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雪莱
玛丽·雪莱的法兰肯斯坦与科幻元素
对未来世界的设想
社会变革
小说中通过描绘维克多与生化怪人之 间的冲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未来可 能发生的社会变革的担忧。
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
小说中生化怪人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科 技进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道德 沦丧、人类价值观的扭曲等。
异种生命的创造
创造生命的概念
玛丽·雪莱在小说中提出了创造生 命的概念,这在当时是极具前瞻 性的科幻元素。
玛丽·雪莱的生平经历丰富,她的丈夫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 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她也是英国著 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侄女。
《法兰肯斯坦》的创作背景
《弗兰肯斯坦》创作于1816年,是玛丽·雪莱在瑞士日内瓦 湖畔度假时所写。当时,她与丈夫和其他几位朋友一起探 讨了科学、哲学和宗教等多个领域的问题,这些讨论对《 弗兰肯斯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化怪人的特性
生化怪人作为玛丽·雪莱笔下的异 种生命,具有超越当时人类理解 的能力和特性,为读者带来了震 撼和思考。
03
CATALOGUE
《法兰肯斯坦》对后世科幻文学的影响
对科幻文学的启示
科幻文学的创作灵感
《法兰肯斯坦》作为最早的科幻小说 之一,为后来的科幻作家提供了创作 灵感,开拓了科幻文学的创作思路。
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
科幻文学的起源
科幻文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欧洲,随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科幻小说逐渐崭露头角。
玛丽·雪莱对科幻文学的 贡献
玛丽·雪莱的《法兰肯斯坦》被视为科幻小 说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科幻文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玛丽·雪莱对科幻文学的贡献
开创科幻小说先河
玛丽·雪莱的《法兰肯斯坦》首次将科学 和幻想结合,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 为后来的科幻作家提供了创作灵感。
《情人》经典句子
《情人》经典句子《情人》是法国著名作家玛丽·雪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的最经典的名篇。
整部小说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罗伯特和玛丽的悲剧爱情故事,他们本来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最终却因社会上的种种障碍而失去了彼此。
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经典句子,以下是其中最有名的句子:1、“我希望你能看到我,如果你看到我,你就会爱上我。
” 罗伯特对玛丽说,表达了他对爱情无限的向往。
2、“比起其他任何东西,爱情更重要。
” 罗伯特对玛丽所坚持的爱情理念,表达了他的坚定不移。
3、“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 罗伯特对玛丽的坚贞之爱,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著。
4、“总有一天,我们会相聚在一起的。
” 罗伯特对玛丽对未来的信心,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5、“拥有你,我就拥有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 罗伯特对玛丽的爱意,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无限珍视。
6、“从未有过什么能把我们分开,也永远不会有。
” 罗伯特对玛丽的坚定承诺,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坚定承诺。
7、“不论我们在哪里,爱情都会一直存在。
” 罗伯特对玛丽所坚持的爱情理念,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坚定信仰。
8、“你是我唯一的爱,我会永远爱你。
” 罗伯特对玛丽的忠贞之爱,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坚定承诺。
9、“我们永远都是情人,永远都在一起。
” 罗伯特对玛丽对爱情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无限珍视。
10、“你是我最心爱的人,我会永远爱你。
” 罗伯特对玛丽的真挚之爱,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无限珍视。
《情人》中的这些经典句子,把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刻地表达了爱情的无尽魅力。
它们把爱情的强烈感情,压缩到一句话里,使人们受到深深的感染,深刻地感受到爱情的真谛。
它们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多人,令人们明白,爱情可以改变一切,只要有爱,就可以向梦想迈进。
玛丽雪莱的英文简介
玛丽雪莱的英文简介玛丽·雪莱简介British famous romantic poet Shelley's successor room, the famous British novelist, because of his 1818 crea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first science fiction "Frankenstein" (or translation of "science Frankenstein"), and known as science fiction mother of.玛丽·雪莱人物生平Mary Shelley was originally named Mary Walter Stone Carter Ford Ge Dewen, born August 30, 1797, the birthplace of London, near the town of Sams. Mother Mary Wollston Crawford (1759-1797) is the famous feminist, author of the "feminist debater" (1792), the father of William Ge Dewen (1756-1836) is an anarchist philosopher, Political justice "(1793) author. Mary was born ten days after his mother died of postpartum fever, which makes Mary has been "own killed his mother" idea. In December 1801, his father remarried, herstepmother's relationship has always been quite nervous, and his father is also gradually alienated in the feelings. The stepmother does not allow her to go to school, so her education is done entirely at home. The father invited her to a tutor,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teaching her parents' writings, Western literature and poetry, and learning Latin, French and Italian. She also read the works of many well-known figures in the period of literary enlightenment, such as poets Black, Samuel, Taylor Carr, Charles and others, as well as the unorthodox works of their famous parents.At about the age of 16, Mary and her future husband Percy Shelley met. At that time, Percy was keen on Ge Dewen's philosophical thought, spent a lot of time in Ge Dewen home to discuss political activities. Mary and Percy are like-minded, they soon fell in love.Mary ignored the father's defense, in 1814 and Percy ran to France, and in Europe for six weeks. Percy was already married, but soon impressed by Mary's extraordinary appearance, manners and talents. When Shelley's first wife died in suicide in December 1816, they were formally married. When Mary's father's free love philosophy was practiced by her daughter, it was difficult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Mary and Percy were marri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as tense. In 1814 to 1823 living in life, Mary experienced a young girl isdifficult to load all kinds of life changes. During this period, she gave birth to four children, unfortunately, three died; she also suffered a miscarriage, which was almost killed; more unfortunately, her husband Percy Shelley in a voyage Drowning death. The only thing that lit her life was that she created "Frankenstein" in 1818 - a great work that was still of great concern today, after 150 years of his death.Shelley was dead, and Mary had returned to England with a son of three years old. Shelley 's father is very harsh for her, only for her meager allowance, and forbid her Zhang Shelley' s "misdeeds", or cut off the economy. Mary decided to work hard to become a self-reliant professional writer.In 1823, Mary returned to England with her son until her death in London on February 1, 1851, at the age of 54, and was buried in St. Peter's Church (Bournemouth, England).Mary's other contribution is to write for the dead husband. Shelley left behind a lot of unpublished works, that the first five hundred lines of unfinished long poem "triumph of life" is an example. In 1824, she published the "poems of Shelley", and in 1839 issued a set of "poems of Shelley."玛丽·雪莱其他著作Mary Shelley left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16 books and monographs, many short stories, essays, essays, travels, poetry, letters and so on. The two most influential books are Franken-stein (1818) and The Last Man (1826)."Perpetual". (The author did not mark the specific age of writing)。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科学伦理与人性探究的教学案例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科学伦理与人性探究的教学案例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科学伦理和人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被广泛关注。
《弗兰肯斯坦》这部由玛丽·雪莱创作的经典小说,正是通过揭示科学伦理与人性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引起了读者对于道德责任、科学实验和人类固有本质等深刻问题的思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弗兰肯斯坦》中所体现的科学伦理与人性问题:首先,我们将介绍作者玛丽·雪莱以及《弗兰肯斯坦》的概述,并分析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其次,将重点剖析小说中关于科学伦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动机和行为动机、科学实验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以及对科学发展所产生的警示与思考;最后,在探讨人性问题方面,我们将分析怪物的人性表达与身份认同问题、弗兰肯斯坦对怪物的态度演变及其背后原因以及社会对不同个体、外貌和差异化的看待和反应所呈现出来的人性问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弗兰肯斯坦》这一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科学伦理与人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一个引人思考的教学案例。
通过分析玛丽·雪莱在小说中所揭示的科学伦理问题和人类本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发对于科学伦理和人性问题的教育意义,深入思考科技进步与道德责任之间如何平衡,并进一步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感培养。
2. 玛丽·雪莱与《弗兰肯斯坦》:2.1 玛丽·雪莱简介玛丽·雪莱(Mary Shelley)是一位19世纪的英国作家,她于1797年出生在伦敦。
她是知名政治哲学家威廉·戈德温和女性权利活动家玛丽·威尔士利的女儿。
在她十六岁时,她与诗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成为了伴侣,并于1816年结婚。
2.2 《弗兰肯斯坦》概述《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于1818年匿名发表的一部小说,全称为《现代普罗米修斯》。
玛丽雪莱
出版图书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1 玛丽·雪莱国外研究述评 王明月,刘兵,WANG Ming-yue,LIU Bing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4期 2 玛丽?雪莱的怪物 .参考网[引用日期2022-03-07] 3 弗兰肯斯坦 .豆瓣[引用 日期2022-05-31]
谢谢观看
大 约 在 1 6 岁 的 时 候 , 玛 丽 和 她 未 来 的 丈 夫 珀 西 ·比 西 ·雪 莱 相 识 。 那 时 , 珀 西 热 衷 于 葛 德 文 的 哲 学 思 想 , 花 了 很多时间在葛德文家里讨论政治活动。玛丽和珀西志趣相投,他们很快相恋了。玛丽不顾父亲的阻止,于1814年 和珀西私奔法国,并在欧洲游览了6个星期。珀西当时已经成家,却很快为玛丽非凡的容貌、举止和才智所折服。 当雪莱的第一个妻子在1816年12月自杀去世后,他们正式结婚。当玛丽父亲的自由恋爱哲学被她的女儿所践行时, 他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直到玛丽和珀西结婚,他们的关系都很紧张。在1814年到1823年的旅居生活中,玛丽 经历了一个花季少女很难负荷的种种人生变故。在此期间,她生育了四个孩子,不幸的是,三个夭折了;她还遭 遇 了 一 次 流 产 , 为 此 差 点 丧 命 ; 更 为 不 幸 的 是 , 她 的 丈 夫 珀 西 ·雪 莱 在 一 次 远 航 中 溺 水 身 亡 。 其 间 仅 有 一 件 点 . . . . . .
其他著作
其他著作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16本书和专著,多篇短篇小说、散文、论文、游记、诗 歌、信件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本书是《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1818)和《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1826)。
《永生者》。(作者没有标注写作具体年代)
国内玛丽·雪莱研究综述(1982-2013)
国内玛丽雪莱研究综述(1982-2013)董岩,陈珂珂(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46)摘要:1818年,年仅十八岁的玛丽雪莱便写出了其第一部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
玛丽雪莱也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弗兰肯斯坦》广泛涉及了英国19世纪社会伦理道德、哲学、文学、科学、教育等诸多重要领域。
笔者梳理了1982.-2015年间国内期刊上刊登的玛丽雪莱研究的一些成果,以期对此研究领域的学者时贤们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综述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4—0068—02一、玛丽雪莱的生平玛丽雪莱(1797—1851)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不可忽略的人物。
与同一时代的作家相比,她有着更为独特的身世。
她的父亲是当时最富盛名的政治理论家、哲学家威廉葛德文(W i l l i am G odw i n),母亲是女权主义激进人物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 ar y W ol l s t onecraf t),而且她还是浪漫主义大诗人柏西雪莱(Per cy B ysshe Shel l ey)的第二位妻子。
自幼得益于父亲的熏陶,她不但结识了父亲在文坛上的朋友们,如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勒律治等这些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人物,更有幸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和写作。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年仅l8岁的她写出了传世名著《弗兰肯斯坦》,并获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玛丽雪莱卒于1851年,享年54岁。
她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l6本书和专著,多篇小说、散文、论文、诗歌、信件等等。
玛丽的另一项贡献就是为亡夫编印遗作。
雪莱死后留下不少迄未发表的作品,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就是一例。
1824年,她出版了《雪莱诗遗作》,1839年又发行一套《雪莱诗集》。
二、1982—2013年间国内玛丽雪莱研究综述1982年到2013年问,国内学者对玛丽雪莱及其作品逐渐关注了起来,笔者查阅了国内知名网站中国知网,国内对玛丽雪莱及其代表作《弗兰肯斯坦》的研究成果约有300篇,笔者大致将之分为三个时期:l982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3年。
“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的悲情人生
“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的悲情人生人们熟悉“雪莱”的名字,通常是指珀西·比希·雪莱,因为他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他的夫人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人们却不熟悉。
事实上是她通过编纂《雪莱诗集》,成就了雪莱之名,而她自己则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为《科学怪人》),从此科幻小说登上文学舞台,她也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母”。
童年的坎坷经历1797年8月30日,玛丽·雪莱出生于伦敦的波勒根村。
她的父亲是小有名气的政治哲学家威廉·戈德温,宣扬无神论和无政府主义。
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教育家兼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
玛丽的母亲在嫁给戈德温时,带着她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芬尼。
不幸的是,在玛丽出生11天后,母亲就因产褥热去世了。
4年后,戈德温娶了一个寡妇,她便成为玛丽的继母。
有记载说,这个继母性情急躁,爱争吵,又带过来两个孩子,1803年夫妇俩又生了一个孩子。
在这样一个关系复杂、充满矛盾的大家庭中,幼小的玛丽变得十分孤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疏离感。
戈德温曾开办过一家出版社,售卖儿童读物以及文具、地图、玩具等。
由于生意不景气,戈德温用借贷还贷的方式来经营,致使自己债台高筑,终于在1809年不得不停业,并因负债累累被关进监狱。
虽然经过朋友帮助,戈德温最终被释放,但这一段风波也成为玛丽童年的一个阴影。
也许是家里贫穷,玛丽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戈德温以自己的方式让玛丽受到了良好教育,使她具有极高的文艺素质和个人禀赋。
除了亲自教授她各学科的知识外,戈德温还时常带她外出,让她接触社会和自然。
更可贵的是,戈德温鼓励玛丽通过写信来练习写作。
童年时代的玛丽最喜欢写故事,尤其喜欢做白日梦,任自己的想象自由驰骋。
然而,由于继母容不下她,玛丽常常感到孤单,找不到家庭的归属感。
1812—1813年,玛丽不得不到父亲在苏格兰的朋友威廉·巴克斯特家住了一段时间。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超越边界:玛丽·雪莱小说主要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在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雪莱 (1797–1851)近年来开始受到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在中国对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其作品所体现的伦理哲学总是晦涩难懂,玛丽·雪莱对罗曼蒂克的理想主义及个人主义中隐藏的破坏与悲剧因素的批判态度却清晰可寻,对在这二者并存的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关注。
她的思想精髓可透过其小说的主要女性人物大致捕捉到:在珀西走进玛丽生活不久,她的创作生涯也随着她的传世之作《弗兰肯斯坦》揭开了序幕。
在这部哥特式科幻小说中,玛丽·雪莱创作了一位可爱、勇敢的阿拉伯女性莎菲。
玛丽·雪莱对莎菲凭借果敢与勇气跨越语言、地域、种族与性别界限的反抗形象的塑造,使她与这部作品中那些自困于精神“内室”的柔顺女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做出自我的选择仅仅只是第一步,此后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亲人幼子的相继离世迫使玛丽·雪莱认识到现实的力量与残酷。
然而,逆境却使她的笔锋更为犀利。
在她的下一部作品《玛蒂尔达》中,玛丽·雪莱重写了失乐园的故事,揭穿了乐园幻象的本质,在否定残缺的乐园的同时也否定了同样残缺的反叛者撒旦。
然而这部极具独创性的作品因为乱伦与弑父的主题直到玛丽·雪莱死后百年才得以发表。
于是玛丽·雪莱转而创作历史小说,创造了两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尤莎内兹亚和比阿特丽斯,将她们的生活追求与不幸遭遇写入十四世纪历史人物卢卡亲王卡斯特鲁希欧的故事中,在那里她们因为才华、自我意志以及不愿向占据统治地位的男性妥协而失去生活的空间。
玛丽·雪莱借这两位女性向自己所处的性别歧视的社会发出了大胆的道德谴责。
这部作品与她此后创作的另两部作品都没有给玛丽·雪莱带来成功,因为她与十九世纪英国社会所界定的女性及女性作家的定义偏离得太远。
珀西·雪莱的亡故更使她的生活变得严峻,然而她战胜了生活的考验,逐渐意识到女性的真正价值。
mary-shelly解析
• “浪漫”一词来自于“romance”—代表了源于中世纪文
学和浪漫文学里颂扬英雄的诗赋风格。
• 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
始强调如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 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
and Marin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
ensure the British monopoly in the world
market.
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工业的飞跃发展和海上运输业的优 势,保证了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工业迅速发 展的基础上,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1821年,英国在 世界上首次实行了金币本位制。自由贸易意味着英国对内 对外全部财政和贸易政策都已变得适合于工业资本的利益 。 英国的经济繁荣是与他不断的掠夺殖民地的扩张政策 相联系的。英国试图把一切其他国家都变为供应原料和农 产品的经济附庸,以保证他在世界上的最大工业中心的地 位。
投水自尽,因为她不愿意接受雪莱建 议,与玛丽一起组成时髦的“三口之 家”。当时,哈里特已怀有身孕。哈 里特自杀20天后,雪莱和玛丽正式喜 结连理,这次婚姻得到了戈德温的批
准。婚后,玛丽虽然需要照顾哈里特
留给雪莱的两个儿子,还能抽出时间 写作。1817年春天,玛丽写完《弗兰 肯斯坦》,次年出版。
Social Background
( 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
• 玛丽•雪莱 (1797年8月30日- 1851年2月1日): • (原名玛丽•葛德文)
An English novelist, short story writer, dramatist, essayist, biographer, and travel writer, best known for her Gothic novel 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1818)
玛丽雪莱的著名诗句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她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科学怪人》(Frankenstein),被认为是早期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一。
除了小说,她也创作了一些深具思考和表达情感的诗歌。
以下是一些玛丽·雪莱的著名诗句:来自《弗兰肯斯坦》:1. "Beware; for I am fearless, and therefore powerful." - “小心;因为我无所畏惧,所以我强大。
”来自其他诗歌作品:2. "The pleasure which is at once the most pure, the most elevating, and the most intense, is derived, I maintain, from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beautiful." - “我坚持认为,那种同时是最纯净、最高尚和最强烈的愉悦,来自对美的思考。
”3. "Scorn not the Sonnet; Critic, you have frowned, / Mindless of its just honours; with this key / Shakespeare unlocked his heart." - “不要轻视十四行诗;评论家,你曾皱起了眉头,对它的公正荣誉视而不见;莎士比亚就用这把钥匙打开了他的心扉。
”4. "The everlasting universe of things / Flows through the mind, and rolls its rapid waves." - “永恒的事物宇宙/流过思维,滚动着它迅猛的波涛。
”这些诗句展现了玛丽·雪莱对美、人性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她以独特的文学贡献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浓重的印记。
玛丽雪莱语录名言
玛丽雪莱语录名言"玛丽雪莱语录名言"玛丽·雪莱(Mary Shelley)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科幻小说《科学怪人》的作者。
她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科学与技术、道德和社会等问题的探索。
以下是一些玛丽·雪莱的语录名言,它们深刻而有启发性,值得我们深思。
1. "无边无垠、永恒而庄严的大自然,与其说存在于我们之外,不如说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 这句话强调了大自然与人类内心的紧密联系。
雪莱认为,我们身处于大自然中,我们的感受、思考和情感都受到自然的影响。
大自然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力量,我们应该珍惜与之的连接。
2. "科学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只是取决于人类如何运用它。
" 这句话表明了雪莱对科学和技术的看法。
她认为,科学本身并不是善恶之分,而是人类运用科学的方式和动机决定了它的价值。
科学技术可以带来进步和福祉,同时也可能导致灾难和破坏。
我们需要明智地运用科学知识,引导它为人类造福。
3. "孤独是创造之源。
" 这句话强调了创造力与孤独之间的关系。
雪莱认为,孤独能够帮助我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和美好。
只有在寂静中,我们才能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到创作的灵感和力量。
4. "生命的意义在于与他人分享。
" 这句话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雪莱认为,我们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与他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共同经历和分享生命的喜悦和困难。
通过与他人互动,我们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5. "知识是力量,而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雪莱认为,知识能够使我们更加理解世界,解决问题,而想象力则能够推动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和意象。
知识和想象力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我们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6. "我们的过错和错误并不代表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选择重新塑造自己的未来。
探索人性的欲望与堕落对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分析
探索人性的欲望与堕落对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分析在文学界中,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一部极具争议和深刻探索人性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自然哲学家弗兰肯斯坦和他所创造的怪物为中心,探讨了人性的欲望与堕落。
通过玛丽·雪莱独特的观点与故事情节,我们能深入了解这些主题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弗兰肯斯坦一开始的欲望是探索并改变自然的秘密,他充满了对人类知识的渴望。
然而,他的欲望很快变得不可控制,甚至变得有害。
他试图通过科学手段来创造生命,却忽视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雪莱通过弗兰肯斯坦的行为暗示了人欲的贪婪和无边界的本质,这种欲望使他堕落和痛苦。
弗兰肯斯坦的堕落源于他创造的怪物。
雪莱以怪物为象征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虽然这个怪物最初是无辜且渴望被爱的,但它却在被社会拒绝和孤立的过程中变得愤怒和复仇心切。
雪莱在小说中通过怪物的自述描述了它内心的痛苦和不满,暗示了人性本身的孤独和无助,触发了读者对怪物的同情和共鸣。
此外,雪莱在小说中还探索了道德、责任和良知等主题对于人性的影响。
当弗兰肯斯坦将怪物创造出来后,他选择逃避责任,无视怪物的需求和情感。
这种缺乏道德与责任感的行为最终导致了怪物的仇恨与暴力行为,也反映了人在面对自己创造的后果时的困惑和懦弱。
通过弗兰肯斯坦和怪物之间的关系,雪莱呼吁人们应当对自己的欲望和行动负责,并时刻保持良知的警觉。
然而,在这种深刻而复杂的探索中,玛丽·雪莱通过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给予了一丝希望和光明。
玛丽和伊丽莎白等女性在小说中展现出相对温暖和关怀的特质,对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故事提供了一种道德和同情的角度。
这种赋予女性角色正能量的形象,与小说中男性角色的堕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雪莱对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对平衡和救赎的探索。
总的来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在探索人性的欲望与堕落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观点。
通过弗兰肯斯坦的欲望、怪物的苦难和女性角色的温暖,雪莱成功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生活和思想的折射
2542019年50期总第490期ENGLISH ON CAMPUS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生活和思想的折射文/杨蓓从另一方面看,自我教育也是玛丽力图在小说中折射的自我经历。
怪物一被创造出来就被其主人抛弃,但是它后来却成长成为一名口若悬河,知识渊博的人,这完全得益于它在德莱塞家的经历。
在德莱塞家期间,它自学人类的语言,通过悄悄阅读人类的经典名著获悉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以及整体状况。
从玛丽的传记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学习对于她有多么的重要。
她的传记讲述了她的父亲以及丈夫给予她的独特教育,她如何在他们的鼓励之下开始读书和研究的。
玛丽十分热爱学习和研究,并对知识有一种执着的渴望。
小说中列举的怪物读过的一系列书籍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玛丽本人一一读过的。
约翰·弥尔顿的著名史诗《失乐园》,歌德的伤感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波鲁塔克的传记名作《生活》等等。
这些名著对玛丽的影响就如同玛丽在小说中通过怪物之口表达出来的名著对它的影响一样。
从更大的层面说,这些著作也是让玛丽从中学到了浪漫主义精神并成为浪漫主义作家的原因所在。
小说与作者本人生活最为明显的共同点是玛丽和怪物一样,都是社会的弃儿。
怪物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名字,表明了它是社会弃儿的身份。
因为名字才能给予一个人最基本的身份,其姓氏能显示家庭出身。
同样地,玛丽虽然有名有姓,但是她独特的家庭背景和其叛逆的个人经历也让她沦为社会的弃儿。
她的父母都是政治极端左翼分子,她未成年便不惜和家庭决裂,同已婚诗人雪莱私奔同居。
雪莱第一任妻子哈里特不堪精神压力自杀,让他们卷入了社会舆论的漩涡,只好远离英国,流亡到意大利生活。
这一切都表明玛丽的言行都有悖于当时英国社会的行为规范,被英国社会所唾弃。
跟怪物一样,她也被社会视为“异类”。
怪物被抛弃是因为其丑陋的外表;玛丽被抛弃,更多是因为其言行带来的恶劣名声。
对“怀孕”过程同样的焦虑,同样地认同教育和学习,同样沦为社会弃儿。
“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的悲情人生
“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的悲情人生作者:裘伟廷来源:《世界文化》2018年第10期人们熟悉“雪莱”的名字,通常是指珀西·比希·雪莱,因为他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他的夫人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人们却不熟悉。
事实上是她通过编纂《雪莱诗集》,成就了雪莱之名,而她自己则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为《科学怪人》),从此科幻小说登上文学舞台,她也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母”。
1797年8月30日,玛丽·雪莱出生于伦敦的波勒根村。
她的父亲是小有名气的政治哲学家威廉·戈德温,宣扬无神论和无政府主义。
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教育家兼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
玛丽的母亲在嫁给戈德温时,带着她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芬尼。
不幸的是,在玛丽出生11天后,母亲就因产褥热去世了。
4年后,戈德温娶了一个寡妇,她便成为玛丽的继母。
有记载说,这个继母性情急躁,爱争吵,又带过来两个孩子,1803年夫妇俩又生了一个孩子。
在这样一个关系复杂、充满矛盾的大家庭中,幼小的玛丽变得十分孤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疏离感。
戈德温曾开办过一家出版社,售卖儿童读物以及文具、地图、玩具等。
由于生意不景气,戈德温用借贷还贷的方式来经营,致使自己债台高筑,终于在1809年不得不停业,并因负债累累被关进监狱。
虽然经过朋友帮助,戈德温最终被释放,但这一段风波也成为玛丽童年的一个阴影。
也许是家里贫穷,玛丽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戈德温以自己的方式让玛丽受到了良好教育,使她具有极高的文艺素质和个人禀赋。
除了亲自教授她各学科的知识外,戈德温还时常带她外出,让她接触社会和自然。
更可贵的是,戈德温鼓励玛丽通过写信来练习写作。
童年时代的玛丽最喜欢写故事,尤其喜欢做白日梦,任自己的想象自由驰骋。
然而,由于继母容不下她,玛丽常常感到孤单,找不到家庭的归属感。
“怪物”和“瘟疫”的启示——玛丽·雪莱两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怪物”和“瘟疫”的启示—玛丽•雪莱两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原玉薇摘要:19世纪•初的英国,科技和工业发展如火如荼,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疏离和断裂。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解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末世一人》这两部小说,可以得出,无边界的科学研究和无敬意地物化自然在她看来最终会召唤出可怕的“怪物”和肆虐全球的"瘟疫”,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可见,她对当时人类的科学野心以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问题的担忧。
在当下自然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后疫情时代,玛丽•雪莱对科学的道德边界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警醒可谓切中肯縈。
关键词:玛丽•雪莱;怪物;瘟疫;人与自然;生态批评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62(2021)02-0101-09引言1991年,利物浦大学教授贝特(Jonathan Bate)的专著《浪漫主义的生态学:华兹华斯与环境的传统y(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开启了英国浪漫主义批评向生态研究的转向①。
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科技和工业发展如火如荼,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疏离和断裂。
人们的生活开始充斥着机器噪音、工厂烟雾和拥挤的城市街道,宁静美丽的自然逐渐变成一个遥远的梦想,无论在身体还是在精神上,人类都从自然整体中脱离岀来。
包括贝特在内的很多批评家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着最早的生态思想的岀现②。
如詹姆斯•麦考斯克(James McKusick,1997:123-124)在《华兹华斯文学圈M The Wordsworth Circ/e)杂志创办的特刊《浪漫主义和生态》的作者简介:原玉薮,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18、19世纪英国文学。
10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前言中说:“很多浪漫主义作品都绝望地意识到了人与自然世界的疏离,努力在人类和我们居住的脆弱地球之间重建有活力的、可持续的关系。
论玛丽·雪莱的悲观主义人性论
论玛丽·雪莱的悲观主义人性论作者:张姗姗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5期内容摘要:玛丽·雪莱的作品充斥着疯狂、阴谋、复仇等浪漫主义文学主题,也含有作者对于政治、社会、哲学的种种思考。
这些思考都是以她对于人性的态度为基础的。
本文将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探讨玛丽·雪莱的人性论,围绕着人性具有天然的弱点、人的理性是情感的奴隶、人性无法达到至善三个方面来认定玛丽雪莱的悲观主义人性观。
关键词:人性弱点感性理性至善1.引言玛丽·雪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18岁时便出版了诡异怪谲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国内对于《弗兰肯斯坦》小说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却少有评论关注作家的思想。
玛丽·雪莱成长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期,她的小说充满着黑暗、阴谋、复仇的哥特式主题,也带着作者对于人性、科学、政治、乌托邦、社会的种种思考。
玛丽·雪莱的小说即是当时浪漫主义时期社会动荡的写照,也表达了作家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悲观态度。
要更深层次得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就不得不考察玛丽·雪莱的人性论。
人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研究的命题。
西方思想家受到基督教影响,自奥古斯丁以来多持人性恶论。
到了启蒙时代,哲学家将其哲学基础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对于人性的认识也趋于平和中庸,对于人性愈发宽容。
他们的人性思想肯定了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力是先天的、不证自明的本原性存在。
但另一方面,启蒙思想家从霍布斯都到洛克、休谟也同样认识到人的知性和德性具有诸多缺陷。
本文将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探讨玛丽·雪莱的根本人性论,围绕着人性善恶、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情感和理性,以及人性是否可达至善这几个方面来考量玛丽·雪莱的人性观,最终认定玛丽雪莱的人性论的倾向。
2.人性具有天然缺陷对于人性的善恶问题。
18世纪启蒙时代主要分为两派,以卢梭为首的激进的性善论和以休谟为首的传统的性恶论。
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人类道德与科技进步的思考
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人类道德与科技进步的思考
1. 简介
《科学怪人》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出版的一部重要小说。
这部小说以科学实验引发的怪物诞生为故事背景,探讨了人类创造力、操纵自然力量以及道德责任等主题。
2. 科学与文明进步
2.1 科技对社会带来的变革
2.1.1 工业革命与科技发展
2.1.2 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改变
2.2 道德困境与伦理议题
2.2.1 道德责任与科技创新
2.2.2 破坏性创新和伦理问题
3. 人类创造力与责任意识
3.1 古代神话中的创造神话形象比较
3.1.1 神创造世界形象分析
3.1.2 科学家在小说中所扮演角色对比
3.2 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案例分析
3.2.1 克隆技术与伦理道德问题
3.2.2 遗传工程的道德考虑
4. 思考与启示
4.1 欣赏科技的同时保持谦逊
4.2 站在人类进步和道德平衡的立场思考
4.3 维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结论
《科学怪人》通过讲述科学实验导致的怪物诞生以及其带来的后果,警示人们要思考科技发展对于人类道德和社会影响。
作为现代社会中掌握着巨大创造力和责任的个体,我们需要谨慎面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伦理困境,并从中汲取智慧,努力维护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雪莱诗歌《给玛丽》原文及赏析
雪莱诗歌《给玛丽》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雪莱诗歌《给玛丽》原文及赏析【导语】:〔英国〕雪莱哦,亲爱的玛丽,你能在这里多好,你,和你那明亮开朗的棕色的眼睛,你那甜美的话语,似小鸟向常春藤荫里寂寞忧郁的伴侣倾吐爱情时的啭鸣,那天地间最甜最美的声音〔英国〕雪莱哦,亲爱的玛丽,你能在这里多好,你,和你那明亮开朗的棕色的眼睛,你那甜美的话语,似小鸟向常春藤荫里寂寞忧郁的伴侣倾吐爱情时的啭鸣,那天地间最甜最美的声音!还有你的秀额……更胜过这蔚蓝色意大利的天穹。
现代诗人生平事迹介绍
现代诗人生平事迹介绍季羡林生平事迹【生平】1797年8月30日,玛丽·雪莱生于伦敦。
她的父母同是政界名人:母亲是著名女权主义者、教育家和作家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父亲是自由主义者、哲学家、信奉无政府主义的记者、及信奉无神论的异见人士威廉·戈德温。
1797年玛丽出生后十天母亲就因产后感染而去世,这使得玛丽一直抱有“自己害死了母亲”的想法。
玛丽的父亲很快另觅新欢,玛丽只好和继母,异母兄弟一起生活。
1814年5月她结识了年轻的诗人珀西·雪莱,珀西当时已经成家,却很快为玛丽非凡的容貌、举止和才智所折服。
两个月后,他们不顾众人反对,一起私奔离开了英国。
当雪莱的第一个妻子在1816年12月自杀去世后,他们正式结婚。
然而玛丽婚后却接连丧失了三个孩子,并经历了丈夫早早去世的痛苦。
雪莱既殁,玛丽带了不满三岁的儿子伯熙回到英国。
雪莱的父亲对她很苛严,只供她微薄的津贴,而且禁止她张扬雪莱的“劣迹”,否则就断绝接济。
玛丽毅然辛苦笔耕,成为自食其力的专业作家。
早在她十九岁那年,拜伦与雪莱在日内瓦夜谈兴起,拜伦提议大家何不各写一篇神怪小说。
四个人都动了笔,包括两位诗人,玛丽和拜伦的医生巴利多里。
三位男士都无法终篇,玛丽越写越认真,竟然完成了一篇杰作。
在伦敦引起轰动。
这就是后来的传世名著《弗兰肯斯坦》。
1818年,她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出版了。
引起当时社会舆论,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争论。
这部小说后来经过多次改编,以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并搬上银幕,成为科幻题材电影最早的蓝本之一。
《弗兰肯斯坦》,除科幻色彩外,这部作品中既有浪漫气氛,又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因子,故此也被人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作品之一”。
对于一个20岁的作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这部作品立即取得了关键的广泛的成功,并为玛丽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玛丽另一项贡献就是为亡夫编印遗作。
雪莱死后留下不少迄未发表的作品,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就是一例。
电影《玛丽雪莱》观后感-观后感700字_观后感
电影《玛丽雪莱》观后感-观后感700字_观后感玛丽。
雪莱是著名科幻小说《科学怪人》的作者,这部作品是科幻小说的首创,所以玛丽。
雪莱被称为科幻小说之母,这部电影讲述了她与诗人雪莱的相恋与痛苦以及写作《科学怪人》的过程。
玛丽。
雪莱的父母都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她的父亲经营着一家书店,母亲在生产她的时候去世,这也为她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她一直阅读着她母亲的成名作,她继承了母亲的倔强与才华,所以与继母很是合不来。
十六岁时她遇到了诗人雪莱,尽管她的父亲主张自由恋爱,但也无法接受她与已婚的诗人雪莱结婚,所以她与诗人雪莱私奔。
他们私奔以后,她经历了丧女之痛,也经历了背叛,经历了失落,但她始终如一的爱着诗人雪莱,坚强的承受了一切,把痛苦都倾注到了她的作品当中,这部科幻小说的成功也源于她对科学的热爱,科学与写作也燃烧着她的生命。
诗人雪莱的妻子跳河自杀,诗人雪莱伤心不已。
诗人的感情是热烈的也是脆弱的,诗人雪莱向往真诚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爱情,也许诗人雪莱的每一天都是靠感觉生活的,感受着世界的爱与痛,诗人们都是与这个世界的空茫、无情、无趣斗争着,除了感觉,他们心里一无所有。
之后,诗人雪莱与玛丽。
雪莱结婚,玛丽。
雪莱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更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十八岁时她的作品问世,当时,她要自己到出版商那里出版,遭到了出版商的质疑与羞辱,最后匿名出版。
第一版时读者以为是诗人雪莱的作品,但随后诗人雪莱澄清了此事,第二版时署名玛丽。
雪莱。
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一直相守,直到诗人雪莱溺亡。
再后来,玛丽。
雪莱一直未婚,直到五十多岁去世。
里面有一段精彩的对白,诗人雪莱认为她应该在小说中表达希望与完美,但玛丽。
雪莱只想表达最真实的生活,指责希望与完美已经被现状摧残。
在经历了痛苦与失落的现实,他们找到了相守的爱情。
是呀,我们对希望与完美了解多少呢?希望与完美只是一种渴望罢了,生活之中有太多的失望,也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所以人们才需要坚强地生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玛丽·雪莱原名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生于1797年8月30日,出生地为英国伦敦附近的萨姆斯镇。
母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1759-1797)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女权的辩论户》(1792)的作者,父亲威廉·葛德文(1756-1836)是无政府主义哲学家,《政治正义论》(1793)的作者。
玛丽出生后十天,母亲因产后热过世了,这使得玛丽一直抱有“自己害死了母亲”的想法。
1801年12月,父亲再婚,她和继母的关系始终颇为紧张,和父亲也在感情上渐渐疏远了。
继母不允许她上学,因此她所受的教育完全是在家里完成的。
父亲为她请了一名家庭教师,负责教她父母的著作、西方文学和诗歌,以及学习拉丁文、法语和意大利文。
她还阅读了文学启蒙时期很多知名人物的作品,像诗人布莱克、塞缪尔、泰勒柯尔、查尔斯等人的大量作品,也包括其声名显赫的父母的非正统的作品。
大约在16岁的时候,玛丽和她未来的丈夫珀西·雪莱相识。
那时,珀西热衷于葛德文的哲学思想,花了很多时间在葛德文家里讨论政治活动。
玛丽和珀西志趣相投,他们很快相恋了。
玛丽不顾父亲的阻止,于1814年和珀西私奔法国,并在欧洲游览了6个星期。
珀西当时已经成家,却很快为玛丽非凡的容貌、举止和才智所折服。
当雪莱的第一个妻子在1816年12月自杀去世后,他们正式结婚。
当玛丽父亲的自由恋爱哲学被她的女儿所践行时,他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直到玛丽和珀西结婚,他们的关系都很紧张。
在1814年到1823年的旅居生活中,玛丽经历了一个花季少女很难负荷的种种人生变故。
在此期间,她生育了四个孩子,不幸的是,三个夭折了;她还遭遇了一次流产,为此差点丧命;更为不
幸的是,她的丈夫珀西·雪莱在一次远航中溺水身亡。
其间唯一一件点亮她生命的事件是,她于1818年创作了《弗兰肯斯坦》—一部在其作者逝世1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备受人们关注的伟大著作。
雪莱既殁,玛丽带了不满三岁的儿子伯熙回到英国。
雪莱的父亲对她很苛严,只供她微薄的津贴,而且禁止她张扬雪莱的“劣迹”,否则就断绝接济。
玛丽毅然辛苦笔耕,成为自食其力的专业作家。
1823年,玛丽带着儿子返回英国,直到1851年2月1日逝世于伦敦的家中,享年54岁,葬于圣伯多禄教堂(位于英格兰多塞特的伯恩茅斯)。
玛丽另一项贡献就是为亡夫编印遗作。
雪莱死后留下不少迄未发表的作品,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就是一例。
一八二四年,她出版了《雪莱诗遗作》,一八三九年又发行一套《雪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