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通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家的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凯恩斯的追随者竭力把《通论》提出的政策建议 具体化,并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他们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出口、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 买)、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提出在萧条时期要减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增发公债、增加货 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在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高 利率等,以遏制投资和消费。经过凯恩斯主义者的鼓吹和影响,战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把充分就业和经济增 长作为政策目标,推行上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金融政策。
本书于1936年——当西方世界在大萧条的阴影下挣扎求生时,由英国经济学凯恩斯写下这部划时代著作。本 书着重总量分析,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经济危机理论之上,本书用“有效需求”原理代替了新古典 学派的“萨伊定律”;在就业理论上,本书则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性;在利息理论上,本书用流动性偏 好理论代替了传统的利息论,进而提出了完整的货币经济理论。在政策方面,本反对自由放任政策,为国家调控 宏观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创作过程
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 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 凯恩斯为了医治经济病症、寻求摆脱危机的措施,潜心于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于1936年发表了《通论》, 此书 问世根本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引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体系的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读后感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深奥的经济学著作,但其主题却触及了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就业与经济稳定。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理论的探讨,更是一次对现实世界深度思考的旅程。
书中对有效需求不足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凯恩斯通过严谨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危机并非偶然,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这一观点让我对社会经济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经济政策有了新的理解。
尽管如此,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意识到经济学不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模型,更是一门关乎每个人生活幸福的学科。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更加关注经济政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激发了我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
第四篇范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读后感——分析与评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著作。在分析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写作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本书中,凯恩斯还对货币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出于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得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
凯恩斯的理论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他通过对现实经济数据的分析,证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正确性,并为企业、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本书发表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并对全球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凯恩斯的这本书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就业问题,第二部分分析了利息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货币问题。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书的主题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在每一部分中,凯恩斯都先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对理论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书的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一个变量。它包括流通中的货币、银行 储备和政府发行的货币。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凯恩斯认为 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调整,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凯恩斯认为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的,它会导致物价上涨和 实际购买力下降。
05
货币理论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的本质
凯恩斯认为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它代表了经济中的 一般购买力,是人们进行交易和储蓄的主要工具。
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延期支付手段和价值贮存等职能。它帮助人 们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之间进行价值交换,同时也为人们的经济决策提供了一 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
供应与需求
市场利率由货币供应和需求决定。当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会下降;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 会上升。
风险与回报
风险和回报之间存在权衡关系。高回报通常伴随着高风险,而低回报则意味着低风险。因 此,投资者会根据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平衡来决定是否投资于某种资产。
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之一。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购买力下降,这意味着投 资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以获得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流动偏好陷阱
当人们处于这种状态时,货币的流动偏好会变成无限的,即 人们会一直持有货币而不是将其投资于其他资产。
这种情况会导致货币的供应量无限增加,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
货币幻觉
人们往往会过于关注货币的购买力变化,而忽略了货币的 实际价值变化。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利息方面,凯恩斯认为利息是由于人们对于未来收益的预期而产生的。他提 出了“时间偏好”的概念,即人们更喜欢现在获得收益而不是未来获得收益。 因此,利息是对于未来收益预期的一种补偿。凯恩斯的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经 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金融学的研究。
在货币方面,凯恩斯认为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而不是一种价值储存工具。他 指出,在现实中,货币的供应量应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如果货币供应 量不足,会导致物价下跌和通货紧缩;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会导致物价上涨 和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经济的 稳定发展。
在利息理论上,凯恩斯接受了传统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但他认为,在经济不景气时,由于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会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因此,他 提出了“流动性偏好”
内容摘要
理论,认为利率是由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和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共同决定的。 在货币理论上,凯恩斯认为传统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因为货币政策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 题。他提出了“物价上涨”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变量,认为物价上涨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则可以影响货币需求和供给。因此,他主张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通 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物价和经济增长。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且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从宏观角度看,《通论》的目录以一种清晰的方式呈现了凯恩斯的主要观点和 理论框架。全书共分13章,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核心议题展开,如第一章的“古 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第二章的“有效需求原理”、第三章的“不确定性”、 第四章的“流动性偏好”、第五章的“资本的特性”等等。这些章节的设置不 仅逐层深入,而且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介绍
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介绍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Keynesian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一个经济理论,也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该理论主要围绕经济的总需求展开,强调经济活动受到消费者和政府投资水平的影响,而非类似于古典经济学中供给的驱动力。
以下是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主要观点:1. 就业和失业: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可能会出现长期失业的情况,这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导致的。
他指出,人们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水平是决定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
当总需求不足时,企业减少生产和雇佣可能是一种反应,导致失业率上升。
2. 政府干预: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观点。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以及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3. 利息和投资:凯恩斯认为,利率是决定投资水平的关键因素。
他认为存在一个“利率上限”,即当利率较高时,企业将不愿意借贷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鼓励企业增加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4. 货币供应:凯恩斯主张调整货币供应量以控制经济的波动。
他认为,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而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则会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经济的稳定。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对于理解和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认为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从而提供了应对经济困境的政策建议。
该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得到了广泛接受,并成为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原则。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导读
他提出了货币供应和需求的概念,并认为利率决定了货币的需求和供应。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供 应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而货币的需求量则是由经济中的交易量决定的。
基于他的理论,凯恩斯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 以及通过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来增加投资等。他认为,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投 资回报,从而改善经济状况。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就业的决定理论,这个理论的是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在一定的货币工资下,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均衡决定了就业量。当劳动力市场和产 品市场的供需平衡时,就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状态。然而,由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等原因,经济 中经常存在非充分就业的状态。
凯恩斯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他强调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认为未来的货币 收入应该比现在的货币收入更值钱。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货币的供需平衡的结果,它决定了借 款的成本和投资的回报。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导读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导读
认为
经济学
凯恩斯
增加
市场
通过
通论
货币
货币 理论
政策
就业
利息
提出
就业
决定了
投资
劳动力
内容摘要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代表作,也是宏观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这 本书主要探讨了经济学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就业、利息和货币。以下是本书的内容摘要。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在我翻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学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概念和常见的经济现象上。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和启发的知识领域。
凯恩斯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经济专业的读者来说,起初是有些晦涩难懂的。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他的理论所吸引,也开始尝试用他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经济现象。
书中关于就业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
凯恩斯指出,充分就业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实际的就业水平往往受到有效需求的制约。
这让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些真实情况。
就拿我们家附近的那个小工厂来说吧,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订单多得做不完,工厂里的工人天天加班加点,还招了不少新员工。
可这两年,市场需求一下子萎缩了,订单大幅减少,工厂不得不裁员,剩下的工人也只能上半天班,工资也跟着降低了。
大家都愁眉苦脸的,因为工作不稳定,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也跟着下降。
再说利息,凯恩斯认为利息并不是对等待或者节欲的补偿,而是对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这可真是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以前我总觉得,把钱存银行拿利息,是因为我们忍住了不花钱,所以银行给我们一点奖励。
但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喜欢手里持有货币的灵活性,所以才会有利息这回事。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叔叔,他有点小钱,一直纠结是把钱存银行拿利息,还是拿去投资做生意。
他担心投资有风险,又觉得银行利息太低,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选择了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投资。
结果投资的那部分还真亏了点钱,他那个后悔呀,直说还不如都放银行拿利息呢。
说到货币,凯恩斯强调了货币对经济的重要影响。
货币不仅仅是交换的媒介,还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这让我想起了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收到了红包,手里的钱一下子多了起来。
有的人就会选择赶紧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有的人则会想着把钱存起来或者做更长远的打算。
这其实就是货币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作者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这本书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经济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有效需求”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他提出了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以解决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书中,凯恩斯还对货币通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认为,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货币供应的控制是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理论,指出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产生逆效果,从而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来进行干预。
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阅读,我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书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探讨让我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所在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凯恩斯的理论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实际的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对当今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著作。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学理论,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著的一部经济学著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在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理解和解决当代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市场经济会出现失业和经济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和调节。
这一理论对于当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凯恩斯的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找到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应对当代经济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另外,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也对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于经济问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以及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阅读他的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和理论,也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代经济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部著作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经济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深入地研究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应对当代经济挑战做出更大的贡献。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1000字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本文主要分享了作者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心得体会。
在阅读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后,我对作者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深感敬佩。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经济现象,使我对货币、利息和就业等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凯恩斯在书中强调了货币的重要性。
他认为,货币是连接消费和投资的桥梁,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政府可以有效地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这一观点使我明白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
书中关于利息的论述也令我印象深刻。
凯恩斯指出,利息是货币的价格,它受到未来预期收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利息不仅仅是贷款的成本,更是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利率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波动。
凯恩斯还深入探讨了就业问题。
他认为,就业取决于总需求,而总需求又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密切相关。
因此,政府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可以实现对就业的调控。
这一观点对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凯恩斯的分析方法也深感敬佩。
他运用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统计数据,使得理论观点更具说服力。
此外,凯恩斯还关注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使得理论研究与实际结合更加紧密。
总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经济现象,使我受益匪浅。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原文摘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原文摘抄原文摘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一本经济学著作,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圣经”。
这本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突破,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恩斯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认为经济的运行不仅由生产者的供给决定,还受到消费者和政府支出的需求影响。
他认为,当私人投资需求不足以推动经济增长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从而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凯恩斯还提出了“边际效应递减原理”,即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渐减少。
他认为,随着企业利润的增加,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金融市场,而不是用于实际投资,这导致了投资需求的不稳定性。
此外,凯恩斯还关注了利息对经济的影响。
他认为,利率的水平对于投资和消费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较低的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较高的利率则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导致经济衰退。
凯恩斯的货币通论对经济政策制定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主张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成为了许多国家在经济衰退时采取的救市手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
然而,凯恩斯的货币通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胀和债务问题。
此外,凯恩斯的理论也没有解决经济周期和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
总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存在争议,但凯恩斯的理论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一部经济学巨著,简称《通论》。
该书是凯恩斯对经济危机的深刻分析和对经济政策的创新建议,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有效需求理论,即经济活动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而总需求又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凯恩斯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总需求往往不足以保证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我读了本书后,深受启发和震撼。
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1.对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对策的科学阐述。
凯恩斯在本书中,对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了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如失业、通缩、过剩等,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
他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经济均衡和充分就业,而需要政府通过适当的干预来调节总需求。
他主张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提高就业和产出。
他还提出了乘数效应、流动性陷阱、动态不稳定等重要概念和理论,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方法。
2.对经济思想史的重大贡献。
凯恩斯在本书中,不仅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超越,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和区别。
他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必然走向崩溃和— 1 —灭亡的,而是可以通过改革和调节来克服其固有的缺陷和矛盾。
他主张建立一种介于自由放任和计划管理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即混合经济体制,即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入必要的国家干预。
他还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公平、社会责任等重要的价值观念,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和目标。
3.对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凯恩斯的《通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他的思想和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启示,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学流派和分支,如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后现代主义、行为经济学等。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读后感在现代社会中,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经典作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这三个方面的相关问题,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理念。
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计和生活水平,同时又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因此,一个国家的就业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该书中作者深刻分析了就业的本质、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就业目标的实现途径。
作为经济学中就业理论的经典之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探讨了就业与利息、货币之间繁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实现就业的最佳途径是增加资本投资和减少利息,这也为我们探索就业的路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
货币是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为货币的流通直接影响着全民的经济状况。
本书深入分析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作用、货币的流通过程及其重要性等问题。
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作为成交的媒介之外,还能体现通货膨胀的趋势,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重要影响。
本书对于货币流通的定义、货币体系的建立以及货币市场的维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利息则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因为不同的利率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习惯。
作为一种市场现象,利率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投资和融资决策,从而间接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书深入探讨了利率的本质、变化因素以及利率的规律等重要问题,为我们判断市场动向、实现金融普及提供了理论依据。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深刻的理论分析和深入的实例探讨,更重要的是,该书为我们认识到三个方面之间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为我们进行正确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同时,该书还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式和思想基础,拓宽了经济理论体系的范畴与思路,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通论》,作者凯恩斯,1936年出版。
该著作是世界经济萧条所引起的传统经济理论危机的产物。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中,全世界的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
统古典经济学鼓吹的资本主义可自动调节、实现充分就业的神话破灭,其所倡导的自由竞争、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
《通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第一,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必然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和经济危机。
第二,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作者对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和总就业等指标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总需求特别是总投资能刺激和增加生产和决定宏观经济活动水平。
第三,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三项重要经济政策,即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
《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提出挑战,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进行了区分,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浅析_就业_利息和货币通论_
156《商场现代化》2011年3月(下旬刊)总第642期学术研讨一、《通论》中心思想凯恩斯撰写本书的目的在于反对传统的学者所信奉的就业理论以及由此而导致对付危机的态度。
传统西方经济学有关就业的理论主要由劳动市场论、利息论和旧货币数量论三个相互关联的论点构成,而凯恩斯则从这三个点为角度来驳斥这些理论,,并且提出了自己治理危机的对策。
凯恩斯写作本书的最终理由是想提高国民收入,使它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事业问题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由消费和投资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前者数值的高低取决于后者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数值高低。
而消费数值取决于消费倾向;投资数量则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
在这,资本边际效率又取决于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而利息率则由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所决定。
国民收入的理论框架可以用下述图表表现出来:通过通篇阅读,凯恩斯认为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的对策或政策就是让消费、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数值处于能够充分维持就业的状态,而做到这一点只要对图中右边五个变量加以控制即可。
而在上述五个变量中,只有货币数量能够由国家的货币政策所控制。
因此国家必须进行投资来使社会的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量,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
二、本书的革新之处第一,在理论上,凯恩斯用有效需求理论取代了由萨伊定律支撑的传统的就业理论。
按照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出现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只会出现暂时的、局部的生产过剩,而这种局部过剩通过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自由竞争就会趋于消失,充分就业是资本主义的常态。
凯恩斯面对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严重的生产过剩现实,用自己的一整套有效需求理论断然否定了上述一直被看做天经地义的传统理论。
凯恩斯提出,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经济社会的一般情况不是充分就业而是非充分就业,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著作,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观点和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主要内容概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探讨了经济活动中就业、利息和货币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调节经济活动的关键在于有效需求的管理。
他指出,在经济不景气时,个人和企业倾向于保存现金而不愿进行投资,从而导致需求不足,进一步削弱经济活动。
对此,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干预,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以促进经济复苏。
在书中,凯恩斯还详细阐述了利息的形成和货币市场的作用。
他认为利息是资本的“支付价格”,是追求流动性的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
而货币市场则通过调节利率和供求关系来影响投资和储蓄行为。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观点不同,强调货币的主导地位,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讨论了失业问题和经济周期等重要议题。
凯恩斯认为,失业是经济活动不足造成的结果,而政府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主张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扩大就业机会,从而消除失业。
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本非常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书籍。
凯恩斯在书中对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重要思路。
首先,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指出,经济活动的关键在于需求的管理,而不是供给的调节。
这一观点为解决经济不景气和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干预,可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并促进经济复苏。
其次,凯恩斯在书中对货币和利息问题的阐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认为货币在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调控对经济活动有着直接影响。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巨著,它宛如一盏明灯,在经济理论的迷宫中为我们照亮了新的方向,让我对宏观经济运行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解。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传统经济学理论在我脑海中占据主导,其强调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认为经济总能趋向均衡。
然而,凯恩斯却以一种革命性的视角,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
从就业理论开始,凯恩斯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关键原因。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并非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截然不同。
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而这两者都可能出现不足。
就消费需求而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费的比例会逐渐降低,这意味着消费增长的速度赶不上收入增长的速度,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例如,当一个人月收入从5000元增加到10000元时,他可能不会将增加的5000元全部用于消费,而是会将一部分储蓄起来。
投资需求方面,凯恩斯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在短期内,随着投资的扩张,生产资料的价格会上涨,产品的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从而使预期利润减少。
同时,投资者的流动性偏好也影响着投资决策。
人们往往偏好持有货币以保持流动性,因为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可以随时应付各种支出和预防意外情况。
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会变得无穷大,形成“流动性陷阱”,此时即使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也无法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这一系列理论让我认识到,就业问题并非像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能够通过市场自动调节解决,而是需要政府的干预。
在利息理论部分,凯恩斯的观点同样具有创新性。
他认为利息是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而不是传统理论中认为的是对储蓄的回报。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而货币需求则受流动性偏好的影响。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首先,该书的核心观点是需求决定产出与失业。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不具备自动调节的功能,经济中的失业状态是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
他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积累的主观判断以及预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基于这种判断,人们会削减支出和投资,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引发失业。
凯恩斯认为,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应当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提高总需求。
其次,凯恩斯分析了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了“利息率下降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即利率下降对投资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
凯恩斯认为,投资决策主要由预期利润来决定,而不是利率。
当利率下降时,刺激投资的效果可能有限,因为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预期利润可能仍然存在。
因此,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另外,该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贸易逆差与经济失衡。
凯恩斯认为,贸易逆差可能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衰退和失业。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就意味着该国国内需求不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国内需求,扩大就业。
凯恩斯主张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措施,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提高总需求,减少失业。
在现实中,凯恩斯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发达国家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失业和经济衰退的冲击。
此外,凯恩斯的理论也对经济增长与稳定性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在实践中,凯恩斯的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与局限性。
其中一个争议是关于政府债务与财政政策的限制。
凯恩斯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也会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增加。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政府债务水平过高,可能会对经济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另外,凯恩斯的理论也未能很好地解释通货膨胀和供给决定产出的问题。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世界史名词解释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是经济学领域中重要的名词之一,涉及到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在全球范围内,就业、利息、货币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进行解释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就业1. 就业的定义基本上说,就业指的是某一特定经济体系中有能力和意愿工作的人口中被雇佣的一部分。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就业包括自由职业工作者、家庭内企业经营者、雇佣劳动者等多种形式。
2. 就业的影响就业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高就业率意味着国家的经济活力强、社会秩序稳定,而低就业率则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动荡。
3. 就业的政策为了促进就业,各国政府都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制定劳动法、提供培训和教育、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减少失业率还需要经济发展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
二、利息1. 利息的概念利息是指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值。
它是资金投入者或借入者在使用资金时,付给资金所有者或出借者的报酬。
利息一般包括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两种,实际利率是指抠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而名义利率则是没有抠除通货膨胀的利率。
2. 利息的作用利息是资本的一种报酬形式,对于资金的存储和使用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资金的流动和配置,激励个人和企业进行投资和创业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3. 利息的政策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利息的制定和调控是政府和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控制利息的水平和走势,以确保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三、货币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经济交换媒介,是指被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的工具。
货币具有流通性、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功能,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 货币的种类在世界范围内,货币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现金货币(纸币和硬币)、存款货币(支票、汇票等)、电子货币(支付宝、信信支付等)等多种形式。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作者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这部书首次出版于1936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其对于经济学的影响依然深远。
在这部书中,凯恩斯提出了许多新的经济理论,对于当时的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阅读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经济学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概念,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而不是供给的水平。
他指出,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导致经济萧条,而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有效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对当代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凯恩斯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成本”这两个概念,对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即每一单位的消费对于满足需求的贡献逐渐减小;同时,边际效用成本也递增,即为了获得额外的消费量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逐渐增加。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和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此外,凯恩斯还对货币政策和利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货币政策对于调节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他提出了“流动性陷阱”这一概念,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货币政策可能失效,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政策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的货币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经济学著作,凯恩斯在书中提出的许多理论和观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不仅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代经济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将继续对经济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姓名:郑珺班级:法学102班学号:22610219I原文摘抄第一卷引论第2章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①真实工资等于现行就业量之边际负效用;②严格意义的不自愿失业,并不存在;③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
第二卷定义与观念第4章单位的选择三在讨论就业理论时,凯恩斯建议只引进两个数量单位,即币值量和就业量。
(P32)第5章决定产量与就业量的期望值一对价格的期望值(短期期望值)期望值(P36)未来报酬的期望值(长期期望值)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里,经济体制中都会有许多错综复杂的活动存在,所有活动都是以往各种预期状态的产物。
(P39)二1、在实践中,以影响就业量而言,当前产量的预期售价大致就是最近产量的实际售价。
(P39)2、如果商品是经久耐用的,那么生产者的短期期望值是建立在投资者的当前长期期望值之上的。
(P40)第6章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定义一、收入毛收利(雇主收入)净收入(可用收入)二、储蓄与投资储蓄:收入超出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
第7章进一步探讨储蓄和投资的意义三设以前的就业量与产量为已知,又设雇主预期,投资减储蓄之差额将增加,则雇主将增加其就业量与产量。
(P62)四“如果实际储蓄量,大于长期均衡中充分就业状态下之储蓄量,则谓之有强迫储蓄。
”(P63)五产量增加;在银行提供贷款时出现的三种倾向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增加;(P65)以货币来衡量的工资单位的增加。
第三卷消费倾向第8章消费倾向:I客观因素一1、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的交点。
(P71)2、1、收入量社会的消费量2、客观环境(P72)3、该社会居民的主观需要、心理倾向、个人习惯及收入分配的原则二1、工资单位的变化;;2、收入与消费之间差额的变化3、在计算净所得时并未计及的资本价值之不虞之变;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4、时间贴现率的变化(P73-75)5、财政贴现率的变化6、人们改变其对现在和将来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的期望三除非消费倾向改变,否则就业量只能随投资之增加而增加。
盖当就业量增加时,消费者对消费之增加,将小于总供给价格之增加,故除非投资增加,补足这个罐隙,否则增加就业量将无利可图。
(P77)四1、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
(P82)2、只有预料日后的消费倾向将增加,今天消费倾向的减少才符合公共利益。
(P83)3、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
(P83)第9章消费倾向:II主观因素一八种带有主观性质的动机或目标可能导致人们不把收入用于消费(P84-85):1、建立一准备金,以防不测之变。
2、预防未来所得不若今日所得之宽裕,而一己及家庭之用费,则未来大于今比例。
3、享受利息及增值。
4、享受逐渐增加的开支。
5、享受独立感及有能为力感。
6、获得从事投机或发展事业之本钱。
7、遗留财产与后人。
8、满足纯粹吝啬欲。
二1、内消费量之变动,主要是由于所得(以工资单位计算)之改变,而不是由于特定所得量之下消费倾向之改变。
(P86)2、利息率的提高会减少储蓄与消费。
(P86)3、实际总储蓄量与实际总消费量只取决于在既定的资本边际效率前提下,利息率促进投资的有力程度的大小。
第10章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二1、投资的就业量的增加必然会推动生产消费品的行业,从而导致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总就业量是投资本身所造成的初期就业量的若干倍。
(P91-92)2、在到达真正的通货膨胀的状态之前,物价会随着总实际收入的增加而上涨。
(P92)三当实际收入增加时,一个社会愿意把增加的实际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将逐渐减少。
(P93)六私人致富之道,应用于国家行为上,失业乃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P101)第四卷投资诱导第11章资本边际效率一1、凯恩斯把资本边际效率定义为一种贴现率,而根据这种贴现率,在资本资产的寿命期间所提供的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
(P105)2、最大的边际效率可被看成是一般资本的边际效率。
(P106)3、投资诱导一部分取决于投资需求表或曲线,一部分取决于利息率。
(P107)二资本的边际效益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资本的边际效率线资本的边际效用四企业家或借款人的风险影响投资数量的风险放贷者风险(P112)第三种风险第12章长期预期状态一1、投资数量取决于利息率与资本边际效率之间的关系。
(P114)2、资本边际效率的数值取决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和它的预期收益。
(P114)3、既存的事实人们推测预期收益的根据(P114)未来事件4、长期预期状态:未来事件全部内容心理上的预期状态概括起来的总称。
(P114)二1、我们所依据的作出决策的长期预期状态,不只取决于其可能性最大的预测,也取决于我们对预测的信心。
(P115)2、信心状态的重要性:它是决定资本边际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P115)3、信心状态取决于对现实市场和商业心理的考察。
(P115)三某一类的投资,与其说是由职业企业家的真正与其决定,还不如说是由股票价格决定。
(P117)四1、成规:除非我们有特殊理由预测未来有变化,否则我们将现存状况无限制地继续下去。
(P118)2、如何保证足够充分的投资,是当前最受这种成规困惑的一个问题。
(P119)五1、有些企业经营者自己并不经营其业务;2、现有投资的利润的随时变动;3、群众观点突如其来的变化;加强上述困惑的因素4、投资市场组织方式的特殊性;(P119-122)5、到目前为止,我们心目中还是以投机者或者投机性投机者的信心状态为主。
六即使贮藏的货币数量不变,或者变化很小,还是要对社会产生危害的。
(P124)七1、除了投机以外,还有其他不稳定因素起因于人性特征。
我们积极行为,有一大部分,与其说是决定于冷静计算(不论是在道德方面、苦乐方面或经济方面),不如说是决定于一种油然自发的乐观情绪。
(P124)2、长期预期状态常常是稳定的,即使当它不稳定时,也有其他因素在发挥稳定的作用。
(P125)八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品之边际效率,故凯恩斯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
(P126)第13章利息率的一般理论二利息率是一个比例关系,其分母为一定量的货币,分子为一特定时期内放弃货币控制权所换取的债权所能得到的报酬。
(P128-129)第14章古典学派的利息率理论一1、①传统的看法认为利息率是使投资需求与储蓄意向趋于均衡的因素。
②投资表示对投资资源的需求,储蓄表示投资资源的供给,而利息率是使投资资源的需求与供给趋于相等的价格。
(P135)2、古典学派并没有意识到收入水平变化所起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收入水平实际上是投资量的函数这样一种可能性。
(P138)3、银行家,公务员或政治家——之受过经典学派理论之薰染者,以及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都有一种观念,认为每当个人有一储蓄行为时,利率自会下降;利率既降,自会刺激资本之生产。
利率所须下降之程度,乃在使资本之增产量,适等于储蓄之增加量。
(P136-137)4、古典学派并没有意识到收入水平变化所起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收入水平实际上投资量的函数这样一种的可能性。
(P140)第15章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动机和商业动机一我们能把个人在一特定情况下对货币的总需求,看成是一个单独的决定也许更恰当些。
但这个单独的决定,是许多不同的动机的综合结果。
(P152)交易动机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二1、与其说利息率是一种具有更高心理作用的现象,莫不如说更加准确地说,或许它是一种高度遵循成规的现象。
(P157)2、利息率的主要变动是通过一系列不连续的跳跃性或步骤完成的。
(P158)三如果货币当局要为期限不同、风险不同的种类各种债券票据建立一特定的利息率体系,则要受到以下种种限制(P160):①货币当局只愿意买卖某种特殊类的债券票据。
②当利息率降到某种水平时,流动性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
③流动性偏好曲线变成了一条直线,以致利息率完全丧失了稳定性。
④把实际利息率降到某一水平,以此证明降低利息率时期是至关重要的。
第16章关于资本性质的几点观察二1、一切都是劳动生产出来的,而协助劳动进行生产的是:①技术;②自然资源;③过去具有价值的劳动。
(P165)2、时间短的生产过程应该被保持在足够短缺的程度,以往使它们在物质上的效率超过由于产生能在短时期内变成而带来的不利。
(P165)3、在多数物品,只能在离预期消费期不远以前开始生产,如果离得太远,则会在技术上缺乏效率。
(P167)4、当利息率上升时,今天为未来的消费需求进行有利的生产比例会随之而缩减。
(P167)三1、在长时期,资本必须保持在足够稀缺的程度才能使其边际效率在资本的寿命期间至少等于利息率的水平,而利息率则是由心理状态及社会的组织与结构决定的。
(P167)2、虽然,这一令人深感不安的结果都来源于消费倾向和投资数量皆没有按照社会的利益加以人为的控制,而是让它们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自由发展的结果。
(P169)3、如果有一个利息率可以保证充分就业,则与充分就业相应的储蓄倾向会形成一定的资本积累率。
(P169)四如果我在下面作出的假设是正确的,即我们比较容易做到使资本品丰富起来以使资本边际效率等于零。
这也许是逐渐消除资本主义许多不良特征的最为合理的办法。
(P170)第17章利息与货币的主要特征二现在显然可以看出,我们过去所说的货币利息率对产量施加限制的作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应该说,当各种资产之数量增加时,因为有一种资产之本身利率下降最慢,故使得其他资产之生产最后都变成无利可图——除非在目前的与未来的生产成本之间有刚才说过的特殊关系存在。
(P176)三只要货币的确具有这几种特征,则以上笼统的说法(即货币利率乃唯一重要的利率)便可以成立。
1、货币不能轻而易举地生产出来;2、货币的替代弹性等于或近似于零;3、货币的弹性可以满足流动性偏好的特点。
(P177-180)四只要我们认为,我们所研究的经济体系确有稳定性,意思是说,当消费倾向或投资引诱稍有改变时,物价(用货币计算)不致于有剧烈变动,则假定真实工资比货币工资稳定,不仅与事实经验不符,而且在逻辑上也是错误的。
(P183)五经过了几千年个人积极储蓄以后,世界上积聚的财富还如此之少,这个解释,依凯恩斯的看法,既不是因为人类不肯节俭,也不是因为战争破坏,而是因为先则持有土地之灵活升值太大,今则持有货币之灵活升值太大。
(P185)第18章重述就业一般理论三就业量与物价的变化不趋于两个极端方向,而是围绕中间位置上下波动。
(P194)第五卷货币工资与价格第19章货币工资的变动二1、货币工资降低并不会使就业产生持久增长的趋势,除非它们对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或利息率产生影响。
(P200)2、工资政策应依据资本边际效率而定。
(P203)3、理论上,两种影响利息率的方式:①降低工资保持货币数量不变;②增加货币量,保持工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