁迅对苏联文学的认识与译介作者:袁荻涌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4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鲁迅翻译了大量的苏联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如雅各武莱夫的《十月》、法捷耶夫的《毁灭》、班台莱耶夫的《表》、淑雪兼珂(今译左琴科)的《贵家妇女》、《波兰姑娘》,卢那卡尔斯基的《艺术论》、《文艺与批评》,布哈林的《苏维埃联邦从maxim Gorky期待着什么》等。

1933年1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了苏联小说集《竖琴》,内收作品10篇,其中有7篇为鲁迅所译,涉及的作家有札弥亚丁、伦支、斐定、雅各武莱夫、理定、左祝黎、英培尔。

同年3月,良友又推出第二本苏联小说集《一天的工作》,9篇小说中有8篇为鲁迅翻译,介绍的作家有毕力涅克、绥甫林娜、略悉珂、聂维洛夫、玛拉式庚、孚尔玛诺夫(今译富曼诺夫)、唆罗珂夫(今译肖洛霍夫)、班非诺夫等。

鲁迅还翻译了日本学者的一些论著,如黑田辰男的《关于绥蒙诺夫及其代表作“饥饿”》,尾濑敬止的《作为批评家的卢那卡尔斯基》、上田进的《苏联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藏原外村编辑的《苏联的文艺政策》(苏共中央关于对文艺的党的政策讨论会记录)。

对其他翻译家译介苏联文学的工作,鲁迅也予以热情鼓励和支持。

从20年代中期起,鲁迅还编辑了多种译文丛书出版,其中苏联文学的数量最多。

1924年北新书局出版的《未名丛刊》尚以俄国文学为主,苏联文学只有六、七种。

1929年朝花社出版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苏联文学的种数已超过俄国文学。

第一集《奇剑及其他》收苏联小说4篇,俄国小说1篇;第二集《在沙漠上》收苏联小说3篇,俄国作品未选入。

同年光华书局和水沫书店联合出版的《科学的艺术论丛书》,收书14册,苏联论著就占了12册。

1930年上半年,上海神州国光社约请鲁迅编一套新俄文艺丛书。

鲁迅应约拟定了10种书目,定名《现代文艺丛书》,出版4种后,因国民党政府的干预而停刊。

有的译本后由其他出版社刊行。

中国文艺学发展的“本土化”路径研究

中国文艺学发展的“本土化”路径研究

中国文艺学发展的“本土化”路径研究1.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社会文化发生着戏剧性的变迁,文艺学也因此经历了多次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文艺学学科开始了“本土化”建设。

我国新时期30年文艺学的“本土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本土需要出发、偏离本土需求、回归本土需求。

这一工作表明我国的“中国特色”意识不断加强,文艺学发展的“本土化”不仅对文艺学学科发展是一件好事,而且还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好趋势。

2.文艺学发展“本土化”中国文艺学发展“本土化”的含义既包括有本土性的理论特色,又指可以指导本土化建设的实践。

20世纪50年代,“文艺学”一词从苏联引进,到60年代文艺学依然没有一点本土意识。

新时期以来,我们文艺学学科“本土化”建设才刚刚开始,这将是一段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过程,在30年的本土化建设中,出现了偏离工作需要的现象,这其实反映我国对本土化建设的迫切性,好在我们偏离轨道以后又及时回归到本土需要。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文艺学本土化建设偏离了初衷,这次的偏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学术界的浮躁、外界环境的冲击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社会的到来,大量的外来理论知识席卷而来,这一切都对中国文艺学的“本土化”建设带来冲击,本土化建设还未来得及辨认外来理论,就迷失了自己,从而出现了本土化建设的偏离。

此外,我国文艺学学术界充斥着急于成功的心理,都希望本土化建设工作尽早完成,盲目引进一些外来理论妄想加速本土化建设速度。

我国文艺学“本土化”建设偏离本土最远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

90年代末,我国文艺学学术界都慢慢冷静了下来,他们感受到了危机感,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本土化的作用,于是开始重新审视文艺学“本土化”建设工作,重新回归本土化到了。

从理论方面看来,宣传、呼吁本土化建设的口号不断被提出,本土化建设工作的呼吁程度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从行动方面看来,我国文艺学学术界着手几方面的工作:(1)不断挖掘本土传统理论资源。

关于苏联三十年文艺政策概述

关于苏联三十年文艺政策概述
1苏联作家第二次代表大会 “ 无冲突论” 粉饰现实的作用涌现 , 并且关 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条 较为明显 , 而这也引导了 1 9 5 4 年到 1 9 6 4年的改革浪潮。 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主张修改作家协会章程中对于社会主义现实 4七十年代的苏共文艺政策 主义的定义。而部分作家协会负责人的领导作风也受到了肖洛霍夫的 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总结报告上,对于克服个人崇拜的消极 点名批评 ,表达出了作家群体对于党的领导方法和文艺政策的不满情 影响进行了分析 , 并坚持了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渗透 的政策方针。 从 绪。 通过对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过程进行分析 , 可以看 出当时苏联文艺 这段时间的苏联文艺政策内容可以看出 ,苏联政党吸取了克服个人崇 界认识已经明确认识到个人崇拜主义造成的消极影响问题 ,而第二次 拜问题时的经验教训, 想利用疏导方针代替行政命令手段 , 强调 了文艺 作家代表大会上也有部分作家关于党性精神进行了反驳 ,但在争论的 批评贯彻党的路线的重要 眭。 对于文艺批评的决议, 能够充分体现出这 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许多优秀艺术家勇于冲破庸俗社会学束缚 时期苏联文艺政策的特 点, 《 关于文艺批评》 决议中之处 , 文艺评论工 的情绪, 也为之后苏联界的思想斗争打下基础 。 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的 作者应 当克服美学和哲学理论水平的限制 ,对现代艺术过程中的各种 精神延续到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 1 9 5 6年 2月的召开 , 对于斯大 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 明确现代艺术的倾向和规律性, 促进艺术家扩大思 林个人崇拜问题的深入探究,对斯大林的功过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都 想视野 , 提高思想评价的准确性 , 并在社会分析的深度方面应当与美学 进行了尖刻批评。 而对斯 大林个人崇拜问题的批评 , 也引起了苏联国内 标准相结合 。 外的政治震动 , 以及底层群众的思想混乱 , 社会各阶层认识开始对社会 5八十年代以来的文艺政策 主义的成就产生质疑 , 而国际方面由于匈牙利事件和波兰事件的产生, 苏联宣传机构始终在强调国家国际关系的紧张,而意识形态的斗 帝 国主义势力在苏联境 内掀起反共潮流 ,更是加剧了苏联文艺界的思 争也更加激烈,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环节也需要更好的为党 想混乱现象。 在文艺创作方面 ,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对于官僚主义 的政策进行宣传 ,对于文学艺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i f  ̄ J , 发挥的思 等社会弊端进行了彻底揭露 , 暴露了现实生活的阴暗面。 在克服斯大林 想道德教育职能进行了提升 , 而党的文艺政策也吸收了历史经验教训, 个人崇拜问题 的过程中 , 文艺界中许多作家得到平凡, 并且对许多艺术 强调了文艺政策的连续性 ,在苏联文艺政策历经七十多年的演练历程 品的错误评价也得到了纠正。苏共二十大代表大会在苏联文艺界的发 中, 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仍处 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文艺界的许多作家开始了走 向另一种 于探索过程 , 创作方法的多元化 , 以及社会主义的开放性体系仍具有广 极端 , 对于政党文艺政策的领导作用全盘否定, 并开始质疑列宁关于共 泛争论 , 关于文艺政策和文学创作之间的矛盾也并没有的得到解决 , 但 产主义文学艺术党性原则的论述 , 强调文学创作 的自由性, 对于社会主 苏联文艺政策的经验教训, 值得我们去全面深入研究 , 充分挖掘参考价 义建设 的成就进行 了主要否定 , 过度揭示苏联社会的阴暗面 , 却并没有 值。 明确的认识到苏联社会的主导方面 ,在这一时期苏联文艺界的思想斗 6跨文化视野的中苏文艺政策比较 争极为激烈, 许多作家因此而迷失了创作方向。 6 . 1文艺批判。苏联在文化方面对中国有着重要影响, 而这种影响 2苏联文艺界的“ 反修斗争” 作用在文艺领域表现最为提出, 苏联文艺批判运动的出现 , 也造成了中 苏联文艺界的反修斗争是从 1 9 5 7 年8 月真理报发表《 文学艺术要 国 6 O年代对一系列文艺作品的批判 , 这种文艺批判运动是中苏文艺政 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 系》 开始 , 持续到 1 9 5 9年作家第 三次代表大会 策实施的具体表现 , 也是中苏文艺政策比饺的客观焦点。 文艺批判运动 结束。 这篇文章指出某些作家在克服个 ^ 崇拜主义后 , 在一些复杂思想 是执行文艺政策的必然结果 ,主要是对文艺创作和批评 中的不良倾向 问题层面 , 产生了思想动摇 , 将严厉打击企 图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 进行批评引导, 与苏联相 比中国的文艺批判运动 , 主要体现在党内权力 的机会主义分子 。 反修斗争的过程中 , 对于文化部和各出版社也i 亍 了 斗争方面, 使得文艺批判复杂化尖锐化 , 突出了文艺的政治性。 批评, 否定了出版社的盈利 目的, 对于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思想情况不够 6 . 2文化阐释。中苏文艺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 从 重视 , 在进行外国书籍印数确定的过程中, 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 许多 文化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中国作为后期的社会主义国 作品并不具有思想艺术方面的价值 ,而苏联读者也并不能接受这种思 家 , 在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 都与苏联具有密切联系, 而相应文艺政 想倾向。 并且对 出版社在进行外国作 品出版进行了要求 , 需要出版社在 策的实施也会受到苏联的影响,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错位 , 将文艺与政治 进行发行时应当附有序言或评论文章, 对书籍进行全面分析 , 避免苏联 的关系简单化 , 并违背了文艺创作规律 , 将文学艺术作为权力斗争的工 读者产生错误认识 , 还应当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评论工作 , 提高劳动 具。对于知识分子的错误定位于评估 , 也造成了文艺政策的偏差 , 如何 者的欣赏能力 , 扩充他们的文化视野 , 而最 舌苏共中央宣传鼓动部和文 全面争取的评价知识分子,也是苏联历次文艺批判过程中始终未能解 化部将对出版计划进行审查 , 各级党委也需要监督出版社工作。 针对各 决的矛盾 , 与苏联不 同中国从理论方面 , 已经认识到应当正确对待知识 种大小型刊物为满足落后趣味 , 大量发表低级庸俗作品的 现象 , 也进行 分子 , 在整体的社会氛围中形成 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风气 , 知识分子获 了批判和纠正, 由 各级党委对刊物工作进行经常 l 生 的监督。 在反修斗争 得了应有社会地位 , 并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的过程 中, 苏联文艺界受到 了重要影响, 杂志的撰稿人范围扩大 , 更多 参考 文献 的工农业工作人员需要参与其 中,而唱片曲目和发行工作也得到了监 【 1 】 吴俊 忠. 跨 文化视野 中的 中苏文艺政策比较叨冲 国比较 文学 , 2 0 0 4 督, 必须要根据文化部的推荐 曲目生产 唱片。反修斗争持续到 1 9 5 9 年 ( 4 ) : 1 1 6 - - 1 2 6 . 5 月苏联作家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 正式宣布了修正主义观点在思想 [ 2 1 周平远. 苏区文艺政策四大原则论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 层 面的 彻底失 败 。 学版 ) , 2 0 1 5 ( 1 ) : 3 1 _ _ 4 o - 3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 [ 3 】 胡 云 霞, 林 子. 苏区文 艺建设 及其影 响 f J J . 四 川戏剧 , 2 0 1 4 ( 1 1 ) : 2 5 - 2 8 �

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

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

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潮流愈演愈烈,在文学界兴起了中国当代文学要不要走向世界的讨论,回答是肯定的。

中国当代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文学影响下努力走向世界的文学,它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里,努力走向世界。

但是在我们准备好“走出去”之前,需要考虑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中国文学是否走向过世界?中国文学为什么不能大量走向世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从作品、创作方法、文艺理论等方面分析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

关键词: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正文:中国文学自古就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千百年来中西文学交相呼应,相互影响,尤其是在近代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这种影响越来越大。

胡适曾经说过:“严复是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林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

严复于1898年翻译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引进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对许多如鲁迅一般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99年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影响甚大,对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而到了“五四”前后,西方的各种思想都被先后介绍进国内,如进化论泛神论;个性主义无政府主义等。

在文学领域里,西方文学的影响更加明显。

19世纪到20世纪这百多年来在西欧活动过了的文学倾向也纷至沓来地流人到中国。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

“五四”以后,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十分鲜明的:俄罗斯文学对于鲁迅、叶圣陶、郁达夫的影响,欧洲浪漫主义对于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的影响;等等,都可以见出西方文学对于“五四”文学的催生作用。

三四十年代的创作中,屠格涅夫对于巴金、沈从文的影响,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契诃夫对于曹禺的影响,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等,都可见到西方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

解放以后,前苏联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使中国文学呈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中苏文化》与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接受(1936—1945)

《中苏文化》与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接受(1936—1945)

《中苏文化》与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接受(1936—1945)作者:魏秋菊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7期摘要:《中苏文化》是抗战时期由中苏文化协会创办的特殊刊物,旨在宣传中苏两国文化,促进两国人文交流。

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中苏文化》作为抗战历史和抗战文化的重要载体,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以《中苏文化》与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反映1936—1945年期间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的情况,对进一步发掘中苏文化、重新认识抗战文学史、解释苏联电影的工具理性在中国的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苏文化》苏联电影传播接受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065-04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来电影的日渐涌入,使得中国本土电影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舶来品电影的鲜明特征,中国电影受影响最大的要数好莱坞电影和苏联电影。

两种风格迥异的电影在中国传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中苏文化》作为当时中国文化和苏联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对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有着较为全面、客观和真实的记录。

重点回顾1936—1945年苏联电影在中国如何传播和接受,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掘中苏文化,重新认识抗战文学史,而且《中苏文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以其为基本载体和主要线索来研究1936—1945年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还有利于阐释理解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关系,丰富中国电影史的研究。

一、1936年前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接受1.1936年以前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概况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联电影就曾在哈尔滨上映,但“当时观看的人群只是中东铁路职工,不具有商业性质,社会影响也相当有限”[1]。

1924年,苏联纪录片《列宁的葬礼》开始逐步在中国一些城市上映。

1926年,在南国电影剧社的主持下,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作品《战舰波将金号》在中国非公开放映。

1931年,苏联电影《亚洲风云》(原名:《成吉思汗的子孙》)在中国的传播打破了非公开放映的局面。

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两副镜像

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两副镜像
纪二三十年代为时间范畴、以蒋光慈和茅盾为剖 析对象,集中研究俄苏文学在叙事艺术方面对中国左翼作家的 影响。文章认为,同样受俄苏文学的影响,蒋光慈和茅盾却在 创作艺术上选择了方向不同的道路。
探讨他们不同的艺术方向跟他们所受到的俄苏文学影响之间的 关系,对于反思政治观念的作用与艺术审美的突破有重要意义。 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叙事风格这三个叙事 艺术要素出发,具体考察蒋光慈与茅盾创作艺术的不同表现以 及他们的变化轨迹,并结合两人的文论思想和所受俄苏文学的 影响,分析他们对俄苏无产阶级文学理论遵从与超越的表现。
在叙事结构方面,蒋光慈早期注重以社会运动作为结构主线, 大革命失败后,他更注重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茅盾却实现了 从以写人物的现实审美感受为重到后来以政治理念为结构主线 的转变。在人物塑造上,蒋光慈早期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阶级 特征的共性图解,但它后期的作品却更追求展示生命个体复杂 而深刻的精神世界;茅盾早期作品描绘的是个体真实自然的生 命状态,后来却因为宏大社会主题的需要,更加注重描写人的 集体性和阶级性。
在结语部分,文章总结并反思了他们在生命情感和革命理念之 间、在文学的感性经验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挣扎与徘徊,还通过 分析他们的个性心理,在类型学的意义上分析了他们面对同样 的资源却走了相反的艺术道路的原因。
在风格上,总体而言蒋光慈的作品比较激进,煽动效果强烈, 到了后期,因为他对人与社会的思考更加深刻、感情更为深邃 成熟,作品因之呈现出一种冷静从容的美学特征;茅盾一直将 抒写生活实感当成创作的根本要求,因而他的小说从总体上来 看风格婉转而从容,但三十年代,他却有意识地减少了描写小 资产阶级迷茫情绪的内容,转而描写复杂的社会,并加重了世 界观的作用,作品因此充满了激越宏大的气势,但概念化的倾 向也比较明显。这些变化跟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接受了俄苏文学 的不同方面关系密切,从而形成了他们既认可政治观念的指导 又追寻艺术审美力量的复杂心态。

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

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

第45卷 第4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45 No.4 2005年7月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Jul.,2005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汪介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述在中国的译介史表明,20世纪不同时期内我国文学界对他的文学思想的接受具有不同的侧重,其中,存在着某些偏差;20世纪晚期国内评论界对高尔基文学思想也存在某些误解。

就这些问题作出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高尔基。

[关键词]高尔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国[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34(2005)0420201207[收稿日期]2005-06-02[作者简介]汪介之(1952-),男,安徽庐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伴随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曲折行程,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也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

在一个长时期内,相对于其他外国作家,高尔基文学理论与批评著述在中国的译介,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然而,由于5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文艺理论界对高尔基的片面阐释的影响,中国文学界对于高尔基的理论批评成就的了解远不是全面的,接受的偏离也在所难免。

直至20世纪晚期,致力于全面认识和准确理解高尔基文学思想的努力才开始呈现。

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却难以一下子改变,而思想方法上的简单化,则妨碍着人们校正自己的已有认识。

鉴于此,就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对高尔基文学理论的接受史,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真正走进高尔基的文学世界。

一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字在我国的译介,始于1920年。

这一年10月出版的《新青年》第8卷第2号,刊登了郑振铎译的高尔基《文学与现在的俄罗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艺“反修”时期对苏联文学的“逆反式”接受李逸津内容提要: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艺“反修”,当时翻译出版的供批判用的苏联文学作品,主要有在苏联国内引起争议的作品,揭露和谴责苏联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以及站在当时苏共立场上、维护和鼓吹苏联国际国内政策的作品等三种类型。

中国当时组织的对“苏修文艺”作品的批判,虽有批评当时苏共领导人错误路线的合理成分,但也存在着以政治评论代替艺术分析;违反常识、简单粗暴、不合逻辑;用一种错误批判另一种错误;以意识形态取代客观规律,对苏联的错误批判过度,否定改革创新探索等四方面问题。

回顾半个世纪前中苏两国文学交流中的这段不和谐插曲,可以获得两点启发,即:1)文学批评不能全盘附庸于政治,必须回归自己作为“文学的”批评的相对独立品格;2)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不会被意识形态分歧和政治偏见所湮没。

关键词:文艺“反修”苏联文学逆反接受The ―ob-receiving‖ of Soviet literature in ―Anti-revisionism‖period of Chinese literatureLi Yiji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Literature Institute, PRC, 300387)Keywords: “anti-revisionism” of literature, Soviet literature, ob-receivingAnti-revisionism of literature was commenced in 1960s in China. During that period, the Soviet literary works translated to be criticized mainly included 3 types: the works being disputed in the Soviet Union, the works disclosing and condemning the negative phenomena and the dark side of society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works sticking up for the Soviet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olicy standing in the position of the CPSU. Although there is a reasonable component which is condemning the wrong route of the leaders of USSR in criticizing the ―literature of Soviet Revisionism‖ literary works initiated by China, there are problems in four aspects: replacing the artistic analysis by political comments, violation of common sense, criticizing one error by the other, and replacing the objective laws by ideology, with over criticizing of the error of USSR, and the denial of the innovation. Reviewing this unharmonious interlude of Sino-USSR literary communion half century ago, two conclusions can be inspired: 1) Literary critics should not be the vassal of politics, and must regress to the comparative independent character as ―literary‖ criticsitself. 2) The truly valuable literature will not be covered up by the bifurcation of ideology or political prejudice. The modern literature and arts should develop the realism and people’s principle, and persist in pursuing artistic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sper our literature enterprise, and continue the 300-year lite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外文学学术交流”(09AZD52)作者简介:李逸津,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文学院教授,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俄苏文学自“五四”以来一直是中国进步文学界景仰和师法的榜样,新中国成立初期,着手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中国更是以虔敬的心态来接受和吸纳苏联文学。

在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第一届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在总结报告中说:“我们要批判地接受一切文学艺术遗产,发展一切优良进步的传统,并充分地吸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宝贵经验,务使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发生有机的联系。

”1直到1960年,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已经出现裂痕的情况下,为庆祝中苏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还出版了一本由茅盾题签的文集《苏联文学是中国人民的良师益友》,内中仍充满对苏联文学的褒扬之词。

1956年苏共20大之后,中苏两党领导层在思想政治路线上的分歧日渐加大。

中国国内开始“反右”和“反修”,对苏联文艺“修正主义”倾向的批判也悄然运行。

1958年当苏联新片《共产党员》在国内公映时,就有人写文章批判。

只是由于此时中苏关系还维持着表面良好的局面,被有关领导压了下来。

2到1959年至1960年以后,中苏矛盾逐步公开化,中国开始编选出版后来被称为“黄皮书”或“灰皮书”的苏联文学作品3,为文艺“反修”提供资料,这就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中苏文学交流中独特的相互攻讦和对峙的局面,对此,我们称之为“逆反式”接受。

中国方面第一次公开点名批判苏联文学是1963年9月号《文艺报》上发表的署名黎之的文章《垮掉的一代,何止美国有!》,文中批评了当时苏联号称“20大和22大的产儿”的一批青年诗人,如卡扎柯娃、叶甫赛耶娃、叶甫杜申科、沃兹涅先斯基、阿赫玛杜琳娜等人的作品。

嗣后,当时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张光年在《文艺报》1963年11月号上发表长篇文章《现代修正主义艺术的标本——评格·丘赫莱依的影片及其言论》,以当时“苏联新浪潮”代表人物、青年导演丘赫莱依执导的影片《第四十一个》(Сорокпервый)、《士兵之歌》(Балладао солдате)、《晴朗的天空》(Чистоенебо)为主要靶子,捎带批判了当时在西方获得好评的《雁南飞》(Летятжуравли,米·卡拉托佐夫导演)和《一个人的遭遇》(Судьбачеловека,谢·邦达尔丘克导演)等苏联电影。

20世紀60年代中国文艺“反修”时期出版的苏联文学作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在苏联国内引起争议的作品。

这类作品又分两类:一种是站在斯大林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立场上,批判、抨击当前苏联现实的作品。

如B·柯切托夫(В·Кочетов)的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Братья Ершовы)、《州委书记》(СекредальОбкома)等。

中国方面出版这类书,是以正面肯定和赞赏的态度,作为批判苏共错误路线的文学样本。

如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叶尔绍夫兄弟》的译者后记中写道:“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联的普通工人群众在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跟阻碍苏维埃社会向共产主义迈进的逆流所作的坚决斗争。

”4小说中的情节以及主人公们的言论,经常表现出对过去时代生活与革命精神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不满。

如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话剧演员古良也夫对画家卡扎柯夫说:“在二十年代,我和你父亲两人正是年轻力壮。

当时我们都觉得自己是精神的巨人,气势非凡。

我们扮演过水兵、政委,那些既是破坏者又是建设者的革命人物。

可是现在,维季卡,我尽演些没血性的软骨头……”5这话,无疑给当时正在指责苏共领导背叛革命、败坏布尔什维克精神的中国提供了论据,因而为当时许多评论文章所积极引用。

另一类在苏联国内引起争论的作品,则是反思和批判斯大林时代的错误的“解冻”文学。

如爱伦堡(И ·Эренбург)的《人·岁月·生活》(Люди, годы, жизнь)、特瓦尔多夫斯基(А·Т·Твардовский)的长诗《山外青山天外天》(За далью –даль)等。

这类作品之所以在当时苏联国内也有争议,是它们虽然呼应了苏共新政,但毕竟有动摇社会主义制度、颠覆共产党统治之嫌。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中谈到爱伦堡的《解冻》(Оттепель)时说:“我们领导层的成员,包括我自己是有意识地支持解冻的,但我们觉得应该批判爱伦堡的立场……我们担心解冻会引起洪水泛滥,我们不仅无法控制,还会淹死我们。

”6而中国方面出版这类书,则一方面反对它们对斯大林时代的丑化和攻击,另一方面把它们归结为是苏共领导集团错误路线纵容的结果。

中国文艺“反修”期间出版苏联文学作品的第二种类型,是揭露和谴责苏联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社会阴暗面的作品。

这些作品的本意一般并不是批判苏共的路线和政策,而只是批评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人性的弱点。

因而当时中国方面把这些作家也称为“苏修作家”。

但中国是把这些社会现象统统归结为苏共领导背叛马列主义原则、复辟资本主义造成的恶果,因而在评论这些作品时,往往笔锋一转,把矛头直指苏共领导的路线和政策。

如在“文革”期间出版的《苏修文艺批判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中所选录的短篇小说《低声说话的人》(Шептун)、《交换》(Обмен)等,就属于这样的作品。

其实,这些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出卖紧俏商品信息、官员利用手中职权拉关系、以权谋私等等,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以及政治上不民主,缺乏社会监督机制等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不完善的产物,在当时的中国也同样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