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争文学的三次浪潮

合集下载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结构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结构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结构作者:郝燕江西社会科学年12期字数:3428 字体:【大中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的学者研究中,只注重“苏联文学”,而忽视“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这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缺乏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全面、客观的了解。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已不再被视为唯一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昔日受到批判和否定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开始再现,所以有必要全面认识、梳理、归纳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本土文学;侨民文学;地下文学;白银时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12-0139-03 郝燕(1954—),辽宁沈阳市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江西南昌 330013)纵观20世纪俄罗斯历史,我们看到,俄罗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三次革命和一次国内战争,可谓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同样是跌宕起伏,绚丽多姿。

百年的俄罗斯文学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历史变化,也形成了其文学的多样发展。

这便构成了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结构的多元化格局。

一、“境内文学”与“境外文学”“境内文学”和“境外文学”是学者们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热门课题之一。

今天学者们更乐于采用“本土文学”和“侨民文学”的说法。

虽然在俄罗斯本土上成长起来的苏联文学,无论就作家和作品的数量还是就其达到的艺术高度来说,在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境外的俄罗斯作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五位俄罗斯作家中,就有三位是侨民作家。

因此侨民文学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先后出现过三次侨民文学浪潮,它们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第一浪潮”出现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

社会、政治的巨变使一些知识分子缺乏精神、心理准备。

他们对这场革命的意义和必要性难以理解。

俄罗斯文化(19世纪至今)-19世纪俄罗斯作家

俄罗斯文化(19世纪至今)-19世纪俄罗斯作家

•m<・如心afil滿glII.'■俄罗斯文化(19世纪至今)•I:q1■ /VI-“黄金时代”(19世纪前三、四十年)■“黄金时代”是一种约定说法。

■“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突显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标志着俄罗斯文化的成熟和繁荣。

■“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承接18世纪末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勃发势头,并为19世纪下半叶乃至后来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拓平了道路。

霧引起俄罗斯民族意识觉醒的主要事件—1812年卫国战争(亚历山大一世)―1825年十二月党人运动(尼古拉一世)越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的三大特征--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强烈的反专制制度和反农奴制的思想,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历史的进步精神。

--捍卫人的权利和尊严,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历史人物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俄罗斯文学乃至文化艺术其它类型的重要方法。

普希金(1799-183刀格林卡(1804-1857)霜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 的杰出代表 ---- 普希金 《致大海》 廳俄罗斯民族音乐之 父 --- 格林卡 令《鲁斯兰和柳德米拉》1思“白银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概念的提出针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俄罗斯诗歌。

奥楚普(1894T958)俄罗斯侨民作家■ “白银时代”的“俄罗斯精神文化复兴” 是一场对近代俄罗斯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

■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

“传统派”和“反传统派”S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的现象之一:哲学思想的活跃和繁荣。

■ B.索罗维约夫的宗教哲学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文化的思想核心和理论基础。

哲学思想的精髓:万物统一哲学思想的核心:神人论、上帝就是一切、永恒女性麗白银时代迎来了俄罗斯文学发展的繁荣, 形成了各种文学流派:--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未来主义--先锋派—新现实主义鷹风景画是白银时代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题材,其代表人物是:列维坦(1861-1900) JleBWTaH UcaaKl/lnbUM聚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风景画最后一位大师,俄国19世纪下半期最杰出的风景画家;漲出生在立陶宛山城基巴尔塔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铁路上的低级职员。

第九章 俄苏文学

第九章  俄苏文学

第九章俄苏文学1917年11月7日苏联诞生,与此同时诞生的苏联文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1、1917-1934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2、1934-1954第二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3、1954-1964 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会议4、1964-80年代末1964年10月苏共中央批判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任第一书记。

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称为苏联文学。

苏联文学的基本特征1、继承俄国文学优良传统,站在时代高度,表现新主题和人物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规定为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批判方法3、苏联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4、接受苏联共产党领导,是党和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的事业发展概况一、十月革命胜利至30年代中期的苏联文学(1917-1934)(一)文学团体文艺队伍领域流派纷呈,文艺思想斗争激烈,作家队伍明显分化。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1917-1920“拉普文学”1925-1932——全称“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1932年,联共中央公布《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1934年8月召开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讨论苏联文学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成立苏联作家协会,选高尔基为主席,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二)诗歌叶赛宁:《同志》《天庭鼓手》勃洛克:《十二个》勃柳索夫:《在这样的日子里》《瞬间》勃洛克与勃柳索夫为发展早期诗歌创作做出贡献别得内依:长诗《关于土地关于自由关于工人的命运》马雅科夫斯基:《向左进行曲》《苏联护照》讽刺诗:《开会迷》代表作长诗《列宁》《好!》(三)小说高尔基肖洛霍夫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绥拉菲莫维奇《铁流》福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法捷耶夫《毁灭》革拉特科夫的《水泥》——第一部描写劳动者创造新世界的长篇小说拉普列尼耶夫《第四十一》是一部反映国内战争生活颇具特色的作品。

列昂诺夫《索契河》第一部再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一次刻划艰苦创业的共产党员形象的优秀作品。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的女性关怀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的女性关怀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第1期,2018年2月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40,No. 1,Feb.2018DOI:10. 3969/j.issn. 1673-3851 (s). 2018. 01. 007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的女性关怀陈蔚青(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北京100089)摘要: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主旋律。

七十多年来,随着俄国作家对战争与人的关 系的全面反思,人道主义精神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彰显。

阿列克西耶维奇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一书中不仅反思了 战争的残酷性与反人性,还着重探讨和挖掘了女性在战争语境下的生命价值和审美理想。

作家通过打破传统的女 性形象的塑造方式、重构女性话语、谱写女性精神谱系表达了对战争中女性群体的深切关怀和高度肯定。

《我是女 兵,也是女人》一书既填补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中女性历史的空白,也将苏联反法西斯文学所蕴含的人道主义 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峰。

关键词:《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阿列克西耶维奇;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女性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志码:A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三个浪潮中,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这两个主题贯穿始终。

人道主义主题则随着俄国作家对战争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反思而逐步深化。

重视人的价值和个性发展,维护人的尊严及权利渐渐成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不可忽视的新的思想倾向。

然而,作家们对作为战争中的“人”的组成部分和有着独特体验的女性的关注仍然较少。

为了书写女性历史、为战争中的女性群体发声,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阿列克西耶维奇耗时四年,采访了数百名参加过二战的苏联女性,让“亲历大事件的小人物”口述自己在战争中的悲欢离合,表达对战争和生命最原始的感受和看法。

作家笔下既没有贯彻始终的中心人物和情节线索,也没有主观的心理分析,只留有女兵们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

科学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三次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三次飞跃

一、科学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三次飞跃(空想——科学,科学——实践,一国——多国)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批判了它的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正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揭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在这段时间里,无论苏联、中国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从本国实际出发,用实际行动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诠释。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仍处于飞跃之中,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文学经典。 3、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4、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打不败的人》、《五万元》、《杀人者》、 《白象似的群山》
为尊严、荣誉而拼搏的 “硬汉”形象
5、《乞力马扎罗的雪》:最成功的意识流手法短篇小说。
二、代表作《老人与海》
4、阿瑟·密勒:著名剧作家;《推销员之死》 5、斯坦贝克(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愤怒的葡萄》 6、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西方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美国的莫泊桑” 《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巧于构思,情节曲折的“欧·亨利”笔法。 7、杰克·伦敦(“美国的高尔基”) “北方故事”短篇小说《热爱生命》;
1、罗曼·罗兰二十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欧罗巴的良心” 第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3年度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和1915年度
诺贝尔文学奖。
2、法朗士:1921年法朗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纪德《伪币制造者》:揭露社会生活中的虚伪;采用“连环套”结构 4、马丁·杜伽尔 “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年获诺奖 5、莫里亚克:《爱的荒漠》、《盘缠在一起的毒蛇》(又译为《蝮蛇结》),1952年 获诺奖
萨克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葛利高里的迷惘,具有政治性的战争让他迷惑。他是千百万在
红军和白军犹豫不决的哥萨克的缩影。他始终无法理解什么是革命,一切在他眼中都是 杀戮和对他渴望的茅屋、土地的安宁破坏。
外在原因:内心的善良与对生命的尊重让他痛恨杀人但现实又迫使他不得不杀人。葛利
高里始终处于内心的矛盾与斗争中:他厌恶白军的腐朽反动,又对红军的过激行为不能
(二)艺术特色:
1、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结合革命发展、群众觉醒塑造主人公形象;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六、美国文学
1、厄普顿· 辛克莱:“揭发黑幕”小说《屠场》 2、刘易斯:(193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奖作家)成名作《大 街》 3、艾· 巴· 辛格:以犹太社会生活为题材,浓烈的犹太文化气息;《卢布林的魔术师》 1978年获诺奖。 “犹太小说”20世纪美国一批出色的犹太作家作品,作品主题和艺术特征上呈现出多 样性,代表作品辛格的长篇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 4、阿瑟· 密勒:著名剧作家;《推销员之死》 5、斯坦贝克(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愤怒的葡萄》 6、欧· 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西方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美国的莫泊桑” 《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巧于构思,情节曲折的“欧· 亨利”笔法。 7、杰克· 伦敦(“美国的高尔基”) “北方故事”短篇小说《热爱生命》; 长篇小说《马丁· 伊登》自传性质的小说;《野性的呼唤》 8、赛珍珠:第一部长篇小说《东方· 西风》,被誉为“第一部成功地用英语写中国的 小说”。 翻译中国文学著作《水浒传》,易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9、德莱塞: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 “什么都缺,唯有不缺天才。”门肯 “人间悲剧”系列:《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 《巨人》《斯多噶》)、《“天才”》、《美国的悲剧》
二、代表作《母亲》“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一)人物形象: 1、巴威尔: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俄国无产阶级的觉醒和 成长的过程、体现无产阶级革命者优秀品质;性格发展:普通的旧时代青年工人—— 觉醒的无产阶级战士——工运领导者——成熟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 2、尼洛夫娜:性格发展:愚昧软弱的家庭妇女——觉醒的工人母亲——坚强的职业革 命家 (二)艺术特色: 1、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结合革命发展、群众觉醒塑造主人公形象;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2、语言丰富多彩,色调鲜明、叙事中交织着哲理性与抒情性语言。 3、善于写群体活动大场面。 小说表现新的主题、塑造新的人物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波澜壮阔的澜是什么意思6篇

波澜壮阔的澜是什么意思6篇

波澜壮阔的澜是什么意思6篇【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解释】: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

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

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用法】:含褒义。

多用于文章、运动等。

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接龙】:波澜壮阔阔步高谈谈虎色变变颜变色色色俱全全能全智智勇双全全知全能能言快说说白道波澜壮阔的澜是什么意思篇(2):波澜壮阔的近义词【近义词】: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白浪滔天、1、我们故乡有波澜壮阔的兴凯湖,更有闻名遐迩的蜂蜜山。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初中生活就像一片海洋,初中生活中的小故事就是一朵朵波澜壮阔的浪花;初中生活就像一片孤舟,在行驶的路上多了朋友的陪伴才不会孤单;初中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装满了酸甜苦辣。

4、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进入调整阶段,证券市场的明天依然充满希望,经过充分调整后,新一轮的大牛市会更加地光辉灿烂。

5、我被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所深深陶醉了。

6、爱就像钻石般的永恒,纯粹无瑕;情就像海水般的浪花,波澜壮阔;付出的真心换来今生的无悔!7、朝阳升起时,波澜壮阔的海面上白帆点点,海鸥飞翔,海军战士们远航归来了。

8、在波澜壮阔的渤海,在大漠孤烟的塞外,在拔地而起的山岳,在尘土飞扬的古道,飞舞着一条雄伟神奇的中国龙,这就是不朽的长城。

9、黄河水波澜壮阔,浩浩汤汤,永向东流去。

10、本书主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及改革开放的艰难起步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11、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历史洪流,波澜壮阔,势不可挡。

12、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导火索,率先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3、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唤醒了无数青年的救国之心。

14、在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关乎全局的功能。

瓦西里耶夫对人类战争文学的引领与留存_甘莉

瓦西里耶夫对人类战争文学的引领与留存_甘莉

/5 2013摘要:俄罗斯民族对战争的记忆和伤痕有着特殊的情感,在苏联文学史上,卫国战争文学有过三波浪潮:第一波是描写战争中苏联的伟大;第二波是描写战争的残酷;第三波浪潮是全景式的卫国战争文学。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卫国战争文学介于第二和第三浪潮之间,在他的卫国战争文学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优美被残酷地撕碎。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瓦西里耶夫的卫国战争文学的人性美和创作价值,即瓦西里耶夫的个人特质、秉性、经验、阅历,创作题材的契合、思想与体验的契合、作品的艺术性,可读性的契合等以及他憎恨战争、反思战争、呼吁和平的高度的人文主义关怀等。

关键词:俄罗斯;瓦西里耶夫;卫国战争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3)5-143-03作者:甘莉,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潘卫民,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76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2010WLH02);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课题(JG1151);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一引言人类任何时代,战争从没有真正停止过。

每一个时代中,战争文学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人们对于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美好的呼吁也从未停止。

65年前的那场战争曾经是这个民族身上巨大的伤口。

四年的艰苦抗战,两千万人的伤亡,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俄罗斯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和牺牲。

胜利,来之不易。

正因为如此,前苏联卫国战争也是俄罗斯的文学作家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才华横溢的他们,以这个民族特有的敏感,厚重和悲悯,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塑造了难以磨灭的形象,讲述了震撼人心的故事。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那段历史才被我们和以后更多的人所铭记。

2013年3月11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要向白天鹅开枪》和《后来发生了战争》等著名作品的作者、有着传奇经历的俄罗斯散文作家和剧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Boris Vasilye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9岁。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

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

《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开创了一个文学潮流。

首先,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要求重新确认“人”的地位,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力图走出这种文学误区。

其次,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

1953年底至1954年上半年,苏联的《新世界》导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触及到了当时十分敏锐的社会问题。

其中,波麦兰采夫的《论文学的真诚》最有代表性。

该文揭露了文学中“粉饰现实”的种种积习和手法,呼吁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

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

苏联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连串反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如亚·雅申的《杠杆》、丹·格拉宁的《个人意见》等。

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在30年代遭镇压而死的作家的作品。

苏共20大后,思想解放界的“解冻”思潮一泻千里,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边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使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俄苏文学

俄苏文学

• 扎米亚京(1884-1937)
以写讽刺小说著称; 以写讽刺小说著称; 代表作是《我们》: 代表作是《我们》: •* 描述发生在未来一个“统一王国”里 * 描述发生在未来一个“统一王国” • 的荒唐故事,是反乌托邦小说。 的荒唐故事,是反乌托邦小说。
左琴科
扎米亚京
• 其他题材内容的小说 • 阿·托尔斯泰 (1883 1945)的《苦难的历 1883—1945 1945) 托尔斯泰 两姐妹》、 一九一八》、《 》、《阴 程》( 《两姐妹》、 《一九一八》、《阴 暗的早晨》 暗的早晨》 ):
《苦难的历 程》插图
阿·托尔斯泰
(三)三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的文学
1934年 1934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 召开,作协成立。 召开,作协成立。《苏联作家协会章 程》规定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是”社会 规定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是” 主义现实主义“ 主义现实主义“,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 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 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 去描写现实;同时, 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 和历史具体性必须同与用社会主义精 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人民的任务结 合起来”。 合起来”
特》: * 小说讲述两个故事:魔王造访莫斯科 的故事和耶稣被处死的故事,现实与 幻想结合,呼唤人类的道德精神,呼 唤自由安宁的生活; * 小说继承了俄国文学的讽刺传统,也 吸收了现代派文学的一些表现技巧。 布 尔 加 科 夫
• 伊萨科夫斯基(1900-1973)的诗歌
• 伊萨科夫斯基是优秀的著名抒情诗人,擅长反映 苏维埃时代农村生活和农民的内心世界。 • 卫国战争期间,伊萨科夫斯基许多脍炙人口的抒 情诗被作曲家谱成了歌曲,广为传唱。
......
十 二
• 叶赛宁(1895-1925)

《外国文学史(下)》 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上)

《外国文学史(下)》 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上)

巴雷斯是法国一战前后影响最大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东方壁垒》(1905—1921) 等三部曲。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现代伟大 的人道主义者和作家,他的长河小说《约翰• 克利斯多夫》以贝多芬等音乐家为原型,塑造 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个人反抗社会的民主 主义知识分子形象。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 乐,每卷分别有着不同乐思和节奏的乐章,形 成了独特的“音乐小说”风格。
20世纪20—4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在战 斗中迅速发展。安娜•西格斯(1900— 1983)的小说《第七个十字架》(1942) 通过法西斯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内七个囚 徒越狱逃跑的故事,勾画了一幅法西斯专 政初年的德国现实图景。
著名理论家、剧作家布莱希特 (1898—1956)创立“叙事剧 理论”,强调在角色、演员和观 众之间制造“间离效果”,使观 众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观看剧情, 激发他们改变现实的愿望。
象征主义主要受法国影响,主张运用物象 来暗示内心和精神中的微妙状态,主要作 家有豪普特曼、格奥尔格、里尔克等人, 代表作品有豪普特曼的戏剧《沉钟》 (1896)和《碧芭在跳舞》(1906)。
表现主义于1914年由法国传入德国。表现 主义关注现实,反叛病态的时代。最重要的 表现主义小说家是卡夫卡。表现主义诗歌主 要有德国诗人奥尔格•海姆的《新的日子》、 奥地利诗人弗朗茨•韦尔弗的《世界之友》 (1911),以及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 《孤独者13年从象征派内部分离出来的 一个较小的派别,致力于从诗歌理论和创作 两个方面反对象征主义浓重的神秘主义和宗 教主义气息,但阿克梅派也继承了象征主义 对艺术本体美和诗歌音乐美感的追求,其主 要成员有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 托娃等。
劳伦斯(1885—1930) 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于1913年出版,奠定了 他作为英国现代杰出小说 家的地位。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新人形象”指19世纪俄国文学中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即“自由民主资产阶级的受过教育的代表”。

19世纪50年代俄国解放运动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贵族阶级已逐渐丧失其进步意义,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政治舞台,新人形象应运而生。

新人大都出身平民,接受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投身反抗沙皇专制的实际斗争,他们从事劳动,接近人民,意志坚强,品德高尚,追求自由、独立和真挚的爱情,有为社会解放努力奋斗的精神。

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和叶琳娜,是俄国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两个新人形象。

●奥勃洛莫夫性格Обломовщина起源于Гончаров的长篇小说《Обломов》的主人公Обломов,一个三十二、三岁的地主。

他懒惰成性,精神空虚,极端无能,不能处理日常事务,整天胡思乱想,想用幻想代替现实生活,萎靡不振,蜷缩在安静的安乐窝里,就连爱情都不能使其振作,是一个不可救药的腐朽的形象。

Обломовщина成了一个因循守旧、停滞不前、轻视劳动、惧怕新生事物的代名词。

Обломовщина根源于农奴制,它的形成发展是与俄罗斯农奴制联系在一起的。

Обломов出生于一个与世隔绝、死气沉沉的地主庄园,造就了闭塞愚昧、惧怕新生事物、冷淡懒惰的奥勃洛莫夫性格,说明了腐朽的农奴制生活不仅摧毁了农奴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毁了地主自己的生活,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罪恶。

●托尔斯泰主义Толстовство是托尔斯泰思想探索的产物,它的产生与俄国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对俄国现实世界批判,反对俄国的政治制度,彻底否定国家教会,私有财产,认为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是洪水猛兽,但否定用暴力推翻,从而创造了“托尔斯泰主义”。

Толстовство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的代名词,他宣扬以基督之爱普爱众生,要按上帝的方式进行生活;他认为以恶抗恶只能引起新的恶,而不能消除恶,只有历经每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才能根除恶。

中国“以俄为师”的浪潮

中国“以俄为师”的浪潮

中俄的文化交流至二十世纪进入极盛时期。

前半世纪是中国人向往和引进俄苏文化,尤其是马列的革命思想。

此外,俄国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以俄为师”的浪潮,中俄之间开始了以新文化为内容的交流。

俄国十月革命后,1918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祝贺俄国革命胜利,指出:“因为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了一个大希望。

”电文在中国报刊披露了列宁的名字。

同年,上海大同书局的《劳动月刊》刊登《列宁传略》。

从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计译载《伟大的创举》等列宁著作十多种。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5月5日在延安成立马列学院,从1938至1942年,在延安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丛书》、《列宁选集》和《斯大林选集》。

1949年6月成立中央俄文编译局,既译出马列著作,也培养了俄语人才。

中俄之间开始了以新文化为内容的交流:派出留学生、记者和各方面文化人到莫斯科考察。

1920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湖南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和留俄勤工俭学,一批革命青年在1921年到达苏俄学习。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有一批青年秘密赴俄。

孙中山实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后,又派出大批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最早去苏俄访问的是记者瞿秋白。

他1921年初到1922年底旅苏两年,实地考察了新俄罗斯的社会,采访及写作,寄回多篇通讯在《晨报》发表。

三十年代起陆续有一些记者访苏。

二十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引进俄苏文学掀起过两次热潮。

第一次在十月革命后,从五四运动至北伐战争。

中国人对苏俄产生极大兴趣,把译介俄苏文学当作“盗天火给人类”的神圣事业。

俄罗斯文学翻译的数量激增,在外国文学翻译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并居首位。

这个阶段的翻译家,主要有鲁迅、瞿秋白、郭沫若、沈雁冰(茅盾)等。

第二次热潮在抗日战争期间,除坚持翻译苏联文学,尤其是抗战文学外,俄罗斯古典作家的名著都出了中译本。

这时期,坚持翻译苏联文学,尤其是抗战文学。

在延安有柯涅楚克的剧本《前线》(萧三译)、别克的《恐惧与无畏》(愚卿译)等。

苏联电影的新浪潮

苏联电影的新浪潮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文化政治生活随之出现了一些变化。

1954年5月,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在《旗》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使得“解冻”成为这一时期文艺思想多样化的代名词。

1956年除夕、1957年元旦,《真理报》刊登了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也译作《人的命运》),它成为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第二浪潮”兴起的标志。

电影创作与文学创作基本是同步的,苏联电影此时也跨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在电影史上被称作“苏联电影新浪潮”,其美学特征是:1.反对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狭隘地理解为只讲思想内容,不讲艺术形式,只强调艺术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不重视艺术的审美职能;2.现代题材,尤其是卫国战争题材占主导地位;3.在内容上打破禁区,把人道主义奉为电影创作的思想基础和根本美学原则,反对“个人迷信”、“螺丝钉论”,强调表现“普通人”,反对粉饰现实,不回避生活的消极现象和阴暗面;4.创作思想论争激烈,30年代“诗电影”与“散文电影”之争,“大主题”与“小主题”之争,“英雄史诗”与“室内电影”之争重新爆发出来,“理想人物”与“正面人物”、“英雄人物”与“小人物”之争一直持续到60年代。

这些争论,以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西方电影流派的影响,使苏联电影创作的风格样式和表现手段日趋丰富多样;但从总体上看,苏联电影新浪潮时期的战争题材影片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在思想主题上,展现善良人性的人道主义与歌颂英勇行为的英雄主义相结合,集中体现为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电影创作方法上,强调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感的“诗电影”与强调用叙事手段塑造人物的“散文电影”走向融合,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

格里高利.丘赫莱依以其处女作《第41》成为苏联电影新浪潮的始作俑者。

剧情简介: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支红军部队在渺无人烟的卡拉库姆大沙漠里艰难跋涉,在冲出白匪的重重包围之后幸存者已寥寥无几,其中有一位战士与众不同,她就是已经击毙了40个白军的神枪手玛柳特卡。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三次浪潮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三次浪潮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三次浪潮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出现在五四运动前后,第二次浪潮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浪潮则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

这三次浪潮分别受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特征和主题。

第一次浪潮出现在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主要社会弊病和人民疾苦。

代表性作家有鲁迅、刘鹗、李劼人等。

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社会黑暗面,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民苦难。

这些作品往往以写实的手法,深刻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病和人民的痛苦。

例如,鲁迅的《祝福》描写了一个贫苦妇女的人生遭遇,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第二次浪潮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主要战争和军事斗争。

代表性作家有萧乾、范长江、刘白羽等。

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战争场景和军民斗争,歌颂抗日英雄和人民力量。

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和战斗性,为鼓舞民众的抗战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萧乾的《流民图》描写了抗战时期流民的生活状况和心路历程,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坚强和勇气。

第三次浪潮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主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代表性作家有徐迟、理由、陈祖芬等。

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事物和新现象,揭示社会变革中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描写了一位数学家的传奇经历和心灵世界,表现了改革开放时期知识分子的追求和困惑。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三次浪潮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思潮,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特征和主题。

自古以来,印度佛像对中国艺术、文化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并经历了元明清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三次浪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三次浪潮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古印度佛像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佛像开始传入中国。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佛教在中国逐渐流行,许多寺庙开始兴建,佛像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著作
• 191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 • 1914年《念珠》出版 •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为其赢得世界声誉打 下了坚固的基础 • 以高超的诗歌艺术揭示了恋爱中的女性的 微妙复杂的心理。然而其基本主题还是王 子梦的破碎,赞美的是一种人世间普遍的 缺憾美。
苦难
• 1917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离婚 • 十月革命成功,不少诗人、作家因不了 解革命而远走异国他乡(侨民作家) • 阿赫玛托娃表示“不与抛弃故土的人为 伍“ • 作为一名诗人,她的诗充满了公民感, 正如涅克拉索夫所说:“你可以不作一 名诗人,但一定要作一名公民。” • 1921年前夫古米廖夫因“塔甘采夫事件” 被捕枪决,她的诗充满了恐惧和忧伤
• 特瓦尔多夫斯(1910—1971)三次荣获列 宁勋章 • 《瓦西里· 捷尔金》(1941—1945)塑造了 一个勇敢刚毅、活泼乐观、善于克服困难 的英雄战士形象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至50年代末
• 主题:恢复国民经济 (揭露社会矛盾及战 争题材作品也占有一席之地) • 《幸福》--巴普连科 • 《茹尔宾一家》--柯切托夫 • 纪实文学作品: • 威尔斯戈拉《纯洁良心的人》 • 梅德维捷耶夫《罗夫诺近郊往事》 • 斯米尔诺夫《布列斯特要塞》和《布格河 上的要塞》
1.揭露社会矛盾: 列奥诺夫《俄罗斯森林》 杜金采夫《不是单靠面包》 尼林《残酷》 尼古拉耶娃《征途中的战斗》 特瓦尔多夫斯基《山外青山天外天》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帕斯捷尔克《日瓦戈医生》 2.战争题材: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1957) 被称为“战争散文”新阶段的奠基作品 巴克兰诺夫《一寸土》 邦达列夫《最后的炮击》
• 后期作品:
• 1925--反映资产阶级家庭三代历史的长篇小 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 • 描写革命40年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和思 想的长篇小说《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

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开创了一个文学潮流。

首先,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要求重新确认“人"的地位,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力图走出这种文学误区。

其次,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

1953年底至1954年上半年,苏联的《新世界》导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触及到了当时十分敏锐的社会问题。

其中,波麦兰采夫的《论文学的真诚》最有代表性.该文揭露了文学中“粉饰现实”的种种积习和手法,呼吁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

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

苏联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连串反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如亚·雅申的《杠杆》、丹·格拉宁的《个人意见》等。

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在30年代遭镇压而死的作家的作品。

苏共20大后,思想解放界的“解冻”思潮一泻千里,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边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使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战争文学的三次浪潮张文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出版了近两万种战争题材的作品,即以每年500部,每周10部的速度不断增加着。

仅1970—1980年间荣获列宁和国家文艺奖的小说中,战争题材的小说就占了9部。

苏联文学界认为,战争成了“永不枯竭的题材”①。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文学影响着苏联文学发展的方向,对战争文学的探讨,实质上是从一个对全民族心理产生重大雕塑作用的独特角度去观照文学表现生活的程度,也是对“现实主义复归”呼声的一种反响。

苏联战争文学的第一次浪潮苏联战争文学的发展,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描写战争的现实主义传统。

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首开俄国战争文学的先河,作品中三篇作者亲身经历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特写,真实地、具体地描写了战争中的血与火。

作者既写战争中刀光剑影的外部现象,也写战争中人们纷纭的内心世界。

作品把普通士兵作为主人公,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热情,同时无情地嘲笑了那些利用国难追逐名利的贵族阶级,从思想上和艺术上为其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做了准备,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一代文风,这一切都为此后的苏联战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

苏联文学时期,无论从文学观念上、还是艺术技巧上都有新的突破。

20世纪20年代,涌现出描写苏联国内战争的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1923),塑造了恰巴耶夫(夏伯阳)的传奇英雄形象;绥拉菲莫维奇的“革命战争的史诗”《铁流》(1924),刻画了坚如磐石的红军指挥员郭如鹤的形象;法捷耶夫的《毁灭》(1926),歌颂了以游击队长莱奋生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三部真实反映时代风貌并塑造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小说,标志着苏联文学中英雄形象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战争文学中的确立。

稍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则侧重在战争环境中展示人物成长的历史,使人物性格有了更大的社会容量。

1941到1945年间,苏联战争文学在构思上出现了“局部性”和“全景性”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在此后的战争文学中得到更大的发展,把战争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所谓“局部性”倾向,是指作者只写一般性战斗、战斗间的生活和故事。

场景不大、人物不多、线索简单、时空有限,体裁多为中短篇作品。

作者们注意刻画的不是外部场景,而是人物的精神世界。

代表性作品有肖洛霍夫的《学会恨》、阿・托尔斯泰的《俄罗斯性格》、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和潘诺娃的中篇小说《旅伴》。

“局部性”倾向的主要特点是:随着战争进程描写战争,及时反映战争现实。

其缺陷是生活场景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触及不到战争全貌。

所谓“全景性”倾向,是指场景开阔,人物众多,情节线索纷繁、体裁多为长篇小说。

代表性作品当属爱伦堡的《暴风雨》和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

这类作品场景宏大,视野广阔;缺陷是结构松散,人物缺少个性化,缺乏足够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②两种倾向的偏颇,究其原因是受当时文艺界“无冲突论”的影响,加之艺术功力粗糙所造成的。

从20年代到二战后初期,苏联战争文学着重从塑造英雄、建树功勋,即人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的角度去描写战争。

评论界称这一时期为“战争文学的第一次浪潮”,它是以“局部性”和“全景性”小说的出现为其标志的。

苏联战争文学的第二次浪潮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文学进入了当代时期,战争文学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56年,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问世。

这部作品与其它战争题材的作品大相径庭,为苏联战争文学开拓了新的思路。

过去的作品,几乎都是从血与火的洗礼的角度去描写战争,50年代中期以来,作家们逐渐从英雄主义的激情中转向对于战争本身更加深沉、更加冷峻的思考和评议。

《一个人的遭遇》是第一个体现了关于战争和人的命运的新思考。

作品不写指挥部的运筹帷幄和英雄的视死如归,而是通过战争中普通48人的命运、心灵的创伤、所遭遇的磨难与不幸,来表现战争给人投下的巨大的阴影。

因此,与其说是描写战争,不如说是反思战争,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沉的思考。

《一个人的遭遇》的问世,是现实主义深化的表现,此后出现了一系列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调子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

这些作品一方面肯定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历史进步性;一方面则对人性、对人的自我价值进行探讨,开始了战争文学的新时期。

苏联评论界称它“拟定了从思想上、艺术上处理战争题材的新路线”。

在《一个人的遭遇》影响下,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曾出现了“战壕真实派”这一阶段性的文学现象。

③一批曾经驰骋卫国战争沙场的青年作家步入文坛,邦达列夫、贝科夫和巴克兰诺夫是其中的姣姣者,评论界称他们是“前线一代”或“士兵—作家”。

他们主要继承了四五十年代“局部性”倾向的传统,就其创作原则而言,主张写战壕中小人物的命运;就其创作实践而言,它突破了苏联战争文学中“无冲突论”的局限,跨越了司令部和英雄描写的界限,从统帅、英雄转向普通的战士;从过去只写人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到同时也写战争在人身上的负面作用。

主人公不仅参与战争,而且思考战争、评论战争、探索人生。

摆脱了过去作品标语口号式和概念化的缺陷,为真实描写战争现实迈开了新步子。

这类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一寸土”上,即不超过两俄里为一寸的地图范围内。

因此,时间、空间都很有限。

代表性作品为巴克兰诺夫的《一寸土》。

“战壕真实派”的缺陷是,过多地采用自然主义的描写:血肉横飞,尸陈遍野,悲悲切切。

在人物塑造上,主人公主要是战争的受难者、懦夫以及酿成悲剧的“战地鸳鸯”。

此类作品格调低沉、情绪绝望、客观有余而英雄气概不足,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

肯定者认为:作品真实而富于人性;否定者认为:“用雷马克式的自然主义手法描写了战争的恐怖”。

“局部性倾向”的短篇小说,在六七十年代逐渐走向成熟,它扬弃了“战壕真实派”的局限,出现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贝科夫的《方尖碑》、《活到黎明》(1979),巴克兰诺夫的《永远十九岁》(1979),瓦西里耶夫的《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等。

这些作品角度新颖、品味较高,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从人类的暴行毁灭人类的理想的角度去描写战争。

作品通过几个纯洁善良的女兵在和德寇的战斗中捐躯,写出了美的毁灭。

《永远十九岁》则是从道德、精神力量促使主人公建功立业方面去谴责战争。

作品扉页的题词诗句“入世历劫者,其乐也无穷”,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劫难和乐观主义精神。

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后,瓦西里耶夫创作的《后来发生了战争》,由《苏联文学》杂志译出后,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景性”小说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描写苏联卫国战争广阔画面的长篇巨著,无论是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风格上,都有别于四五十年代的“全景性”作品。

在创作原则上,采用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相结合的方法,显示出它的文献性和论战性的特色来。

这类战争文学作品,力图对生活进行综合和概括,规模宏大,人物众多。

它把“战壕真实”和“司令部真实”结合起来,从红军到德寇,从双方的最高统帅到普通士兵,从军事布局到外交角逐,构成一幅战争的“全景图”。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克服了早期小说中片面性、概念化的弊病,力求在典型的战争环境中充分显示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

作品鲜明的论战性,是作者对当时苏联社会生活中一些重要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

这类作品重要的有邦达列夫的《热的雪》、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恰科夫斯基的《围困》和斯塔德纽克的《战争》等。

这一时期的小说已不局限于反映战争事件,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探索苏联普通战士建树功勋的精神源泉上。

艺术上吸收了西方文学的“意识流”等表现手法,把文学中真正符合艺术规律的因素,熔铸于自己的民族形式之中。

结构上采用多情节线索,人物形象众多,时空跨度宏阔。

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在风格多样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家们发展了列夫・托尔斯泰首创的、由苏联文学所继承的描写人物的“心灵的辩证法”,使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加缤纷多彩。

所谓“心灵的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哲学概括,用他的话说:“要加以表现的并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的运动过程”。

以往的心理描写展示的是静态的“结果”,而“心灵的辩证法”描写的是动态的心理活动的“流程”;前者着重客观环境在人物心灵上的“反映”,后者重在展示主观心灵对客观环境的“反馈”。

④目前已成为吉尔吉斯作家的艾特玛托夫曾谈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他要求文学、首先是小说,要遵循不妥协的现实主义,做规模宏大的艺术构思,概括当今世界的全貌,做分析性的叙述和多层次的心理描写。

这些谈话也佐证了这一时期战争文学的特征。

⑤58苏联战争文学的第三次浪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文艺界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争论日趋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苏联文学中“无冲突论”、“概念化”等弊病,无不和这种创作方法有着内在的联系。

1972年,苏联文艺界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

这种开放体系并非是一种新的艺术概括方法,而是对原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做新的理论阐述。

它的出现,无疑是当代世界各种美学思想斗争的结果,是苏联文艺界把原来认为是属于资产阶级思想的比较研究、系统论研究机制引入文学研究之中,开始全方位面向世界的产物。

它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描写形式,而是应当容纳一切能真实表现生活的艺术概括形式。

其中包括假定性形式(夸张、怪诞、象征、寓意、不合逻辑等),这就大大拓宽了文学表现生活的方法。

80年代的苏联战争文学在“开放体系”的引导下,继承了70年代文学的史诗性倾向,道德、哲理倾向和心理探索倾向,出现了题材融合的趋势。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日新月异,迫使人们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乃至全球范围内来思考问题。

“放在同我们整个国家、同整个世界、甚至同宇宙的多方面联系中来观照现实”,因此形成了一种艾特玛托夫称之为“全球性思维”的方法,⑥出现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已退居到次要地位,只作为背景或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出现。

代表性作品当属邦达列夫的《岸》和《戏》。

《岸》的男主人公尼基金,在苏军占领柏林后,与德国少女爱玛产生了炽热的爱情。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苏联,与朝思暮想的爱玛失去了联系。

多年之后,他成了著名的作家,1970年,应西德汉堡文学俱乐部邀请前往德国,邂逅和当年的爱玛、如今的赫伯特太太相遇,两人都无限感慨,沉浸在逝去日月的追忆中。

访问结束后,尼基金由于过度疲劳和极度伤感,溘然长逝于飞机之上。

显然,这是一部饱含寓意的作品,作者暗指当年东西方的冷战关系是割裂情感、隔绝情侣的不可逾越的“彼岸”。

作品不仅从人道主义角度谴责了血流成河的战争,而且更进一层地谴责了人为的杀人不见血的冷战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的身心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