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说课稿
《落日》教案(通用4篇)
《落日》教案(通用4篇)《落日》教案(通用4篇)《落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教学设想1、因为是自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对文章的了解2、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看法。
阅读准备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制成卡片。
1、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
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范教材。
2、《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
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
3、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1967-1974年在任联帮德国总理。
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
获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
照片左上角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安妮小组。
二、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
2、整理文章结构、内容3、复习消息文体的常识,区别消息和通讯的不同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二、导入课文悠悠五十年的中华民族,有诗情博发的过去,也有沉痛无比的昨天,尤其我们同世界人民一同经历了法西斯的铁蹄,也共同见证了胜利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代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
《落日》教案8篇
《落日》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落日》教案8篇认真准备好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落日》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
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日本的投降仪式就在那天举行,《落日》就是在那天朱启平经历了那场投降仪式后,有感而发写成的!下面店铺给你分享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落日说课稿《落日》教学设计设计指导思想《落日》是一篇自读课文,虽然整个专题属于“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但可以以学生的“自我研习”为主,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归纳,不必面面俱到,句句落实。
《落日》从文体上看属于新闻类的“通讯”,曾被编入大学新闻系教材,学习新闻写作的人常视之为范本。
应以此范本引导学生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和基本写法,教学过程可围绕这一重点展开。
《落日》记录了一个极有历史意义、值得“永志不忘”的瞬间,是一篇极能振奋民族精神的好文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应着眼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危机感,让学生确有感悟和思考。
教学目标1.结合研读文本,介绍一些通讯写作的知识,体会“范本”的示范性。
2.领会文章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引发学生的“历史之思”。
3.提升学生实际采访和撰写通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高中语文落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有资格叫作一名男子汉?和平的白鸽要穿越多少沧海桑田,才能从此安睡沙滩?炮弹要横飞直落多少回,才能永远被禁止?要有多少双耳朵才能听到黎民苍生的哭声?要死多少人,才会感觉到死去的人已经太多太多?师:历史与现实其实是不可分割的,苏洵、杜牧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苏轼、稼轩咏怀古迹,心潮难平。
铭记历史,正视历史才能“明兴替”、“知得失”,才能把握今朝,赢得未来。
今天有人面对历史百般回避,妄图篡改,甚至把“入侵中国”改为“进入中国”,感谢60多年前《大公报》著名记者朱启平先生以他的如椽大笔记录了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一幕值得我们“永志不忘”!【多媒体投影出《落日》,附图: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前排右)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二、〔背景介绍〕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落日西下的壮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诗歌的主题、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艺术价值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诗人简介《落日》是中国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以豪放奔放的诗风和超凡脱俗的才情而闻名于世。
1.2 诗歌创作背景《落日》是李白在他的浪漫主义创作阶段所写的一首诗歌,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李白流亡期间的一段经历。
在流亡途中,他目睹了壮美的落日景象,深受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二、主题2.1 自然之美《落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落日西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2.2 浪漫主义情怀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情感和浪漫主义的思想。
《落日》正是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狂热追求。
2.3 人生哲理《落日》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呼唤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三、表现手法3.1 比喻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通过将夕阳比作铜镜、火球等来描绘其辉煌壮丽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3.2 象征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将夕阳比作霞光、红霞等,象征着美好、温暖和希望,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
3.3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夕阳的辉煌和人生的短暂,以及夕阳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展现了深刻的对比效果,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思考性。
四、意境4.1 壮丽景象《落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幅壮丽辉煌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之中,感受到夕阳的美丽和壮观。
4.2 忧伤情怀诗中透露出诗人的忧伤情怀,夕阳西下的景象让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4.3 情感共鸣《落日》通过诗人对夕阳的赞美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0落日》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0 落日》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落日》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落日景象,掌握色彩的运用和画面构图技巧。
教材以日落为题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落日景象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和构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表现自然景象时,往往缺乏观察和细节描绘的能力。
本课旨在通过观察落日景象,引导学生发现和表现美的元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观察和描绘出落日的基本景象,学会运用色彩和构图技巧表现落日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掌握绘画落日的方法,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自然景象的美好,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培养观察自然、珍惜美好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观察和描绘出落日的基本景象,运用色彩和构图技巧表现落日的美感。
2.难点:学生能独立观察和发现落日的独特之美,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落日景象,提供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创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落日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落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与讨论:学生分组观察落日景象,讨论落日的色彩变化和构图特点,分享观察心得。
3.示范与讲解:教师进行落日绘画的示范,讲解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绘画方法。
4.实践与创作:学生独立进行落日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落日》和教学重难点。
通过板书,学生能清晰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落日》教案公开课
《落日》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落日》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分析并解读《落日》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特色。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落日》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落日》所传达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落日》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简述《落日》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课文解读分析《落日》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特色。
从语言、形象、情感等角度深入解读《落日》。
2.3 文学鉴赏方法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去鉴赏《落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问题或情景引入《落日》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落日》。
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和问题。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教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3.4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作、表演等。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成果。
4.2 评价方法通过考试、测验、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评价。
4.3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落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如《落日》原文、文学鉴赏书籍等。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落日》。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文学网站、在线阅读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介绍《落日》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学生自主阅读《落日》的第一部分。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
引言概述:
落日,是大自然中一种美丽的景象,每天都会在天空中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感受。
本文将从落日的形成原理、落日的景象、落日的文化内涵、落日的摄影技巧和欣赏落日的地点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落日的形成原理
1.1 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过程
1.2 大气层的折射和散射作用
1.3 落日时分光谱的变化
二、落日的景象
2.1 落日时的天空色彩
2.2 夕阳西下的光影效果
2.3 落日时的云彩形态
三、落日的文化内涵
3.1 落日在文学作品中的描绘
3.2 落日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
3.3 落日在民间传说中的象征意义
四、落日的摄影技巧
4.1 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和地点
4.2 使用滤镜和调整曝光
4.3 抓住光影的变化和构图的技巧
五、欣赏落日的地点
5.1 海边
5.2 山顶
5.3 湖畔
结语:
落日作为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象,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摄影技巧的运用和选择合适的欣赏地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记录落日的美丽,让这一瞬间成为永恒的记忆。
愿每个人都能在落日的余晖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由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落日》的内容和意义。
一、引言概述《落日》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量。
本文将从夕阳的漂亮、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意义和诗歌的表达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夕阳的漂亮1.1 夕阳的色采:诗中描绘了夕阳的红、橙、黄等暖色调,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1.2 夕阳的光辉:夕阳的余辉照亮了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受。
1.3 夕阳的景象:夕阳西下的景象壮丽而漂亮,给人以宏大和壮观的感觉。
三、时光的流逝2.1 诗中的时间感: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性。
2.2 时光的无情:夕阳西下象征了一天的结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3 对时间的思量: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引起了对时间的思量和珍惜当下的意识。
四、生命的短暂3.1 生命的脆弱: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量。
3.2 生命的意义: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量。
3.3 生命的感悟:夕阳西下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感恩拥有的每一天。
五、诗歌的表达4.1 诗歌的艺术性:《落日》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表达得淋漓尽致。
4.2 诗歌的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引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量和情感的共鸣。
4.3 诗歌的意义:《落日》这首诗歌通过夕阳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量,传递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六、结语通过对《落日》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量和感悟。
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天,感恩拥有的一切。
同时,诗歌作为一种表达形式,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传递了对生命的思量和珍视。
让我们共同珍惜每一个黄昏,感受生命的夸姣和意义。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0落日》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0 落日》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落日》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落日景象,掌握夕阳的色彩变化和画面构图技巧。
教材以夕阳为主题,提供了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选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夕阳的美。
教材还结合了文学、音乐等元素,让学生在欣赏夕阳的同时,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勾线、上色等。
但在表现夕阳景象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色彩的搭配、画面的层次感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绘画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观察和描述夕阳的色彩变化,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夕阳的美。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绘画夕阳的基本步骤,提升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夕阳的色彩变化和画面构图技巧。
2.原因:学生在表现夕阳时,往往难以把握色彩的搭配和画面的层次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表达。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示范、辅导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关于夕阳的歌曲《落日》导入,让学生感受夕阳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与讨论:展示不同艺术家创作的夕阳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夕阳的色彩变化和画面特点。
3.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夕阳,讲解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技巧。
4.实践与指导:学生动手绘画夕阳,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夕阳为主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夕阳的色彩变化:红、橙、黄、紫等。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
落日是一种自然景观,也是一种美丽的景色。
在日落时刻,太阳逐渐落到地平线以下,天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好感受。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落日的美丽与意义。
一、落日的色彩
1.1 落日时分的橙红色
1.2 落日时分的金黄色
1.3 落日时分的紫红色
二、落日的意义
2.1 落日代表着一天的结束
2.2 落日象征着新的开始
2.3 落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三、落日的观赏
3.1 在海边观赏落日
3.2 登高远眺观赏落日
3.3 在湖畔静静欣赏落日
四、落日的诗意
4.1 诗人如何描绘落日
4.2 落日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
4.3 落日启发人们创作的灵感
五、落日的美学
5.1 落日的构图与拍摄技巧
5.2 落日的光影效果
5.3 落日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总结:落日作为自然景观的一种,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色,更是一种富有意义与诗意的存在。
人们在观赏落日时,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能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
愿我们在每一个落日时刻,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引言概述:《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恢弘。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落日》的主题、意象、情感表达、修辞手法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魅力。
正文内容:1. 主题1.1 自然美景的描绘:《落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2 时间流逝的感悟:诗中的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深切感受。
2. 意象2.1 夕阳西下:诗中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展现了夕阳余晖的美丽和绚烂。
2.2 晚霞:诗中的晚霞被描绘得如火如荼,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
2.3 彩云:诗中的彩云被描绘得五彩斑斓,给人以绚丽多彩的视觉享受。
3. 情感表达3.1 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夕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3.2 感叹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之情。
3.3 深情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夕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之情。
4. 修辞手法4.1 比喻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夕阳比作火球,夕阳的余晖比作火烧云,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4.2 拟人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夕阳和晚霞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4.3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夕阳的美景与时间的流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5. 艺术特点5.1 形象生动:诗中通过描绘夕阳的景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夕阳的美丽和绚烂。
5.2 情感真挚:诗中通过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5.3 诗意悠远:诗中通过描绘夕阳和时间的流逝,使读者产生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总结:综上所述,《落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美景,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光阴易逝的思考。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诗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诗意悠远的艺术特点。
2024《落日》说课稿范文
2024《落日》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落日》是2024年《文学作品选读》教材中的一篇散文诗。
它描绘了夕阳落下的美丽景象,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这篇散文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细节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 认知目标:理解《落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细节观察和感受表达能力。
③ 情感目标: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3、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落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能准确、生动地描述散文诗中的细节。
难点是培养学生感悟和抒发情感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是情感教育法和阅读教育法。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感受和理解《落日》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落日》的美丽形象和深刻意义,我准备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和音频,以及一些情感表达的范例和辅助工具。
四、说教学过程1、情感引导我会通过展示一张夕阳下的美丽图片来引发学生对夕阳的情感表达。
让他们描述夕阳的美丽、温暖和短暂,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2、朗读散文诗我会用悠扬的音乐和自己的朗读来给学生展示《落日》的诗意和美感。
在朗读中,我会特别强调一些细节,如夕阳的颜色、光芒和落下的动作,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化引导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共鸣。
3、细节观察在学生对散文诗有初步了解后,我会展示散文诗的文字内容,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体味其中的细节。
我会提问一些问题,如夕阳的颜色、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反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感悟表达在学生对散文诗有深入理解后,我会引导他们对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进行感悟和表达。
我会提供一些建议和范例,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抒发内心的思考和感悟。
五、板书设计《落日》- 美丽的夕阳景象- 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情感表达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我会通过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应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落日》优秀教案共3篇
《落日》优秀教案共3篇《落日》优秀教案1《落日》优秀教案一、教案简介《落日》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以一个女孩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以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细致入微的情感描写为特点,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悲哀。
本教案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通过教学《落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能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情感倾向。
3.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文本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张爱玲及其作品1.介绍张爱玲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介绍《落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张爱玲的写作风格和主题,以及她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3.讨论张爱玲的作品中通常涉及的主题,其中包括爱情、婚姻、人类性格等。
第二课时:文本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逐段阅读《落日》,结合背景资料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包括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时间与空间的设置、语言运用等。
3.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分析文本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1.讲解小说的结构、篇章安排以及语言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的艺术特征。
2.让学生重读文本中的重要段落,欣赏语言的音律、意象、修辞等美学特征。
3.提供多种文学鉴赏角度,如情感分析、结构分析、语言分析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课时:批评性思维与写作1.让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批评性分析。
2.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某一细节或情节进行深入思考,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要求从小说中的某一元素出发,自行构思故事,并进行写作。
四、教学评估1.考核学生对《落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评价学生在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3.评价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落日说课
教材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选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美版) 小学美术第8册第3单元第9课,属造型·表现领域。是 一堂以落日为对象的以水粉为主要绘画工具的色彩创 作课。
教学目标
①、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落日时天空的 丰富色彩变化。 ②、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 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③、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欣赏解读 研究探索 评价欣赏 导入新课 丰富体验 创造表现 提高审美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摘自王勃——《滕王阁序》
2、欣赏解读 丰富体验
大气吸收七色光中大部分其它色光留了红光
紫 橙 黄
落日时主要有哪些颜色吗?
蓝 蓝紫 教学重点、难 点
重点: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 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 变化规律。 难点: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 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地表现 落日美景。
二、教学方法
1、故事激趣法。 故事激趣法。 2、观察体验法。 观察体验法。 3、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 4、启发谈话法。 启发谈话法。
3、研究探索 创造表现
2
4 1
3
4、评价欣赏 提高审美
金色的落日余晖下的这幅画中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米勒 《晚钟》
你在凡高的画面上学到了什么?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引言概述:《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落日》的背景介绍、诗歌的主题意义、艺术手法以及对读者的启示。
一、背景介绍:1.1《落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被收录于《杜牧诗集》中。
1.2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著称。
1.3《落日》是杜牧晚年创作的作品,也是他对人生感慨的一种表达。
二、诗歌的主题意义:2.1《落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量。
2.2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
2.3诗中的夕阳象征着人生的晚年,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凄凉,表达了对人生最后阶段的思量和感悟。
三、艺术手法:3.1《落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3.2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残阳”、“倚楼”、“斜阳”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3.3诗中的对照手法也很突出,通过对夕阳漂亮和凄凉的对照,更加凸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四、对读者的启示:4.1《落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4.2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引起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量。
4.3诗中的漂亮和凄凉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结:《落日》是一首诗人杜牧晚年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对照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诗中的漂亮和凄凉给人们带来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阅读《落日》,读者可以思量人生的意义,珍惜时间和生命。
落日说课稿人教版读本
落日说课稿人教版读本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读本中《落日》一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感受作者对落日景象的深刻描写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通过对落日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的哲理,以及如何通过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落日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落日景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学生对落日有何感受和想法,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学习状态。
2. 阅读与理解- 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段落,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3. 语言鉴赏- 选取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 讨论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语言表现力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4. 情感体验与思考-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看落日时的感受和体会。
- 讨论落日景象对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影响,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5. 拓展延伸- 推荐与落日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 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尝试描写自己心中的落日景象,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观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特点的把握。
2. 结果评价:通过写作作业和课后测试,评价学生对文章主旨、情感态度和语言特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落日说课稿范文
落日说课稿落日说课稿范文篇一:《落日》说课稿《落日》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九课《落日》一课。
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这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说教材。
打开《落日》这一课,我就被书上“剩云残日弄阴晴”的美好画面给吸引住了。
这是一节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的形式来发现落日的美以及落日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用水粉来表现落日。
通过本课,能够更深入的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本节课所面对的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结合本科教学内容,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A.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
B.技能目标: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C.情感目标: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我认为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抓住重点就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所不同。
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
难点确定为: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的表现落日美景。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
我在课前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过程需要制作好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应在课前准备好水粉颜料、画笔等美术常规用具。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引言:《落日》是一首由李清照创作的词,以其深情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而广受欢迎。
本文将从五个部分详细阐述《落日》的主题、词句特色、艺术手法、情感表达以及文化内涵,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魅力。
一、主题1.1 自然景观的描写:《落日》以夕阳为主题,通过对夕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
1.2 人生哲理的思考:词中透露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以夕阳的落下暗示了人生的终结和无法挽回的流逝。
1.3 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夕阳的落下唤起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二、词句特色2.1 唯美的描写: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唯美描写,如“烟波江上使人愁”、“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等,使读者感受到了夕阳景色的美丽。
2.2 凄凉的意境:词中的词句透露出一种凄凉的情感,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给人一种寂寥和忧伤的感觉。
2.3 借景抒怀:词中通过对夕阳景色的描写,借景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使词句更加深入人心。
三、艺术手法3.1 对比手法:词中通过对夕阳和其他事物的对比,突出了夕阳的美丽和独特。
3.2 比喻手法: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烟波”比喻江水的波纹,使词句更加形象生动。
3.3 意象描写:词中通过对夕阳景色的描写,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中的“长江”和“楚天”等,使词句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情感表达4.1 忧伤与凄凉:词中透露出一种忧伤和凄凉的情感,通过对夕阳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4.2 怀旧与追忆:夕阳的落下唤起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使词中的情感更加真挚和深沉。
4.3 对生命的思考:词中通过对夕阳的描写,透露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使读者对自己的生命和人生价值进行反思。
五、文化内涵5.1 唐宋文化:《落日》是宋代文人李清照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关注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日》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九课《落日》一课。
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这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说教材。
打开《落日》这一课,我就被书上“剩云残日弄阴晴”的美好画面给吸引住了。
这是一节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的形式来发现落日的美以及落日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用水粉来表现落日。
通过本课,能够更深入的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本节课所面对的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结合本科教学内容,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a.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
b.技能目标: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c.情感目标: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我认为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抓住重点就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所不同。
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
难点确定为: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的表现落日美景。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
我在课前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过程需要制作好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应在课前准备好水粉颜料、画笔等美术常规用具。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和,了和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采用音乐导入法,用课件播放和落日有关的歌曲,引起学生对落日的兴趣,也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运用多媒体出十多幅落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落日的特点,再通过欣赏、讨论名家作品及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进行尝试创作。
最后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品的评价,达到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新课的引入和课题紧密吻合,起到激励学习、引起动机的作用。
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还应由底层到高层次逐步加深,巧搭台阶。
教学环节之间安排有序,环环紧扣,课堂结构严谨,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
于是,我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五个环节的预设预设:1.发兴趣,导入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否激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用课件播放《夕阳红》这首歌曲,让学生思考:这首歌是歌唱哪一类人的?紧接着,基于同学们的回答,再问:“那夕阳,也就是落日,和老人有什么共同点呢?”结合同学们的回答,我得出总结:落日是地球自转形成的一种自然规律。
虽然,我们无法把即将落下的太阳留住,但我们却可以用手中的画笔,将那绚烂的色彩留住!以此话题导入新课引出课题《落日》。
2.欣赏落日,丰富体验。
这个环节,我首先课件出示《西湖美景》问学生:“这里是哪里?你觉得她最美的是哪里呢?”接着,我再出示《西湖的黄昏》然后抛出问题:“同样的西湖,不同的美景。
这幅作品,你觉得哪里最美呢?”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让学生发现西湖黄昏天空的绚丽多彩。
然后我让学生寻找西湖黄昏天空的色彩,同时,我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色块,并按图片上从远至近的规律排列。
最后再让同学们来说说对这些色彩的感受。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所以,我紧接着出示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幅作品,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三张作品天空中色彩的不同。
为了巩固学生对落日时天空色彩及色彩规律的认识,我点名让学生上黑板排列色块。
当然,落日时,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天空,所以,我再出示三张落日时地面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色彩及结构特点。
这一个环节的欣赏,最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画落日的第一个步骤:色彩的选择。
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和拓展学生的色彩表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提供参考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观察学习,尝试创作。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基于以上思想,我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设置和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在课件中挑选补充了梵高、莫奈以及郭正英、尹小军的作品。
作品的挑选紧密联系课题,通俗易懂,使教材内容得到有机补充,并使这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出示尹晓军这张作品时,我首先提问:“看了这张作品,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之后紧接着问:“那这种感觉你是从画面的什么中感受到的呢?”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从色彩、构图、情感等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欣赏作品。
欣赏完名家作品,我再出示几张学生作品,让学生也来分析一下这些作品是如何从色彩,构图,情感等方面来表现落日的美,以此,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作进行了再一次的铺垫。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考虑到不同学生能力水平,我提出了以下两个层次的作业要求。
a.可挑选一张有关落日的图片或照片进行创作。
住一天边色彩的变化。
b. 结合本节课内容,将你心中的落日画下来。
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我进行适时恰当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
4.展示交流,评价提高。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我的落日你来留”。
我要求完成作品的同学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同学们来寻找自己想要留住的落日,可以是其他同学的,也可以是自己的。
同时,说出你要将他留下来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评,使学生不仅能正确肯定自己和他人,并且能在相互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进而有效改进。
5.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作品展示完毕,我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并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发现美,勇于去表现美。
希望同学们用更多的表象手法去表现美。
最后,我来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
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方式。
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
因此,教学板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我的板书确定为这三个板块:课题《落日》《西湖的黄昏》色块示意图作品展示区日落前天空色块示意图日落时天空色块示意图日落后天空色块示意图篇二:三亚落日说课稿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说课稿临朐县城关街道东朱封小学孙洪梅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三亚落日》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
课文描写三亚落日时的美丽景色。
先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愿醒来。
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训练有素、身手不凡的跳水运动员,美妙绝伦,荡气回肠。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
整篇文章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上去琅琅上口,让人情不自禁地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根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主的要求,结合课后四道练习题,我们不难看出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结合课文学会文中的10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是继续进行朗读、背诵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情感的熏陶。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
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拟定基本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和生成的教学情境,灵活调动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达成的水平。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2)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也是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写景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
本文,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 这是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
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方面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根据这些理念,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组织交流,指导朗读品味语句,想象体悟图文对照,指导背诵具体过程是这样的: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