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是有关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的详细介绍:一、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他们迁移到城市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在此阶段,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足。
2.第二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的速度逐渐加快。
在这一阶段,城市的人口增长迅速,城市面积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也变得更加迫切。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
3.第三阶段:城市规模达到饱和状态。
在这个阶段,城市的人口增长逐渐趋于稳定,城市的面积也不再扩大。
城市化的重点转向优化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人口聚集在城市。
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
人口聚集在城市,有利于集中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城市功能多样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功能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生产和居住功能,逐渐增加了商业、金融、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城市的多样化功能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迁入城市。
3.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临的市场规模更大,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城市更容易吸引和集聚人才,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市政设施等不断优化。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改善了城市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5.城市社会面貌多样化。
城市化使得城市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多样。
城市化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交方式。
城市中的社会群体多元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一、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过程:1.农业城市化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口主要以农业为生,农村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地。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农村逐渐发展成为农业城市。
2.工业城市化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进行工业生产,城市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工业的集聚和城市的工业化进程。
3.现代城市化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城市化进入现代阶段。
现代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功能复杂化。
现代城市化是以经济为重点,兼顾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城市化的特点:1.人口集聚: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
这是城市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口集聚可以带来人口规模经济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人口集聚也带来了城市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不足、环境污染等。
2.资源集中: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成为各种资源的中心,吸引着各种资源的流动。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集中在城市,形成城市资源聚集效应。
这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
3.功能多样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城市不仅承担了经济功能,还承担了政治、文化、教育、科研、医疗等多种功能。
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增加了城市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压力。
4.文化多元化:城市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方。
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口相互融合,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这使得城市成为文化的熔炉,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5.制度变革:城市化对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城市化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
本文将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人口的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1.2 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2.1 初期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但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1.2.2 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1.2.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城市化水平达到或接近饱和。
在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市发展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城市化水平、速度和模式都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贫民窟问题、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2.1 城市化速度快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快。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例如,中国城市化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在高位。
2.2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70%。
2.3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经济问题。
如贫民窟问题、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ppt课件
发展趋势 至停滞;部分出现逆
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加快, 少数大城市迅速膨 胀,城市问题凸显。
三 2.城、市城化表市不现化同阶特段点成的因判读 图解
城市 乡村→城市 城市拉力、
化
乡村推力
郊区 城市
化
市区→郊区
市区人口 激增,地 价上涨, 交通拥挤
逆城
为追求更好
市化
郊区→农村 的生活环境
再城 人口迁回 市化 市区
80年代的钟楼
21世纪初的钟楼
80年代的大 雁塔
21世纪初的大雁塔
一、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
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转变为
城市的过程。
地域城市化
一、城市化
2.城市化并标非志“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⑴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⑵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⑶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1)~(2)题。
(1)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 A.城镇人口数量减少 B.农村人口数量增加 C.城镇规模不断缩小 D.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1)~(2)题。
(2)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是 ()
开发中心区
阶段
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 成熟阶段
(2016·长岭中学期中考)读我国某地城市 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2)题 。
(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2016·长岭中学期中考)读我国某地城市 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2)题 。
地理必修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
地理必修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具有以下基本过程:1.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的人口通常会以一个相对较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使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2.城市功能转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会逐渐转变。
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中心。
3.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会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张,形成城市圈或都市圈。
城市化的特点1.人口集聚: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差距逐渐拉大。
2.功能多样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也不断扩大和多样化,城市不再只是一个工业化的中心,也成为了文化、教育、贸易、服务等方面的中心。
3.空间扩张:城市空间的扩张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城市会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张,形成不同的城市等级和城市圈。
4.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环境改变:城市化进程中的高密度人口聚集和产业的大量排放,也会对城市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虽然带来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但也会带来以下问题:1.人口过多导致社会问题增加: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密集的城市通常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积累的垃圾、交通拥堵、人口密集带来的感染病等。
2.面临环境压力:城市化的高密度人口聚集和产业的大量排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环境。
3.居住和就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内就业和居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房价上涨、城市内部的发展不平衡等。
4.区域分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差异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不平等问题,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它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和发展。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 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
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
城市
人口(万)
1.纽约(美国)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城镇化)
1、概念: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 还有哪些转变? 如:人口转变(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由第一产业转 移到第二、三产业
城市化一词的四个含义
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各个集中点的扩大) 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 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
一、同步城市化
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 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 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 现得相当明显。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 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应该指出的是, 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 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 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 象,基本上属于同步城市化模式
城市人口 比重
2.5%
13.3%
28%
41%
50%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 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 重迅速上升
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
一 3.项城、目市城化市意化义
意义
就业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 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 业结构
工业 科技
城市化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 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 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
(2016·柳铁一中测试)下图是某城市不同 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1)~(2)题。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 C.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D.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A.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第一产业比重大幅提高 C.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务工人员向第一产业回流
世界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虚假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相应的经济 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基础设 施落后。Eg:南美洲。
世界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过度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 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Eg:印度、 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
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1)~(2)题。
(1)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 A.城镇人口数量减少 B.农村人口数量增加 C.城镇规模不断缩小 D.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1)~(2)题。
(2)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是 ()
(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城市化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由此可见: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有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乡村—城市转型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二、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城市是区域的的中心,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1)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不仅可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副食品,同时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2)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3)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市化的过程正处于上升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四、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
D
)
3、下列国家中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C ) 下列国家中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日本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4—6题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 回答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 题 4、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A A、城市化水平很高 城市人口约为2500 2500万 B、城市人口约为2500万 10%的人口住在郊区 C、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 )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城市化与工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 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业化关系 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 系尤为密切,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系尤为密切,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考考你: 考考你: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
年份 特大城市数量 (个) 占城市总人口 (%)
1900 13
1950 71
1960 114 29.5
1980 222 33.4
2000 408 34.0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二战以后
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 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
读右图, 读右图,结合 P37、38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P37、38阅读材料, 思考: 思考:
工业化进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的动力: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2.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化
逆城市化
郊区化
迁移方向 城市人口 数量 乡村人口 数量 中心城区 向郊区 增加
逆城市化
城市向 乡村、小城镇 减少
减少
增加
•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
原因(推拉理论): 环境质量: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基础设施: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 善; 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 的普及。
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
1.城市化
人口 乡村 向城市地区集聚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1)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城市化意义 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产业结构
工业化 科技 文化扩散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社会 经济 发展
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农业发 展 工业化发展 安 排 大 量 劳 动 力 就 业 第三产业发展 城 市 化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特点
发达国家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动力 产业结构 变动 人口流动 城市建设
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内地向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 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 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 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如劳动力就业问题
2.1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 国家
30%-70%, 加速阶段 水平较高 成熟阶段 70%以上, 水平高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世界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240 220 200 180 160 特 140 大 120 城 100 80 市 60 的 40 数 20 量 0 1900
国家类 起步 目前 城镇化 型 时间 速度 水平 发达国 家
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与 经济发展早Βιβλιοθήκη 慢 快高低
发展中 国家 晚
城市→农村(郊 区化、逆城市化) 农村→城市(城市 发展不合理)
相适应
不相适应
看图:哪些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偏高,主要是因城市
(3)会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 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环境污染
社会问题
有利影响: 给居民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绿
化环境、修建水利设施、平整土地)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卫星城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 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 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 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气象卫星一样,故名。旨在控 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 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十分密切的联系,与 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 有十分便捷的交通联系。 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学者泰勒正式提出并 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图解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 ,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城市与环境之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与环境之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 城市化背景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聚居的过程,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现象。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 城市化过程城市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2.1 农业转变阶段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开始吸引农民进城务工。
2.2 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2.3 消费社会阶段城市功能不断扩展,文化、教育、服务业等发展壮大,城市化进程逐渐趋于稳定。
3. 城市化特点城市化具有以下特点:3.1 人口聚集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形成大规模的人口聚集现象。
3.2 城市扩张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边界不断扩张,城市规模不断增大。
3.3 城市功能多样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不断丰富,涵盖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各个领域。
3.4 城市环境变化城市化对城市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空气污染、水质问题、垃圾处理等变得更加突出。
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自然资源消耗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自然资源消耗加剧。
4.2 环境污染城市化带来了工业化和交通业的发展,加剧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4.3 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开发、建设等活动加剧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
5. 城市化对环境的管理与调控为了有效应对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与调控措施:5.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力度。
5.2 推动绿色发展鼓励城市建设绿色绿色基础设施,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的发展。
5.3 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治理体系。
6. 结语城市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日益显得密切。
合理引导城市化过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城市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城市功能不断扩展的过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城市化过程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
下面将从城市化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城市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经济和社会活动主要在农村进行。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人口增长,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逐渐增加,从而推动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迁徙。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并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基础。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阶段。
由于农村人口增加和农业革命的推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形成了城市基础人口。
第二阶段是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随着工业化的推动,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
第三阶段是城市化进程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加,例如城市的污染、交通拥堵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化进程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密度高。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人口密度更高。
这是因为城市具有丰富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以及各类文化设施等优势。
第二是城市规模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有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
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其人口规模可以达到数千万甚至更高。
第三是社会分工明确。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劳动力分工更加细致。
这使得城市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城市的发展也得以加快。
第四是城市化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城市生活需要大量的能源、水资源以及土地等,这对资源的需求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给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地区,加上城市地区的土地和资源被用来扩展城市的规模和范围。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以下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的一些重点:城市化的过程:1.人口迁移:城市化的第一步是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人口迁移。
人们离开农村地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这导致了城市地区人口的增长。
2.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化的下一个阶段是城市规模的扩张。
城市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容纳流入的人口,并提供各种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
3.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工业化带来了工作机会和经济增长,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迁往城市。
4.城市化政策:政府的城市化政策对于城市化过程至关重要。
政府的政策可以鼓励人们迁往城市,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来支持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的特点:1.人口密度:城市化导致人口密度增加,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
这导致了城市地区更加拥挤和繁忙,也给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2.经济活动: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和机会。
城市成为商业和产业中心,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条件。
3.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包括交通设施、水电供应、医疗设施等。
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城市规划来确保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有效运营。
4.社会和文化变迁:城市化对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5.环境挑战:城市化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城市化导致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6.不平等问题:城市化也带来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问题。
在城市地区,富裕和贫困的差距更加明显,一些人因为缺乏教育和技能而无法从城市化过程中受益。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趋向集中居住和集聚在城市地区。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对人口分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也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流动性增加: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使得人口流动性增加。
农民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选择流动到城市。
这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碰撞。
2.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型城市不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更丰富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3.就业机会增加:城市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工厂、企业、商业中心等不断涌现,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
这种就业机会的增加也促进了人口更多地向城市流动。
4.社会服务设施的完善:城市化是城市面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城市中有更多的医院、学校、娱乐场所等,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城市化也带来了更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信息交流。
5.环境问题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中的建筑和工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污水,致使空气和水质污染加重。
同时,城市化还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的产生,垃圾处理和资源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6.社会问题的出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的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较低,容易面临就业困难、住房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
此外,城市化还导致了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了养老和照顾问题。
总体来说,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既给人们带来了机遇和福利,也带来了挑战和问题。
地球的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地球的城市化进程与特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上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加速进行。
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但各个地区的城市化特点也有所不同。
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随着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进,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中,城市从传统的村落聚居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趋于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更为迅猛。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1. 巨大的人口规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庞大,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
这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使城市化进程加速。
2. 快速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 城乡差距加大: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
城市的发展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因此城市化的速度更快。
4.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城市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 产业结构的转变: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城市流动,工业和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
这也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1. 基础设施的完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较早开始,其城市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城市环境质量高。
2. 人口稳定增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较为稳定。
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
3.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发达国家的城市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多元化。
城市经济比较稳定,城市化的进程相对较为平缓。
4. 高度的城市规划:发达国家注重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环境美观整洁,城市功能完备。
5. 城市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注重城市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
城市的绿地和公园设施得到重视,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荷兰 加拿大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
1、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2、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 纽约(美国) 伦敦(英国) 东京(日本) 巴黎(法国) 上海(中国)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 芝加哥(美国) 莫斯科(前苏联) 加尔各答(印度) 洛杉矶(美国)
工业化 出现逆城 市化现象
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虚假城市化)
我国城市化现状如何?
练习: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 D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2、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 空前程度的时间是 ( D ) A、1750年之前的几千年 B、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C、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D、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下列国家中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C )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日本
3、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 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t3 t4 t1 t2 (1)、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 ②、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 ③、 由孤立的城市发展成城市群 。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是 逐渐提高 。 (3)、此过程称为 城市化 。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 (亿) 2.87 城市化水 平(%) 17.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71
6.98 7.98 8.77 9.50
60.5
66.6 70.2 72.5 74.4
4.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区非农业人口变化
0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年份(年)
1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图最5 突出的问题是 C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2012·浙江)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 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 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 图”。完成5~6题。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2)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3)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高 考 探 究]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
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
映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 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6、7 题。
6、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
是( )
D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7、“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
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练习3】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二维
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
(%) 1.0
0.5
0
-0.5
-1.0
-1.5
-2.0
Ⅰ
Ⅱ
费城
华盛顿 纽约 巴尔的摩
波士顿
城市带人口增长
Ⅲ
Ⅳ
Ⅴ 发展阶段
6、 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
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B
A.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
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问题。
1)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
“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图5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 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变化水平(%)
30
20 图例
市区人口变化
10 建成区面积变化
城镇化水平变化
市区非农业人口变化
0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年份(年)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51.3% 47.5%
11%
18%
2011年
(2012·福建)下图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
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
成9~10题。
9、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发达国家
全世界 发展中国家 中国
(2013·安徽文综)(城市化的阶段)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 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2005年以来,安徽省
11.1998-2007年间,该市 B 图5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图5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 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变化水平(%) 30
20
市区人口变化
10 建成区面积变化
城镇化水平变化
(2014·四川文综,9~10)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
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
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B.4千米
附近
C.8千米附近
D . 10 千 米
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
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 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 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 说,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 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 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形式, 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的 基础上的。 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 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 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 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 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 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
城市化处于( B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二战之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 到城市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 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 几乎4 000万(占全美人口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 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 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 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 1.0
0.5
0
-0.5
-1.0
-1.5
-2.0
Ⅰ
Ⅱ
费城
华盛顿 纽约 巴尔的摩
波士顿
城市带人口增长
Ⅲ
Ⅳ
Ⅴ 发展阶段
(%) 1.0
0.5
0
-0.5
-1.0
-1.5
-2.0
Ⅰ
Ⅱ
费城
华盛顿 纽约 巴尔的摩
波士顿
城市带人口增长
Ⅲ
Ⅳ
Ⅴ 发展阶段
5、 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 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表示的是( C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乙图表示的是( A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城市郊区化 D.再城市化
【高考真题】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 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城市化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