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3篇)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3篇)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为了推动初中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实施细则制定。

本细则所称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初中生的学业水平、品德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方式。

第二章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一、学业水平评价学业水平评价是对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评价。

以考试成绩为基础,结合平时表现、小组合作等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在各学科中的学业水平。

二、品德发展评价品德发展评价是对学生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评价。

以日常行为表现、参与社会实践、班级管理等为基础,评价学生的品德素质和行为表现。

三、身心健康评价身心健康评价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情况的评价。

以体质测试和心理测评为基础,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四、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

综合考虑学业水平、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第三章评价方法一、学业水平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按照学科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考试,评价学生在学科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

2. 平时评价:结合课堂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品德发展评价方法1. 日常行为观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和行为习惯。

2. 社会实践评价:结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积极参与程度。

三、身心健康评价方法1. 体质测试评价: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试,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2. 心理测评评价:通过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价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四、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评价、品德发展评价和身心健康评价的结果,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评价指标一、学业水平评价指标学业水平评价指标分为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两方面。

知识掌握包括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和应用知识等方面。

能力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综合素质测评是一种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旨在客观、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科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制定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测评的公平、公正、科学和有效性。

二、测评内容1. 学业水平测评:- 考察学生在各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考试形式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2. 学科能力测评:- 考察学生在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设计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等。

3. 思维能力测评:- 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创造思维等能力;- 采用题目形式进行评估,包括推理题、分析题、创新题等;- 评价标准包括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创新性等。

4. 创新能力测评:- 考察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设计、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包括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实践操作的能力等。

5. 实践能力测评:- 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实习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包括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实践经验的丰富性等。

三、测评流程1. 测评组织:- 成立专门的综合素质测评组织机构,负责测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测评团队负责具体的测评任务。

2. 测评时间:- 测评时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可以分阶段进行测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3. 测评方式:- 采用组织考试、实际操作、实践项目等方式进行测评;- 考试形式可以包括笔试、机试、口试等,实践项目可以包括设计、实验、调研等。

4. 测评评分:-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 设定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确保评分的公正和客观性;- 可以采用多位评委进行评分,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成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评价的方法,旨在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素质。

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客观和科学性,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评价内容和指标1. 学业水平评价学业水平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

2. 思想品德评价思想品德评价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3. 身心健康评价身心健康评价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

三、评价方式和工具1. 评价方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考试评价、问卷调查、实践活动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

评价方式应根据评价内容和指标的特点进行选择。

2. 评价工具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可以包括评价表格、评价问卷、评价记录等。

评价工具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评价内容和指标的要求。

四、评价流程1. 评价计划制定学校应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年度计划,明确评价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等。

2. 评价实施根据评价计划,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实施。

评价实施应确保评价的公正、客观和科学性。

3. 评价结果反馈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他们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 评价结果应用评价结果应用于学生的学习指导、教育管理和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

评价结果的应用应注重个别差异和全面发展。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和保密评价结果应用于学生的学习指导、教育管理和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

评价结果的使用应注重个别差异和全面发展。

评价结果的保密工作应严格执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评价结果的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建立评价结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评价结果的监督和评估可以采用专家评估、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评价,以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导。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实施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一、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需涵盖知识、能力、品德、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知识方面,要评价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科应用能力和学习方法。

在能力方面,要评价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在品德方面,要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在态度方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可以使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如优秀、良好、中等、差等。

定量指标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如得分、百分比等。

评价指标应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三、评价方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期考核和日常评价两种。

定期考核主要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日常评价则包括随堂测验、作业评价、课堂参与和个人表现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四、评价结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结果应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得出,不仅要定性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还要定量评价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得分情况。

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发展建议。

五、评价流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流程应包括评价计划制定、评价活动实施、评价结果分析和评价反馈四个环节。

评价计划制定要充分考虑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因素。

评价活动实施要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和规范。

评价结果分析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得出可信的评价结果。

评价反馈要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发展建议。

中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范文

中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范文

中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范文一、引言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制定了中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本细则旨在规范测评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程序,确保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为学生的毕业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二、综合素质测评内容1. 学业水平:包括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2. 体育健康:包括学生的体育成绩、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的评价。

3. 心理健康: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情绪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评价。

4. 社会实践: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5. 文化艺术:包括学生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素养、文化审美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三、综合素质测评方法1. 综合素质测评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考试、测验、实践、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2. 学业水平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注重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考察。

3. 体育健康采用体育测试、体育成绩和体育课程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4. 心理健康采用心理测试、心理访谈和案例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5. 社会实践采用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社会实践报告和社会实践经历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体验。

6. 文化艺术采用文化艺术成绩、文化艺术作品和文化艺术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综合素质测评程序1. 综合素质测评由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组织实施,包括学校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层面。

2. 学校内部评价由学校校内教师和行政人员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

3. 外部评价由教育部门或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独立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一、背景综合素质评定是对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全面评估,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为了促进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制定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水平。

二、目标1. 建立科学公正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业能力、素质发展等方面。

2. 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3. 引导教师以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需求。

三、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业特长、身心健康、品德发展等五个方面。

1. 学习成绩:评估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成绩、作业成绩等。

采用百分制评分,具体评分标准由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并向学生和家长公示。

2. 学习能力: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考试、作业以及其他形式的评价来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学业特长:评估学生在学业方面的特长和兴趣,包括科学实验、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等。

通过竞赛、展示、作品评比等形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业特长。

4. 身心健康:评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身体素质、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心理调适等。

通过体测、体育活动记录、心理测评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5. 品德发展: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方面。

通过班级评议、社会实践记录、学生自评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

四、评价方式与权重分配1. 学习成绩的权重占30%,包括各学科成绩的百分比、考试完成情况等。

2. 学习能力的权重占20%,包括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3. 学业特长的权重占20%,包括学生在学科竞赛、学术科研、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____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一、背景和目标为了全面提高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特制定本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及实施细则。

通过综合素质评定,旨在评估小学学生的学业水平、科学素养、文化艺术素质、体质健康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并为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提供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二、评价内容1. 学业水平评价学业水平评价主要围绕小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要学科。

2. 科学素养评价科学素养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文化艺术素质评价文化艺术素质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领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审美能力。

4. 体质健康素质评价体质健康素质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身体健康情况以及体育积极参与度。

5. 社会责任感评价社会责任感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公民素养、社会参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三、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方式综合评价方式将采用定期考试和综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定期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综合测评主要包括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小组活动等各方面的评价。

2. 主观评价方式主观评价方式将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

教师评价主要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学互评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班级合作等方式进行互评;家长评价主要通过家校联系册、家长会等方式进行评价。

四、评价指标和标准1. 学业水平评价指标和标准学业水平评价将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制定,以实现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 科学素养评价指标和标准科学素养评价将通过实验探究、科学项目设计等方式进行评价。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5篇)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5篇)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一、指导思想及原则实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充分体现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优化教育实践的功能,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本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逐步建立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以导向性、公平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为评价原则。

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构(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长:____副组长:____ ____组成人员:教育教学部主任、德育工作部主任、年级主任、副主任职责: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公示、上报。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长:____ 副组长:____组成人员:教育教学部主任、年级主任、副主任、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代表职责: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对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上报。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仲裁委员会。

领导小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学生会主席组成人员:科任教师、年级学生分会主席、副主席、各班团支部书记、班长职责: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负责接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过程中的咨询、申诉、调查、复议和以及纠正。

三、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一)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方案》中的有关要求为基本依据,从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要素、主要行为表现等三级,具体内容见《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日表》(附件1,以下简称《细目表》)。

(二)评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定等级。

综合性评语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重点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了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制定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五个部份。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1.1 学业水平评价学业水平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科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参预课堂讨论等。

评价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个人报告、小组项目等。

1.2 德育表现评价德育表现评价是对学生品德、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评价。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诚信、友善、守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言行举止,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1.3 体育素质评价体育素质评价是对学生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的评价。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运动技能水平等。

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可以通过体能测试、技能表演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式的选择2.1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通过描述和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来评价其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潜力,但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2.2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量化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来评价其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客观地比较学生之间的差异,但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个体特点和潜力。

2.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和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评价过程可能较为复杂。

三、评价结果的反馈3.1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以便他们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反馈方式可以包括个别面谈、家长会、成绩单等。

3.2 个性化反馈评价结果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反馈,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并提供相应的发展建议。

个性化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完整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完整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完整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全面科学的多层次评价方法,旨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及艺术素养等各方面的发展。

下面是一份完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一、评价目标1.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包括基础知识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2.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等。

3.评价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包括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等。

4.评价学生的艺术素养,包括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评价内容和方法1.学科知识评价:采用考试、作业、小组讨论和项目评估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

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和项目评估主要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思想道德素养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和行为观察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行为观察可以观察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行为表现。

3.身心健康评价:采用体质测试、健康调查和心理评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

体质测试可以测试学生的体能水平,健康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心理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4.艺术素养评价:采用艺术作品展示、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作品展示可以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可以展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才华和创造力。

三、评价依据和标准1.学科知识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主要参考学科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

2.思想道德素养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主要参考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和道德教育方案,以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评判标准。

3.身心健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主要参考卫生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相关文件和身心健康指标,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为主要评判标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的评估和评价。

为了更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评价指标1. 学业水平评价:包括学生在各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2. 思想品德评价: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

3. 体质健康评价: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健康状况。

4. 创新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5. 社会实践评价: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际表现。

三、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在各个评价指标上的表现,形成综合评价结果。

2. 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进行同伴间的互评,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发展。

3.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项目展示、口头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评价流程1. 评价准备:明确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制定评价计划。

2. 评价实施:根据评价计划,进行评价活动,包括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等。

3. 评价记录: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评价报告。

4. 评价反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指导学生改进和发展。

五、评价结果的应用1. 学生发展指导: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

2. 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学校管理:评价结果可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于学校管理和决策。

六、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1. 公正性:评价过程要公平、公正,杜绝任何形式的舞弊和作弊行为。

2. 科学性:评价指标要科学、合理,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评价的监督和反馈1. 监督机制:建立评价的监督机制,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 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反馈机制,及时沟通评价结果和改进方案。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综合素质评价是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
1.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表现、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个性特点等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
综合素质评价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小组活动、口头表达、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的年级、个性、特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价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定,定性评价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特点来评定。

4.评价周期:
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根据学期或学年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评价周期。

5.评价记录: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学生和家长,评价记录可以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参考依据,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6.评价结果的运用: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进步和发展的依据,可以用于班级活动、学生奖励、学生引导和教学改革等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需要根据学校、年级和教育部门的具体要求和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4篇)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4篇)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可以从知识、能力、品德、态度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实施细则如下:1.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态度与习惯、品德与道德素质、健康与安全意识、艺术与体育特长、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2.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分为定期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定期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评价,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评价。

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制定,包括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

成绩评价主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4. 评价工具:评价工具包括考试、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

考试可以包括笔试和口试,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学生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意见,观察记录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5. 评价周期:评价周期一般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定期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在学期中不同时期进行,形成全年的综合评价结果。

6. 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学生的学业指导、班级和个人的综合评优、评先评奖等方面。

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教育指导。

7. 评价公示与反馈:学校可以通过公示评价结果的方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会等形式向家长和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并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2)包括以下内容:1.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生活技能等方面。

2.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

3.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包括考试成绩、平时表现、个性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评价。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3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3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本细则制定。

第二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包括学业水平、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第三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当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

第四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当与中学生的学业评价相互补充,形成相互促进的评价体系。

第五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当进行定期评价、重点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结果。

第二章评价内容第六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学业水平: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包括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

(二)思想道德: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包括思想品德表现、道德行为等。

(三)身心健康:评价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体能测试、心理素质测试等。

(四)社会实践: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感发展状况,包括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社会公益行为等。

第七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特点进行具体细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订。

第三章评价方法第八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既包括定性评价,又包括定量评价。

第九条学业水平的评价应当以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第十条思想道德的评价应当采集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

第十一条身心健康的评价应当采用体能测试、心理素质测试等方式进行,掌握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

第十二条社会实践的评价应当采集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社会公益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第四章评价结果运用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根据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发展方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方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中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一项制度。

第二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据《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综合考虑中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品德素养和身心健康等因素,全面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

第三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政府主导、学校负责、教师参与、家长配合、社会参与、学生自觉的原则。

第二章评价内容第四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品德素养和身心健康等方面。

第五条学业水平评价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查,通过统一的考试和考核方式进行评价。

第六条实践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运动和艺术表演能力等方面,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七条创新意识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创新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八条品德素养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通过班级、学校和社会的观察、评议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九条身心健康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体育测试和心理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三章评价方法第十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测试、实地考察、表演、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等方式。

第十一条考试评价主要通过统一的考试和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包括课堂测试、阶段性评估和期末考试等。

第十二条测试评价主要通过测试题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包括实验报告、技术操作和项目任务等。

第十三条实地考察评价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实地勘察、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等。

第十四条表演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艺术表演、才艺展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三篇)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三篇)

2024年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教育部《____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____》精神,结合我镇小学教育的实际,特制定如下细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

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客观性原则。

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即“目标+等级+特长+评语”的综合评价。

小目标的确定使学生养成扬长避短,养成奋发向上的好习惯;等级评价和延缓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特长评价发展了学生兴趣和特长;综合评语采用“优点+鼓励+希望”的基本模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实践证明,实施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促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业、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为了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制定本细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1. 学业水平评价学业水平评价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学科能力发展、学科兴趣与创新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成绩、作业质量、课堂表现等。

2. 品德评价品德评价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评语、评比、行为观察等。

3. 身心健康评价身心健康评价包括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体育测试、心理测评等。

4. 艺术素质评价艺术素质评价包括艺术表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艺术作品展示、艺术活动参预等。

三、评价方法与工具1. 量化评价方法通过考试成绩、测试分数等量化指标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可以采用百分制、等级制等评分方式。

2. 定性评价方法通过观察、记录、评语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等方面。

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等方式。

3. 综合评价方法将学业水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综合评价结果。

可以采用加权平均、综合评语等方式。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1. 学生个体发展参考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参考,匡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 教学改进参考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学改进的参考,匡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学校管理决策参考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参考,匡助学校了解学生整体发展情况,制定教育教学政策。

五、评价过程的保密与公正1. 评价过程保密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应保证评价内容的保密性,不得泄露评价结果和评价细节。

2. 评价过程公正评价人员应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不得有偏见,不得受到任何利益干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全面、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旨在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等方面。

为了确保评价公正、科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价目标1. 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2. 评价学生能力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

3. 评价学生个性特点:包括道德品质、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方面。

三、评价内容1. 学业水平评价:a. 学科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b. 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笔记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2. 能力发展评价:a. 思维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分析和推理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

b. 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新项目、参预科技竞赛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

c. 沟通能力:通过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

d. 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项目、社区服务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

3. 个性特点评价:a. 道德品质: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参预公益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

b. 兴趣爱好: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兴趣爱好项目评估学生的兴趣爱好。

c. 身心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心理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四、评价方法1. 组织考试:设立定期考试,评估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2.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3. 项目评估:开展各类项目,如科技竞赛、社区服务等,评估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

4.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情况。

5.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水平、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五、评价结果运用1. 提供参考: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业发展的参考,匡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范文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范文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范文一、评价目的和原则评价目的: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评价原则:公正、公平、科学、有效原则是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能力、态度、知识的有机结合。

二、评价内容和方法评价内容:1. 学业水平评价: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水平,包括各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艺术素养评价:评价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和体育等方面的素养。

4. 劳动技能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劳动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评价方法:1. 阶段性评价:通过阶段性测试、作业、调研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践能力、艺术素养和劳动技能进行评价。

2.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3. 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三、评价标准和分级规则评价标准: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要求,确定学业水平、实践能力、艺术素养和劳动技能的评价标准,包括基本达标、进步、优秀、杰出等。

分级规则: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

具体分级规则如下:1. 学业水平评价:- 基本达标: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完成教学要求的学习任务。

- 进步:在学科学习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 优秀:在学科学习中表现突出,能够独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 杰出:在学科学习中表现卓越,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综合素质评价:- 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为了更科学、公正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

一、评价指标的设定1.1 确定评价指标的范围:包括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

1.2 确定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对于每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进行具体细化,如学业成绩包括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

1.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不同方面的重要性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2.1 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如考试成绩、平时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等。

2.2 个性化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评价方法,如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

2.3 定期评价与动态调整: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调整评价方法和指标,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评价结果的反馈3.1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及时调整学习和生活方式。

3.2 个性化指导: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自身优势。

3.3 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4.1 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自身优劣势,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4.2 学校评价:学校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和管理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4.3 社会评价:社会各界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五、评价机制的完善5.1 完善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2 加强评价监督:建立评价监督机制,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5.3 提高评价效果:通过不断改进评价方法和指标,提高评价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校内公共场所(含宿舍区内)拥抱、接吻、吸烟、喝酒、酗酒的,每次酌情扣3-5 分。
减分要素
在宿舍区有夜不归宿、晚归、不按时就寝、打球、喧哗、起哄、滋事、打麻将、赌博、破坏公物、违规用电、经商、
第三章 测评的组织实施 第十条 各班成立测评工作小组,由辅导员、团支部书记、班长和由学生推举的 3-5 名 (40 人以下的 3 人,40 人以上的 4-5 名)学生代表组成,辅导员任组长。测评工作小组具 体负责本班测评工作的组织开展。 第十一条 测评时,每个学生按照测评内容、标准和要求,认真回顾一学期来德、智、 体、能诸方面的表现,实事求是地自我小结和自我测评,依照经辅导员审核认定的《学生综
系,其中的德育素质综合等级是学生毕业资格审查时认定每位学生德育等是否达到毕业要求
的主要依据。
(一)学生毕业时的德育素质综合等级不及格的,不得毕业(暂缓毕业)。因德育素质
综合等级不合格暂缓毕业的学生,作结业处理,离校后,在工作岗位上考察一年,学院视其
表现决定是否换发毕业证书(以用人单位出具的综合表现证明为依据,综合表现评价“良好”
相关部门与 人员确认签名
辅导员 审核意见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 同意加分 □ 不同意加分
4 分(学期一评)。


3、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经认定每人次酌情加 1-2 分,受国、省、市、院表彰的分别
项 加 15、12、10、8 分。

4、宿舍文明建设(星级宿舍评比)等级为“优秀”、“良好”的宿舍成员分别加 5、4 分,“五星级
育 标兵宿舍”成员加 8 分;个人公寓表现分达到“优秀”、“良好”级别的分别加 3、2 分。
第十三条 班级测评组测评结束后,填写《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友恭书院学生综合素质 测评班级汇总表》,并采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记分制,依照“排名优先、兼顾 分数(A 为测评得分)”的原则,确定学生德育素质和综合素质等级,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排名(优先)
20%
70%
10%
A≥80 分当然优秀 分数(兼顾)
评分内容及标准
自评 组评
基本分
50 分
50 50
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递交入党入团申请书、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接收为预备党员者分别加1、2、3 分;参加党校
学习并取得结业证者加2 分。
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举止文雅、仪表端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者加4 分。
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经认定每人次酌情加1-2 分,受国、省、市、院表彰的分别加15、12、10、8 分。
须附本人各学期德育素质测评等级和综合素质测评等级。
第十七条 学生评先评优、申请奖助补免、申请入党入团、报名参加干部聘用等应达到
的综合素质测评等级和德育素质等级的具体要求与标准,依照学生评先评优、申请奖助补免、
组织发展、学生干部聘用按学院或书院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评价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能等的主要指标体
姓名:
学号:
加分事由
拟加 分值
加分依据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依据第 项第 条。
学院参加国家、省、市各项活动者分别加 4、3、2 分。
Hale Waihona Puke 2、在各类学科竞赛、科技作品竞赛、文娱比赛中获奖者按下列标准加分:国家级一等奖者加 15
分;国家级二、三等奖,省级一等奖者加 12 分;省级其他等级奖项,市级一等奖者加 10 分;市级二、
三等奖,院级一等奖者加 6 分;院级二、三等奖,书院一等奖者加 4 分,书院二、三等奖加 2 分。

受院、书院通报表扬每次分别加2 分、3 分。

政治学习和党团活动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 分,缺席一次扣2 分。

无故不参加院、书院、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者每次分别扣3、2、1 分。
旷课者每节扣4 分(滞留宿舍上网、玩游戏的扣5 分),迟到早退者每节扣4 分,一学期请假超过3 次后每次扣1 分。
赤膊、穿拖鞋、带食品进教室的和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睡觉、讲话、顶撞老师等违反课堂纪律的,每次扣2 分。

5、担任以下职务满一学期且尽职尽责的,由其主管部门出具工作考核证明依等级加分(身兼多职

性 者,按主要职务计分):

第一类:院、书院级团组织、学生会、自律会、社团联合会副部长以上,社团副会长以上,学生党

支部书记、班长、团支书等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的分别加 8、6、4 分。
第二类:院、书院级团组织、学生会、自律会、社团联合会的干事,班委、团支部委员、宿舍长等
宿舍文明建设(星级宿舍评比)等级为“优秀”、“良好”的宿舍成员分别加5、4 分,“五星级标兵宿舍”成员加8 分; 加分要素 个人公寓表现分达到“优秀”、“良好”级别的分别加3、2 分。
勤俭节约,不酗酒、不抽烟者加3 分。
一学期无病事假(公假除外)者加3 分。

参加义务献血每次加3 分。参加志愿服务时数满10、20、30 小时及30 小时以上者分别加3、5、8、10 分。
第二章 测评的内容和标准 第五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包括基础素质测评(德、智、体)和拓展性素质测评两大部 分。基础素质测评包括德育素质定量考核、智育素质定量考核、体育素质定量考核等三个方面,拓展 性素质测评涵盖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艺术等素质拓展活动的定量考核。 第六条 具体测评内容和标准详见《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友恭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 第七条 各系学工组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酌情确定部分加、减分项目,但须报书院同意。
学生干部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的分别加 6、4、2 分。
6、个人荣获国家、省、市、院、书院奖(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
等)分别加 15、12、10、8(7、6)、5 分;集体荣获国家、省、市、院、书院奖,获奖集体成员奖分
别加 5、4、3、2、1 分。
7、参加校内外勤工俭学(含假期打工)的酌情加 1-5 分。
9、其他经书院认定酌情加分项。

1、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名次者(包括集体项目成员)按以下规定加分。各名次分值为第一名 10A 分,

项 第二名 8A 分,第三名 6A 分,第四名 4A 分,第五名 2A 分,第六名 1A 分;A 为比赛级别,国家级比赛
体 A=1.5,省级比赛 A=1.0,市级比赛 A=0.8,学院比赛 A=0.6,书院比赛 A=0.4。
3、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作品的,每篇(件)加 10A 分。A 为刊物(授奖)
第 级别,国家级 A=1.5;省级 A=1.0;市级 A=0.5。同件作品以高限算,不累计加分;作品第一作者按
三 实际得分计、第二作者按得分的 50%计、第三作者及其以后作者按得分的 25%计。 项
4、在公开发行的非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按国家、省、市、院级每篇分别加 10、5、3、1 分。
A≤69 分当然良好
A≥70 当然良好 A≤64 当然合格
A≥60 当然合格 A≤60 当然不合格
第十四条 测评结果报书院审核通过后,由辅导员向学生公布,并报学工处备案。
第五章 测评结果的使用
第十五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按规定载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十六条 学生参加评先评优、申请奖助补免、申请入党入团、报名参加干部聘用等必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友恭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在校期间 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科学的量化管理,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评先评优、奖助补免、 入党入团、学生干部聘用、毕业资格审查等提供可靠的依据,依照《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学 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通过制定等级评分体系,对每位在校学生进行考评,整个考核体 系包括基础素质测评(德、智、体)和拓展性素质测评两大板块。 第三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班级为单位,按学期进行(其中,毕业实习学期不进行 综合素质测评)。学生本人和辅导员应分别依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日常积分表(学生用表)》 (见附件一)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日常积分表(辅导员用表)》(见附件二)认真做好学 生综合素质测评日常积分管理工作,确保进行学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时有据可查。 第四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一项严肃、细致、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一项大量、 复杂的行学生评价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各系学工组、辅导员、班级要高度重视, 认真组织。辅导员要认真做好平时的情况记录,健全班级内部考核制度,使综合测评工作做 到有据可依。
合素质测评日常积分表(学生用表)》,重点对照“加分要素”,认真填写《华侨大学厦门 工学院友恭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附件三),交班级测评组评议。
第十二条 测评小组在辅导员的具体指导下,以学生自评为参考,依照《学生综合素质 测评日常积分表(辅导员用表)》,重点对照“减分要素”,认真负责地对全班同学进行测 评。测评中,如发现自评有不实,除给予更正外,要视具体情况给予扣分处理。严重弄虚作 假或舞弊者(如提供虚假证明),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按“不合格”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