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能正确、熟练地解比例。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并能够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整理和复习中积累整理知识的经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4.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灵活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厘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1.展示思维导图。
师: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比例的知识进行了梳理。
下面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整理的既全面又合理。
然后每组推荐出一份比较好的,小组合作进行展示汇报。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并记下每组的情况,确定汇报顺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一个小组同学展示完后,问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
(关注学生不同的整理方法和知识点的互相补充。
)随着学生的讲解,教师适时追问并用课件展示关键点。
2.要点复习。
(1)复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师: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两种方法:(1)根据比例的意义(即比值是不是相等)判断;(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2)复习正比例、反比例。
师: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预设: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这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追问:那怎么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呢?预设: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首先判断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如果不是相关联的量,则不成比例。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比和比例》这一单元进行复习,包括比的意义、性质、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有更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 比与除法的关系。
2. 解比例。
3.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回顾比和比例的知识。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的意义、性质、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应用。
2. 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比和比例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复习课程——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以及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和比例尺的理解。
教学重点:比的换算和比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问题。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应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的经验。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比例尺以及相关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一桶水有18升,倾斜后流入另一个容器中,流入的量是原来的3/4,求另一个容器的容量。
(2)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因故障停车修理了20分钟,之后继续行驶,最终在5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修理处的距离。
2. 答案:(1) 另一个容器的容量为12升。
(2) 汽车修理处的距离为150公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此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比和比例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
《比例》复习课复习目标:1、通过自主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
及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并能够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
4、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复习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复习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复习方法:合作探究,分类整理,小组配合复习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比例》二、检查课前复习题:1、复习第四单元《比例》,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2)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者成反比例?(课件出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对比表格)(3)怎么求比例尺?怎么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2、设计一道比例尺的问题和一道用比例解决的应用题。
3、对于本单元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如果a=—,那么当a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
(2)4、若A×5=B×6,则A:B=():()。
2、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四、综合运用。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师生评议)思考题:在一幅地图上,学校到正东面的卫生院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已知两地的实际距离是600米,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如果电影院在学校的西偏北40度方向400米处,少年宫在卫生院南偏东60度方向720米处,请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示意图。
五、归纳总结。
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首先,理清相关信息,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确定方法,求出图上距离;最后,画出平面图,在图上标出相关信息。
六:布置作业。
(完成书上相应练习)。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同时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经历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的惯。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准确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铺垫出示⑴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⑵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问: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如何变化?成什么比例?学生讨论后回答。
2.引入新课出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能够使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1.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5主题图,学生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再指名学生完整叙述题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5:XXX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XXX家用了10t水。
XXX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例5的问题。
算术方法:28÷8×10正比例知识解答:(用水的吨数和船脚是两种相联系关系的量,船脚与用水吨数的比值稳定,可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解:设XXX奶奶家上个月的船脚是x元。
8x=28×10x=35答:XXX奶家上月的船脚是35元。
拓展:XXX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解:设上个月用了xt水。
28x=42×8x=12答:上个月用了12吨水。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_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_复习课》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_复习课》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中的比例章节。
我们将回顾比例的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比例的理解,提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难点是理解比例的性质和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以及练习题。
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做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单价是20元,笔的单价是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引出比例的概念。
2. 回顾比例的定义:我会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定义,让学生齐声朗读,并解释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3. 比例的性质:我会通过PPT展示比例的性质,包括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并让学生齐声朗读,然后用一些例题来解释这个性质。
4. 比例的计算方法:我会用一些例题来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包括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5.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会用一些实际问题来讲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实际意义,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比例的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比例的计算方法: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灵活运用比例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
2. 举出三个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并解答。
答案:1. 题目: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单价是20元,笔的单价是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解答:设小明花费x元,根据比例的性质,有20/5 = x/(x20),解得x=25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例整理与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与性质:介绍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对称性、比例的等比性等。
2. 比例的运算:讲解比例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比例的运算。
3. 比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比例尺、解决比例分配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的概念与性质,比例的运算方法。
2. 难点:比例的应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引导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 讲解演示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运算方法。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运算方法。
4. 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知识。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布置比例的运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比例的应用实例,并写成小报告。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结果评价:通过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评价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第【1】篇〗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在本章前两课时的学习中,通过对相似图形的直观感知,体会到可以用对应线段长度的比来描述两个形状相同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关系。
从而认识了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依旧采用前两节在方格纸中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是《课程标准》图形的性质及其证明中列出的九个基本事实之一。
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
学生经历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计算、讨论、推理等活动获取知识。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应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动手、观察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2)、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发现归纳意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灵活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变式。
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第三环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的简单应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下图是一架梯子的示意图,由生活常识可以知道:AA1,BB1,CC1,DD1互相平行,且若AB=BC,你能猜想出什么结果呢?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紧扣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比与比例的复习》(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比与比例的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我将复习第三单元的比与比例相关知识,包括比的意义、比例的性质和运用。
教材的章节包括:1. 比的意义和比号;2. 比例的性质,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的运用,包括比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和比号;2. 学生能够掌握比例的性质和运用;3.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运用;2. 教学重点: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2. 讲解:讲解比例的性质和运用,举例说明;3. 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六、板书设计:1. 比的意义和比号;2. 比例的性质;3. 比例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答案:10:12;2. 题目2:某商品的原价是120元,商家进行了两次折扣,第一次打八折,第二次打九折,最终售价是多少元?答案:100.8元;3. 题目3: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5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答案:90千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运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比例的性质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比例的性质涉及到比例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计算方法,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同时,比例的运用则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比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通过复习,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3)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4)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谈话引入:我们今天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二、探讨新知.(一)教学例5(用比例解答下题)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
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1.学生读题,独立解答.2.学生反馈:3.分析:(1)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2)12和要求的天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小结:我们在做题时,根据注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仅需要判定运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找准题目中的`对应关系.(二)反馈.1.某车队运送一批救灾物品,原计划每小时行60千米,6。
5小时到达灾区,实际每小时行了78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2.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三、巩固反馈.1.一张大纸,如果裁成长36厘米,宽26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28张;如果裁成长18厘米,宽13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多少张?2.某车间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数的比不发生变化,女工应该增加多少人?3.一项工程,10人去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变,现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多少人?4.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体,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高的.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米,第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四、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_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比例-复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比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比例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复习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5分钟)1. 老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详细讲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三、练习(10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比例的应用(20分钟)1. 老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老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4.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对比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练习和应用,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比例的应用”这一部分。
因为这一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对比例概念和基本性质理解程度的重要步骤。
四、比例的应用(20分钟)1. 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分钟):在这一环节,老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如购物打折、分配任务、设计图形等,来展示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用比例解决问题一、复习内容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 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比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复习重点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复习难点在整理中构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84—P85内容,试着对比例的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2)请找出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并试着用等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回忆生活中的正反比例的例子引入,从生活实例到理论知识,引出复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二)课堂设计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复习课用比例解决问题)1.回忆基本概念(1)交流课前任务,回顾知识点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2—3个学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评价。
师:在搜集正反比例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收集的例子发言。
引导小结:意义方面: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板书: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以及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正确找出相关项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商品的打折后价格,引出比和比例的概念。
2. 知识回顾:回顾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以及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已知两个数的比为3:4,求这两个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和解说他们完成的练习题,鼓励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或不同解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数的比为4:5,求这两个数。
答案:第一个数是8,第二个数是10。
2. 题目:一家电器店进行打折促销,原价为2400元的电视机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答案:2400 0.8 = 192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确定在本次复习中,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难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如何正确找出相关项并进行计算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找相关项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和掌握这一技能。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课”教案
“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数量关系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3.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4.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5.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二)复习简单应用题1.修路队修一条路,8天修了1600米,________?问: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回顾刚才提的问题都是怎样解答的?小结:正比例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步骤。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
第一步: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第三步:列出比例并解答。
第四步:检验。
2.能不能把刚才咱们做的这道题改编成一道反比例应用题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如:修路队修一条路,每天修200米,15天修完,如果每天修300米,多少天修完?)自己改编自己解答。
回顾我们刚才编的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小结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
练习:(1)火车3小时行15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2)有一批砖,25人去搬,6小时搬完,如果30人去搬,需要多少小时搬完?(三)拓展延伸:某厂装配电视机。
如果每天装2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实际4天就装配了100台。
照这样计算,几天可以完成任务?(用正反比例两种方法解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题思路不同,方法不同。
解:设X天可以完成任务。
正比例:反比例:(20×15):X=100:4(100÷4)X=20×15100 X=300×4 X=300÷25X=12 X=12答:12天可以完成任务。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教材分析】《比例》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单元,比例的知识是除法、分数、比、方程等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会以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思维水平审视和发展这些知识。
本单元的知识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三个部分。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与核心,是后续学习的有效支持。
比例的意义是学习正、反比例知识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比例和进一步研究比例问题的基础,直接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效率。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现了基本的函数思想,在数学思想层面上对以前所学过的许多数学问题(如单位量不变的数学问题、总量不变的数学问题、几何中等积变形问题等)和数学规律(如分数和比的基本性质、商与积的变化规律等)进行一般化与模型化,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十分有益。
比例的应用,是在更高水平上对一些特殊的实际问题以及原来遇到过的数学问题运用代数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尺的意义。
2、能力目标: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能正确地解比例,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能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复习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复习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突破重难点设想:组织学生回忆、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点和做题方法,通过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师生交流引导小结方法。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复习不仅仅是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更是一个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提升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准备《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这节课时,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比例》进行。
这部分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计算和应用,难点则是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在讲解比例的应用时,我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另一部分则是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已知两个数分别是4和8,求它们的比例。
答案:1:22. 题目:一家超市将某商品的价格降低了20%,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答案:原价的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对比例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不仅能复习和巩固比例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其中,PPT上会展示一些动态的比例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用比例解决问题
一、复习内容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 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比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复习重点
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复习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84—P85内容,试着对比例的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2)请找出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并试着用等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回忆生活中的正反比例的例子引入,从生活实例到理论知识,引出复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
(二)课堂设计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复习课用比例解决问题)
1.回忆基本概念
(1)交流课前任务,回顾知识点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
2—3个学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评价。
师:在搜集正反比例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收集的例子发言。
分析题中的数学关系: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它们成_______比例。
它们的________是一定的。
即等量关系式:。
②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
如果每天多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它们成_______比例。
它们的________是一定的。
即等量关系式:。
用比例知识解答,教师板书。
师:用比例解决问题时,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总结)
ⅰ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ⅱ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ⅲ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ⅳ检验并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知识点及重难点知识,再通过基础练习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
整个环节借助学生完成的作业,边思考,边发现,边回忆,为完善思维导图作准备。
】
2.完善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师:同学们一起回顾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及运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课前已经请你们利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结合刚才我们一起练习的内容,对照你的思维导图,查漏补缺,然后小组交流,推选出一份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共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能够起到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认识进一步升华。
】
3. 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一根木料,锯3段需要9分钟。
如果锯6段,需要多少分钟?
【知识点】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答案】22.5分钟。
【解析】考察了学生利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
(2)爸爸打算给亮亮的小书房铺上方砖,用边长3米的方砖需要48块。
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需要方砖多少块?
【知识点】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答案】27块。
【解析】考察了学生利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
(3)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与第二个长方体高的比是7:12。
第二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44立方分米,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知识点】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答案】84立方分米。
【解析】当底面积一定时,两个长方体的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高的比等于体积比。
考察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在一幅比例尺是1:3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甲乙两地的
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知识点】比例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答案】42厘米。
【解析】除了考查学生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察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加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5)某小组的同学做铁块实验,分别测量出用同一种材料制作的3块铁块的质量和体积,如下表。
体积/cm3质量/g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铁块一 1 7.8 ()
铁块二 2 15.6 ()
铁块三 3 23.4 ()
①先在表格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同一材料制作的铁块,它们的体积与质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②有一块材料和上面铁块相同的不规则铁块,小军只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是85.8g,请你利用上面测量和计算的结果,算出这块铁块的体积。
(用比例解答)
【知识点】正比例、用比例解决问题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比例有关知识的问题,学生要先根据表格的数据求出比值,然后观察数据特点,判断成什么比例,根据判断出的成什么比例的关系,解答第二问。
(6)张老师买了4个足球和6个篮球,买两种球所花的钱数相等。
①足球和篮球的单价之比是():()。
②篮球的单价是50元,足球的单价是多少元?(用比例解答)
【知识点】比、比例、用比例解决问题
【答案】略。
【解析】因为总钱数相等,所以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根据这个关系求出足球和篮球单价之比。
根据推出的反比例关系,解答第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