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态度研究
城乡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感知与态度的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与什川镇长坡村为例
联” 的位置 . 辖城 关 、 里河 、 固 、 宁 、 七 西 安 红古 5个
区 和永登 、 中 、 榆 皋兰 3个县 , 域总 面积 1 3 万 市 .1
k , 中市 区面 积 16 1 6 m 境 内居住 着 汉 、 m。 其 3 .k , 回、 、 乡 、 固 等 3 满 东 裕 8个 民族 , 全市 总人 口 3 4 1
响 因素[ 年龄 、 收入 、 教育程 度 因素[] 。 "、 月 受 2 和农 。
村居 民 的感 知[ 2 妇等方面进 行 的. 者们 对旅 游 地 学 居 民旅游感 知与 态 度研 究 涉 及 到 了 许 多方 面 , 但 他 们 的研究 缺乏城 市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村居 民对 旅游 感知与 态
度 的对 比研究 . 因此 , 文 以兰州 市城关 区及其 郊 本 外 的什 川镇 长坡 村 为例 , 城 乡旅 游 地居 民的旅 对 游感 知 与态度 进行对 比分 析研 究.
万 人 , 中城 市 人 口 2 7万人 . 兰 州是 古 丝绸 之 其 0 “ 路 上 的重镇 , 也是新 亚 欧大陆 桥 的枢 纽 , 旅游业 具
水 平[ 、 旅 游 产 业 影 响 的知 觉 能 力 [ 在 旅 g 对 2 ¨、 游社 区居 住 时 间 的 长短 [ 2 旅 游 区 的邻 近 程 2 ] 卜。 与
者们 的研 究 表 明 , 游 地 居 民 的 出 生 地[ l 、 旅 s o 种  ̄] 族 [~引、 别 。 、 龄 ・ 收入 水 平 、 性 ~ 年 、 ・ 教 育 背景 [ ̄9、 1 1 对旅 游 区的依 赖 程 度[12 与认 识 8 . 3 280 ,,]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摘要:旅游地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对旅游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了解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分析了影响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并且提出了居民感知与态度的主要内容,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居民的感知与态度。
关键词:旅游地;居民;感知;态度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99-02引言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对旅游业的成功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国外有学者开始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
不久之后,许多学者认识到旅游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并且提出了许多观点和测量旅游影响的量表。
例如,doxey提出一个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的总体变化模式,即高度兴奋、漠然、厌恶和对抗四个阶段,这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国内相关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侧重于通过案例进行分析,但也有一些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和探讨。
例如,陆林通过对皖南地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调查,认为理想均质下居民对旅游可能产生四种态度并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组合类型[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更大的影响,居民对其的感知也会愈加强烈。
同时由于人本主义的影响和将来学科发展的态势,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也会逐渐增多。
基于以上目的,本文将主要分析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和居民对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感知与态度。
一、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分析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在不同的地区、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群体存在着差异。
导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存在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民对旅游的经济依托、游客特征、对旅游的参与和控制、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一)居民对旅游的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能够给目的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商业机会。
乡村旅游的调查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的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乡村旅游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农田、乡村特色风景、民俗文化为基础,结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社区为依托的旅游活动。
近年来,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
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乡村旅游的了解情况、选择乡村旅游的原因、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满意度等。
三、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对乡村旅游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受访者对乡村旅游有所了解,其中42%的受访者已经参与过乡村旅游活动。
2.选择乡村旅游的原因受访者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享受自然风景:78%的受访者认为乡村旅游能够让他们接触自然风景,呼吸新鲜空气,远离城市喧嚣。
-体验乡村生活:63%的受访者认为乡村旅游可以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农村生活,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品尝农村美食:53%的受访者表示乡村旅游可以品尝到农村特色美食,比如农家饭菜、野生菌类等。
-体验乡村文化:39%的受访者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了解到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体验其中的乐趣。
3.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满意度在对具体乡村旅游项目的满意度调查中,结果显示有76%的受访者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安排和服务表示满意。
其中,受访者最满意的方面是乡村旅馆的住宿环境和服务质量,其次是乡村活动的组织和体验项目的多样性。
四、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财税优惠、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政策等。
2.交通条件: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
3.乡村特色资源: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农产品等特色资源。
保护和开发好这些资源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旅游地居民是旅游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感知与态度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旅游地居民的感知是指他们对旅游活动、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的认知和体验。
旅游地居民的感知主要受到旅游业发展对其生活环境和社区影响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旅游业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时,居民的感知往往是积极的。
例如,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文化交流等,这些积极影响会使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更加正面。
旅游地居民的态度是指他们对旅游的价值观、兴趣和行为意向。
研究发现,旅游地居民的态度往往与他们的感知密切相关。
当居民对旅游的感知积极时,他们往往会对旅游持有积极态度,愿意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并参与旅游活动。
相反,当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消极时,他们可能对旅游持有消极态度,甚至抵制旅游发展。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的研究对于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管理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居民的感知和态度,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研究者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通过
收集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看法、对旅游资源利用的态度以及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等信息,可以全面了解旅游地居民的感知与态度。
总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是旅游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深入研究旅游地居民的感知与态度,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共赢发展。
农业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以阳朔高田历村为例
己原 有 的住 房 ,腾 出房 间 办旅馆 、开 饭店 ,创建 了
代 末 ,理论 研究成 果 主要 有旅 游发 展 阶段 理论 、旅 游 生命周期 理论 、社会 承载 力 、社 会交 换理论 、旅 游 依托度理 论等 。西方 学者 在大量 的实 证研究 中运 用 这些理 论 来 阐释 居 民 的旅 游 影 响感 知 ,成 果 显 著 。国内学者在 2 0世纪 9 0年代 中后 期 开始 了 此 问 题 的 关 注 和 研 究 , 陆 林 ( 9 6) 、 宣 国 富 19 (02 、 陈金 华 (0 7 、 1 松 (0 9 等 人 20 ) 20 ) [卢 3 20 ) 都从 实证 的角度对 目的地 居 民影 响感知进 行 了分析 和探 索 。综 观我 国各学者 的研 究 ,以城镇 居 民 、沿 海发达 地 区为主 ,定 性分 析 多 、定 量分析少 ,理 论
2 .研 究方 法
、
研 究区域 背景 、研究 方法及 调研数 据检 验
1 .研 究 区域 背景
阳朔 县高 田镇 历 村位 于桂林 市南 面 ,阳朔县北 面约 7公 里处 ,通 过 3 1 2 围道 线与 柳州相 接 。因地 处 阳朔著 名 的景 点 “ 亮 山” 的 正 对 面 ,该 自然 月 村 也被称 为 “ 月亮 村 ” ,全村 共 17户 4 6人 。 0 6 阳朔历 村 的 乡 村 旅 游 兴起 于 2 0世 纪 9 O年 代 末 。19 99年 几户 村 民 自筹 资金 ,率 先 动 手改 造 自
21 第 1 00年 2期 ( 总第 8 4期 )
边疆 经济 与 文化
T ORDE ECONOMY HE B R AND CUL TURE
N . 22 1 O 1. O0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研究——以福州市永泰县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外出旅游越来越重视。
很多久居城市的城里人,在节假日更倾向于去乡村旅游,远离城市的喧嚣。
乡村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新鲜的空气和乡土的气息,还有不同于城市的区域文化。
这些都是游客所向往的。
乡村旅游也能带给游客不同游玩的体验,体会不同的生活乐趣。
乡村旅游正逐步向着一个良性的态势发展。
目前,以社区居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也越来越火,更多中青年投入到乡村旅游的行业中去。
乡村旅游已经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模式,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说还是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从而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福州市永泰县为研究对象,对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发展与乡村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搞好乡村旅游能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AbstractAs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people to travel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Many residents of the city the city,during the holiday season more inclined to go to the rural tourism,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city. The country not only has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fresh air and agrestic breath,ther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the city. These are the sacred cows of tourists. Rural tourism can bring visitors different for experience,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 fun. Rural tourism is gradually towards a benign development. At present,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roje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re,more young into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Rural tourism has been as a new tourism mode,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of our country although has obtained some achievements,but or just started from the overall,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which restri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Our country has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vigorously develop the rural tourism market,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ommunity involvement rural tourism is the necessary way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he comm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background is too little. In recent years,it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survey of rural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to explore,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ourism,at last,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to find a solution.Keywords:Rural tourism,Community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ourism,develop目录一、引言 (4)二、相关概念 (5)(一)乡村旅游 (5)(二)社区参与 (5)三、研究设计 (6)(一)研究地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6)(二)问卷设计与说明 (6)(三)研究对象 (7)四、研究结果 (8)(一)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途径调查 (8)(二)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式调查 (9)(三)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10)1、居民在旅游规划中的参与程度 (10)2、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调查 (10)3、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调查 (11)(四)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限制因素调查 (12)五、结论与建议 (13)(一)结论 (13)1. 社区参与内容单一 (13)2.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低 (13)3. 社区参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13)(二)建议 (13)1.建立合理的利益保障机制 (14)2.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监控与评估机制 (14)3.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 (14)4.强化旅游市场营销和管理力度 (14)六、结语 (15)参考文献 (16)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
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与态度研究已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中的热点和重点,研究文献大量出现。
由于旅游严重依赖目的地居民的亲善态度,居民的支持对旅游的发展、成功的运作和可持续性是不可或缺的。
当社区成为旅游目的地时,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可避免就会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后果的影响,并且目的地的旅游发展设计如果没有充分获得居民的了解和支持,该项目也很难获得成功,热情好客的居民是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通过了解居民的反应和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完善目的地规划和促进社区参与,并获得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
本文选择丽江研究居民感知与态度,意义在于:用定量化的方法详细分析丽江居民感知与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居民进行聚类分析,阐述路径依赖和预期对居民态度的影响,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为丽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本文在详细综述和认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2004和2006年实地调查所得的249份和92份居民感知与态度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利用SPSS、ORIGIN、EXCEL 等软件分析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
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探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不同旅游依存度对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影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丽江居民分类:通过设立假设和条件,验证分析路径依赖和预期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产生的内在原因。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丽江目前处于Butler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中的发展阶段后期,并已初步进入巩固阶段。
现阶段的丽江居民普遍高度赞同旅游对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大部分反对旅游对二者的负面影响,但对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认知不一,较为混杂。
居民对旅游发展均持支持态度。
(2)与以往的大量研究所得结论不同,旅游依存度不是影响丽江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
依照旅游依存度划分的不同类型的丽江居民对调查所涉问题的回答基本不存在差别。
性别、收入、出生地不是影响丽江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
乌镇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
燕山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乌镇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
20051101
燕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乌镇,呈“十”字型的水系将整个乌镇镇区划分为东栅、西栅、南栅、北栅等四个传统民居区块,进而也形成了乌镇的五个保护管理景区,①东栅景区:东至财神湾,南至东市河南岸30.50米(包括景区停车场、餐饮中心),北至甘泉东路南侧,西至兴华路;②中市景区:西至市河,北至卖鱼桥(包括人民公园),南至乌镇大桥,东至兴华路;③南栅景区:西以市河为界,北至乌镇大桥,南至沙汪弄,东至兴华南路西侧;④西栅景区:东至市河,西至小环湖岛西端,南至西市河南岸30一50米,北至西大街往北100米;⑤北栅景区:南至常春街南堍,北至北栅大桥,东以市河为界,向西100.200米范围内的传统民居和传统街市。
乌镇景区开发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格局。
其成功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乌镇模式”。
3.2.2.1乌镇景区乌镇旅游开发是分步骤、划区域进行的。
中市和东栅景区是乌镇旅游开发的一期工程,也是目前为止乌镇对旅游者开放的景区。
中市和东栅景区如图3。
2所示。
图3-2乌镇景区图
ofWuzhenscenicarea
Fig.3·2Thefigure。
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分析
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分析摘要:旅游业的发展会给目的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及态度是反映旅游影响的晴雨表。
文章以互助小庄为例,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带来的经济影响的感知、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生态影响的感知,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对投资者和从业者的态度、对旅游业的态度,从而总结出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特征。
关键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有可能成为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的规划和政策因素。
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提高居民对当地旅游业的支持,最终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然而旅游研究较长时间内一直把旅游地和旅游者作为主要对象,当地居民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社区参与的重视,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研究开始逐渐增多。
冯智明指出此方面的研究要拓展旅游地研究区域及类型,如乡村旅游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生态博物馆等,并应开展不同旅游类型区域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以揭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共性与个性。
互助小庄从一个单纯的农业结构社区到旅游业介入的农村社区,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旅游到底会产生怎样性质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态度又是如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配合简单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互助小庄居民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调查,了解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旅游对当地社会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以及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情况。
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1、居民对资金使用影响的感知。
互助小庄被调查的居民中,居民通过从事旅游业大部分家庭都有储蓄。
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将家庭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外的剩余资金用于投资,居民中投资者的比例较高,当地居民打破了传统的将剩余资金存入银行的观念,而将资金用于风险投资,风险意识和资本意识大大提高,旅游地居民逐步加入到了创业大军的队伍中。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节庆感知与态度研究》范文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节庆感知与态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
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方式,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感知与态度,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土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感知与态度的研究对于提升节庆活动的品质、增强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相关文献资料、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所得的一手数据。
四、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感知分析1. 游客感知分析游客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感知主要包括文化感知、环境感知、活动感知和服务感知等方面。
文化感知主要表现在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欣赏;环境感知主要关注节庆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感知主要评价节庆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服务感知则关注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2. 当地居民感知分析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感知主要包括经济感知、社会感知和文化传承感知等方面。
经济感知主要关注节庆活动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社会感知主要关注节庆活动对社区和谐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文化传承感知则关注节庆活动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五、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态度研究1. 游客态度研究游客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态度主要受个人特征、旅游动机、节庆活动特色等因素影响。
个人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旅游动机主要包括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节庆活动特色则包括活动内容、形式、规模等。
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广西昭平镇横江屯为例
9 , 中 有 效 问卷 8 6 其 6份 , 效 问 卷率 为 8 . 。 有 96
对 于调 查 问 卷 , 者 依 托 有 关 统 计 分 析 、 P S等 计 笔 SS 国 外关 于 旅 游 目 的地 居 民 对 旅 游 影 响 的 感 知 与 态 度 研 算方 法 和 软件技 术 , 分 运 用 生命 周 期 理 论 进 行 分 析 研 充 究 始于 2 纪 7 代 , O世 O年 前期 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旅 游 影 响 的 感 究 。 知 与态度及相关 因素分 析方 面 , 期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理 论 3 1 调 查 样 本 的 人 口统 计 学 特 征 后 . 的总结 与探 讨方面 。 3 1 1 性 别 结 构 ..
郊 野舒缓城市压力 , 乡村旅游便 成为 满足城 市居 民娱乐 、 求 托车 、 沼气等普 及率 达 10 ,0 以上的农 民建 起 了钢 筋 0 9 知 和 回归 自然 的 一 种 旅 游 方 式 。我 国 的 旅 游 事 业 自改 革 开 混 结 构 房 , 动 了农 业 增 产 、 民增 收 、 村 发 展 。 推 农 农
广 西 贺 州市 昭平 县 昭 平 镇 塘 山 村 横 江 屯 位 于 昭 平 至 蒙 3 1 3 受教 育 程 度 .. 统 计 结 果 显 示 , 调 查 的 居 民受 教 育 程 度 普 遍 偏 低 , 被 绝 大 多 数 社 区居 民 的 文 化 程 度 为 高 中 及 初 中 水 平 , 总 数 的 占
中 图 分 类 号 : 5 F9
文献标识码 : AFra bibliotek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0 0 —0 40 1 7-1 8 2 1 ) 80 7 -2
浅析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
以昭化区为例浅析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黄珍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是旅游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此研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旅游业带来了哪些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且有助于了解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居民态度自昭化区提出建设宜居宜游幸福昭化、大力实施“文旅兴区”战略以来,昭化区貌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在交通、基础设施还是在地区形象上等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那么,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角度来看,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当地居民对这些影响的感知态度又是怎样呢?由于笔者本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管理,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协助区旅游局的各类旅游接待事务,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接触较多,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观察及与他们交谈了解,现从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当地的旅游感知态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一)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普遍明显地体现在经济方面。
通俗地来说,就是发展旅游让他们“有利可图”。
在走访各旅游目的地如昭化古城、平乐寺等,当地居民均认为,政府发展旅游业,一是增加了本地居民收入,二是增加了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三是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四是使本地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游走在昭化区旅游景区内,你会发现景区内真正外来开设门店的比较少,绝大部分都是原住居民,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活状态感觉出来他们生活的惬意;同时,发展旅游业除了投入更大的财力外,还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当地居民们就近务工的比例很大。
这些都说明了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与经济效应使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影响较大,旅游的开发发挥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
(二)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我们发现,正如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态度一样,他们对社会文化影响的积极方面感知较强烈,而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消极方面感知较弱。
江西流坑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江西流坑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江西流坑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摘要:本文以江西省流坑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入的实地访谈,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流坑村旅游发展的感知程度以及对旅游业的总体态度。
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提升当地形象、改善整体旅游环境、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等有显著感知;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的感知。
大部分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持支持态度,但是80%以上的居民对旅游发展现状不满意。
最后,根据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结合流坑村发展现状及本文调查结果,提出了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的建议。
关键词:江西流坑村;旅游发展;感知;态度前言中国的旅游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对旅游者与旅游开发方的考虑和态度研究相对比较多,而对目的地居民情感及长期利益的考虑相对较少。
根据国外一些成熟旅游目的地经验教训,如果不能很好地监控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变化,将会产生居民对抗旅游发展甚至造成社会不安定的严重后果[1]。
乡村旅游的日益发展给乡村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而当地居民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要顺利进行,乡村旅游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者及旅游业界必须把当地居民的态度充分考虑到旅游开发和发展中。
了解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有助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
Lankford&Howard认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
John Ap也指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有可能成为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的规划和政策因素[3]。
然而以往的旅游研究较长时间内一直把旅游地和旅游者作为主要对象,当地居民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重视,乡村型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研究开始逐渐增多,但以古村落旅游目的地为对象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目前没有以流坑村为例来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方面的论文。
关于乡村旅游的调查报告
关于乡村旅游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中国逐渐崛起,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新兴势力。
文艺复兴、环保、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等观念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放弃繁华城市,来到宁静安逸的乡村度假。
同时,乡村旅游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乡村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显著,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柱。
因此,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调查研究,以期探索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方面的需求、期望和体验等方面进行调研。
我们以2019年在南京市各个公园进行的问卷调查为样本,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83份,回收率为98.3%。
本次调查数据经过Excel统计分析和SPSS分析软件处理,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1.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度较高在问卷调查中,有80.2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乡村旅游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14.64%的受访者深入了解与实践了乡村旅游,44.52%的受访者了解到乡村旅游的概念,但并没有实际体验过。
2.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较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79.5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乡村旅游,其中57.2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22.3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
其次,问卷调查中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类型是田园生活体验,占比达到44.82%;其次是农家乐活动,占比30.18%;再次是乡村自驾游,占比25%。
3.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品质关注度有待提升在问卷调查中,有58.9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关注乡村旅游的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而有41.0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关注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
因此,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水平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四、发展趋势1. 从忙碌生活中寻找平静与自然的需求将会一直存在尽管与城市相比,乡村旅游市场在规模上处于初步阶段,但乡村旅游的需求和发展势头从未停歇。
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调研报告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进入农村地区,体验农村生活、乐趣和文化的旅游活动。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中国发展迅猛,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机会。
为了了解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本调研报告对某地农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调研对象为某地农村居民,他们是直接受益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群体。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背景的农村居民中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共收回有效问卷300份。
三、调研结果1. 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在调查中,84%的农村居民表示对乡村旅游有一定的认知,但只有45%的人了解乡村旅游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仅22%的农村居民有过乡村旅游的经历。
2. 对乡村旅游的态度调查显示,73%的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持积极态度,认为它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其中,62%的受访者认为乡村旅游能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条件。
然而,18%的人表示担心乡村旅游会破坏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
3. 对乡村旅游的期望大部分农村居民表示希望乡村旅游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有助于解决农村人口外流问题。
同时,他们也希望乡村旅游能够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保持农村地区的原汁原味。
4. 对乡村旅游的改进建议调研显示,农村居民普遍认为需要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他们希望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
此外,他们认为应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有一定的认知,但了解程度有限。
2. 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持积极态度,认为它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
3. 农村居民希望乡村旅游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
4. 农村居民认为乡村旅游需要提高品质和服务水平,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探究——以安徽省安庆市龙山村为例
S p ,0 8 e. 0 2
Vo .7 No5 11 .
社 区居 民对 乡村旅游发展 的感知和态度探究
— —
以 安 徽 省 安 庆 市 龙 山 村 为 例
汪 , 彦
( 华东师范大学 旅游系 , 上海 2 04 ) 0 2 1
摘
要: 关于旅游地居 民对旅 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 究已成为近年 来国内外旅游学者研 究的重点。以龙 山村
— —
A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f o g h n Via eo q n Ca eS u yo n s a l g f L l An ig
W ANG Ya n
(ea met T u s , at hn o l nvr t S aga,0 2 1 D pr n of m E sC ia r i sy hnhi2 04 ) t f o i N maU e i ,
龙 山村位 于安 徽省 安 庆市 近郊 杨桥 镇 , 济 经
落 后 、 多 地 少 的 情 况 在 当 地 十 分 突 出 。 龙 山 村 人
一
、
研 究方法和样 本状 态
( ) 究 方 法 一 研
风景 优 美 , 有 石 塘 湖 、 有 大 龙 山 ( 含 灵 山 前 后 包
本研 究 采 取 现场 访 谈 与实 地 问卷 相 结 合 的
中图分类号:5 2 F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9 26 ( 0 8)5 0 0 — 5 10 — 4 3 20 0 — 0 8 0
Re i e ’ r e to n tt de o r sRu a urs v l p e sd nt S Pe c p i nsa d Atiu st wa d r lTo im De eo m nt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态度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
一
一
二 乡村 旅游居 民态 度与旅游开发
当居 民对旅游 开发的态度是 赞成的 , 将有利于开发的顺利进行 , 如果居民对旅游 开发的态度是否定的,消极的, 将会严重 阻 碍旅游 目的地旅游开发的进行。 旅游业要取 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旅游开发者及旅游业 界必须把东道社区居民的观点充分考虑到发
乡村旅游社 区居民态度与旅游
冲击 , 引起当地农村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一
开发 对 策研 究
张伟 杨艳 河北外 国语职业 学院 0 6 1 6 3 1
展进程中。 如果当地居 民对旅游发展 的情感 是过度消极的, 那旅游 目的地的再发展将会 曩 发展 乡 誊 村旅游被视 为拉动 乡村经 受到阻碍或终止。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 济0 动 乡孛土 展的 带 瘫会发 重要手 而 段, 誊 态度的研究有助于旅游开发者制定符合社区 乡村旅游 业要保持 霄持 续发展, 旅游 利益的旅游开发策略。 如果知道居民为什么 开 发者必须把 乡村社区居 民的态度 充 支持或反对旅游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旅游开发 分 考虑到旅游规划 中。本文对 乡 旅 村 者选择那些能最大程度缩小旅游负面影响并 游地居 民态度和旅游 开发之 间的 关系 最大程度取得社区支持的旅游发展道路 , 这 j 进行讨论,探诗适合的旅游 开发对策。 样 将有 助于提 高居 民 的生活质 量及 社区满 意 度。因此,在旅游开发管理 中,必须考虑居 【 键词】曩 _ - 量 关 一 一 ≥ 。 0 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 在旅游开发 中采取措 乡村旅 游 j 民态度 对 居 策 施培育居 民对旅游发展持积极 的态度 。 【 文章 摘要 】 ~
比如有些社区居 民非常支持旅游发展 , 但在旅游经营活动 中坑 蒙拐骗 ,欺骗消费 者, 对旅游地形象造成恶劣影响,有时居民 对旅游开发的高度热情还会导致旅游地的过 度开发, 反而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 三 、开发策略 此, 在旅游开发中, 还要规范和管理居民的 1 提升乡村旅游社 区居民对 当地旅游 的经 行为 ,以促进旅游 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济依赖程度 5 尊重乡村旅游 目的地季节性 在旅游开发中 ,鼓励更多社区居 民参 应当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 , 与旅游业 , 自身的经济利益与旅游联系起 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 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的 来, 将有利于居民积极态度 的培养 , 从而促 特别是要开发真正体现乡村旅游 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成都附近的乡村 , 旅游产品; 的体验式旅游 , 如农耕游、农居生活游等旅 部分居 民自己经营农家乐,t. 有了大幅 tz k, 游产品,增加商务旅游、团队游 、体育健身 度提高,在对该地的调查中,经营农家乐的 游等 市场 空 间较 大的旅 游产 品 。 些乡 村旅 这 居 民对旅游发展持更为积极的态度。 游活动不受季节限制 , 可以有效地解决乡村 2 、提高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的 旅游 季节 『 问题 , 可 以延长 游客 的 逗 留 生的 也 积极性 时间,增加农 民的t. 。 lz k, 旅游发展 规划 的可行与否 ,实施 的可 能性大小 ,除了与政府、法制、财政金融等 6 保护当地居民生态 、文化环境 当旅游对居 民自身的生态 、文化环境 的支持密切关联外 , 与当地社区的态度密切 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 他们渴望进一步发展 相关。社 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 旅游的愿望会减弱。对游客而言 , 旅游地是 方面使居民的意志得到体现 , 一方面可使 暂时的居留地 , 而对 乡村社区居 民来说,旅 旅游发展规划与社区因素更加紧密结合 , 具 游地是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因此 ,旅游地资 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源和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具有更为重要的长 3 、把握好客主比
旅游地居民旅游发展感知研究综述
旅游地居民旅游发展感知研究综述旅游地居民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待者,更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在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旅游地居民的态度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地居民的态度来自其对当地旅游发展影响的感知。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感知理论、旅游感知因素、旅游感知量表研究等方面。
站在原居民感知视角,结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找出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可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旅游;居民感知;综述一、前言旅游地居民通过提供土地、自然、社会、文化等资源,以及接待服务,以期获得相应的回报,获取相关的利益。
旅游地居民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待者,更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因此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往往成了区域旅游发展的“晴雨表”。
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及其差异,有助于探究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為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综述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旅游影响研究是国内外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外的居民旅游感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感知理论、旅游感知因素、旅游感知量表研究等方面。
(一)旅游地居民态度和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社会心理学范畴内,感知是指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从这个概念延伸而去,居民旅游感知是指旅游区居民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所感受到的旅游发展影响,诸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满足。
社会行为是交换过程的产物,而交换的目的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从此理论视角来看旅游影响,可知当旅游地居民意识到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收益将超过预期的损失时,他们就有可能更支持当地的旅游发展,反之则不然。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分析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他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从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绿色环保、亲近自然、寻找内心平静、农村生活体验、人文历史、美食文化、文化传承和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展开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分析。
文化体验城市居民生活在高楼大厦之间,大部分时间都与现代科技和商业活动打交道,对传统文化的接触渐渐减少。
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城市居民能够亲身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如民俗节庆、手工艺、农耕文化等,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休闲度假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感到压力倍增,对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加。
乡村旅游提供了远离城市喧嚣的机会,城市居民可以在乡村中放松身心,享受宁静与宜人的环境,彻底摆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居民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乡村旅游通常具有绿色环保的特质,如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景观、悠闲的农耕生活等,这符合城市居民追求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的心态。
亲近自然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人工建筑中,距离自然环境越来越远。
对大部分人而言,乡村旅游是亲近自然的最佳途径,城市居民可以在乡村中接触到鲜花绿草、清澈的溪流、广袤的田野以及各种野生动物,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寻找内心平静城市居民时常受到各种噪音和繁忙的生活困扰,内心常常感到不安和焦躁。
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远离纷扰的环境,使城市居民能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重新寻找自我。
农村生活体验在城市中长大的人常常怀念起儿时在农村的生活经历。
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城市居民重新体验农村生活的美好,参与农田劳作、品尝农家菜、了解乡村社区的发展等,使他们更加珍惜和关注农村的发展。
人文历史乡村地区往往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如古村落、古建筑、名人故居等。
城市居民对这些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乡村旅游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人文历史的机会,增加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
美食文化各地的乡村旅游通常都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如美味的农家餐、当地特色小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态度研究作者:周飞张军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0期
[摘要]余湾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是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村,是近远闻名的“柑桔之乡”。
通过对该地居民旅游态度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为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和作用持乐观积极态度,居民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对旅游发展产生的经济影响正面感知要明显强于负面,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持消极态度。
总体而言,余湾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的,其旅游态度正面影响感知比较强烈。
[关键词]乡村旅游;态度;居民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外学者从20世纪60年代对旅游地居民态度展开了相关研究。
从Doxey提出的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居民的态度会经历“欢迎”“冷淡”“恼怒”和“对抗”四个阶段即“愤怒理论”到Lankford和Howard的态度变量因子确定,研究案例多樣,研究方法日臻成熟。
我国学者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比国外要迟。
研究的起点主要是在旅游态度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上。
如陆林对皖南旅游区旅游地居民旅游发展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王宪礼在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开展旅游态度调查,分析了居民对旅游正负面影响的感知。
苏勤和林炳耀选择西递、周庄和九华山三个旅游地,对居民态度与行为进行了研究。
本文基于农家乐集聚区的典型个案分析,对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态度进行研究,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精准施策提供理论参考。
1 余湾居民旅游态度分析
1.1 研究对象概况
余湾村处于皖西南、皖豫赣三省交通的枢纽的安徽省安庆市北郊宜秀区杨桥镇,是安徽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村。
余湾村内风景优美,果业丰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余湾村紧邻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巨石山巨石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灵山石树景区(A级景区)。
近年来开展的天然垂钓、农家采摘、乡村小吃、,登山观光及乡村特色美食一条街等特色项目。
余湾村有2.5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1200多亩的农田种上了桔树,形成“柑桔之村”。
农家乐集聚模式的带动也使得当地的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当前对其开发受到资金、政策和物力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1.2 数据来源和分析
1.2.1 数据来源
通过对安庆余湾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分析数据。
问卷涵盖当地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及居民态度表现因素,采用李克特“五级态度量表”每个指标分别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
满意”“非常不满意”设置五个等级。
调查时间为2017年11-12月,一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6份,回收率88.3%,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96.2%。
1.2.2 调查对象特征
本次对安庆余湾的问卷调查采用了SPASS社会经济学统计软件对收回的102份问卷进行数理分析。
调查样本涵盖所有类型居民,样本具有随机性,基本保证了调查的实效性,研究的可行性。
调查显示(表1),男性所占比例为35%,而女性占65%。
居民年龄段分布主要集中在40-50岁,并且已经超过被调查人数的一半。
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得收入偏低,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仅有32.1%,这表明当地由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并且旅游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比重较低。
在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方面,受过初中及以上的居民仅有37.9%,过半的居民文化程度不足小学文化水平,当地居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整体受教育水平低。
1.3 居民旅游态度表现
1.3.1 社会文化态度
针对乡村旅游“提高了当地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使居民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等项目,居民普遍赞同,对于旅游的发展为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和作用,绝大多数的居民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的。
相对于正面的影响,居民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
就所调查的项目而言,有42.1%的居民并不认同旅游的发展使“居民更加注重利益化”,并且反对率略高于赞同率,有33.7%的人认为“当地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该项比例与反对率一致。
在看待社会文化对居民旅游态度的影响上也并不能确定当地负面社会文化影响会对本地旅游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
1.3.2 环境影响态度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调查显示:居民对旅游发展使得“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环境更加美观”赞同率分别是49.5%和56.9%,平均值分别是3.5054和3.6422。
另外,就其负面影响方面,有42.2%的人觉得会“土地的压力加大”和“环境污染加重”,均值分别是1.14.1和1.1192,均值分别是3.2212和3.4843。
有半数的居民认为旅游的发展反而会加重环境的污染,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产生的负面影响所持的态度较为敏感。
1.3.3 经济影响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80%的居民认同旅游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促进作用显著;对于其负面影响,则有72.7%的居民认为当地旅游业发展会造成“村民的贫富差距加大”,均值3.9571标准差是0.9216。
这说明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也是比较强烈的。
整体来看,有93.6%的当地居民“希望政府提供资金发展旅游业”,均值为4.6943标准差是0.5883,这表明当地居民普遍支持旅游业发展,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的经济影响正面感知要明显强于负面。
1.3.4 总体态度分析
超过九成的居民赞同“总体上旅游业的发展利大于弊”“政府应该对旅游业发展有所规
划”“支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余湾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的,其旅游态度的正面影响感知反应强烈。
居民对“对当前发展现状满意”赞同率只有40%,反对率23.1%,差距不太明显。
余湾居民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是支持的,但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居民对其发展现状并不满意,希望政府加大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扶持。
2 旅游地居民旅游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旅游地居民特征存在的固定差异以及居民个体融入旅游业的程度存在的差异,造成对旅游影响的态度感知和旅游业的感知产生差异。
余湾地区绝大多数男性居民外出务工,女性居民负责经营事务。
因此就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性别产生的影响,很显然对女性的影响要远远地大于对男性的影响。
在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方面,年龄差异导致感知差异较大。
就发展旅游对经济的正面影响的感知上,各年龄段基本都持赞同态度,尽管赞同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前景持积极态度的居多。
乡村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在大部分旅游正面影响感知上都要比利益非相关者强,在对旅游态度上表现出比后者更加积极。
3 发展与建议
3.1 提高女性从业者地位
余湾本地旅游发展经营以女性居民为主,尽管经过分析已经得出:旅游态度影响感知的差异受性别因素影响较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對女性依然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改善该地妇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鼓励当地妇女创业,并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力的支持和保障,减少创业妇女的压力,更好地投入到旅游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当地开创的“徽姑娘”品牌已经成为安徽省妇女创业扶持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示范点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
3.2 增强从业者工作信心
居民旅游态度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居民与旅游业的密切程度。
Lankford和Howard指出旅游地居民如果可以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能让他们感知到自己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他们就会积极地影响作为与乡村旅游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人群——利益相关者对旅游的态度,他们能够相对客观地分析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且对其发展做出理性的认知。
利益相关者作为发展经济重要的促成部分,他们的态度往往会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态势。
为此,应该重视发挥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模范带动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地位,增强他们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信心。
3.3 提升居民文化意识
旅游地居民的文化水平与其旅游态度影响感知存在较大相关性,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对于改善其旅游发展的正面态度变得尤为重要。
加强当地居民的文化教育,定期开展与经营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培训课程。
依靠临近大学资源的优势,拓宽宣传的渠道。
对当前余湾乡村旅游发展而言,需要提高农家乐的文化氛围,可通过加强对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继续挖掘和创新各种特色的传统的饮食菜单,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等.旅游学术思想流派[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02).
[2] 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04).
[3] 王宪礼.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旅游的社会影响分析[J].旅游学刊,1999(02).
[4] 苏勤,林炳耀.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J].地理研究,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