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性后评估

合集下载

虹桥交通枢纽交通规划后评估分析

虹桥交通枢纽交通规划后评估分析
RUAN Zh e — mi n g
( E a s t C h i n a Ar c h i t e c t u r e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I n c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0 2 , C h i n a )
虹桥 交通枢纽交通规划后评估分析
口 阮哲明
( 华东建筑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 司,上 海 摘 2 0 0 0 0 2 )
要:虹桥交通枢纽汇集 了机场、高铁、城际铁路及高速 巴士等多种对外交通方式,并且提供
了地铁、地面公交、小汽车、出租车等多种市内交通方式与之衔接 ,是至今为止交通换乘方式种类最
p l a ni n g a n d d e S i g n ,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or f t h e f o l l o w— u p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齐全 的枢纽 。 目前 虹桥 交通 枢 纽 已运 营 了近 4年 ,有 必要 将规 划 与运 营 实 际情况 进行 对 比,反 思规 划
设计 中存在问题 ,为后续枢纽建设提供参考 。
关键 词 :虹 桥枢 纽 ;交通集 散 ;交通 方式
中图分类号 : U 4 9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3 4 0 0 ( 2 0 1 3 ) 1 2 — 0 0 6 1 - 0 4
Ana l ys i s o f Po s t Ev a l ua t i o n a bo ut Tr a ns po r t a t i o n Pl a nn i n g o f Ho ng qi a o H ub

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

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

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摘要:一、引言二、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概况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四、公众参与方式五、其他事项正文:一、引言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作为深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与国家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该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次信息公示,向公众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计划。

二、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概况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经济带核心位置,总用地面积约16.1 公顷。

项目集航空、高铁、城际、城市轨道、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以空铁联运为主要发展方向。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遵循以下工作程序:接受委托、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环境现状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编写报告书、专家评审、报告书修改完善。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分析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预测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四、公众参与方式为充分听取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项目方特设以下几种公众参与方式:1.电话咨询:可拨打项目公示中的联系电话,了解项目详情及提出意见。

2.邮件咨询:可将意见发送至项目公示中的联系邮箱,参与项目讨论。

3.现场咨询:可前往项目所在地,了解项目进展及提出意见。

五、其他事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的发布,标志着项目已进入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项目方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5.1对项目的管理重点、难点的分析处理及保证措施、合理化建议5.1.1对本项目“投融资建设模式”下管理的重难点分析5.1.1.1本项目工程类别全、规模大、专业多、施工资源投入大等特点(1)按工程类别划分:XXX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融资建设项目是一个城市地铁综合工程,有车站、桥梁、机电、设备系统、装修标识、园林景观等,除此外还有市政管线、道路等相接驳的工程等,需要综合实力非常强的投融资单位和多种专业队伍配合才能完成该项目施工。

(2)按工程规模分析:XXX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集地铁(四线换乘)、有轨电车、道路交通、P+R、航空港值机大厅、商业、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地下四层、总规模约17万m2、总建筑面积约为226700m2的城市交通综合体;包含地铁4线换乘车站、道路桥梁、雨棚、公共站厅及关联商业、配套地下空间开发、园林景观等分项工程内容。

项目管理跨度大、规模较大现场配合协调是难点。

5.1.1.2施工管理接口多、管理复杂、难度大,处理好相关各方关系是投融资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及难点XXX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融资建设项目本身是个庞大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工程,管理接口多,施工接口多。

主要有项目公司与地铁公司接口、项目公司内部接口,项目公司与标段项目部之间接口,项目公司与市政相关职能部门接口,与相邻工程接口,项目公司与各专业承包单位的接口,项目公司与施工图设计单位的接口以及项目公司与各相关产权单位接口。

5.1.1.3工期紧、任务重是本项目的难点本项目土建工程进场开工到地铁开通试运营,计划总工期只有2.5年,总工期压力大。

2016年7月需完成土建工程的施工,土建施工总工期为12个月,包括了桥梁、车站、区间、地下通道工程等工程。

车站围护结构形式种类较多,施工工序转换多;车站土石方量大、地表水系丰富,汛期对车站进度影响较大。

在这样短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将是本工程的难点。

5.1.1.4项目规模大,人力资源投入非常大,施工期间社会维稳工作是管理的重点(1)项目参建单位众多,有投融资项目公司、标段项目部、劳务分包商、供货商、设计单位等人员众多,人员结构复杂,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交通影响评价报告逐渐成为城市交通规划实践中的重要工具和环节。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是指对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的报告。

它通常涉及交通流量、交通组织、道路安全、交通噪音、空气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以下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案例:一、北京首都机场第三跑道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该报告围绕机场第三跑道改扩建项目,从交通流量、飞行噪音、交通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该报告的执行,保证了北京首都机场扩建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该报告着重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建设对街道交通组织、地下水位变化、周围环境噪声污染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管理对策。

该报告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广州市南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南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是广州市南沙新区的重要交通建设项目,该报告从交通流量、交通枢纽组织、环保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预测和评估,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案。

该报告的发布,为广州市南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综上所述,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对于保证城市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也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今,在建设交通设施的时候,交通影响评价已成为一个必要的程序,并逐渐成为交通规划实践中的重要工具和环节。

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在现代交通规划和设计中,交通影响评价应该包括预测建设项目的交通流量,评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与交通事故,推断噪声和空气污染等方面合理的改善措施。

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结合实情,科学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与解决措施,在保证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同时,实现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交通枢纽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连接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流的关键作用。

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节点,交通枢纽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畅通和人们的出行体验。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评估交通枢纽的性能和效益,我们能够了解其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为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是用于评估交通枢纽性能的量化指标集合。

这些指标反映了交通枢纽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包括交通运行效率、容量利用率、安全性、可达性、舒适度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价交通枢纽的优劣,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决策建议。

本文将重点介绍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包括其定义、作用、重要性以及分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体系,为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讨论交通枢纽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交通评价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介绍交通评价关键指标的分类,并分析各个分类下的具体指标。

最后,我们将总结交通枢纽交通评价关键指标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为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提供全面的了解,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智能化。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在建设更加高效和便利的交通系统的同时,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

然后,正文部分将包括三个主要的内容:交通枢纽的定义和作用、交通评价的重要性以及交通评价关键指标的分类。

其中,第一部分将介绍交通枢纽的定义和作用,以便读者对交通枢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部分将详细探讨交通评价的重要性,包括对交通枢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城市轨道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项目因其具有利于交通拥堵缓解、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优势,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热点。

而评价城市轨道TOD 综合开发项目的标准,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项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评价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的标准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地理位置是否靠近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商业区和居民区,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发展潜力和影响范围。

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TOD综合开发项目,不仅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

2. 交通便利性评价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的标准中,交通便利性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项目周边是否有地铁、公交等轨道交通设施,以及相关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将直接影响TOD项目的交通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交通便利性高的项目,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和人流资源,还可以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带来更多的有效需求和支持。

3. 社区设施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标准中,还需要考虑项目周边的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娱乐场所等社区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供给和运营情况,都会影响TOD项目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综合发展的社区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可以为商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4.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的标准中,还需要关注项目的土地利用效率。

TOD项目是否合理利用城市空间,通过混合用地和立体建筑等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TOD项目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还可以减少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货运枢纽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考核试卷

货运枢纽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考核试卷
9.货运枢纽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理布局。
10.综合交通枢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货运枢纽站的规划与设计只需要考虑货物运输的需求。()
7.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中,可以完全忽略环境保护的因素。()
8.货运枢纽站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9.安全性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设计中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0.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短期过程,不需要长远规划。(×)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C.环境友好
D.效率优先
9.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货运枢纽站的选址?()
A.交通网络
B.土地成本
C.环境保护
D.政策支持
10.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
A.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B.优化交通信号系统
C.增设道路
D.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11.以下哪些设计考虑可以提升货运枢纽站的环保性能?()
A.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
B.提供无缝换乘服务
C.增加换乘通道
D.优化候车空间布局
15.在货运枢纽站的设计中,以下哪些元素是关于人性化设计的?()
A.舒适的等候区
B.无障碍设施
C.良好的采光与通风
D.美观的建筑外观
16.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增强综合交通枢纽的抗风险能力?()
A.设计多样化应急疏散路径
B.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A.增加货物堆场面积
B.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C.减少装卸设备

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一流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一流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一流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7.20•【文号】交规划函〔2021〕328号•【施行日期】2021.07.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一流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1〕328号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关于上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收悉。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在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水运安全重大风险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港口与船舶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智能航运关键技术研发与实验、多式联运快速转运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避免出现排他性问题。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世界一流港口对标数据库和标杆案例库构建、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预警预控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新能源电动船舶技术标准研究、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单元箱运输组织方式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部。

每年12月底之前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工作给予指导,在相关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等工作中加强支持。

新型交通枢纽施工方案(功能整合与交通导向)精选3篇

新型交通枢纽施工方案(功能整合与交通导向)精选3篇

《新型交通枢纽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交通枢纽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高效运转和多元化服务需求。

本新型交通枢纽项目旨在整合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功能的高效融合,为市民和旅客提供更加便捷、快速、舒适的出行体验。

同时,以交通为导向,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该交通枢纽将集地铁、高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项目占地面积[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包括候车大厅、站台、换乘通道、商业配套设施等。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平整与基础施工- 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清除障碍物,确保场地符合施工要求。

- 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包括桩基施工、基础开挖、基础浇筑等。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主体结构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框架结构、钢结构等。

采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确保主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对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检查。

3. 屋面及外墙施工- 进行屋面施工,包括防水处理、保温隔热层施工、屋面瓦铺设等。

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和保温效果。

- 进行外墙施工,包括外墙保温、装饰材料安装等。

选择美观、耐用的装饰材料,提升交通枢纽的整体形象。

4. 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 进行内部装修施工,包括地面铺设、墙面装饰、吊顶安装等。

营造舒适、美观的候车环境。

- 安装各类设备,如电梯、自动扶梯、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5. 交通设施施工- 进行交通设施的施工,包括道路铺设、标线绘制、信号灯安装等。

确保交通枢纽周边的交通顺畅和安全。

- 建设换乘通道,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换乘通道应设置合理的标识和引导系统,方便旅客出行。

6. 绿化与景观施工- 进行绿化施工,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提升交通枢纽的生态环境。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运输效率低下,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痛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旨在整合各种交通方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一体化”。

这一理念要求将不同的交通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无缝衔接。

常见的综合交通枢纽包括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交枢纽和港口枢纽等。

在规划与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换乘便利、信息共享等要素,以达到最优化的交通网络布局。

首先,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交通方式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也应纳入考虑范围。

这些新兴交通方式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因此,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中,应该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容纳这些新兴交通方式的需求。

其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还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往的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往往只关注交通运输的效率,而忽略了环保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而现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也应该朝着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例如,可以在交通枢纽周边建设互联网配送中心,以减少货运车辆进入城区,同时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和骑行。

这些措施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需要整体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与城市功能布局。

不同城市的交通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规划与建设时需要根据城市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例如,对于游客众多的旅游城市,需要建设以旅游为特色的综合交通枢纽,以满足游客的交通需求和提供相关服务设施。

对于产业城市来说,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应该以服务生产和流通为导向,以提高物流效率。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功能与结构仿真评估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功能与结构仿真评估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功能与结构仿真评估
汇报提纲
一、研究背景及目标 二、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进展情况 五、展望
研究背景及目标
研究基础
• 863: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功能与结构数值试 验系统(2007AA11Z136)
• 铁道部: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运输组织方 法研究(2007X001-A)
活动规划和时间规划提供依据
• 客流分析的手段:调查+统计分析
研究进展—客流分析
• 系统调查研究了铁路客流的微观行为特征。
研究进展—客流分析
• 提出客流生成的方法
研究进展—枢纽结构建模
• 对枢纽内各类设备物理特征、层次关系、相互间 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分析
• 以“空间网络+服务台 ”模式建立了枢纽结构描述 模型
– 复杂的行人交通行为 – 行人与设施之间的互动关系 – 复杂拓扑环境下的大规模行人的集群涌现行为等问题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进展—客流分析
• 不同成分的客流对出行质量的要求不同,对服务 设施的选择意愿具有差别,导致行为的差定其各类客流的数量和比例 – 确定不同种类的客流的行为倾向,为行人在枢纽内的
研究背景及目标
• 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形成北京南等一批大型综合客运站。 • 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批集各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
通枢纽。 • 这类枢纽对设计和运营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如何规划枢纽的空间结构、配置设施才能保证旅客集散 安全性、便捷性
– 如何运用枢纽才能保证客流流量及流线顺畅
仿真系统尚未见到。
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 国内外学者在行人的宏观行为、个体微观行为建 模、行人流的特性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 基础,在行人交通流的仿真算法方面也取得了一 定的研究成果。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5.1对项目的管理重点、难点的分析处理及保证措施、合理化建议5.1.1对本项目“投融资建设模式”下管理的重难点分析5.1.1.1本项目工程类别全、规模大、专业多、施工资源投入大等特点(1)按工程类别划分:XXX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融资建设项目是一个城市地铁综合工程,有车站、桥梁、机电、设备系统、装修标识、园林景观等,除此外还有市政管线、道路等相接驳的工程等,需要综合实力非常强的投融资单位和多种专业队伍配合才能完成该项目施工。

(2)按工程规模分析:XXX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集地铁(四线换乘)、有轨电车、道路交通、P+R、航空港值机大厅、商业、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地下四层、总规模约17万m2、总建筑面积约为226700m2的城市交通综合体;包含地铁4线换乘车站、道路桥梁、雨棚、公共站厅及关联商业、配套地下空间开发、园林景观等分项工程内容。

项目管理跨度大、规模较大现场配合协调是难点。

5.1.1.2施工管理接口多、管理复杂、难度大,处理好相关各方关系是投融资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及难点XXX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融资建设项目本身是个庞大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工程,管理接口多,施工接口多。

主要有项目公司与地铁公司接口、项目公司内部接口,项目公司与标段项目部之间接口,项目公司与市政相关职能部门接口,与相邻工程接口,项目公司与各专业承包单位的接口,项目公司与施工图设计单位的接口以及项目公司与各相关产权单位接口。

5.1.1.3工期紧、任务重是本项目的难点本项目土建工程进场开工到地铁开通试运营,计划总工期只有2.5年,总工期压力大。

2016年7月需完成土建工程的施工,土建施工总工期为12个月,包括了桥梁、车站、区间、地下通道工程等工程。

车站围护结构形式种类较多,施工工序转换多;车站土石方量大、地表水系丰富,汛期对车站进度影响较大。

在这样短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将是本工程的难点。

5.1.1.4项目规模大,人力资源投入非常大,施工期间社会维稳工作是管理的重点(1)项目参建单位众多,有投融资项目公司、标段项目部、劳务分包商、供货商、设计单位等人员众多,人员结构复杂,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1.综合交通枢纽概述《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目前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交通运输整体效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以构建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为出发点,突出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结合,并以此作为衔接的要点来突出交通运输方式衔接过程中资源的节约和集约,以及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理念,并将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其具体体现形式,力求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与城市内交通线路的紧密衔接和资源的节约。

(1)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

根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定义,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

按照综合交通枢纽所处的区位、功能和作用,衔接的交通运输线路的数量,吸引和辐射的服务范围的大小,以及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增长潜力,可将其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3个层次。

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③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

(2)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要求。

综合交通枢纽与结点城市融为一体,线路、站场的布设与城市发展、特征、形态等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制约、互为促进。

从交通基础设施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①区域交通线路在城市外围的衔接。

②区域交通线路与城市内部交通线路的衔接。

③区域交通线路与枢纽站场的衔接。

④枢纽站场的集疏运衔接。

2.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根据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可以把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的客流转换中心称为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它是一个集既有铁路、高速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综合体,能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接续服务。

现代城市发展要求把铁路纳入城市交通系统中进行综合考虑,而体现最新设计理念的高速铁路车站整合了多种服务功能,不仅承担了铁路运输的基本功能,还是城市交通体系中重要的换乘中心,同时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这种多功能复合的综合体设计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交通的立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多层次设置。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首先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然后详细讨论了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和特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以及规划布局要素。

随后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规划布局对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总结指出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为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和完善,以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定义、特点、原则、要素、分析、发展趋势、重要性、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大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连接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重要枢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也变得愈发重要。

合理科学的规划布局可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深入研究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规划合理的综合交通枢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划良好的综合交通枢纽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灾害防治体系后评估研究——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灾害防治体系后评估研究——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灾害防治体系后评估研究——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发布时间:2022-09-29T05:28:03.833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5月第10期作者:高文杰,李言[导读] 近年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综合防灾体系研究已成为灾害研究管理的热点问题。

高文杰,李言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摘要:近年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综合防灾体系研究已成为灾害研究管理的热点问题。

为了解大型枢纽综合防灾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效果,系统性评价大型枢纽从规划、实施到运营阶段的防灾减灾水平,本文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收集整理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营阶段近10年的工程灾害实例,以及国内外类似灾害案例,运用对比+统计分析方法,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防灾规划、灾害辨识评估体系以及安全运营阶段防灾效果进行了后评估分析,分析了各灾种的灾害等级和影响因素,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既为不断完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综合防灾体系、提高灾害防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内外类似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及运营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灾害防治体系;对比+统计分析法;后评估1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交通建设规模扩张,出现了一大批由机场,铁路和地铁结合而成的大型交通枢纽。

同时,由于交通枢纽具有人流集中,辐射效应大等特点,其受灾频率,强度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单一灾种防灾减灾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防灾减灾的要求。

综合防灾减灾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因为它是针对各种灾害及灾害链,充分考虑各种灾害间的自然关系,运用各种工程性和非工程性减灾措施来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能使社会减灾能力共同发挥作用,把灾害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己经成为当前灾害管理中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交通枢纽体量,传统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体系已很难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需要有实际数据支撑的防灾体系建设依据来协助管理者和技术者进行大型枢纽综合防灾规划设计。

港口建设的环境影响后评估

港口建设的环境影响后评估

港口建设的环境影响后评估在现代社会,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通道,对于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港口建设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了诸多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港口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港口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一)生态系统破坏港口建设往往需要大面积的填海造陆,这直接导致了沿海湿地、滩涂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些生态系统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其破坏会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水质污染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船舶的含油污水排放以及港口运营中的货物装卸和存储等环节,都可能导致附近海域水质的污染。

(三)大气污染港口作业中的装卸设备、运输车辆等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四)噪音污染港口内的机械设备运转、船舶的鸣笛等会产生高强度的噪音,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物的栖息。

二、环境影响后评估的重要性(一)验证环境预测的准确性在港口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中,通常会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

通过后评估,可以将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预测的准确性,为今后类似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二)发现新的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在项目建设初期未被预见的环境问题可能会逐渐显现。

后评估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促进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通过对港口建设项目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

(四)增强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公开透明的环境影响后评估结果能够让公众了解港口建设对环境的实际影响以及采取的环保措施,增强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减少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三、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一)内容1、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对植被、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评估。

2、水环境影响评估对海水水质、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等进行评估。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选择。

城市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轨道交通导向开发)综合开发项目也日益受到关注。

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是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以发展商业、办公、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综合利用项目。

在评价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时,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以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标准是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衡量的重要依据。

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开发商更全面地了解项目的优劣势,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评价标准能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评估指标,以便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评价标准可以有效保障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的绿色、智慧和有序发展。

三、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内容及要求1. 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度(1)评估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处城市的整体发展定位和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道路网络和交通便利度。

(2)要求评价考虑轨道交通站点的紧邻程度、周边交通枢纽的便捷程度、以及区域内外部交通联系情况。

2. 项目规划与功能组合(1)评价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方案,包括项目规模与容积率、用地功能组合与布局、公共空间与景观绿化设计等。

(2)要求评价考虑项目规划与功能组合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互补性,以及与轨道交通站点的空间一体化程度。

3. 社区配套设施与服务(1)评价城市TOD综合开发项目的社区配套设施与服务,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文化娱乐设施、商业服务等。

(2)要求评价考虑社区配套设施与服务的完备性、便利性和可及性,以及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联系性和互动性。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应用与思考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应用与思考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应用与思考孙峰【摘要】交通影响评价作为协调土地开发和城市交通之间的工具,已在我国大城市开展得比较普及,但目前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规范化.论述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实践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7页(P5-11)【关键词】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规划;交通量预测;服务水平【作者】孙峰【作者单位】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土地利用更新加快,新建项目比比皆是。

城市开发项目新增交通需求,给周围的道路系统运营带来压力和负面影响,甚至会波及城市的路网运营体系。

如何把握这种新增交通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降低其影响程度,这是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所无法实现的。

交通影响评价这种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评估的专门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1 交通影响评价的含义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简称TIA)是在城市土地开发或土地利用性质变更立项之前,定量分析评估项目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确保交通服务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或修改开发计划方案,从而减小建设项目对交通的影响的研究方法[1]。

1.2 交通影响评价的意义交通影响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l)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的建设已从前几年的地域性扩张发展到目前的越来越注重“质”的提高。

随着人文城市、生态城市、环保城市等要求的日渐高涨,提高居民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降低交通拥堵、协调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变得至关重要。

(2)评价土地开发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需要一个技术上的支持。

土地开发为开发商带来巨额的开发效益,这部分效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公共投资产生的,应归还于社会,所以对土地开发收取一定的交通影响费,或者由开发商采取改善趋于恶化的交通状况的措施,是公平分配社会总资源的需要,而这必须基于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摘要:随着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不断发展,评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这一问题越发重要。

通过对目前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出用于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组合模型,并以北京市某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利用所建模型,得到该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得分,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交通枢纽;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1.引言交通枢纽作为服务于公共交通之间以及公共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客流转换的场所,是改善整个交通系统,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解决出行换乘等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今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会发展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同时以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车站为据点的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也会越来越重要。

因此,如何更好的对城市枢纽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指导交通枢纽的运营管理,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越发突出[1,2]。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评价体系,为评价城市交通枢纽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法。

2.评价指标选取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行状况的分析,选取十二个指标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分析指标,十二个指标分为客流统计性指标、换乘功能性指标、集散适应性指标及组织协调性指标四个层次,指标的相关说明如下:1.客流统计性指标枢纽客流总量,指对交通枢纽一日客流进出总量统计值的综合分析,反映枢纽日接纳客流量的情况。

用监测设备统计出来的枢纽日客流进出总量表示。

核心区域运行状况,指在客流高峰小时时段交通枢纽内部核心区域各通道进出核心区域客流统计值的综合分析,反映核心区域的运行状况。

用客流高峰小时枢纽内部核心区域七条通道运行状况的加权平均值来表示。

枢纽关键通道运行状况,指在交客流高峰小时时段通枢纽内部各通道进出枢纽客流统计值的综合分析,反映枢纽内部关键通道总的运行状况。

20110324重庆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0110324重庆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重庆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 Standards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hongqing Construction Project重庆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 Standards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hongqing Construction Project批准部门:重庆市规划局施行日期:2011年X月X日2011年重庆前言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管理办法的编制要求,《重庆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认真总结重庆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一般规定;4.建设项目分类;5.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6.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年限、评价日与时段;7.交通需求分析;8.交通影响程度评价;9.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

本导则由重庆市规划局制定,由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二村18号,邮编:400020)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 (1)2 术语 (2)3 一般规定 (4)4 建设项目分类 (5)5 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 (7)6 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年限、评价日与时段 (8)6.1交通影响评价范围 (8)6.2交通影响评价年限 (8)6.3交通影响评价时段与评价日 (9)7 交通需求分析 (10)8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11)9 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 (13)附录A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4)附录B 机动车服务水平分级 (16)本导则用词说明 (19)条文说明 (20)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4)4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5)5 Thresholds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7)6 Study Area Horizon year Peak Hour and Day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8)6.1 Study Area (8)6.2 Horizon Year (8)6.3 Peak Hour and Day (9)7 Traffic Demand Analysis (10)8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11)9 Mitigation Alternatives and Assessment (13)Appendix A. Outline Template for a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Report (14)Appendix B. Level of Service of Vehicle (16)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s (20)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 (21)1总则为促进重庆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重庆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配合《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的制定,落实和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结合重庆市具体情况,制定本技术导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长途西站日均到发 1 万人次,为设计规模(1000 万人次/年)的 40%,成为嘉青松区域性客运站、
图 2 虹桥枢纽现状总集散交通组成
发挥了枢纽配套车站的作用。
(2)虹桥枢纽初步实现对长三角及更大范围
的辐射作用。枢纽 12%对外交通客流来自上海以外,
通过机场与高铁、城际铁路网络的衔接初步实现枢
纽对长三角区域及更大范围的辐射,但这一数值低
交通规模及特征是交通功能的直接体现,对枢纽交通功能的判断和形成机理,直接有赖
于对客流特征的分析,通过计算主要交通指标,分析枢纽自身实际运营状况与预测的差异,
评价项目预期交通功能或目标的实现情况。
1.2.2 城市集散交通系统评价体系
枢纽配套集散系统是枢纽平稳运营的关键,针对枢纽集散交通系统中的道路交通、轨道
初期,车流量有较大的上升,现状高峰饱和度达到 1.1 左右;嘉闵高架路、崧泽高架路高峰
饱和度均在 0.4 以下。
3.2 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评估
3.2.1 轨道站点服务及线路水平
(1)地铁虹桥火车站站高峰客流疏散压力大。虹桥枢纽规划“三横一纵”轨道线路,
现状开通了 2 号、10 号两条线路,设有虹桥 2 号航站楼站(2、10 号)、虹桥火车站站(2、
3 虹桥枢纽配套设施服务水平评估
3.1 集散道路系统服务水平评估
图 5 虹桥枢纽高架衔接道路车流分布
(1)枢纽车流规模接近规划规模、分布呈现“南高北低:枢纽规划建设的“一纵三横”
已建成“一纵二横”,现状进出枢纽的高架道路流量为 15.7 万 PCU/日,折合全日规模为 19.6
万 PCU/日,接近 20 万 PCU/日的规划规模,
对外-对外换乘
对外-城市换乘
换乘项目
规划预测 现状 换乘项目
换乘项目 规划预测
机场-铁路
1.3
0.5 铁路-轨道
11.0
14.7
机场-长途
2.2
0.1 铁路-出租车
8.8
4.2
铁路-长途
1.8
0.1 铁路-小客车
8.8
4.8
机场-磁浮
0.7

铁路-公交
5.6
1.0
铁路-磁浮
3.4

机场-轨道
2.5
4.5
图 7 虹桥枢纽“两线三站”的客流规模及线路服务水平
3.2.2 配套公交线路服务水平
常规公交服务方向和时间存在薄弱区域、公交分担比例低。虹桥枢纽现状 17 条常规公
交线路、区内设置 1 条接驳线(枢纽-爱博家园),主要公交线路是开往新城方向。公交枢纽
上下客流约 2.5 万人次/日,公交承担 6%左右的旅客和枢纽员工集疏运量,这与预期的公交
集疏运比重 10%相比偏低,主要原因是缺少公交线路对轨道空白地区和空白时间段的服务,
且部分线路发车间隔过长,达到 30~45 分钟,公交吸引力较低。
3.3 各类停放车服务水平评估
3.3.1 社会停车库服务水平
(1)受过夜车辆积压影响,机场
社会车库超饱和服务。虹桥机场停车
现状日均近 1 万辆,停车平均周转率
车位可达 18 个,确保出租车候车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铁路上客点分为南北两个上客点,发
车布局平峰采取“两列三排”,高峰采取“三列三排”,发车效率有所提高。但大客流高峰车
6
流、客流排队情况仍旧严重,旅客排队长度达 400~500 米。
4 虹桥枢纽内部换乘组织评估
4.1 内部换乘客流规模
表 2 虹桥枢纽现状换乘客流规模及规划预测情况(万人次/日)
(1)出发车道边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存在部分拥堵节点。由于南北车流分布不均衡,
航班及高铁出发高峰时段南侧出发层车流近 5000PCU/小时,受航站楼值机柜台分布及高铁
安检口的影响,南侧的出发层小客车车道边出现排队情况。
(2)机场出租车上客点运行高效有序、铁路上客点存在高峰发车能力不足问题。虹桥
机场出租车上客点效率目前位居国内机场首位,共设置两组车道边,采用锯齿状上车位,上
2.1 虹桥枢纽整体客流效益情况
现状客流吞吐量已经达到设计规模的 68%、城市集散交通与对外大交通呈现“倒挂” 现象。虹桥枢纽规划客流规模达到 110 万人次/日,其中对外交通日均发送量达到 60 万人次 /日,内部换乘量 10 万人次/日、城市交通 50 万人次/日。枢纽客流吞吐现状日均客流达到 74 万人次/日,接近设计规模的 68%,极端高峰日客流接近 97 万,接近设计规模的 90%。 与规划预测相比较,城市集散交通与对外大交通呈现出“倒挂”的现象,34 万人次是来自 对外大交通,40 万人次是来自城市集散交通,城市集散交通规模大于对外交通规模。
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性后评估——以虹桥枢纽为例
王铭艳
【摘要】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内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及运营的典范,本文通过虹桥枢纽的客流效益、 城市配套集散交通系统、枢纽内部换乘交通系统进行了系统性的后评估分析,与枢纽建设规划的目标进行 对比分析,以确定枢纽建设的目标实现情况、主要效益指标的完成程度、枢纽规划设计的合理有效性,明 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成因,既为了不断完善虹桥枢纽运营体系、应对未来客流增长的需求提供了科学 的依据,也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及运营提供借鉴经验。
图 9 虹桥枢纽西交通中心停车利用率
但由于铁路客流在节假日呈现大幅上涨,节假日高峰密集时刻会出现短时的车辆排队进出情
况。
3.3.2 出租车蓄车场服务水平
机场蓄车场未按规划做足规模、导致高峰时段蓄车场车流外溢。虹桥枢纽规划 4 个出租
车蓄车场,现状开启 3 个,磁浮蓄车场未启用,总蓄车位 2750 个。枢纽出租车蓄车场日均
于规划数值中的 1/3 旅客来自上海以外。铁路 1/3
的外地客流是铁路内部中转客流,虹桥火车站成为
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中转枢纽。机场旅客外地客流
主要集中在临近的苏州、南通、嘉兴等没有机场的 城市。
图 3 虹桥枢纽整体客流分布
2.3 城市集散交通客流效益评估
(1)枢纽城市集散交通规模为 40 万人次
/日,达到规划预测的 80%。极端高峰日接近
为 2.2~2.4 车次/日。停车规模较 2012
年增长 13%,但利用率却由 2012 年的
50%上升至 2014 年 90%,主要是受
2012 年过夜停车费下调影响,导致过
图 8 虹桥东交通中心停车库一周变化
5
夜车比例过高,过夜车规模占总泊位的 40%~50%(实际停车泊位为 3720 个)。受航空商务
1.2.1 交通规模及特征评价体系
客流规模、客流来源 客流规模、客流组成、方式结构 机动车流量、高峰饱和度、拥堵节点 线路拥挤度、发车班次、站点上下全日规模、站点 上下客高峰规模 运营线路方向、发车间隔、上客点客流规模 停车利用率、周转率、收费状况、交通流线 下客点拥堵情况、上客点发车效率、乘客排队情况 客流规模 换乘距离、换乘时间、换乘方式 流线冲突、拥堵节点 规范、统一、简洁
发车现状达到 2.6 万辆,机场为 1.4 万辆、铁路为 1.2 万辆,铁路出租车发车量呈现逐年上
涨的趋势。由于机场蓄车场未按原规划设计做足规模,仅 750 个泊位(规划 1000 个),机场
夜间航班集中到达高峰时段,蓄车场使用率近 100%,导致蓄车场周边申昆路排队严重。
3.3.3 非机动车停车场服务水平
4
10 号)和虹桥 1 号航站楼站(10 号线)3 个轨道站点。现状“二线三站”近 20 万人次,虹桥 火车站站占 77%,T2 号航站楼站占 17%、T1 航站楼站占 6%,极端高峰日枢纽地铁客流接 近 30 万人次,大客流期间虹桥枢纽火车站两个地铁站点面临的疏散压力较大。
(2)缺少机场专线轨道、枢纽集散轨道中心城区段高峰拥堵。轨道交通 2 号线和 10 号线在枢纽段供需总体平衡,但 2 条轨道线路经过上海中心城密集开发区域,中心区三高断 面拥挤度均达到 100%以上,呈拥挤断面增多,高峰客流压力大,轨道出行舒适水平较差。
55 万人次/日,已经超出规划预测。其中,40
万城市集散交通中始发旅客规模约 31 万人次/
日、接送客 6.5 万人次/日、通勤交通 2.5 万人
次/日。 (2)枢纽实现了多方式均衡的城市集散
图 4 枢纽集散方式结构变化情况
目标。虹桥枢纽刚开通机场呈现出个体交通为主体、虹桥火车站启用后集散方式结构发生较
规划及运营的典范。
为了不断完善虹桥枢纽运营体
系,也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
及运营提供借鉴经验,需要针对虹
桥枢纽系统性地交通评估,确定枢
纽建设的目标及主要效益指标是否
实现,枢纽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有效,
明确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成因。
图 1 虹桥枢纽设施布局
1.2 综合枢纽后评估体系
虹桥枢纽涵盖四大对外交通、五种城市交通方式;客流组成包括旅客、接送客、枢纽员
工等三大客流类型,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需形成一套完善交通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着客流
效益评估、配套设施评估及内部换乘评估三个部分内容。
1
表 1 综合交通枢纽评估体系表
评价内容
评价指项
评价指标
客流效益
对外交通客流 城市集散交通 集散道路系统
配套设施服务水平 枢纽换乘组织
集散轨道交通
公交系统 各类停放车
车道边 换乘规模 换乘便捷性 换乘流线组织 换乘标识
2
2.2 对外交通客流效益评估
(1)对外交通总体到发量日均 34 万人次,达
到设计规模的 56%。虹桥机场日均到发 10 万人次,
达到设计规模(4000 万人次/年);铁路虹桥站日均
到发 23 万人次/日,达到设计规模(1.5 亿人次/年)
的 58%,铁路客流快速增长成为枢纽客流增长的
主要因素、铁路虹桥站跃居为上海第一大铁路客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