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1目标预设: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转变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结合探索规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并归纳出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转变。

教学难点:应用规律正确计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特别是其中小数点移动时须补“0”。

课程实施:一.情景引入1.谈话:最近老师作了几项物品单价的调查小黑板出示品名一枝圆珠笔一块橡皮一辆玩具小汽车一台电风扇单价2.50元0.25元25.00元250.00元2.你能将这些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吗?一学生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0.25<2.50<25.00<250.003.引导比较这四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数字相同,小数点位置不同4.揭示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了,就会引起小数大小的转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转变。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1.出示例21)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转变情况。

2.汇报计算结果,并板书5.04×10=50.45.04×100=5045.04×1000=5040问:5.04乘以10.100、1000后,小数点位置的转变情况怎样?引导比较:5.04×10以后小数点位……问:5.04是一个两位小数,将5.04×1000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三位,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移动小数时数位不够用“0”补足)3.请学生自己举例,用一个小数分别乘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转变情况指名回答,教师板书4.引导小结,并适当评价。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篇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

这一内容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我校四年级数学教师组织了教研活动,三位老师对《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各具特色的进行了说课展示,深受启发,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也借鉴了他们一些好的方法,下面结合班级实际授课体会小结如下:一、体会情境图的意图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图中,金箍棒三次变化,图中显示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小数点移动),金箍棒变得越来越长(棒变长---形在变),数变得越来越大(数也在变)。

把抽象的数学规律,直观形象的让学生初步体会。

另外,金箍棒可以变长,也可以变短,这也为小数点向左移,打下了伏笔。

二、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把握好四点1、借助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小数的变化规律根据情境中变化的4个数据,列出四个等式,为什么左右两边相等,学生还没有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应当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结合长度单位,将小数点对齐,个位上对应的是“米”,十分位上对应的是“分米”,百分位上对应的是“厘米”,千分位上对应的是“毫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四个等式。

2、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向右移扩大,左移缩小3、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的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的倍数是1000倍……4、借助线段图,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没有学习分数乘法,很难理解“缩小到原数的1/10”借助课本类似的线段图,初步感知1÷10就是它的1/105、强调小数点移动后书写格式,去掉没用的“0”如:0.003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后000.3,去掉没用的“0”就是0.3.三、是先教小数点向左移,还是先教小数点向右移探讨小数点左移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不仅涉及到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而且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难度较大,如果先教学小数点右移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把重点放在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这一问题上。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篇一」(1)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但“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促成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转化。

本节课在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算一下,21.5 ÷10= 、21.5 ÷100= 、21.5 ÷1000= 接着再让学生观察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然后再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最后让学生验证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从而让学生总结出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2)重视学生说出思路。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活动。

“听”与“说”是交流的主要形式。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80%以上是靠“听”与“说”摄取的。

学生通过听,既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又对同学发表的意见进行评判和认识。

学生通过说,一方面把自己对知识的领悟情况反馈给教师、为教师随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以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学生在“说”中互相交流,共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表达到位,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节课大部分的收获来自于同组老师的帮助,也包括和我一起学习的孩子们。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二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二篇)

小学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最满意之处是加深理解规律这一环节。

首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向右移”、“向左移”、“一位”、“两位”、“三位”等这些词汇的含义,我让学生扮演“我是一位会动的小数点”角色,听从我的指令做出正确动作,接着依照一个数为标准随意变换这个数的小数点。

例如:0.372与下面各数比较,3.72、372、37.2、0.0372它们各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或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是向左还是向右移动多少位,让学生认真观察做出准确地判断并与“我是一位会动的小数点”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示出来。

最后还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角色,自主出题变换小数点,让同伴们做出正确的动作指示。

这我也惊喜地发现平时几个参与课堂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也变得很积极,因此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学生才能感受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才是兴奋的、快乐的并有收获的,其实这何尝不是体验式学习的最好验证呢!小学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二)1、设疑引新,激发探究意识。

出示由相同数字组成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

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

2、改变模式,以自主探索为核心。

新课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

并没有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1“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1、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利用多利用三张卡片0、5、1,让学生组合成不同的三位数,然后在105的不同位置点小数点,最后让学生观察数据1。

05、10。

5、105中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

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3、体现规律形成的过程性。

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

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

通过计算器探索,提出假设,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可以充分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研究规律,而不是在做一些机械的运算。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后学习的。

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为以后学习单位改写、小数乘除法计算打下坚实基础,是学习小数相关知识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具体反思如下:一、优点:1、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本节课能紧紧围绕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实现“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简单计算”的目标。

2、导课新颖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结合我班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较低的现状,在学习新知时,我采[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变变变”游戏来引入课题,再设计了《西游记》中的故事来提供学习新知的情境,学生乐于学习探究。

二、不足1、教学目标的设计较空洞,操作性不强如“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验到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乐趣”,这个目标大而空洞,不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能实现的,而且在每一节课都渗透这个目标,可以不用具体设计。

目标的设计不要空,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2、知识运用太突然,没有充分作好铺垫学习完规律以后,直接过渡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学生有点无所适从。

应该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规律,从而理解“如果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如果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然后再运用规律进行运算,学生运用规律就比较顺利。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按下列规律印刷笑脸图案,第8幅图案有()个笑脸.A.8 B.32 C.36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A.1 B.2 C.3 D.无数3.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少3,表示乙数的式子是()A.(a+3)÷3B.a÷3+3C.3a-34.角的两条边是()A.直线B.射线C.线段5.从3个一角、2个二角、1个五角的纸币中取出6角钱,有()种不同的拿法.A.2 B.3 C.46.如下图,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600 B.750 C.1200 D.20007.周长相等的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 )的面积大。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后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后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后反思由于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的,即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

而且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因此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考虑到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饱和,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1、通过生动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注意让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这样一组数据:①0.004米=4毫米②0.04米=40毫米③0. 4米=400毫米④4米=4000毫米要求学生以第①式作标准,从上往下观察,可以发现什么规律?3、概括规律。

4、想一想: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原来的数会怎样?五位、六位呢?5、让学生猜想、验证规律。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数的变化规律。

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数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有什么规律?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并把猜想的结果告诉同桌的同学。

学生互动,教师巡视。

6、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7、概括规律。

8、应用规律,灵活练习。

9、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能注意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同时让学生理解书上方框中省略号的含义,并把规律完整化。

通过猜想、验证,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进行研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主动地去发现、去创新,共同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

但在课堂练习中也发现一些中后层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似懂非懂,我仔细寻找原因,可能他们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还没弄明白,以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有待于课后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教学反思《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教学反思启聪部许金玉“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因此学好这一内容相当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讨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发小数大小的转变的规律,正确应用规律。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觉那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置的情形。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最中意的地方是加深明白得规律这一环节。

第一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得“向右”、“向左”、“移动”、“一名”、“两位”、“三位”等这些文字的意思,我让每位学生起立扮演“我是一名会动的小数点”角色,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做出正确动作指示。

接着依照一个数为基准随意变换那个数的小数点,例如:0.372与下面各数比较,3.7二、37二、37.二、0.0372 它们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是向左仍是向右移动多少位数,让学生认真观看做出准确地判定并与“我是一名会动的小数点”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示出来。

最后还让学生当一回教师角色,自主出题变换小数点,让同伴们做出正确的动作指示。

在这进程中真正表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乐中学和学中乐。

今天的教室里不时传出朗朗的笑声,我发觉差生慢慢从慢步伐到完全跟上步伐,发觉从未在课堂上举手的秦骏今天屡屡举手,发觉从未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的邢小凡今天竟然第一次完全正确并与第一名速度交给我。

看到这景象,我惊讶了,同时我也在反思:以为只有发动学生的各类感官,学生的真正体验,学生才能感受领会到知识的形成进程。

在如此的进程中他们才是兴奋的欢乐的并收成着。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教学反思启聪部许金玉“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精选6篇)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精选6篇)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精选6篇)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1首先我出示小数56.9不改变小数的数字,怎样改变小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如果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然后出示了一组数据:9、0.9、0.09、0.009,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发生变化的规律。

课上发现中下学生研究中有困难,于是第二节课,将情境改为孙悟空打妖精的情境,使学生在次感知到:小数点移动后,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再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在总结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了。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10倍;小数扩大10倍——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最后总结成四句话:小数点移动,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做题时将缩小十分之一,写的是缩小10倍。

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2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

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创设了“快餐”这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我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故事来组织学习,在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反思“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本着“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

因此,我在教学时就对教材中的内容作了“生活化、活动化”处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

现将自己的本节课的反思整理如下:这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人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思维相当活跃,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精彩不断,整堂课充满发现的快乐。

我深深体会到改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探究的气息是何等重要!课后自己静心的分析,感觉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数学的学习来源于生活。

情境图选取的素材是形形色色的鸟蛋,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我在引入这节课时,简短的几句话,引入情境后,让学生找数学信息,由于“几维鸟蛋的质量与其它鸟蛋质量的关系”这句话不好理解,我就让学生多读几遍,反复理解。

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后,学生则迫切想知道其它鸟蛋的质量,并能很快融入到新知识的解决问题中,学习探究欲望被激发,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留一片天地,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

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留给学生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自主探索。

首先要少“占”多“让”。

探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

我们必须把探究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如本节课,学生借助计算器算出得数后,我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汇报时,多数学生的汇报是横向比较这三个算式得出的结论,我在课堂上及时的调控,引导学生再纵向地观察三个算式会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小组合作发现联系后,我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这是一个规律吗,并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尝到了猜想并验证出结论的喜悦。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2篇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2篇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2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1、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声音效果展示了一棵松树从小树苗长成大松树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数据1.05、10.5、105中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

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3、体现规律形成的过程性。

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

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反思

篇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的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首先,课前复习时,我利用“小数点的悲剧”这个故事,向学生渗透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使学生感受学习好这节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

第二,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金箍棒的故事,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第三,进行观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我先通过让学生观察上面出示的金箍棒的长度“0.009米、0.09米、0.9米、9米”,让学生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小组交流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汇报时,学生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验证自己的结论,也有的学生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9”,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进行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在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让他们大胆猜想向左移动原来的数会出现什么变化。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

这样采用了整体发现与按一定顺序发现相结合的方式,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然后再用多媒体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这样一个会真正动起来的小数点活生生的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对学生突破认知过程中的难点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教学效果很好。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2篇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2篇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2篇《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四班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这部分学问比较抽象,同学学起来有肯定的难度,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同学在体验过程中感悟,重视学问的获得过程。

胜利的地方:首先,在上课开头,我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改变导入,采纳分层教学,让同学观看小数点的改变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意在引导同学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同学经受摆、移、说、归纳的过程,正在理解并把握一个小数乘10、乘10乘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学问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同学在摆、移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

同学把握一个小数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动边说出整个过程的规律及方法。

由于同学有了刚刚学习的阅历,我就放手让同学运用学问的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数乘10、乘100、乘1000及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的活动,稳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让新学问得到准时反馈。

缺乏之处及对策: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同学探究规律、发觉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支配的多,练习时间相对较少,盼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留意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同学得主体作用,让全部同学加入到探究同学得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同学能清楚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学问变为详细,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反思2“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根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本着“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

因此,我在教学时就对教材中的内容作了“生活化、活动化”处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

现将自己的本节课的片段整理如下:情境激趣: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动物的蛋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今天老师继续带大家到鸟类蛋的世界中去看看,你们将会学到什么知识。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1:一个几维鸟蛋重460.5克。

生2:一个几维鸟蛋的质量大约相当于10个锦鸡蛋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鸟蛋的质量。

师:谁能说说你对“一个几维鸟蛋的质量大约相当于10个锦鸡蛋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鸟蛋的质量”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老师摘录重要的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个锦鸡蛋重多少克?生2:一个杜鹃蛋重多少克?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师:一个锦鸡蛋、杜鹃蛋、蜂鸟蛋各重多少克呢?怎样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60.5÷10=460.5÷100=4605÷1000=师:你们会不会算呢?可以借助计算器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商和被除数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全班汇报交流:生1: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生2:…….师:(顺学而导)小数点为什么会发生移动?生:被除数没变,除数发生了变化,所以商也发生变化。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不可能时时成功,处处成功,难免有失败的存在。

毫无疑问,既成事实的失败,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反思,再采取补救措施,即“亡羊”之后肯定要“补牢”。

如何“补牢”则大有文章。

就拿我上“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来说吧,凭经验,我知道这一节内容上学生走得总是不顺当,需要经过几次的“回炉处理”才能帮助他们过坎。

因此,再次教学这节内容时,为改变以往状况,我参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按新课标的要求,在教法和学法上较以前作了一些改进。

1、课始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商品标价(有小数点错误),解决为什么学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在例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指、画、找、议等方式,去充分感知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3、用比赛、游戏来完成练习,增加趣味性。

4、教参上安排用一课时完成,而我用两节课来完成。

因我是有备而来,所以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让我感到在“享受更深层次的享受”,但当我带着愉悦的心情批改学生的作业时,那“享受”竟消去大半----班级中仍有不少学生的作业有错误,并且错误之处都是将小数大小的变化与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弄反了。

我真的迷糊了: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作业中反映出来的状况不一致?是我对重、难点的突破不够到位,导致教学没有产生实效,还是其它原因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不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但又必须认真地去寻找。

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我发现,有的对“左”和“右”分不清;有的单独分左、右还行。

可在既分“移的先后”又要找“移的方向”时记糊了。

没想到四年级的学生居然对方位“左”、“右”还很含糊,看来现行新版本的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安排“认识左右”的教学内容是很合理的。

寻找了错因,这次我可不像往日那样,要么把例题再翻版一次,要么就作业中的错误来讲题,而是采用了以下做法:首先,做个游戏分清左右;其次,在黑板上把小数点的移动变化的动态过程用文字符号标出来,如: 0.5 .4.3后先左←右这样表示出来,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小数点的位置向哪边移动,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抽象逻辑思维不如具体形象思维来得容易、来得快,尤其是小学生总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人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思维相当活跃,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精彩不断,整堂课充满发现的快乐。

我深深体会到改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探究的气息是何等重要!课后自己静心的分析,感觉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数学的学习来源于生活。

情境图选取的素材是形形色色的鸟蛋,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我在引入这节课时,简短的几句话,引入情境后,让学生找数学信息,由于“几维鸟蛋的质量与其它鸟蛋质量的关系”这句话不好理解,我就让学生多读几遍,反复理解。

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后,学生则迫切想知道其它鸟蛋的质量,并能很快融入到新知识的解决问题中,学习探究欲望被激发,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

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留给学生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自主探索。

首先要少“占”多“让”。

探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

我们必须把探究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如本节课,学生借助计算器算出得数后,我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汇报时,多数学生的汇报是横向比较这三个算式得出的结论,我在课堂上及时的调控,引导学生再纵向地观察三个算式会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小组合作发现联系后,我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这是一个规律吗,并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尝到了猜想并验证出结论的喜悦。

其次要少“扶”多“放”。

有时总是喜欢一步一步扶着学生去认识。

在这节课中,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后,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猜想,这里的猜想不是“瞎蒙”,而是基于前面学生的数学活动。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阅历,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学问是在同学已经把握整数的有关学问,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学问之后学习的。

由于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依据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

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定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

新课程强调同学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亲热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让同学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因此在巩固练习这个环节的支配上,我本着主要是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这一主线,通过算动物火车上的算式,小鬼当家,比视力,改价格标牌,关怀小猫过河,和拖一拖等玩耍环节,让同学在欢快中体验成功,在欢快中收获学问,在欢快中解决问题。

当然这欢快不仅仅局限于同学本身解决问题的欢快,也是我敬重每一位同学允许他们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自由的欢快。

课堂上我允许同学广开言路,用自己宠爱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从不轻易否定同学的选择和推断,也不强迫同学去认同。

我善意的捕获同学的思维亮点赐予乐观的评价。

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放飞孩子们的心灵。

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力气,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2本节课同学学得主动,学问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学问抽象,同学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把握。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引言在数学教育中,小数点的移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数值变大;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数值变小。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不深,因此,本文将从教学反思的角度,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问题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对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缺乏理解: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记住“小数点向左移动数值变大,小数点向右移动数值变小”的口诀,缺乏深入理解。

2.不会处理小数点位数不同的情况:当小数点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时,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比较,产生困惑。

3.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黑板写字、讲解口诀等,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

解决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我提出以下解决策略:1.示范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示范和引导,通过具体的示例和实际操作来展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让学生亲自参与,深入理解规律的本质。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或者数线模型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小数点移动对数值大小的影响。

2.启发性提问: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我会提出类似的问题:“如果将0.25和2.5进行比较,你认为哪个数更大?需要怎样移动小数点来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理解和运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3.多媒体辅助: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演示软件、教学视频等,通过图像和动画的展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和结果。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4.游戏化教学:我计划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游戏,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学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小数点移动棋盘游戏,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操作规则移动小数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以此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设疑引新:首先出示两组数据(1)
1.0281.02801.02800(2)1.02810.2810
2.8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将四个相同数字分别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

“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自主探索、猜想验证。

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1)0.004米=4毫米(2)0.04米=40毫米(3)0.4米=400毫米(4)4米=4000毫米先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将(2)式同(1)式比较后,学生自主将(3)(4)式比较。

交流谈谈自已的看法。

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后做96页做一做,巩固知识,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巩固做97页做一做,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三、灵活应用。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A、基本练习,出示两排数,让学生观察说出从上排数变成下排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扩大还是缩小了多少倍。

B、加深练习:比一比谁是最棒
的数学医生。

实际上是判断,先让学生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C、提高练习:赛一赛,谁最聪明,出示一个数,向左向右移动多次,让学生看谁先得出结果来。

来一齐巩固小数点左移和右移的灵活应用。

四、课堂总结:先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对本节课内容简单复习。

然后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作激励性评价。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1、设疑引新,激发探究意识。

出示由相同数字组成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

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

2、改变模式,以自主探索为核心。

新课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

并没有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眼、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3、练习设计,改变枯燥无味。

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
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其次,设计有坡度练习,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棒的数学医生,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很好掌握知识(知道哪错了)更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4、存在不足,有待以后改进,本节课虽然有很多讨论活动,但我在引导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鼓励,课堂气氛后来不如先前活跃,少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