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OEE计算方法
OEE计算公式
![OEE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59cae0103d8ce2f0066231d.png)
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4]其中,时间开动率=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性能开动率=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例1: 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20min, 故障停机20min, 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 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 有8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 480-20 = 460 min开动时间= 460 – 20 – 40 = 400 min时间开动率= 400/460 = 87%速度开动率= 0.5/0.8 = 62.5%净开动率= 400×0.8/400 = 80%性能开动率= 62.5%×80% = 50%合格品率= (400-8)/400 = 98%于是得到OEE = 87%×50%×98% = 42.6%。
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 用便于统计的数据来推算TPM[2]。
例2.设备负荷时间a = 100h,非计划停机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b = 90h;在开动时间内,计划生产c = 1000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d = 900个单元;在生产的e = 900个单元中,仅有f = 800个一次合格的单元。
OEE计算公式1
![OEE计算公式1](https://img.taocdn.com/s3/m/4c1517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8.png)
OEE计算公式1OEE计算公式1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一个衡量设备效率的指标。
它是由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方法提出的,用于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生产能力。
OEE通过综合考虑设备的可利用率、性能效率和质量合格率,来衡量设备的整体效率。
OEE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将可利用率、性能效率和质量合格率相乘得到的。
下面是OEE计算公式及其具体解释:OEE=可利用率×性能效率×质量合格率1. 可利用率(Availability):可利用率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与总时间之间的比率。
它的计算公式是:可利用率=(总时间-停机时间)/总时间可利用率衡量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停机时间包括计划停机时间(如设备维护)和非计划停机时间(如设备故障)。
可利用率越高,说明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好。
2. 性能效率(Performance):性能效率是指实际生产速度与理论最高生产速度之间的比率。
它的计算公式是:性能效率=(实际生产速度/理论最高生产速度)×100性能效率衡量了设备的生产能力。
理论最高生产速度是指在理想条件下,设备可以达到的最大生产速度。
实际生产速度是指设备实际运行时的生产速度。
性能效率越高,说明设备的生产能力越好。
3. 质量合格率(Quality):质量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与总产量之间的比率。
它的计算公式是: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量)×100质量合格率衡量了设备的生产质量。
合格产品数量是指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总产量是指设备的总生产数量。
质量合格率越高,说明设备的生产质量越好。
通过将可利用率、性能效率和质量合格率相乘,可以得到设备的OEE指标。
OEE的取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值越接近100%,说明设备的整体效率越高。
OEE是一个综合评价设备效率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生产能力。
设备OEE计算方法
![设备OEE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ef41d833687e21ae45a945.png)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企业在进行OEE计算时常常遇到很多迷惑的问题,如工厂停水、停电、停气、停汽使设备不能工作,等待定单、等待排产计划、等待检查、等待上一道工序造成的停机,不知如何计算。
本文引入非设备因素停机的概念,修改了OEE的算法,使计算得到的OEE更能够真实反映设备维护的实际状况,让设备完全利用的情况由完全有效生产率这个指标来反映。
本文同时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设备损失的PM分析流程。
1、 OEE表述和计算实例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其中,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性能开动率 =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OEE还有另一种表述方法,更适用于流动生产线的评估, 即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而,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计划利用时间而,计划利用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计划利用时间–非计划停机时间性能开动率 = 完成的节拍数/计划节拍数其中,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这与前述的OEE公式实际上是同一的。
计算:停机时间 = 115+12 = 127 min计划开动时间 = 910 – 127 = 783 min时间开动率 = 783/910 = 86%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 = 783/3 = 261 性能开动率 = 203/261 = %合格品率 = 一次合格品数/完成产品数 = 152/203 = % 于是得到OEE = 86% ×%×% = 50%2、 OEE的实质如果追究OEE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计算周期内用于加工的理论时间和负荷时间的百分比。
OEE设备综合效率介绍
![OEE设备综合效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cae28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a.png)
OEE设备综合效率介绍OEE的计算方式为:OEE = 设备利用率(Availability)× 性能率(Performance)× 质量率(Quality)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值,表示设备的运行稳定程度;性能率是指实际生产数量与理论最大生产数量的比值,反映了设备运行速度和效率;而质量率则是指合格产品数量与实际生产数量的比值,代表了产品质量的好坏。
OEE的优点在于它同时考虑了设备的运行时间、性能和质量三个方面的指标,能够综合评估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从而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改善措施。
另外,OEE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设备的生产效率,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生产。
通过对OEE进行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和瓶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优化,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综合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OEE在现代生产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企业综合评估设备的生产效率。
通过OEE的监测和分析,制造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利用率、性能和产品质量,实现生产成本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首先,OEE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值,它反映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生产中断的程度。
通过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进行监测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停机原因和频率,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如提高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率、优化生产计划等,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生产中断,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OEE还有助于提高设备的性能。
性能率是指实际生产数量与理论最大生产数量的比值,它反映了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子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705f61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5.png)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OEE(设备综合效率)是衡量设备综合性时间损失⼤⼩的指标,反应设备在负荷时间内有多少时间是有价值的开动时间。
叫法之⼀: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良品率即:(1)〔时间开动率〕:是衡量测定因故障、准备、调整等导致停⽌损失⼤⼩的指标。
时间开动率= (负荷时间—停⽌时间)/负荷时间*100%(2)〔性能开动率〕:是衡量因空转、⼩停⼯及速度降低等导致时间损失⼤⼩的指标。
性能开动率=(基准节拍*产量)/开动时间*100%(3)〔良品率〕:是衡量保证充分满⾜消费者质量要求的指标。
良品率=合格品件数/⽣产总件数* 100%叫法之⼆:OEE = 时间利⽤率* 设备性能率* 产品合格率= (合格的产品* 设计速度)/ 负荷时间1. 时间利⽤率= (负荷时间- 停机损失) / 负荷时间* 100% = (有效)利⽤时间/负荷时间2. 设备性能率= (⽣产产品数* 设计速度)/ 利⽤时间* 100%3. 质量合格率= (⽣产产品数- 不合格品) / ⽣产产品数* 100%其实:设计速度即基本节拍⼯⼚/车间的设备综合效率= (1#设备综合效率*产量+2#设备综合效率*产量+…+N#设备综合效率*产量)÷总产量叫法之三:OEE = 可使⽤率 X ⼯作表现率 X 品质率1.可使⽤率:指实际运转时间与可⽤时间(负荷时间)之⽐。
(1)可⽤时间:指从⼀天(或⼀个⽉)的⼯作时间中,减去⽣产计划、计划保养,以及⽇常管理上必要的的停顿时间后所剩下的时间。
(2)停机时间(停⽌时间):指因故障、Setup、调整、更换模具等所停⽌的时间。
(3)公式:可使⽤率 = (可⽤时间-停机时间)/ 可⽤时间 X 100%2.⼯作表現率包括速度运转率与纯运转率。
(1)速度运转率系指设备原有这能⼒(包括周期时间、循环数)对实际速度之⽐;纯运转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设备有⽆以⼀定速度在运转,由此可以求得⽇报上⽆法出现的⼩故障损失。
OEE的计算公式
![OEE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97cd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6.png)
OEE的计算公式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一种衡量设备效率和生产效果的关键性指标。
它是由美国自动化协会(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企业中。
设备的有效生产时间(Net Operating Time,也称为稼动时间)指的是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减去计划维修时间、预定停机时间和计划修整时间。
公式如下:稼动时间=总时间-计划维修时间-预定停机时间-计划修整时间设备的速度损失(Speed Loss)指的是设备在生产中由于速度低于设计速度而造成的损失时间。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设备调试期间的运行速度下降、设备因为操作员的技术水平不高而无法达到最大速度等原因造成的。
公式如下:速度损失=稼动时间-设备实际运行时间设备的质量损失(Quality Loss)指的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和废品所导致的损失时间。
这可能是由于操作员技术不熟练、原材料质量问题、设备故障引起的废品等原因造成的。
公式如下:质量损失=稼动时间-合格产品产生的时间根据以上三个因素,可以计算出OEE的值。
OEE的计算公式如下:OEE=稼动时间×性能指标×质量指标其中性能指标(Performance Index)表示设备在生产中实际运行时间与设备理论运行时间的比值。
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为:性能指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设备理论运行时间×合格产品产生的时间)质量指标(Quality Index)表示合格产品产生的时间与设备实际运行时间的比值。
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质量指标=合格产品产生的时间÷设备实际运行时间将性能指标和质量指标代入OEE计算公式中,可以得到最终的OEE值。
设备oee计算方法
![设备oee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5e81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e.png)
设备oee计算方法
设备OEE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1、OEE=可用率×表现指数×质量指数。
其中,可用率=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
间;表现指数=理想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质量指数=良品/总生产量。
2、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
其中,时间开动率=开动时间/
负荷时间;性能开动率=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合格品率=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
在OEE的计算公式中,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设备OEE计算方法介绍
![设备OEE计算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3b32b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a.png)
设备OEE计算方法介绍设备OEE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设备的利用率(Availability)、生产质量(Quality)和生产速度(Performance)。
首先是设备的利用率,它指的是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之比。
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包括设备的开机时间、停机时间和换线时间等,而计划运行时间则是设备在生产计划中应该运行的时间。
设备的利用率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计划运行时间)*100%。
其次是生产质量,它指的是设备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与实际生产产品数量之比。
生产质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生产质量=(合格产品数量/实际生产产品数量)*100%。
最后是生产速度,它指的是设备实际生产速度与标准生产速度之比。
生产速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生产速度=(设备实际生产速度/标准生产速度)*100%。
综合考虑设备的利用率、生产质量和生产速度,设备的OEE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设备OEE=设备利用率*生产质量*生产速度*100%。
通过计算设备OEE,企业可以发现设备的运行效率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设备OEE计算是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设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管理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全面评估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率,并发现潜在的瓶颈和改进点。
设备OEE计算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工作,通过计算设备OEE,企业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生产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生产速度。
下面将继续介绍相关内容。
设备OEE计算方法的特点是综合评估设备运行效率的各个方面,从设备利用率、生产质量和生产速度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了解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因此,设备OEE是综合性指标,需要全面收集和分析各项数据。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统计系统,确保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设备的运行数据。
OEE的计算公式
![OEE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1621554c850ad02de8041e4.png)
OEE的计算公式(不考虑设备加工周期的差异)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其中,时间开动率=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性能开动率=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例1: 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20min, 故障停机20min, 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 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 有8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 480-20 = 460 min开动时间= 460 –20 –40 = 400 min时间开动率= 400/460 = 87%速度开动率= 0.5/0.8 = 62.5%净开动率= 400×0.8/400 = 80%性能开动率= 62.5%×80% = 50%合格品率= (400-8)/400 = 98% 于是得到OEE = 87%×50%×98% = 42.6%。
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 用便于统计的数据来推算TPM例2.设备负荷时间a = 100h,非计划停机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b = 90h;在开动时间内,计划生产c = 1000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d = 900个单元;在生产的e = 900个单元中,仅有f = 800个一次合格的单元。
OEE计算及实例
![OEE计算及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76d0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8.png)
OEE计算及实例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衡量设备综合效能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本教程将介绍OEE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应用OEE指标。
一、OEE的计算方法OEE的计算方法包括三个指标的乘积:设备利用率、生产率和质量合格率。
1. 设备利用率(Availability):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实际生产时间与理论生产时间之比。
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设备利用率=实际生产时间/理论生产时间其中,实际生产时间是指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时间,不包括停机、故障、调试等非生产性时间;理论生产时间是指设备在满负荷连续运转下的时间。
2. 生产率(Performance):生产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之比。
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生产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其中,实际产量是指设备在实际生产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标准产量是指设备在理论生产时间内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
3. 质量合格率(Quality):质量合格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与总产量之比。
质量合格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量其中,合格产品数量是指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总产量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总数量。
二、OEE的实例假设企业的设备在一天内运行了8小时,其中有1小时的停机时间。
设备的理论生产时间为7小时。
在这期间,设备实际产出了1200个产品,标准产量为1400个。
经过质检,总共有1160个产品合格。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OEE。
1.计算设备利用率:实际生产时间=8小时-1小时=7小时设备利用率=实际生产时间/理论生产时间=7小时/7小时=12.计算生产率:实际产量=1200个生产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1200个/1400个=0.8573.计算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1160个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量=1160个/1200个=0.9674.计算OEE:OEE=设备利用率×生产率×质量合格率=1×0.857×0.967=0.829根据上述计算,该企业的OEE为0.829,表示设备的综合效能为82.9%。
OEE定义和计算方式汇总
![OEE定义和计算方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a900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e.png)
OEE定义和计算方式汇总OEE是全称为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中文名字叫做设备综合效能,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评估设备性能的指标。
OEE的计算方式将设备的可用时间、性能效率和质量损失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对设备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设备整体效率的量化指标。
OEE的计算方式如下:1. 设备的可用时间(Available Time):表示设备在规定时间段内应该可用的时间。
可用时间可以通过设备日历时间减去计划的停机时间和非计划的停机时间来计算。
可用时间=设备日历时间-计划停机时间-非计划停机时间2. 设备的性能效率(Performance Efficiency):表示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水平。
性能效率可以通过实际生产数量除以所需生产数量来计算。
性能效率=实际生产数量/所需生产数量3. 设备的质量损失(Quality Loss):表示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可以通过实际良品数量除以实际生产数量来计算。
质量损失=实际良品数量/实际生产数量4.OEE的计算公式:OEE=可用时间×性能效率×质量损失OEE的计算结果可以是一个百分比值,表示设备整体的效率水平。
一般来说,高于85%的OEE被视为优秀,70%到85%的OEE被视为良好,低于70%的OEE被视为需要改进。
OEE的计算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和瓶颈,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准确地测量和评估设备的性能,企业能够找出并解决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如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性能不良等,从而提高设备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除了OEE的计算方式,还有一些常见的OEE的改进方法包括:1.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设定和监控:设定关键性能指标,如设备的平均停机时间、停机次数、故障频率等,并定期监控这些指标的变化,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停机时间分析:对设备的停机时间进行分析,找出停机原因和停机时间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停机时间。
OEE的计算公式
![OEE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d5bb81bff00bed5b9f31d84.png)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
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Availability time),表现性(Performance)以及质量指数(Quality)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OEE的计算公式(不考虑设备加工周期的差异)=?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4]其中,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性能开动率 =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例1: 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20min, 故障停机20min, 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 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 有8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 = 480-20 = 460 min开动时间 = 460 – 20 – 40 = 400 min时间开动率 = 400/460 = 87%速度开动率 = 0.5/0.8 = 62.5%净开动率 = 400×0.8/400 = 80%性能开动率 = 62.5%×80% = 50%合格品率 = (400-8)/400 = 98%于是得到 OEE = 87%×50%×98% = 42.6%。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定义及计算示例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定义及计算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9f9e0403d8ce2f00662318.png)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定义及计算示例1. 指标名称:综合设备效率OEE2. 指标定义:OEE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3. 计算公式:OEE=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公式注释:负荷时间--停止时间⑴时间稼动率=×100%负荷时间其中:a. 负荷时间=工作时间-计划损失时间b. 计划损失时间包括计划停机时间、教育、早会。
c. 停止时间包括停工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工装更换调整时间、原材料中断供应等。
理论节拍×生产数量⑵性能稼动率=×100%稼动时间其中:稼动时间=负荷时间-停止时间加工数量-不良数量⑶良品率= ×100%加工数量4. 数据来源:生产线5. 计算示例:某工厂的一条生产线,计划工作时间8小时(即480分钟),员工休息30分钟,员工用餐30分钟,其它如换刀、设备保养、交接班等形成的停机时间50分钟,故障停机40分钟,原材料中断供应造成停机90分钟。
1)负荷时间=工作时间-计划损失时间=480-30―30―50=370(分钟)停止时间为:40分钟+90分钟=130分钟时间稼动率=(370-130)÷370=0.649(64.9%)2)性能稼动率理论节拍是0.85分钟/件,日产量(加工数量)为270件,其中不良品为30件性能稼动率=0.85×270÷240=0.956(95.6%)3)良品率良品率=(270-30)÷270=0.889(88.9%)由上,则:OEE=64.9%×95.6%×88.9% =55.2%6. 指标目的:1)利用OEE进行损失分析;2)OEE可以准确反映设备本身的问题,也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精益生产的实施水平,同时也不会使企业之间的OEE因理解与算法不同而不可比。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子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e9c257d1ce2f0066f53322cc.png)
OEE(设备综合效率)是衡量设备综合性时间损失大小的指标,反应设备在负荷时间内有多少时间是有价值的开动时间。
叫法之一: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良品率即:(1)〔时间开动率〕:是衡量测定因故障、准备、调整等导致停止损失大小的指标。
时间开动率= (负荷时间—停止时间)/负荷时间*100%(2)〔性能开动率〕:是衡量因空转、小停工及速度降低等导致时间损失大小的指标。
性能开动率=(基准节拍*产量)/开动时间*100%(3)〔良品率〕:是衡量保证充分满足消费者质量要求的指标。
良品率=合格品件数/生产总件数* 100%叫法之二:OEE = 时间利用率* 设备性能率* 产品合格率= (合格的产品* 设计速度)/ 负荷时间1. 时间利用率= (负荷时间- 停机损失) / 负荷时间* 100% = (有效)利用时间/负荷时间2. 设备性能率= (生产产品数* 设计速度)/ 利用时间* 100%3. 质量合格率= (生产产品数- 不合格品) / 生产产品数* 100%其实:设计速度即基本节拍工厂/车间的设备综合效率= (1#设备综合效率*产量+2#设备综合效率*产量+…+N#设备综合效率*产量)÷总产量叫法之三:OEE = 可使用率 X 工作表现率 X 品质率1.可使用率:指实际运转时间与可用时间(负荷时间)之比。
(1)可用时间:指从一天(或一个月)的工作时间中,减去生产计划、计划保养,以及日常管理上必要的的停顿时间后所剩下的时间。
(2)停机时间(停止时间):指因故障、Setup、调整、更换模具等所停止的时间。
(3)公式:可使用率 = (可用时间-停机时间)/ 可用时间 X 100%2.工作表現率包括速度运转率与纯运转率。
(1)速度运转率系指设备原有这能力(包括周期时间、循环数)对实际速度之比;纯运转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设备有无以一定速度在运转,由此可以求得日报上无法出现的小故障损失。
OEE计算公式
![OEE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902780d52d380eb62946d82.png)
OEE 计算方式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4]其中,时间开动率=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性能开动率=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例1: 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20min, 故障停机20min, 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 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 有8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 480-20 = 460 min开动时间= 460 – 20 – 40 = 400 min时间开动率= 400/460 = 87%速度开动率= 0.5/0.8 = 62.5%净开动率= 400×0.8/400 = 80%性能开动率= 62.5%×80% = 50%合格品率= (400-8)/400 = 98%于是得到OEE = 87%×50%×98% = 42.6%。
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 用便于统计的数据来推算TPM[2]。
例2.设备负荷时间a = 100h,非计划停机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b = 90h;在开动时间内,计划生产c = 1000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d = 900个单元;在生产的e = 900个单元中,仅有f = 800个一次合格的单元。
OEE计算公式
![OEE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186ffadf524ccbff12184af.png)
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4] 其中,时间开动率=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负荷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性能开动率=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净开动率=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例1: 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20min, 故障停机20min, 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 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 有8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 480-20 = 460 min开动时间= 460 – 20 – 40 = 400 min时间开动率= 400/460 = 87%速度开动率= 0.5/0.8 = 62.5%净开动率= 400×0.8/400 = 80%性能开动率= 62.5%×80% = 50%合格品率= (400-8)/400 = 98%于是得到OEE = 87%×50%×98% = 42.6%。
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 用便于统计的数据来推算TPM[2]。
例2.设备负荷时间a = 100h,非计划停机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b = 90h;在开动时间内,计划生产c = 1000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d = 900个单元;在生产的e = 900个单元中,仅有f = 800个一次合格的单元。
oee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oee的定义和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4060cb227916888586d76e.png)
OEE的定义和计算公式OEE(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即设备综合效率,也有资料表述为总体设备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TEEP(TotalEffectiveEfficiencyofProduction),即完全有效生产率,也有资料表述为产能利用率,即把所有与设备有关和无关的因素都考虑在内来全面反映企业设备效率。
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00%在OEE的计算公式中,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也就是说:一条生产线的可用时间只占运行时间的一部分,在期间可能只发挥部分的性能,而且可能只有部分产品是合格品。
时间开动率=开动时间/负荷时间其中,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设备外部因素停机时间开动时间=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等活动所用时间)性能开动率=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性能开动率反映了实际加工产品所用时间与开动时间的比例,它的高低反映了生产中的设备空转,无法统计的小停机损失。
净开动率是不大于100%的统计量。
净开动率计算公式中,开动时间可由时间开动率计算得出,加工数量即计算周期内(一个月)内的产量(吨),实际加工周期是指在稳定不间断状态,生产一吨上述产品的时间;其实,由于实际加工周期在计算速度开动率时做分母,会和净开动率中的分子约去,该参数也可忽略,直接使用"理论加工周期×加工数量/开动时间"来获得性能开动率。
原则上,理论加工周期不大于实际加工周期,即速度开动率是不大于100%的统计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企业在进行OEE计算时常常遇到很多迷惑的问题,如工厂停水、停电、停气、停汽使设备不能工作,等待定单、等待排产计划、等待检查、等待上一道工序造成的停机,不知如何计算。
本文引入非设备因素停机的概念,修改了OEE的算法,使计算得到的OEE更能够真实反映设备维护的实际状况,让设备完全利用的情况由完全有效生产率这个指标来反映。
本文同时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设备损失的PM分析流程。
1、 OEE表述和计算实例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其中,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性能开动率 =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OEE还有另一种表述方法,更适用于流动生产线的评估, 即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而,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计划利用时间而,计划利用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计划利用时间–非计划停机时间性能开动率 = 完成的节拍数/计划节拍数其中,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这与前述的OEE公式实际上是同一的。
计算:停机时间 = 115+12 = 127 min计划开动时间 = 910 – 127 = 783 min时间开动率 = 783/910 = 86%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 = 783/3 = 261性能开动率 = 203/261 = 77.7%合格品率 = 一次合格品数/完成产品数 = 152/203 = 74.9%于是得到OEE = 86% ×77.7%×74.9% = 50%2、 OEE的实质如果追究OEE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计算周期内用于加工的理论时间和负荷时间的百分比。
请注意,当展开OEE公式,有OEE =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产量/加工数量)= (开动时间×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理论加工周期×合格产量)/(负荷时间×开动时间×实际加工周期×加工数量)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子,OEE = (理论加工周期×合格产量)/负荷时间 = 合格产品的理论加工总时间/负荷时间这也就是实际产量与负荷时间内理论产量的比值。
3、利用OEE进行损失分析既然上述的计算方法可以如此简单,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公式呢?主要是为了分析问题。
计算OEE值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分析六大损失。
设备的OEE水平不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而每一种原因对OEE的影响又可能是大小不同。
在分别计算OEE的不同“率”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反映出不同类型的损失。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结合运用PM分析方法,对OEE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例如,当设备的OEE水平不高,从OEE计算看出是时间开动率低下,于是将时间开动率用方框框起来,再问为什么时间开动率不高,发现是设备故障引起,再继续往下分析,直到找出根本原因为止。
4、 OEE 计算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我们在计算OEE时,遇到计划停机以外的外部因素,如无订单、停水、电、气、汽等因素造成停机损失,常不知把这部分损失放到哪部分去计算。
有人把它们列入计划停机,但它们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划停机。
如果算做故障停机,但又不是设备本身故障引起的停机。
各个企业的计算五花八门,失去相互的可比性。
当我们把OEE的计算作一扩展,给出“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这一新概念和新算法,上述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5、在引入TEEP条件下OEE公式的修正在引入TEEP条件下, 因为我们已经把非设备因素(即设备外部因素)1引起的停机损失分离出来,作为利用率的损失来度量,故在计算OEE时,设备的时间开动率就要做相应调整。
在TEEP计算中设备利用率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设备外部因素停机时间)/日历工作时间正确的OEE计算,应该有设备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其中,负荷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设备外部因素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负荷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其他公式的算法和项目内容不变。
这样计算得到的OEE可以准确反映设备本身的问题,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同时也不会使企业之间的OEE因理解与算法不同而不可比。
如果要全面反映企业设备效率,即把所有与设备有关和无关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则可以通过TEEP来反映。
企业OEE计算疑惑辨析笔者根据众多企业的统计和计算实际,提出将OEE公式的计算方法加以修正。
原来的★ 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现在修正为:★ 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非设备因素停机时间原来的★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安装、调整和初始化停机时间,仍保持不变上述的“非设备因素停机”包括开工不足停机、等待订单、等待计划排产、因企业系统管理不善或外部环境而造成的停水、停电、停汽、停气,使需要上述供给的设备停机。
上述的停机损失并不属于停机设备本身的问题,而是大系统对设备的影响。
上述的“计划停机”应界定为设备生产前后的例行保养,如加油、加冷却剂、停机点检、清扫、紧固、升温、预热、升速等活动。
计划停机应不包括因更换产品而造成的工、模、夹具更换,设备参数调整所造成的停机。
这样修正之后所计算得到的OEE,基本反映了设备本身人一机系统的维护状况。
而全面设备效率发挥状况可以由完全有效生产率来反映,★ 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利用率×设备综合效率(OEE)其中,★ 设备利用率=(日历工作时—计划停机时间—非设备因素停机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由此看出,完全有效生产率把因为设备本身保养不善的损失和系统管理不善、设备产能不平衡、企业经营不善损失全面地反映出来。
而OEE的计算公式则主要反映了设备本身的系统维护、保养和作业效率状况。
上述OEE的计算中,合格品率既反映了设备状况不良损失,又反映了操作、工艺执行、参数控制方面的损失。
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合格品率不一定全面、真实地反映设备维护、保养水平。
笔者建议引入一个纯设备合格品率的概念,即★ 纯设备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生产数量—非设备因素废品数量)由此引出了纯设备OEE的概念,简记为OEE纯,即★ OEE纯 =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纯设备合格品率这里的时间开动率是上述经过修正的公式,性能开动率的定义不变。
OEE纯更集中反映了设备维护、保养水平。
完全有效生产率的公式不必修改。
OEE纯仅仅是为了集中、客观反映设备维护、保养水平。
因为完全有效生产率就是全面反映设备的总效率状况,没有必要分清哪些是因为设备,哪些是来自设备以外的因素。
另外,有些企业在OEE计算时,出现了性能开动率大于100%的状况,甚至有的高达150%。
众所周知,★ 性能开动率=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其中,★ 性能开动率=(生产数量×实际加工周期)/ 开动时间性能开动率反映了实际加工产品所用时间与开动时间的比例,它的高低反映了生产中的设备空转,无法统计的小停机损失。
净开动率是不大于100%的统计量。
问题就出在速度开动率上。
★ 速度开动率=理论加工周期/ 实际加工周期原则上,理论加工周期不大于实际加工周期,即速度开动率是不大于100%的统计结果。
有的企业设备加工运转速度超出了设计速度,这样使速度开动率超过100%,进而使性能开动率超过100%。
笔者认为,速度开动率超过100%是不合理、也是不可取的,理由如下:1、如果设备开动速度超过了设计速度,就如同设计负荷5吨的大桥开过8吨的汽车一样,是掠夺性的使用设备,是不可取、不科学的做法,不应提倡。
2、若设备的原设计指标保守,根据实际,设备开动速度可以提升。
经过论证,这种提升不会造成对设备的损坏。
那么,应该改变设备的设计速度指标,即理论加工周期,使速度开动率始终保持为一个不大于100%的统计结果。
3、因为异常提升设备运行速度(使设备过早进入耗损故障状态)造成速度开动率不正常的夸大,得到较高的OEE水平,掩盖了设备维护不当等问题,可能误导企业,不利于激发设备管理者对人—机系统六大损失的攻关和控制。
总之,让OEE应保持为一个不大于100%的统计量,可以激发企业始终不渝地致力于OEE的提升。
结语:本文根据企业的运行实际,提出修正的OEE算法,又提出OEE纯的概念。
同时澄清了速度开动率的统计计算问题。
如果企业OEE的计算按笔者介绍的规X 算法统一起来,就可以使这一指标横向、纵向可比。
同时可以使这一指标客观反映设备维护状况,成为引导设备管理进步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