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word练习题
完整word六年级数学上册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完整word六年级数学上册折线统计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e00c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5.png)
完整word六年级数学上册折线统计图练
习题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Word文档,包含了六年级数学上册折线统计图练题。
1. 题目:折线图练
题目要求:根据下表中2019年每月的降雨量绘制折线图。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请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折线图,并在图表下方写出对图表的分析和解释。
2. 题目:比较折线图
题目要求:下面是每天早上8点到9点之间小明家测量的温度
数据,请根据数据绘制两天的温度变化折线图,并比较两天的温度
变化情况。
| 时间(小时) | 第1天温度(摄氏度) | 第2天温度(摄氏度)|
请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两天的温度变化折线图,并对比两天的温
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3. 题目:折线图预测
题目要求:根据下表中小明家每天早上8点的温度数据,预测
第6天的温度情况。
请绘制折线图,并在图表上标注第6天的预测
温度值。
| 时间(小时) | 第1天温度(摄氏度) | 第2天温度(摄氏度)| 第3天温度(摄氏度) | 第4天温度(摄氏度) | 第5天温度(摄
氏度) |
请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折线图,预测第6天的温度情况,并在图
表上标注第6天的预测温度值。
以上是一份完整的Word文档,包含了六年级数学上册折线统
计图练习题。
每个练习题都附带了具体要求和数据,可以按照要求
进行练习和作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a73c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b.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专项练习题1. 某地去年最后四个月的降水量如图,这个地方在这四个月里每月平均降水量()毫米.A .147B .98C .96D .862. 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在下面的信息中,适合用扇形统计图的是()A .六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B .芳芳6—12岁的身高变化C .大豆的营养成分3. 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4.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A .数量的多少B .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C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D .数据的分布情况5. 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具体消费额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总消费额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占总消费数额的百分比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是整数它不能化成百分数B .任何数都可以化成百分数C .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就是甲÷乙×100%7. 绘制饼图时,如果百分率的总和超过或不足100%时,通常会调整哪一个项目?()A .最大的项目B .最小的项目C .中间的项目D .不做调整8. 一个调查数据呈现在一个圆饼图*扇形图)里.下面哪一个条形图与这个圆饼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A .B .C .D .9. 李叔叔要给房间的四面墙壁涂上不同的颜色,但结果是至少有两面的颜色是一致的,颜料的颜色种数是()种.A .2B .3C .4D .510. 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统计图是()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单式折线统计图D .复式折线统计图11. 某校四年级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图所示,其中,参加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PT含练习 6.3.1 统计表和统计图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PT含练习 6.3.1 统计表和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1aa1b5cf866fb84ae55c8da9.png)
2050年世界各洲人口预测数量情况统计图
60
年月
50
40
30
20
10
0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
知识梳理
2.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表
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来表示1957
年~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比较合适。
1957~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统计图。
巩固练习
看图并回答问题。
我国某两个城市2012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8月 份呢?你有什么发现?
答: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19℃,8月 份相差2.6℃,我发现冬天温差大,夏天温差小。
巩固练习
为了组织球类比赛,学校调查了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
3.统计量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 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只有一个平均数。
(总体水平) 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① 移多补少
②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中位数 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据。
奇数个数据:直接找“最中间”的一个数。 (一般水平) 偶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1450×(1-34%-38%)=406(人)
406×5.4=2192.4(元) 答:高年级捐款2192.4元。
巩固练习
2020年我国遭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巨大灾难,全国 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图(1)是根 据某市某小学“献爱心,抗新冠”自愿捐款活动中学生 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统计图,图(2)是该小学学生人数 比例分布图,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 (2)该校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图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图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815783b0717fd5360cdca7.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图及答案
一、填空
1.我们学习的统计方法是指:搜集()。
()整理,制作(),绘制()。
2.常见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3.要表示数量的多少需要画()统计图,要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需要画()统计图,要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需要画()统计图。
二、前进汽车厂去年1~6月汽车产量如下图:
算一算:
1.平均每月制造汽车多少辆?
2.六月份制造的汽车比一月份增长白分之几?
三、育才小学五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四、育红小学1997年植树情况统计图如下:
根据上图解答下面的问题:
1.植树最多的与最小的年级相差多少棵?
2.六年级植树棵数占全校植树总数的百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数据分类统计表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1.(400+415+439+450+470+502)÷6=2676÷6=446(辆)
2.(502-400)÷400=25.5%
三、
四、1.645-200=445(棵)
2.500÷(200+305+400+450+645+500)=20%。
六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试题
![六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4627c40912a21615792919.png)
六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试题1.(2011•中山市)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cm,宽40cm,水箱上部安装了一个进水管A,底部安装了一个放水管B.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接着打开B管,下边折线统计图表示水箱中水位的变化情况.(1)分钟后两管同时打开,这时水深 cm.(2)A管每分钟进水立方厘米,B管每分钟放水立方厘米.(3)A,B两管的内径相同,A管的进水速度是3米/秒,B管的放水速度是米/秒.【答案】(1)10,40;(2)6000,4000;(3)2【解析】(1)观察统计图知道,10分钟后两管同时打开,这时水深是30厘米;(2)前10分钟进水的水位深是30厘米,明显B管没有开,由此算出A管每分钟的进水的水位高度;A和B同时开放(20﹣10)分钟内进水的水位高度的变化是(40﹣30)厘米,由此得出B 管每分钟放水的水位高度是1厘米,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A管每分钟进水的体积与B管每分钟放水的体积;(3)A和B同时开放,(20﹣10)分钟内进水的水位高度的变化是(40﹣30)厘米,所以每分钟进水的高度是(40﹣30)÷(20﹣10)厘米,此时A管的进水速度是3米/秒,所以B水管的放水速度即可求出.解答:解:(1)从统计图知道,10分钟后两管同时打开,这时水深是40厘米;(2)50×40×(30÷10),=2000×3,=6000(立方厘米);50×40×[(30÷10)﹣(40﹣30)÷(20﹣10)],=2000×[3﹣1],=4000(立方厘米);(3)3﹣1=2(米/秒);故答案为:10,30;6000,4000;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看懂统计图,并能根据要求的问题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2010•扬州)学校食堂有一个底面直径是60厘米,高80厘米的圆柱形水箱,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两管同开,下面折线图表示进水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A管开放多少分钟后,B管开始与A管同时进水?(2)A管12分钟进水多少升?(3)A、B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多少升?【答案】(1)A管开放15分钟后,B管开始与A管同时进水(2)A管12分钟进水67.824升(3)A、B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8.478升【解析】(1)折线与横轴的角度变大时说明B进水管打开了;(2)先求出水深,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此时水的体积;(3)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水管的每分钟共进水多少厘米,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此时水的体积.解答:解:(1)15分钟时折线与横轴的角度变大,此时打开了B进水管.答:A管开放15分钟后,B管开始与A管同时进水.(2)12分钟时水深为:10÷5×12=24(厘米)此时水的体积为:3.14××24=3.14×900×24=67824(立方厘米)=67.824(升);答:A管12分钟进水67.824升.(3)同时开1分钟的进水深度为:(60﹣30)÷(25﹣15)=30÷10=3(厘米)此时水的体积为:3.14××3=3.14×900×3=8478(立方厘米)=8.478(升)答:A、B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8.478升.点评:先读图找出所需的数量再计算.3.下图表示王老师周末去公园游玩的行程情况,请问:王老师在整个旅程中共走了多少千米?()A.9千米B.20千米C.40千米D.43千米【答案】C【解析】由题干分析可得,王老师公园游玩的总时间为:17﹣8=9(小时),其中前3小时行走15千米,停留1小时后,又行走5千米,停留2小时后,返回家时用2小时行走20千米,由此路线分析即可选择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15+5)×2=20×2=40(千米);所以王老师共走了40千米.故选:C.点评: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折线示意图中所描述的行走路程和停留的时间.4.(2010•武陵区)某地2006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如图:看图回答:(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2)月份到月份气温上升最快,月平均气温上升了℃.(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一年来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总趋势.【答案】八,一,三,四,7【解析】认真观察分析折线统计图,问题得到解决.解答:解:(1)八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高,一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最低;(2)三月份到四月份气温上升最快,月平均气温上升了7摄氏度;(3)从图中看出,一至八月份气温呈上升趋势,从八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故答案为:八,一,三,四,7.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描述一年来月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5.(2014•东台市)小杰在做一壶冷水加热的实验时,记录了水温变化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图(如图).根据统计图填空.(1)给水加热前,水的温度是℃.(2)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分钟,从90℃上升到100℃用了分钟.(3)如果继续加热5分钟,水温大约是℃.【答案】26;6;5;100【解析】(1)观察此统计图,横轴表示的是加热的时间,纵轴表示的是温度,在时间为0时对应的温度是26摄氏度,由此得出未加热时水温是26摄氏度;(2)90度对应的时间是6分,故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6分钟.100℃对应的时间是11分,11﹣6=5(分).(3)当水沸腾了以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发生变化.还是100℃.解答:解:(1)给水加热前,水的温度是26℃.(2)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6分钟;从90℃上升到100℃用了 5分钟.(3)如果继续加热5分钟,水温大约是 100℃.故答案为26;6;5;1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6.要清楚地表示某个病人一周体温变化的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要清楚地表示某个病人一周体温变化的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7.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8.小丽驱车出外兜风,途中突然有一只猫冲在车前,她用力剎车才没撞到它.小丽受惊后决定开车回家.以下的折线图是小丽行车的速度记录.(1)小丽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千米/时.(2)小丽在什么时间为躲避那只猫而踏剎车?(3)笑笑仔细研究了上图的数据后对淘气说:小丽受惊后回家的路程变短了.淘气百思不得其解,她是否错了?请说明理由.【答案】60;9:06;没有错【解析】(1)该折线图的横轴表示行驶的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此折线最高的地方对应的速度60千米/时就是小丽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2)由图可知:小丽在9:06车速迅速变慢,说明小丽在9:06为躲避那只猫而踏剎车;(3)依据s=vt,利用平均速度可以求出小丽来程和回程的路程,可知小丽回程的路线比她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此意外事件的路线距离短,因此她没有错,据此解决.解:(1)由图可知,小丽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60千米/时;(2)小丽在9:06为躲避那只猫而踏剎车;(3)去时所走路程是:6×+36×+60×=0.1+0.6+4=4.7(千米);回来时所走路程:24×+36×+18×=0.8+1.8+0.3=2.9(千米);所以回家的路程变短了,她没有错.故答案为:60.【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表示一周天气的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表示一周天气的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0.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答题。
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折线统计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7ebd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a.png)
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在统计学中,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通过折线统计图,人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数据的走向,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读数据。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本文将介绍一些练习题,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解答。
练习题1:某公园每周游客数量统计如下,请绘制该公园4个月内游客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并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月份游客数量(单位:万人)1月 32月 43月 54月 65月 76月 8解答:首先,根据给定数据绘制坐标轴。
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游客数量。
确定坐标轴的刻度和范围,以保证数据能够完整地展示在图表中。
接下来,将每个月份对应的游客数量用点标出,并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图。
确保线条平滑,方便读者理解和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
根据给定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折线统计图。
(插入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回答以下问题:1. 4个月中,游客数量最多的是哪个月?答:6月,游客数量达到了8万人。
2. 游客数量增长最快的是哪个月?答:从1月到2月,游客数量增长了1万人。
3. 整个4个月中,游客数量呈现怎样的趋势?答:游客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练习题2:某班级10名学生过去5个月的数学成绩如下,请绘制每个学生数学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并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学生月份数学成绩(单位:分)A 1月 80A 2月 85A 3月 90A 4月 88A 5月 92B 1月 75B 2月 77B 3月 80B 4月 82B 5月 85... (依次列出其他学生的成绩)解答:首先,根据给定数据绘制坐标轴。
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数学成绩。
确定坐标轴的刻度和范围,以保证数据能够完整地展示在图表中。
接下来,将每个学生每个月份的数学成绩用点标出,并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图。
确保线条平滑,方便读者理解和比较各个学生的成绩变化。
根据给定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折线统计图。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达标测试练习题(无超纲)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达标测试练习题(无超纲)](https://img.taocdn.com/s3/m/c3c840c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c.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达标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根据下列统计图,可知该超市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和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不能确定2、李老师对本班5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下表,则本班B型血的人数是()A.20人B.15人 C.10人D.5人3、为了解某市七年级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从该市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100名七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该市七年级学生是总体C.该市每位七年级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4、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A.为了了解新型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抽样调查B.为了了解某河流的水质情况,选择普查C.为了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普查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抽样调查5、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A.对投影仪使用寿命的调查B.对我市市民知晓“一盔一带”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C.对我市中学生观看电影《中国医生》情况的调查D.对我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各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6、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全国中学生的体重B.调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零部件C.调查某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D.调查某种品牌电器的使用寿命7、调查下列问题时,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B.了解我市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C.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D.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8、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今天班上有几名同学打扫教室B.某品牌的大米在市场上的占有率C.某款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D.春节晚会的收视率9、某校为了解全校1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2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1000多学生的视力的全体是总体;②每名学生是个体;③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10、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九年级的800名学生中随机抽查20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00名学生是总体B.200名学生是个体C.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200是样本容量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了解居民对慈善法的知晓情况,某街道办从辖区居民中随机选取了900名居民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和表:根据以上信息求得“非常清楚”所占扇形的百分比为__%.2、已知某校学生来自A、B、C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的学生人数比是1:3:2,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则代表A地区的扇形圆心角是 _____.3、某校七年级二班在订购本班的班服前,按身高型号进行登记,对女生的记录中,身高150cm以下记为S号,150~160cm记为M号,160~170cm记为L号.170cm以上记为XL号.若绘制成统计图描述这些数据,合适的统计图是_____(填“条形”、“折线”、“扇形”中的一个)统计图.4、已知某校学生来自A、B、C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的学生人数比是1:3:2,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则代表A地区的扇形圆心角是 _____.5、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做题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则做对的题数大于等于9道的学生有______人.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中学六年级共有学生20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如图所示(每人只参加一项).(1)参加科技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2)参加美术小组的比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多多少人?2、为了了解长春市冬季的天气变化情况,热爱气象观察的小明记录了2021年11月份30天的天气情况,具体信息如下:请你帮助小明同学把以上数据整理成统计图表.2021年11月份长春市最低气温统计表(1)补全条形统计图;(2)2021年11月份长春市最低气温统计表中a=;b=;m=.3、上海迪士尼乐园调查了部分游客前往乐园的交通方式,并绘制了如下统计图.已知选择“自驾”方式的人数是调查总人数的415,选择“其它”方式的人数是选择“自驾”人数的58,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多少人?(2)选择“公交”方式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几分之几?4、某中学为了了解学生“大课间操”的活动情况,在七、八、九年级学生中,分别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对“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一项).调查结果的部分数据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其中八年级学生最喜欢排球的人数为12人.七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表请根据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七年级学生“最喜欢踢键子”的学生人数m ________.(3)补全九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图.(4)求出所有“最喜欢跳绳”的学生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比.5、为落实我校“着眼终身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组织开设了书法、健美操、乒乓球和朗诵四个社团活动,每个学生选择一项活动参加.为了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学校在所有七八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______;(1)抽取的学生有______人,n=______,=(2)请列式求样本中朗诵的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我校有学生2400人.请估计参加乒乓球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分析】先分别求出该超市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和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即可求解.【详解】⨯=万元,解:根据题意得: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为6030%18⨯=万元,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为9020%18∴该超市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和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相等.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明确题意,准确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分析】用B型血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乘以总人数50即可求解【详解】B型血的人数:5030%15⨯=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统计表求某项的值,读懂统计表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解:A.这100名七年级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市七年级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是总体,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市每位七年级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是个体,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样本容量是100,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4、B【解析】【分析】根据调查的不同目的来选择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再判断四个选项即可.【详解】解:A选项,C选项,D选项选择调查方式合理,故A选项,C选项,D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为了了解某河流的水质情况,选择普查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选择抽样调查更加节约,且和普查的结果相差不大,故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5、D【解析】【分析】普查是对总体中每个对象的调查,对各个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即可.【详解】A. 对投影仪使用寿命的调查,只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A不合题意;B. 对我市市民知晓“一盔一带”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B不合题意;C. 对我市中学生观看电影《中国医生》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C不合题意;D. 对我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各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适合普查,载人飞船发射前各零部件质量检查是安全的要求,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普查与抽样调查,掌握普查是对总体的全貌调查,抽样调查是对总体中一部分个体的调查,熟悉它们的区别是解题关键.6、B【解析】【分析】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选用普查)求解即可得.【详解】解:A、调查全国中学生的体重,适合采用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B、调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零部件,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符合题意;C、调查某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D、调查某种品牌电器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适用范围,理解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适用范围是解题关键.7、D【解析】【分析】根据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查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普查,对各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A不合题意;B. 了解我市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B不合题意;C. 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C不合题意;D.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对每个重要部件要一一检查才能使飞船安全,适合普查,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普查与抽样调查的识别,熟练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是解题关键.8、A【解析】【分析】由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今天班上有几名同学打扫教室,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符合题意;B.某品牌的大米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某款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D【解析】【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这1000多学生的视力的全体是总体,故①正确;每名学生的视力是个体;故②错误;2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③错误;样本容量是200,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抽样调查相关的概念,总体: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根据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个体,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2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样本容量是200,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二、填空题1、30【解析】【分析】由“清楚”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可得其占总体的百分比,再根据各项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答案.【详解】解:∵“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90360×100%=25%,∴“非常清楚”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为1﹣(30%+15%+25%)=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掌握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是解题的关键.2、60【解析】【分析】根据三个地区的学生人数比求出扇形图上三个地区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的比,进而可求出A地区的扇形圆心角.【详解】解:∵A、B、C三个地区的学生人数比是1:3:2.∴A、B、C三个地区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的比是1:3:2.∴A地区的扇形圆心角为136060132︒⨯=︒++.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解题关键.3、条形【解析】【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详解】解:为了清晰显示四种型号衣服的具体数量,应选用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选择,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4、60︒【解析】【分析】根据三个地区的学生人数比求出扇形图上三个地区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的比,进而可求出A地区的扇形圆心角.【详解】解:∵A、B、C三个地区的学生人数比是1:3:2.∴A、B、C三个地区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的比是1:3:2.∴A地区的扇形圆心角为136060132︒⨯=︒++.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解题关键.5、26【解析】【分析】根据图表可直接得出做对的题数大于等于9道的学生有26人.【详解】解:根据图表得,做对的题数大于等于9道的学生有18826+=人,故答案为:26.【点睛】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三、解答题1、 (1)参加科技小组的学生有70人;(2)参加美术小组的比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多10人.【解析】【分析】(1)根据“科技小组”所占的百分比,根据频率=频数÷总数即可求出科技小组的人数;(2)求出参加美术小组的比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多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1)解:参加科技小组的学生有200×35%=70(人),答:参加科技小组的学生有70人;(2)解:参加体育小组所占的百分比为1-35%-25%-20%=20%,参加美术小组的比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多的人数为200×(25%-20%)=10(人),答:参加美术小组的比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多10人.【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掌握频率=频数 总数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 (1)见解析(2)9、6、0.2【解析】【分析】(1)由已知数据知,晴天的有6天,多云的有18天,阴的有5天,小雪的有1天,据此补全图形即可;(2)由已知数据知,大于等于-10℃小于-5℃的天数a=9,-10℃以下的天数b=6,其对应频率m=6÷30=0.2.(1)由已知数据知,晴天的有6天,多云的有18天,阴的有5天,小雪的有1天,补全图形如下:(2)由已知数据知,大于等于-10℃小于-5℃的天数a=9,-10℃以下的天数b=6,其对应频率m=6÷30=0.2,故答案为:9、6、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3、 (1)120;(2)17 30【解析】【分析】(1)用自驾的人数除以所占百分数计算即可;(2)先计算出乘公交的人数=总人数-自驾人数-其它人数,后计算即可.(1)∵ “自驾”方式的人数是32人,且是调查总人数的4 15,∴总人数为:32÷415=120(人).(2)∵选择“其它”方式的人数是选择“自驾”人数的58,“自驾”方式的人数是32人,∴选择“其它”方式的人数是32×58=20(人)∴选择公交的人数是:120-32-20=68(人),∴选择“公交”方式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6817 12030=.【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整体,正确获取解题信息是解题的关键.4、(1)150人;(2)14;(3)作图见解析;(4)22%【解析】【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性质,得八年级喜欢排球的学生比例,结合八年级学生最喜欢排球的人数计算,即可得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数,结合题意,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1)的结论,得七年级抽取的学生数为50人,根据题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1)的结论,得九年级抽取的学生数为50人,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性质补全,即可得到答案;(4)首先计算得抽取的七、八、九年级学生中喜欢跳绳的人数,根据用样品评估总体的形式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根据题意,八年级喜欢排球的学生比例为:120%10%30%16%24%----=∵八年级学生最喜欢排球的人数为12人∴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数为:1250 24%=人∵在七、八、九年级学生中,分别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对“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抽取的学生人数为:503150⨯=人(2)根据(1)的结论,得七年级抽取的学生数为50人七年级学生“最喜欢踢键子”的学生人数为:508715614----=人∴14m故答案为:14;(3)根据(1)的结论,得九年级抽取的学生数为50人∴九年级学生最喜欢跳绳的人数为50101213510----=人九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图如下:(4)抽取的七、八、九年级学生中,喜欢跳绳的人数为:155016%101581033+⨯+=++=人∴所有“最喜欢跳绳”的学生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比为:33100%22% 150⨯=.【点睛】本题考查了调查统计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品评估总体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5、 (1)200,54,25(2)40人,图见解析(3)960人【解析】【分析】(1)由参加乒乓球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抽取的总人数,用360°乘以参加健美操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n ,根据参加书法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和抽取的总人数求出参加书法社团活动的学生所占比例可得a 的值;(2)先根据参加四个社团活动的学生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据此求出参加朗诵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参加乒乓球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对应的百分比可得答案.(1)解:抽取的学生有80÷40%=200(人),3036054200︒︒⨯=,∴n =54, 50100%25%200⨯=,∴a =25, 故答案为:200,54,25;(2)参加朗诵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为200-(50+30+80)=4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3)估计参加乒乓球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为2400×40%=960(人).答:估计参加书法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为960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章_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章_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https://img.taocdn.com/s3/m/59f8f86451e79b896902268e.png)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章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一、细心思考,认真填写.(12分)1. 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统计图,________统计图,________统计图三种。
2. 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________.3. 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________同________之间的关系,________统计图可以清楚看出事物的变化趋势。
4. 李庄农民在2008年的全年总收入中。
农业收入占60%,副业收入占30%,其他收入占10%.在绘制扇形统计图时,表示农业收入的扇形圆心角应是________度,表示其他收入的扇形圆心角应是________度。
5. 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长的条形表示80人,那么l20人要用________厘米的条形表示。
6. 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________.二、请你当法官.(同意的打“√”,不同意的打“×”)(8分)同学们在对六(2)班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情况统计图进行讨论,发表了以下几种意见。
(1)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
________(2)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与参加写作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
________(3)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
________(4)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不一定最少。
________.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一组数据:l2、12、12、13、16、18、21、23;“12”是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气象员记录一天的气温变化常选用________统计图;而果园里用来表示梨子、苹果、橘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时,一般选用________统计图;工厂选用________统计图来表示各车间工人人数的多少。
A.条形B.扇形C.折线。
为了能清晰地显示一种酸奶中各成分的含量,应选用()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b6ade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b.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统计与可能性(一)【学习内容】统计图表(课本109、110页)【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加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特点的理解。
2、能正确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这三种统计图表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为了解全班同学血型情况,可以制作()统计图,为了统计全校喜欢各项体育活动的人数,可以制作()统计图。
二、课堂练习六年级同学爱吃的食物的人数统计图1.看图回答问题。
(1)统计图纵轴表示________.(2)从整体上看两个班中学生喜欢吃__________的人数最多。
(3)二班中喜欢吃蔬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______%;(4)一班中喜欢吃肉禽类的人数是喜欢吃蔬菜的_________倍。
(5)两个班中喜欢吃蔬菜的同学人数是爱吃虾类人数_____%。
(6)你有什么建议?2.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
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的成绩提高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的反思时间少一些,少()%。
(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4)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就求出他最后三次自测的平均成绩。
3、六(2)班同学的血型情况如右图。
(1)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2)该班有50人,各种血型各有多少人?三、当堂检测1、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午9时的温度是()。
(2)这一天的最低温度大约是(),是()时达到的。
(3)这一天的温差是(),从最低温到最高温经过了()小时。
(4)图中的A点表示(),B点表示()。
(5)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至少写两条)2、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下图是我国地形分布情况。
六年级毕业复习统计专项习题(三)
![六年级毕业复习统计专项习题(三)](https://img.taocdn.com/s3/m/aab8cbd503d8ce2f0166230d.png)
统计图表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常用统计形式有()和()。
2、一般情况下,数据整理时较常用的方法是画()字。
3、条形统计图用()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上的()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4、能清楚地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的统计图是(),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是()。
二、1年级合计一二三四五六人数280 265 220 180六年级的人数和合计数,填在表格里。
2、下表是某糖厂今年第二季度产量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1)在括号里填出每个月的产量。
(2)第二季度平均月产糖()吨。
(3)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增产()吨。
(4)六月份比四月份增产()%,五月份产量占全季度的()%。
3、下图表示的是某人骑自行车所走的路程和花费的时间。
(1)他一共骑了()千米,旅途的最后半小时他骑了()千米。
(2)他在途中停留了()小时,因为图中()。
4、下面是一辆110巡逻车某一天上午8时到11时30分的行程情况,请看图回答问题。
(1)这天上午这辆110巡逻车共行驶了()千米路程,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
(2)有一段时间这辆车停在那里,这段时间是()到()。
(3)这天上午他们车速最快的一段时间是()。
(4)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5、李刚、王芳、小亮和昊昊四个人某一天上学的情景是这样的:(1)李刚家的不远处有一个农贸市场,他离家走了一段路以后就进入农贸市场,由于人多,走得比较慢,走出农贸市场后,他加快速度,一直走到学校。
(2)王芳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这天爸爸顺路带了王芳一段路,然后她自己步行到学校。
(3)小亮这天最有趣,他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以后才发现忘记带美术课要用的材料了,于是他赶紧回家,拿了材料以后就一路跑步赶到了学校。
(4)昊昊这天和往常一样,出门后走一段路到汽车站,然后坐公交车到学校。
下面的四幅图中,你认为分别描述的是哪一位同学上学的情况?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1折线统计图练习卷(基础+拔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1折线统计图练习卷(基础+拔高)](https://img.taocdn.com/s3/m/2ca0da2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5a.png)
第1页,总10页○…………外…………○…………装…………○…………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内…………○…………装…………○…………订………绝密·启用前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1折线统计图练习卷(基础+拔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1.统计。
(1)甲地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月份。
(2)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________月份,相差________℃。
(3)你认为________的四季更分明些。
(填“甲地”或“乙地”) 2.下图是某市五金一厂、二厂2019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1)这是一幅复式________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值增长较快的是________厂。
第2页,总10页…………○…………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装…………○…………订…………○…………线……(2)五金一厂平均每季度的产值是________万元,五金二厂平均每季度的产值是________万元。
(3)五金一厂平均每月的产值是________万元,五金二厂平均每月的产值是________万元。
3.下图是甲、乙两个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1)甲、乙两个停车场都是________车停放的最少,________车停放的最多。
(2)两个停车场停放大客车共有________辆。
(3)甲停车场停车________辆,乙停车场停车________辆。
4.根据统计图所给的信息填空。
(1)这天教室里从__时到__时温度上升最快。
(2)这天在6时至17时之间,教室里温度高于14℃的时间是__小时。
第3页,总10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5.下面是某市两个纺织厂各类人员统计图。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精选练习题整理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精选练习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14a0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b.png)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精选练习题一、选择题。
1.李阳记录了本学期历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准备分析自己成绩的变化情况,制成( )比较合适.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统计表2.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A.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3.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视力低于1.0的学生人数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下面符合条件的折线统计图是()。
A.B.C.D.4.下图是甲、乙两人本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图,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乙的成绩提高得比甲快B.甲的平均成绩低于乙的平均成绩C.乙的平均成绩低于甲的平均成绩D.甲、乙两人的成绩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5.下图是林华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情况统计图。
跳绳过程中,林华的成绩提高最快的是()。
A.第5天至第10天B.第10天至第15天C.第20天至第25天 D.第25天至第30天6.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王朋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C.某地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7.早春,明明由于不注意穿衣得了感冒,高烧不下,住院期间医生为他做了6小时一次的体温检测,3天后治愈出院,根据你学到的知识,看下面3个图,()个是明明在院治疗期间的体温监测图。
A. B.C.8.跳绳比赛选拔赛时,体育老师将近5次的甲乙两人的测试成绩制成下列统计图,根据数据,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C.第五次测试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好。
9.下图是北京某一天的气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24°CB.这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16°CC.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10.马丽同学将某地2016年6月~10月的月降水量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时间范围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2021年整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48bfc3192e45361166f554.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甲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的飞行时间比甲飞机短( )。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2024年数学统计图表解读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2024年数学统计图表解读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下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4254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d.png)
2024年数学统计图表解读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下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A. 扇形图B. 折线图C. 条形图D. 散点图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3. 某班级学生体重数据的众数是40千克,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可能是多少?()A. 35千克B. 40千克C. 45千克D. 50千克A. 扇形图B. 折线图C. 条形图D. 饼图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A. 扇形图B. 折线图C. 条形图D. 散点图A. 折线图B. 条形图C. 扇形图D. 饼图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A. 扇形图B. 折线图C. 条形图D. 散点图A. 扇形图B. 折线图C. 条形图D. 饼图二、判断题:1.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 扇形图可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例。
()3. 折线图适合表示一段时间内数据的变化趋势。
()4. 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
()5. 条形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例。
()6. 散点图适合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7. 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
()8. 饼图可以表示各班级学生人数的分布情况。
()9.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
()10.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描述数据时,可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三、计算题:1. 某班级10名学生的体重(单位:kg)如下:45, 48, 50, 52, 45, 48, 50, 52, 45, 48。
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 某班级5名学生的身高(单位:cm)如下:160, 165, 162, 158, 163。
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某商品一周内每天的销售量(单位:件)如下:30, 35, 40, 35, 40, 45, 50。
求这组数据的众数。
4. 某班级6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如下:85, 90, 88, 92, 87, 89。
求这组数据的方差。
5. 某班级7名学生的年龄如下:12, 12, 13, 12, 13, 12, 14。
2024年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图表基础练习题2(含答案)
![2024年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图表基础练习题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c94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1.png)
2024年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图表基础练习题2(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饼图2. 在条形统计图中,每个小格表示的数量是()A. 1B. 10C. 100D. 10003. 下列哪个统计图适合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饼图4. 下列哪个统计图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饼图5. 小明想了解班级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应该使用哪种统计图?()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饼图6. 下列哪个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饼图7. 在统计班级同学身高时,下列哪个单位最合适?()A. 米B. 厘米C. 分米D. 毫米8. 下列哪个统计图可以表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比较?()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饼图9. 统计一个班级学生的年龄分布,应该使用哪种统计图?()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饼图10. 在条形统计图中,如果每个小格表示5,那么表示20的条形应该画多长?()A. 1个小格B. 2个小格C. 4个小格D. 5个小格二、判断题:1. 扇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3. 条形统计图适合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4. 饼图可以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5. 在统计图上,每个小格表示的数量都相同。
()6. 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时,可以使用扇形统计图。
()7.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8. 在统计身高时,使用毫米作为单位最合适。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精品]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5233ce34afe04a1b071de7a.png)
复式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
1.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
(3)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
3.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 )千米/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 )千米。
时间3:403:203:002:402:002:20010
2030乙车
甲车(距离: 千米)2003年10月_____实际产量-----计划产量(单位:万吨)2002年
2001年2000年1999年20181614121086420
4.上面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2002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5. 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2)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3)全年实际收入( )万元。
(4)年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
(5)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除不尽的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年 份产量 (万吨)项目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实际产量计划产量合计
2002年2001年2000年1999年_______________统计表月份____收入----支出万元1211109876543210102030405060708090100。
六年级下册-统计练习题及答案-1.0-人教(2014秋)
![六年级下册-统计练习题及答案-1.0-人教(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c1c7e600a98271fe900ef933.png)
最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最喜欢《大风车》人数的______%,如果有30人最喜欢《焦点访谈》,那么,最喜欢《大风车》的有_______人.
答案、
38;50
解析、
(1)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其中最喜欢《大风车》的占25%,最喜欢《焦点访谈》的占15%,最喜欢《新闻联播》占总人数的22%;求出以上三种共占百分之几;剩下的是最喜欢《走进科学》的人,用减法求出.
(1)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的?
(2)说说水仙花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3)你有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吗?
答案、
(1)小明是第8天开始看到芽,第4天开始看到根的;
(2)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水仙花芽和根的生长的越快;
(3)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
解析、
(1)芽和根的长度开始不是零时才可以看到.(2)两条折线都是上升趋势的,所以水仙花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为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水仙花芽和根的生长的越快.(3)类似的实验有很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即可.
(1)两人的第_____次成绩相差最小,第_____次成绩相差最大.
(2)小华同学第______次成绩与前一次相比上升最快.
(3)请你根据统计图,用简短的话,分别评价一下小华和小明的数学学习情况.
答案、
(1)六,四;(2)五;(3)小明的成绩稳步上升,比较稳定;小华的成绩不稳定,起伏比较大.
解析、
(1)根据统计图信息,两条统计图中虚线与实线的距离小的差距小,距离大的差距大;(2)线的上升的倾斜度大的上升幅度就大;(3)根据折线走势进行分析.
(2)总支出就是单位“1”,先根据小红半年支出买书的钱数和所占百分比用除法求出总支出,再用乘法可以算出各项的支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b2c1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7d.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第1、2题每题1分,第8题5分,其余各题每题3分,共28分)1.李叔叔参加一项全程是40km的山地自行车赛。
如图显示了不同时间他骑行的路程。
他骑行最后10km用了()分钟。
2.反映黔西市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最好选择( )统计图。
3.看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跑完400米张伟用了( )秒,王浩用了( )秒。
(2)第40秒时,张伟比王浩多跑了( )米。
(3)第( )秒时,王浩追上了张伟。
4.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出发开往B城,路程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A、B两城相距( )千米,到达B城,甲车用了( )小时,乙车用了( )小时。
(2)前3小时,甲车行驶了( )千米,乙车行驶了( )千米。
(3)前300千米( )行驶得快一些,后200千米( )行驶得快一些。
5.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情况。
6.下面是周阳(男)和赵娟(女)6到12岁的身高统计图。
请看图回答:(1)( )岁时,他们两人一样高。
(2)9岁时,周阳比赵娟高( )厘米。
(3)从10岁到12岁,( )的身高增长快。
7.看图回答问题。
双休日期间,明明和爸爸开车去动物园,在去的路上,明明画出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图:(1)汽车行驶了( )分钟,它的最大速度是( )千米/小时。
(2)汽车在“( )分到( )分”和“( )分到( )分”的时间是保持匀速行驶,速度是( )千米/小时。
(3)出发后8分钟到10分钟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8.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1)护士每隔()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3)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最低是()℃。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
(5)他的体温在()月()日()时到()月()日()时下降得最快;()月()日()时至()月()日()时比较稳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f0f42158f5f61fb6366605.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题1.如图是小明某天从家出发到山区的行车情况统计图。
(1)小明共行驶了______千米。
(2)小明出发后,经过______小时到达了目的地,途中休息了______小时。
(3)不算休息时间,小明平均每小时行驶______千米。
2.如图是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情况统计图。
(1)甲飞机共飞行了______秒,乙飞机共飞行了______秒。
(2)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______米,乙飞机的高度是______米。
第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如图是某商场2016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说法不符合图意的是()。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B.10月份利润最多,是48万元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2)小明根据邻居家的故事写了一首诗:“儿子学成今日返,老父早早到车站。
儿子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
”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与儿子离家的距离,用横轴x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的图象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吻合的是()。
A B C D(3)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能看出数量的多少B.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C.折线较多,很美观D.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方便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4.下表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1-6月销售情况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甲的销量/箱20 25 35 40 50 55乙的销量/箱15 18 20 16 12 10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个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5.老虎和兔子进行9千米越野赛跑,老虎的比赛方案:先以12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的前31路程,再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的第二个31路程,最后以6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路程;兔子的比赛方案:先以9千米/时的速度跑完一半的路程,接下来休息20分钟,然后以18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客车 小汽车 载重车 摩托车 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1.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某路口5分钟里各种机动车辆通行情况如下:
小汽车:65辆; 大客车:44辆; 载重车:25辆; 摩托车:13辆。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制作统计表:
(2)完成统计图:
(3)看图回答问题:
A 、图中每格代表( )辆车;
B 、小汽车辆数是摩托车辆数的( )倍;
C 、从上面的表格和统计图你发现:
D 、计算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辆机动车?(得数保留整数)
2.某班学生的体重如下表:
2 27 10 22 18 35 26 27
3 3
4 11 33 19 27 27 34
4 29 12 28 20 31 28 32
5 30 13 30 21 29 29 25
6 41 14 26 22 24 30 30
7 26 15 28 23 28 31 34
8 34 16 30 24 30 32 27
(2)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先把数据分成四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体重(千克)
人数
3.下面是王强同学收集的2010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2010年2 — 15 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厂甸庙会
……龙潭湖庙会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 l )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 2 )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 3 )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 4 )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