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主要内容是什么(2)

合集下载

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新文明 (电子计算机) 几十年
第一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能源领域 技术领域 社会领域 信息领域 “活的电池” 化石燃料 维特鲁维亚 电动机器 大家族 小家庭 太阳能等 电子、宇航 生物遗传 电子家庭
口头、手势 邮局、报纸 计算机、卫 星
第二次浪潮的原则
标准化:全国乃至全球的统一 专业化:分工细化、专家 同步化:劳动生活 集中化:人口、资本、能源等 好大狂:大的就是好的 集权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未来的发展战略。将不会来自华盛顿、莫 斯科、巴黎和日内瓦,而是来自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 第三次浪潮的上升,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 置于一个新的前景下。因为它为世界上最 穷国家和最富国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
《未来的冲击》 中心内容是变化的进 程,以论述转变的过 程为主; 着重在人和社会在变 化中付出的代价;
《第三次浪潮》 中心内容是变化的方 向和目标,以论述转 变的结构为主; 重点在于人和社会在 适应这些变化中的困 难和障碍;
三次浪潮
农业文明 (村庄) 约10000年
工业文明 (城市和工厂) 约300年
辩证的循环
农业文明工业ຫໍສະໝຸດ 明新文明分散式式生产 适当的规模 可再生的能源 非都市化 居家工作 产销者
Question
为什么第二次浪潮行不通了?第三次浪潮的原因 何在?
技术决定论者
启蒙运动者
经济学家
原因
宗教改革运动者 生态学家
只是从某个单一独立的可变因素或是从整 体链条中拣出某个环节加以分析,是无法 找到答案的。 寻找这个“原因”在哪里,也许本身就是 把问题简单化的错误方式,甚至这本身就 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第三次浪潮
作者简介
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未 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当 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 1928年10月8日出生于纽约,纽约 大学毕业; 未来三部曲 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 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 1990年出版《权利的转移》; 托夫勒的妻子海蒂也是知名的未来 学者,两人多次合作著述,2006年 5月,两人的最新作品《财富的革 命》全球同步出版。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最全1-8章)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最全1-8章)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

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

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编者按:近来报纸上一再出现“第三次浪潮”的说法。

这个概念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首先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的。

所谓第三次浪潮是怎么回事?应当怎样认识它?本刊特发表《第三次浪潮》一书的摘编稿和《北京晚报》《人类的未来――乐观论析》一文,供读者参考。

人类的历史刚刚开始本书与悲观主义的观点截然不同,世界并没有面临末日,人类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世界在混乱骚扰底下,蕴藏着惊人的希望和前景。

许多导致今天巨大危险的情况,也是打开未来大门的潜在的力量。

本书把人类文明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和目前正在开始的第三次浪潮。

探索未来社会的许多问题,是人类生存攸关的大事。

不论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们正在抵制或创造一个新文明。

本书将为读者作出自己的选择,提供帮助。

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

第二次浪潮至今不过三百年。

今天历史的发展速度更快,第三次浪潮可能只要几十年。

农业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头一个转折点。

工业革命,是第二次伟大的突破。

工业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达到顶峰,第三次浪潮开始蜂拥而来。

在任何一个稳定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占优势的变革浪潮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容易看清楚的。

相反,当一个社会被两个或更多巨大变革所冲击,而没有一个显出优势时,对未来的信念就被弄得支离破碎,对变革的意义就难以辨明与选择。

两次浪潮之间的冲突,是以紧张的政局为中心,贯穿于今天的社会。

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于:谁能为新文明的兴起作出规划,以取代旧的工业社会。

因为世界上许多严重问题,都不能在工业制度结构中解决了。

第三次浪潮技术的大变革我们又一次处于历史性的技术飞跃发展时期的边缘。

新的生产体系要求加速改建整个能源结构。

第三次浪潮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原料大部分是可以再生的,资源广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没有危险,浪费少。

能源问题的斗争,是与推翻第二次浪潮的技术交织在一起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所要求控制的工业“制高点”,恰恰是被技术革命所淘汰的煤矿、铁路和钢铁工业。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理论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理论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读《第三次浪潮》有感1970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名叫《未来的冲击》的书,此书一问世立即轰动美国社会,其内容成为人们茶余酒后议论的话题。

由于书中立论新颖,涉及各行各业,因而该书不胫而走,连续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发行量已超过700多万册,直至自前每年仍可销售15万册,书中的有关章节已成为美国大学许多学科的课程内容。

一本非小说的社会理论书籍居然能够畅销到如此程度,受到社会各界如此重视,在美国来说是少见的。

该书作者阿尔文·托夫勒从而一举成名,成为美国社会名流。

1980年托夫勒又出版了《第三次浪潮》一书,把《未来的冲击》上升为理论,这本书也立即成为畅销书。

在《第三次浪潮》中, 阿尔温·托夫勒把人类的文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次浪潮时期——农业阶段,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时期——工业阶段,不过300多年之久;第三次浪潮时期——指以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主要标志,太阳能的利用、空间技术、海洋工程、遗传工程的出现为象征的信息化阶段。

有人也称为新技术革命阶段。

他搜集了众多学科的大量材料,把《未来的冲击》的内容上升为“三个浪潮”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其要点可综合如下:第一次和第二次浪潮新石器时代的游牧部落于大约1万年前开始懂得农业生产。

在游牧部落变为定居生活以后,在社会结构、家庭、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这个农业革命就是第一次浪潮。

农业知识向周围传播的速度很慢,大约每年一公里,迄今世界上仍有个别地区尚未被这一浪潮波及而处于游牧狩猎状态。

300年前在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浪潮。

这次浪潮传播速度很快,不久即席卷欧洲冲向世界。

第二次浪潮有五个基本特点:一,群体化。

这个词有大规模化,集体化,普遍化等多方面的含意,意味着生产、分配、教育、通讯等都走向群体化;二标准化。

这是说在产品、时间、政治信仰、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强调标准化,县至语言本身,由于电视的普及,各地方言和口音也逐渐趋向标准化统一、三,同步化。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第三次浪潮》中, 托夫勒把人类的文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仅仅就未来探讨未来,而没有什么特别的批判目的。

他站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上,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第三次浪潮进行对比。

他所描述的未来社会,是一个以非群体化为特征,生产领域和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相互影响的社会。

他认为,第二次浪潮的法则是标准化、专业化、集权化、同步化、好大狂等。

工业文明对应的是传播领域的群体化,政治领域的集权化,经济领域的市场化,以及思想领域的直线型时空观、两性分离等。

而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成为“产销者”,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能源领域向可再生的生物能源转变,传播领域出现了非群体化倾向,政治领域跨国公司将取代民族国家成为政治的基本单位,家庭将成为电子式的家庭……此外,教育、社会观念、组织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次浪潮首先打破了工业文明的“标准化”法则,这对工业社会显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没有了统一的标准,社会不可避免要走向分化。

人们对各式各样标准的选择,决定了传播领域的非群体化、政治领域民族政府的失效、各样的社会组织和社团不断兴起。

本书认为,尽管可能今后数十年充满动荡,但最终,一个健全合乎需要的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现在的困惑在于,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社会中,在两次浪潮交替的期间,并没能有一个浪潮的优势高于另一个的情况出现,所以是人们很难分辨,不知如何选择,造成政治生活的紊乱,反映在人身上是个性的崩溃。

但是,当我们明确新浪潮必定出现,代替旧文明时,我们就可以找到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这时,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于:谁能为新文明的兴起作出规划,以取代旧的工业社会。

因为世界上许多严重问题,都不能在旧的制度结构中解决了。

第二次浪潮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二次浪潮的确定社会结构:小家庭,工厂式的学校,大公司。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读书笔记[大全5篇]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读书笔记[大全5篇]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读书笔记[大全5篇]第一篇: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读书笔记拿到这本《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看到作者是亨廷顿,心中肃然起敬,其代表《文明的冲突》更是如雷贯耳,可谓是皇皇巨著。

抱着十分虔诚的心情,带着对知识的渴望,来静静阅读此书。

书中总结了19世纪以来三波世界民主化浪潮的进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了20世纪后期重要的、或许也是最为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大约有30个国家从非民主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发生的转型。

本书试图解释发生在1974年到1990年间的这一波民主化浪潮发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文中亨廷顿首先指出民主化的条件是:经济发展及非西方文化对民主的接受程度。

经济发展因素对民主化的影响:一是经济的发展需要高度的城市化、识字率和教育水平,它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农民在规模和重要性上下降,以及中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阶级的发展。

二是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多的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可供在各个团体中分配。

三是经济增长造就了更为复杂的经济体系。

四是国家对经济控制的放松导致独立的权力中心产生和成长。

五是经济的增长最终会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促进民主的实现。

非西方文化对民主的接受程度因素对民主化的影响:现代民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扎根于社会多元主义、阶级制度、市民社会、对法制的信念、亲历代议制度的经验、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的分离以及对个人主义的坚持。

文中提出选举是民主的本质,即被统治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挑选领袖。

从这一本质中产生了民主制度的其他特征只有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新闻自由只有反对派候选人和政党能够批评现任的统治者而不害怕受到报复才有可能进行自由、公平和竞争性的选举。

接下来亨廷顿以广阔的视角,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从现代民主制度发源的欧美,到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横跨两个世纪,整个世界,来阐述民主化的产生和巩固的前因后果。

文中提出判断一个政权是否民主的标准是最有影响的集体决策者是否通过公平、诚实和定期的选举产生,在这种选举中候选人可以自由地竞争选票,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参加选举,即民主的两个维度竞争和参与。

西南大学2019秋[0287]《教育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9秋[0287]《教育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0287 20192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教育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必须要具备的条件的是:()。

1.劳动者个人有能力素质2.教育具有促进个人顺利就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功效3.劳动力市场出现4.社会出现失业现象2、下面关于教育成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1.教育成本是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决策的依据2.教育成本和教育经费的含义完全相同3.教育成本是测算未来劳动者报酬的重要依据4.教育成本是政府确定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的依据3、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1.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2.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3.投资与收益的比例4.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4、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1. E. 社会总产值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财政总支出4.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5、效率工资理论为分析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做出了贡献,以下对效率工资理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劳动力市场并不能随工资率的影响而自动达到均衡2.雇主们任用工人看中的是劳动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认知能力3.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失业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4.效率工资是刚性的,并不随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1.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2.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3.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4.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7、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1. F. 调查研究法2.经济分析法3.教育研究法4.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8、根据“等边际成本”原则,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是要满足利用()价格机制配置的最后一单位资源的边1.企业2.政府3.市场4.学校9、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1.政策导向2.物质生活需求3.社会人口状况4.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10、学生学习努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方面不包括()。

1.学习质量2.学习活动3.学习对象4.学习时间11、在衡量教育投入公平时,最常用的度量方法不包括()。

《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范文《第三次浪潮》这本书是美国的阿尔温。

托夫勒(AlwinToffler)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写的,五百多页,就这样每天看一些,也差不多快看完了。

感觉颇有启发,于是写出来,与朋友们提供。

如果借不到纸版的,电子版的很容易下载到。

对于这样一本大部头著作来写评论,当然超出了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因为它所涉及的东西太多了,经济、政治、工业、商业、家庭、社团组织、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城市的开展、环境保护、科学与技术的开展、哲学、人类心理的变化等等。

这是一部巨著,我只能仰望而已。

传统的看法,认为系统是静止的、或者准静止的,平衡态是其稳定态、最正确态。

外界的刺激,对系统的稳定和存在,是一种威胁;它经过系统的响应,能够渐近的平静下来最好;如果不能,甚至影响到了系统的稳定和存在,那我们那么应该在刺激和系统中引入反响(负反响),使得系统重新稳定下来。

可是,科学家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待这个问题。

他们思考:如果引入的是积极反响,那么外界刺激的波动,又会引发什么事情?研究耗散论的普里高金指出:积极反响在系统中的存在,会使得外界环境的波动,得到惊人的放大,直到现存均势被破坏,现存结构被粉碎。

而这旧结构解体的过程,往往并不一定伴随着和崩溃,而常常是建立全新的更高级的结构的过程。

他从物理和化学反响中观察到这类现象,而这不光有纯科学的`意义,而是具有哲学共性的,也就是“秩序,从波动中建立秩序”。

这种意义下的外界刺激(波动),就是时机,产生新结构的时机了!所谓“机遇只光临有准备的头脑”,说的也是这样一个具有了敏感的正反响特性的人吧。

综合起来,前述两种观点,适合于两种不同的条件。

对于远离平衡态,积累了种种信息和资源,具有了相当的正反响的情形而言,刺激、挑战就是时机,就是新旧交替的时机。

但是对于衡态,或者具有负反响的,相当稳健的系统而言,刺激和挑战,是应当努力衰减掉的。

当旧的平衡打破,新的结构出现以后,需要重新审视自我及外在的历史、当下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无论生活,还是企业管理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认清大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效率、“胆大妄为”地创新…如 果你不想像只蝼蚁一样,白来一次人间,那就读一下此书吧!。
真的很好看,好长一部书涵盖的领域和维度也很广,但是中心观点清晰。
精彩摘录
这个大现象就是:工业主义灭亡,新文明崛起。
大众教育还包括一个更为重要的“隐秘的课程”,其中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守时,二是服从,三是单调而重 复的工作。
第二十八章 21世纪 的民主
作者介绍
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当今最具影响力的 社会思想家之一,1928年10月8日出生于纽约,纽约大学毕业,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 次浪潮》,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托夫勒的妻子海蒂也是知名的未来学者,两人多次合作著述,2006年5月,两人的最新作品《财富的 革命》全球同步出版。2016年6月27日晚,阿尔文·托夫勒在家中逝世,享年87岁。
第三次浪潮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规则
代表作
领域
终局
国家
专家
浪潮
全球
指南 浪潮
技术
技术
世界
洪流
巨斧
权力
心理
家庭
内容摘要
《第三次浪潮》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出版之际,随即引起全球热评, 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南。本书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

军事理论1

军事理论1

单选题1.()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A.国防法规2. 著名的《七子之歌》是由()创作的一首组诗。

B.闻一多3. ()是国家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问题的根本立场和态度,是指导军事斗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原则。

A.战略思想4. 没有反映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著作是()。

D.《战争艺术概论》5. ()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扼控两洋航线的枢纽,是亚太各国经贸发展的“生命阀”。

C.马六甲海峡6. ()提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D.胡锦涛7.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时期进入系统化、体系化阶段。

D.宋至清前期8. 战略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B.战略形式9. 《鬼谷子》中提出“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将帅选拔任用的()原则。

C.优化性10. ()在国际战略环境中最引人注目,也是世界各国研究和制定军事战略时关注的中心。

D.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11. 从“天朝上国”“泱泱大国”一步步走上“闭关锁国”“军阀混战”“抗战救国”在这过程中给中国国防的历史启示是()。

B.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12. ()使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美苏两大集团之间激烈对抗的冷战格局彻底终结。

A.苏联解体13. ()是指国家为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需要,合理地调动国家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并建立相应的国家动员体制和机制的一系列活动。

C.国防动员14. 对越南战争描述不正确的是()。

D.越南战争中交战双方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了制导武器,共投入了17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炸弹进行对抗。

15. 《反分裂国家法》于()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A.200516. 习近平提出要“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这个思维转变可以体现出是军事变革中()的方向。

设计史练习

设计史练习

设计史练习一、单选•1、美国科学家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是最早提出(八)的人A设计科学B设计理论C设计批评学D设计历史学2、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变革是(D)A农业革命B工业革命C产业革命D科技革命3、设计史是设计学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B)的范畴A设计现象学B设计发生学C设计行为学D设计哲学4、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具有神秘的气氛,它主要用于(C)P23A墓穴建筑B民宅建筑C教堂建筑D剧院建筑5、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是(D)A格罗佩斯B勒柯布西耶C康定斯基D威廉莫里斯6、英国伦敦于(B)年举办了一届工业博览会,这届博览会又称“水晶宫”博览会A1850B1851C1852D18547、1992年被拆毁的济南火车站也属于德国“青年风格”建筑,该建筑的作者是(八)P55A菲舍尔B恩代尔C彼得贝伦斯D奥托艾克逻8、欧文琼斯试图从装饰艺术的角度建立一种全新的装饰设计原则,于1856年出版了反映自己主张的专著(八)P31A《装饰法则》B建筑的七明灯C威尼斯的石头D工艺与美术的样式9、威廉・莫里斯在(C)为《桥沙集》所作的装帧设计,被誉为“现代装帧第一书”P36A1890B1895C1896D189810、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的是青年风格的重要人物(B)P56A菲舍尔B彼得•贝伦斯C恩代尔D奥托•艾克曼11、具有“时装之都”美称的(B),其设计主要围绕时装及其配套产品进行A罗马B巴黎C伦敦D巴塞罗那12、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设计师是(八)A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B毛里斯•杰洛特C威廉阿伦D让杜南13、下列哪种教堂被称为“放在地上的宫殿”(八)A罗马式B哥特式C巴雷利式D拜占庭式14、古希腊雅典卫城是由一系列建筑组成的,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B)A卫城山门B帕提农神殿C尼开小庙D伊克瑞翁神殿15、下列教室中,哪一组属于哥特式风格的建筑(B)A米兰大教堂,比萨教堂和巴黎圣母院B科隆大教堂,比萨教堂和巴黎圣母院C米兰大教堂,比萨教堂和科隆大教堂D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17、下列哪种教堂被称为“升入天上的宫殿”(B)A罗马式B哥特式C巴雷利式D拜占庭式18、下列哪一建筑设计观是阿道夫•卢斯提出者是(八)P61A装饰是罪恶B少就是多C形式服从功能D少令人生厌19、以麦金托什为中心的格拉斯哥派代表了(D)“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水平P62A德国B法国C奥地利D英国20、设计学第一位的研究对象是(B)A人的造物行为B人和人的思维活动C造物的形式D人与环境的21、朱铭先生在所著的《设计史》一书中,把人类设计史划分为(D)时期A3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2、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变革是(B)A农业革命B工业革命C科技革命D信息革命23、“装饰是罪恶”这一建筑设计观的提出是(八)P61A阿道夫・卢斯B格罗佩斯C米斯・凡德罗D洛易斯・沙利文24、法国的巴黎歌剧院是(C)建筑设计的代表P23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折中主义D理性主义25、在设计史上,首次提出“工业设计”这个词的是德国建筑家(八)P26A歌德弗莱德•谢姆别尔B亨利•克勒C菲舍尔D格罗佩斯26、以麦金托什为中心的(B)代表了英国“新艺术运动”的发展水平P62A“青年风格”派B格拉斯哥学派C维也那学派D自由美学派28、亨利•克勒认为艺术与技术的分离的根本原因是艺术家、制造商和设计师之间缺乏沟通,他们之间须建立一个桥梁,为此他于1845年提出了(D)的新概念P29A“艺术与技术分离”B技术第一C形式第一D艺术制造29、“红屋”是莫里斯的代表作,该建筑在细节上大量采用了(B)的建筑手法,比如在塔楼、尖拱入口处P35A罗马式B哥特式C拜占庭式D巴罗克式30、克里木特是(维也纳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在画风上大量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采用非常绚丽的金属色P59二、多选1、产生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的西方复古主义设计思潮主要表现为咖几种形式(ACE)P21A古典形式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理性主义E折中主义2、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主要有(AD)P45A巴黎B里昂C马赛D南锡E纳3、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在哪些方面发生变革(ACD)P14A物质文化B宗教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E4、德国建筑家歌德弗莱德•谢姆别尔是第一个提出“工业设计”这一概念的人,他的主要理念著作有(AD)P26A《科学工艺美术》B《建筑的七盏明灯》C《威尼斯的石头》D《工艺与工艺美术的样式》E《装饰法则》5、“自由美学社”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核心力量,该组织的代表人物是(BCD)A埃米尔・加莱B亨利・凡德威尔德C古斯塔夫・博维D维克多•霍塔E安东尼•高迪P486、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理念家和倡导者,他的主要著作有(ABCE)A《现代画家》B《建筑的七盏明灯》C《艺术的政治经济》D《桥沙集》E《威尼斯的石头》P317、1889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代表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工业化的最高成就,展览会标志建筑是(BD)P43A水晶宫B埃菲尔铁塔C巴黎地铁入口D机械馆展览中心E巴黎歌剧院8、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在巴黎兴起,与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紧密相关,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设计组织,主要有(ABD)P45A“新艺术之家”B现代之家C自由美学社D六人集团E二十人社9、设计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在欧洲各国表现为不同的风格或流派,主要有(ABDE)A德国工业联盟B荷兰的风格派C英国的格拉斯哥学派D俄国构成主义E德国的包豪斯P67三、填空1、设计史是设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设计(发生学)的范畴。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 机会。
社会领域
信息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交流和获取信息变得更加 方便快捷。
文化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全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 相互理解和接纳。
信息革命的局限性
信息泛滥
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人们面 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难以筛选 出有价值的信息。
写作背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 了《第三次浪潮》一书,对未来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社会发 展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作者介绍
• 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社会学家 和作家,曾担任过《华尔街日报》和《财富》杂志 的记者,以及《未来的冲击》和《第三次浪潮》等 畅销书的作者。他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 深远影响。
隐私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个人隐私 泄露的隐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数字鸿沟
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 ,但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 人群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方面仍存 在差距。
05
未来趋势: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生态经济
以生态经济为基础,将自然生 态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技术瓶颈
02
尽管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但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如无法精确控
制作物病虫害等。
社会不平等
03
农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出现了贫富差距和社会等级制度

03
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
科技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科技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纺织机、铁路和煤炭 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01
经济结构变化

托夫勒教了我们什么

托夫勒教了我们什么

《第三次浪潮》是1980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托夫勒。

该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托夫勒也许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直接财富,但他许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的年轻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托夫勒的思想或多或少仍在指引看他们"创造未来"。

托夫勒教了我们什么第一次接触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作品,是他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人们开始讨论信息爆炸时,是因为托夫勒先说了“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这个词。

46年后的今天,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和冲击,已远远超出托夫勒和当时的社会学家所预测的程度。

《未来的冲击》是未来三部曲的第一本,另外两本是《第三波》(The Third Wave)和《权力的转移》(Powershift: Knowledge, Wealth, and Violence atthe Edge of the 21st Century),分别在1980年和1990年出版。

这三本书让未来学进入美国文化的主流领域,使托夫勒成为未来学巨擘。

一直到今天,他仍是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

《未来的冲击》的内容确实冲击了当年的许多读者。

今天我们对照一下,托夫勒当时对未来的描述和预测,模糊的轮廓今天多已显露出来,只不过我们当前所处的资讯通信世代(Infocomm Era)更为精彩而复杂。

托夫勒6月27日于洛杉矶家中在睡眠中过世,享年87岁,现在大概会有些人想去买他的书来看。

托夫勒于1928年出生于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出生于纽约,毕业于纽约大学英语系。

1960年代他在IBM和其他科技公司就职期间,接触正在兴起的资讯科技过程中,酝酿和成熟了他的未来学理论。

第四章 现代战争 题库(2019)

第四章 现代战争 题库(2019)

第四章现代战争5、美国社会预测学家从人类社会文明演进发展的角度,将信息化战争称之为。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战争】6、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从战争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发展的角度,将信息化战争称之为。

【第六代战争】7、是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基本作战形式。

【一体化联合作战】11、年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宣告核时代的到来。

【1945】【8】12、信息化战争中的体系较量主要体现在“三大系统”的对抗上。

即、、。

【战场认知系统】【战场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13、随着“信息化”最终取代“机械化”的主导地位,战争将由为中心转向以为中心。

【平台】【体系】14、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由步入的产物。

【工业社会】【信息社会】15、军事创新主要包括军事创新、军事创新和军事创新。

【理论】【技术】【制度】16、,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能战方能止战】17、机械化战争围绕“物质和能量对抗”这一核心,沿、和三大轴线对抗发展。

【火力】【机动力】【突击力】18、信息化战争发展过程将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阶段。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19、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核心是。

【坦克制胜论】20、如果说机械化战争中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主要取决于武器装备的“数量规模”,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则主要是由。

【信息主导】21、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由于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我军采取的基本作战形式是、、。

【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22、在信息化条件下,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理念,成为诸军兵种部队作战的基本形式。

【联合作战】23、美军研发的系统,使战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所有武器系统实现了一体化。

【C4KISR】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二○二○年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A.二○二五B.二○三五C.二○四五D.二○五○2、在信息化战争中,()成为衡量双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成为整体作战和高效作战的前提和制胜基础。

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7篇【篇一: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第三次浪潮写作于1980年。

作者将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科学放在一起讨论,甚至部分哲学也在一起讨论。

以下部分是读书笔记,部分是我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不推荐你一上来就看我的读书笔记,那是嚼别人嚼过的馍。

你应该自己去看这本书,然后得出你自己的想法,再看看我们的想法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

好,言归正传。

第一次浪潮是指的农业文明,它的特征为:1、生产工具为以锄头为代表的低价值低价格工具;2、经济运作涉及的资源主要为土地和人的体力;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人的体力;4、经济运作的典型单位为家庭;5、文化的主要表征为神秘主义,典型如东方的神秘主义。

第二次浪潮是指的工业文明,它的特征为:1、生产工具为以机器为代表的高价格高价值工具;2、经济运作涉及的资源主要为资金和化石燃料;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化石燃料;4、经济运作的典型单位为大企业,5、文化的主要表征为机械主义,典型如西方的机械思想、流程管理。

第三次浪潮是目前正在兴起的浪潮,暂时没有确切名称,它的特征为:1、生产工具在目前为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目前限于我的接触范围,我还想不出其他的)的高价值低价格工具;2、经济运作涉及的资源主要是人的脑力;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人的脑力;4、经济运作的典型单位目前处于萌芽状态,为小团体或个人企业;5、文化的主要表征包括去中心化,混沌主义,但总体上目前不明确。

ps,每一次的浪潮都是建立在前一次浪潮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目前能了解到的是第二次浪潮基本上是建立在摧毁第一次浪潮的基础上的,第三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如何相处,目前尚无定论。

中国,乃至世界,都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发展及不同步,当部分国家部分地区部分城市部分人口已经开始第三次浪潮时,还存在部分国家部分地区部分城市部分人口处于第一次浪潮中。

中国部分农村现在处于第一次浪潮,仍然采用自有小田地的方式实现自给自足,部分农村已处于第二次浪潮初期,开始工业化建设。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期末考试#(精选.)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期末考试#(精选.)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世纪后期的城市与庄园的关系是()。

(1.0分)A、一样的生产方式B、一样的人际关系C、一样的文化D、以上都不是我的答案:D2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科学领域的意义是()。

(1.0分)A、美化近代科学革命B、丑化近代科学革命C、物化近代科学革命D、抽象化近代科学革命我的答案:C3进化的观念起源于以下哪一个时期:()(1.0分)A、启蒙运动B、两希文明C、宗教改革D、文艺复兴运动我的答案:A4与西方相比,中世纪同时期的中国经济是()。

(1.0分)A、高度发达的大型市场经济B、高度发达的大型自然经济C、小农地主并存的自然经济D、小农地主并存的市场经济我的答案:C5近代科学从文化中脱离出来,使用的方法是()。

(1.0分)A、机械论B、渐变论C、灾变论D、进化论我的答案:A6在近代,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非嵌入编码知识的范畴:()(1.0分)A、唯科学主义B、经济学C、反精英文化D、启蒙运动理念我的答案:C7与欧洲近代科学革命相比,18世纪美国科学发展的优势是()。

(1.0分)A、在哲学宗教上优于欧洲B、在科学技术上优于欧洲C、不需要承受历史负担D、不受印第安文化的影响我的答案:C8在近现代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大科学的特征是()。

(1.0分)A、社会化和抽象化B、抽象化和个人化C、个人化和历史化D、个人化和具象化我的答案:A9中世纪后期西欧的文化否定因素不包括()。

(1.0分)A、宗教世俗化B、崇尚中国文化C、世俗大学的出现D、大翻译运动我的答案:B10文艺复兴运动第一阶段相对软弱的原因之一是()。

(1.0分)A、空间上离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心近B、转型发生的时间快C、第二阶段并未充分发展D、封建政权影响强大我的答案:D11特定生存方式作为希腊兴起的内部因素之一,其表现形式不包括()。

(1.0分)A、通商为主B、务农为主C、航海发达D、探索精神我的答案:B12现代和后现代知识与近代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包括:()(1.0分)深度与平面B、不违背非嵌入编码知识C、事实、规律与价值观D、反精英我的答案:D13人与自然的博弈过程中,科学的核心策略是()。

《第三次浪潮》读书报告

《第三次浪潮》读书报告

《第三次浪潮》讀書報告陳宇捷簡介《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Alvin Toffler)認為,我們正處在新文明崛起的過程中。

我們的世界歷經了第一次浪潮,即長達幾千年的農業社會,以及第二次浪潮,即三百年的工業社會之後,現在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衝擊。

若不是書的扉頁上清楚地印刷著它的出版時間是上世紀80年代,我會相信這是一部現代作家的作品。

托夫勒在二十多年前所「預測」的事情和現象如今大多都已發生,並正在發生著。

新的家庭生活方式,新的經濟形式,新的政治制度等等,都已融入我們周邊的生活,讓我們投身其中。

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習以為常的事件和現象,在這個新舊兩個時代交替、衝撞的時代下也許都是極不尋常的;同時,一些在我們看來極不尋常的新奇現象在這麼個時代背景下又將是再平常不過的。

我將選取書中關於家庭和時間規範的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並在文章的最後寫上我對整本書的評價與感想。

之所以選取這兩個主題是因為,在書中,托夫勒說:「我們每個人無論如何渺小,都是歷史上的單一生命。

」1我很喜歡這句話,我覺得這句話有別於我之前的一些觀念。

每每面對歷史,縱觀世界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感歎世界之大,時間長河之很久,感歎自己在歷史長河,芸芸眾生中的渺小。

而這句話則讓我體會到,在發出感歎的同時,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去更加深入地關注作為社會中的參與者以及時代浪潮的感受者的我們自身。

而家庭和時間規範則是聯繫到我們自身最多,我們參與程度最高的兩個範疇。

新的家庭形式選擇家庭這個主題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還因為我在這個學期剛選修完《中國文化要義》這門課,而其中所講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家的文化也是我很感興趣的一個主題。

我們說,中國的文化,是以「家」為單位出發的文化,有別於西方以個體的「人」為單位出發的文化。

而在看了《第三次浪潮》之後,我也更加清楚的知道造成這一文化差異的根本原因。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們所說的「家」,是指「家族」,我們以家為單位的經濟體並充當社會角色。

第三次浪潮(知识点)

第三次浪潮(知识点)

" 第一次浪潮,即農業革命,經歷了__________年才結束。

","B","幾萬年","幾千年","幾百年""第二次浪潮,即工業文明,只有______年的壽命。

","B",500,300,200 "第三次浪潮很可能在______年內結束。

","A","幾十年","幾千年","幾百年""下列什麼事件不會使悲觀主義者感到今天的社會無法邁入未來?","C","伊朗爆發戰爭","石油價格直線上漲","新款手機上市""下列什麼事物不是在第一次浪潮時期出現的?","A","電腦","村莊","耕地""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在時間上是否有交叉?","A","有","沒有","不確定""所謂的原始民族,生活在小部落裏,下列那種不是他們的生活方式?","C","采食","漁獵","種地""日本於__________年廢除了封建制度。

","B",1868,1876,1889"下列哪種不是第二次浪潮時期取得能源的方式?","C","煤","石油","轉動水車""第二次浪潮的科技需要大量的資本,但是投資者不原意把所有的金錢投入到有風險的行業,為鼓勵他們投資,出現了___________觀念。

关于《第三次浪潮》

关于《第三次浪潮》

关于《第三次浪潮》

【期刊名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4(000)002
【摘要】<正> 《第三次浪潮》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一本著作,一九八○年出版,曾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反响。

《第三次浪潮》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是: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至今分为三个浪潮:即以农业革命为代表的第一次浪潮;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第二次浪潮;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至今不过三百年,今天第三次浪潮已经开始,历史发展速度加快,可能只要几十年。

他认为: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中央集权化,这六个相互联系的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4
【相关文献】
1.智慧城市建设进入第三次浪潮\r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J],
2.智慧城市建设进入第三次浪潮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J], 崔颖
3.基于“正念”的心理治疗——从佛教到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次浪潮 [J], 廖乐根
4.《第三次浪潮》的作者谈第三次浪潮 [J], 无
5.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OR寒冬? [J], 李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第三次浪潮》中, 托夫勒把人类的文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仅仅就未来探讨未来,而没有什么特别的批判目的。

他站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上,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第三次浪潮进行对比。

他所描述的未来社会,是一个以非群体化为特征,生产领域和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相互影响的社会。

他认为,第二次浪潮的法则是标准化、专业化、集权化、同步化、好大狂等。

工业文明对应的是传播领域的群体化,政治领域的集权化,经济领域的市场化,以及思想领域的直线型时空观、两性分离等。

而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成为“产销者”,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能源领域向可再生的生物能源转变,传播领域出现了非群体化倾向,政治领域跨国公司将取代民族国家成为政治的基本单位,家庭将成为电子式的家庭……此外,教育、社会观念、组织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次浪潮首先打破了工业文明的“标准化”法则,这对工业社会显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没有了统一的标准,社会不可避免要走向分化。

人们对各式各样标准的选择,决定了传播领域的非群体化、政治领域民族政府的失效、各样的社会组织和社团不断兴起。

本书认为,尽管可能今后数十年充满动荡,但最终,一个健全合乎需要的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现在的困惑在于,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社会中,在两次浪潮交替的期间,并没能有一个浪潮的优势高于另一个的情况出现,所以是人们很难分辨,不知如何选择,造成政治生活的紊乱,反映在人身上是个性的崩溃。

但是,当我们明确新浪潮必定出现,代替旧文明时,我们就可以找到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这时,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于:谁能为新文明的兴起作出规划,以取代旧的工业社会。

因为世界上许多严重问题,都不能在旧的制度结构中解决了。

第二次浪潮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二次浪潮的确定社会结构:小家庭,工厂式的学校,大公司。

围绕着这三个核心结构,出现一大批也按工厂组织结构建立的社团组织,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组织生态,所有工业社会都依靠上述的技术领域、社会领域、信息领域这三者的结合,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协调经济生产和个人活动。

第二次浪潮把人类生活劈成两半:生产和消费。

这一裂变,后果极为重大,市场成为人类生活的巨大中心。

导致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矛盾与冲突,影响到人们家庭生活和两性的身份,甚至个人的精神与个性。

专家,根本使命是组织。

这些人是第二次浪潮的“组织者”这些人是资与社的权力巅峰。

权力来自组织手段的控制,第二次浪潮文明需要庞大的政府作为工具,以组织协调整个体制的运转。

权力最上是由各企业,政府各部门的统治集团所组成,这样的权利的基本结构依然如故,它是工业化文明所承诺的民主水火不容。

第二次浪潮各国政治制度都建立在相同的蓝图上。

是根据第一次浪潮老观念和工业化初期的新设想结合的产物。

代议制是第二次浪潮政治结构的基础,他虽然在政治上赋予人性化的突破,但并没有大道由人民来统治的思想,成为技术专家与社会权贵的控制。

代表,是控制社会的人,形成新的社会权贵阶层,代表与被代表之间鸿沟拉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对工业技术不平等的确认,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冒牌货。

第二次浪潮的政治实体,各国都不断狂热的扩大自己的市场与政治权利,但都受到外在于内部条件的限制。

帝国主义是第二次浪潮世界工业发展的“增压器”与“加速器”。

根据大卫·李嘉图将分工原则运用到国家之间。

各国希望建立统一的市场,帝国主义国家将非工业国家拉入统一市场,但并不公平,但是世界贸易大大发展。

帝国之间为争夺世界经济控制权,造成两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工业国也是如此。

工业现实观是工业化的产物,贯穿在工业化一切观念意识形态中,即工业化比其他文明优越。

工业化社会需要计算时间,并使社会标准化。

劳动分工,使得必须把社会组织在一起。

把合适的人放于合适的地方,这是同步化。

人们通过工业现实观来看待自己与世界。

第二次浪潮文明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是建立在牛顿万有引力基础上的,使人们不再迷信。

生产和消费的分裂和市场的产生在工业革命的产生中很重要。

第二次浪潮代替第一次浪潮是必然的,也并不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是痛苦的。

愚蠢而失去理性的憎恶自己时代的人民的人,很难为创造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石。

现在,第二次浪潮本身的变化使得工业社会内部分崩离析,我们必须把握这个时代的基本事实:工业文明正在消逝,再创找第三次浪潮中,塑造我们的余生。

第二次浪潮着重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第三次浪潮着重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综合。

我们又一次处于历史性技术飞跃发展时期的边缘。

新的生产体系要求改建整个能源结构。

第三次浪潮能源结构特点是:原料大部分可以再生,资源广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没有危险,浪费少。

这次浪潮的能源结构与第二次浪潮的完全对立,其对手是第二次浪潮能源结构的既得利益者和第一次浪潮的守旧势力。

能源问题的斗争,是与推翻第二次浪潮技术交织在一起的。

第三次浪潮的工业骨干(制高点):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程,遗传工程。

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的结构将随之而引起大变动。

我们必须引导新技术,有利于社会与生态的技术,是社会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技术更加人性化。

第二次浪潮中群体化传播工具生产出来的形象,灌输在群众心目中,形成了工业社会生产制度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第二次浪潮中不可一世的群体化传播工具,将被新的非群体化的传播工具取代。

现在,传播工具的特点是,将观众分开,增加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需要主动创造并接受现实提出的认识模式。

文明越多样,技术,能源和人民的变化越多,就越需要大量信息流通其中,以维系整体。

第三次浪潮文明建设新的信息领域,为无生命的环境输入智慧的关键是电子计算机。

第三次浪潮信息环境会改变很多事情,扩大社会记忆,使其起死回生,丰富多彩。

第三次浪潮信息环境第一次为机器之间通讯交流,为人与周围智能环境交往提供强大设施第三次浪潮制造业的特征,是生产短期的个别的或完全定做的产品(小批量生产)。

现在制造业努力的目标是:在逐渐由顾客直接控制下,产品完全定做,采用整体件,连续流水生产。

新的生产体制将把千万职工从工厂和办公室之中解放出来,回到以先进的电子科学为基础的家庭工业时代,从而重新突出家庭作为社会中心的作用。

但不是所有的交往都可以用通讯取代。

电子家庭减少能源需求,分散能源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带来更大的社会稳定,家庭共同劳动。

使电子通讯等工业受益,使石油,汽车等工业以及工商业,房地产业萎缩,管理领导方式改变,扩大工人占有生产资料。

这个趋势,会改变整个经济,城市,生态,家庭结构,社会准则,甚至我们的政治。

这种前景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出现由小家庭向多样化家庭的过渡中。

今天上百万家庭的不幸与破裂,是工业总危机的组成部分是第二次浪潮一切制度破裂的产物。

独居人口、非法同居、不育家庭,单方抚养,同性爱,群居合同婚姻,连续婚姻膨胀。

青年人与社会感情疏远,电子家庭可能是解决其失业的真正解决方法。

电子大家庭作为工作网,提供商业和社会服务。

但是,这样家庭形式的改变,可能会带来极度痛苦与孤独,应从道德观,就业和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家庭模式多样化的形式,是人们轻松愉快的准改变到明天的家庭中生活。

最直接影响公司变化的是世界经济危机,是整个工业文明时代的总危机。

全球“无国界货币”充斥于世界市场。

经济变化迅速,成为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新因素。

公司的新城代谢速度加快,带来多方面的后果。

大公司不能只考虑赚钱,而应考虑:生物圈、社会力量、信息环境,政府机构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第三次浪潮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基本准则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发生变化。

两代人以及在各个领域中所发生的冲突,实际上是应该采用哪种行为规范之争。

第三次浪潮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观念改变了社会基本节奏,把人们从机器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三次浪潮对标准化发起进攻,非标准化的生产,带来非标准化的消费。

政治领域亦是如此。

人们观点不同,文化正丧失民族文化。

今天新的政党,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哲学,矛头直指第二次浪潮的集权化。

公司、政府管理更是走向多样化,发挥各地区自己的特点来管理。

第二浪潮的好大狂也正在淘汰。

第三次浪潮的组织机构彼此比较平等,来自上面的压力较少,他有很多小单位组成,比较容易改变。

消费者自己动手,即“劳务成本转嫁”。

旧有的空闲与工作界限消失。

这种形式出现在许多行业中。

从被动的消费者成为主动地产消合一者。

自产自销消费观。

积极的制造商征求甚至支付报酬,聘请顾客帮忙设计产品。

产销合一的兴起,开始改变市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未来的经济成为一二次浪潮的融合。

开拓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产销这星期的启示下,重新考虑许多根本性问题。

第三次浪潮将在历史上第一次产生“超越市场”的文明。

朝着新变革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文化,试图把新的关于自然,进化,进步的观点,把新的更丰富的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新的因果关系把整体论与简化论融为一体。

国家日益不能采取独立行动,正在丧失它的主权。

新的全球经济的意识形态是全球主义,或称为“全球意识”。

国家主义过时了。

全球主义主张为全世界说话,被看做进化的必然,并朝着“宇宙意识”靠近了一步。

我们正在接近的世界体系,将是一个由许多象脑神经细胞那样互相密切联系的单位所组成,相当于某些先进工业中兴起的矩阵组织。

对于那些世界上的贫困国家,不应再走现在第二次浪潮中形成的发达国家发展的老路,应该走第三次浪潮的新的发展战略。

现在的新的改革战略:及建立发展低流量生产,只需少量的资金面向农村的工业,也发展某些经过仔细选择的高流量的先进科技工业,并形成一种对两者都加以保护和促进的经济制度。

即:甘地加卫星。

这既是一种对于多样化的尊重。

政府需要对生产兼消费者的活动,在政策,措施和宣传等各方面,予以鼓励与赞助。

第三次浪潮一方面鼓励个人具有个性,以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另方面也正是解决由于社会的差异形体引起的的孤独寂寞感,必须恢复集体生活。

为给未来文明建立以完美的感情生活和健康的心理环境,必须提供人们的:集体生活,生活秩序和生活意义。

第三次浪潮将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

第三次浪潮的文明培养青年的性格:对长者不那么顺从,对消费不那么计较,对享乐不那么耽溺。

敢于负责,懂得与人配合,承担更多任务,能迅速适应变化的情况,敏感的与周围的人协同一致的男女,不盲从,能力强,有独立见解,多才多艺,产销合一,并从中取得快乐。

第三次浪潮文明不能使用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政治结构。

需要创造新的政治工具。

政府的失灵,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不能再用过去的方式统治社会怎样的根本原因。

第三次浪潮文明要求领导人的作风与品质,不在于自信武断,而在于从善如流;不在于横行霸道,而在于富于想象;不在于权迷心窍妄自尊大,而在于对领导新世界的局限性颇有自知之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