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阅读专项-记叙文的词句的理解与品析课件PPT(附同步教案、学案)
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共52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共52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9ace47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1.png)
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
1
(记叙文)
常考题型: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赏析句子) 二.重点句子的作用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四.概括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归纳概括题) 五.人物形象 六.思想情感 七.记叙顺序 八.段落作用 九.标题含义及作用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
※1.理解文中某划线句含义。
※2.请简要分析选文某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结合上下文,从某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表达
B.中间:1、承上启下 2 、照应开头 3、做铺 垫 4、埋伏笔 5、对比
C.结尾:1、照应题目 2、首尾呼应 3、是文 章结构更严谨完整 4、照应前文 5、总领全文
例: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 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 思……(结尾)
——陈歆耕《红 豆树下》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 (3)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4)有比喻、借代、反语意义的特殊词语 (5)有指代义的代词或非代词 (6)有语境义、临时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 原则,把考察字词放在句子中分析,如果 把考察字词所在句子中无法全面理解,根 据上下文分析该考察字词的含义
答题格式:词语的词性+在文中的含义+表 现出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课件(共42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课件(共42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8ce9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b.png)
象征
借意象挖 掘象征义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自夸着“地大物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例: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 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 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 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许多大都市 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 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
记叙文—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理解句子的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表层意思,又要 说出深层意思。 如果句子形象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要抓住 中心词,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双关意义,也可以找出它带 给读者的启迪。 (所谓哲理句就是指那些关爱生命、感悟人生、有关亲情、 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解题思路 : 句子的含义(主关键词,化含蓄为直白)+表达的感情(把 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偷梁换柱)
叶圣陶先生逝世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表炮声传来 不幸的消息,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表面: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 深层:老年人(作者恰逢八十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
如何理解《社戏》最后一段鲁迅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 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表面:因为难忘平桥村的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喜爱让 鲁迅觉得豆很好吃,戏很好看。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 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尚未习惯文坛的无事生非,很容 易被那些谣言困扰,情绪很波动也很激愤。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 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 愤怒和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③时已深秋,树叶在寒风中一片片坠落,如我失望而悲凉的心情。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 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我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 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然后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 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记叙类文本阅读(散文)(共42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记叙类文本阅读(散文)(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b82f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4.png)
的对话描写中,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可以看出母亲勤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俭持家,严格约
束子女不乱花钱。
终于看了我一眼。
为下文的冲突做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 铺垫。
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粘了一些
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方法总结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答案】(3分)运用细节描写,抓住母亲额上汗珠在门口灯光的反 射下异常明亮的细节,表现了母亲的辛劳,突出其吃苦耐劳的特 点。(评分标准:写法判断正确,得1分;能概述出描写内容,得 1分;表达效果分析准确,得1分。共3分。)
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遥响,这一幕, 画面感极强。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 “相拥的深情”母
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薯田里去 亲伤口的疼和心里 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 的悔一起涌上来,
为自己把生活的劳
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地的时候,我发现 累和心酸发泄在孩
[批注5] 芒花美,母亲更美。 照应标题。
映衬了母亲年轻时 的美丽。
比拟,把芒花比作 母亲头上的白发。
[批注6] 由芒花联想到母亲。 芒花与母亲,过去 与现在,自然交融。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童年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 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 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
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课件(共29张ppt)+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课件(共29张ppt)+中考语文二轮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2b9c0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0.png)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 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 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 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 怀里抱着一捆雨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 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 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 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 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 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 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 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 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巨痛的快 感。
“张伯,你来玩一把。”
“别,别……”
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 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 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 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
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反语—— ①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②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9f39e46137ee06eff918b7.png)
做题技巧: 1 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末尾句,抒情议论句) 含义,写出作者借助文章要表达的感情、观点, 所赞扬或所抨击的内容。 2 从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中,再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寻找文章的中心观点 3 写主旨一定要结合文章,语句要通顺、连贯、 完整。
(九)理解关键语句策略:
1 锁定关键词,分析修饰语。对它们解释 之后,再对整个句子进行分析。 2 理解修辞格,透视其深意,若用比喻句, 还原其本体。 3 如果句子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或一个人物有 两种行为,要逐一解释分析 4 结合上下文,多问为什么。
写作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选材剪裁(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 是否得当) 行文结构(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前后呼应、 烘托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承上启下等) 写作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 对比、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修辞的作用
染力。 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结构统一,互相映 衬,互为补充。 夸张 突出特征,极力表现。给读者以鲜明而强 烈的印象。
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反复 强调语气、强调内容,强烈抒情,富有感
(七)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 描写、说明
表达方式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睫毛上滑落下来, 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 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 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我 要求休学一年。 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 的泪泉,那是滋养生命的泉源,也是滋养民族 精神的泉源哦。
记叙文阅读
明确考点: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课件(共25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ae3b240242a8956aece465.png)
8
描写角度
❖A、正面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语
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人物的性 格特点和品质
❖B、侧面描写 :通过他人言行衬托
人物的某种感情和性格特征。
9
侧面描写的作用:
第5段:插叙孔乙己“读过书”的经 历---笔触由现实伸向历史。
❖ 细节描写的作用:①可以促成情节的曲 折和精彩;②可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③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④可 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
14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
情态、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的分类
动物、静物
生活细节描写:
情节、事件的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 的画面描写)
作用: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作 品社会背景、环境氛围。
17
情
❖ 作者的感情 ❖ 作品中人物的感情
理
❖ 句子或文章所蕴含或揭示的道理
18
欣赏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修辞角度分析
2、该句在文中的作用上分析(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等)
3、语言风格上分析(豪放、婉约等)
4、用语、遣词准确传神上分析
5、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发上分析
6、作者描写的方法、角度上分析(听、
视、嗅、味、触)
19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
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
2022年中考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ppt课件(共25页)
![2022年中考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ppt课件(共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3dc3da5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48.png)
1、考文意
通读全文,把握事件六要素
概括工主作要回内顾容 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人+事+结果(表述简洁、准确)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安全工程师游绍峰在黑暗的废墟下经历了69小时被困后艰 难脱险。
1、考文意
概工括作主回要顾内容
➢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动作
语言
描写
描写
心理 描写
描绘情态 揭示身份 反映心理 刻画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神态 描写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3:
肖像 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 段中要横线的句子。(2分)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他清除压住双脚的石块的过程, 表现了他的理智与顽强。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 渲染环境气氛 3 烘托人物心情 4 烘托人物形象 5 揭示主题 6 结构上,为后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考顺序
➢ 插叙作用
4、考顺序
插叙作用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
2 突出文章主题 3 突出人物性格(形象) 4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 5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例 根据典型事例把握人物性格
文中的××做了……+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概括人物形象
性格+思想品质+其他(外貌特征、地位等)
阅读例文(二),回答问题1:
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我”是一个敬业负责、有慈爱之心、平等对人、尊重学生的人。
2024初中中考阅读理解ppt(共59张PPT)
![2024初中中考阅读理解ppt(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6c0a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8.png)
初中中考阅读理解ppt(共59张PPT)contents•阅读理解基本概念与技巧•各类题型解题策略与示例目录•真题实战演练与解析•阅读素材选择与拓展延伸•学生自主训练计划与反思总结阅读理解基本概念与技巧阅读理解定义及重要性阅读理解是通过阅读文章来获取信息、理解作者意图和回答相关问题的过程。
在中考中,阅读理解占有很大比重,是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
文章类型与结构分析议论文记叙文以阐述观点为主,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元素,通常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组织。
说明文预览法精读法推理法概括法阅读技巧与方法论述提高阅读速度策略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
快速浏览文章,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忽略无关紧要的细节。
避免反复阅读同一个句子或段落,浪费时间。
通过大量阅读练习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扩大词汇量学会略读和跳读减少回读加强练习各类题型解题策略与示例识别文章主题句关注高频词汇概括段落大意030201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细节理解题应对策略定位关键信息理解上下文注意细节描述推理判断题解题方法理解作者观点通过阅读全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是进行推理判断的基础。
分析文章逻辑注意文章中的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这些关系有助于推断出文章未明确表述的内容。
结合常识判断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有助于得出正确的推理结论。
理解词汇短语含义在积累词汇短语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出现误用的情况。
积累常见词汇短语通过阅读、背诵等方式积累常见的词汇短语,提高运用能力。
多练习多运用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运用,逐渐熟练掌握词汇短语的用法和技巧。
词汇短语运用指导真题实战演练与解析历年真题回顾及特点分析典型真题剖析及思路展示典型真题选取及背景介绍文章结构分析与要点提炼问题解答思路与技巧展示易错难点剖析与避免方法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难点问题应对策略与技巧避免失分方法与注意事项010204备考建议及心得体会分享制定合理复习计划与时间安排提高阅读速度与准确性训练建议增强文化背景知识与跨学科融合意识培养保持积极心态与自信心建立03阅读素材选择与拓展延伸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优秀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含义PPT课件PPT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含义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3b7789b14e852459fb5743.png)
2010武汉 《念你们的名字》
▪ 15.下面语句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修 辞手法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接住那华丽的 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 是你,用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帆远航。
▪ “语言技巧”包括:
▪ 修辞手法 ▪ 描写手法 ▪ 表现手法
规范化
▪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 ▪ 拟人:将…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 ▪ 对比:将…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了…
友情提示---规范化
▪ 描写方法: ▪ 动作描写:…动词,生动地写出… ▪ 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 ▪ 神态描写:…的神情,细腻地刻画…
▪
2010重庆《好望角》
▪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 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 参考答案: 找准方法 ▪ 这句话规用范动化作描写,(1分)“颤动”一具词体化,生
动的写出老人为差点去成好望角而激动和为儿子 被吸绑”老、伴“去缓世缓而呼痛”苦形的象心的情写;出(老表1人达分效极)果力“排深遣深心 中的悲痛之情,(1分)表现了老人坚强乐观的 性格。(1分)
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 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 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 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
4、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 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 【参考答案】
▪ 蝉蜕是为了新生,“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比喻“弯腰 ”也是人的一种新生方式,通过“弯腰”这种自身的改变 ,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edf8e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d.png)
专题13:记叙文阅读
——句子的理解与赏析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句子的赏析”题型与特点。 2.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记叙文阅读相关题型的答题技巧。 3.学以致用,能熟练运用答题技巧,解答中考语文现代文 阅读 题型。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
记叙文是指摄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断来刻画人物、讲述故事、 以表达作者情感倾向或人生思考的一种文学作品样式。
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段话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新、美、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 情,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格作用)地刻画了(表现了、描写 了)……,表现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的感情,给 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方法技巧
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从修辞角度赏析 答题四步:(1)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体句子
分析含义。(4)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如朱自清的《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方法技巧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答题五步:(1)判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其内容。(3)表
现了人物什么心理(心情)。(4)突出了人物什么性格(精神品质)。(5)揭示出了文章什 么主旨。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 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这句话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的描 写,写出母亲确认那个水手就是于勒后的愤怒,突出了母亲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作用及品味语言PPT优秀课件下载(27张)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作用及品味语言PPT优秀课件下载(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0857f5d14693daef5ff73d1a.png)
典型例题
(2008· 河南)阅读下文,完成7—11 题。(共16分)
梨一样的苹果
耿 青
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 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 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 在心上。 • • • • • • • • • • • • • • • • 10.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7段中加点词 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4分)
中考专题复习之
记叙文阅读(一)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
考点解析之一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 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样的题你能拿多少分?
2008.河南《梨一样的苹果》
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 果。(2分) 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抓修辞,抓关键词,抓写作手法)Βιβλιοθήκη 得法课内(含义、作用、赏析)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 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 德《最后一课》) 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 这么过。(鲁迅《孔乙己》) 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 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 勒》) 4、(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 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 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方法指导——三抓三联系
• 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需要联系文章中 心或人物形象,结合作者情感去品味、感 悟,切忌离开语境,架空分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f6a40510a6f524ccbf853f.png)
解题思路: 首先选择角度 然后明确内容 最后表述情感
确定赏析角度 结合语境谈内容的表达效果 指出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表述方法:
运用了……(角度),……(表达效果)地写出 了……(内容),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 (情感)
3、赏析词语
我很贪婪地啃着瓜果,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笑着
答案:
运用“贪婪”和动词“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大口大口吃瓜果时的情状,表达了“我” 对家乡瓜果的喜爱之情。“心满意足”准确地写 出了母亲当时看我吃瓜果时的欣慰,表达了母亲 对“我”的爱
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 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词语赏析
1、选择赏析角度:修辞(比喻,拟源自等等), 词性(动词,形容词),感情色彩(褒义词, 贬义词)
2、表达效果:指准确,生动,形象,逼真, 传神,栩栩如生等展现在读者面前
1、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 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 小草的喜爱之情。
运用“啃”和“啧啧”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像是刚从油 锅里浸过一般”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 了“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划线句子 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 之感。
归纳总结
解题思路 :1、 角度+内容+情感
2、结合内容谈表达效果: 描写对象+事件+情状(特点)
仅做学习交流,谢谢!
语语文文::初初一一新新生生使使用用的的是是教教育育部部编编写写的的教教材材,,也也称称““部部编编””教教材材。。““部部编编本本””是是指指由由教教育育部部直直接接组组织织编编写写的的教教材材。。““部部编编本本””除除了了语语文文,,还还有有德德育育和和历历史史。。现现有有的的语语文文教教材材,,小小学学有有121种2种版版本本,,初初中中有有8种8种版版本本。。这这些些版版本本现现在在也也都都做做了了修修订订,,和和““部部编编本本””一一同同投投入入使使用用。。““部部编编本本””取取代代原原来来人人教教版版,,覆覆盖盖面面比比较较广广,,小小学学约约占占505%0%,,初初中中约约占占606%0%。。今今秋秋,,小小学学一一年年级级新新生生使使用用的的是是语语文文出出版版社社的的修修订订版版教教材材,,还还是是先先学学拼拼音音,,后后学学识识字字。。政政治治::小小学学一一年年级级学学生生使使用用的的教教材材有有两两个个版版本本,,小小学学一一年年级级和和初初一一的的政政治治教教材材不不再再叫叫《《思思想想品品德德》》,,改改名名为为《《道道德德与与法法治治》》。。历历史史::初初一一新新生生使使用用华华师师大大版版教教材材。。历历史史教教材材最最大大的的变变化化是是不不再再按按科科技技、、思思想想、、文文化化等等专专题题进进行行内内容容设设置置,,而而是是以以时时间间为为主主线线,,按按照照历历史史发发展展的的时时间间顺顺序序进进行行设设置置。。关关于于部部编编版版,,你你知知道道多多少少??为为什什么么要要改改版版??跟跟小小编编一一起起来来了了解解下下吧吧!!一一新新教教材材的的五五个个变变化化一一、、入入学学以以后后先先学学一一部部分分常常用用字字,,再再开开始始学学拼拼音音。。汉汉字字是是生生活活中中经经常常碰碰到到的的,,但但拼拼音音作作为为一一个个符符号号,,在在孩孩子子们们的的生生活活中中接接触触、、使使用用都都很很少少,,教教学学顺顺序序换换一一换换,,其其实实是是更更关关注注孩孩子子们们的的需需求求了了。。先先学学一一部部分分常常用用常常见见字字,,就就是是把把孩孩子子的的生生活活、、经经历历融融入入到到学学习习中中。。二二、、第第一一册册识识字字量量减减少少,,由由40400字0字减减少少到到30300字0字。。第第一一单单元元先先学学404个0个常常用用字字,,比比如如““地地””字字,,对对孩孩子子来来说说并并不不陌陌生生,,在在童童话话书书、、绘绘本本里里可可以以看看到到,,电电视视新新闻闻里里也也有有。。而而在在以以前前,,课课文文选选用用的的一一些些结结构构简简单单的的独独体体字字,,比比如如““叉叉””字字,,结结构构比比较较简简单单,,但但日日常常生生活活中中用用得得不不算算多多。。新新教教材材中中,,增增大大了了常常用用常常见见字字的的比比重重,,减减少少了了一一些些和和孩孩子子生生活活联联系系不不太太紧紧密密的的汉汉字字。。三三、、新新增增““快快乐乐阅阅读读吧吧””栏栏目目,,引引导导学学生生开开展展课课外外阅阅读读。。教教材材第第一一单单元元的的入入学学教教育育中中,,有有一一幅幅图图是是孩孩子子们们一一起起讨讨论论《《西西游游记记》》等等故故事事,,看看得得出出来来,,语语文文学学习习越越来来越越重重视视孩孩子子的的阅阅读读表表达达,,通通过过读读故故事事、、演演故故事事、、看看故故事事等等,,提提升升阅阅读读能能力力。。入入学学教教育育中中第第一一次次提提出出阅阅读读教教育育,,把把阅阅读读习习惯惯提提升升到到和和识识字字、、写写字字同同等等重重要要的的地地位位。。四四、、新新增增““和和大大人人一一起起读读””栏栏目目,,激激发发学学生生的的阅阅读读兴兴趣趣,,拓拓展展课课外外阅阅读读。。有有家家长长担担心心会会不不会会增增加加家家长长负负担担,,其其实实这这个个““大大人人””包包含含很很多多意意思思,,可可以以是是老老师师、、爸爸妈妈、、爷爷爷爷、、奶奶奶奶、、外外公公、、外外婆婆等等,,也也可可以以是是邻邻居居家家的的小小姐姐姐姐等等。。每每个个人人讲讲述述一一个个故故事事,,表表达达是是不不一一样样的的,,有有人人比比较较精精炼炼,,有有人人比比较较口口语语化化,,儿儿童童听听到到的的故故事事不不同同,,就就会会形形成成不不同同的的语语文文素素养养。。五五、、语语文文园园地地里里,,新新增增一一个个““书书写写提提示示””的的栏栏目目。。写写字字是是有有规规律律的的,,一一部部分分字字有有自自己己的的写写法法,,笔笔顺顺都都有有自自己己的的规规则则,,新新教教材材要要求求写写字字的的时时候候,,就就要要了了解解一一些些字字的的写写法法。。现现在在信信息息技技术术发发展展很很快快,,孩孩子子并并不不是是只只会会打打字字就就可可以以,,写写字字也也不不能能弱弱化化。。二二为为什什么么要要先先识识字字后后学学拼拼音音??一一位位语语文文教教研研员员说说,,孩孩子子学学语语文文是是母母语语教教育育,,他他们们在在生生活活中中已已经经认认了了很很多多字字了了,,一一年年级级的的识识字字课课可可以以和和他他们们之之前前的的生生活活有有机机结结合合起起来来。。原原先先先先拼拼音音后后识识字字,,很很多多孩孩子子觉觉得得枯枯燥燥,,学学的的时时候候感感受受不不到到拼拼音音的的 用用处处。。如如果果先先接接触触汉汉字字,,小小朋朋友友在在学学拼拼音音的的过过程程中中会会觉觉得得拼拼音音是是有有用用的的,,学学好好拼拼音音是是为为了了认认识识更更多多的的汉汉字字。。还还有有一一位位小小学学语语文文老老师师说说::““我我刚刚刚刚教教完完一一年年级级语语文文,,先先学学拼拼音音再再识识字字,,刚刚进进校校门门的的孩孩子子上上来来就就学学,,压压力力会会比比较较大大,,很很多多孩孩子子有有挫挫败败感感,,家家长长甚甚至至很很焦焦急急。。现现在在让让一一年年级级的的孩孩子子们们先先认认简简单单的的字字,,可可以以让��
中考考点集训课件:记叙文的词句的理解与品析(共18张ppt)
![中考考点集训课件:记叙文的词句的理解与品析(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2a25ed6bd97f192379e91f.png)
人。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点 十三分。
⑰“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 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 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 那么坚定。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点 十三分。
③“老康,我老了啊。”
④“老朱,我也老了。” ⑤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 ,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 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 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绝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 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 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 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老校长把我介绍一番后走了,我便接着上课。 一会儿,一声报告,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
“请进!”我和蔼地说。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儿溜
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笑。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点 十三分。
我这时才看清楚,有一只小狗摇着尾巴紧跟着颠颠进来了。我问是谁 带来的,没有人理会。我试着轰走小狗,可是小狗对我龇牙咧嘴汪汪叫 。我窘极了,于是试着环视一下教室,希望有同学出来解围,可是大家 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我给自己找个台阶说:“请同学们下次不要再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开工作岗位时自 信、坚定的形象,表明他对自己守护山林的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ppt课件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594e0a33d4b14e842468ac.png)
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通过写梧
桐树、黄叶子、阳光等景物烘托“我”
买到心仪的毛衣后愉快喜悦的心情。
精选PPT课件
21
性格,表达了作者对小姑娘由衷的
喜爱之情。
精选PPT课件
23
2、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 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 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 盖一弯,稳稳地蹲着。那架势,就像 一只起飞的雄鹰。
动作描写,通过“撑、踮、爬、
弯、蹲”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运动员遇事冷静,身手敏捷,很有
比赛经验。
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郎
平虽然很想休息,但仍然坚持训练
的坚韧不屈的性格。
精选PPT课件
27
基本题型3:从句式方面
精选PPT课件
28
1、句式分类:
如骈句、短句、长短句、对 偶句、感叹句、重复句、疑 问句等等。
精选PPT课件
29
2、说清具体表达效果及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中考语文复习系列
记叙文阅读之
赏析句子
精选PPT课件
1
具体考点:
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赏析文中重要句子。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
中考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中考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0e1ba48762caaedd33d4ac.png)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 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 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 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 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 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 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五)词语的调换
• 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 生动地描写了……对象……所以…… • 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 描写了……对象……所以……
• 副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对 象……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 围),换了之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八、概括记叙文的中心常用的格式:
•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 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 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 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 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 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一、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 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 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 文体。
二、记叙文六要素
•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谁?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干什么?
• 5、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 •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 (性格) • 6、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 1、暗示时代背景。 • 2、渲染气氛。 • 3、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7、各类描写答题技巧
•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 : •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 性格等情况。 •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 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 ××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 ××品质。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课件PPT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课件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a5ea449e31433238689382.png)
2.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 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分析题 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与 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具体、形象 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隽 永、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也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3. 分析词语、句子的作用。
a.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b.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 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 描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 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以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c.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 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d.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 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 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铺垫;与下文什么对比,突出什么的________ 的特点;
揭示了____________的中心;语言上运用________
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 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 (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 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文)
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 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 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掌握记 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 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5、记叙文的结构
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专题 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专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bf612cd1f34693daef3edd.png)
16.第④段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试从修辞方法 和词语运用两个角度进行简要赏析。(4分)
将造房梦比作“孕育了好多年,刚刚抽出水灵灵的小 苗”,生动地写出了父母造房念头蠢蠢欲动的情景。“硬 生生”和“掐断”等词语,写出了在家境困窘的情况下, 父母造房梦破灭的残酷性。
⑦造三间屋,为什么总是这么难呢?为什 么愿望总是一次次落空啊?好在天无绝人 之路,不久,我们家有了转机。
17.本文划线句子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 以第③段和第⑦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 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
第③段描写了父亲为我摘梨子的情景,用“端过来,端过去”“站上去, 跳下来”“摘了一个又一个”“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的动作描写,写出 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用“蹦蹦跳跳”“指来点去”“嘴里不停地嚷嚷” 的动作描写和“要吃这个,要吃那个”的语言描写,写出了我的天真,和 在父亲的宠爱下的幸福感受)第⑦段用“从来没有怨言”“他总是这样苦 着自己,把他所能给我的一切都不加疑虑地给了我。”的议论,表达了我 对父亲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感恩之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 现了我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恩,感人至深。(共7分。结合文中描写、议论 进行赏析各3分,表达1分)
妈就因病撒手离开了我们。在凄苦的童年记忆里,只有当秋天来临, 院里那棵梨树挂满了光润甘甜的蜂糖梨时,才能让我欢快雀跃。我至 今还记得,年幼的我蹦蹦跳跳地在梨树下,手指在挂满枝头的蜂糖梨 上指来点去,嘴里不停地嚷嚷:“要吃这个,要吃那个……”爹就顺 着我手指的方向,把一条高板凳端过来,端过去,人也不停地站上去, 跳下来,摘了一个又一个,折腾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直到我满意 后才罢休……
⑦下到岭脚,便踩着细软的沙石河滩,一条白 苍苍的大河,缓缓地从远山流向远山。河畔丛 生着的芦苇随风摇曳。竹篷船就泊在芦苇丛中。 艄公是一位60开外的老人,船上还有一个女 孩,十四五岁的样子,是老人收养的孤女。给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条粗长的麻花辫子,每当 她弯下腰时,辫子就会滑到胸前,女孩拾起辫 梢轻巧巧地往后一甩——辫子在空中划出一道 优美的弧线,又轻巧巧落在背上。我看得迷了, 不觉中也学起她的姿态——只是我的头发齐着 耳根,甩出来一团乱发纷飞。
中考专题-记叙文阅读-课件118张PPT.ppt
![中考专题-记叙文阅读-课件11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0ecb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3.png)
《植树的牧羊人》中“他的那条 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
写) 别人的评价、议论来描写人物或事 不张扬”,通过对牧羊人大狗的
物。
(续表)
描写类别
特点及作用
教材示例
根据 侧面
描写 描写 作用:①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②使 描写,从侧面表现牧羊人的
角度 (间接 主题更加深刻、含蓄。
性格特点。
分类 描写)
“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起走小路
2. 记叙顺序
记叙顺序
特点及作用
教材示例
顺叙 倒叙
特点:按时间先后,叙述事情的发生、
发展和结果,或以空间、地点的转换顺
序进行叙述。
《散步》依次写了事情的起因、
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结局。
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条
理清晰。
特点:先写事件的结果,或把事件高潮 《走一步,再走一步》开头写道:
动么豪放、多么火烈
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通过
作用:①塑造人物,表现主题;② 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烘托了
渲染气氛,烘托事物;③明示、暗 安塞腰鼓的精彩。
点主题。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 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4. 记叙线索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
线索类型
特点
教材示例
物线 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灯笼》:以“灯笼”为线索。
人线 事线 感情线
以人物动作行为变化、思想性格的 《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所见
发展、所见所闻为线索
所闻为线索。
以中心事件(或事件发展)为线索 《故乡》:以“回故乡、在故乡、离 故乡”为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⑰“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 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 “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 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 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 是那么坚定。
⑭“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 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⑮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 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 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 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
⑱“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 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 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⑲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1.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1)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2)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3) 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 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 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 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行着,弓着腰,看到老 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 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 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 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 ……”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⑦“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 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 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 地吸了起来。
⑧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 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 ,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伙计,你算 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 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4) 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
2.⑭和⑲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 为老朱的离去而伤心和不舍;第二次是 因守山后继有人而高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3.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⑮段中的画线句。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 开工作岗位时自信、坚定的形象,表明他对自己守 护山林的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4.第⑯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表现出了山林的美丽,暗示人物欢愉的心情;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作铺垫。
我这时才看清楚,有一只小狗摇着尾巴紧跟着颠颠进来了。我问是 谁带来的,没有人理会。我试着轰走小狗,可是小狗对我龇牙咧嘴 汪汪叫。我窘极了,于是试着环视一下教室,希望有同学出来解围 ,可是大家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我给自己找个台阶说:“请同 学们下次不要再把小狗带进教室。我们继续上课。”
二、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忠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接那位教师 的语文课及班主任工作,我爽快地答应了。老校长很高兴,亲自把我送 到教室。
老校长把我介绍一番后走了,我便接着上课。 一会儿,一声报告,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 “请进!”我和蔼地说。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 儿溜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笑。
5.文章⑰-⑲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交待老朱离开山林后的人生最后时光,补充交待陈遗志的父亲牺 牲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②揭示并深化主 题,讴歌了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的守山人,他们代代相传守护着山 林。③呼应上文,老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呼应了舍不得老朱离 开的情节。
初中 语文
语文 中考 阅读
记叙文的词句的理解与品析
授课教师:文小语
授课时间:2020/10/1
目录
CONTENTS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 课堂小结
一、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守山人 张小萌
①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 ,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 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 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 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 ,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子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③“老康,我老了啊。” ④“老朱,我也老了。” ⑤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 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 。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 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绝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 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 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 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⑩“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⑪“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 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 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⑫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 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的 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 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