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
纸样师必备-领子结构原理与平领结构设计
纸样师必备-领子结构原理与平领结构设计
一、平领结构分析
平领,也叫扁领、摊领、坦领,是一种只有领片结构,且领片平贴于肩部的领型。
平领的款式繁多,应用十分广泛,在衬衫、套装等女装中均能看到平领的影子。
(一)平领构成原理
1.圆形平领
2.海军领
3.荷叶边领
一般平领的结构制图,通常借用前后衣身纸样的领圈线作
为依据,前后肩线的重叠量为1.5 ㎝,形成平领底线的曲度。
容易拉伸的面料重叠量可增加到2-2.5 ㎝。
平领领座的高低是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的,领座的高低取决
于前后肩线重叠量的大小,肩部重叠量越大,平领的领底线曲
度就越直,领子拥有的幅度就越大,形成领座就越高。
领面相
对减少。
肩线重叠量与领座的关系:
1 当肩部重叠量在1.3㎝,形成领座高度为0.3 ㎝
2 当肩部重叠量在2.5㎝,形成领座高度为0.6 ㎝
3 当肩部重叠量在3.8㎝,形成领座高度为1 ㎝
4 当肩部重叠量在5㎝,形成领座高度为1.3 ㎝
纸样师必备-领子结构原理与设计之一
今天的文章分享就到此结束,如果对我文章有任何疑问和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小编互动!
想要了解更多服装纸样设计干货知识请关注我们,每天给大家推送不一样的干货内容。
衣领(关门领_立领_驳领)
第三步:以SNP点为圆心, 逆时针方向转动所求得的 翻领松度 ,并作出该角 转动后的领子结构图。
(二)驳领结构设计的实用作图法
1. 平驳角西装领、蟹钳领和大翻领的实用作图法
其二,确定翻领松度,以翻折线 NA为基准线,用三角板作出xx,y-y线。必须满足: 1)x-x线与y-y线相互垂直 2) x-x线必须通过基点N, y-y 线必须通过基本直开领D点。 3) y-y线中OP长度为
4. 小青果领2
N=38cm, 翻领宽a=6cm 底领宽b=3cm 前腰节=41cm 驳头止口B同时又 是中心开口点,离上 平线距离20cm
5. 燕子领
N=38cm, 翻领宽a=5.5cm 底领宽b=3cm 前腰节=41cm 中心开口B点离上 平线距离18cm
四、平领结构制图方法
x-x线与翻折线NA的夹角即为翻领 松度。
其三,作出领子造型 设计图和领子结构图。
(三)变化的驳领结构设计方法
款式a: N=40cm, 翻领宽a=4.2cm 底领宽b=2.8cm
作图: 第一步:按效果图作出领子的造型
第二步:参考实用作图法 按对称关系作出领子结构图(对称轴是翻折 线)-->按实用作图法确定翻领松度-->定 出领口线、翻领宽、底领宽、领子领脚弧 线……
2.3. 中式领
(二)变化的立领领子结构制图
1. 因领口变化而变化的立领结构 (1)直开领和横开领的变化
(2). 直开领和横开领变化后,领口弧线 形状的变化
(3). 直开领和横开领变化后,装领点位 置的变化
(4)领省变化的连身立领
(5)肩复势分割变化的连身立领
第二节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
第二节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平驳头、单排四粒扣、圆形下摆、带胸袋、双嵌线带袋盖大袋、前身收落地省、侧缝开叉、袖口开叉钉四粒扣。
款式见图11-2-1。
图11-2-1二、量体加放与规格设计(一)测量的主要部位与方法1、衣长:男西服衣长为后衣长,从第七颈锥点垂直下量至臀围线下5—7cm 部位符号用L表示。
2、袖长:从肩外端点沿臂弯形态量至茎突点下半2—3cm,西装袖长应加垫肩厚度。
部位符号用SL表示。
3、胸围:软尺在胸部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垫入一指,符号用B°表示。
4、肩宽:从左肩骨外端顶点沿后背表面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部位符号用S°表示。
5、领围:在喉结下方水平绕颈一周的长度,部位符号用N°表示。
(二)规格设计1、胸围:B=B°+16—20cm2、肩宽:S=S°+2—4cm3、领围:N=N°+4—6cm三、男西服结构制图(一)男西服成品规格表(见下表所示)假定制图规格表单位:cm(二)男西服结构制图1、要点(1)这是一款合体西服款式,可直接利用男装原型制图,在制图过程中需要消耗2CM的胸围宽松量,成品胸围放松量为16CM,适度收腰,整体呈H型造型。
(2)男西服的驳领宽度,上下驳领夹角大小、宽度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或时尚增减,但增减幅度不像女装那样大。
(3)后领高中轴线宽6CM,这是各号通用的,不宜加宽,因为西服穿着时,要露出1—1.5CM宽的衬衫领子。
(4)纽扣的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时尚而确定,但门襟最高扣位一般不高于胸围线,袖开衩上的最低扣位一般距袖口边缘4CM。
(5)腰下大袋口要打一道0.8CM的横腹省,其作用是使门襟下部圆挺内收,0.8CM的省量来自前片下摆的小台阶。
(6)开衩可视个人喜好或时尚设计在后中部或侧缝处,长度也可以适当增减。
(7)男西服的内袋很重要,通常大内袋左右各一个,名片票证袋仅左腰下一个,笔袋仅在左大内袋上方一个。
领型结构原理与纸样分析
领型结构原理与纸样分析在现代服装结构设计中,衣领纸样在服装制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衣领与衣身领口的弧线相缝合,要依据颈部结构来进行纸样设计,使缝制后的服装舒适、美观,所以,配领技术是否合理、科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领子纸样结构中起翘量设量多少的问题、领窝与领子的缝制精度问题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行探讨完善的地方,怎样解决领型结构设计变化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服装结构设计人员。
本文主要试图通过实验来分析衣领与颈部形态关系、衣领与衣身领窝结合的关系、领型的结构原理、不同领型的纸样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衣领处在人体头部的下方,是上装的重点部位,是人们美化仪表的显要部位,它对服装的整体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衣身领口的弧线相缝合,应依据颈部结构进行设计,使缝制后的服装舒适、美观。
一、颈部形态特点“画领先画颈”,绘制衣领时离不开对人体颈部的了解,下面我们通过立裁模型及剖视图来观察和分析一下领的形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颈部具有颈体前倾、后高、前低、根粗、上细、后颈平缓、前颈短等形体特点,而决定了领子的基本造型是上领口和下领口的关系。
二、领子纸样结构中领圈的取值问题领子的造型设计是以领圈为依据的,领圈又称领口,领口弧线是顺沿颈根围线形成的圆顺曲线,是根据人体颈部的立体形态,结合服装的造型特点形成的弧形结构线。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领圈的取值有多种方法,但哪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最准确还在讨论中,领圈取值问题也是会说纷纭。
本人在通过学习日本文化女子大学的一些研究后认为,领圈的取值很重要,我们常用的一种是定数法,但不是很精确,笔者认为将日本的短寸式原型法和文化大学的统计法结合使用较好。
日本的短寸式原型的方法,即用图形学的考虑方法取得背宽、后肩宽、后长、胸肩宽、前肩宽和前长等尺寸,在累积一定的人数后从图形中获得数据,形成通用原型的领宽和领深。
文化大学的统计法,即首先利用立体裁剪和试穿修正或其它的方法,获得适合人体体表的合身型原型,在平面展开图上测量领口的宽度和深度,在得到一定的数据后,利用统计的方法分析领口宽度、深度与胸围和颈根围的关系,并形成回归方程式。
皮革服装平驳领纸样设计研究
皮 革 服装 按 照 门 襟宽 度 口 j
以分 为单 排 扣和 双 排 扣 。单排
扣 的 搭 门量 为 2 m c ,双排 扣 的
3 立 体 裁 剪法 、 立 体 裁 剪 是皮 革 服装 纸 样 设 计 师凭 借 自身 的 审 美修 养 和
对 皮革 服 装 结构 的 理解 。以立 体 造型 的 操 作方 法 为 主 。依 据 设计 构 思 ,以材质 相 近 的 白 坯
图 2 倒 伏 量 法 设 计 翻 驳 领
随着 人 们 消费 水 平 的提 高 和 审 美 观 念 的改 变 ,皮 革 服 装 平驳 领 领 面宽 、领座 高会 根 据 皮 革 服装 款式发 生一定的变化 。 这 就 意味 着 领 面松 度 也 随 着发 生
证 腱 x
量为 零 或小 于 正 常 用量 ,使 翻
领 的领 外 围容 量 不 足 ,可 能 使
肩胸 部 挤 出褶 皱 ,同 时领 嘴 拉 大而 不 平 整 。平 驳领 的倒 伏 量
主要 由 领宽 松 度 、 本 松度 、 基 调
节 松度 、工艺 松 度 和体 型松 度 五 部分 组 成 。倒 伏 量 的计 算 公 式 为 :倒 伏 量 = ] a +a + a +2 3
外 围 线的 K度 。而 憧领 子产 生 剁 折 松 量以 满足 平 驳领 剁 折 的 需 萤 。其 制 图 关键 是领 底 线 弯 度 , 倒 伏 量 的俑 定 。 驳领 后 U 部 倒 伏 的程 度 n用 倒 伏 量来 】 量 。悭 伏 量 的 入/\ 定 了领 口 J I 一决 j
部 肌 肉发 达 的体 型 。倒 伏 量也 应 增大 。
时, 必须 根据 服 装 的款 式 要 求 。
采 取 “ 射 +拉 展 ” 。 行 串 映 法 进 口 线设 计 。 3 翻领 、 座 宽 、 领 皮革 服 装 传 统 的平 驳 领 翻 领 宽 3. c , 座 宽 2. c 5m 领 5 m。 但随着服装流行 趋势的皮革
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
首先,展平纸样,描绘驳头造型线,串口线延长过翻折线,与过颈侧点的翻折线平行线相交于B点,描绘轮廓线;以翻折线为对称轴,作B点的对称点A; 过A点向上作翻折线的平行线,再在此平行线上,从上平线向上取定量10厘米,过点作垂线,长3~4厘米(视领座高低及面料的特性而定,通常以领座高加0.5~1厘米),标为C点,连接AC为领底线的辅助线,可见领底线曲弧度是由AC与翻折线延长相交的夹角所决定,此夹角大,领底线曲弧度就大,反之就小,它们是成正比关系;从A点向上测取前后领圈线的长度,过点向左作AC的垂线,为领中线,取领高6~7厘米。
描画领子轮廓线,领底线下三分之一处凹进0.5厘米左右;领子外缘轮廓线画顺,与领中线相交处保持垂直状。
复制领子部分结构,制作成驳领基础纸样,作为驳领结构变化设计的操作纸样。
在此纸样上标示颈侧翻折点的对位点和翻折线的对照线。
其次,领底线曲弧度与外缘轮廓线的关系一般驳领的领座为2.5-3厘米之间,外翻部分高为3.5-4.5厘米,其相差在1-1.5厘米之间。
上述驳领的基本结构是基于一般领座和外翻领的高度设计的,其领底线、领圈、外缘轮廓及后片领外翻折效果线之间关系。
C点过颈侧点至后颈点D与领底线EF相等;AG就是上翻折效果线,它与外缘轮廓线AB相等。
这样领子才能依设计要求翻折,这也就是获得理想翻折效果的原理--AB=AG。
有些驳领要求有较多的外翻折量,即外翻领较特别是应用于大衣等服装上的驳领。
随着外翻折量增高,与领座高的差距也就增大,通常相差超过3厘米以上,甚至更多,这时领子的外缘轮廓线就随之加长。
驳领外翻折量增高,则需要相应增加外缘轮廓线长度以满足的这种变化。
分析图示,可看出领子外缘轮廓线是服贴于后背、肩部表面的,随外翻折高度增加,领子外缘轮廓线向下移而增长,在肩部出现裂口。
可见只要通过领子纸样外缘止口剪切展开,就能使外缘轮廓线增长,同时会使领底线曲弧度增大。
领外翻效果线,AG,因外翻折量增大,离后颈点和颈侧点的距离均随着增大,其弧线长度也就相应增长。
西装领制图
西服领制图的设计要点
(三)串口线的确定方法 串口线位置的高低和倾斜的
角度理论上可自由设计,但常
规西服领一般是这样定位:由 前领深的1/2(1/3)和前颈 点相连成斜线并沿长
西服领制图的设计要点
(四)关于翻领松度 1.设计翻领松度的原因: 是为弥补领外围线长度的不足 2.影响翻领松度的因素: (1)主要因素:底领和翻领的差值; 驳点位置; (2)次要因素:面料弹力; 有无领嘴;
西服领结构制图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T E M P L AT E
第 八 章 第 二 节
西服领结构制图
西服领型
平驳领。也称为标准领,这是一种适合穿着场合比较广的西装类型,商务, 婚礼,休闲都可以穿.
枪驳领。枪驳领西装是比较特别的,他既有平驳领的稳重,经典,又有礼服
由肩颈点沿肩线方向延长 0.8领底宽=3*0.8=2.4cm 得到驳口基点
由驳点和驳口基点连线 得到驳口线
西服领制图步骤
3.确定串口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画出驳头 串口线位置的高低和倾斜的 角度理论上可自由设计,但常规 西服领一般是这样定位:由前领 深的1/2(1/3)和前颈点相连 成斜线并沿长 作一条线与驳口线垂直,令 其距离等于8cm并与串口线相 交,得到O点 连接O点和驳点成直线,将其 修正为弧线,得到驳头
O点
西服领制图步骤
4.根据后领弧长、底领宽、翻领宽 及翻领度画出后领形状 领驳平直线:做距离驳口线 0.9ho的平行线,并在线上取长 度h+ho,得到A点 衣领松斜度:以A点做垂线长 度等于2(h+ho),得到C点 连BC成直线并延长使其等于 后领圈弧长,做BC的垂线,令 其等于h+ho=7cm 完成领角
领子结构
第三步:做出相应的立领结构 立领结构图的绘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制图法。它是根据立 体着装效果,领上下口线差,凭借经验,确定装领线的翘度或弯曲 度的大小及位置,具有简便、迅速的特点。另一种是依靠前衣身的 制图方法,它更有助于了解立领与衣身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成型后的 细部形态。
• 在立领中影响领型变化的因素有两个:
纺服:柏 昕
教学目标
1、了解领子的结构种类和基础领
窝结构;
2、立领、翻领的设计要素、结构
制图方法和实例分析。
3、能根据款式图制作各种衣领纸 样。
第一节 衣领的分类
一、按衣领基本结构分
无领 立领 翻立领 平领 翻领 翻驳领 单立领
翻折领
翻领的分类
• 翻折领 • 翻驳领
二、按照款式特征进行分类
• 领座底线上翘度≌领面底线下曲度。
• 领面>领座1cm 领座上翘度=领面下弯度 • 领座上翘度>领面下弯度 成领面容量不足,不能 覆盖领座 • 领座翘度一定(2cm左右) 领面下弯度大于领座, 领面加宽
例1:衬衫领
例2:便装衬衫领
例3:风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领
第四节 扁领衣领结构
1、定义
• 扁领也称平领,是指领座较低(一般 为1.2cm以下),领面平摊在肩背部的 领型,是衬衫中的常用领款。 • 其形态设计主要在领面的领角方园, 宽窄以及领面外口围度大小所形成的 堆积变化和领面上的装饰变化上。这 类领给人以活泼可爱,柔和而单纯的 感觉,儿童和女性服装上经常应用这 类领子。
外倾型立领 (L1<L2, а1,а2 <90°)
前端向下翘,翘的越多,领外口越松。 领底线下曲度越大,立领翻折量越多,当和领口曲线完全相同 时,立领特点完全消失,成扁领结构。
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
第二节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平驳头、单排四粒扣、圆形下摆、带胸袋、双嵌线带袋盖大袋、前身收落地省、侧缝开叉、袖口开叉钉四粒扣。
款式见图11-2-1。
图 11-2-1二、量体加放与规格设计(一)测量的主要部位与方法1、衣长:男西服衣长为后衣长,从第七颈锥点垂直下量至臀围线下5-7cm 部位符号用L表示。
2、袖长:从肩外端点沿臂弯形态量至茎突点下半2—3cm,西装袖长应加垫肩厚度。
部位符号用SL表示。
3、胸围:软尺在胸部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垫入一指,符号用B0表示。
4、肩宽:从左肩骨外端顶点沿后背表面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部位符号用S°表示。
5、领围:在喉结下方水平绕颈一周的长度,部位符号用N°表示。
(二)规格设计1、胸围:B=B° +16—20cm2、肩宽:S=S° +2—4cm3、领围:N=N° +4—6cm三、男西服结构制图(一)男西服成品规格表(见下表所示)假定制图规格表单位:cm(二)男西服结构制图1、要点(1)这是一款合体西服款式,可直接利用男装原型制图,在制图过程中需要消耗2CM的胸围宽松量,成品胸围放松量为16CM,适度收腰,整体呈H型造型。
(2)男西服的驳领宽度,上下驳领夹角大小、宽度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或时尚增减,但增减幅度不像女装那样大。
(3)后领高中轴线宽6CM,这是各号通用的,不宜加宽,因为西服穿着时,要露出1—1.5CM宽的衬衫领子。
(4)纽扣的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时尚而确定,但门襟最高扣位一般不高于胸围线,袖开衩上的最低扣位一般距袖口边缘4CM。
(5)腰下大袋口要打一道0.8CM的横腹省,其作用是使门襟下部圆挺内收,0.8CM的省量来自前片下摆的小台阶。
(6)开衩可视个人喜好或时尚设计在后中部或侧缝处,长度也可以适当增减。
(7)男西服的内袋很重要,通常大内袋左右各一个,名片票证袋仅左腰下一个,笔袋仅在左大内袋上方一个。
版师必读驳口领的构成原理和款式变化
版师必读驳口领的构成原理和款式变化驳口领指有翻折线的领子,如西装领、燕子领、中山装领、男衬衣领。
驳口领主要组成部份为领座a、翻领b。
(如图1)驳口领主要组成部份为领座a、翻领b。
(如图1)一、平面制板(设a=3、b=4)1.反视画法①.描出前领圈。
②.用半径=横领-0.8a横领-0.8x3为半径作领基圆。
③.过止点作线段与领基圆相切,为驳口线。
④.0.9a=0.9x3=2.7作驳口线的平行线叫驳平线。
⑤.领座转折点。
⑥.领肩同位点。
⑦.主松度=(a+b):2(b-a )=(3+9): 2(9 -3 )=9: 13(如图3) ⑧.量后领圈弧长,作后领中点。
⑨.后领宽=a+b=3+6= 9。
⑩.画顺领下口弧。
⑪.作领的前角,可以是尖领、方领、或圆领。
(如图1 ) 2.驳口领的正视画法优点是直接看到领的款式造型,设a=2.5 b=7 ①.0.8a=0.8X2.5=2作领基圆。
②.作驳口线。
③.领座转折点。
④.0.9a=0.9X2.5=2.25作驳平线。
领肩同位点。
⑤.作驳平线的对称线和领肩同位。
⑥.点的对称点。
(如图2) ⑦.松度=(a+b ):2 (b-a )=(2.5+7 ): 2(7-2.5)=9.5:10⑧.量后领弧长,作后领中点⑨.后领中点及后领宽=2.5+7=9.5⑩.作领的前角⑪.作领座转折点的对称点 3.西装领平面制板(设a=3 b=4)①.西装领的倾斜度较大,或欲露出衬衣领,前后横领应开大0.5~1 。
B=0.8a=0.8x3=2.4作领基圆。
②.止点位置较低,一般在胸围附近或腰围线WL附近。
③.西装领目前多数为方领圈过开大的领肩点。
④.作驳口线的平行线。
(如图2) ①.0.9a =0.9x3 =2.7作驳口线。
②.领座转折线较偏上。
③.当驳平线与肩线的交点离领肩点小于2cm,该点即为领肩同位点。
④.主松度=(a+b):2(b-a )=(3+4):2 ( 4- 3)=7:2⑤.作领缺角。
初学纸样必读—西装领的纸样制图与设计
初学纸样必读—西装领的纸样制图与设计有领结构按外观形态主要分为三类:立领、翻领和驳领一、驳领结构及名称二、八字领的做图步骤1.确定衣身基本框架(B=100 s=41 WL=40)2.确定驳点位置驳点上下定位:理论上可自由设计一般二粒扣驳点在WL线附近一般三粒扣驳点在WL线上10cm左右一般一粒扣驳点在WL线下10cm 左右驳点左右定位:由搭门量决定单排扣搭门宽根据服装的种类和钮扣的大小决定一般衬衣为1.7-2cm;上衣为2-2.5cm;大衣为3-4cm。
双排扣搭门由个人爱好和款式来决定一般衬衣为5-7cm;上衣为6-8cm;大衣为8-10cm。
3.确定驳口基点位置4. 确定驳口线底领宽=2.5-5cm,本例底领宽采用3cm翻领宽=底领宽+1-2cm,本例翻领宽采用4cm由肩颈点沿肩线方向延长,0.8领底宽=3*0.8=2.4cm得到驳口基点由驳点和驳口基点连线得到驳口线5.确定串口线位置6. 画出驳头串口线位置的高低和倾斜的角度理论上可自由设计,但常规八字领一般是这样定位:由前领深的1/2和前颈点相连成斜线并沿长作一条线与串口线平行,并令其距离等于8cm,得到A点连接A点和驳点成直线,将其修正为弧线,得到驳头7.根据后领弧长、底领宽、翻领宽及翻领度画出后领形状通过肩颈点做驳口线的平行线,并令其等于后领弧长○=后横开领+0.7cm=8.7后横开领=0.08B=8cm,得到A点以A点为圆心,2.5cm为半径画弧,再以肩颈点B为圆心,8.7cm为半径画弧,得到交点C连BC成直线,做BC的垂线,令其等于3+4=7cm8.根据采寸配比配出领嘴,完成八字领制图◎:串口线○:驳角△:领角□:翻领宽配比关系:◎>○>△(0.5cm以上)≈□。
翻驳领
(二)、分析
肩领底线倒伏的程度可用倒伏度或倒伏角来衡量,倒伏量的大 小决定了领口与人体颈部合体的程度。倒伏量受款式变化等多种因 素制约,倾倒肩领底线来获得翻领松度的关键因素是确定“倒伏 量”, 其确定方法是根据设计师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当倒伏量小 时, 翻领外围尺寸小,使肩领领面往上窜,绱领线外露,影响外观; 而倒伏量过大时,肩领领面与领座之间空隙太大,不服贴。特别是肩 领领面与领座的宽度差异较大时,倒伏量的估算值误差更大,设计的 把握性更小。因而这种方法更适合于领型变化不大的常规西装领的 制图。
(三)、翻折领基本型结构制图
结构制图方法分原身作图法、反射作图法两种。 原身作图法是在衣身领窝上直接画图的方法;反 射作图法是在衣身领窝上画出前领轮廓造型后,投影 至另侧的作图方法。翻领松量取法可如前文所述,亦 可按几何作图法,即分别取外轮廓弧长和后领下口线 长画弧,再画两弧公切线,使后领宽=nb+mb ,然后 画顺弧线即可。 基础领窝的开大量为(αb-95゜)/ 5゜*0.2cm , 制成实际领窝宽。
翻折线前端为直线的翻折领结构
翻折领前端为圆弧的翻折领结构
翻折领前端部分为圆弧部分为直线的翻折领
分析
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设计者根据领面领座的宽度准确求 出肩领领围增量, 即翻领松度的设计参数x , 并将其应用于计 算机辅助设计中领子变量之间的参数化设计, 这对提高翻驳领 的设计质量和着装舒适性将起到重要作用, 并且解决了翻驳领 翻折松度的设计量与领面宽度、领座宽度、肩斜度等变化因素 之间的关系, 在服装设计与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例:假设在翻领结构不变的情况下, 当翻领松度增大,就会使翻领底线弯曲量变大, 同时翻领上口线长度增加, 在翻折后产生领面与肩胸不服贴。反之翻领松度减小, 甚至为零, 翻领的上口线 ,使领翻折困难, 造成服装肩胸部产生皱折,见图。
中职翻驳领结构制图 (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驳领服装款式翻领 驳头平驳角
戗驳角
翻驳领
翻驳领
戗驳领
翻驳领:翻驳式开门领,由翻领和驳头两部分组成。翻领驳头常分为平驳角和戗驳角。
翻驳领部位线条名称
翻驳领结构图
翻驳领制图步骤
(1)画翻驳线:确定门襟止口宽2cm,画出门襟止口线,定下驳点。 上驳点为侧颈点沿肩斜向外延长2.5cm。连接上下驳点,即为翻驳线。 (2)根据款式图,设计领型,绘制翻领和驳头
翻驳领制图步骤
(3)以翻驳线为中心线,把画好的翻领和驳头对称绘制到另一端。 (4)以侧颈点为基点,画肩线的垂直线,长度为后领弧长8cm。 再做垂直线6cm(领座和领面)
翻驳领制图步骤
(5)延长肩线,由领口肩点量取翻领宽6cm,绘制倒伏量2cm。绘制翻领的 倒伏造型。
翻驳领制图步骤
(6)绘制翻领领底线和领外口线
翻驳领制图步骤
(7)翻领造型
翻驳领制图步骤
(8)前衣片与驳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
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
首先,展平纸样,描绘驳头造型线,串口线延长过翻折线,与过颈侧点
的翻折线平行线相交于B点,描绘轮廓线;以翻折线为对称轴,作B点的对称点A;?过A点向上作翻折线的平行线,再在此平行线上,从上平线向上取定量10厘米,过点作垂线,长3~4厘米(视领座高低及面料的特性而定,通常以领座高加0.5~1厘米),标为C点,连接AC为领底线的辅助线,可见领底线曲弧度是由AC与翻折线延长相交的夹角所决定,此夹角大,领底线曲弧度就大,反之就小,它们是成正比关系;从A点向上测取前后领圈线的长度,过点向左作AC的垂线,为领中线,取领高6~7厘米。
描画领子轮廓线,领底线下三分之一处凹进0.5厘米左右;领子外缘轮
廓线画顺,与领中线相交处保持垂直状。
复制领子部分结构,制作成驳领基础纸样,作为驳领结构变化设计的操
作纸样。
在此纸样上标示颈侧翻折点的对位点和翻折线的对照线。
其次,领底线曲弧度与外缘轮廓线的关系一般驳领的领座为2.5-3厘米
之间,外翻部分高为3.5-4.5厘米,其相差在1-1.5厘米之间。
上述驳领
的基本结构是基于一般领座和外翻领的高度设计的,其领底线、领圈、外缘轮廓及后片领外翻折效果线之间关系如图三所示。
C点过颈侧点至后颈
点D与领底线EF相等;AG就是上翻折效果线,它与外缘轮廓线AB相等。
这样领子才能依设计要求翻折,这也就是获得理想翻折效果的原理——
AB=AG。
有些驳领要求有较多的外翻折量,即外翻领较特别是应用于大衣等服装
上的驳领。
随着外翻折量增高,与领座高的差距也就增大,通常相差超过
3厘米以上,甚至更多,这时领子的外缘轮廓线就随之加长。
如图四所示,从图中所示可见,驳领外翻折量增高,则需要相应增加外缘轮廓线长度以
满足的这种变化。
分析图示,可看出领子外缘轮廓线是服贴于后背、肩部
表面的,随外翻折高度增加,领子外缘轮廓线向下移而增长,在肩部出现
裂口。
可见只要通过领子纸样外缘止口剪切展开,就能使外缘轮廓线增长,同时会使领底线曲弧度增大。
如图五所示。
示例中领外翻效果线,AG,因
外翻折量增大,离后颈点和颈侧点的距离均随着增大,其弧线长度也就相
应增长。
在操作纸样中部设置剪切线,剪切展开后,领底线曲弧度随之增大,同
时领中线BF也就跟着倾斜,使领子外缘轮廓线增长,并满足AB=AG。
这样就找到了领底线曲弧度和外缘轮廓线随翻折量变化的依据——后片领子外
翻效果线。
在具体设计中只要准确测量后片领外翻效果线AG长度,并核
对与领子外缘轮廓线的适合度关系,通过纸样剪切展开等操作,就能准确
处理领底线曲弧度和领子外缘轮廓线的关系,满足驳领外翻折不同高度的
造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