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花园风俗

合集下载

出花园——潮汕地区成人礼

出花园——潮汕地区成人礼
出花园
——潮汕地区成人礼
目录
一、出花园
二、出花园的习俗来源
三、出花园的仪式
四、出花园和冠礼、笄礼的异同
五、南方地区的“花园文化圈”
《南澳竹枝词》
清· 温应广
花开花落漫同论, 雨露栽培在本根, 预卜春风红杏好, 一枝今已出花园。
出花园
潮汕地区的冠礼至清代在民间早已废止,另有一种存 在已久并延续至今的成人礼是“出花园”。 昔年潮州民俗,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旧历七 月初七乞巧节或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 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 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 • 出花园——潮汕当地民间信仰认为,潮汕小孩子在15岁前, 其灵魂一直生活在花园里,并为花公花婆(即花神)所保 佑。 到了15岁(虚岁)之年,要在特定的日子举行一个特别的 仪式,把小孩“牵出花园”,表示其成年,必须承担起成 年人的责任感。
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
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
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
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 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出花园仪式
出花园的仪式在潮属各地
的做法不尽相同。如月份 有的选在五月,物品有以 三牲果品的,菜碗则六碗、 十二碗不等,形式也不尽 相同。
出花园的习俗来源
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
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 红鞋,便穿红皮屐。
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
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 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 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 “牝(pì n)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

潮汕地区的“出花园”是什么意思

潮汕地区的“出花园”是什么意思

潮汕地区的“出花园”是什么意思潮汕地区的“出花园”是什么意思“出花园”是我国广东潮汕地区一种特有的汉族传统成人礼俗,有15岁男孩女孩的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拜别公婆神的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此次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而且必须是饭桌上最先吃的那个。

各地“出花园”习俗的细节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地方只给女孩“出花园”,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

在汕头关埠,出花园的孩子会收到红包,收到红包后父母需给回礼,买些喜庆的东西送过去,包括食用油、白糖、饼等,各家有各家的安排。

潮安县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参加仪式的孩子要换新衣,穿红皮屐,围新肚兜(肚兜里藏桂圆和“顺治”钱)——而且这一身行头必须是舅舅家送的';当日要躲在房子里。

除拜公婆神,还要拜花公花妈。

饶平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成人肠肚”,与童年告别。

揭西县出花园者之家要给亲友赠送酵踝、鸡鸭,亲友回敬布匹。

潮汕人认为,小于十五岁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的,由一对称为“公婆母”的神灵庇护着,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全靠这对神灵的恩赐,所以潮汕人对于祭拜“公婆母”向来很重视。

生活在“花园”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长;而出了“花园”的孩子已经不再在“公婆母”的掌控之中了,所以在“出花园”以后,七月七将不再祭拜“公婆母”。

而在“出花园”习俗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

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

潮汕成年礼“出花园”-2019年文档

潮汕成年礼“出花园”-2019年文档

潮汕成年礼“出花园”许多社会在其成员达到成熟年龄时要举行相关的仪式,这就是成年礼或叫成人礼。

在广东潮汕地区,老人们认为,未成年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中的,所以等到成年之日(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6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以示成年,这就是潮汕地区的成年礼“出花园”。

潮汕各地出花园的习俗略有不同。

有的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

潮安县和澄海县“出花园”之日,要采来12种不同的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花水浴,让芬芳洗尽身上的孩子气,扎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肚兜,腰兜里压着12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或银元),再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红木屐,好让孩子跨出花园一帆风顺。

出花园之日,成礼的少年不能出家门,不能跑到当空之下,不能与同岁人见面,否则会倒霉。

总之要出花园,反多拘束,这大概是意味着少年不可再淘气贪玩,从今天起要做个循规蹈矩的大人了。

饶平县则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

该县黄冈镇15岁男女,凡经算命先生卜卦而不给出花园者,仅举行简单仪式,给孩子穿新衣,另买一只猪肚子煮熟让孩子躲在门后吃,俗称“换肠肚”,然后拜别公婆神,将香炉丢弃。

揭西、普宁、惠来的出花园者,当天要吃炒猪肠猪肚,并邀请小朋友于地下围着“胶掠(竹箕)”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成人肠肚”,与童年告别。

出花园也有祭神仪式,拜的是床上的“公婆”神。

据说公婆神为少年儿童的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被称为“阿婆”(民间俗称为“眠床脚婆”)。

相传七月初七日是阿婆成为神的日子,这一天,有孩子的家庭,便将阿婆的灵“请”至家中供奉祭拜,一直供奉到孩子虚龄15岁。

另一种说法是,七月七是“乞巧节”,选择这一天“出花园”,寓意父母指望儿女长大后,能出类拔萃,聪颖灵巧,成为栋梁之材。

有的地方则另择吉日举行。

出花园酬“公婆神”的仪式是:在床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笸箩(“公婆神”神位供在孩子睡觉的床下),在盛满米的米筒上插上三炷香,供上12碗甜薯粉圆,12盅乌豆酒以及红桃果(桃形果)、酵果(一种发酵的年糕),三牲(鱼、猪头、三鸟)。

潮汕民俗出花园

潮汕民俗出花园

潮汕民俗“出花园”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有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

在潮汕地区,还存在另外一种独特的成人礼风俗“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这一民俗在揭东尤其盛行。

有1 5岁(虚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在十二道菜的“花园宴”里,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

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是出花园习俗的二个主要特征,而在我的家乡,还要喝一碗猪肝葱花汤,“肝”喻“官”;“葱”喻“聪”,寄予聪明伶俐,富贵吉祥的美好祝愿。

中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土在1983年的广东省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时,就指出潮汕的“出花园”是中国仅有的一种特殊的成人礼。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出花园”的仪式在逐渐被淡化,虽然有的地方依然按照古时的仪式,但在城市里及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花园”的习俗已经演化成一个简单的仪式,但不论仪式怎么变,“出花园”的意义永远不会变。

在这一天,意味着孩子要告别童年,迈同成人行列;同时也寄托了长辈期望咸人的孩子要敢于担当,立志成才。

潮汕自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的挖掘整理发扬,使这一民俗特色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揭东县宣传文化部门曾经于201 1和2012年农历七,连续二年在万竹园旅游风景区为孩子们举办集体“出花园”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文化理念。

七月七早上,参与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们聚集揭东万竹园。

在传统的潮州音乐声中,出花园的孩子们逐一登场,载歌载舞,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绝活。

将他们在成人之前所学到的才艺做个清楚的盘点,以丰富多彩的表演节日告别童年,走进新的人生时代?歌舞才艺表演完毕,以孩子的家庭为单位,还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植树活动。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为自己的成人仪式栽下一棵小树苗作为纪念。

潮汕习俗出花园作文

潮汕习俗出花园作文

潮汕习俗出花园作文哇!今天我要和大家讲一个特别好玩的事情,就是我们家那边的潮汕习俗——出花园!你们听过吗?没有?那真是太可惜啦,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在我们潮汕啊,有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叫做“出花园”。

这可不是真的去花园里玩哦,而是我们小孩子长大成人的一个特别仪式。

就像小鸟长大后要飞出鸟巢一样,我们也要从“花园”里“出”来啦!那一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因为妈妈说要给我穿上漂亮的衣服,还要戴上大红花呢!我兴奋地穿上新衣服,在镜子前转圈圈,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公主一样。

妈妈还给我梳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发型,说这样我就更美了。

然后,家里的长辈们都来了,他们手里都拿着好多好吃的东西,有甜甜的糖果、香香的糕点,还有我最爱吃的牛肉丸!我开心地接过他们给的东西,感觉自己被幸福包围了。

接着,大人们开始忙着准备各种仪式。

他们在院子里摆上一张大桌子,上面放满了各种供品,有水果、糕点、还有鸡鸭鱼肉。

然后,他们就开始念一些我听不太懂的话,好像是在祈求神灵保佑我健康平安、快快乐乐地长大。

最有趣的环节来啦!大人们说要给我“咬鸡头”。

他们拿了一只煮熟的鸡,把鸡头递给我,让我咬一口。

我刚开始有点害怕,但妈妈说这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勇敢、更聪明。

于是,我就鼓起勇气,轻轻地咬了一口。

哇!原来鸡肉这么好吃啊!最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着东西、聊着天。

我感觉自己就像被温暖的阳光包围着一样,心里暖洋洋的。

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就不再是那个只会哭鼻子的小宝宝了,而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大孩子了!这就是我们家那边的潮汕习俗——出花园。

你们觉得好玩吗?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我们家体验一下哦!我保证,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浅析潮汕习俗“出花园”

浅析潮汕习俗“出花园”

浅析潮汕习俗“出花园”——从花丛中谈潮汕文化一、引言潮汕地区——中华大地上耀眼的一子,在其进程中孕育了独具一色的潮汕文化习俗。

亲切的地方方言、幽儒轻美的潮剧、精湛形象的工艺、浓厚和雅的工夫茶、繁多敬重的宗教文化.....点点滴滴中展现着“中国犹太人”的独特文化生活。

生活在普宁的我以潮汕之子为傲,自小便受到这深厚文化的熏陶,这里我将介绍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一大潮汕习俗——出花园,借对此的浅析来展现潮汕文化,分享我的潮汕情节。

二、出花园1)习俗简介:“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在我们普宁是虚岁15周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通过占卦另择日但不可晚于七月七,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2)文化地位:“出花园”现为揭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建的莆田市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每年潮汕生活中极为活跃的元素之一,包含着潮汕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

3)走出花园:沐浴。

到了“出花园”的吉日的前一天傍晚,母亲就要给孩子摘取十二种带有吉利意象的“鲜花”浸在水里让孩子沐浴;这花颇为讲究,每种只取新鲜叶子三片,自摘取之时起要置于高处,不可跌落。

穿新衣。

沐浴之后,要全部换上外婆送来的新衣服,穿上红色的木屐(没有买到木屐的可以用红色的鞋子代替),并且从沐浴这一刻起到第二天吉日完成仪式,是不可以走出家门口的,也不可以见到陌生人。

这对于原来整日在外边打滚的小孩子而言还是颇为难受的啊。

也许这也正是这个规定的意义所在。

祭拜神灵。

时间是半夜或是清早(依吉时而定),孩子的母亲要在床的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笸筐,用米筒装上米当香炉,前面摆上十二碗甜薯粉圆,其上放置猪肝等一系列东西,十二盅豆酒,和一些糕馃,三牲(鱼、猪头、三鸟),上三炷香。

据说男孩子的三鸟是一只公鸡,女子供的是母鸡,是否如此具体不详。

潮汕“出花园”习俗调查

潮汕“出花园”习俗调查
在出花园当天要用胡装着用糯米粉做的甜丸猪肝或豆于谐音官寓意孩子以后能够做官和葱葱是空心的寓意孩子长大之后能够肠肚通畅聪明伶俐放在床上拜孩子的保护神阿婆或称婆图一潮州市湘桥区西马路售卖出花园用品店神上供的物品中还有一种用五色纸糊成的婆二揭阳市的出花园见表2衣
第 7卷 第 2期 2 0 1 4年 4月

调研时间、 范 围、 内容 及 方 法
孩子是否 能够“ 出花 园 ” , 要 在 此 之 前 求 神 问 卜, 假 如 神 明明 示 可 以便 选择 吉 时 。 在 “ 出花 同 ” 的前 一 日 , 家 门 口要 高挂 红 灯 笼 , 上书“ 添 丁增 财 ” 等 吉 祥语 。 “ 出花
二、 调 查 结 果 综 述
亲友 , “ 出花 园” 的孩子坐主位 、 食用五碗头( 男用公鸡 女用母 鸭 、 鲮箭 鱼 、 螃蟹 、 猪肝炒 葱 、 肉丸 ) , 并且还要 求出花园者整 天不能外 出 , 不 能调皮 捣蛋 , 不能说 不 吉利的话 。其特别 之处在 于母 亲要把浸泡在水 中的 l 2 样花捞起 , 放在 其睡床底下。而剩下 的水 , 山其兄 弟 姐妹合力抬 出 , 然后倾倒在大树根下。让兄弟姐妹
广东 汕头 5 1 5 0 4 1 )
办公 室
要: “ 出花 园 ” 是 潮 汕 地 区 由 来 已久 的 民 间 习俗 ① 。 调查发现 , 潮汕 各 地 的 “ 出花 园” , 可谓 是 “ 一 乡一俗 ” 在 城 区及 部
分经济较 为发 达的村镇 。 “ 出花 园” 仪式 已是 日渐式微 。 “ 出花 园” 习俗 , 在今 天的潮汕大地发 生 了明显的地域性 变化 。 对待传 统民俗 , 如 何 去 粗取 精 , 更好 地 弘 扬和 传 承 , 迫切 需要 新 时期 的我 们 积 极 思 考 。 关键 词 : 潮汕 ; “ 出花 园” ; 习俗 ; 田 野调 查

出花园

出花园

昔年潮州民俗,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潮俗为孩子祀公婆及举行“出花园”仪式,有二层意思:拜公婆是为子女平安成长的一种祈求;出花园则是孩子成人的一种表示。

父母为求得子女平安,把孩子托给花公花母保护,因此又称孩子为“花仔”,这是“出花园”一词的由来。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外公婆新缝的新衣,脚着外公婆新送的红木屐,要显得潇洒成熟。

清早,孩子的父母便把先准备好的猪内脏,包括猪肠、肚、肝、肾、心,煮熟成汤,并下点糖,让孩子吃下。

其寓意就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

接着是拜“公婆母”,这是最后一次拜公婆母。

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

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

除拜公婆神,还要拜花公花妈。

男出花园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

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

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

兴旺发达。

出花园的仪式,据《潮州的习俗》记载:在出花园那一天,要办菜五碗(计鸭一只,蟹一碗,猪肝一碗,龙箭鱼一碗,蛋一碗)和香烛银纸食品等,安放在睡床里拜公婆。

那出花园的儿童,要穿一套蓝色的新衣裳和一双新的红皮屐,去拜公婆,拜后家里就办了许多食物,其中必定要特别做一样猪肝炒葱的菜(葱谐音聪,表示吃了才聪明),叫他或她坐在一张坐北朝南的桌子前吃,吃的时候,做母亲的要跑到他或她的身旁念诀道:“阿奴是坐北朝南,阿奴已经成人”。

不过,出花园的仪式在潮属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如月份有的选在五月,物品有以三牲果品的,菜碗则六碗、十二碗不等,形式也不尽相同。

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揭阳的出花园

揭阳的出花园

揭阳的出花园
潮汕出花园是一种成人礼仪式,在15虚岁那年的七夕举行(也有人是去寺庙求签选在别的日子的)
当天,孩子和母亲都要全身穿新衣,最好是红色的。

过去出花园的人还要穿双新屐,不过现在都省略了
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准备所有祭拜的东西,包括桃裸(如图)、石榴花裸
一只完整的公鸡、鲮鱼和猪肉,即传统的“三牲”
要12只新买的碗,12双筷,以及酒杯,要石榴花、仙草水(12以及石榴花、仙草水都是取吉祥的意思,比如去参加别人的丧事回来在进家门前也要用石榴花、仙草泡过的水洗脸洗去晦气)
一般这前一个晚上大家都是不怎么睡觉的
然后到了当天早上大概4、5点的时候就要开始祭拜了,拜完之后,一般要摘用来祭拜的石榴花上分一小枝出来插耳朵上,是说分一枝花出来,也就是说明这人长大了、独立了的意思摘。

然后出花园的人要坐在一个“大胡”里(潮汕话,不知道怎么翻译过来,就是下面那个容器)
然后由家里的长辈(我当时是我奶奶负责的)拿很多枝香点燃拜了拜后就在出花园人身上熏了一圈,接着让他从大胡里迈出来。

之后呢还要去咬一下祭拜的那只公鸡的鸡冠,说明已长大了,一般过去说小孩不能吃鸡头、鸡脚的。

还要吃一些鸡肝鸡肾等内脏,这个可能是因为潮汕话中“肝”=“官”。

这样仪式就基本结束了,接着就是出花园这家人要请亲戚朋友吃饭。

亲戚朋友在当天早上会过来送红鸡蛋和红包,在请客结束后主人也会回赠东西如油、糖、小箱的面包等。

有一些比较穷孩子又多的家庭不会每个小孩都举行出花园的仪式,有的只出最年长的孩子,有的只出长子,有的出头
出尾中间的小孩不出。

我所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对老师有用。

^^
——历史1003林彤。

潮汕地区民间习俗之“出花园”

潮汕地区民间习俗之“出花园”

潮汕地区民间习俗之“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定在孩子虚岁十五岁这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天,通过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来宣告这家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出花园”据传明末清初便有这个礼俗,距今至少有四百历史,之所以将成人礼称作“出花园”,是因为潮汕人认为小孩是生活在花团锦簇、莺歌燕舞的花园里,生活充满了童趣,一片天真浪漫,纯真无邪,到了十五岁,言行思想都到一个转折点,告别了无忧无虑、懵懂无知的年代,步入了谋事创业的人生历程。

15虚岁“出花园”源于潮汕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在古时给15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将成人岁数提前,是为了迫使少年提早走出家门,为家庭生计做出贡献。

现今经济越来越发展,绝大多数家庭早已不需要年少的孩子担负家庭生计。

但“出花园”作为潮汕传统成人礼,寄予着长辈们对孩子长大成人的祝贺和对孩子美好前程的祝愿,以其新的面貌被保留了下来。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外公婆为其购置的新衣,脚着外公婆新送的红木屐,要显得潇洒成熟。

清早,孩子的父母便把先准备好的猪内脏,包括猪肠、肚、肝、肾、心,煮熟成汤,并下点糖,让孩子吃下。

其寓意就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

接着是拜“婆母”,这是最后一次拜婆母。

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

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

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

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

兴旺发达。

讲到“出花园”,就不能不提到“婆母”和林大钦。

婆母,相传乃古时潮汕的一位妇女,因爱惜四邻婴幼,并乐为街坊看管小孩,且在调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独特的本领,而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渐渐远扬。

因当时宫中有一皇子出世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们都想不出好办法,皇帝遂张贴皇榜招募民间贤妇进宫调教医治皇子。

潮汕民俗出花园

潮汕民俗出花园

潮汕民俗“出花园”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有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

在潮汕地区,还存在另外一种独特的成人礼风俗“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这一民俗在揭东尤其盛行。

有1 5岁(虚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在十二道菜的“花园宴”里,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

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是出花园习俗的二个主要特征,而在我的家乡,还要喝一碗猪肝葱花汤,“肝”喻“官”;“葱”喻“聪”,寄予聪明伶俐,富贵吉祥的美好祝愿。

中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土在1983年的广东省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时,就指出潮汕的“出花园”是中国仅有的一种特殊的成人礼。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出花园”的仪式在逐渐被淡化,虽然有的地方依然按照古时的仪式,但在城市里及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花园”的习俗已经演化成一个简单的仪式,但不论仪式怎么变,“出花园”的意义永远不会变。

在这一天,意味着孩子要告别童年,迈同成人行列;同时也寄托了长辈期望咸人的孩子要敢于担当,立志成才。

潮汕自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的挖掘整理发扬,使这一民俗特色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揭东县宣传文化部门曾经于201 1和2012年农历七,连续二年在万竹园旅游风景区为孩子们举办集体“出花园”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文化理念。

七月七早上,参与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们聚集揭东万竹园。

在传统的潮州音乐声中,出花园的孩子们逐一登场,载歌载舞,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绝活。

将他们在成人之前所学到的才艺做个清楚的盘点,以丰富多彩的表演节日告别童年,走进新的人生时代?歌舞才艺表演完毕,以孩子的家庭为单位,还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植树活动。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为自己的成人仪式栽下一棵小树苗作为纪念。

潮汕“出花园”祭拜习俗相关研究综述

潮汕“出花园”祭拜习俗相关研究综述

潮汕“出花园”祭拜习俗相关研究综述潮汕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

其中,“出花园”作为潮汕地区独特的一种祭祀习俗,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对“潮汕‘出花园’祭拜”习俗进行相关研究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并传承这一悠久的潮汕文化。

“出花园”源于唐代,意为庄园、宅院的花地。

潮汕地区的富裕农户和大户向社会展示自家的庄园,以显示他们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关系的拓展和维系。

在“出花园”祭拜习俗中,人们首先清扫庭院,修整花木,将花木花草摆放在宅院的正中,花木以橙为主,取意吉祥,并悬挂五色绸带。

接下来,家族成员穿着汉唐服饰,亲自担任主持,家族长辈手持蜡烛和香炉,在庭院中展开整个祭拜仪式。

祭拜开始时,族长首先献上酒和食品,向祖先行礼,并陈述家族近亲的现况和家庭的幸福。

然后,族长开始向先祖请佛、请神、请真,《大悲咒》、《南无阿弥陀佛》的诵念声此起彼伏。

家族成员和亲友合力拜祭,向祖先祈福,祈祷家庭和谐、人丁兴旺、福运连连。

除了祭拜祖先外,潮汕“出花园”习俗还包括丰富的民间庙会和民间艺术表演。

庙会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小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在庙会期间,举办了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歌舞、杂技等,将潮汕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出花园”习俗是家族观念和亲情的传承,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家庭、亲情和社交关系的交流和延续。

在这一传统习俗中,人们通过向祖先祈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家族凝聚力,维系社会和睦稳定。

然而,“出花园”习俗在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关系松散,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困难。

同时,潮汕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现实问题。

一些庄园被拆迁,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潮汕“出花园”习俗,有必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同时,广大民众也应当自觉参与到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这一独特的习俗。

潮汕的习俗出花园作文

潮汕的习俗出花园作文

潮汕的习俗出花园作文
要说起我们的潮汕文化,那真是多得说也说不完,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潮汕的成人礼,就是我们潮汕话人说的“出花园”。

“出花园”是我的家乡汕头特有的成人礼俗。

有15岁的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或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神婆,表示孩子已经是大人,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整日在花园中玩要的儿童了。

去年,堂哥15岁了,我有幸见识“出花园”的全部过程。

“出花园”这一天,伯母会在温水里浸泡着去采集而来的红石榴花,并让堂哥沐花浴,浴后穿上新买来的红肚兜,兜里装着十二颗龙眼和十二枚钱,再穿上奶奶送的新衣服和红木展,其意思是让堂哥走出花园的门槛后―帆风顺,一生平安,吉祥如意。

这一天,用猪内脏煮熟成汤,意思是十五岁了,必须换新的内脏,寓意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有自己的思想能成熟的思考问题。

“出花园”那整天堂哥要待在家中,预示今天起不可再贪玩。

伯母把亲戚的红包都装在堂哥的兜里,寓意财气多。

宴席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芹菜为主,每种青菜都有其特殊含义,比如青蒜,意思是长大后会算会除,聪明伶俐;芹菜,意思是吃了终身勤劳。

用餐时,堂哥坐在正位,鸡头朝着他,表示他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潮汕“出花园”的习俗多么有趣啊!我盼望自己快点长大,也来举行这个成人礼。

潮汕成人礼——出花园

潮汕成人礼——出花园
潮汕成 人礼
黄佳锐
出花 园
在 广东潮汕地 区 ,当孩 子年满十 五 虚 岁时 ,一般家庭不论贫 富都会在 旧历
语: “ 十 五成丁 ,十 六成人。 ”十 五岁 , 便 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 折点 ,到 了这 个 年 龄 ,孩子 就 要 告 别 童年 ,走 出 “ 花
七 月 初 七 乞巧 节 或 另外 择 日,为 孩 子
头” ,意思是独 占鳌头 ,将来 出人 头地。
活”不可能持久 ,而 且相较于今 天 ,结
束 的时 刻 来得 更 早 。 潮 汕有 一 句 古 俗
着聪敏 伶 俐 ,能 除会
如 大 里 摆 盛 园 切 不 了 琐, 红 各 或 取 化 但其 背后 的象征 意
算 ;芹菜 ,则有 终身 勤勉 之寓意 。席间 ,长 辈还会 对 “ 出
着人从 一 种状 态 向 另一种 状 态 转化 的 过 渡 阶段 。和 大 多数 成 人 仪 式 一 样 ,
“ 出花 园”的 目的乃通过 精心营构 一套
繁琐 、庄 严 的仪式 ,在孩 子 身 上激 活

只是 一种 表 演活 动 ,不 能代 表原 汁原 味的 “ 出花园 ” ,因其脱离 人们 的实际
能如 婴儿 乎? ”之语 。儒 道两 家对 于绝
来 二十一 岁即高 中状元 ,其少年 时期 的
假纯 真 的童心童 真 ,一样 的倾 慕有 加 。 潮汕文化作 为地域性文化 ,或许是受 到 儒 、道文化 的影响。 “ 出花 园 ”虽 富于
潮汕地 方色彩 ,略加分析 却不难发现 其 中普遍 的象征 意义 。 与孩童相 比, “ 成 人的世界 ,从 来 没有 ‘ 容 易 ’二字 ” ,在古 代生产 力水 平较低 的境况下尤其如 此。大 多数 平 民

潮汕习俗出花园,七月初七成人节!

潮汕习俗出花园,七月初七成人节!

潮汕习俗出花园,七⽉初七成⼈节!每年农历七⽉初七是传统节⽇中最具浪漫⾊彩的⼀个节⽇,也有⼈称之为“乞巧节”、“⼥⼉节”或“七⼣情⼈节”。

在潮汕地区,把未成年的⼩孩⼦看做每⼀朵花朵,所以住在花园⾥,⽆忧⽆虑,⽽照看孩⼦的则是花神,俗称:花公花妈,⽽七⽉初七是花公花妈的圣诞⽇,所以⽐平时的祭祀更加隆重,还在这⼀天举⾏潮汕独特的成⼈礼——“出花园”(在樟林,家⾥有⼈今年满15虚岁时,就要举⾏出花园的习俗,有的⼈家是在七⼣节,有的是在元宵节,有的则是择⽇进⾏。

)。

祭拜公婆是在睡房的眠床上。

每年的七⽉初七,祭拜时,眠床上⾯放上⼀个⼤⽵箶,摆上乌鱼、龙眼、薯粉甜圆、⾖粉丝鸡蛋、甜⾖⼲、猪⾁和⽶饭等,象征吉祥、多⼦、长寿、圆满的供品。

⽤瓷碗或⽵筒贴上红纸,作为⾹炉,公婆灯则是在⼥⼦出嫁时,⼥⼦嫁妆⾥有配备的锡制油灯,盛上⾖油安放上灯蕊的油盏,既可放于桌上⼜可挂于墙上的架⼦。

家⼈和孩⼦祭拜完毕,公婆灯就挂在睡房⾥的墙上。

⾹炉则放于眠床顶棚上⾯,旧时家中产下⼩孩,不管是男是⼥,经过九天(有的⼗⼆天,习俗细节各异)“禁腊”,请来“公婆神”,祭拜完毕,产妇就可吃荤,潮⼈叫“开荤”。

拜公婆就第⼀胎开始,此后每年四次祭拜(过年、元宵、七⽉初七、冬⾄),但不管产多少胎,产后“开荤”是⼀定要拜“公婆”的。

直到孩⼦⼗五虚岁谢了“公婆神”,“出花园”后,才可免之。

按照信俗,婴⼉⼀降⽣,便开始受到“公婆神”的保护,它不仅平时要照拂、保护婴⼉,⽽且担任着开发婴⼉最早智⼒的⼯作,所以民间认为婴⼉熟睡中的种种表情⾏为,如蹙眉、嘟嘴、微笑等,就是表明此刻婴⼉在领受公婆神的教诲,忌讳此时把他叫醒,怕中断其“学习”,诚恐⼩⼉将来变呆傻。

出于感激敬畏之⼼,每逢祭拜公婆神⼈们都是⾮常诚⼼奉祀。

 “出花园”是潮汕⼈为孩⼦告别童年⽽举⾏的⼀种成⼈礼,不论男或⼥,到了⼗五岁(虚岁)这⼀年,孩⼦的⽗母就要筹办孩⼦“出花园”。

这天过后,表⽰孩⼦已经长⼤,告别童年进⼊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之路。

潮汕人如何出花园?

潮汕人如何出花园?

潮汕人如何出花园?出花园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汉族传统民俗,属于成人礼习俗,年满15岁的孩子七月初七要举行'出花园'仪式拜别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出花园前一天,男的刮脸,女的挽面,去除胎毛,洁净的意思;外婆或舅舅买新衣服和红木屐给外甥。

早晨,准备十二样花叶枝放在桶洗浴,洗浴完穿上新肚兜,兜里放着12个桂圆和两个顺治钱或银元,寓意平安富贵、一帆风顺。

然后耳朵上插上一支石榴花,脚上穿上红木屐,身上穿新衣。

拜别“公婆母”,在一个扁竹筐里面(潮汕人叫“湖”)摆放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用香炉或是竹米筒装米插上三支香两只蜡烛,放上少许“纸钱”,放在床上,出花园者祭拜。

早餐,凑齐八人,早餐有公鸡一只,甜品,青菜等各种拼凑成八道或十二道菜。

“出花园”者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咬鸡头寓意是独占鳌头。

“出花园”者举箸之后,别人才可以吃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

吃一碗猪内脏杂烩汤(意为“换肠肚”),还要吃“五碗头”,一碗粉丝煮鸡蛋(寓意长寿、做人圆通),一碗猪肝煮葱(寓意长大能当官会聪明),一碗龙箭鱼(寓意生龙活虎、有技能),一碗蟹(意为“拜蟹手足、样样会”),一碗鸡的头、翅、肉、尾称“四点金”。

中午,备办丰盛的花园宴,宴请亲戚好友。

席间,家人、亲人向孩子祝愿,年长者要给孩子做“四句”,“出花园”者接收祝福,父母操办回礼。

宴席吃的东西也很讲究,除了鸡、猪肝等好寓意的菜肴外还要有鲫鱼或鲮鱼(寓意多子多孙)、厚合菜(“莙达菜”意为“六合”)、芹菜(意为勤劳)、青蒜(意为会除会算)、大菜(“芥菜”意为高大魁梧)、豆干(寓意会当官)……孩子“出花园”那天要咬鸡头、穿红屐,这个风俗是怎样来的呢?据说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小时候家里贫苦,那时的学生都要穿红鞋上学,林大钦父母买不起,便到市场买了一双木屐,刷上红油给林大钦穿去上学。

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

潮州人传统成人礼 出花园长大了

潮州人传统成人礼 出花园长大了

潮州人传统成人礼出花园长大了相信我国老一辈,例如在四、五十年代出生的潮州人,都会对他们15岁那年“出花园”的过程,念念不忘。

在那一天即将转为大人的日子,他们个个都曾换上红色的新衣裳,脚下踩着一双红木屐,拜别守护着他们的公婆母。

上述在现今社会中,已逐渐式微的潮州人传统成人礼,幸在新山潮州八邑会馆以及妇女组于日前积极筹办之下,得以重现在公众眼前,让华人的年轻一辈,无论籍贯,可以有机会一睹这历史悠久的潮人传统民俗文化。

所谓“出花园”是中国潮汕地区一项独有的成人礼俗。

举凡潮州人家中若有15岁的男女孩子,长辈都会为这些孩子举办出花园仪式,表示他们已长大成人。

出花园的日子,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五月或七月,尤以七月初七乞巧节为多。

当天清早,家中长辈会为孩子准备三牲果品拜别公婆母,以示后者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头玩闹的孩童。

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摆放在俗称“胶掠”的竹编盛器之上,然后从床底下请出公婆母的神炉,置放于床上,让出花园的孩子拈香跪拜。

仪式之后,已成为大人的孩子日后就不必再拜他们的守护神──公婆母。

男祭公鸡女祭母鸡孩子在进行出花园仪式之前,他们要以盛有12种鲜花的水沐浴,然后穿上新的红色服饰,穿红木屐,躲在房子里。

男孩出花园时,祭品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

此外,孩子的父母也必须在出花园当天的早上,将猪内脏,包括猪肠、肚、肝、肾、心,煮成汤,下些糖,让孩子吃下,其寓意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

中午时分,家里还有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颗鸟蛋,一共十二道菜。

青菜以厚合、青蒜、芹菜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孩子出了花园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会算能除,聪明伶俐;芹菜,吃了终身勤劳。

出花园者的坐位,也特别讲究,这天,他用餐时是坐在正位,鸡头朝着他,而且他必须咬鸡头,以表示出花园者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出花园的习俗,潮汕各地也略有些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 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 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 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 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 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 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 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 时就给吃鸡头。
潮汕民俗:出花园
• 潮州人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 在花园里的。孩子长到了十五岁,就 得择吉日举行“出花园”仪式。要在 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 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 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 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 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红皮屐
• 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 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 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 是终身勤劳。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 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 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 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 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 兴旺发达。
•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外公婆新缝的 新衣,脚着外公婆新送的红木屐,要显得 潇洒成熟。清早,孩子的父母便把先 准备好的猪内脏,包括猪肠、肚、肝、 肾、心,煮熟成汤,并下点糖,让孩子 吃下。其寓意就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 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接着是拜 “公婆母”,这是最后一次拜公婆母。 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 蛋,共十二道菜。
猜猜他是谁?
• 林大钦(1512~ 1545),明代状元。 字敬夫,号东莆。 潮州市潮安县金石 镇人。幼家贫失怙, 聪颖嗜学。嘉靖壬 辰(1532)中状元。
出花园
• 潮汕有个习俗,儿童每到十 五岁,就得履行“出花园”手续, 按例就要“咬鸡头、穿红屐”, 相传这个例俗是仿照当年林大钦 少年时期的做法而一直继承下来 的。
• 这一天,出花园的孩子不能跑到当空之下, 要躲在屋子里。这实际是要他从这天做起, 不再贪玩,做个循规蹈矩的孩子。 • 这一天,还用用供果、三牲宴请亲戚朋 友。“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破 例让他坐到席上的大位,象征着孩子已成 了家中的栋梁。席间,亲人们要向孩子祝 愿,赠寄美好的期望。 • 从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 花香鸟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又懵懂 无知的童年,标志着他(她)进入了成年, 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
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 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 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 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 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 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 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 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 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 一页对联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