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茶产业简介
遵义市茶产业发展探析

遵义市茶产业发展探析作者:吴文平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1期摘要结合遵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遵义市茶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及竞争能力,并根据遵义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遵义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目标,总结了遵义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现状;优势;竞争力;问题;战略目标;措施;贵州遵义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25-03茶产业是遵义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三化同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遵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1.1 种植规模及水平遵义市茶园主要分布于丘陵宽谷盆地、中山峡谷等25°以下的缓坡地带,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无污染地区,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是贵州省发展生态茶的最佳地区之一。
遵义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茶香高、味醇、耐泡的优良品质。
截至2014年12月,茶园总面积达11.59万hm2,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97%以上;投产茶园达到6.55万hm2,有机茶园6 513.33 hm2;茶叶产量7.36万t,其中:绿茶6.47万t、红茶0.396 5万t、黑茶0.443 9万t、青茶0.055万t;茶叶产值54.36亿元;名优茶产量4.74万t,占总产量的64.4%,产值47.5亿元,占总产值的87.4%。
1.2 生产加工能力遵义市茶叶精深加工和茶产品加工能力提升较快,茶叶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步伐加快,湄潭、凤冈、正安等地加工企业集群效应显现。
目前,全市有各类企业853家,其中规模企业10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41家,市级龙头企业48家。
1.3 商标应用与维护及品牌创建情况全市有茶叶类商标500余个,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余庆小叶苦丁茶为公用品牌。
1.遵义茶业概述(截至2013年)

遵义茶业概述(截至2013年)一遵义市是贵州省最大的产茶区,其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产值一直位居全省首位,茶园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茶叶产量占全省的40%,历史上茶叶产量曾占全省半数左右。
茶叶是遵义地区传统出口创汇商品。
茶树生长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选择,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地形地势、植被等。
遵义地处东经105O36’~108O13’、北纬27O8’~29O13’之间,属于低纬度区域,除赤水河河谷处于南亚热带气候外,其余地域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带。
该类型气候覆盖的区域,总体上日照较少、辐射较小、漫射光多、雨水丰富。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云寡照。
气候环境优越,有利于茶树生长。
茶树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热量条件,茶树正常生长的气温在10℃~35℃,适宜温度范围在15℃~23℃,日平均气温应≥10℃。
茶树生长需要的年有效积温一般为3000℃以上,无霜期一般为270天~300天。
遵义市年平均气温12.6℃~13.1℃,全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5000℃左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一般为254天~340天,这种气温有利于茶树正常生长。
茶树成为短日照植物。
遵义是全国太阳辐射低值区之一,全年总辐射介于3253~3718兆焦/平方米之间,日照率为23~29%,年日照时数在1000~1300之间,全年阴天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61%~68%,冬季高达75%。
遵义市常年四季云雾缭绕(全年云雾日占总日数的61~68%),空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长期稳定在78%~85%之间,在雨季和部分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更高,。
茶树属于喜温但不喜强光的植物,需漫射光较多。
遵义市上空云层较多且变幻无常,山区海拔差异较大,太阳辐射的特点是散射的比例占60%以上,散辐射大于直辐射。
茶树属喜湿植物,生长期长,需要不断地发育新鲜芽叶供采摘,茶叶生长所需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生长期(4~lO月)月均降雨量≥100毫米。
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

一
、
发 展 历 程
茶业总产值 1 0亿元 以上 , 把凤 冈真正建成名副 其实的 “ 中
14 9 9年前 , 冈没 有成 片茶 园 , 有 零 星 茶 丛 和 野 生 茶 凤 只 国富锌 富硒 有 机 茶之 乡 ” 。
树 。1 5 , 9 8年 县人 民政府为解决人 民饮用茶 叶的供求矛盾 , 发动群众在水河村开辟茶园 ,并创办 了第一个社办茶场 , 以
育 绿 色 基 地 , 施 绿 色 加 工 , 造 绿 色 品 牌 ”的 “ 实 打 四绿 ”工 程 , 叶产 业 发 展取 得 了令 人 欣慰 的成 果 。全 县 充 分 利 用 自 茶
兴畜 、 稳粮 、 重特 ” 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进一步提 出了发展 “ 生态工业 、 生态农业 、 态旅 游业”的建设 目标 , 生 更加确 立 了茶叶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 。 经过 3年努 力, 使茶园面积达 到 2 0万 亩 ; 再通过 5年努力 , 使茶园 面积 突破 3 0万亩 ; 再通过 1 O年的努力 , 争达 到人均 1 力 亩茶 的 目标。要建成 1 个以上区域性茶叶综合批发市场 , 打造 1 个
此带 动 全 县 茶 叶生 产 的发 展 。凤 冈 县茶 叶产 业 发 展经 历 了 3
个 阶段 :
三 、具体做 法
在茶叶产业发展 中, 坚持按 “ 四化 、 五优” 来指导和推动
全 县茶 叶产 业发 展 。 所谓 “ 四化 ”, 是 标 准化 , 一 即按 有 机 、 色 的标 准进 行 绿
二 、工 作 思 路
十年前 , 凤冈县 即确立 了 “ 建设 生态家 园 , 开发 绿色产 业”的 “ 以茶兴县 , 以茶扬县 , 以茶 富民”发展战略 , 并进行 了“ 四绿工程”( 营造绿色环境 、 育绿色基地 、 培 实施绿色加 工、 打造绿色品牌 ) 的战略设计 。在 中共凤冈县委部参与茶 园建设。 县委 、
10、经济作物

毛峰茶的象征意义
遵义毛峰不仅品质优秀,还有其独特的象征意 义:条索圆直,锋苗显露,象征着中国工农红军战 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满披白毫,银光闪闪,象征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香高持久,象征红军烈士 革命情操世代流芳。
正安白茶
众所周知,白茶的茶色是白色的,但白茶为什么是白色,这 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抄不揉, 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的保留下来,这就 是它呈白色的缘故。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只经过杀青,不揉捻, 在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 自贵州正安、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
负责人:何荣 2015年10月1日
经济作物的类别
绿 茶
烤
烟
遵义经济之最——茶叶
全市几乎所有的县里都种植了茶叶,甚至湄潭有 茶海的美誉之称,所以,遵义的经济作物之最就是茶 叶
遵义地区的茶品种
遵义毛峰茶,正安白茶,湄潭翠芽,凤岗硒茶。
茶
海 美 景
茶工业的制作步骤
毛
峰
茶
遵义毛峰茶之所以成名,一是茶质好,这一代坡地广阔, 山势回缓,温湿度宜于茶树生长。二是制作工艺独特。每年清 明节前后10至15天,茶树经过一冬天可塑性物质的积累,生机 旺盛,茶芽如春笋般茁壮成长,芽叶细嫩,密被茸毛。用这些 茶芽经过精细加工而成遵义毛峰。
烤
烟
据了解,2009年烤烟生产中,遵义县委、县政府高 度重视,专门召开两次全县烤烟生产工作会议,对烤烟 生产进行了周密安排,要求在烟叶生产上突出标准化, 全县实施的以株定亩标准,要求田烟每亩移栽1200株、 土烟1100株,杜绝了往年的大稀窝移栽弊端,2009年,该 县共栽烟1.65亿多株,折合面积14万亩房屋投资为改善 烟区生产条件,在烤房建设上,该县共建设大型一级烤 房938间,总投资达2600多万元;建普通烤房2830间,总 投资283万元。他们还把烟水配套工程作为拉动内需保增 长的重大项目来抓,今年计划完成烟水配套工程 11万亩, 计划投资4900万元,目前已完成5万亩,完成投资1800多 万元;在建烟水配套工程3万亩,投资1900万元,已经完 成工程量的75%,完工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
遵义:引领贵州茶产业崛起

遵 义 的
这 一 际 性 的 茶 产 业 盛 会 放 在 遵 义 湄
潭, 与 其 贵州 茶 产 业 中 突 出 的 地 位 仃
关 2 0 0 / t 开 始 , 贵 州 省 大 力 发 茶 产业 , 将 茶 : 业作 为贵 州经济 的 “ f 张 片” 之 一 束 打 造 而 这个 “ 第 一 茶 人省 ” _ 中, 遵 义 市 的 茶 同 而 积 达 ( ) ( ) 多 万南 , 其L } 1
专栏
Z HE S HANG 2 0 1 Z 0 6
遵义 : 弓 l 领贵州茶产业崛起
4
潭 县开 幕 , 2 5 0 0 多名 来 自国 内外 茶业
界 的专 家、 学 者、 企 业代 表参 加了这次
博览会。 每年 4 月下旬的 这个被 称 为 “ 一 节
一
会” 的 州 茶 产 业 盛 会 , 已 经 成 为
田维 祥说 , 2 0 0 6 年发 展 茶 产业初 期, 遵义 市仅有 加工 企业4 1 家, 且销售 5 0 0 万元 以上 的规 模 企 业仅 有7 家。 年 加 工 能 力只有1 . 5 万吨 左 右; 而今 天 规 模 企 业已经 有5 5 9 家, 加 工 能 力 达 到 了
遵义 茶叶产业 整 体发 展的 经济 效 益不
仅仅在贵州领 先 , 而 且在 全 国 都 走 在 前
列。
遵 义 小 茶 叶 载 满 了大 民 生 。 湄 潭 县 兴 隆 镇 大 庙 场 村 曾 是 个 穷 山沟, 2 0 0 0 年以前, 村 民 们 都 到 山 下 打 工, 2 0 0 2 年开 始 , 当地 抓 住 退 耕 还 林 政 策机 遇 , 大 力发 展 茶叶产业, 小 小 茶 叶 的 种 植 不 仅 厚 植 绿 水 青 山的 生 态 优
浅析遵义市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浅析遵义市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距省城贵阳市155kg,东经105°36′~108°13′、北纬27°8′~29°12′,东与铜仁地区交界,南与黔东南州、黔南州、贵阳市相邻,西南、西北部与毕节地区、四川省泸州市毗连,北与重庆市接壤。
该市辖8个县、2个自治县、2个区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面积30 762 km2。
近年,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了遵义市的茶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措施和发展目标,这些政策、规划的出台为振兴遵义市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1遵义市茶产业发展优势1.1自然和地理条件遵义属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海拔800~1 200 m,年平均气温15.8℃,相对湿度78%~85%,降雨量1 000~1 300 mm,雨量充沛;年日照1 000~1 300 h,日照率23%~29%,是全国太阳辐射低值区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44%,规划宜茶地区土壤以黄壤、黄沙壤为主,土壤pH值4.5~6,有机质含量2%以上,是茶树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
该地的气候地理特点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物质的形成及提高茶叶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优良的茶叶品质遵义市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润育出优良的茶叶品质,茶叶品质特征表现为:条索紧细,外形润秀,内质香浓馥郁,味醇而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富含锌硒等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微量元素,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43%以上,形成“耐泡”的独特品质。
1.3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茶树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茶园的投产期缩短(一般为3年),机械化开沟种植、秸秆覆盖、立体栽培、机采机修等生态茶园建设技术的应用,“猪一沼一茶”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茶生产水平;采用“深耕、补密、增肥、稳水”综合技术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使低产茶园快速增产增效。
遵义有几个县种植茶花

遵义有几个县种植茶花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和西南山地交汇之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花的种植。
因此,遵义市有着丰富的茶花种植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县区。
根据资料统计,遵义市至少有7个县种植茶花,分别是仁怀市、桐梓县、正安县、绥阳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余庆县。
首先,仁怀市是茶花种植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该市被誉为“中国茶文化之乡”,拥有近千年的茶史。
茶花种植不仅在传统茶区大茶山有着广泛的栽培,还在仁怀市市区的公园、绿化带等地有着不少的茶花栽培基地。
其次,桐梓县也是遵义市茶花种植的重要地区。
该县自古以来就盛产茶叶,茶花种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桐梓县茶花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拥有大面积的茶花种植园和茶花展览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和品味美丽的茶花。
再次,正安县也有着丰富的茶花种植资源。
正安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质地适宜,是茶花的理想生长环境。
茶花种植在正安县已有多年历史,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正安县茶花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茶花园展示区、观光步道、养生休闲区等设施,是游客欣赏茶花的理想去处。
此外,绥阳县也是茶花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
该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势平缓,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花的生长。
绥阳县茶叶产业发达,茶花种植也是该县的一项重要农业产业。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余庆县也都有着茶花种植的传统和优势。
这些县区都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茶花的种植。
茶花种植既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丰富当地农业品种、拓展农村旅游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遵义市拥有丰富的茶花种植资源,至少有7个县区种植茶花。
这些茶花种植基地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收入,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美丽茶花的绝佳场所。
茶花的种植不仅丰富了遵义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也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茶花还是遵义市宝贵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遵义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遵义茶产业发展趋势

遵义茶产业发展趋势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生长,素有“巴蜀第一茶乡”之称。
茶产业是遵义市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茶叶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探讨遵义茶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茶叶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
茶叶的功能,如清热提神、降脂减肥、抗氧化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茶叶市场需求方面,遵义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如下:1. 品质优先: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对茶叶的香气、口感、色泽等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遵义茶产业应注重提高茶叶的质量,通过种植、采摘、制作等环节的科学管理,确保茶叶的品质。
2. 多元选择:茶叶市场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不同种类的茶叶有着不同的需求。
例如,有的人喜欢绿茶的清香味道,有的人则喜欢红茶的浓烈口感。
因此,遵义茶产业应推动茶叶的多样化生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市场竞争力。
3. 有机茶叶:近年来,消费者对有机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
有机茶叶以其天然、安全、环保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遵义茶产业应加强有机茶叶的生产和推广,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茶产业的附加值。
在技术创新方面,遵义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如下:1. 种植技术创新:种植技术是茶叶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如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等,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
2. 加工技术创新:茶叶的加工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如微波烘干、低温杀菌等,可以保持茶叶的原香和色泽,提高茶叶的附加值。
3. 储存和运输技术创新:茶叶的储存和运输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使用先进的储存设备和运输方式,如真空包装、低温冷藏等,可以延长茶叶的保鲜期,保持茶叶的原有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
—贵州遵义市
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贵州茶园最大,产业集中度最高的茶区。
地处云贵高原,位于贵州省北部。
古称播州,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划归贵州。
1997年撤地设市,辖15个县(区、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8.6%,现有总人口770万人。
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地区,多云雾缭绕气候,是形成高品质茶叶的重要基础,也是我省发展生态茶最佳地区。
遵义茶业一直位居贵州省首位。
“十一五”以来,我市把茶叶作为“七个一百工程”、“八大农业产业”重要产业之一来抓。
全市茶园规划区涉及湄潭、凤冈、正安、道真、务川、余庆、遵义、绥阳、仁怀等九县市,湄潭、凤冈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位。
现有茶园15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占95%,有机茶园达9.3万亩。
现有加工企业7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
2013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80.5万亩,产量达6万吨,综合产值66亿元。
“湄潭翠芽”及“兰馨”商标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成为贵州茶叶和贵州茶叶企业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湄潭翠芽”和“凤风锌硒”茶分别占据贵州五大名茶和三大名茶第一位和第三位。
这里有获得基尼斯纪录高73.8米的“天下
第一壶”,有连片茶园10余万亩的“中国茶海”,有无数点缀于林茶相间中具有黔北民居风格的富裕美丽新农村。
近些年来,为加大宣传推介,我市将着力打造“中国茶城”综合交易市场,重点以“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余庆小叶苦丁茶、正安白茶、遵义红”五大茶叶品牌为主,举办和参与国内外国际性茶事活动,曾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和行业组织“名茶之乡”、“无公害示范县”、“定点市场”及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等殊荣。
2009年和2010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及2010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遵义市被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称号。
规划到2015年,全市实现茶园总面积260万亩的目标,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大市。
以五大品牌为重点,进一步扶壮龙头企业,建设和打造“中国茶城”综合批发市场及全国茶叶交易和茶旅游集散中心,发展以高品质绿茶为主体的多茶类产品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严把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关,实现茶叶产量10万吨,综合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目标。
把茶产业打造为遵义东部及北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热忱欢迎各位朋友莅临遵义观光、品茗、置业、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