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附件2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22〕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核;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6节,设置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22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妇幼卫生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引言妇幼保健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和家庭幸福。

在我国,妇幼保健服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加强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并持续进行改进。

二、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妇幼保健服务直接关系到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通过加强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风险,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2. 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有助于提升妇幼保健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妇女儿童及其家庭的保健需求。

3. 促进医院发展:加强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 遵守法律法规:妇幼保健服务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可以确保医院合法合规经营。

三、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现状1. 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妇幼保健服务制度,包括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2. 人员培训: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3. 设施设备:改善妇幼保健服务的设施设备,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4. 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妇幼保健服务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四、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 制度执行不到位:尽管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制度执行不到位,影响了服务质量。

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妇幼保健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影响了服务质量。

3. 设施设备不足:一些地区妇幼保健服务的设施设备不足,不能满足妇女儿童的需求。

4. 质量监控不足:一些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全面评估服务质量。

五、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1. 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服务的制度,确保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妇幼质量控制制度

妇幼质量控制制度

妇幼质量控制制度一、制度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详细的质量控制要求,确保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妇幼的健康发展。

二、质量控制原则1.以病人为中心:以提供高质量、安全、满意的妇幼保健服务为目标,关注病人的需求和权益。

2.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检讨和改进工作流程,提升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3.领导的责任:领导层要树立质量导向的思维和态度,落实并监督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控制制度。

4.组织参与:要鼓励和充分发挥工作团队的作用,让每个成员对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控制制度有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质量控制措施1.妇幼保健工作标准化:制定妇幼保健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妇幼保健工作的一致性和效率。

2.妇幼保健服务评估:定期对妇幼保健服务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服务质量、安全性和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3.妇幼保健设施监控:建立妇幼保健设施的监控体系,对设施的安全性、卫生条件和医疗设备的功能进行监测和维护。

4.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定期对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5.安全事件管理:建立妇幼保健安全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机制,对安全事故和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6.病案管理:加强病案管理工作,确保病案的完整和准确,方便对病例进行追踪和分析。

7.质量问题反馈和改进:建立质量问题反馈和改进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整改。

四、质量控制评估为确保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每年进行一次质量控制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设施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能力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五、责任和权限1.领导层负责制定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妇幼保健科室负责制定和更新妇幼保健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

3.妇幼保健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4.质控部门负责对妇幼保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制度宣传和培训为确保全体员工对妇幼保健质量控制制度的理解和遵守,要开展相应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妇幼保健服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分析、措施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是指在妇幼保健服务过程中,对服务质量进行系统地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妇幼保健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

通过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可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和隐患。

3. 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4. 提升医疗机构竞争力: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二、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2. 服务质量监督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监督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手段。

3. 服务质量改进不力:部分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改进不力,缺乏持续改进的机制和动力。

4. 服务质量评价不科学:部分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评价不科学,缺乏客观、公正、权威的评价体系。

三、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为了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

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
有医疗保健技术操作规程及诊疗指南。
【C】
1.有医疗保健各专业技术操作规程和诊疗指南。
2.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保健工作。
【B】符合“C”,并
相关职能部门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根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对规范和指南及时进行补充完善(近三年)。
2.院长负责确定与实施全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以及监控指标。(见)
3.有全院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能清楚反映全院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体现院长是第一责任人。
【B】符合“C”,并
院长负责确定监测流程,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活动的年度重点工作,并传递到全体职工。
【A】符合“B”,并
院长负责确定各职能部门对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监控管理的责任重点,并提供技术及其他支持。
建立医疗保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
建立医疗保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
【C】
1.院长负责确定院内医疗保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具体项目范围见第六章。
2.院长负责确定主要监测数据,包括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确定每一项监测数据的范围、方法和频率。
(3)患者安全目标(见第三章第5节)监控指标;
(4)特定(单)病种质量监控指标。
2.各医技科室主任对“检查结果报告”可信度负责,按照规范/指南实施室内质控与参加室间质控。
【A】符合“B”,并
各科质控小组收集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数据,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展示管理成效的变化趋势,有季度通报、半年小结、年度总结报告,并对公开的数据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承担责任。

妇幼保健院质控办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妇幼保健院质控办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市妇幼保健院质控办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质控办:
质量与安全管理既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发挥各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根据《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修订版)》,参考《**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质量与安全管理监测指标》上半年指标完成情况,修订质控办2021年下半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请认真学习,督导落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具体,同时做好数据的收集管理工作,促进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院长签字:
责任科室负责人签字:。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五篇)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五篇)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一)妇女保健工作制度1、掌握本乡镇妇女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孕产妇死因重要变化趋势,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线资料,在县级妇幼保健中心(站、院)的指导下____实施。

2、开展本乡镇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早孕建册(卡)、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负责回收、统计孕管册(卡),定期总结全乡镇孕管情况。

3、负责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开展住院分娩业务,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

负责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反馈、动员住院分娩和转诊。

4、定期对本乡镇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进行普查普治,调查分析发病原因,掌握发病规律,制定防治措施。

5、做好本乡镇妇女“五期”保健,根据妇女“五期”生理特点,提出劳动保护办法和措施。

6、指导培训村妇幼保健员,做好早孕建卡、产前检查、高危筛查及产后访视工作。

7、负责搜集、整理本乡镇妇保信息资料,做好全乡孕产妇死亡监测及死亡回顾调查工作,按规定时限上报信息报表。

指导村级信息统计工作,抽查、核实常规报告及监测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8、大力开展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普及优生、优育及____喂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

(二)儿童保健工作制度1、掌握本乡镇儿童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____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主要死因重要变化趋势,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线资料,在县级妇幼保健中心(站、院)的指导下____实施。

2、开展本乡镇儿童保健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帮助村级解决业务上的疑难问题。

3、承担本乡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建卡(册)任务,定期对新生儿进行访视,指导____喂养,按期进行健康检查,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对体弱儿、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根据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4、开设儿童保健门诊,积极防治以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及营养不养、低出生体重等为重点的常见病、多发病,制定防治措施并____实施。

国家卫计委《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解读》

国家卫计委《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解读》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0多年来,妇幼保健机构从“一张嘴,两条腿”的工作方式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防治结合的专业机构;从实践中探索并确立了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

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078家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35.1万人,床位数19.5万张,年诊疗2亿多人次,成为维护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力量。

1996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工作,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加强医疗保健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

但是原卫生部印发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已不符合妇幼保健机构发展需求,亟需修订。

2015年,我委印发了《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明确了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落实功能任务,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工作保障,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对于及时更新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

评审标准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细则是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参考工具。

二、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有什么特点?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是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医院评价经验,参考已颁布的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妇幼保健机构自身特点后组织制定的。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一、背景和目的市妇幼保健院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了不断提升医疗保健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市妇幼保健院制定了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

本方案的目的是明确医疗保健质量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工作流程,推动医疗保健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质量管理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需求和满意度放在首位,提供安全、有效、及时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2. 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活动,共同推动医疗保健质量的提升。

3. 数据驱动:依据科学数据和证据,制定决策和改进措施,提高医疗保健质量和安全水平。

4. 过程管理:通过对医疗保健过程的规范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持续改进:通过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医疗保健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质量管理方法1. 制定和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南,规范医疗保健过程,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风险管理等,实现对医疗保健过程的全面管理。

3. 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找出改进的机会,提高医疗保健质量和安全水平。

4. 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促进医疗保健质量的提升。

5. 进行患者满意度调研: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研,了解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评价和需求,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四、持续改进措施1.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建立患者和员工的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2. 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根据问题反馈和内部审核的结果,制定质量改进项目,推动医疗保健质量的持续改进。

3. 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分析工作流程,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根据内部审核和评估的结果,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推动持续改进五、质量管理流程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医疗保健相关数据,包括患者满意度、质量指标等,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妇幼质量控制制度

妇幼质量控制制度

妇幼质量控制制度妇幼质量控制制度是指针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控制体系,旨在确保妇幼保健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该制度包括了妇幼保健服务的各个环节,从服务规划、实施到评估,以及相关的管理、监督和改进措施。

一、妇幼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妇幼保健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提升妇幼健康水平。

2. 原则: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协同性和持续性。

二、妇幼质量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等,以确保服务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 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定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评估和监控指标,通过定期的内部评估和外部审核,评估服务的质量水平,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人员培训与管理: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确保妇幼保健服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 设备与设施管理:对妇幼保健服务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进行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和符合规范要求。

5.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盗、防病毒等,确保妇幼保健服务场所的安全。

6.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包括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以及相关的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

7.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妇幼保健服务的满意程度,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服务质量。

8. 绩效评价与持续改进: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妇幼保健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估,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以提升服务质量。

三、妇幼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制度文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妇幼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文件,明确制度的内容、责任和流程等。

2. 培训与宣传:对妇幼保健服务人员进行相关制度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制度要求。

同时,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用户对妇幼质量控制制度的认知和参与度。

3. 实施与监控:按照制度要求,实施妇幼质量控制制度,并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整改报告

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整改报告

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整改报告2015年年底鄂尔多斯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对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督导检查,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2016年5月鄂尔多斯卫计委随文下发了对我院进行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督查反馈通报。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一、组织实施1、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军副组长:云卫琼、张姝、杨慧成员:邬茂胜、田莉、张望之、闫靖、姚嵘、越阳、武智渊、孙学文、曹玉芳、刘美凤、杨丽、萨日娜、乌云格日乐、雷烨下设办公室在质控科,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

2、召开会议,就此次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院内通报。

3、组织讨论,制定措施并落实责任和人员。

二、整改措施1、医院管理方面。

医务科组织全员临床医师学习《执业医师法》,提高依法执业意识,加强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培训;2016我院年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占职工数的比例,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岗位,逐步取缔跨类别职业与超范围职业现象;医务科对我院卫生业技术人员技术考评档案进行自查,查漏补缺,健全规范;医院信息管理环节,院领导正着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分阶段有条件推进实施;医务科进一步加强“三好一满意”的宣传,细化医德医风建设考评量化制度和改进措施,并定期向领导班子汇报,医德医风与晋级、评优等挂钩。

2、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方面我院质控科制定了《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建立了科室医疗、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开展一次科室质控自查,质控科采用定期查和随时查的方式,以维护医疗质量安全;医务科完善门急诊工作,并固定1-2名人员开展急诊急救业务员知识学习及技术培训,尝试开展多学科会诊建设工作;医务科对患者纠纷投诉进行总结分析并整改;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积极推进我院与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合作项目,开拓我院新业务、新技术,并争取实现我院重点学科零的突破;我院领导先后考察了几家兄弟医院,质量控制工作与绩效挂钩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研究阶段;医务科建立麻醉不良事件登记制度,开展手术、麻醉分级动态授权管理,并督导手术麻醉科建立麻醉后复苏室;手术、麻醉医师进行分级管理,明确二三级手术目录,建立高风险技术目录。

妇幼机构儿保整改措施及成效(共8篇)

妇幼机构儿保整改措施及成效(共8篇)

妇幼机构儿保整改措施及成效(共8篇)第1篇:儿保整改措施高坪镇中心卫生院2021年下半年儿保工作整改措施2021年上半年公共卫生检查已结束,我院对辖区内0-6岁儿童保健管理各项指标均达标,但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根据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总结如下,并对提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下半年度的工作计划。

一、存在问题 1.新生儿访视工作由于新生儿访视工作目前下沉给乡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除了专业技术以外的问题,因为我镇乡村医生多数为老年男性,大多农村人对男医生进月房的事存在忌讳,由此在工作中存在着困难,导致此次检查中发现新生儿访视工作成绩的下滑。

2.中医药服务管理需加强从2021年开始,公共卫生服务增加了一项中医药服务,今年要求儿童保健中中医药服务比例达40%以上,此次检查中发现有部分儿童未开展。

二、整改措施及计划1、严格对0-6岁儿童进行分类管理,分类登记,建立各项登记册,认真细致填写各项报表,严格认真审表,努力做到不缺项、漏项及涂改并及时上报。

做好对体弱儿、高危儿的特殊管理。

2、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和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生新生儿访视的专业技术能力。

3、加强中医药服务管理,对每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相应的中医药儿童保健。

4、一年两次对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业务督导。

5、实施一年一次的托幼机构儿童健康体检。

广汉市高坪中心卫生院儿保科2021年5月29日第2篇:儿保科整改措施儿保科整改措施督导成绩与亮点: 1.新生儿访视率96﹪ 2.3岁以上儿童管理率95﹪ 3.三网监测随访及时 4.培训记录、督导记录齐全 5.上底卡及时存在的问题:听力检查率73﹪整改情况:听力检查率73﹪,正在整改中。

上寨乡卫生院 2021年7月25日第3篇:儿保半年考核情况及整改措施2021年儿童保健半年考核情况及整改措施根据区妇幼中心对我中心半年考核情况,现将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如下:一、存在的问题1、辖区内0-6岁儿童数据不准确,影响系统管理率和健康管理率。

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职能部门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C】
1.根据本院确定的重点工作,制订实施的具体措施与考核方案。
2.有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的完整工作记录。
【B】符合“C”,并
1.有对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关键时段进行的监管记录。
2.有季度通报、半年总结及年度评估报告。
【A】符合“B”,并
科室负责人、质控小组负责收集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数据,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展示近两年管理成效的变化趋势。
二、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贯彻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辖区业务管理相关规定。
执行相关部门有关辖区业务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等规定。
【C】
1.各业务部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辖区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办法、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标准、业务指南等规定,按要求对辖区群体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与监督。
1.责任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及提出改进措施。
2.考核工作记录完整。
【A】符合“B”,并
相关职能部门对责任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有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关键环节、重点人群管理标准与措施。(★)
【C】
1.有辖区保健工作重点环节如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出生缺陷防控、孕产妇死亡评审、孕产妇危重症评审、新生儿死亡评审、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的转运及急救等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并落实。
【C】
1.有证据表明近两年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起草制订辖区内妇幼健康工作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评估标准和工作方案等。
【B】符合“C”,并
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近两年在重要政策出台前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并形成报告。

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办法

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办法

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放办法一、背景妇幼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二、管理责任1.设置负责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组织部门,明确其职责和权限;2.建立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的管理责任;3.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三、服务标准1.制定符合国家、地方要求的妇幼健康服务标准,确保服务的规范性和针对性;2.定期进行服务标准的评估和更新,确保服务标准与时俱进;3.加强对服务标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服务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并遵守服务标准。

四、资源保障1.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确保服务环境的安全与舒适;2.加大投入,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设备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服务效果;3.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4.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五、服务流程优化1.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流程,精简手续环节,提高服务效率;2.加强对服务流程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服务人员能够准确操作;3.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不同需求的妇幼健康服务对象;4.定期开展服务流程的评估与改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六、质量评估与改进1.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2.定期进行妇幼健康服务质量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的依据;3.加强对妇幼健康服务质量评估结果的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方向;4.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跟踪改进的实施情况,确保改进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七、信息化建设1.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能;2.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共享能力;3.提供便捷的妇幼健康服务信息查询和预约平台,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2024妇幼保健工作总结

2024妇幼保健工作总结

2024妇幼保健工作总结
1.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我们在2024年致力于提升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着重解决妇女和儿童健康问题。

通过开展定期健康咨询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帮助妇女和儿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强化孕产妇护理工作:孕产妇护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提供全面的孕期保健和分娩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推进分娩控制的政策,提供适当的避孕方式和计划生育服务,确保妇女安全和健康地生育。

3. 推进儿童健康管理: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健康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我们将加强对儿童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健康管理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儿童残疾人士的康复和支持,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设施。

4. 强化妇女健康关怀:妇女健康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们将加强妇女健康关怀,提供妇科健康检查、乳腺癌筛查和宫颈癌预防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重视妇女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妇女处理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

5. 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妇幼保健工作离不开专业的医护人员。

我们将加强妇幼保健队伍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服务设施。

综上所述,2024年的妇幼保健工作总结为: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孕产妇护理工作、推进儿童健康管理、强化妇女健康关怀和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提高妇幼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4篇)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4篇)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是为了解决妇幼保健工作中的问题和需要,确保妇幼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的内容示例:1. 总则1.1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妇幼健康权益;1.2 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确保妇幼保健工作有序进行;1.3 建立妇幼保健工作监督机制,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1.4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与职责2.1 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方案,合理划分职责;2.2 确定各个妇幼保健机构的具体职责和任务;2.3 加强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妇幼保健工作。

3. 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管理3.1 制定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制度;3.2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3.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4. 妇幼保健服务管理4.1 确定妇幼保健服务内容和标准;4.2 提供优质的妇幼保健服务,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3 加强对妇幼保健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改进服务质量和效果。

5. 妇幼健康档案管理5.1 建立妇幼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完整、准确;5.2 加强妇幼健康档案的保密管理,保障患者隐私权;5.3 实施电子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6. 妇幼危机管理6.1 建立健全妇幼危机管理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6.2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危机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6.3 加强危机处理的信息公开和社会沟通,维护公众信任和稳定。

7. 绩效考核和监督7.1 设定妇幼保健工作绩效考核指标;7.2 定期评估和监测妇幼保健工作绩效;7.3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的公正和透明。

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具体的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调整。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障妇幼健康,规范和管理妇幼保健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的内容:1. 组织架构:明确妇幼保健工作的职责、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

市妇幼保健院18项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市妇幼保健院18项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4.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全体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质量意识,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组织架构: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确保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十、外部协作与交流
1.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通过与上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参与区域医疗协同:积极参与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拓展国际交流:与国际医疗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提升医疗质量国际化水平。
4.社会监督与评价: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参与第三方评价,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社会认可度。
十二、应急预案与灾难管理
1.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出现的医疗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迅速、有序地应对。
2.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3.灾难医疗救援:建立灾难医疗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提升灾难医疗救援能力。
4.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瘫痪,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3.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质量考核:建立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促进医疗质量提升。
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
1.门诊管理: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加强预约诊疗、分诊导诊、检查检验、用药指导等环节的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十三、临床路径与标准化诊疗
1.制定临床路径:推广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用产科诊疗规范、指南及临床路径规范诊疗工作,从临床诊疗流程与病历记录的诊疗方案中证实执行力。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医务人员掌握各种难产诊疗技术。
2.有各种孕产妇急危重症、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的诊疗规范,有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
3.产房医护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并有记录(包括新上岗人员培训和再培训)。
3.分娩间单人单间,每间面积不小于25m2,内设有独立的洗手间;若设置为两张产床的分娩室,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20m2。
4.有单独的可陪产的独立分娩室。
5.产房设有独立的产科手术室,或产房有到达手术室的快速通道。
【A】符合“B”,并
相关职能部门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监督检查,有定期检查的结果(问题与缺陷),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2.相关助产人员知晓本岗位的管理制度要求。
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分娩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
【B】符合“C”,并
1.由中级职称以上医师负责产房质量管理。
2.科室至少每季度对方案执行和制度落实进行考核评价,有记录。
3.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C】
1.有明确的产程干预医学指征、流程与操作规程,有促进自然分娩措施。
2.产科医生应掌握产程干预的医学指征,并应进行每年至少1次培训,有书面的培训记录。
3.控制无指征人工破膜率在10%以下、会阴侧切率在30%以下。
4.有缩宫素的使用规范和阴道助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如产钳助产、吸引器助产、臀牵引等。
5.中级以上职称的产科医生应熟练掌握产程干预指征;住院医师应基本掌握产程干预指征。
有产程中所需物品、药品、抢救包、抢救流程图和急救设备,固定位置,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换。
【C】
1.有产程中所需物品、药品、抢救流程图和急救设备的管理制度。
2.配备专门抢救包(如产后出血包括宫纱、气囊填塞器具等、子痫抢救包、羊水栓塞抢救包等)、长效宫缩剂、新生儿复苏器材等。
3.分娩室设备、急救药品齐全,满足分娩操作的需要,固定位置,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换,有定期检查维护记录。
2.高危孕产妇管理关键环节(如筛查、接诊与转诊、救治、随访、宣教等)有工作指标及工作流程。
3.对高危孕产妇提供连续服务,孕期保健门诊、高危孕产妇门诊、急诊室、产房、产科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产后门诊等相关部门衔接流畅。
4.对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工作流程等培训,相关医护人员掌握并遵循。
5.助产人员熟悉本岗位的风险防范与预警要求。
【B】符合“C”,并
1.有记录证实相关管理职能部门执行监管的责任。
2.有定期举行产科急救预警演练的记录。
【A】符合“B”,并
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的结果,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3.11.3分娩室设置应布局合理,符合管理规范要求。
分娩室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布局合理,有分娩室的管理制度,有检查监督部门执行记录。
【C】
1.有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制度、评审方案。重点是获得本院连贯的医疗保健服务的情况,除诊疗质量外,还至少有:
①高危孕产妇服务从孕产保健→分娩期→产褥期保健的连贯性;
②高危孕产妇保健与医疗信息传递及时正确性。
2.有孕产妇危重症评审专家组。
3.孕产妇危重症评审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B】符合“C”,并
对评审提出的问题及缺陷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救治能力。
【C】
1.有分娩室的管理制度。
2.产房相对独立,周围清洁无污染源。
3.分娩区总面积应在100平方米以上,应集中设在病区一端,远离污染源,应有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隔离产房与污物专用通道。
4.产房应有调温、控湿设备,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以50~60%为宜,新生儿抢救台温度在30~32℃。各房间应设足够的电源接口。
开设高危孕产妇门诊,有主要病种诊疗常规,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
【C】
1.有高危孕产妇门诊,具备主治以上职称的专职人员负责,工作职责明确。
2.有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服务流程(从孕产保健→分娩期→产褥期保健的连贯服务流程)。
3.对“高危孕产妇”有明确的定义,有主要病种诊疗常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常见的妊娠期合并内外科疾病以及产后抑郁症等。
4.相关人员熟悉本部门管理要求,熟悉药品及急救设备位置及性能。
【B】符合“C”,并
1.配备专门的仪器维修人员、维护手册。
2.科室有每月定期检查产程中所需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的记录,对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相关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等)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效果有评价、有记录。
【C】
1.机构具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的相关资格。
2.助产技术人员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分娩室“24小时×7天”服务,每例接产时必须由2名以上助产技术人员在场,高危妊娠分娩时必须有产科医师和新生儿医师在场。
4.相关助产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每年对已经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人员,进行能力与安全评价,有记录。
4.有高危评分、头盆评分及宫颈评分记录。
5.科室有月度质量监督评估的结果(问题与缺陷)及整改意见。
【A】符合“B”,并
1.有分娩镇痛技术的应用规范与产程影响的处理流程。
2.每年有至少2次关于产科诊疗规范的再培训,并有书面记录。
3.相关职能部门对质量监督评估的结果(问题与缺陷)及整改效果有评价。
无医学指征禁止干预产程进展。产程干预时须有明确的医学指征,有干预效果评价制度及记录。
(9)产科出血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正确测量及估计出血量的方法、处理。
(10)心肺复苏技术。
(11)消毒和隔离技术。
(12)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技术。
(13)母乳喂养适宜技术。
(14)新生儿危险因素识别、紧急处理,新生儿复苏技术(包括气管插管)。
(15)预防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母婴传播技术。
2.分娩前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师和助产人员按照制度、程序进行母婴再评估/诊断,其结果应记录在病历上。
科室有定期检查的结果,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建立分娩风险管理和预警的制度与流程,确保助产技术项目安全、有效、适宜。
【C】
1.建立分娩风险管理和预警的制度与流程。
2.有分娩风险防范的相关制度与程序文件。
(1)有产房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2)有分娩相关的各种诊疗常规。
(3)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级医护人员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
【A】符合“B”,并
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考核,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3.10.3有高危孕产妇识别与救治技术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定期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
有高危孕产妇识别与救治技术的培训计划和方案,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高危孕产妇识别与救治能力。
【C】
1.有高危孕产妇识别与救治技术培训年度计划和方案,并落实。
【B】符合“C”,并
1.有事实与记录证实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履行监管的责任。
2.科室有月度检查的结果(问题与缺陷)及持续改进的事实。
【A】符合“B”,并
第三章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二)
十、高危孕产妇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3.10.1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人员职责。
依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工作和技术规范,制订高危孕产妇管理相关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重点部门质量管理措施。
【C】
1.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孕产期保健、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有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
2.助产人员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执行记录。
【A】符合“B”,并
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及主管职能部门监管。
3.11.2有分娩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建立分娩风险管理和预警的制度与流程。
有助产管理和分娩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人员职责,制订分娩管理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并落实。
【C】
1.有各项助产管理和分娩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及执行记录,有专人负责。
3.11.4加强产程管理。分娩前应进行母婴再评估/诊断。产程中依照规范进行各项诊疗及操作并完整记录。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遇有特殊治疗及处理,应及时与本人或委托人充分沟通,并获得同意,相关内容有记录。
按照诊疗规范进行各项诊疗及操作,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
【C】
1.熟练掌握产前检查及正常分娩的处理技术。
(4)有明确的质量安全指标。
(5)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并有相应记录。
3.有分娩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1)产房人员熟悉产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有定期各项安全指标的院内抽查及科内自查,并有相应记录。
(3)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记录在案并制订防范措施。
4.有新生儿复苏、心肺复苏、肩难产、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处理流程与措施。
3.11.5选择合理分娩方式。有阴道助产及剖宫产手术前评估和审批制度,规范管理急诊剖宫产手术,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
有明确的阴道助产医学指征,阴道助产须经有资质的助产人员评估并实施。
【C】
1.有明确的阴道助产医学指征及技术操作规程。
2.阴道助产须经有资质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评估及实施。
3.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孕产保健部至少每月有一次常规质量安全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质量安全管理。
2.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工作流程知晓率≥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