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学校文化概念的再理解
学校文化概念的再理解
学校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学校中的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符号或载体。
这里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校园的物质要素不等于环境文化,只有人对物质的态度和方式才是文化,物质只是学校文化的符号与载体。
学校的制度也不等于特质文化,只有制度中蕴涵的观念和规划被人们普遍认识并产生影响,才会形成制度文化。
学校墙上的精神口号不等于文化,只有当精神追求为全体成员所自觉、所践行,才会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所以,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定组织的成员在现实环境中普遍自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系统。
它表现为这所学校成员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
学校肯定有文化,至于文化的优劣则是有区分的。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拥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是真正的学校。
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发展学校的基础性工程。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社会发展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涵张文婷◆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循序渐进、确保实效,并保持可持续发展。
本文结合在学校的实际工作,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内涵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确保实效校园文化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已成为评判学校文化底蕴深度的重要指标。
[1]所以,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本身具有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
学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最后形成学校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通过开展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培训,参观学习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方式,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
除此之外,要以全面育人为目标,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师德师风、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抵御各种颓废、消极的思想,营造崇尚师德、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校园氛围,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一项长期的基础工程,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举措要落实到位,从物质保障、活动开展、制度建设等方面保证其稳步有序推进。
学校每年要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在校园核心区域建设一批历史、文化、科技场馆。
学校领导层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各部门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为建设“文化校园”保驾护航。
二、从四个方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一)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
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本身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也被称为“校园显性文化”。
根据学校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让学校的每块土地、每块墙壁、每个空间都成为育人的活教材。
什么是学校文化简版
什么是学校文化引言概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体系。
它是学校内部成员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将从学校文化的定义、特点、形成原因、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学校文化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学校文化的定义1.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部成员共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以及对学生的期望。
2. 学校文化的特点2.1 学校文化是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
2.2 学校文化是共同的,代表了学校内部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2.3 学校文化是多元的,包含了学校的多个方面,如教育教学、校园生活等。
2.4 学校文化是开放的,接纳多样性,鼓励创新和变革。
3. 学校文化的形成原因3.1 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3.2 学校领导的作用:学校领导在学校文化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3.3 学校成员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创造和传承学校文化。
4. 学校文化的重要性4.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文化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4.3 增强学校凝聚力:学校文化能够增强学校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4 提高学校声誉:学校文化的独特性和优势能够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5. 如何塑造学校文化5.1 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5.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3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5.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造。
学校文化建设的含义、内容及意义
全程成功教育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一、学校文化的涵义、层次结构、特征第一种类型是把“文化”作为动词来理解如在中国古代文化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立”。
第二种类型是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强调文化的人为性。
它反映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种类型是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某一种具体的活动或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广义除了未经改造的自然环境之外凡人类创造出来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人学习与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
狭义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
它把文化只限于精神生产领域。
其作用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1人类社会在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进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成果。
2传播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手段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3一定时代与社会中各民族或阶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群体特性、传统、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它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这些方面既反映文化的历史沉积又蕴含着创造新文化的潜力。
1物质形态2用物质手段存留的观念形态和象征符号。
3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形态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团体、社会设施4人的心理、行为形态1、含义一种是从狭义上来界定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主要指开展学校教育所进行的艺术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包括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等。
”第二种是从广义上界定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属于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一个部分一个整体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包括文化的创造实践、整合教育和运行”“学校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以特定的主体教师、学生及职工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三种认为学校文化应该从广义、狭义两方面去下定义。
广义“学校文化是指校园中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狭义“学校文化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外的校园生活的存在方式。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解学习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解学习心得体会模板学校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的学科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参与和观察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收获了一些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学校文化建设是全员参与的。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校领导的责任,也需要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家长的参与。
在学校中,很多文化活动是由教职员工组织和参与的,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还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而学生和家长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为学校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其次,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师生主体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在许多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提升自身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通过一些措施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如组织各类团队竞赛、班级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再次,学校文化建设要注重育人为本。
学校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重视教师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道德价值观。
学校开展了许多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组织讲座、开展志愿服务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此外,学校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每所学校的条件和环境各不相同,学校文化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学校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不盲目追求短期效益,要注重长远发展。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建设方案,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学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学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学校文化建设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涵盖了学校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环境氛围以及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细致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其对学生的个体成长、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的深远影响。
首先,学校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框架。
从心理发展学角度来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清晰的价值观导向,以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并作出合理的选择。
当学校通过课程、活动和环境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时,学生能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一些注重诚信、尊重的学校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而促使他们在社会中作出更具公德性的选择。
在学校文化中,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对学习的兴趣。
在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当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关爱、尊重和理解时,学生更易建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并愿意主动探索和尝试。
这样的氛围使得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安全和自信,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校文化还体现为校园环境设计,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情感体验。
一个开放、明亮、富有创意的校园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欲望。
当学生在这样令人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也自然提高。
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社团组织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
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学校文化也在于如何重视和包容多样性。
在一个尊重差异、倡导包容的学校文化中,各种背景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声音,减少因差异导致的心理压力。
这种包容性促进了不同个性与才能的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欣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了个体的自信和能力的发展。
课程设置与学校文化密不可分。
浅谈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 业 ’ 想 追求 的 文 化氛 围 职 理
浅 谈 职 业 学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口刘保 峰
( 北 涉县 职 教 中心 , 北 河 河 涉县 0 60 ) 54 0
职 业 学 校 是“ 前场 为 导 向 、 就 业 以 以
为 日的、 以能力为本位 ” 来培养高素质 、 高
一
在信 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要学会
、
加大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 营造学校
践一体化 教学的专业教室, 将教室 、 实验 、
实训、 技术服 务与 生产 成为 一体 , 使专 业 教 室具有 多媒体教 学、 实物展 示 、 演练 实
训 、 验、 实 强化 训练 等 多 种 功 能 , 造 出 良 营
参考文献 :
1 赵 中建 , . 学校 文 化 , 华东 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7
2 刘道 玉 , 园文化 与创 造力 的培养 , 北教 . 校 湖
育出版 社, 0 6 9 2 0.
意 识 不 是 学 ‘ 予 ” , 是 在 主 动 参 与 给 的 而
提和外在标志。校园景观设计应朝着“以 增强职 业特色 氛围为主, 以加强绿色 环保 为辅” 的方 向建设校 园环境 。让校 园里的 每一处物 质文化 景观都 蕴含一 定的德育 追求 、 道德规范 、 精神鼓励 。 在具体的校 园 物质文化建设 中,清新整洁 的校 园通道 , 备种 富有人情味 的标牌 , 引人联想的主题 雕像 ,让人肃然起敬 的各种锦旗奖牌 , 井 然有序的规章制度等等 。 在校 园内树立有
正 构 建起 既 充 满 活 力 、 有 深 厚 文 化 底 蕴 又
和鲜 明特色 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了解学校的历史与发展
学校文化:了解学校的历史与发展学校是每个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学生不仅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个性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髓所在,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发展方向等方面。
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未来的改进。
学校文化的定义学校文化是指一个学校的独特精神、价值观和传统,以及学校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行为方式和规则。
它是学校的核心,代表了学校的使命和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历史和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影响着学生、教师和其他学校成员的行为和决策,塑造了学校的氛围和气质。
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对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至关重要。
以下是学校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1. 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校文化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校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会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树立起基准,并影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行为。
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如尊重、守纪律和合作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塑造学校的氛围和形象学校文化可以塑造学校的特殊氛围和形象。
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这些特点会体现在学校的活动、制度、设施和教育方式上,形成学校的独特风格和个性。
学校文化也会影响学校的外部形象,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3. 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变革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未来的改进。
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识别并发扬学校的优势和特长,寻找学校的潜能和机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
学校文化也可以作为学校变革的驱动力,推动学校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提升学校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了解学校历史与发展的途径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途径:1. 学校档案和文献学校档案和文献是了解学校历史和发展的重要信息源。
浅谈校园文化的原则性及其特点1
浅谈校园文化的原则性及其特点《国务院关于基础教改与发展的决定》第18条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发展,生动活泼,秩序井然有序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优质学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就在于其形成了优良的特色校园文化。
挖掘校园文化特色,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要特别注重建设的实效性,注重地方需要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与时俱进追求文化的高品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永无终止的奋斗目标。
本文拟从校园文化原则性和校园文化特点问题,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校园文化的原则性1、校园文化的教育性原则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师生所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
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殊场所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从事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的空间背景,它弥漫于校园之中,所有成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到它的存在,并受到它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凡来自环境的刺激,都是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酵素,因为客观存在作用于人的心理。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而作为该场所的空间背景——校园文化,必须首先突出教育性的特点。
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
我校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整合校园文化精华,着力突出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以学校教育思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思想为校园文化的内核,它体现出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并用校训、校风、制度作为全体师生行动的指导原则,利用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建设成校园文化的形象标识,增强学生爱校、乐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内容,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
浅谈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浅谈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社会亚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习生活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而校园文化活动属于行为文化层面,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实现途径。
离开了校园文化活动,其他一切文化结构要素均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校园文化活动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分为不同的形式,如主流文化、支流文化、暑期文化、文学文化、爱情文化、交往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广告文化等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兼有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铸造学生灵魂、养成良好气质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和以弘扬科学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开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营造一定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制度环境,使身在其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校园文化活动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活动蕴含着较深层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实践中凝结而成的。
它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的参照系,潜移默化地指导其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因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导向的成功与否,是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正面效应还是产生了消极的负面效应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体系。
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学生行为规范、校园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学校文化的特点1.1 稳定性: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它代表了学校的传统和特色,不随时间和人员的变化而改变。
1.2 共同性:学校文化是学校整体共同的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的。
它体现了学校成员之间的共同认同和归属感。
1.3 厚重性: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财富,是学校历史和发展的积淀。
它承载着学校的荣誉和声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
二、学校文化的重要性2.1 塑造学生的品格: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通过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2.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它鼓励学生积极参预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文化强调师生之间的互信、互敬和互助。
它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公正、尊重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4 增强学校凝结力和归属感:学校文化是学校凝结力的重要来源。
它让学校成员共同分享学校的荣誉和成就,增强学校的凝结力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学校文化的建设与传承3.1 建设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应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课程设置、教育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品格。
3.2 建立学校特色文化: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办学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可以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创设特色环境等方式,形成学校的品牌形象。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阅读精选(1):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料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
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
而学校非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哺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用心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
在学校理解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摹仿性强,辨析潜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
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
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辟;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
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惟独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干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
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
什么是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部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传统习俗以及教育理念的集合体。
它是学校的精神内核,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循和传承的重要内容。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学校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念: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包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认识和追求。
比如,某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等。
2. 价值观念:学校文化还包括学校内部的价值观念,即学校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比如,某学校的价值观念是尊重、合作、责任等。
3. 学校传统:学校文化还包括学校的传统习俗和校园文化活动,这些传统和活动代表了学校的历史和特色。
比如,某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校庆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运动会等。
学校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性: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是学校长期形成的,代表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
2. 共同性: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成员共同遵循和传承的,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3. 惟一性:每一个学校的文化都是独特的,反映了学校的个性和特色,不同学校的文化各具特点。
二、学校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塑造学校形象: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象征,能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2. 彰显办学特色: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能够凸显学校的独特之处,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加入。
3. 促进师生发展:学校文化为师生提供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能够引导师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4. 增强凝结力:学校文化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凝结力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
5. 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既要传承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参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和规划: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特色。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4 张庆 林 , 贵 康 . 造 性 心 理 学 [ . 京 : 等 教 育 出 曹 创 M]北 高
版 社 ,0 4: 1一l 9 2 0 18 1.
23 1
2 1 第2 0年 9 1 期考 试 周 刊
无 时 无 刻 不 自发 地 受 着 感 染 . 而久 之 。 就 自然 会 为 穿 上 校 久 他 服 、 上 校 徽 而感 到 自豪 。 各 种 场 合 , 会 自觉 地 在行 为 上 、 戴 在 就 感 情 上 、 想 上 将 自己 的人 生 观 、 值 观 与 校 园 文 明 融 合 在 一 思 价
人 格 或 创 造 个 性 特 征 是 这 三 者 中 的基 础 。 纵 观 对 创 造 力 的 相 ” 工 作 的感 受 , 认 为 , 教 育 飞 速 发 展 的 今 天 , 强 学 校 文 化 我 在 加
建 设 应 做 好 以 下 几 项 工作 。 抓好 “ 风 ” 设 。 保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高 效 运行 。 三 建 确 “ 三风 ” 即校 风 、 风 、 风 。 是 学 校 长期 工 作 的精 神 结 , 教 学 它
[ ] ul r ,. ri f ra vy i HH. dro E ) 3 G iod J Ta so et i , . a esn(d , f P t c it n n
Cr ai i n s u t ai n N wYo k; r e : 4 — 6 ; e t t a di lv t .e vy tc i o r Ha p r 1 2 1 1
一
、
晶 , 是 学 校 精 神 面貌 和思 想 道 德 水 准 最 直 接 的反 映 . 有 教 也 具 育力 、 染力 、 进力 、 感 促 约束 力 。从 内 涵上 讲 , 风 本 身 就 是 高 校 品 位 的文 化 象 征 , 有 浓 厚 的文 明 气 息 , 学 校 文 化 的 积 淀 。 具 是
浅谈学校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学校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一个人独具特色,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座城市有独具的风格,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可以培养出各种个性化、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那么,什么是办学特色呢?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
它包括特色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管理风格、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化等。
这里面学校文化积淀与文化张力是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最本质的东西。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有特色,学校的文化有张力、有积淀呢?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学校校长要有超前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也体现着校长对学校文化的传承。
一所学校要有特色,校长是这里的核心人物,校长的特色办学思想要在学校领导层的意识与学校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具体规划,有职责分明的管理网络,渗透于整个学校的工作中,成为全体师生自觉参与、共同追求的办学目标,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才能形成独具的学校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还需要几代校长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才能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首先,我们从特色学校的定义上来分析,特色学校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
在办学的独特性;办学的价值性;办学的稳定性;特色的动态性;办学的自为性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征。
学校办学特色能使一所薄弱的学校改头换面,摘掉薄弱的帽子;也能使优秀学校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类似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薄弱”,不甘于落后,那就是创建特色学校才是办学的根本出路。
校长必须有超前的理念。
其次,从特色学校的含义上来说,特色学校不是自己贴的标签,而是一所学校多年来的内涵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学校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形成基本上就是这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了。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几乎就是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体现了。
什么是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体系。
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学校文化的特点1. 独特性: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点。
2. 继承性: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代代相传。
3. 共同性: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的,凝结了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认同感。
4. 影响性: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
二、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1. 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学校对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2. 教育目标:学校文化中的教育目标是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和期望。
3. 教育方式:学校文化中的教育方式包括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课外活动等,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
4. 教育内容:学校文化中的教育内容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文化传统、道德教育等。
5. 学生行为规范:学校文化中的学生行为规范是学校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规范,包括学生的礼仪、纪律、道德品质等。
三、学校文化的作用1. 塑造学生个性: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匡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
2. 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3. 增强学校凝结力:学校文化可以增强学校师生之间的凝结力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4. 建立学校品牌形象: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可以匡助学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四、学校文化的哺育和传承1. 领导示范:学校的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以身作则,成为学校文化的引领者和模范。
什么是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体系。
它是学校内部成员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校训、校风、学风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凝结学校师生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追求,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一个具有良好学校文化的学校,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勤奋向学的校风学风。
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源于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也受到学校领导者的引领和塑造。
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能够激发师生的潜能,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
同时,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
教育理念是学校对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的认识和追求,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方向。
比如,一所注重素质教育的学校,其教育理念可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一所注重学科竞赛的学校,其教育理念可能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竞争力。
价值观念是学校对于夸姣人生和社会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它体现了学校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比如,一所注重德育教育的学校,其价值观念可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一所注重创新教育的学校,其价值观念可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文化的传承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制度建设,培养学生对于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比如,可以组织校史展览、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感受学校文化的魅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可以制定校规校纪,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氛围。
学校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
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
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是指在教育学领域内,学校所创造和培育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
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学科之一,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学习氛围。
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强调学术研究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更容易培养出良好的学术品质,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强调师生关系的互动和合作。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校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和老师的互动,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教育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强调教育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倡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怀。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学位,更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体现了学校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专业精神的追求。
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和社会声誉,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促进了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最后,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文化强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引导学校按照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前进。
学校学生文化
学校文化二、学校文化(一)学校文化界说【选择、填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如同任何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由于内外环境、构成因素和历史传统等都差异,会形成其自身独特的文化模式,即形成独特的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它明确地对违反预定价值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拒斥,对符合者予以接受、褒扬,使得学校文化体现了一定价值取向的支配与整合。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它又通过以下方式来传递文化传统:1)将文化加以集中、积累和系统化;2)通过专业化的教师将这些文化整合传授给学生;3)将已认同、接纳文化的学生输送给社会,通过他们返还出可供再生的文化。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
(三)学校文化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
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
学校物质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着多重教育功能,学校物质文化的构建意义重大。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总和,是构成学校的重要元素,是学校管理的杠杆。
它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一、文化是什么?文化的定义: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
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
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
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
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
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
●文化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起外显形态为各种符号,这些符号主要体现为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
●对整个人类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对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人而言,文化则是主要体现为既有的生存和发展框架。
●文化随着人类的群体的范围划分不同而体现出差异。
二、学校文化是什么?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师生以学校校园为重要空间,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建,并通过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所蕴涵、表达或体现出来的,得到学校师生共同认可的,具有趋同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
●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
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
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
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
●制度文化:文化理念的落实最终要靠制度去推进,靠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来实现。
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围绕着育人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得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综合。
制度文化建设主要通过人性化的途径不断地对个体行为偏差的修正、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强化,使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转变成所属群体中每一个体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的过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行为文化: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和理念被学校成员普遍认同,成为群体的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个体的思想而显现为群体的行为,才能逐渐形成为学校的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和坚持才能传承和发扬,才能达到文化育人之境界。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
物质文化建设内容具体包括学校建筑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与美化,如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如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学校传播设施,如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
如果这些学校的硬件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的必要性: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学校的发展。
所以,科学发展观必然是我们今天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面对今天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校园文化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凝聚作用:在长期的群体共生环境下,师生员工对价值观、学校荣誉、理想信念、工作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等,都会有逐步的趋同或认可,并由个人的精神情感融为共有的精神灵魂,自觉不自觉地为维护这些精神财富努力。
这种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精神灵魂,也成为了凝聚集体的纽带。
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是师生员工对集体产生了归属感、自豪感、依赖感、幸福感,使人们往往更加团结、对集体更加关心更加爱护。
第二、约束导向作用:多年传承的文化传统,集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影响或者约束这个集体内的成员。
比如校风、学风、规章制度,都让学校的每个成员思考,我们该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引导师生员工的进步方向。
第三、激励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无疑能促进人的创造力、产生工作学习动力、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对师生员工的心理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教职工来说,良好文化环境的吸引力往往超过了经济因素对教职工的作用,有事业心有抱负的教职工更愿在良好的环境里做出成就。
同样青年学子也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第四、社会影响:校园文化对学校周边地区、学校所在地区和与学校有联系的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有一定辐射作用。
在崇尚文化的社会里,校园的文化也成了社会景观。
诸如北大、清华、人大等就成了人们的旅游胜地。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注重全体师生的发展,形成一所学校发展的独特风景线。
四、校园文化的特性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它是一个学校长期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学术精神、价值观、思维习惯、人文传统、制度建设等精神素质和校园各项物质建设素质的总和。
所以学校的教风、学风、科学风气、生活和工作环境,无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体现。
校园文化大致包含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一是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
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通过校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日常言行举止、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来。
校园文化具有十大特性:1、知识性。
校园文化包含并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的各种各类知识功能。
学校是人类知识的传播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其知识性特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材料。
2、艺术性。
校园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塑造物化的形象,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容,比如通过建筑物的形状、布局,文字材料,音像图片,雕塑景观,园林设计等等,用一些形象具体的物体作为文化符号,赋予其文化意义。
3、观赏性。
蕴含有一定校园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观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
4、独有性。
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
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5、系统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
在进行校园文化知识选择时,要注意把某一科和某一块某一类知识系统的加以整理,完整的表现出来,可以是大致梗概,可以是完整内容,但不要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让师生不知首尾,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6、积淀性。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临时张贴几张标语,悬挂几个条幅,粉刷一下墙壁,栽种几棵树木,编写几句口号,打扫一下卫生,学生表演一次节目来体现的。
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一点一滴的细节磨练,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的总结提炼升华,又加以反复的实践,最后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风格、个性、特征,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规则规范、传统价值观、独有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以及办学思想。
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
7、渗透性。
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师生在每天看到本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师生互相的一言一行,在每一节课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形式建设着校园文化,渗透着校园文化,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染,渗透进自己的灵魂,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8、传承性。
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内部各种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校园文化必然要随着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历史规律。
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
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
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
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9、丰富性。
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
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